教育隨筆:一句話的效應(yīng)
發(fā)布時間:2021-05-05 教育隨筆 小班教育隨筆 教育教學(xué)隨筆我班的幼兒都非常喜歡玩玩具,但是玩完之后總是扔得到處都是,我三番五次進行說教,有的孩子就當耳旁風(fēng),使我大傷腦筋。有一天,我隨口說了一句話,使事情有了很大轉(zhuǎn)變。一天,我班幼兒正在興致勃勃地玩著玩具,我一看時間快離園了,正愁怎樣又快又好地把玩具收拾好,這時,我突發(fā)奇想說:“小朋友,你們快要放學(xué)回家了,在回家之前,我們先把玩具寶寶一個不剩地送回家,好嗎?”有的小朋友先是一愣,我連忙解釋說:“小朋友們回家都喜歡找媽媽,玩具寶寶和你們一樣也想回家找媽媽。如果漏下一個玩具寶寶,她就找不到媽媽,會哭的?!蔽覄傉f完,小朋友們便高興地收拾著自己面前的玩具,每個幼兒都收拾的很仔細,地上的、桌子上的,他們都東瞧瞧西望望,害怕任何一個玩具寶寶會找不到家媽媽,孩子們有說有笑,不一會,我發(fā)現(xiàn)玩具寶寶一個不剩地都回到了自己媽媽的懷抱。這就是我短短的一句話有了這么大的效應(yīng),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更多的發(fā)揮如此的效應(yīng),利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和方法彌補在教育教學(xué)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教育隨筆:“組長”效應(yīng)
教育隨筆:“組長”效應(yīng)
“組長”一組之長,老師之下,全班幼兒之上,孩子們心中至高無上,而且,孩子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們了。
利用這點,我們班的兩位老師達成共識,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組長”的產(chǎn)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們一致同意采用按學(xué)號輪換“組長”,做“組長”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驕”如果輪到哪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因為表現(xiàn)不好,被老師批評多次,就取消“組長”的資格,這樣,孩子們開始了協(xié)助老師的工作,如:飯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飯時幫助分碗分匙,飯后組織安靜游戲活動,睡醒后分撥安排,活動時分玩具等等。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施,選“組長”這個方法,不僅減輕了老師工作的壓力,還掀起了孩子們爭做好孩子,培養(yǎng)好習(xí)慣的內(nèi)在動力,最明顯的就是讓孩子們學(xué)會了自己管理自己,養(yǎng)成了自我管理的好習(xí)慣,同時鍛煉了他們競爭、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教育隨筆:“班長”效應(yīng)
教育隨筆:“班長”效應(yīng)
“班長”一班之長,老師之下,全班幼兒之上,孩子們心中至高無上,而且,孩子們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們了。
利用這點,我們班的兩位老師達成共識,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班長”的產(chǎn)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們一致同意采用按學(xué)號輪換“班長”,做“班長”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驕”如果輪到哪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因為表現(xiàn)不好,被老師批評多次,就取消“班長”的資格,這樣,孩子們開始了協(xié)助老師的工作,如:飯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飯時幫助分碗分匙,飯后組織安靜游戲活動,睡醒后分撥安排,活動時分玩具等等。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施,選“班長”這個方法,不僅減輕了老師工作的壓力,還掀起了孩子們爭做好孩子,培養(yǎng)好習(xí)慣的內(nèi)在動力,最明顯的就是讓孩子們學(xué)會了自己管理自己,養(yǎng)成了自我管理的好習(xí)慣,同時鍛煉了他們競爭、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教育隨筆:情感交流效應(yīng)
教育隨筆:情感交流效應(yīng)
我班的嘉嘉小朋友,年齡比其它孩子小,不足三歲。在剛進幼兒園時,爸爸送的,爸爸是位非常有耐心的家長,一直與她說道理。我們老師一靠近她,她就會躲的遠遠的。第一天我對她只是簡單的交流,多關(guān)注她,她需要幫助時第一時間給予??薜臅r候,我就會抱抱她,問她一些家里的事情。戶外活動時,她不敢與小朋友一起玩,我就鼓勵她,小家伙很機靈,慢慢的她就與我親近了,耶逐漸的適應(yīng)了幼兒園生活。
她前兩天因為感冒發(fā)燒沒有來幼兒園上學(xué)。平時她來的時候,總是在我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的,一句老師怎樣了,老師又怎樣了。這天早晨一進教室,就看見她站在桌子旁,可是因為忙于接待其他小朋友,還沒來得及問候問候小家伙。嘉嘉在離我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說什么,卻沒有說出口,我剎那間注意到她的表情,我立刻意識到是我冷淡了孩子。于是,我立即走到她身邊注視著她,熱情地說:“呀,小糖豆(嘉嘉小名)的病好了嗎?老師都想你了!并請輕輕地在她臉上撫摸了一下。她一下子抬起了頭來,高興的答應(yīng)了一聲,笑了。
孩子是敏感的,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就連一聲問候,也會使她們感到老師是喜歡他的。由此我想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yīng)更加細心一些,不能忽視孩子的情感,要珍惜愛護她們天真的心靈。
幼教隨筆:獎勵的效應(yīng)
為了表揚孩子們的進步,我們班辦了一個我是好寶寶專欄,每個小朋友的一寸照片貼在一朵小紅花上,當小朋友有進步或做了好事得到了認可時,就得到了一個小星星貼在紅花上,孩子們看了自己的星星多了,都會很高興。
可是洋洋小朋友滿不在乎,一次我在教孩子們學(xué)兒歌時,他坐在哪里不專心,做小動作,我暗示提醒他效果不好,怎么辦呢?我望著墻上的小紅花靈機一動說:“洋洋你看小紅花不高興了,它閑沒有星星不漂亮了,你能學(xué)會兒歌老師就獎勵你一顆星星貼在紅花上,把他打扮的漂亮一些好嗎?”他點點頭,這一招真管用,只見他不再做小動作了專心跟著學(xué),很快就學(xué)會了兒歌,我于是獎勵了他一顆星星,讓他自己貼在紅花上,這時的他臉上掛滿了笑意。
由此可見,教育藝術(shù)是千姿百態(tài)的,教師以真誠和善良的態(tài)度看待孩子的錯誤,及時撲捉教育機會,運用機智巧妙的說話技巧,變換說話方式,可以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句話的效應(yīng)
下午餐點時,我正在批評湯鑫把餅子弄碎了,搞得桌面、地面很不清潔,不料唐海威斗膽站起來說“老師都快被你煩死了!”“是啊,煩死了,煩死了!”其余小朋友開始附和。
湯鑫是我班最不講衛(wèi)生的一個。無論畫畫、吃飯,他的手、臉、衣服、桌上沒一處干凈。鄰座的楊夢洋站起邊刮他的鼻子邊說:“上次老師的嗓子啞了,就是你鬧的……”莫依蘭說:“老師你真辛苦,又要上課,又要當班長?!薄袄蠋煟蝗缱屛覀儊懋敯嚅L吧,這樣你就不累了!”不知是誰插了一句。我一想,對啊,何不讓小朋友來當小老師,讓每個人都體驗一下老師的辛苦,說不定他們以后會控制點自己。于是我請全班小朋友以值日生的形式輪流做小老師,做小老師的要求是:你首先得管好自己,然后才能去管別人。孩子們十分積極,每個人都爭著做“小老師”。
一個學(xué)期過去了,我感覺小朋友們不但學(xué)會了很多生活技能,會處理好同伴間的關(guān)系,各方面進步很快,而且他們還體驗到老師的艱辛,樹立了自信,時時處處從大局出發(fā),真正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一句良言,讓孩子得到鍛煉,讓老師獲得了輕松。
奶糖效應(yīng)(幼教隨筆)
中午,我與同班的周老師同時進幼兒園,她因為繳了電話費而獲得了一袋旺仔牛奶糖,直接提進了班。
幼兒起床的時間到了,整個冬季,孩子們的衣服都是由我們?nèi)焕蠋煶袚?,生怕病著了某個孩子從而惹得家長不滿意。
而此時,周老師的一聲:“今天都自己穿衣服,比比看,誰穿得又快又整齊,老師給他獎勵奶糖?!逼鋵崳捎诮禍氐木壒?,幼兒還是穿得又厚又多。話音一落,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骨碌碌從小床上爬起來開始行動。我們?nèi)齻€老師也沒閑著,仍舊幫著還不太會或是身體較弱的幾個穿衣。
真是奶糖有吸引力,所有的孩子好像都變得能干多了,穿的穿、拉的拉、提的提,三兩下就下了床??峙抡媸侨幠穷w牛奶糖的吧。我們邊忙活邊樂呵:這便是奶糖的效應(yīng)。
瞧,那下床了的不是迦南嗎?連他也奇跡般的把自己收拾好了,因為我們班數(shù)他最小了。真是佩服,佩服呀,潛能得到了開發(fā)。
看來,如此的獎勵還得繼續(xù)呀。
中班教育隨筆:有效回應(yīng),互動課堂
近日,我們進行了中大班現(xiàn)場開放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由中班的張老師執(zhí)教中班早期閱讀《螞蟻和西瓜》,然后由我們大班組分別針對四個不同的側(cè)面進行分析評課,我主要是關(guān)注教師回應(yīng)這個環(huán)節(jié),下面我把現(xiàn)場評課的實錄一起和大家分享:教師的回應(yīng)應(yīng)在活動的適時和適當?shù)臅r候進行,走進張老師的課堂,我覺得老師很好地做到了回應(yīng)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首先張老師在活動中能夠認真傾聽,緊緊追隨幼兒,關(guān)注幼兒,及時捕捉到幼兒思維過程中的火花,采取合適的回應(yīng)策略。第二張老師在活動中善于追問,因為追問是教師回應(yīng)的一個很好策略,所以在本次活動中也很好地得以呈現(xiàn)。當幼兒回答不是很完整時,教師及時追問引導(dǎo)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比如教師讓幼兒通過自主看圖片后,請幼兒說說小螞蟻是怎么搬西瓜的情景這個環(huán)節(jié)時,一共有3位小朋友回答,第一位幼兒說后教師及時回應(yīng):“說得很好,誰比他說得更多”,第二位幼兒說后教師馬上回應(yīng)道:“你說了第三幅圖,第四幅圖小螞蟻怎么樣了,誰能把四幅圖一起完整地說”,接著第三位幼兒就說的非常完整,教師又回應(yīng)道:“你說得真棒,不但把螞蟻手的動作說出來了,還把頭的動作、腳的動作一起說出來了,下面我們一起說一說”,然后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能夠完整地把畫面進行講述。第三張老師能夠及時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歸納和提升,當幼兒的回答表述不夠清晰,比較零散時,老師在充分傾聽幼兒回答的基礎(chǔ)上,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歸納、提煉,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繪本,梳理知識。最后張老師在回應(yīng)幼兒時能夠適當、及時的評價,激發(fā)幼兒想象的興趣,很多時候張老師用了“你真棒”,“你真聰明”,一起拍手鼓勵等方式肯定幼兒的回答,在肯定幼兒的回答時,也更多地提示幼兒“誰還有辦法”,“還有嗎”等一些啟發(fā)性的提問,讓幼兒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說在請幼兒給小螞蟻想辦法怎么樣搬西瓜時,教師請了6位孩子進行了回答,前面三位小朋友分別說到了用棍子、用繩子、用木桶,教師的回應(yīng)是“剛剛說了用工具整塊搬是行不通的,誰有辦法”,及時否定幼兒的回答,讓其他幼兒開動腦筋,這時一名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說了:“用刀”,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馬上向這位小朋友設(shè)問:“噢,你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用把刀怎么樣?”然后那位小朋友說:“切切小”,教師馬上回應(yīng):“切切小,就不重了,就搬得動了,真棒,動腦筋了”。這樣的回應(yīng)不僅能夠及時肯定鼓勵幼兒的回答,同時也向其他幼兒傳遞了要開動腦筋,然后又請了2名幼兒,其中第二位孩子說:“用牙齒”,老師馬上回應(yīng):“這個辦法真好”,也及時評價了幼兒的回應(yīng),更多地激發(fā)了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我想,活動雖然結(jié)束了,但是通過這樣一次活動能夠更多地讓我們?nèi)リP(guān)注課堂,尋找出亮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更好地提升教學(xué)研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因為有了評課的指向性任務(wù),所以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是非常認真地關(guān)注教師回應(yīng)的這個點,盡可能地把教師和幼兒的每一句話記錄下來,但還是沒有能完全做到,所以今天在評課的時候也只能講得比較片面。
教育隨筆:鼓勵教育效果好
教育隨筆:鼓勵教育效果好
思源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zhuǎn)入我班的,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思源真棒”。
上課了,思源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夸獎“思源真棒”。
但是這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但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思源加油”,于是大家一齊喊著“思源加油!思源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思源的抵觸情緒產(chǎn)生了動搖,我趁機說“思源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很勇敢對嗎”,“對”說完思源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思源真棒”。
一句“思源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