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中班科學神奇的車軸

發(fā)布時間:2021-05-02 中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沉浮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

中班科學神奇的車軸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神奇的車軸教案吧?;顒幽繕耍?/p>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2、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3、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1、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2、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3、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我充分考慮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實驗為重點,提供幼兒豐富的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實驗步驟難簡相宜,討論交流輕松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來達到詮釋的目的,不僅“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通過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本次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和老師的示范提示,了解了車軸的名稱和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性強,對車軸(牙簽)相連輪子(圓紙板)使之能平穩(wěn)滾動的感受頗深,整個活動也一直處在一種幼兒感興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圍中,活動效果凸顯。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神奇的車軸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車軸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神奇的車軸教案吧。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2、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3、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1、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2、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3、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我充分考慮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實驗為重點,提供幼兒豐富的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實驗步驟難簡相宜,討論交流輕松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來達到詮釋的目的,不僅“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

4、通過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本次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和老師的示范提示,了解了車軸的名稱和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性強,對車軸(牙簽)相連輪子(圓紙板)使之能平穩(wěn)滾動的感受頗深,整個活動也一直處在一種幼兒感興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圍中,活動效果凸顯。

幼兒園中班教案《神奇的車軸》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干;

2、圓形硬紙卡人手兩張,木棍或牙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找一找,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你們自己選一件玩具,玩一玩,看一看,找一找,在玩具上找一件神奇的東西,它可以連接車輪使汽車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它是什么呢?

(幼1:是輪胎)

(幼2:是車子里的方向盤)

(幼3:是里面的發(fā)動機)

(幼4:是輪胎里面的棍子)

師: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東西呢?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先看老師手上的車子。

(評析:活動的導入部分通過老師富有懸念的提問,將幼兒引入自發(fā)的探究環(huán)節(jié)中。本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始終帶著問題在玩樂。通過自己不斷的動手操作,答案在慢慢揭曉中。)

二、觀察老師的組合玩具車,初步了解車軸的作用。

1、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汽車,它缺了什么呢?(車輪)

把車輪放上去就能開動嗎?(老師把四個車輪“放”到車身上去,松開手滾動,車輪四散滾開)

為什么有了車輪它還不能平穩(wěn)地向前開動?

(幼1:因為它沒裝好)

(幼2:車輪沒有連起來)

(幼3:中間少了一根連起來的棍子)

2、師:車輪怎樣才可以連起來,讓它平穩(wěn)地向前滾呢?

(請一個幼兒上前和老師一起將車輪用車軸相連并拼裝到車身上去,拼接好后開一開,滾一滾)

現(xiàn)在玩具車可以開給你開給我,老師用什么東西把兩個輪子連起來,讓它不散開,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它究竟有什么奇妙的作用?

3、學習“車軸”的名稱,了解車軸連接車輪,促進車子平穩(wěn)前行的作用。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的三個部分是不斷遞進的。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老師不斷地拋出“問題包袱”,使幼兒關注到連接車輪的車軸,以及它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操作實驗和討論交流。

1、實驗

師:車軸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作用,讓車子平穩(wěn)地前進,我們用圓紙板做車輪,牙簽做車軸做個實驗好嗎?

實驗1:滾動一塊圓紙板,觀察滾動的情形。

實驗2:用牙簽將兩圓心相連后滾動,觀察滾動的情形。

2、討論和交流:

師:一塊圓紙板滾動是怎樣呢?兩塊圓紙板用牙簽連起來又是怎樣滾動的呢?

(幼1:我滾一個小車輪的時候,滾不起來,兩個連起來就好滾了)

(幼2:一個車輪滾一會兒就倒了,兩個車輪連起來可以一直滾)

(幼3:一個紙板滾得不平衡,兩個串起來就平衡了)

師:哪種方法可以使車輪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呢?為什么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見解)

總結:圓紙板有了牙簽相連所以能平穩(wěn)地向前滾動,所以車輪是因為有車軸相連才可以平穩(wěn)地前進。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部分。幼兒通過圓紙板和牙簽的兩個小實驗,了解了圓紙板平穩(wěn)向前滾動的原因,從而遷移了相關的經(jīng)驗。)

四、擴展和想像

師:你還知道哪些地方是有車軸的呢?(依維柯、三機、大客車、皮卡、小轎車……)

假如車子在馬路上行駛,突然車軸沒有了,想一想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1:車子開著開著,“嘭”一聲,就爆炸了)

(幼2:如果沒有車軸了,輪子就到處散開了)

(幼3:車子會撞到一塊兒去,會起火,會爆炸)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充分擴展了孩子的想象力,雖然孩子們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是作用是顯見的,就是進一步加深了對車軸作用的認識。)

五、游戲:找車軸

再一次挑選自己喜愛的的玩具車,找一找它的車軸在哪里,向老師和同伴談談它的作用。

(評析:從尋找到了解,然后再尋找,孩子們已經(jīng)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通過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活動延伸:

1、觀察在家庭中所玩的車輛是不是都有車軸。

2、與爸媽討論車軸的用途

3、在手工區(qū)提供廢舊紙盒,牙簽細木棍或細鉛絲,若干圓卡紙板,制作可以滾動的紙盒小汽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幼兒感興趣的車軸問題入手,利用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實驗活動,來探索、驗證了車軸的作用,使師生共在玩樂中,共享了經(jīng)驗,交流了情感,激發(fā)了智慧。

2、本次活動內容來自幼兒日常的生活,從一個幼兒的提問,從兩個孩子為車輪車軸的爭執(zhí),及手工區(qū)內材料的提供中,我們找到了本次課題的教育契機。針對車軸這一具體事物的作用進行探索和驗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欲望”。

3、在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上,我充分考慮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實驗為重點,提供幼兒豐富的感興趣的操作材料,實驗步驟難簡相宜,討論交流輕松愉快,使抽象的物理知識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來達到詮釋的目的,不僅“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也“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并“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fā)表不同意見?!?/p>

4、通過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本次活動目標達成度較好,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驗和老師的示范提示,了解了車軸的名稱和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幼兒參與積極,主動性強,對車軸(牙簽)相連輪子(圓紙板)使之能平穩(wěn)滾動的感受頗深,整個活動也一直處在一種幼兒感興趣且非常投入的氛圍中,活動效果凸顯。

幼兒百科:車軸的半軸是主減速器(差速器)與驅動車輪之間傳遞動力的一根軸,以實心居多。

大班科學神奇的車牌


這是大班科學神奇的車牌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三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shù)字排列與組合的規(guī)律性,感知數(shù)字在生活中的運用。

2、了解車牌上漢字、英文字母、數(shù)字、顏色等蘊涵的秘密,體驗活動樂趣。

3、積極參與操作,樂于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并從小養(yǎng)成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習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違章停車和肇事車輛"的錄像、各種汽車的ppt、圖片。

2.各種黃色、藍色、黑色、白色的車牌若干。

3.數(shù)字卡片若干及車牌的展示版。

活動過程:

一、錄像引題。

1.教師播放"違章停車和肇事車輛"錄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錄像中的人和事。

2.分享交流:這是一段什么錄像?警察叔叔是怎么知道這些汽車是誰的呢?(根據(jù)車牌號碼)3.出示車牌,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

車牌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數(shù)字、漢字、英文字母)每個車牌號碼最少都有幾個數(shù)字?(……)4.教師小結:

一輛汽車就只有一個車牌號碼,車牌是車子的身份見證,所以警察叔叔可以根據(jù)車牌號碼來找到車主,給予處罰和拘留。

二、排列車牌號碼。

1.師生合作排列數(shù)字,發(fā)現(xiàn)排列規(guī)律。

(1)教師出示三個數(shù)字1.2.3,請個別幼兒說說它們的組合。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展示數(shù)字組合。(123、132、213、231、312、321)(3)教師歸整數(shù)字組合車牌號碼。(把數(shù)字'1'開頭的兩組車牌號碼,把數(shù)字'2'開頭的兩組車牌號碼,把數(shù)字'3'開頭的兩組車牌號碼,整理在一起)(4)教師小結:三個數(shù)字輪流排第一,后面兩個數(shù)字交換一下位置;排列成6個的車牌號碼,大家一起來試試。

2.交待操作要求:

師:江西汽車制造廠有一批新車出廠了,請小朋友幫忙用規(guī)定的數(shù)字排列,給新車編上車牌號碼。(每一組用三個數(shù)字來排列)我們請電腦來抽號。(教師現(xiàn)場展示讓電腦抽號)第1組用'2''5''8'三個數(shù)字;第2組用'3''6''4'三個數(shù)字;第3組用'5''9''1'三個數(shù)字;第4組用'6''7''0'三個數(shù)字。

請幼兒試試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號碼。

3. 幼兒分組活動;(1)介紹分組操作方法:每一組,都有一些數(shù)字卡片和這個操作板,要從上往下排,把卡片擦在袋子里,每一組的小朋友要互相商量,怎么來排列這些數(shù)字?要注意檢查不要有重復的號碼呀!看看哪個小組的又快又對?

(2)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觀看每一組組合的號碼有沒有重復?

4.展示交流,集體驗證。

(1)教師請先完成小組的組長把操作板拿到黑板來,貼在大kt板上。

(2)教師小結:0-9,10個數(shù)字任意的三個不同數(shù)字就能組成6組不一樣的號碼,那四個,五個不同的數(shù)字就能夠組成更多的車牌號了。

三、了解車牌上漢字、英文字母的秘密。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車牌的秘密。(教師揭開事先遮蓋的車牌的漢字和英文字母等)(1)幼兒觀看車牌并交流:這些車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漢字不同)(幼兒先發(fā)現(xiàn)車牌上第一個字有的是"贛", 有的是"京",有的是"云",還有的是 "川", "使" "領"等 ,也就是說漢字不一樣。)(2)討論交流:車牌上的漢字不一樣,那代表什么意思?

(3)教師小結:"贛"是代表江西省, "京"是代表北京市,"云"是云南省,"川"是代表四川省……,車牌上的第一個漢字,都是代表不同省份的汽車。"使"是代表大使館的車。"領"是代表領事館的車。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的能力不僅在于認知上的發(fā)展,而且對于合作交流時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顒又?,我設計2次讓孩子進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嘗試用數(shù)字排列組合時,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負責把任務完成。在老師總結尋找規(guī)律時,我請幼兒充分互討論后,給出答案,體現(xiàn)了生生互動的原則。可能在第一個目標與第二個目標的鏈接上有點牽強。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覺得時間長了,另外對于我們班現(xiàn)有基礎的小朋友來說,還有點難于是進行調整,師生共同總結尋找4個數(shù)字的多種排列組合。

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覺得這次活動的重點應該落實在完成目標2上,讓小朋友通過操作實踐來探索3、4個數(shù)字的不同排列組合,為了使內容變得豐富一些,我就在開始部分把科常和語言也整合進去了,開始說說汽車特別的部份,可能占用時間過于長了,整節(jié)活動的時間有點拖沓。繼而活動的重點有點分散。

另外我對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的了解也不夠深入,以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車牌,因此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但從這次活動的情況看,其實他們這方面的經(jīng)驗幾乎是極少的。因此,這個活動前,其實可以豐富小朋友的這些經(jīng)驗,把開始部分的內容變成一個活動來開展,接著讓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車牌,有了前期的準備以后,小朋友對車牌數(shù)字變化的興趣就會很高,能掌握車牌號碼的數(shù)字排列變化。

活動結束后,教研組里也開展了評課活動,通過活動,我知道了自己在活動設計和開展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如有時忘記對小朋友的回答加以總結,對車的品牌和車牌號由于沒有明確概括,使小朋友對這兩個概念有些混淆。總的來說,通過這一活動,小朋友對車牌的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學習了3、4個數(shù)的多種排列組合方法,使自己原有的經(jīng)驗得到了提升。

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蠟燭》: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蠟燭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前評析,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實錄等內容,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探索并發(fā)現(xiàn)蠟不溶于水的簡單科學道理,同時培養(yǎng)幼兒從小熱愛科學的情感,讓幼兒對大家講解自己帶來的工藝蠟燭,通過對工藝蠟燭的認識,了解工藝蠟燭在生活中的一些特別的作用,教師并在活動中隨機教育幼兒如何安全使用蠟燭。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神奇的蠟燭教案吧。

《大班科學教案:轉動》:大班科學活動轉動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愿意探索使各種物體轉動的方法.關注生活中的轉動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轉動在生活中的運用.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轉動教案吧。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好吃的面食》:大班科學活動好吃的面食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延伸活動,對面食感興趣,感知面食的多樣性,體驗、交流吃面食的快樂。了解面食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幾種常見的面食烹飪制作的方法。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科學好吃的面食教案吧。

中班科學神奇的磁鐵


中班科學神奇的磁鐵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活動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基本特性,初步了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神奇的磁鐵教案吧。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基本特性。

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3.通過游戲活動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鐵的穿透性。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各種各樣的磁鐵ppt

玩賽車游戲的道具:長1米,寬50厘米的KT板一塊,上面有用即時貼裝飾好的賽車跑道。用紙制作的賽車,底部粘有方形鐵片。

學具準備:

1.條形磁鐵,人手各1塊。

2.動手試一試環(huán)節(jié)所需材料:積木、回形針、積塑飲料瓶、樹葉、小剪刀、鑰匙、鐵夾子、鐵盒子、小鐵環(huán)、鏍絲釘、茶杯、木板、紙、布、硬幣等。

3.探索并驗證環(huán)節(jié)所需材料:紐扣、電池、石頭、螺絲、回形針、鈴鐺。

4.探索并驗證環(huán)節(jié)所需的記錄卡,人手一張。

5.玩賽車游戲所需材料:長50厘米,寬25厘米的KT板7塊,上面有用即時貼裝飾好的賽車跑道。用紙制作的賽車7部,底部粘有方形鐵片。

教學過程:

一、認識磁鐵不拘一格的外形

1.教師指著吸在黑板上紅紅綠綠的圓形的塑料片,問:小朋友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些圓形的塑料片能粘在黑板上嗎?

幼兒交流,教師出示塑料片后藏著的圓形吸鐵石。

師:磁鐵又叫吸鐵石,它們經(jīng)過人們的加工,長得也不一樣哦!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見見面呢?

出示ppt展示各種各樣的磁鐵。

二、通過嘗試,了解磁鐵的“吸鐵性”

1.師引導幼兒復習舊知: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知道利用磁鐵可以( )。

2.引導幼兒探索新知:磁鐵究竟能吸住哪些東西呢?

(1)幼兒取出老師課前分發(fā)的實驗材料盒。

(2)幼兒嘗試用磁鐵去吸盒內的小物件,把能吸住的放在一起,不能吸住的放在一起。

(3)引導幼兒找規(guī)律。

說說用磁鐵吸住了什么物體。

投影顯示這些實物,引導幼兒歸類:這些物體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教師小結,過渡:磁鐵可以吸住鐵制成的物體,也就是鐵制品,以及鐵以外的一些金屬,比如硬幣。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們來猜一猜磁鐵可以吸住哪些物品。

(教師出示ppt,幼兒打開記錄表)

引導幼兒先進行預測,猜想磁鐵能吸住什么,認為能的在記錄表里打“√”。

引導幼兒進行驗證,用磁鐵一一試一試,驗證剛才預測的結果。

(5)指名幼兒匯報驗證的結果。

三、認識磁鐵的“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特性。

1.小朋友們,磁鐵可以吸住鐵制品以及鐵以外的一些金屬,那么用磁鐵吸磁鐵會怎樣呢?

2. 教師先介紹磁鐵的兩極:南極S,北極N,并引導幼兒強化這個知識點。

兩名幼兒合作完成實驗,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第一步:N極碰N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第二步:S極碰S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第三步:N極碰S極怎樣?教師引導幼兒交流結果。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磁鐵有(兩極),(南極)和(北極),相同的極會(互相推開),不同的極會(互相吸引)。

四、在游戲中探索磁鐵的磁性穿透力。

師:原來磁鐵還有兩極性,磁鐵里的奧妙真不少,下面我們來玩一個磁鐵的游戲,繼續(xù)去尋找磁鐵的神奇。

教師演示玩賽車游戲。

取出用KT板和即時貼做好的彎曲的賽車跑道,將板子擱在兩張椅子中間,將板子上放置一輛底座粘貼了鐵片的紙賽車,將磁鐵放在KT板下沿著跑道向前移動。

幼兒分組玩賽車游戲。

幼兒取出課前老師分發(fā)的道具,各小組幼兒輪流玩賽車游戲,教師提醒幼兒磁鐵盡量不離開板子,緊貼板子向前移動,否則賽車就會停下來。

師在幼兒玩好后,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賽車可以向前移動?

幼兒回答,師告訴幼兒:原來磁鐵的磁性有穿透力,隔著東西也有吸引力,磁鐵越大,吸力越大。

五、師幼共同總結磁鐵的特性。

師:今天我們玩了這么多好玩的游戲,很開心,也有很大的發(fā)現(xiàn),先是發(fā)現(xiàn)了磁鐵能吸東西,吸什么東西呢?(引導幼兒說出磁鐵能吸鐵的東西)師: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引導幼兒說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磁性原理。)師:在玩賽車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磁鐵能隔著物體吸東西。)師:磁鐵的奧妙真不少,它還隱藏著很多奧妙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玩磁鐵的游戲!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伊始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由于事先準備的操作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fā)現(xiàn)、比較,整節(jié)課情緒高漲。幼兒樂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事物規(guī)律的活動形式。在總結磁鐵特性這一環(huán)節(jié),做的還不到位,有點急于求成,要先讓幼兒來講出他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教師再進行引導,做最后的總結。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guī)范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huán)節(jié)混淆起來,不會填寫表格。此外,應將游戲探索磁鐵特性這一方式延伸到今后的玩磁鐵的活動中。

相關推薦

  •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神奇的車軸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車軸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
    2021-05-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神奇的車軸》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
    2020-11-12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神奇的車牌 這是大班科學神奇的車牌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三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shù)字排列與組合的規(guī)律性,感知數(shù)字在生活中...
    2021-07-01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神奇的磁鐵 中班科學神奇的磁鐵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活動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基本特性,初步了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
    2021-04-28 閱讀全文
  • 中班科學神奇的皮膚 中班科學神奇的皮膚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皮膚的特征與作用,知道保護皮膚的重要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神奇的皮膚教案吧。...
    2021-05-01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活動神奇的車軸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

2021-05-0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車軸的名稱和用途。 2、喜愛實驗操作,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組合玩具車若干輛,汽車模型若...

2020-11-12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科學神奇的車牌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科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三個數(shù)字排列出不同的車牌號碼,學習排列與組合的方法,探索數(shù)字排列與組合的規(guī)律性,感知數(shù)字在生活中...

2021-07-01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神奇的磁鐵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活動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基本特性,初步了解“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

2021-04-28 閱讀全文

中班科學神奇的皮膚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了解皮膚的特征與作用,知道保護皮膚的重要性,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神奇的皮膚教案吧。...

2021-05-0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