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孩子們就是我的靈感源泉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隨筆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剛開學沒有多久就遇上了陰雨連綿的日子,眼看好動的孩子整天在教室里呆著東摸摸西瞅瞅,還有些好動的男孩子干脆在教室里玩著“官兵和強盜”的游戲。使我膽戰(zhàn)心驚的。怎么辦?怎樣使他們既發(fā)揮了他們的精力又使他們覺得有趣,能心甘情愿的聽我的“命令”呢?
這時我們班的小樂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以前可不安分常常摸摸這個小朋友或者是和那個小朋友熊抱一下,再或者就是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但是最近幾天他怎么突然安靜下來了,在仔細一看原來他一直在教室的一個角落跳著我們的“前前后后,前后中中”,再一看還嘴里念念有詞的都不知道在說些什么呢?走進一聽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的小樂在唱我們的律動音樂。呵呵!這個鬼靈精喲!
我怎么沒有想到呢?我們最近新?lián)Q了律動,動作可愛活動,音樂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很強,幼兒在學習的時候那可都是全情投入??!于是我靈感一來,干脆繼續(xù)讓我們的孩子們跟著歡樂律動歡快的跳起來吧!yjS21.cOM
這么一來,我們班的孩子們就有地方發(fā)泄他們多余的精力了,只見幾個調皮蛋表情認真的在跟著視屏練習呢?幾個平時文靜的女小朋友也在那里笑嘻嘻的跟著音樂節(jié)奏搖擺呢?我可愛的孩子們看來你們很喜歡和著音樂起舞??!
幼兒園之父福祿貝爾說過這樣的話:“孩子就是我的老師,他們純潔天真、無所做作……我就像一個誠惶誠恐的學生一樣向他們學習。”看來這句話在我這里要改一改了,孩子們就是我的靈感源泉?。?/p>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教育隨筆:我們就是孩子眼中的“鏡子”
姚老師經常對我說“我們教師就是幼兒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中怎樣表現(xiàn),鏡子就會反射出怎樣的表現(xiàn)”。對于這句話,我更加深刻的體會了。
老師要時常觀察幼兒,在這面鏡子前面照一照,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發(fā)現(xiàn)污點,不要怕孩子笑話,主動承認不足,及時擦掉污點,擦亮鏡子,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影響下,個個成為老師的小影子,一個個成為有禮貌,有能力的好孩子。
剛開學的這兩星期,各項工作都開展了,我們老師也非常的忙。下課了,小朋友們都在滑滑梯玩,我看到小班有位小朋友要摔倒了,我趕快跑過去扶他,由于太匆忙,身體沒把握好平衡,差點摔跤了,就聽顧佳純寶貝說了一句:“嚴老師,你要小心啊,下次走路時要看好,別摔跤,那樣會很疼?!?/p>
看著孩子半是責備,半是擔心的樣子,心里頭溫暖極了。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他們關心老師,就像老師關愛他們一樣,孩子的這句話,就跟我們平時教育,囑咐孩子差不多。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我們常??吹胶⒆觽冊诨顒又邢矚g學老師的樣子,一板一眼的,還真像那么回事。區(qū)角活動的時候,我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自己找小伙伴玩游戲。趙熙雯、閆亦雯熊等幾個小家伙在表演區(qū)玩起了“小老師”游戲。趙熙雯當小老師,其余的幾個幼兒是學生,老師在教他們數(shù)數(shù),那認真的表情像一名真正的小老師,還不是提醒某某小朋友你要認真。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孩子們無時無刻都在跟我們打交道,所以教師的言行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占了相當大的份量,常常跟家長交流的時候,聽到家長說,今天我們孩子回家說某某老師在學校怎么怎么樣,某某老師今天穿了什么樣的衣服很漂亮了,等等。孩子們正因為喜歡我們,所以才會時時刻刻關注我們,去模仿我們的一言一行。對于我們而言,“孩子是一面鏡子”,是我們教師的一面鏡子,或許某些時候我們可以透過這面鏡子,也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某些不良行為,也同時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存在的的許多優(yōu)點,優(yōu)點及時表揚,缺點及時批評改正。
模仿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但是他們更愿意模仿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有些孩子對于班級老師說話的語氣,語調,還有穿著,打扮,都很留意。這些孩子對我們的關心比我們還細心,他們會注意我們的每一個變化,在孩子的眼里,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都是對的,好的。
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幼兒面前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言行舉止。有時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成為幼兒模仿對象,并在他們的行為中反射出來。所以孩子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在鏡子里怎樣表現(xiàn),孩子就用自己的行為來回報我們。
作為教師,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孩子們就像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的點點滴滴,而我們也可以透過這面鏡子更好的觀察,了解孩子,一舉兩得,收獲頗多。
教育隨筆:生活是幼兒學習的源泉
趣味運動會結束了,孩子們還沉浸在奪得冠軍的喜悅之中。只聽川川對濤濤說:“在螞蟻運糧接力比賽中,秀秀爬得最快,她是5號?!睗M臉的幸福溢于言表,仿佛他就是秀秀。
“她在2跑道。我家就住在2號樓,3單元406?!睗凉舆^話茬說道。他竟然由比賽聯(lián)想到了數(shù)字上!我不動聲色,繼續(xù)靜聽他們的談話。
“我家的車牌號也帶6,魯J52506?!睒窐沸÷暤卣f。
“電梯上有許多數(shù)字,我輕輕一按,很快就把我送到了14樓奶奶家!”
“110、119、120,這些號碼可不準亂打!”健健像個小大人,大聲叮囑道。
“114是查詢臺,可查詢號碼,上次爸爸就是打了這個號碼,查詢到了疾控中心的電話,我才去打預防針的。”明明一口氣說完,憋得臉都紅了。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不亦樂乎。
“生活中的數(shù)字可真多!”我也湊了上去,徹底把話題引到了數(shù)字上。
正愁插不上嘴的菲菲發(fā)現(xiàn)了我,拉住我的手:“張老師,上次我爺爺住院,我和媽媽去看他,發(fā)現(xiàn)病房門上和爺爺穿的病號服上,病床上的數(shù)字都是一樣的,都是15,連吊瓶上都有。”
我為之一振,她的觀察可真仔細!我感到非常驚喜,可不是嗎?我想讓所有的孩子聽到。故意裝作沒有聽到。于是,我招呼孩子們安靜下來。轉過頭對她大聲說道:“菲菲,我沒有聽到,你把你的發(fā)現(xiàn)再說一遍,好嗎?老師和小朋友都豎起耳朵聽著呢!”愛表現(xiàn)的菲菲又大聲重復了一遍。我?guī)ь^鼓起了掌。
“我坐火車的時候,發(fā)現(xiàn)火車票上也有數(shù)字!”孩子們更起勁了。
“飛機票上也有!”
“去火星的票上也有!”菲菲又搶著說。這顯然加上了她的想象——她滿腦子里充滿了奇思妙想。
“沒有去火星的票……”艷艷嘲笑似的說道,聲音提高了一倍。
“爸爸說,科學家發(fā)現(xiàn),火星上有生命,我想……我想,那將來也一定有去火星的票……”菲菲急得臉都紅了,她求救般地看著我。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等待我的回答。
“菲菲說得對,科學家發(fā)現(xiàn),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不過,這只是推測,假如有外星人存在,或許真的會有去火星的票呢……”孩子們的討論還在繼續(xù)……
孩子們的討論還在繼續(xù),我認真地聆聽著。雖然孩子們的世界既有現(xiàn)實的,也有想象的,但是,這些都源于孩子們的生活,源于孩子們生活的經驗,是他們對周圍事物主動地觀察,是他們的興趣使然。正如張雪門所說:“經驗不是特殊的東西,經驗是和環(huán)境相接觸而來的。兒童在環(huán)境中,每天從早至晚,凡耳所聽,目所見,手所觸,鼻所嗅的都是經驗。”所以我們應該秉承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帶孩子們走出家門,走出幼兒園,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拓展孩子們的生存空間,開闊孩子的視野,讓生活這本活教材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解放孩子的大腦,使他去想;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去做;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去看;解放孩子的嘴巴,讓他去說;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做喜歡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自由發(fā)展?!弊屗麄冡溽嘣谏钫n程這個廣闊的海洋里,去撿拾五彩繽紛的知識珍貝,體驗探索的快樂,收獲幸福的喜悅,激發(fā)更多的想象,產生更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長為一個個小愛迪生、小愛因斯坦,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
教育隨筆:打動我心靈的孩子
今年的九月份,我又教了一個新的小班。有一個叫小旭的小男孩特別愛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是我們去家訪,在他的家里。這個男孩大大的腦袋,忽閃著眼睛,笑呵呵地看著我們。真是一個快樂的孩子!一看到他,我就喜歡上了這個笑呵呵地男孩。
開學了,孩子們哭著鬧著開始了他們的幼兒園生活。小旭挺有意思,他不哭,而是研究教室里的門是怎樣打開的。門研究好了,知道怎樣打開了,趁老師不注意,溜出門外,也不走遠,看看走廊,好幾次我們都把他抱了回來。
孩子們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啦,都喜歡上幼兒園啦,小旭每天也總是樂呵呵的來,樂呵呵的走??墒菨u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不能完全聽懂老師的話,就連小朋友的話也不是太能聽懂。每次入廁,老師總是要拉著他的手帶他去衛(wèi)生間,喝水也是幫助他拿杯子,因為他不能明白老師說“貝殼組的小朋友去喝水啦?!钡鹊?。老師們都有些著急,我對其他的老師說:“不要著急,要慢慢來,說不定哪天,他就明白啦?!?/p>
有一次,中班的張老師要在我們小二班試教,她組織的是藝術活動《紙盒變變變》,張老師請小朋友們把紙盒打扮的漂亮些,送給小熊寶寶,因為小熊寶寶要過生日啦。孩子們都很開心,張老師提供了很多的裝飾材料,孩子們自由的裝飾起來。小旭特別感興趣,他先用橡皮泥把紙盒裝飾成一條條美麗的花紋,又用小貼畫貼在紙盒上,還用水彩筆畫了圖案,觀摩活動的老師都稱贊小旭,小旭拿著裝飾好的紙盒又蹦又跳高興極了,我也被他感染了,也跟著樂呵呵的笑。
回到班級之后,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班級老師,班級老師都很震驚,因為這個孩子連老師說話有時都聽不明白,沒想到在做手工時,那樣出色。從那以后,我就特別觀察小旭,這個孩子對美術非常有天分,我們帶孩子做手工、畫畫的時候,他都特別認真、喜歡,做完了、畫完了,他總是捧著他的作品,呵呵地笑。
這真是一個打動我心靈的孩子,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要接觸各種各樣的孩子,也許有的孩子做事情就是慢慢的,但是要多給孩子時間,慢慢地,我們就會有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我愿意陪著這些樂呵呵的孩子們慢慢長大!
教育隨筆:觀察是我們了解孩子的關鍵
幼兒們有時會做出一些讓我們覺得棘手的或困惑的行為。我們可能偶爾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娃老是捏她哥哥的鼻子?”,“為什么娃把零食放在自己的頭上?”,“為什么把娃獨自留在房間里時,她會大哭?”等等。
乍一看,小孩們的行為簡直是莫名其妙!但是,仔細想想,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孩子的行為,來了解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么。今天我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經驗,這樣我們大家都可以嘗試用專業(yè)的角度來觀察孩子們的行為了。
觀察中尋找規(guī)律。
任何一次又一次發(fā)生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我們能在重復的行為中找到規(guī)律,我們就可以弄清楚如何解決它。
首先,讓我們簡單地寫下發(fā)生了什么。例如,當我們看到孩子多次把巧克力豆豆放進鼻子里以后,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把這個行為寫下來。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這樣的記錄方式怪怪的。但是我們每天都要處理很多事情,有時候我們的記憶可能會讓我們忽略掉一些有用的細節(jié)。因此,簡單地記下所發(fā)生的事情,可以幫助我們看到那些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規(guī)律。
不論有多么棘手的行為,只要開始寫下來就行了。到最后,我們可能會驚訝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因此,當我們被孩子富有挑戰(zhàn)性的行為所困時,把它寫下來,連同之前以及之后發(fā)生的事情。當我們找到一個規(guī)律,我們就可以嘗試調整或改變它。這些觀察和筆記可以讓我們了解孩子們在想什么,然后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一些了。
教育隨筆:我們都是朋友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是快樂的,和孩子們在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我常常讓自己陶醉其中,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愜意。
當然再美好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瑕疵。就在最近我發(fā)現(xiàn)有一些小朋友身上就流露出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和傾向,他們會覺得“我想怎樣就怎樣,我說了算,你們都得聽我的”。而這種行為和想法在幼兒園這樣的大環(huán)境當中是不和諧的,更是不受大家歡迎的,當然更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和成長。
這不,昨天課間活動的時候,我?guī)Ш⒆觽內ゲ賵錾鲜幥锴?用輪胎自制的),突然就看到班上的一個小女孩多多抹著眼淚走到我身邊對我說:“曉琳老師
,旦旦,不讓我一起玩秋千,還使勁推我,可疼了?!笨粗⒆游谋砬?,我趕緊安慰的抱了抱她,為了把事情搞清楚我又走到旦旦身邊這樣問他:“旦旦,讓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多好呀,咱們不是說過有什么好東西要一起分享的嗎?”旦旦卻理直氣壯的告訴我:“老師,一個人玩挺好的,多一個人就蕩不高了,我要一個人玩!”聽到這些我不由吃了一驚,一是沒有想到他會這樣回答我,而是為他的“自私”感到難過。
回到教室,我總覺得心里像被什么堵著一樣,不舒服。怎么才能讓他意識到應該懂得與別人一起相處共同分享呢?哎有了前幾天不是在網上看到過《自私的小豬》這部電影嗎?于是,在午飯前我把它編成了故事講給了大家,通過故事我引導小朋友們說出了要幫助別人,不能自私的道理。還請小朋友介紹了自己的朋友和為什么是朋友的原因。有的孩子說我和XX是朋友因為他和我玩;我和我XX是朋友以為他讓我吃他帶了零食;我和XX是朋友因為……當問到旦旦時他不好意思的低著頭:“老師剛才我沒讓小朋友跟我一起玩秋千還欺負小朋友是我不好,我下次不這樣了。”聽了旦旦的話我舒了一口氣,并讓他給多多道了歉,讓他們當眾成了朋友。
通過這件事更讓我明白了,分享和幫助別人對于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421家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難跨越的門檻,而這一社會普遍現(xiàn)象需要我們老師來給予正確的引導,同時也明白了肩上的責任。
教育隨筆:我不是“壞”孩子
“老師,景奕打我”、“老師,景奕搶我玩具”,在幼兒園里,我的耳朵里時常能聽到這些聲音。早晨接待家長,也會聽到這樣的情況,要求自己的孩子離景奕遠一點。這樣的行為一次又一次,于是景奕就被家長和孩子們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簽。成為“壞”孩子,我想與老師也有很大的責任,如何解決景奕爭搶玩具、打架的行為,值得我去思考。
與家長的溝通
景奕在幼兒園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我第一時間與家長進行溝通。
與景奕的奶奶進行溝通:“景奕,最近已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現(xiàn)在每天都很樂意上幼兒,表現(xiàn)的很活潑,上課也能很積極回答老師問題,是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他也試圖想與小朋友一起玩,這種心理渴望很好,可就是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會和小朋友發(fā)生爭搶,打鬧的情況。”
景奕奶奶的反饋:“我們知道孩子太好動,隨他媽,他爸爸聰明好學,這孩子不愛學習,就知道玩。他渴望交朋友,愛招惹人家,可能就會發(fā)生小矛盾。我們當爺爺奶奶的管他也不聽,媽媽又不在身邊,我們也沒辦法?!?/p>
從與景奕奶奶的交談中,我得知景奕是由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能感覺到隔代教育的弊端—-溺愛,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妥當,總給予毫無節(jié)制的滿足,不經意間就會對孩子的錯誤過分縱容,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老人們認為母愛缺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將他視為寶貝,格外疼愛,事事依著孩子,總讓孩子處于說一不二的地位,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以致造成孩子自私、人性、依賴性強的性格特點。
和爺爺奶奶交流之后,我覺得應盡量讓孩子的爸爸參與到孩子的管教中,讓孩子盡可能少的接受爺爺奶奶的溺愛。在與景奕爸爸的交流中,我們達成一致: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要慎重對待,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盡量減少一些爺爺奶奶帶來的影響。
老師尋找相應對策
景奕出現(xiàn)的這一系列問題,老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對景奕這樣外向孩子的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我也在尋求解決的辦法。
“爭搶玩具、打架行為”在很多幼兒身上都存在,解決景奕的問題,首先要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周圍的小朋友都不爭不搶,友好的與同伴交往,他自然而然也會受到熏陶,減少自己的行為。
我上網查閱了一個《同伴交往》的兒歌,每次玩玩具之前,都領著小朋友們一起說,為他們玩玩具不爭搶,做一個心理鋪墊。---“玩玩具,不爭搶;講禮貌,懂謙遜;好東西,一起玩;齊分享,受表揚?!焙⒆觽兏蠋熞黄鹫f兒歌,說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不爭搶,齊分享”的道理。
我還設計了一堂課《和好朋友一起玩玩具》,記錄下幼兒在玩玩具中的不良行為,讓幼兒一起來探討,并找幼兒上來演示正確的玩玩具的方法,孩子們知道如何去玩,才能盡量的減少矛盾的發(fā)生。
其次,我特意留心對幼兒爭搶玩具等行為進行觀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都會因為爭搶玩具而發(fā)生矛盾。景奕只是其中一個很明顯的特例。我發(fā)現(xiàn):“搶”玩具的背后,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是老師的疏忽:孩子們的玩具不夠玩,才造成的“搶”。一方面是為了幫老師收拾玩具,而去“搶”小朋友的玩具。景奕就是那樣熱心腸的人,他總想幫老師干活,去收拾小朋友玩具,而小朋友不給他,他就用搶的,而造成矛盾。是老師的過錯:沒能讓幼兒自己用語言去解決問題,如果交給孩子說“我們一起收拾吧!”孩子的矛盾是能避免的.還有的情況就是,孩子的貪心,他真的很想拿別人的玩具。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景奕有時也會去拿別人的玩具,他拿之前會看看老師(他心里也知道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我就給他一個不許的眼神,他立馬就把玩具放下了。所以說老師的細心觀察、指導,能減少很多矛盾的發(fā)生。
景奕的改變
當我知道景奕的情況后,我對景奕更加留心。雖然他是我們班的“問題”孩子,但我一直把他與其他孩子一樣看待。一有時間就和他說說話,多給他一些關愛,讓他感受母親般的溫暖。在每一次的交談中,我都與他說一些同伴交往應注意的事情。告訴他“等待一下吧!我們一起玩吧!我們來交換玩吧!”等與小朋友交往應交流的語言。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他能把這些話運用到他與小朋友的交往中,避免了很多的打架行為。他還知道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遇到小朋友爭搶玩具的時候,還會把自己的玩具與小朋友分享。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崩蠋煹穆氊?,不僅僅是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景奕這個“壞”孩子的轉變,讓我看到了“傳道”的成就,心里很是高興,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從我的“傳道”中,得到改變。
教育隨筆:我們攜手愛孩子
子嫣小朋友是在奶奶的萬般呵護下長大的,由于媽媽不在身邊,爸爸又工作忙,所有的事情都由奶奶一人操辦。為了不讓子嫣感到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特殊,奶奶像其他孩子的家長一樣幫她買漂亮的衣服,將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所以現(xiàn)在的子嫣特別“臭美”。放學后也總是沖在第一個來接子嫣。
一天早上來園時,子嫣的奶奶告訴我,昨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子嫣褲子上有大便沒擦干凈,請老師以后幫助她擦一下屁股。到了中午午餐過后,子嫣告訴我:“朱老師,我要大便,等下你來幫我擦擦屁股吧!”“好的,等下你叫我,我來幫你擦?!边^了一會,聽到廁所里子嫣的叫聲,我連忙趕去幫她擦屁股,并告訴她“子嫣長大了,做姐姐了,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師今天教你怎么擦屁股,以后就要你自己干了,好嗎?”子嫣告訴我,是奶奶讓她擦屁股時叫老師的。
過了幾天,早上來園子嫣奶奶又向我反映子嫣昨天回家說小屁股疼,屁股沒擦干凈。我在子嫣奶奶說完后,蹲下身摸著子嫣的小腦袋告訴她:子嫣真是個好孩子,我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了,對吧!以后我們多加練習,一定能做好的,對嗎?子嫣很驕傲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奶奶,自信地說:“嗯!”聽到我這么說其他家長也紛紛對子嫣奶奶說小朋友不在家長的身邊,讓他們在幼兒園鍛煉鍛煉,這樣孩子才能長大。子嫣的奶奶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她告訴我,子嫣的媽媽不在身邊,所以自己特別寵愛她,她要什么給什么,在家經常叫她“囡囡”,所以子嫣剛來幼兒園好長時間都叫自己“囡囡”。奶奶對我說,以后在家也要試著讓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對于子嫣這樣的孩子,其實班上還有好幾個,由于家長的萬般寵愛,造成了他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請別人幫忙的習慣。作為老師的我們需要對孩子像媽媽那般關愛,但不是寵愛,我們也要引導家長去真正的愛孩子,不是包辦就是愛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讓孩子在鍛煉中得到成長,得到快樂,才是真正的愛。
教育隨筆:我是快樂的孩子王
教育隨筆:我是快樂的孩子王
每年七月,有相當一部分大班的孩子都準備上學了,園領導為了均衡全園各班幼兒數(shù)量,都要對幼兒進行初步調班,今年也不例外。記得那天,正趕在我是晚班,按照慣例,我要通知那些提前調班的孩子家長,準備第二天將孩子送到新班里。這時候,大門馬上就要開了,門口已經聚集了很多家長,我則還是不停的在孩子們面前叨嘮著“你們已經長大,中班的知識也全學會了,需要學習大班知識,你們愿不愿意升入大班呀”,“愿意”孩子們一口同聲的回答我。之所以我總不停的反復這幾句話,就是怕出現(xiàn)向往年一樣,孩子雖然高高興興升班了,卻又要經過一段“情緒危機期”。這樣,第一、無形中又給老師增加了很大工作量不說,第二、對幼兒的傷害及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就在這時,家長像離弦的箭一樣,已經沖到我們班門口,他們在教室門口稍加停頓,看到我寫的通知后,就已經走到了我的面前,今天他們沒有著急叫自家的孩子,而是非常急切地問到“怎么明天就要升班了”,“這么快,我們還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為什么,這么著急讓孩子們升班”……家長們略帶責怪的一連串的提問,已經使我措手不及,我則急忙給家長解釋調班的原因。孩子們看到家長,已經暫時忘卻了一切,他們像飛燕一樣,各自奔向了自己的家人。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問這問哪;有些家長則簡單的說了一些告別的話語,領著孩子走了;更有幾位家長牽著孩子的手,走到我面前,讓孩子給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并說了一句“謝謝*老師”,聽到這句話,我的眼圈濕潤了,家長還在一邊幫孩子說“非常感謝三位老師一年來對孩子的關心、教育和幫助”。聽完這幾句深情的話語,我再也抑制不住兩行不爭氣的淚水,淚珠已經落在腮下。這時,除了還能聽到孩子們的嬉笑聲以外,大人們已經全部沉浸在不言中,我們也只能吟咽著簡單的告了別。家長和孩子們走得差不多了。我再回頭看了一眼另一位老師,她也在一邊擦拭著眼淚。這次令我沒想到的是,由于我們事先的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所以孩子們在情緒上沒有出現(xiàn)大的波動,反而家長倒使我很是感動。這也是我參加工作十幾年來,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送行。這不免,讓我又有了幾分反思、及不安。家長是這樣的信任我們,而我們哪。在平時,難免會有一些情緒帶在工作中,通過這次送行,我學會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東西,我知道,要把百分之二百的愛心交給孩子,才對得起家長那兩句使我終生難忘的語言。經過這件事以后,更堅定了我終生做一名“孩子王”的信念。這種快樂,是其他任何工種也無法體會得到的。
我有很多幼教時的同學都沒從事幼教工作,我們在一起相會時,曾經有人問我:“天天和一群無知的孩子在一起,心里不煩嗎?這群孩子真的這么值的你去愛嗎?”,“你每天和別人的孩子在一起,回家以后,還有心思、有耐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如果說從來沒煩過,那是假話。一個母親帶一個孩子都有不少心煩的事,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個性的幼兒。每一位幼兒都有不同的氣質性,所以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也有很大區(qū)別。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家庭中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也有天壤之別,這就要求我們、一位現(xiàn)實代的老師,要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其實,我也曾經放棄過,試著去從事其他工作,可是在工作生活中,我發(fā)現(xiàn),我始終無法擺脫作幼兒園老師的角色。記得有一次,我出去辦事,再換乘公共汽車時,要走出很遠,我看到,有幾位幼兒在路邊玩,而幾位家長則在另一邊悠閑的聊著天。正當我走到這群孩子身邊的時候,突然有一位幼兒摔了一跤,我則下意識的跑到孩子旁邊,鼓勵他站起來,幫助他撣了撣身上的土,家長聽到孩子的哭聲,快步地走了過來,對我表示了謝意后,拉著孩子走開了。曾經有人笑過我這是職業(yè)病,在路上特別愛觀察孩子,只要是關系到孩子,就特別愛多管閑事。我就不這樣認為,我覺得我是真的愛他們,我已經離不開他們了。正是因為我愛他們、離不開他們,所以我才喜歡觀察他們、關心他們,所以我才又走了回來,重新踏上了幼教的工作崗位。這輩子,可能注定我要從事幼教工作,不斷的學習、進修,我不厭其煩。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深深的銘記:教育是事業(yè),事業(yè)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對教師來說,修養(yǎng)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熱愛是教育的風帆。
過去已然過去,新的挑戰(zhàn)已經開始。我也深知“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苯K身學習應成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以往的知識不能滿足未來發(fā)展需求的時候。我要與時俱進,勤奮讀書,充實自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常流常新!
我為我選擇做一名“快樂的孩子王”,而自豪,而驕傲、而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