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如何教出聰明好學的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猶太民族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但猶太人民卻憑著自己的聰明智慧,成為世界上賺錢最多的民族。無論在全球金融界、商界還是科學界,他們擁有的財富比重始終獨占鰲頭,這與猶太人獨特的教子方式密切相關。
在每一個猶太人家里,當小孩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書上的蜂蜜。這種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
傳說古時候,猶太人的墓園常常放有書本,他們相信死者在夜深人靜時會走出來看書。盡管這種傳說具有某些迷信意味,但其象征意義卻對現(xiàn)實的人很有教育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刻,求知卻永無止境。
猶太人愛書
猶太人從不焚燒書籍,即使是一本攻擊猶太人的書。在人均擁有圖書館、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讀書的比例上,猶太人(以色列人)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堪為世界之最。猶太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說法,那就是書柜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進而遭到大眾的唾棄。
每一個猶太家庭的孩子,幾乎都要猜開一個謎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毀,你的財產被搶光,你將帶著什么東西逃命呢?”如果孩子回答說是錢或者鉆石,母親將進一步問:“一種沒有形狀、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嗎?”當孩子無法回答時,母親就會說:“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會伴隨你的一生?!?/p>
父母感悟: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猶太人教育孩子重視對知識的追求,實際上是教導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人。
身為父母應向猶太人學習,懂得用書本來武裝自己孩子的頭腦,給他們以豐富的智慧。通過人性與科學的結合,使孩子更能體會到智慧所體現(xiàn)的魅力所在,像猶太人那樣,以獨特的教育方式結合教育理念,使孩子們透過現(xiàn)象更深一層地認識教育的本質。
知識源于書本,知識更活用于書本,教育子女更要從知識中演變成智慧,體現(xiàn)出智慧本身的重要性。
所以,家長們要培養(yǎng)孩子們從小讀好書的習慣,使他們知道書中賦予他們智慧的力量是無窮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如何睡出聰明健康乖寶寶
最新研究顯示,一個人聰明不聰明,看看小時候的睡姿就知道了。
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fā)現(xiàn)趴著睡的寶寶智力發(fā)育較快,但是躺著睡的寶寶也能夠慢慢趕上趴著睡的寶寶。但是趴著睡容易突然窒息,躺著睡則安全無虞。
那么,到底要讓寶寶怎么睡,才會聰明、健康又不會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員建議,晚上睡覺時,最好讓寶寶們躺著睡。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顧時,再把睡姿調整成趴著睡的狀態(tài)。寶寶的睡覺房間最好保持適當溫度、濕度和光線,寶寶才會睡得又香又甜。
現(xiàn)場音樂能使嬰兒平靜
英國研究人員在不久前舉行的英國醫(yī)學學會會議上公開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嬰兒在聽過母親輕聲哼唱后,他們心跳次數(shù)也明顯平穩(wěn)了,他們的發(fā)育更正常了。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所有育兒所在接生早產兒時要使用現(xiàn)場音樂,并鼓勵母親們用甜美的聲音哼唱,以便幫助嬰兒們補充發(fā)育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睡眠。研究人員強調,現(xiàn)場演奏的音樂不同于那些節(jié)奏強烈且不斷變化的錄制音樂,這些音樂不會對寶寶產生積極的影響。他們指出,每天為寶寶現(xiàn)場演奏音樂或唱半小時的歌曲有助于寶寶的精神放松和心情平靜。
用安慰奶嘴易患中耳炎
芬蘭奧盧大學附屬醫(yī)院對500名出生6—18個月的嬰兒進行對比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新生兒有吮乳的強烈需要,因此在6個月內可放心地使用安慰奶嘴以減少啼哭和預防吮手指的不良習慣。然而,如果半歲以后繼續(xù)長時間使用安慰奶嘴,不僅會影響牙齒的正常發(fā)育,而且容易患中耳炎等疾病。
音樂可使兒童容貌美
美國研究機構研究表明,常接收悲傷、恐懼、驚嚇、不愉快的信息,與常接收愉快、喜悅、歡樂的信息比較,兒童面部的某些肌肉有著根本上的差別。因為大腦神經使面部某些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久而久之愉快或悲傷的面部表情難以退去而固定下來。所以,經常讓孩子聽些歡快的樂曲,用音樂刺激神經,會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長。不僅對孩子的智力有利,而且能使孩子的面容變得漂亮起來。
育兒觀念:聰明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育兒觀念:聰明的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p>
而對于孩子的教育來說,方式不在多,有以下2點,足以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
聰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兩個絕招
一、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
有很多家長,一生努力打拼,只為給孩子留下萬貫家財,護其一生無憂。但卻沒想到,錢財這種有量的東西,遲早有一天會被孩子們揮霍殆盡。
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每日大手大腳的孩子,一旦高品質生活被打亂,到時留給他們的只有墮落和無盡的悔恨。
所以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孩子們百萬財富不如給他們幾個好習慣。好習慣可以拓寬孩子未來的人生格局,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及其重要。
閱讀的習慣
閱讀對于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對學習和人生閱歷都作用極大。
孩子有閱讀的習慣,不僅在寫作上的詞匯會大幅增加,而且對于見識、知識的拓展也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吃苦的習慣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給予孩子優(yōu)渥的物質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時,孩子們往往不會珍惜,肆意揮霍。
這樣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體恤父母的辛勞之外,也沒有一顆感恩、孝順的心。
所以,家長們請給孩子們吃苦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的不易,這樣才能理解生存的艱難。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關系
在教育學里,與其苦口婆心勸孩子好好學習,不如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如果一個家庭的氣氛是和諧有愛的,那對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融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緊張,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關鍵在于身份定位。
不當“領導”,學做“教練”
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總喜歡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孩子鋪路,告訴他們學什么特長好,看什么書籍有用……
雖說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卻絲毫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沒有征求他們的意見。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畏懼你,遠離你,不會和你談心,自然對你的話也是左耳進右耳出。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會出現(xiàn)很多難題。這時他們需要有人給他們建議,幫他們指出問題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難關。比起一個要求聽話和服從命令的上級領導,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貼心教練。
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運動場上的裁判,眼睛時刻盯著運動員,一旦發(fā)現(xiàn)有犯規(guī)行為,立馬給予警告和退場,處理起來毫不心軟。而啦啦隊則時刻充滿活力,為隊員們加油鼓氣和吶喊助威,給運動員帶來自信和動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學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騎車……可能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摔倒很多次,也會不斷重復錯誤。這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點緩沖的機會,不要開口就是“你怎么這么笨,都幾遍了還學不會”。
俗語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家長對孩子的批評除了會讓孩子心里難受外,也會讓父母和孩子的距離拉遠,對親子雙方沒有任何好處。
沒有誰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錯,更何況孩子呢?當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夠好,我們要多給他們鼓勵,保護他們的自尊,幫助他們更正錯誤。
教育沒有想象中的難,不過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點。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但怎么科學地在家庭教育中,實現(xiàn)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勢在必行。
如何好好教育孩子?
中國的孩子,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早已缺失了價值觀這樣一種精神上的信仰,網絡上更是是非之地,什么價值觀,只要能引起關注,只要能發(fā)泄情緒,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和私利,管你什么價值觀。
曾經有個暑假,七個初中生相約去一個水庫游泳,結果一名學生溺亡,其他幾名同學嚇得趕緊把他的衣服鞋襪藏起來,既不呼救又不報警,然后裝成沒事兒人樣回學校上課。
可憐淹死的孩子的父母找了好久才找到自己孩子的衣服和尸體,他們在悲痛之余,始終無法理解,為什么這幾個同學藏起他孩子的衣服是為了什么?這種扭曲了價值觀的初中生是對生命尊嚴的蔑視!說初中生年少不懂事,或許等他們長大后就會理解到生命意義的重大了吧?
幻想太美好,可現(xiàn)實并非如此。
有一名高一學生,把高二學姐的肚子弄大了。初嘗禁果的他們既沒經濟來源,又無法承擔生孩子的責任,就商量起墮胎這事兒。男孩子沒錢只好去借錢,結果借不到錢。咋辦呢?他操起棍子,照著肚子大的學姐劈頭就打,直打得學姐一命嗚呼,從此了無煩惱了。這是多么殘忍的暴行,就因為沒錢墮胎,就因為心煩了。
孩子成年了,學歷高些了,也并不能阻止類似的慘劇發(fā)生。
河南某一高校的研究生,為了報復前女友,雇請職業(yè)殺手想要干掉前女友。不料看到殺手手持刀子而來,研究生連連搖頭,認為這殺手不職業(yè)啊,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索性自己傳授幾招殺人的高技術給殺手,可惜這殺手太低端,四種化學殺人方法還沒用上就被警方抓獲了。這一事件再次證明了,對社會危害性最大的是那些才高德劣的人,這種研究生根本不是在研究如何生,而是研究如何死啊。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再聰明有才的人也只不過是個人人唾棄的社會渣滓。
人的生命尊嚴豈能如此藐視!
美國的一位游民因為搶劫一家銀行,打死了一名試圖反抗的銀行職員,結果被逮捕判了死刑。臨行前,他要求最后一頓豐盛的晚餐,牛排、鱘魚、比薩、紅酒……他狼吞虎咽,風卷殘云一番后,又仰著脖子灌下了一瓶紅酒,意猶未盡之時,結果死了。
原來這人有高血壓,因為停藥和酒精刺激導致意外猝死,而死刑時間還有40分鐘。死者家屬提出訴訟,為了承擔這一意外的結果,表示對生命權利的尊重,監(jiān)獄方承認是自己的過錯并承擔了350萬美金的賠償。而死者家屬也沒有將這筆錢拿回去,全部捐給了公益事業(yè),他們通過這件事情,警醒和告誡執(zhí)法部門,每個人的生存權都需要保護,哪怕是一分鐘,這種權利和尊嚴都無法被剝奪。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各種權利,是正確價值觀基礎中的基礎,而我們當前的孩子教育,缺失了生命尊嚴這一課,沒有深入孩子的內心,所以孩子從小到大的價值觀被扭曲了,造成了某些人漠視他人生命。
中國孩子的教育,該好好補補生命尊嚴這一課了!
如何教孩子學好拼音?
如何助孩子學拼音:
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但漢語拼音教學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于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是比較困難的。怎樣讓孩子們快快樂拼音,輕輕松松度拼音關,不僅是我們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樣也是許多家長關注的熱點。
一、適度要求,靜心等待。
新課標指出學會漢語拼音要做到:
(一)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二)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三)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對剛入學,剛接觸拼音的孩子,我們不要拔高要求,急于求成。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礎則可針對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要求。只要我們心中有一把適合自己孩子發(fā)展的尺子,那我們就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靜心等待孩子的進步,耐心促進孩子成長。
二、耐心細致,教給方法。
入學前,學生對單韻母或多或少有所接觸,普遍認為已經學會了,其實并非如此,學生對發(fā)音的口形、舌位、音調等概念模糊,若不及時糾正,隨其形成習慣,要準確拼出音節(jié),阻礙很大。比如:發(fā)aoe的音時,雖然孩子們會背“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但卻不清楚發(fā)這幾個單韻母時,口形不能變動。發(fā)ai音時,是先發(fā)a的音,這個a比單念a時舌位偏前。發(fā)a后,舌頭慢慢上升,嘴慢慢閉合,快到i的舌位時停止。其實有一個a到i滑動的過程。只要掌握了一個復韻母的發(fā)音方法,其他的復韻母的發(fā)音就會水道渠成,由難變易。所以要叮囑孩子在校要專心學習,學會發(fā)音的正確方法。特別是有些似懂非懂的孩子。當然,術有專攻,人各有所長,如果對漢語拼音不是特別清楚的,可以打電話請教老師,或收聽錄音磁帶等。切不可讓孩子囫圇吞棗,隨意唱讀。
三、想方設法,多多陪練。
當孩子們掌握了發(fā)音方法后,要達到讀準字音,正確拼讀,還需較長時間的練習,鞏固。剛入校的小學一年級學生,情緒性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多采用形象思維,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容易引起兒童的注意。所以一本正經地讓孩子讀五遍,練十遍;讀得不好再罰幾遍……,這種做法是很容易讓孩子疲乏、反感的。因此,應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結合許多家長的經驗,談以下幾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學拼音方法。
四、及時評價,多多鼓勵。
“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我們家長也應該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及時捕捉到孩子的亮點,搜索到孩子的成績和進步,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哪怕是您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稱贊,一個“小蘋果”,一顆五角星……都會讓他們不斷品嘗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熱忱。每當孩子掌握了一個字母、一個音節(jié)或一種拼讀方法,我們就及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向新的、更高的學習目標前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不變的老師。愿老師與家長共協(xié)力,共同搭建起孩子們輕松學拼音,快樂成長。
孩子聰不聰明一出生就知道
孩子聰不聰明一出生就知道
在出生時,聰明的孩子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更機警。有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仿佛在環(huán)顧四周,對生活有強烈的好奇心。
一個感覺敏銳、反應迅速的嬰兒常常很聰明。在你抱他時,你會感覺到這一點。如果他似乎避開某個東西,那就表明他能區(qū)分什么是讓他感到愉快的,什么不是,這也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嬰兒越敏感,也就越容易得到滿足。
孩子聰不聰明一出生就知道
孩子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盡管這不是完全可信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征。很早就開始笑的嬰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
非常聰明的兒童在出生時常常大一些、重一些,但也不盡然。理由是:大一些的健康的嬰兒更有可能是由那些懷孕時得到良好營養(yǎng)和關照的母親生的。這些母親也更可能在家中給予她們的寶寶最好的教育和幫助,這在后來的智力測驗中會表現(xiàn)出來。較重的嬰兒也可能在生活中有心理上的優(yōu)勢,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因而有理由比其他孩子更快活。
例如,他們每次可以吃更多的食物,因而不需頻繁地喂養(yǎng),可以把精力轉向更多的智力活動方面。此外,父母因不必忙于給孩子喂食和清洗,會認為孩子可能是社會型的人,于是就可以對他采取不同的做法。因此,從一出生起,與較輕的孩子相比,較重、較吸引人的孩子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他們處在一個愉快的、情感上得到支持的世界里,就會以許多方式利用這種最初的好運氣。
新生兒身上不同能力的發(fā)展速度是不同的。盡管這些能力之間有某些關聯(lián),但是根據(jù)一兩種已測出的能力的發(fā)展來判斷其他能力的發(fā)展是難以做到的。嬰兒的某些技能與其身體發(fā)育狀況有關,有些與經驗有關,而有些與兩者都相關。在設法判斷孩子聰明與否的早期跡象時,要把他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偠灾斆鲀和诎l(fā)展中各個方面都超前,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們有可能保持住這一優(yōu)勢。
如何治理孩子太嬌氣?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太嬌氣的不少,常有的表現(xiàn)是:
一、生活上嬌氣。吃東西挑挑揀揀,愛吃的吃個沒完,不愛吃的一點兒不動,飯桌上大人頗費口舌,有時逼著家長做這做那;使用文具、物品由著性兒來,喜歡的就用,不喜歡的就扔在一邊,磨家長買了這個買那個。有一點不舒服就不想上學,要求家長請假;經常要求不上體育課。
二、學習上嬌氣。做一會兒功課就喊累;讓家長削鉛筆、包書皮、整理文具;念會兒書就像“大爺”似的,支使家長倒水、拿飲料、拿水果;作業(yè)沒做好,不賴自己賴家長;考試考不好,賴家長沒給復習好;學習時遇到困難,動不動就厭煩,發(fā)脾氣。
三、勞動上嬌氣。一讓干活就反感——“又讓干活,我累著呢”;勞動時無精打采,應付差事;洗衣服怕水涼;打掃衛(wèi)生、倒垃圾嫌臟;重活干不了,輕活不愛干;在學校還能努力表現(xiàn),回家連腳都懶得洗。
四、經不起批評表揚。一受批評就委屈,情緒低落,流眼淚,有時跟家長強辭奪理;受點表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
孩子過于嬌氣,主要是大人過于疼愛、過于嬌慣造成的。在家庭里,幾個大人中如果有一個人不嬌慣孩子,他往往會成為失敗者,因為其他大人會跟孩子一起做他的反對派。要想給孩子治嬌,長輩先要統(tǒng)一認識,認清嬌慣孩子將帶來惡果,害了孩子,也影響家庭。有些家長總以“孩子還小”作為嬌慣孩子的借口,這沒有好處。要明白,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要使嬌氣逐漸減小,變成意志堅強的孩子。一般地說,小學中年級以后,就應把嬌氣克服掉。
治嬌方法主要有:
一、勞動治嬌。勞動是治嬌的好方法。在給孩子講清道理之后,安排難度稍微大一點的勞動任務,鼓勵孩子堅持干好。開始,最好家長跟孩子一塊干,隨時指導。比如家庭大掃除,學習搟餃子皮,每天擦地板,刷洗衛(wèi)生間等。關鍵是持之以恒,孩子勞動時,多肯定、多指導。寒暑假里,可以安排更多的勞動任務。
二、跑步、爬山治嬌。嬌氣的孩子最怕跑步、爬山。家長跟孩子訂個協(xié)議,每周一起跑步,不少于三次,距離遠近依孩子年齡和身體情況而定。開始1000米,跑幾次后提高速度,以后逐漸延長距離。記時間能調動積極性。利用雙休日去爬山或者徒步遠足也是好辦法。跑步、爬山既能開闊視野,又能鍛煉身體,磨煉意志。
三、定時完成學習任務治嬌。跟孩子討論,一次專心學習時間能達到什么水平,然后定一個目標。比如原來能專心學習30分鐘,現(xiàn)在就定40分鐘,而且明確學習質量要求。上好鬧鐘,抓緊分分秒秒,讓孩子看到效果,及時鼓勵。如果孩子做不到,家長可以一起來,讀書,劃重點,記筆記,互相競賽,互相監(jiān)督。家長的表現(xiàn)要認認真真,不能裝樣子。
四、跟班主任老師配合治嬌。先與老師溝通,請老師給孩子安排一些經常性的任務,并給以表揚、批評。表揚、批評之后,家長及時跟孩子一起分析為什么受表揚、受批評,應如何正確對待。幾次之后,孩子就能經得起表揚和批評了,而且學會調控自己情緒。還可以建議老師與孩子談談嬌氣問題,并在操行評語中寫出“如能克服嬌氣,會取得更大進一步”一類的話,調動孩子自己治嬌的積極性。
最后,再次提醒家長,為了治嬌有好效果,不至于半途而廢,家長必須下狠心,關鍵時候不能心軟。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
不管孩子以后做什么,或者說會選擇什么職業(yè),那都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與本領了,但孩子還小的時候,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用心讀書,然后通過努力學習讓自己強大起來??珊⒆拥奶煨跃褪峭?,所以太多太多的父母們就在想方設法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愛上學習,并努力學習??捎械募议L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有效,可有很多家長教育孩子之后,更加的讓孩子厭倦了學習。那么,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呢好好學習呢:
方法/步驟
1. 了解孩子才能“對癥下藥”
有時候開家長會,或者散步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學生家長,會詢問教育孩子聽話或者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問題。有太多家長會絮絮叨叨說些自己家孩子不好的事情,可那些孩子據(jù)我在一邊觀察,其實并不完全是他們父母所描述的那樣。我就會問那些家長,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家孩子嗎?可能有些家長覺得我的話不可思議,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不了解嗎?你錯了,就算孩子是個嬰兒,你要是不用心觀察,你也只能了解孩子的表面而已,何況孩子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你就更要用心觀察并多方面了解,這樣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才能拿出相對應的教育方式。
2. 和孩子參觀一些高科技的展覽
我們都學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吧?我們的孩子也都學習過這個故事,可實際上有多少家長真正的能把這種精神結合實際,并很好的運用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里?太多家長總埋怨孩子不好好學習,自己每天不是抽煙喝酒打麻將,就是每天無所事事的上網聊天瞎胡鬧。給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每天不變的那句責罵:你就笨死了考那么點分數(shù)!我想說的是,你有哪些瞎胡鬧的時間,不如帶孩子參觀一些高科技之類的展覽,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找到樂趣與神秘感,并激發(fā)孩子好好學習的心,這比你每天不變的責罵孩子強多了吧?孟母為了孩子的學習可以三遷,我們現(xiàn)代的家長生活條件比那個時期好吧?
3. 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給孩子所謂的學習好的獎勵,比如金錢獎勵。我身邊太多家長,就是用金錢來獎勵孩子,你這次考試成績考多少名,我給你多少錢,這是很多家長采用的辦法。我不否認,用金錢來刺激孩子,但這樣做的弊端你知道嗎?孩子可能為了那點錢不擇手段的讓分數(shù)高一些,反正你也不管他們是怎樣學習的,你在乎的不過是考試分數(shù)而已,那么,作弊得來的分數(shù)也照樣能有金錢獎勵,那么,他干嘛不作弊?給孩子一份學習好的動力是對的,但不能如此的“獎勵”,這樣你只會害了孩子。比如承諾孩子好好學習一段時間后去哪兒陪孩子游玩,或者滿足孩子一個小小心愿等等。
4. 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
每一個孩子在初學階段,都是一樣的起點,最起碼在學校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樣的,可為什么后來出現(xiàn)了學習好與學習不好、好好學習與不好好學習的差別呢?孩子自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家長的教育更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在孩子初學階段,作為家長不要覺得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當孩子回到家,你要做的不是嘮叨孩子好好學習,然后你放任不管了。你拿出一點時間,最起碼在孩子寫作業(yè)學習的那段時間你什么都不要做,告訴孩子你有很多知識都忘記了,要孩子教教你。然后和孩子一樣一起做題,一起念書,遇到孩子的難題時你假裝不懂然后詢問孩子,孩子一定會很驕傲的告訴你如何解答,就算孩子不會做,也會想辦法學會然后交給你,我保證,用不了多久,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的。
5. 在外表揚在內教育
沒一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尊嚴的,就算孩子再小,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爸媽夸獎自己而不是訓斥自己。當孩子學習不好,或者孩子不知道好好學習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掌握好度孩子獎罰的方式方法,因為你對孩子的獎罰方式,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打個比喻,我家寶貝考試之后我?guī)Ш⒆油獬鲇瓮嫔⑿?,路上遇到一對母子,在整個坐車的四十分鐘里,那位媽媽高升責罵自己的孩子,說是沒考好,孩子懶,孩子還有時候撒謊,孩子學習態(tài)度不好,等等,整個過程那個孩子都是低著頭的,但兩只手緊緊握在一起。一段時間后再遇到那位媽媽,才知道孩子由原來的成績直接下降到最后名次。我其實想說,孩子沒好好學習,是媽媽造成的。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時候,在外,一定要恰當?shù)谋頁P自己的孩子,然后回到家里慢慢教育孩子,只有這樣,孩子的自尊心保住了,孩子也會明白家長的苦心。
6. 孩子學習習慣重過考試分數(shù)
我這兒就有那么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只要考試,那就是一個抄襲作弊,只要老師沒把我請出考場,我就是抄襲。他媽媽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打麻將喝酒跳舞,對于孩子只是知道考試成績如何,并給予孩子金錢獎勵,而從來不問孩子平日是否認真學習。今年孩子中考,成績自然很低很低,那位媽媽不但不找真正的原因,還到處找人給自己的孩子重新批卷,說是一定是有人動了自己孩子考卷的手腳,不然孩子的分數(shù)不會是這樣。你看吧,這就是家長只在乎孩子分數(shù)的下場。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首先你要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如何,也是最最該讓孩子擁有的一種習慣態(tài)度,當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你還怕孩子不好好學習嗎?
7. 帶孩子體驗辛苦勞動者的生活
我相信這是太多人小時候都有過的體驗吧?我記得我自己小時候過于淘氣,爹娘就把我?guī)У教锏乩飬⒓愚r活,我自小體質弱身體不太好,太陽一曬就能暈倒,然后爹娘就和我說了:你看啊,不好好學習長大就要做這些活的。確實,每一次體驗一回,我就會不那么淘氣,無奈偏科嚴重,后來仍是“沒什么出息”。你不用刻意讓孩子體驗勞動,也不用在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強制孩子參加辛苦勞動,或者強制孩子看一看那些辛苦,平日里,帶著孩子用鍛煉身體的名頭讓孩子體驗一次,并問一問孩子:這是你喜歡的生活方式嗎?如果是,那就多體驗幾回,并認真的體驗。我相信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幾個能吃那份苦的,多多少少,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吧。
8. 別人經驗可以借鑒不能照搬
我從來不贊成家長們學習別的家長的教育方法,就算是學校召開家長會,讓所謂的教育專家或者優(yōu)秀家長傳授如何教育孩子,我不過是聽一聽罷了。我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一聽到關于如何讓孩子學習好的所謂的講座啊之類,那就是一個勁的往前沖,恨不能把別人的教育方法全部拿來為己用。一個孩子一種性格,就算是看起來性格相同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獨立的性格與習慣,作為家長,你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但絕對不能拿來就用。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和一個性格沉悶的孩子,教育的方法絕對不是一樣的,這兩種孩子要是使用一種教育方式,我可以保證,一定會有最少一個孩子會出現(xiàn)很大的教育問題。
如何教出勇敢獨立的孩子
“獨立”可以分為“獨立的性格”與“獨立的行為能力”,勇敢是獨立的性格的一部分。
但如果孩子具備了獨立的行為能力,但是缺少獨立的性格,也是無法展現(xiàn)出獨立的行為。教出具備獨立性格的寶寶,比重視孩子表現(xiàn)獨立的行為能力來得更重要。
獨立的性格包含幾個部分:有良好的安全感、具有責任心、勇于嘗試新事物、樂于分享、具備自我管理的態(tài)度。獨立的性格,可能是多種因素所造成的,包括孩子天生的氣質、表現(xiàn)能力的不完整、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文化等。環(huán)境因素是父母可以努力的范圍,天生氣質因素是父母無法改變的,但是可以因應孩子的不同氣質,給予不同的教育方法。
怕黑、怕鬼的寶寶
案例現(xiàn)象: 不知道從何時起,每天晚上睡覺時一定要幫小立點上小夜燈,房間絕不能漆黑一片,否則小立總說房間里好像有人看著他,不肯一個人睡覺。即使是點上小夜燈,有時小立也會做噩夢驚醒大哭,一定要大人陪著他才肯繼續(xù)入睡。不僅是在睡覺時膽小怕黑,連上下樓梯間時若光線昏暗,也會造成小立的恐懼,緊緊抓住大人的手不放。
原因分析: 有些孩子會從大人的談話中聽到大人所恐懼的事物,而聯(lián)想到自己應該也要恐懼這個東西?;蛘呤请娨暲锏娜宋锖ε率裁词拢⒆右哺??;蚴莿勇?jié)目中提到某些怪獸、鬼、壞人之類的,讓孩子害怕自己也會遇上這些虛構的人物,而沒有節(jié)目中的正義使者可以保護他。有些孩子其實不是真正怕黑,而是怕跟大人分開的焦慮感,怕被大人遺忘、失去愛的感覺。
解決方法: 父母不要光用口頭上說沒有什么好怕的,可事先跟孩子商量,可采取緊緊抱著孩子在孩子的房間中經歷短時間的黑暗,讓孩子感覺房間里根本沒有其它的東西存在。會極端恐懼的孩子就保持燈光明亮,不要勉強孩子去面對他不能處理的事情。或是給孩子一個守護娃娃代替父母保護他,陪他一起睡覺。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怎么這么膽小?”或是“怎么這么黏人?”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愛護,會更恐懼與父母分離。
挑嘴的寶寶
案例現(xiàn)象: 只要是過去樂樂沒有吃過的食物,不管大人好說歹說的,樂樂就是一口也不肯嘗試。媽媽說:“樂樂,這是很有營養(yǎng)的,對你的身體好,你看媽媽很喜歡吃耶,這很好吃喔!吃一口看看!”但是樂樂依然不肯把嘴打開來。奶奶說:“樂樂,奶奶也很愛吃,你吃一口就好,等一下奶奶就帶你去公園玩。”樂樂依然無動于衷。最后媽媽跟奶奶都只好放棄,讓樂樂自己挑選想吃的食物。
分析原因: 樂樂有可能是因為曾吃過某種由大人給的東西,但是一點也不好吃,所以就不愿意再嘗試新的食物。每個孩子反應強度與堅持度不同,有的孩子在父母軟硬兼施的要求下還愿意吃一口,有的孩子怎樣也不愿意。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曾看過大人吃到不好吃的或是不喜歡的東西時的樣子,不愿意自己也一樣。
有些孩子是吃慣了零食甜食,知道吃了正餐后就沒有胃口可以吃零食,寧愿少吃正餐。有些孩子是因為食物外觀看起來好像是某種令他感到害怕的樣子或顏色,所以不肯吃,就像小鳥看到鮮艷色彩的毛毛蟲,就不會吃下去一樣。少數(shù)有可能是因為牙齒發(fā)育的關系,有些食物吃起來并不舒服。
解決方法: 記錄孩子的飲食模式,跟孩子聊聊試著找出原因。有些孩子有了玩樂的樂趣,就愿意試吃看看。上述的樂樂,最后因為爸爸跟他玩飛機運送食物到嘴巴的游戲,就愿意嘗試一口看看。
上述例子,都是孩子不能展現(xiàn)出勇敢獨立的行為表現(xiàn),看起來是同樣的行為表現(xiàn),背后的原因可能都不一樣。有時孩子因為年齡過小,能力還不夠所以不能表現(xiàn)出獨立的行為;有時是因為不知道該怎么做;有時是因為天生氣質的關系。
天生氣質方面,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活動量、生活規(guī)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閥、反應強度、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
活動量: 活動量大的孩子,總是動來動去可能讓人感覺比較莽撞,不要常常責備他,避免造成孩子日后不敢嘗試的心理,應該在孩子表現(xiàn)出合適的行為時大力稱贊他的行為?;顒恿啃〉暮⒆?,多帶領著他從事動態(tài)的活動,讓孩子習慣不同形態(tài)的活動方式。
生活規(guī)律性: 作息不規(guī)律的孩子常讓父母傷腦筋,試著一點一滴改變孩子,不要太急,要讓孩子知道服從團體規(guī)定的重要??梢怨膭詈芤?guī)律的孩子,偶而作息做一點變化也沒有關系。
趨避性: 趨避性高的孩子面對新的人或事物時,容易表現(xiàn)出退縮的態(tài)度,容易讓人誤會膽小、不主動、沒興趣。父母要有耐心事先告訴孩子可能會接觸到的事情,讓孩子心理有個準備。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現(xiàn)負面的話語,會讓孩子更不愿意嘗試。
適應度: 面對新的人或事物時,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表現(xiàn)與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屬于適應度。適應度低的孩子,面對新環(huán)境與團體生活需要時間比較長,父母要降低期待,多讓孩子接觸幾次,多事先跟孩子溝通,或者事先多練習。
反應閥: 是指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反應閥高表示需要外界比較高的刺激量才會有反應,容易被誤解為遲鈍或漫不經心,父母要多直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多引導孩子分辨別人的身體語言與意圖。但是反應閥低的孩子,易被外在發(fā)生的事情影響,而靜不下來,父母可讓孩子了解事情的輕重緩急,幫他定完成的順序。
反應強度: 孩子對外在刺激反應的激烈程度。有些孩子不小心被踩到腳了,只會“唉呦”一聲,有的孩子就大叫大哭吵鬧。反應強度小的孩子,看起來很乖,但容易被人忽略,父母要多鼓勵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想法,當孩子有響應時,父母要認真的聆聽。反應強度大的孩子,父母要盡量冷靜,不要怕孩子吵鬧,讓孩子先冷靜下來再跟孩子講道理。
情緒本質: 有些孩子天生笑瞇瞇,有些則不是。沒有笑容的孩子容易使人誤解他在生氣,人際關系較不好,父母可以多培養(yǎng)孩子正面思考,培養(yǎng)幽默感。天生樂觀的孩子,父母則要提醒孩子小心謹慎,不要對危險過于疏忽。
注意力分散度: 容易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擾,影響學習效果,盡量減少孩子書桌上的雜物,給孩子獨立做事的空間,不要在旁邊走來走去。專注力高的孩子,別在專心的時候打斷他,跟孩子說話時確認孩子真的有聽見。
堅持度: 面對外在干擾或是阻礙,孩子傾向解決問題的程度。堅持度低的孩子容易放棄,父母盡量把事情分割成小單元,讓孩子分次完成,比較有成就感。堅持度高的孩子容易固執(zhí),父母要堅持自己的管教,要孩子換另一件事情前要提早提醒,以免孩子措手不及。
氣質沒有好壞,是天生的差異,注意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簽,多用欣賞的角度去看孩子。父母理性對待之,孩子才會有被接納的安全感與自信。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盡量蹲下來與孩子視線平視,試著用孩子的眼光來處理,也讓孩子感覺到他可以跟你一樣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