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校的新口號很“中國化”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幼兒園教學的游戲化 美工區(qū)教育筆記 中國幼兒教育一直都以為,美國的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是很輕松自在的。
但最近,當我再次來到美國,卻發(fā)現(xiàn),美國的許多中小學、幼兒園的孩子們也開始“累”了!學校和幼兒園為孩子們提出的新口號竟然就是我們國人耳熟能詳?shù)摹摆A在起跑點!”
新年一過,美國各地的學校便紛紛開始選優(yōu),紐約市公立小學zy班考試隨之展開。今年1月8日,家住曼哈頓的高太太,帶著4歲半的女兒到上東城一所小學參加zy班考試。高太太已是第二代華裔移民,先生是白人。她告訴我:女兒在語言、閱讀、數(shù)學等各方面表現(xiàn)都比較突出,但還是怕孩子考場發(fā)揮不好,所以心里焦慮不安,仿佛自己和女兒一樣在挨考!她說:“在紐約市,孩子能考上zy班,父母就像中億萬大獎一樣!所以,心里能不急嗎?”
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附屬中學是一座明星中學,這座中學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宛如一座神圣的殿堂,錄取難度全美第一。
今年,紐約市有6年級學生25000人。經(jīng)過層層淘汰選拔考試,有2600人有報考亨特中學的資格。入學考試那天,恰遇新年后的第一場大雪,紐約市區(qū)有的地方積雪有一人多高!天還未發(fā)亮,小車埋在雪中,無法開動,家長們便帶著孩子乘坐地鐵趕往考場。上午8時才放人進門,白雪中,排隊的長龍連接幾個街口。膚色不同的孩子們拿著準考證,在大雪和寒風中跺腳發(fā)抖!
孩子們進考場了,數(shù)千名家長繼續(xù)在考場外挨凍等候。
考試一個月后,英文和數(shù)學總分排前500名的學生,方可進入下一輪考試。寫作分數(shù)排在前173名者,就是最終的被錄取者。這個錄取率是2600考生中的6%,是全紐約市6年級學生中的0.7%。一位白人家長說:“孩子進了亨特中學,倘若左腳邁不進哈佛,右腳也可以跨入耶魯!所以,吃點苦,受點累,花點錢,值得!”
美國不少家長,為能讓孩子上一流的學校,不惜花大價錢請家庭教師,為子女進行密集性補習。有的補習100小時,收費高達11500美元!
美國人這是怎么了?是咱的東風西漸了嗎?還是同為天下父母,美國家長和中國家長一樣,長著一顆同樣的心啊?
網(wǎng)友評價:
boywk:這不是希拉里領(lǐng)銜搞的么,要改變美國教育的現(xiàn)狀,提高教學水平。
zhangwei0808:信則有,不信則無
和悅者說:讀了感覺有些搞笑~
likefuyb:比較早看到的,就是所謂的兩次大規(guī)模的白人搬遷,white flight.也翻做“白人逃跑”
likefuyb:也開始跟中國學了,以前白人大規(guī)模搬家有兩次,一次是搬離黑人多的地方,怕孩子被帶壞;第二次是搬離中國人多的地方,孩子成績比不過中國孩子,自信心被打擊慘了
專業(yè)圍觀的:我相信這個,美國人的蛋糕也越來越小了,而且外來人口的沖擊,使這些白人也開始有緊迫感了,一點都不奇怪
onechild: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估計哪里都好不敢松懈。 看看今年高考剛結(jié)束,香港各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都提高了,提供獎學金也似乎少了些。
axiang11111: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
bjtao:原文中漏了一句話,很關(guān)鍵:“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附屬中學是一座明星中學,學習刻苦的亞裔學生占47%以上。這座中學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宛如一座神圣的殿堂,錄取難度全美第一?!?/p>
wan1223:家長都是一樣的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美國學校的安全教育
學校安全問題是世界性的教育難題鏈接,已經(jīng)成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美國為減少這類事故的發(fā)生,制定了積極的防范措施。
1.把學校安全作為學區(qū)的一項任務
美國政府認為學校暴力與教育任務是不相容的,保證學校安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美國制定的防范措施來看,保證學校安全不僅僅是學校自己的事情,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公安司法部門、社區(qū)組織、社會媒體、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這一提議得到了學校董事會和法院的支持,他們認為,如果學區(qū)的任務不包括學校安全,那么學校的工作也就難以保證學區(qū)的安全。
2.不同的學校要制定不同的安全計劃
學校安全計劃要依據(jù)學校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學校所在地點等主客觀條件來制定。學校管理工作可以概括地分為計劃、實行、檢查、總結(jié)四個階段。學校應將制定安全計劃作為學??傮w工作計劃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此基礎(chǔ)上采取各種措施實施安全計劃,包括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對教職工工作狀況的檢查、監(jiān)督,對學校工作督導評估以及此后的總結(jié)反饋等,確保學校安全工作列入日程。
3.與其他社會力量形成協(xié)議
美國認為校董會和學校行政人員不可能獨自維護學校安全,因此需要其他社會力量的協(xié)助。保證學校安全不能等事故發(fā)生之后再來檢討事故發(fā)生的原因,而應該采取積極的行為防患于未然。積極的行為有多種表現(xiàn)方式,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應反映教育者的主動性。
4.制定危急情況管理政策,進行學校安全訓練
美國要求每一所學校和學區(qū)都要有一個可操作的危急情況管理計劃,包括管理人員、學生、家長,協(xié)調(diào)法律實施部門、社區(qū)危急情況服務部門和媒介部門等。但僅靠計劃和書面協(xié)議是不夠的,還要體現(xiàn)在長時間訓練之中,使學生和教師知道怎么做,同時學校設(shè)施的建設(shè)也要對此有充分的考慮。
5.在學校中公布危險性的境況和人員
學校公務人員要注意學校和學校附近的危險性人員,同時要注意具有危險性的學生的轉(zhuǎn)入或在學區(qū)內(nèi)的就學??傊?,保證學校安全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學校沒有安全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便無法論及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6.保持與學生的接觸
美國督導者總結(jié)認為,當糟糕的事情要在學校發(fā)生時,學生總是說:“我擔心這種事情發(fā)生”。這表明,如果你知道了學生擔心的事,就可能防止悲劇的發(fā)生。因此,美國要求教育者在學校中進行走訪,與學生交談,觀察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憂慮,并要鼓勵家長和教師去做這些事情。
美國與中國不同的教育哲學
女兒在美國土生土長,五歲基本就不會講中文了。她當然不是典型的美國孩子,但卻是地道的美國孩子。從她身上,多少能看出美國孩子與中國孩子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一個不同是,中國的孩子書本知識好,美國的孩子對自然了解得深。比如,女兒四年級畢業(yè)時,乘法口訣還背不下來。要讓她在中國考“小升初”,肯定大敗。但是,我們在家里種樹,她會告訴我哪樹要兩株一起種,以交互受粉,哪種要單獨種,因為那種樹可以自身受粉。對動物、昆蟲,她也了如指掌。
在我看來,這是兩國不同的教育哲學所造就的不同結(jié)果。這在“小升初”的關(guān)頭表現(xiàn)得異常充分。中國的孩子,“小升初”之前要緊張地準備考試。美國的孩子在“小升初”前則要有一番終身難忘的經(jīng)歷,那就是“自然課堂”。
所謂“自然課堂”,幾乎是美國小學生必有的經(jīng)驗,雖然每個學區(qū)的安排也許有所不同。女兒所在的學校,早已形成了傳統(tǒng)。在小學畢業(yè)前,整個畢業(yè)班去外州野營一個星期,學習野外生活的經(jīng)驗。這是女兒第一次離開父母。我們本擔心她是否受得了,甚至出發(fā)那天就給宿營地發(fā)了信,算計著她最后幾天該想家時讀到我們的信,心里會好受些。一周很快過去,孩子回來。進門我們問的第一句話是:“你想家嗎?”已經(jīng)粗通世事的女兒非常抱歉地笑笑:“并不真想?!彼皇怯X得時間太短,自己還沒有玩兒夠呢。我們看得出她已經(jīng)精疲力盡。但是,她追著我們不停地講這一周的經(jīng)歷,興奮得不能自已。
她們的野外生存訓練很逼真。哪怕是下著豪雨,孩子們也都在森林里探險。營地的教官指導她們?nèi)绾卧谟晏炖冒讟鍢錁淦ど系哪z質(zhì)鉆木取火,如何嘗試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靠吃植物、昆蟲、動物而生存。這就要求她們準確地辨認什么植物有毒,什么昆蟲或動物適宜食用。讓我最為吃驚的是,她們抓了蚯蚓,然后砍成兩半,把其中的一半拿到自己生的野火中燒烤食用,另一半放生。據(jù)女兒說,蚯蚓有四顆心,如果被砍成四段,只要每段都有心,就都能存活下來。當然,她們還乘船去海島上,學習海洋環(huán)境的各種知識。
我認真閱讀了女兒畢業(yè)班的紀念冊。在孩子的個人信息中,有一項是“什么是你小學最難忘的經(jīng)歷”。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說是“自然課堂”。畢業(yè)前,整個畢業(yè)班還集中在大禮堂看“自然課堂”的幻燈片,一起回憶這段難忘的經(jīng)歷。結(jié)果孩子們整場興奮地歡呼、尖叫,讓在座的家長深受感染。一些早就畢業(yè)的大孩子,包括已經(jīng)上了高中的,一談起“自然課堂”就頓時滿眼夢幻。一位高中女孩告訴我們,她當年參加“自然課堂”,在野外一天后,晚上最后的節(jié)目是“唱倒”:孩子們一起對著月亮唱歌,直到唱得精疲力盡,倒下睡著??我對朋友開玩笑說:美國雖然比中國現(xiàn)代化得多,但是美國的孩子保存著更多的山頂洞人的生存技能。當然,知道了這種教育過程,你也更能了解美國的環(huán)境運動、動物保護運動的社會根基在哪里。人家孩子的成長就是不一樣。
面臨著互聯(lián)網(wǎng)、iPhone時代的種種挑戰(zhàn),小學生不好好在教室里做題、打好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基礎(chǔ),反而跑到野外學習原始人的技能,這樣的教育是否有些“文不對題”呢?
其實,人類迄今為止的所有進步,都可以歸結(jié)到人類和自然的關(guān)系這一根本問題上。如果把人本身也當作自然的一個有機部分的話,那么所有科學技術(shù),說到底就是如何利用、駕馭自然。書本上的知識,是別人嚼剩下的饃,是把別人發(fā)現(xiàn)的自然規(guī)律傳授給你。你并沒有讀自然的“原典”。“自然課堂”,則是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然的“原典”,以激發(fā)他們原創(chuàng)性的解讀。達爾文曾提出過一個假說:同樣的動物,野生的比家養(yǎng)的要聰明。因為野生環(huán)境太復雜,不停地刺激動物作出應對,使之更有主動性。家養(yǎng)動物則在別人安排的環(huán)境中生活,沒有這些挑戰(zhàn),難以激發(fā)其智力的發(fā)展,漸漸被動。
20世紀的心理學、腦神經(jīng)學的研究,基本上證明了達爾文的假說。比如,實驗室里的小鼠,即使在強化刺激的環(huán)境中生活,其籠子里充滿了各種智能玩具,但還是不如野鼠聰明。這一點,從對兩者的大腦解剖比較中得到了證實。學校教育,不管怎么復雜,其實也更類似于充滿了強化刺激的玩具的小鼠籠,不管設(shè)計如何精巧,也趕不上野生環(huán)境所提供的刺激更能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小女四年級背不下乘法口訣,國內(nèi)的朋友大驚失色,質(zhì)問我們當家長的都干什么了??墒?,她五年級時花了兩天,很容易就背會了。國內(nèi)同齡孩子早已成了做習題的機器,但卻沒有機會去“自然課堂”中冒險。這種經(jīng)歷所激發(fā)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主動性,會跟著小女一生。失去了這些,日后則很難補償。
幼兒園小朋友:美國比國內(nèi)“辛苦”很多
和國內(nèi)的孩子比起來,美國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往往要強一些。原因除了國內(nèi)都是獨生寶寶之外,我認為也和中美兩國幼兒園的差異有關(guān)。
今年我們有機會在上海生活了半年多,大毛被我們送到了當?shù)氐挠變簣@。我從大毛去幼兒園的第一天就喜歡上了那個幼兒園,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幼兒園對大毛照顧得太好了,周到得出乎我的意料。
在這個幼兒園,大毛每天都是早上干干凈凈地進去,下午干干凈凈地回來。早上我去送他,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門口排隊洗手,而且是用溫水,還專門有老師幫忙,洗干凈了才進去吃點心;在幼兒園門口還擺放著當日午飯的樣品,告訴父母們今天孩子們會吃些什么,午飯時每一張桌子都有老師陪。幼兒園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兩套床單被褥,老師定期會為孩子們換洗。
下午回家前老師也會為孩子們洗干凈因為玩耍而弄臟的手臉,幫他們穿好外衣,背好自己的書包等爸爸媽媽來接。有幾次大毛白天弄臟了衣服,我下午接他的時候不僅看到他換了干凈的備用衣服,我還竟然從老師的手里接過已經(jīng)被洗凈晾干的弄臟的那一套,而且還用塑料袋裝得很好。國內(nèi)幼兒園的經(jīng)歷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因為在美國我早已習慣了臟衣服拿回家自己洗,而且每天要接一個泥猴似的大毛回家去。
這次從上海回到美國,大毛換了新的幼兒園,我在幼兒園陪了大毛兩天,我感覺美國的小朋友和國內(nèi)的小朋友比起來要“辛苦”很多。大毛現(xiàn)在在美國上pre-school,他班上的小朋友都在3、4歲之間,他們在學校里什么事都要自己做。
在大毛的班上,小朋友如果要上廁所,不需要跟老師講,他們通常是自己就去了。他們要自己脫褲子尿尿,然后自己把褲子穿好,還要自己沖馬桶,然后自己到洗手池洗手,他們洗手的時候不會忘記使用洗手液,洗完了要自己拿紙巾擦干凈,然后還會把用過的臟紙巾扔進垃圾桶。這套對于一個3歲孩子來講實在有些復雜的程序,卻被每一個小朋友準確無誤地完成。
吃飯時也是靠自己。大家排隊自己洗手,然后自己吃飯。飯后小朋友們被要求自己收拾自己的餐具(這個學校為3歲以上的班級提供午飯),盤子叉子碗和勺都要放在不同的地方以便于清潔工清潔,孩子們居然沒有一個人放錯地方,而且一個摞一個排放得很整齊。
午睡時,小朋友們要到自己的小柜子里拿自己的被子。午飯后一直到3點都是午睡的quitetime,如果哪個小朋友醒得早,也要安靜地躺在那里,等3點鐘老師開了燈才可以起來。睡醒后還要自己疊好被子放回原處,疊得不好老師也不在乎,只要是小朋友自己疊的自己放好,再亂七八糟老師也會由它去。
出門到院子里活動之前,老師會提醒小朋友穿上外衣,但只是說外面比較涼,“建議”小朋友們自己穿上外衣再出門。在這里,老師對這些只有3歲的孩子們用的詞是“suggest”,僅僅是個建議提醒而已。不想穿的小朋友,老師就依了他,因為“冷了他自己會回來穿”。
像這樣要自己做的事還有很多,另外講話做事還要隨時注意用詞的規(guī)范,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講禮貌。我一開始還擔心大毛不能自己完成一些事,但是大毛在很短的時間里就適應了,而且現(xiàn)在在家里也是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孩子的潛力有時真的是不可估量,我想國內(nèi)的父母們?nèi)绻梢赃m當?shù)姆攀肿尯⒆幼约憾嘧鲆恍┦拢敲疵恳粋€孩子其實都是很有能力的。
響應國家疫情防控號召口號宣傳語
“少出門、不聚會、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態(tài),我們不能有一刻的松懈!關(guān)于防疫的宣傳口語我們并不陌生!您在尋找那些優(yōu)秀的標語口號嗎?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響應國家疫情防控號召口號宣傳語》,希望對您有幫助。
響應國家疫情防控號召口號宣傳語(篇一)
1.Go out less, more home, network happy New Year everyone! 少出門、多居家,網(wǎng)絡(luò)拜年樂大家!
2.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
3.佩戴口罩,科學丟棄,不傳病毒!
4.抗擊疫情,人人有責!
5.今年過年不聚會,你我平安最寶貴。
6.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p>
7.堅決打贏肺炎疫情防控仗 。
8.We should strengthen confidence, work together in times of trouble, take scientific and targeted measures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epidemic.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9.當你的善良受到委屈的時候,記得對自己說這句話:“你的善良要留給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那種將你的善良接受的理所應當且會欲求不滿得寸進尺的混蛋?!?/p>
10.25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預防接種,健康保障。
11.居家勤通風,出門戴口罩,健康有保障
12.增強健康防護意識,切實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13.堅定信心,團結(jié)一致,戰(zhàn)勝冠狀病毒。
14.外出戴口罩,進門洗手好,口罩不亂扔,疫情早趕跑,大家有功勞。
15.嚴防重點關(guān)口 加強監(jiān)測排查
16.祝愿祖國和民眾早日戰(zhàn)勝疫情,更期望未來全民健康之中國早日實現(xiàn)。
17.We should strengthen confidence, work together in times of difficulty, take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n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
18.家家動員,人人參與,打贏疫情防控戰(zhàn)。
19.落實聯(lián)防聯(lián)控措施,構(gòu)筑群防群治防線。
20.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仗。
響應國家疫情防控號召口號宣傳語(篇二)
21.依法科學加強防控 堅決遏制疫情蔓延 。
22.初心使命牢記心間,疫情防控作出示范!
23.生熟食品要分開處理,肉類蛋類要徹底煮熟
24.深化聯(lián)防聯(lián)控,依法落實疫情防控責任。
25.勤快洗手:消毒殺菌,病毒趕走!
26.我們共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27.人人皆防線,戴口罩、勤洗手就是美德的體現(xiàn)。
28.戴口罩講衛(wèi)生勤洗手勤通風!
29.一分預防勝于十二分治療 。
30.重視自身健康 務必做好自我防護 格言網(wǎng)收集整理
31.采取更細致、更深入、更扎實的舉措,全力遏制XX疫情擴散蔓延,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32.全省動員、全民行動,集中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33.注意防護,不恐慌,不傳謠。
34.重視自身健康,做好自我防護。
35.出門就把口罩戴,利己利人大家好?!?/p>
36.切實加大公共衛(wèi)生能力建設(shè),守好公共安全防線,確保公共衛(wèi)生安全。
37.黨徽在一線閃光,疫情在一線消亡。
38.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39.出門必須戴口罩,別給他人添煩惱。
40.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人都有群防責任!
美國幼兒園收費也很昂貴
美國的孩子一般多大上幼兒園,幼兒園的收費情況怎么樣?
美國幼兒園收費不便宜
美國的幼兒一般是年滿三歲入園,如果能夠大小便完全自理,能夠自己吃飯就可以順利入園,否則就會被勸退。三歲之前的孩子可以入托兒所,小的幾個月就可以入托,但費用比較高。幼兒園的收費也不便宜,在我所在的弗吉尼亞州,一個設(shè)施中等的幼兒園一個月要1500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性價比遠不如國內(nèi)條件良好的幼兒園。在美國也有照顧低收入者的公立幼兒園,但條件相對較差,所以不少家庭咬牙也要把孩子送進收費昂貴的私立幼兒園。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昂貴的托兒費成了不少中產(chǎn)家庭的一大負擔,一些家庭因此選擇自己在家?guī)Ш⒆庸?jié)省費用。孩子在4歲之后,可以進入小學的學前班,就不用交費了。
那么美國的幼兒園教育有什么特色?
美國幼兒園的教師通常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水平,他們曾在兒童教育學或初級教育學等專業(yè)學科獲得過學位,或者有較豐富的兒童教育實踐經(jīng)驗。幼兒園非常歡迎家長的參與,不少幼兒園幾乎每天都在每個孩子的專用箱內(nèi)放一封信,向家長報告孩子一天的情況或者通知什么事情,并鼓勵家長們在幼兒園做義工。幼兒園還不定期的給家長組織講座,聘請專家講解在家里如何照顧好孩子和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如何救護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并且讓每位家長實地模擬操作。幼兒園的活動很多,讓家長們應接不暇。美國的節(jié)日多,幼兒園的節(jié)日更多,不論大節(jié)、小節(jié),甚至“情人節(jié)”都要過,不僅要求家長為孩子準備禮物互相交換,而且不同的節(jié)日還要有不同的服裝,節(jié)日對孩子們來說是個很正式和盛大的場合。幼兒園每年還有一次會演,孩子們紛紛登臺亮相,每個人都有表演的機會。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美國記者王姍姍)
美國學校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美國學校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美國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一、讓學生直接感知和自己動手
美國教師通常給學生一些木塊和量尺,由他們?nèi)チ磕緣K的長、寬、高,然后拼造一些簡單的物體。這樣,他們在實際操作中認識了尺子的用途與用法,也理解了線段長短間的加減關(guān)系。
教師只是布置任務和解答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學生始終處在一種具體的操作之中,極大地鍛煉了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親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師事先規(guī)定的方法去做,這就給了學生充分的機會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二、在大自然與社會中學習
美國學校很注意讓學生從社會和大自然中獲取知識。學生們經(jīng)常出去旅行,學到什么內(nèi)容,就去實地參觀,考察什么內(nèi)容,工廠、農(nóng)場哪兒都去。如有學生因家庭困難沒錢出去,學校可以建議他用勤工儉學來解決經(jīng)濟困難。如果父母出國或到外地去旅行要帶上孩子一起去,學校也會積極支持,并不認為會耽誤學習,反而認為這是最生動的學習,可以擴大眼界。
美國孩子爬大?中國孩子抱大?
有人說中國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國孩子則是爬大的,這種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在美國,無論在哪里,都可看到蹣跚學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jīng)]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
長期以來,中國孩子接受的是灌輸教育,美國孩子則不同。一般說來,考試,中國孩子勝過美國孩子,但輪到動手或研究時往往就不如美國人了。
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筆者發(fā)現(xiàn)在美國的孩子看上去是在無憂無慮中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功課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為主,到了該上大學之時,也不必像國內(nèi)高中生那樣必須走那道高考獨木橋,美國孩子要想上大學只需憑學校的積點、老師的推薦以及社會活動的表現(xiàn),就可申請大學。錄不錄取,全憑大學對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著為上大學而擔心,因為這所大學不錄取,那所大學也能錄取,可謂是條條道路通羅馬。
雖然美國孩子的成長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筆者通過與當?shù)孛绹私涣靼l(fā)現(xiàn),美國父母在如何讓孩子盡早具有獨立性和智力的潛質(zhì)開發(fā)方面獨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美國,無論在哪里,都可看到蹣跚學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會主動跑上前去,彎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聲起來,小孩看到?jīng)]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來,除非摔得個頭破血流。無論在公園里,還是在街頭抑或是飛機的過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搖搖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著跑的驚險鏡頭。
美國的父母對與孩子的交流也十分重視。筆者一次乘機從紐約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個小時,坐在后排的母親一刻也沒有停止與自己2歲和5歲的孩子進行交流,孩子有問必答,同時母親也像一個循循誘導的教師一樣,與孩子促膝談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樣,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沒有凌駕于孩子頭上的架勢。途中孩子問的問題十分有趣,如飛機為何在雪上飛?飛機在飛的時候怎么不動?飛機上的窗子為何不能打開等等?
我的一位美國朋友告訴我,美國父母十分注意與孩子的交流。當孩子呱呱落地時,做父母的就試著與呀呀學語的孩子交流,將父母的感情傳給孩子。打開美國的報章,也有鼓勵父母與孩子交流的文章,稱美國的父母已達成共識,想要培育出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首先應學會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和寶寶交流。父母不用擔心這種交流會變成單方面的意愿,因為寶寶一出生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們交往。
媽媽是寶寶第一個和接觸時間最多的交流對象,母子間目光相互注視就是交往的開端。母親還可利用一切機會與寶寶交流,如:喂奶、換尿布或抱寶寶之際都會和他說話,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說一些諸如“看看媽媽”“寶寶真乖”等親密的話語。
如果寶寶在吃奶時聽那些話,就會減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說明寶寶在聽媽媽講話。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化的,除了和寶寶“交談”,還可以和寶寶逗樂,比如摸摸寶寶的頭、輕輕撓寶寶的小肚皮,以引起寶寶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當嬰兒微笑時,要給予夸獎,更別忘了媽媽那輕輕一吻也是給寶寶的美好獎勵。
利用一切機會和寶寶交往,讓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別不同人的人聲、語境,認識不同人的臉、不同表情,維持愉快的情緒。筆者認為,美國孩子為何長大上大學后獨立性強、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塑性大,這與父母對幼兒的語言開發(fā)是分不開的。
據(jù)美國朋友介紹,美國孩子很小就與父母分開住,孩子單獨睡一個房間。當然也會有孩子怕寂寞,這也好辦,就讓他從小與小狗為伍。無怪當小狗失蹤或去世時,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絕,因為孩子與狗的感情勝過了父母!孩子到了18歲時,就得自己掙錢解決生計,這倒不是父母沒錢,而是讓孩子自己掙錢早日獨立。美國孩子從小就經(jīng)常聽到父母的口頭禪:“自己照顧好自己”、“讓你的生活明天變得更美好”。美國父母是這樣看的,讓孩子自己掙錢,是讓孩子知道掙錢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掙錢的價值。
上大學后,孩子就可申領(lǐng)信用卡,這是學會理財?shù)牡谝徊?,支付賬單,如果不及時付賬單,個人信譽就有污漬,以后就會遇到許多麻煩。在臨近大學畢業(yè)時,汽車銷售商就會到學校推銷汽車。孩子租車后,開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過這時孩子還沒有固定工作,買大件得有人給你擔保,讓你知道這錢不是白掙的。然后,畢業(yè)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隨著時間的流逝,收入增長,就會買房子、汽車,以及進一步改善生活,這種體制可以讓孩子盡早地適應社會獨立的生活。
這種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體制對中國父母培養(yǎng)孩子不妨是一個良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