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對話,真是一種享受
發(fā)布時間:2021-04-23 簡短的給孩子的一封信 幼兒園種說課稿 幼兒種蒜活動方案 每次去幼兒園看活動,總喜歡看張貼在墻上的孩子們的作品或記錄什么的。這次也一樣,剛進入大班活動室,就被主題墻上孩子們有關“特別的我”的調(diào)查記錄所吸引,饒有興趣地看了起來,我和孩子的對話也就隨之展開。幼:老師,這是我的。
師:哦,原來你叫李周俊啊。讓我來猜猜,你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
幼:好啊。
師:(充滿自信)你最喜歡吃冰激凌,對嗎?
幼:哈哈,不是的,我最喜歡吃飯,我畫的是飯呀。不過冰激凌我也喜歡吃的。
師:?。窟@上面一粒粒圓圓的東西是飯???
幼:對??!
師:我再來猜,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數(shù)數(shù)?或者是寫數(shù)字?(這次有點不太自信了)
幼:你又沒猜對啦,我最喜歡做的事是玩捉迷藏游戲。
經(jīng)他這么一說,再仔細看看記錄,還真是在玩捉迷藏游戲呢。你看,他用兩手蒙著眼,嘴里數(shù)著“1、2、3、4、5……”,數(shù)到10就去找躲起來的朋友。一點沒錯啊,還真是游戲經(jīng)驗的寫真呢。我怎么就沒想到呢?這孩子真是太有才了!
那么同住的家人有誰呢?我繼續(xù)猜測。
師:你家里有奶奶、爺爺、媽媽、爸爸,對嗎?(我一次指圖)
幼:這次你都猜對了。
記錄表中的四個人雖然畫得稚拙,但每個人的細節(jié)特征都很明顯。如媽媽和奶奶的頭發(fā)都是花瓣形的,女性特征明顯;奶奶嘴巴癟癟的臉上還有皺紋,媽媽笑臉燦爛如花。慈祥的爺爺,長著胡子的爸爸(下巴上都是點點)。
我和這個小胖墩的對話真是充滿趣味、充滿挑戰(zhàn)呀。
馬拉古奇說,孩子是由一百種語言組成的,他們有一百種表達的方式。孩子的記錄和作品中,蘊含著他們很多有趣的想法,成人唯有真心傾聽,站在孩子的角度認真解讀,才能讀出其中的奧妙。
解讀孩子的作品,和孩子對話,真是一種享受,充滿愉悅。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享受和孩子一起游戲的幸福
連日的雨天可苦了愛玩的孩子們了。前天(周四)我?guī)О啵衔?,老天爺總算沒有哭,晨間活動我?guī)е鴼g呼雀躍的孩子們來到了戶外,有幾個孩子又吵著要玩滑滑梯,孩子們對戶外的大型玩具一概是稱滑滑梯。我就組織孩子們來到幼兒園西面的大型玩具旁,看到秋千的椅子和滑梯上還有點濕,本來想跟孩子們商量換個活動內(nèi)容,但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把話咽了下去,找了抹布把玩具擦干。有的孩子去玩滑梯,有的孩子去玩攀登,有好幾個孩子爭先恐后的往秋千上擠,只有六個座位的秋千,大家都想坐,我一看連忙說:“不要擠,一個一個來。”可有幾個孩子還是不肯罷休,坐不下了還要擠進去,我靈機一動,“各位乘客請注意,我是一輛公共汽車,請問你們要到哪兒去?”我以公共汽車上乘務員的口氣對大家說。孩子們先是一楞,都不擠了,然后一個個說:“我要到北京去?!薄拔乙胶贾萑??!薄栮栒f:“我要到黃姑去,(車)是不是從東西大道上走?”他的老家在黃姑,家人經(jīng)常經(jīng)常帶他乘車。我說:“大家不要著急,一個一個去。要到北京去的乘客請上車,其他的乘客請稍后?!眲偛耪f去北京的孩子“上車”了。2分鐘后,我說:“北京站到了,請旅客們下車,下車時請大家不要忘了隨身物品?!焙⒆觽冴懤m(xù)“下車”后,我說:“請杭州、黃姑去的乘客上車,車是從東西大道上走的?!标栮柡推渌麕讉€說去杭州的孩子上了“車”。2分鐘后,我說:“黃姑站到了,請到黃姑的乘客下車,下車時請大家不要忘了隨身物品。”陽陽趕緊下了“車”,然后又到后面去排隊了,說是要去當湖公園。2分鐘后,我說:“杭州站到了,請旅客們下車,下車時請大家不要忘了隨身物品?!薄覀兊挠螒蚓瓦@樣有序地進行著,并吸引了更多的孩子來參與。第二天,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飯后排排坐時自發(fā)地也玩起了這個乘車的游戲,有的是乘務員,有的是乘客,有的是司機……
認真觀察是一種美德
記得之前看到過這樣一幕,有一位家長帶著他的女兒在公園玩滑梯,當她的女兒明澤玩的高興時,旁邊走來一位小男孩踹了她一腳。明澤一不小心從滑梯上掉了下來,旁邊的媽媽看到這一幕趕緊跑過去把她的女兒扶了起來,對著旁邊的孩子說:“你這個孩子這么喜歡打人”?說完就帶著她的女兒離開了。
這是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的一幕,她的媽媽看到男孩踢了自己的女兒的一幕,并且?guī)е约簯嵟那榫w,沒有冷靜的考慮,便做出了這個孩子喜歡打人的判斷,其實想想也情有可原,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會這樣想。
可是反過頭來再來看這件事情,這名男孩是真的喜歡打人嗎?憑借著一次偶然看到的一幕,就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嗎?也許男孩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說的或者是想跟明澤一起玩的想法,但是他卻沒有具備并掌握好良好的交往方式?
回想一下他是否有攻擊人的行為,可以觀察他在不同時間里的交流行為和交往方式,并在進行總結(jié)和結(jié)論。
表揚孩子也是一種教育
潔潔媽媽常常有意識地表揚和鼓勵潔潔:“潔潔真聰明??!”“潔潔真漂亮啊!”可是,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潔潔變得愛翹尾巴了,總認為自己比別的小朋友都好,做什么事情都會自我表揚,聽不進其他人的批評和意見。有一次,旁邊的小朋友隨口說潔潔太黑了,沒有玲玲漂亮,潔潔竟然氣得拿玩具扔別人!看到這樣的情況,我不由的思索起來,在幼兒園中我們也提倡要多鼓勵多表揚,那怎樣的鼓勵和表揚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呢?
表揚一,整體性的表揚
就是對幼兒做出一種整體性的判斷,強調(diào)他個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聰明!”“某某真能干,加油!”“你真棒!”
表揚二,強調(diào)過程的表揚
幼兒在完成某一任務或從事某一行為的過程中,對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運用的方法進行評價,強調(diào)他的努力。如“你真努力!”“你今天很認真,不錯!”“這件事情你做得挺好,因為動了小腦筋!”
表揚三,強調(diào)結(jié)果的表揚
即對幼兒某種行為的結(jié)果進行反饋和評價,強調(diào)他的成績。如“全答對了,很好!”“今天你玩玩具的時候沒有去爭搶,真好!”“你今天吃飯很快很干凈,不錯哦?!?/p>
經(jīng)常受到強調(diào)過程的表揚的寶寶逐漸理解到,某一行為并不等于對自己能力的全面肯定或否定,除了“完成”,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運用的方法也是值得贊許的,哪怕是失敗了,他也不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而會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下次做得更好些。這樣,寶寶逐漸學會了直面困難,勇于克服,學會了不以成敗論英雄,也學會了勇敢地承擔失敗。
被孩子關心是一種幸福
我感冒了,喉嚨疼得厲害,于是我就在杯子里泡上了些許金銀花,以緩解喉嚨疼痛。
張明輝小朋友看到我的杯子里有東西,就問:“老師,你的杯子里放的是什么?”
我說:“是金銀花。
”
“金銀花是干什么的?”
“治喉嚨疼的!”
“你喉嚨疼啊!”
我說:“是啊!”
“為什么喉嚨疼……”張明輝一連串的問題,讓我禁不住笑了。
不一會兒,張明輝又跑到我跟前,突然冒出一句:“老師,喉嚨疼怎么還不喝水?”
“好的,老師馬上喝。
”因為我?guī)У氖莿側(cè)雸@的小班孩子,才第二天,有幾個孩子對新的環(huán)境不適應,一直在哭鬧,我忙于照顧他們,真是沒時間喝水。
“老師,水都涼了,快喝水吧!”我抬頭一看,是張明輝把水端到了我面前,我連忙接過水杯,直到見我喝完了水,他才放心地去玩了。
一個三歲的孩子,卻知道關心老師,他那一句句話語,當時感動得我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zhuǎn),現(xiàn)在想起來,我都會禁不住露出幸福的笑容。
可能是孩子的一種個性
班里有個孩子叫李昊陽,帥帥的小男孩,說話東北口音,我們都很喜歡他,特別是他說話的時候,眉飛色舞的,特招人喜歡。
可是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上課不愛張嘴巴,學了知識在幼兒園從來不展示給大家,學唱歌啊,學兒歌啊,他都是小眼睛看著你,或者不看你,就是不張嘴巴,可是通過論壇他媽媽發(fā)的視頻回家唱歌真有范兒啊,而且有一次,學了一首新兒歌,我請小朋友起來背,小朋友不是很熟練,他一句一句完整的提醒了別人,我狠狠的表揚了他。
可是讓他來背一背又不干了。
多說一句話,他就會哭著說:“我不想背。
”我也不勉強他。
上課看著他,學什么都不張小嘴巴,真別扭,可是他什么都學的會,在心里偷著學呢!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法吧。
但是還是得想辦法讓他敢于把自己學到的展示一下。
暫時還不知道他是不想展示還是不敢于?
可能是孩子的一種個性?但是我相信,昊陽寶貝總有一天會開心的大方的展示自己的本領的。
讓進餐成為一種享受
浩浩是我們班上的一位小男生,長得很可愛,平時不太愛講話。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每到吃飯時,孩子們都能安靜愉快的進餐,可是浩浩小朋友不是呆呆地坐在那里,就是有意無意地擺弄著面前的勺子,而有時也會看著滿滿的一碗飯發(fā)呆。當老師問他為什么不吃飯時,他也只是看了看老師不予理采。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是耐心的跟他講道理就是喂著吃。但是,這些話用的次數(shù)多了,時間長了,也就不管用了。而我們更不能天天喂著寶貝吃,所以每到吃飯時,浩浩的進餐就成了一大難題。
針對浩浩的吃飯問題,我們與家長進行了溝通交流,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而在幼兒園我們利用餐前的時間,向孩子們講吃飯的好處及重要性,讓他們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同時通過教學活動利用圖片、課件、圖書等輔助教學手段,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食物的重要性。進餐時,教師根據(jù)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兒介紹其營養(yǎng)價值,如:多吃青菜臉蛋會變的很漂亮;多吃米飯會比爸爸長得還要高……教師運用夸張的手法教育孩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與鍛煉,浩浩在吃飯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家長甭提有多高興啦。但我還想說良好的進餐常規(guī)不只是靠在幼兒園中獲得,它還需要家園的配合,家長的配合對于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進餐習慣同樣重要。
幼教隨筆:一個教師和孩子的對話
“老師就像我的媽媽呀”。欣欣,但愿老師和小朋友的愛能像媽媽一樣溫暖你的心靈,也祝愿欣欣能早日和媽媽團聚!
欣欣是班里比較內(nèi)向文靜的女孩,這學期她媽媽也到沿海城市打工去了,把欣欣留給爺爺奶奶照顧。
我時常把她攬在懷里問:“媽媽回來了嗎?你想她了嗎?”她總是搖頭或者點頭。我心里暗自“佩服”這個懂事的孩子。
然而,一個偶然的電話,讓我感到震撼。一天上午,我正在給孩子們講故事,電話鈴聲響了,我“噓”了一下,拿起話筒,是欣欣媽媽打來的。她想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想和欣欣通個電話。我叫欣欣來接電話,又壓低了嗓門繼續(xù)給孩子們講故事,只聽到欣欣“嗯”、“好”的答應聲。過了一會兒,聽見欣欣說:“媽媽,你早點回來啊!”我扭頭看了一下,欣欣離開了電話,淚流滿面地向我走來,卻沒有哭出聲。多么堅強的孩子啊!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趕緊接過話筒,對欣欣媽媽說:“孩子想你了,多回來看看她啊!”電話那頭哽咽著,沒有了聲息。
我能做什么呢?一張淚流滿面的孩子的臉龐,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刺激著我的心靈。我把欣欣擁入懷中,一邊給她擦著淚水,一邊對全班小朋友說:“欣欣多了不起呀,爸爸媽媽都到外地去工作了,她跟著爺爺奶奶,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我們大家應該向欣欣學習!”孩子們熱烈的掌聲讓欣欣不再流淚,重新融入了我們這個幸福的大家庭。
“老師就像我的媽媽呀”。欣欣,但愿老師和小朋友的愛能像媽媽一樣溫暖你的心靈,也祝愿欣欣能早日和媽媽團聚!
感受孩子純真的愛
今天上午參加了“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彩排,回到幼兒園已經(jīng)接近吃午飯的時間了,我習慣性的總要到班里去看看孩子們,因為今天還沒和他們打過招呼呢……
走進活動室,發(fā)現(xiàn)孩子們已經(jīng)做好進午餐的準備了,張老師正在分菜,看到我來了,睿睿叫了起來:“劉老師,好久不見了!”其他孩子也跟著一起打招呼:“劉老師,好久不見了!”我愣了一下(因為平時進活動室,他們總會說:劉老師好),趕緊接著說:“是啊,過了一個雙休日,是好久不見了,你們好!我來看看今天誰吃飯最棒?誰是‘三凈寶寶’?”孩子們聽完我的話,趕緊扒起碗里的飯來……
記得上次我在超市里碰到了班里的兩個孩子:陽陽和怡怡,(陽陽是個調(diào)皮又有點靦腆的男孩,怡怡的依戀感很強,盡管小班接近尾聲,可時不時還會聽到她“我要媽媽”的哭聲。)在超市碰面后的那幾天里,怡怡來園后會撲到我懷里說:“劉老師,我好想你呀?!标栮枙谕槊媲暗靡獾卣f:“我們在超市碰到過哦!”……
孩子用他們最真實地感受述說著心聲,表達著和老師之間的那份親密,我讀懂了孩子的話語,感受到他們純真而樸實的愛,我的心中溢滿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