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心得:要給孩子成長空間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幼兒成長故事 幼兒成長故事大全 家長育兒心得

案例:女兒一天一天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還像以前那樣只管吃飽穿暖是不行了,我們必須開始注重孩子智力開發(fā),習慣的培養(yǎng)和良好性格的塑造。

比如:快吃晚飯了,女兒還在玩她的新積木。我便提醒她,“寶寶,該吃飯了,你的小肚子不餓嗎?”

“嗯?~~~”大多時候,寶寶會以這樣的方式回應我。

“寶寶,飯都盛好了,我們要開始吃飯咯,你加入嗎?”我心平氣和地再次提醒她,因為寶寶玩得很投入,完全沒有結束的意思。這時候如果突然打斷她玩的思路,寶寶會非常反感,這也違反我們當初為她挑選玩具時的初衷。這時我會給她一個緩沖的過程。

“寶寶,那你再玩3分鐘吧?!?/p>

“嗯,~~~5分鐘吧。”寶寶往往會討價還價一番,其實她并不清楚5分鐘有多長,只是覺得比媽媽說的會長一些而已。而我也會很爽快地答應她的要求。

“好吧,就5分鐘。”在這個緩沖的過程中,寶寶小腦瓜里也會形成一個“我該結束游戲,去吃飯”這樣一個意識。稍過一會兒,我便會說:“陳姝,時間到了?!?/p>

有時候,寶寶還會賴一會兒,提出再玩會兒的要求,這時,通常我都會拒絕她。而寶寶一般也能果斷的結束游戲。

專家建議:當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開始有自己的空間,這個空間包括空間上與心理上,體現(xiàn)在對自身的認同上,會覺得自己是個大人了,自己能對自己負責,其次體現(xiàn)在自我意識的展現(xiàn),開始從清晰的“我”的角度去想問題,會表現(xiàn)為我想怎么樣,想做什么,在試圖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會如案例中“會非常反感”。在這個情況,管教的“度”,家長朋友要切記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戰(zhàn)爭,永遠以子女的勝利告終,所以,千萬不要試著去改變,扭正孩子無上原則的小問題,而應該去引導。

總結:對于孩子來說,沒有完整的是非意識,自身需求與興趣,是她們行為的動力與方向。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對于家長來說,比事情簡單的對與錯重要得多。培養(yǎng)好的習慣,也不是簡單的告訴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而是在適當?shù)目臻g里見過適當?shù)木彌_后,進行適當?shù)囊龑А?/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這段日子孩子身體不是很好,這幾天下雨,似乎心情總是有點不好。這兩天,孩子其實還算比較乖的。也許,還是我們大人心態(tài)調整的不好,怕孩子生病,工作的鴨梨,學習的鴨梨,孩子稍微有點“不聽話”------有時候是大人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大人沒了耐心,一引即爆,還責怪孩子的不是,將所有的不滿都發(fā)泄在了孩子身上,還動了武力。倔強的孩子不屈服,大人就威脅,孩子屈服了,或是最后還是沒了折的大人屈服了。還事后還整整有詞的在給孩子講大道理。育兒真的要講究方法,大人也是要不斷反省自己的!

最近,**爸爸管孩子的事情多了,目的在于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居然從不動武力的他也動起了武力,上了癮似的最近兩個星期打了四次,脫了褲子打屁股,小屁股上一條一條的紅印子。

怎么說呢,不聽話的時候,我也很煩躁的??墒恰?/p>

昨天,我下班回家,本來蠻開心的,答應他吃完飯可以玩游戲,結果,吃飯不好好吃,還咳嗽(上了幼兒園兩個多月,都咳嗽了三四次了,一聽我就緊張),一會玩,一會吃,還不停講話,把湯都弄翻了,我和他的褲子都換了。說了他兩句,就哭了。然后奶奶還說,今天接回家沒有睡午覺。我一聽就更火了。問他:“你為什么沒有睡午覺?”他急了直說:“我睡了,我睡了,我睡了。”就是不承認,哭的更大聲。我生氣的大生說:“奶奶不是說你沒有睡嗎!不睡覺,明天不要接回家了,接回家就是想讓你好好睡覺,不生病的?!彼宦牐罂?。過了一會還要玩游戲,我當然否定了,說:“不好好睡覺,不好好吃飯,就不能玩游戲?!彼宦?,不依了。然后哭哭啼啼,還是跟我爭,最后邊火片講道理,終于把飯吃了。吃了飯還是要鬧著要玩游戲,我就是不依,他奶奶居然給他爸爸打電話,他跟爸爸說:“爸爸,媽媽不讓我玩游戲,我好傷心……?!蔽移鋵嵤窍胝f給我婆婆聽的,但是我卻把發(fā)火在兒子身上了:“你還告我的狀,我今天就更不會讓你玩了?!弊詈罂蘼曇黄次液軓娪?,屈服了,說是要看巧虎,我也同意了,但是他要我陪,我堅決不陪,奶奶也出去了,他又找奶奶,一個人還是不敢下樓去追。就去找爺爺,爺爺上了一天班說:“不要哭了,哭不乖,要打的?!卑ァ:髞硭约洪_了電腦,放了碟子,拉上爺爺才算止住哭。我就在臥室看書。

看完巧虎,他來找我,有點討好我似的跟我笑,和我說話。我當然不能再板著臉了。然后幫他洗臉,洗屁股,洗腳。他還“記仇”的跟我說:“媽媽,你大聲講話,我把你的五角星撕下來了。你傷心嗎?”假裝去有貼紙的墻上撕了一下。說那個就是五角星。(老師跟他說過,他不聽話就把他的五角星撕下來。哎?。┪揖驼f:“沒關系,我會盡量做好的。我是不該大聲講話,但是你可以聽話嗎?”他每次答的倒是蠻好的:“好的?!笨墒恰4笕硕疾皇侵徽f一遍就聽得,何況孩子。何必要這么嚴格呢!?

后來,我才聽他說,今天奶奶打他了,還擰他屁股,因為他不睡覺,其實應該說是他睡了沒有睡著。哎,大人都是怎么了。我也跟他講了道理:“明天好好睡午覺,好好吃飯,有能量,有力氣,我就同意你玩游戲。”他也答應了。說好一言為定了。這算是過了。

可是,今天早上,哎!他因為昨天沒有睡午覺,所以今天早上醒來也快8:00了。我們叫他起床,他一會起來,一會說是要睡一會,結果,鬧了一陣,我給他換衣服,非要把脫了的睡衣再穿回去,哇哇大哭,非說要再睡一會。結果,好說歹說不聽。又開始咳嗽,今天降溫了,被他爸爸一頓屁股,還是不聽,倔的很。怕他真的著涼了,也折騰了一會了,我就強行給他換睡衣,穿毛衣,居然雙手把穿的衣服從肚子上扒開要脫掉。好了,又是被他爸爸一頓,這次是打手的,打一下還問要不要脫了,小家伙真是倔,就是不屈服。結果,哭哭鬧鬧,我看這小子今天是倔到底了。這樣也不行。我把他抱過來。他還不讓我抱。我強行抱過來,摟在懷里,拍拍他,親了親他,跟他說:“**,爸爸是怕你著涼了,讓你穿衣服,不穿衣服要生病的??人阅汩_心嗎?”哭著說:“不開心?!彼拗艺f:“媽媽,爸爸打我。打我兩只手?!蔽?guī)退嗳?。他慢慢止住哭聲。老公在一旁,其實也不忍心的說:“幫他把屁股也柔一揉?!蔽依^續(xù)說:“就是的。我們最乖了,要穿衣服。再說了現(xiàn)在不早了,不是老師說過要媽媽早點送你去幼兒園嗎?你想讓老師說你嗎?”“不想?!焙退v了一會,告訴他:“你不好好睡午覺,游戲也不能玩,今天還起來的晚。這樣不好。你今天要好好睡午覺哦!你要是睡不著,就用媽媽教你的。閉上小眼睛,嘴里數(shù)12345,或是說小綿羊?!彼f:“我可以說12345上山打老虎嗎?”我說:“當然可以,但是要閉上小眼睛?!绷牧藥拙渌秃枚嗔?,止住哭聲,穿好褲子。

正好爸爸拿了他昨天穿的衣服拉鏈上的一個圓形標記。他又帶著哭腔跟我說:“媽媽,老師說要沒收我的這個。”我問:“為什么?”他說:“我玩它,老師不讓?!蔽揖兔靼琢巳?。那個拉鏈上的拉的掉了,他和一個小朋友在玩,老師沒收了。他就傷心了,不高興了。奶奶就開始跟**爸爸說,老師說**上課怎么怎么。**急忙否定:“我沒有,我沒有?!卑职终f:“**,錯了承認錯就好了,沒有關系的,知道改正就好?!辈恢浪牰藳]有。他又跟我說:“老師不在上課,在彈琴?!蔽揖透v:“彈琴也是上課,老師在教孩子唱歌。要尊重老師的,不然老師要不高興的。比如你和媽媽講話,媽媽不聽,你高興嗎?”他說:“不高興?!彼€是擔心老師沒收了他的東西。我安慰他說:“老師會還的,不是還給你了嗎。老師不還媽媽可以去問老師要的。”他居然說:“媽媽,問俞老師要?!蔽覇枺骸盀槭裁??”他說:“馬老師不給我。房子電視機上?!边€帶著哭腔。哎,我的兒子??!

兒子還是蠻厲害的,吃了早飯,吃了藥,他就同意去上學了,我知道雖然他心里不是很舒服,但是看他基本調整過來了,也不哭鬧了。

**爸爸一早揍了孩子一頓,心里也不好受,直到送孩子上了幼兒園才和我一起上班。在路上,我們分析,估計昨天上課被老師說了,還被告了狀,所以回家睡覺沒有睡著,奶奶可能也說他了,然后更沒有睡意,還打了他,他心里更不想睡了。結果,到了晚上,媽媽也不了解情況,沒有再耐心一點。好了,一早爸爸媽媽看時間來不急了,又是白白吃了一頓打。孩子爸說:“以后我做白臉,你做紅臉。”我心里想,能不用武力的還是不要動用武力為好。一時的屈服又有什么用呢!

凡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大人打了孩子總是會愧疚。但是過去了就過去了,還是要總結經驗??墒遣淮蚝⒆右膊恍?!什么事情總是要掌握個度子。不能太放縱,不能太專制。學問??!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門學問?。?!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怎么中國政府機構沒有這種孩子教育方面的咨詢和輔導呢?

孩子不開心,我心里總是有點不怎么爽,我沒有出息,呵呵!今天就是投入不了工作,也沒有心思看書復習,晚上的工作聚餐也不想去了,就在網(wǎng)上游蕩,看看朋友一個個都在忙。只有自己找渠道解壓解壓。還是那句話,耐心些,給孩子成長的時間,盡自己的努力做個好媽媽!不會到會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育兒心得: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晃,振衣大師就來到了大班下學期。隨著孩子年齡慢慢變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自然也相應有了一些變化。不過,我想大部分的內容,可能各個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這里就只寫一個我自己覺得可能有一定獨特性的育兒心得。

今年春節(jié)前,帶振衣大師回老家,和他聊天。告訴他,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問他要不要一起做。孩子當然很高興就答應了。于是,我就說,有一本書,叫做《千家詩》。很好玩。要不要我們春天的時候就背春天的詩,夏天的時候就背夏天的詩?振衣大師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議。當然,這里要插一句。大概從振衣大師三歲的時候開始,我?guī)鋈ド⒉降臅r候,就經常自顧自地在前面背些古詩。一來二去,振衣大師當時也記住了一些(當然,如您所知,事過境遷后,又忘記了)。因此,在他的印象里,覺得背詩歌還是一件挺好玩的事。然后除夕夜,我就開始教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樣,在震天動地的爆竹聲中,孩子很容易就記住了這些詩句。從那時到現(xiàn)在,斷斷續(xù)續(xù)地帶著他背了不少古詩了。他也一直保持著對《千家詩》濃厚的興趣。我很欣慰。

對于背古詩這件事,我的想法是這樣的:1、重要的是讓他對這事有興趣。2、是不是一直記得住不重要。這一點,特別是家里有老人家的,也要和老人家說清楚。否則老強制孩子,會讓孩子覺得這事不那么有趣。3、選擇《千家詩》,是因為這本書是按照四季來編排的。這樣孩子能夠結合四季里風物的變化。當然,象《千家詩》里,有一些應制詩,就沒必要給孩子背了。4、家長最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只要求孩子自己背,而是自己也要背。這幾個月來,為了可以在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時候,隨時可以脫口背出古詩,我自己也花了不少時間?,F(xiàn)在千家詩差不多有半本,我自己也能背出來了。

感謝孩子,讓我們能看到他的成長。也讓我們能夠因為愛他,而讓自己也繼續(xù)成長。

育兒心得:孩子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家庭就是一個讓我們從小醞釀牽掛的地方。家庭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教育?!?/p>

“所有時間中,最重要的就是當下;所有權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長?!?/p>

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遠離了“分享”這個詞

以前人們夸一個孩子,經常說“家教好”,現(xiàn)在這個評價用得越來越少了。家長們說得更多的是孩子“奧數(shù)拿過冠軍”、“外語口語是多少等級”。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社會人格的成功標準,卻漸漸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歡“家教”這個詞,因為它是一種耳濡目染,是一種長期的人格養(yǎng)成。對中國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基地??鬃犹岢鲆粋€人的學習要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入則孝,出則悌”,就是講家庭教育;第二階段是“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說的是社會教育;第三階段是“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就是說你前兩個階段都完成了的話,就可以去學習文獻知識了。我們現(xiàn)在是反過來了,在學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們犧牲掉了。

傳統(tǒng)中國人接受的是一種農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著歡兒地玩耍,夏天在河溝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摘土豆回來烤了吃,冬天換上新棉襖放鞭炮、貼春聯(lián)、過大年。四季的循環(huán),在農耕文明里清晰展現(xiàn)。因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戶都是大的拉扯著小的。一個饅頭熱氣騰騰地出鍋時,可能要掰成四塊,每個孩子吃一塊。這就叫分享。

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遠離了“分享”這個詞。家里的水果,都是爺爺奶奶剝好了、切成塊、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說:“多吃兩塊,你還得練琴去呢!”從一人捧著一塊饅頭在陽光下玩耍,到現(xiàn)在的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邊,我們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進步有它的社會標準,但進步也有它的心靈標準。有時候我們只欣喜于得到的東西,卻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們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識,但付出的卻往往是一個孩子快樂的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來說,我們童年的游戲方式就有著天壤之別。我小時候是上世紀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錢可以買一大把,然后我們一根一根地把它們套起來,連成一根皮筋,從腳踝到腿彎到大腿到腰間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舉”。那時窮有窮的玩法,而且我們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輸了絕對不允許耍賴,誰跳壞了誰就得下來撐皮筋。這是一種游戲規(guī)則。

現(xiàn)在,我們小區(qū)里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滑板車、一副輪滑鞋,孩子們滑到面前,彼此打個招呼又散開了。他們擁有的空間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但是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個群體游戲的環(huán)境?;遘嚭洼喕o了他們一種自由奔跑的速度,卻缺少了大家都必須服從的規(guī)則。為什么現(xiàn)在的小孩子長大了容易耍賴?因為他們小時候處于規(guī)則之中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我們跳皮筋、砍沙包都是和同齡人一起,你要是耍賴,人家就不和你一塊兒玩了。所以我們會自己解決規(guī)則認同的問題。再來看我們的孩子,他們也是好孩子、乖孩子,但他們在玩的時候就缺失了這種規(guī)則的協(xié)商和認同。當所有的孩子都踩著滑板車在速度中獨往獨來時,他們怎么能懂得犧牲和謙讓?

家教是一種倫理的認同,也是一種規(guī)則的認同。家庭教育是讓孩子從小就找到一種生命的自覺,一種建立在服從基礎上的自覺。這種服從是倫理的服從,規(guī)則的服從,個人對集體的服從。為什么很多考上大學的高材生,卻總是磕磕碰碰、與人有那么多沖突呢?到了念大學時你再告訴他們什么叫作“規(guī)則”,已經晚了。

家庭教育輸出的終端產品,是“態(tài)度”

我們都懂得“無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是我們的觀念和行為往往很混亂。一方面我們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卻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們告訴孩子要尊重他人、服從規(guī)則,另一方面,在絕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獨尊;我們嘴上告訴孩子要艱苦樸素,但在行為方式上,還在給孩子買很多奢侈品。

“言傳不如身教”,相對于行為的強大,思想和語言往往是蒼白的。我的女兒也是獨生女,她兩歲時,我們就告訴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頓飯前都要吃藥。所以她養(yǎng)成了習慣,每次吃飯前剛拿到筷子,她就說:“姥姥,吃藥!”她會明白她對姥姥是有責任的,有了責任會覺得很光榮。我們以前帶她出去玩時,她都會帶一個布娃娃,說那是她“妹妹”。但是到了4歲,出去玩她就不帶她的“妹妹”了。我們問她為什么,她說:“我要騰出手來扶我姥姥??!”

今年春節(jié)我?guī)惤妫畠旱谝淮稳ヰB(yǎng)雞場撿雞蛋,感覺特別新鮮?;貋砗笏皇治罩恢浑u蛋,吃飯時也攥著不放。我們都笑她,“你那雞蛋都快孵出小雞來了。”在機場過安檢的時候,她也舍不得放下。就這樣,兩只雞蛋顛沛流離地跟著她回了家,一進門還沒來得及換鞋,她就撲到姥姥懷里說:“姥姥,我給你帶回來兩只雞蛋!”那一刻我心里挺慚愧的,因為我頂多想到給我媽媽買些土特產,但沒想過不花錢還能給她帶回來什么。那時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沒有牽掛。

一個從小懂得牽掛別人的人,長大了才可能被別人牽掛。家庭就是一個讓我們從小醞釀牽掛的地方。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家庭的行為方式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教育。今天的我們常感到人越來越像工業(yè)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標準產品,越來越失去了屬于每個家庭的烙印?!袄佑 边@個詞的英文是“brand”,它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品牌”。企業(yè)要有品牌,其實人也需要有品牌。人的品牌不是指你擁有幾億資產,拿到了多么高的學位,或是有多么顯赫的地位,而是我們帶著什么樣的家族烙印融入社會,我們用一種什么樣的個人印記去對抗過于規(guī)范化的“流水線”。

家庭教育輸出的終端產品,是“態(tài)度”。我女兒4歲時,在手工課上做了一個花籃。有一天她“哐當”一聲把花籃摔了,花籃的一個角摔出了一個三角口子,她“哇”地哭了。我說:“我們試試,看看能不能讓花籃比沒摔破時更漂亮!”我們又是剪又是貼,她還用彩筆畫上顏色,最后,我們做出來一個非常漂亮的花籃。她和我說,“媽媽我懂了,哭是沒用的。”我聽了很欣慰。讓我郁悶的是,后來家里每逢打壞什么東西,她都特別高興,說:“我們試試,看能不能讓它比沒壞的時候更好看!”

當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再做成比它沒壞的時候更好,我們的底線只能是不讓它更壞。這是一種生命的修復能力。一個人一輩子會遇上什么事情,我們無法左右,但是修復生命的能力,卻在我們自己的掌握之中。

我們做父母,要培養(yǎng)孩子掌握自我修復的能力,要傳遞給孩子一種態(tài)度,讓他們明白該怎樣去面對挑戰(zhàn)。如果你告訴孩子:“我會把你呵護得好好的,你這一輩子都不會打破花籃。”這就是謊言了。孩子不僅會打破花籃,還會打破他們自己,會撞得頭破血流。這時候就要看他們有沒有一種能力,像修復花籃一樣把自己修復得更好,這種能力,我覺得在4歲時告訴他們,并不算太早。

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提升尊嚴、延展自由

現(xiàn)在,社會上關于成功學的教育太多了,我們幾乎把成功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但我始終認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成長是一個過程,成功是一個結論;成長是相關于生命的評價,成功是相關于社會的評價;成長是一個內在的系統(tǒng),成功是一個外在的體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靈、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標簽。

我非常喜歡“成長”這個詞。一個人的生命要成長,兩個人的愛情要成長,一個群體的建設、一個社會的發(fā)展,都要成長。從一個人到一個國家,“成長”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內心的一種狀態(tài)。儒家講“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斷成長。道家講的“道”是“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個人的生命,難道不應該保持這樣一種狀態(tài)嗎?一個人過分熱鬧了,就被社會的標準綁架了;一個人不獨立了,就放棄了自由;一個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滯了。

中國人說“人過三十不學藝,人過四十天過午”。但是在今天這樣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人到六七十,難道就不要學習新的生活方式嗎?如果一位80歲的老奶奶,能夠跟孫子學著玩游戲,能夠試試孫女的新裙子,能夠跟孩子出去郊游,我相信這個老人一定是幸福、快樂的,因為她仍然保持著成長的力量。

那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看重什么呢?我覺得有兩個特別重要的指標,就是尊嚴和自由。其實人這一輩子,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提升尊嚴、延展自由。無論多好的職業(yè)、多好的愛情,一旦侵犯到尊嚴和自由,就會產生沖突,甚至出現(xiàn)新的選擇。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用任何好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尊嚴和自由。

我相信尊嚴與生俱來,它不是被父母賦予的,也不是可以向任何人乞求的,一個人的尊嚴是他(她)自己的選擇。我記得女兒5個多月就在選擇玩具這件事上,表現(xiàn)出了一種強烈的個人取向。她的周圍堆著各種玩具,但是她愛玩的只有一樣空藥瓶子,她喜歡“咔啦咔啦”起勁地擰瓶蓋。我們家的阿姨就從她小手里搶過瓶子說:“這個不好玩,你還是玩電動娃娃吧!”可是我女兒把電動娃娃推到一邊,頑強地去抓那個瓶子,繼續(xù)癡迷地擰瓶蓋。我后來去咨詢兒童心理學專家,他說那個階段正是孩子的手指開始學習精細化動作的時候,擰瓶蓋這個動作對孩子小肌肉的發(fā)育大有益處,可比玩電動娃娃好多了。所以,我們認為昂貴的電動娃娃更好,這只是成年人的標準。孩子的尊嚴是與生俱來的,不該粗暴地剝奪它。

我們的社區(qū)經常會舉辦孩子們的游藝比賽,有一次我女兒去玩,得了很多獎券,可以兌換玩具或是家庭衛(wèi)生用品。之前她都是換氣球的,但那一次她特別猶豫,一個人自言自語地說,“我已經是大孩子了,不要氣球了!”那時候正鬧“甲流”,她就選了一塊洗衣皂?;丶乙院螅惶焓榘吮榈靥嵝盐覀儯骸澳銈兿聪词职?,那個肥皂是我?guī)Щ貋淼模 奔依锏南词忠憾疾荒苡?,洗手全用她拿回來的洗衣皂,那段時間我們全家人的手都特粗糙!但是我們覺得要充分肯定她的勞動,因為她犧牲了自己的氣球,她在為我們著想?!白饑馈标P聯(lián)著“責任”,她有這種意識,覺得能為別人做事很光榮。

“山坡上開滿了鮮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飼料?!蔽覀兘裉觳⒉皇酋r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

除了尊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長指標是“自由”。很多人問我,你這么主張自由,那你教你的孩子背詩詞嗎?我說我當然教??晌也皇亲屗址旁诒澈笠槐菊浀乇痴b,而是她在踩著滑板車跑時,我們倆大聲地背誦;是她在浴缸里泡著、打著水花時,突然饒有興趣地提議說:“媽媽,我們背首詩吧!”

她背詩,我從不限制她如何使用和想象。我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使用詩詞是在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我出差回來,問她:“你想媽媽嗎?”她冷不丁地說了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彼吃娋尤荒堋盎顚W活用”!她喜歡把我們的大床當蹦床,有一回她爸爸說:“你別蹦了,都把我們的床單蹦破四條了!”誰知她一邊蹦,一邊高聲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把她爸爸噎得瞠目結舌。

后來她竟然開始給人講詩了。杜甫的《春望》,我聽她給別人講過一個特別“雷人”的解釋。她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說的是杜甫他們那兒地震了。國還在,但是震破了;山河也在,但是走樣了。為什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呢?因為地震太厲害了,大家很傷心?!甭犞@個地震版《春望》,我想我沒有辦法糾正她。她3歲時在電視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慘景,4歲時看到玉樹地震,后來她又看到日本海嘯地震,她知道地震是一種苦難。所以我想,那就讓她這樣解讀吧,長大了老師會給她講“安史之亂”的。

女兒從小就在解構經典。但是我沒有糾正過她一次,因為我覺得,她可以胡說八道的年華還有多少呢?我很留戀她可以胡說八道的自由。她不知道什么是權威,她認為她有闡釋的權利,而這種權利可能到她讀小學時就要被剝奪了。我認為小孩子在思想上的自由期持續(xù)得越長越好,這樣等他們長大了,還可以保留一些突破常規(guī)的思維能力。

有一次女兒坐在床上看唐詩,正好那個標題的字她都認識《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她像見到老朋友似的點點頭說:“哦,這也是王維的?!蔽揖徒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講到一半,她說:“王維的詩,也不是都好?!蔽艺f:“怎么不好了?”她說:“不押韻。”我一看,還真是不押韻。到了晚上,我正在漱口,她突然搖頭晃腦地感慨:“李白這個人,寫詩還是可以的?!蔽乙豢谒铧c噴出來!我問她為什么,她說:“起碼比王維押韻?!蔽液髞硪幌耄畎椎脑姴还芏嗝辞鍦\通俗,還真都押韻。我發(fā)現(xiàn)她能講出一些我沒想到的道理,因為我講詩詞講了那么多年,對大家難免心懷敬畏,卻也失去了一個小孩子對詩詞的遴選標準。所以,現(xiàn)在經常是她給我講詩詞,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我愿意呵護她這種自由的權利。

讓一個人有尊嚴、自由地成長,是我們的一種期許。有時我看著女兒練琴、跳舞或者畫畫,我就很欣慰。我一點都不求她在專業(yè)上能有多大成績,她只要能在里面找到一種快樂的能力,就夠了。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缺少藝術方面的訓練,所以我們感到壓力很大、疲憊不堪的時候,總是找不到寄托。我女兒酷愛畫畫,碰上別人過生日、送禮物,她都說:“我給你畫幅畫吧!”口氣就跟齊白石似的。她現(xiàn)在還不會寫作文,但是外出旅游的時候,她可以用繪畫記錄旅游日記。我覺得這個挺好,因為她有自己的表達,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會因為沒錢而被剝奪,一個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本事讓自己快樂起來。

“山坡上開滿了鮮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飼料。”我們今天并不是鮮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們越來越失去了一種審美的眼光,而把這個世界看成是同一種功利標準的篩選。我們越來越成功了,但是我們失去了成長的力量,失去了那種在漫山遍野的鮮花中漫步時心靈上的愉悅。

“成功”,或許是一個評判人的標準,但只是成長中的一部分標準。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套綜合、多元的標準體系。一個人,只要生命能成長,就一定有未來。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對料事如神的老酋長很不服氣,有一天他捉了一只剛孵出來的小鳥放在身后,問老酋長:“我手里的小鳥是生還是死?”他想,你要說它是活的,我手指一捻就掐死它;你要說是死的,我手心一張就讓它飛起來。憑什么你說的都是對的?我一定讓你錯一回!結果,那位睿智的老人只是寬容地一笑,他說:“生命就在你的手中!”

這是一個好故事,它關乎生命的成長。所有時間中,最重要的就是當下;所有權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長。

家長育兒心得: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家長育兒心得: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要說我的育兒心得真的沒什么,大家都初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寶寶一天天長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樣理解孩子,學習探索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點點是一個脾氣很倔的孩子,但又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乖孩子,你越對她兇,她就越哭鬧得厲害,你要是蹲下來好好和她說,反而會乖乖聽話,懂事的讓我們吃驚,跟小大人一樣。所以我經常和她互換角色,讓她來當我的姐姐甚至媽媽,她會一一告訴我這個要這么做,那個不可以這樣做,之后她也就慢慢改掉了平時不好的習慣,而我達到了預先的目的,感覺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養(yǎng)很重要,點點雖然有脾氣,但很爽直,我不喜歡孩子像個牛皮糖那樣粘。她就是哭也不會很長時間,在她沒完沒了的時候,我們就采用轉移的方式,比如她吵著要去哪兒哪兒玩耍,或者買什么什么玩具的時候,我會突然說“哎呀,昨天爸爸買的那個玩具怎么不見了?”她就馬上不鬧而是去把那個玩具找不出,還說“你看呀,不是在這嗎?”早上孩子往往會賴床,特別是冬天,閉著眼睛縮在被窩里不肯起來,我就拿了一樣東西,在她耳邊說“看看這是什么呀?”“你知道嗎,今天親公給你買了什么好吃的嗎?”她馬上就清醒過來,呵呵,還屢試不爽呢。但有時候也會很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邊,全家人步調一致,她會哭到東哭到西,然后有個“好人”就站出來,跟她講道理,這個時候她馬上止住哭鬧,還一個勁的說“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們全家就馬上會意的笑起來。孩子還小,我們的教育都是正面的,從來不恐嚇她,說什么大灰狼來啦,妖魔鬼怪來吃寶寶啦,也從來不把孩子關到黑房子里。不能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老師經常表揚她的小手很巧,我們大人當然很受用,可這也是她每每把家里搞的一團糟后才出的結果,讓她收拾干凈,必是不愿意的,只有說我們一起來比賽看看誰收拾的最干凈哦!她才會跟上了發(fā)條的機器人一樣興奮的干起來。孩子從小就好學好動,最會模仿大人的樣子,看到我們搞衛(wèi)生,她就搶著抹桌子掃地,看到她拿了餐巾紙沾了水到處擦,盡管有的時候反而弄臟了,可是看到她認真快樂的樣子,我們就都開心了!我們全家還常常跟她一起互動,比如她帶上圍兜,拿了鍋碗瓢盆做飯,還煞有介事的來問這個“你想吃什么菜”,那個“你想吃什么菜”,我們都認真的說“我要吃蛋炒飯”,“我要吃清蒸魚”,于是她就說好的,馬上做。一會就端上來給大家吃,我們就裝作吃的津津有味的樣子,還不住的夸獎說“真好吃,真香”,她馬上咯咯地笑個不停。

孩子是一張白紙,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對他們來說沒有一點概念。剛到學校什么都不懂,老師發(fā)紅花,她扔掉,因為她不喜歡,有的小朋友做了不對的事,老師為了教育大家,讓他們站到上面給大家講什么是不對的,可她會跟他們一起站到上面,這個時候就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結合在家的表現(xiàn),她也喜歡玩水,比如把好多器皿在水龍頭上沖洗,一來把身上的衣服都弄濕了,二來還浪費了水,我們就跟她說衣服濕了要咳嗽,浪費水是錯的,結合南方干旱的事,給她講南方的小朋友因為沒有水而不能洗澡啦等等,讓她懂得要節(jié)約用水?,F(xiàn)在她還經常給我們大家發(fā)小貼紙呢,邊發(fā)邊說誰表現(xiàn)好就發(fā)小貼紙給她,我們全家都是她教育的對象呢。

孩子從小就有虛榮心,喜歡爭第一。開始的時候她看到自己不能得第一了就賴皮,一定要我們等她讓她,有時候干脆哭鬧,這時我就教育她:第一是要自己努力爭取的,而不是要大家讓給你,在學校里也是一樣的,其他小朋友得第一,那是人家的本領大,你要得第一就要跟人家競爭,得到第一是很光榮的,別人得第一你也該為朋友高興。慢慢的她懂了,再也不會因為沒有得到第一而哭鬧了。

因為身體的原因,我們還是會慣著她一點,看著她咳嗽咳的喘不過氣來我們都會很心疼,可是醫(yī)生不讓吃甜的,我們就和她說等身體好了吃,結果到超市看看這個甜的,那個又是甜的,說怎么都是甜的呀,討厭死了!我聽了又好笑又憐惜,希望她早早地把身體養(yǎng)好,做一個健康的寶寶!

點點超喜歡跳舞,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扭屁股,每次都讓我打開手機里的音樂,然后讓我們坐好,她就開始舞起來了。其實從她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對音樂有感覺了,總能抓住節(jié)拍,扭的很歡,而且是自編自演,而我們只需要當她的觀眾就行了,結束了還要鞠躬致謝呢。有時還要唱上一段,雖然有的歌詞唱不全,但我們都笑著給她鼓掌,所以她就更喜歡舞蹈了吧,而我們全家也一致決定要她去學拉丁舞,絕對不埋沒她的這個小天分。

其實,我并沒有要她有多聰明、多能干,順其自然,告訴她生活的常識、做人的道理,我覺得就夠了。幼兒園是孩子最快樂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讓他們有節(jié)制的玩耍,認知,讓他們知道尊老愛幼、親切待人、友愛同學、關心別人,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學習,身心都健康這就足夠了。

和寶寶在一起,自己常常也會變成小小孩,甚至一家人都會變成小小孩,親婆常笑稱全家都要變弱智了。我們用她的心感受這個世界、解讀這個世界,親愛的寶寶,希望你健康成長,這是我們每個家庭的希望,也是全社會的希望!

親子之間要給孩子私人空間要尊重


情緒&空間

每一位孩子都是媽媽爸爸們的寶貝,所以媽媽爸爸們總會對寶寶們進行過度的關注,有時候甚至讓寶寶們覺得沒有自己的空間了呢。

1、私人空間要尊重

容納家庭成員不同的喜好、長處和朋友網(wǎng)絡,容許多一點個人的選擇,讓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空間成長,家庭的生活也會更多姿彩。

舉例說,母親熱愛古典音樂,女兒也不一定要學彈鋼琴;哥哥學業(yè)成績優(yōu)異,弟弟美術設計有創(chuàng)意,家長也無須互作比較或認定哪一種成就較為理想和重要。

尊重孩子的私隱,年幼孩子也不例外。就算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也不要隨便公開討論,未得孩子的同意,不要翻看他的私人物品,如記事簿和信件等。孩子感覺意愿受到尊重,才會慢慢學懂尊重他人的意愿。

2、共同追求心更近

在尊重個人空間之余,家人也要追求共同的興趣和信念,把心拉近。大家的興趣相近、信念相同,便會有更多的溝通、更好的默契,更能享受共處的時間。

在家庭的熏陶下,孩子會逐漸建立與家人相同的興趣,例如家人都有睡前閱讀的習慣,孩子便會在不知不覺間拿本小書上床閱讀。

3、情緒管理要得宜

家長和孩子都要學習適當時候逃離「情緒爆炸」的現(xiàn)場,平息心中的怒火。大家只有在心平氣和時,才會聽得懂對方的說話,替對方設想。與孩子沖突時,家長可嘗試換轉一個想法,可能會豁然開朗起來。

如孩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母親的問題,與其生氣地想:「我不能忍受你這副樣子,為何你跟父親一樣,事事隱瞞我?!共蝗缭囋嚻届o地想:「剛才我的樣子是否嚇怕了他?他不相信我會支持他,我要想辦法讓他明白才是。」

家庭是一個安全的場所,讓成員自由表達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家長該認同孩子的感受,但要引導和鼓勵他們用一種更為人接受的方式去表達。例如,與孩子討論:「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使你非常生氣,你覺得除了打他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去處理?」

4、轉化沖突為力量

家長與孩子常持不同的觀點,沖突是自然不過的事,問題是沖突不一定要出現(xiàn)你輸我贏的局面,雙方可以溝通和妥協(xié),然后合力尋找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方法,造到雙贏的效果。

例如:家長擔心孩子的成績和自我管束能力,孩子卻十分抗拒補習老師。與其懷疑孩子的能力,倒不如借此機會認同孩子的信心和責任感,鼓勵他為自己訂下初步目標,然后再與他商討有效的溫習方法。

5、樂觀積極迎未來

家長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相信現(xiàn)存很多擔心的問題,只是大家暫時做不好,只要雙方繼續(xù)努力和合作,一定可以解決,而明天一定會更好。

不要以為品性難移,認定這孩子教不了,試樂觀地想:「她只有六歲,可能未能太集中,多鼓勵她,等她年長一點,相信便會做得好。」

陪孩子一起成長——李雨宵家長家教心得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五班李雨宵家長。首先,非常感謝一幼安排這樣一個活動,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下面,我和各位交流下自己的家教心得。

一、成長環(huán)境:三個家,一主兩副,時間上……,特點上……

二、家庭教育的實踐

(一)有方向:健康活潑、文明禮儀。即:吃得下睡的香,少去醫(yī)院不吃藥;【怎么做:案例:帶孩子看比賽,市運會、球賽、電視節(jié)目;參加游泳,在家練習瑜伽】找機會催熟孩子的善言善行,同時將惡語惡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驹趺醋觯喊咐撼燥堧x開桌子就不能吃;說臟話罰錢;用開水用火安全;打小朋友就打手心;說謊打屁股

,打斷一把尺子】

(二)有方法:順其自然、問題導向。即:順著孩子的興趣和天性,讓她自由活動,但是有限制條件【怎么做:案例:看動畫片,每天不超過2集,有時獎勵再加1集;畫畫只能在兒童桌,先陪同畫,再離開;睡前故事最多不超過2本或者兩個時間刻度】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不好的習慣,加以引導糾正【怎么做:案例:鼓起腮幫子發(fā)怪聲,從美麗的角度引導;畫畫眼睛近、看電視離得近,從近視眼的弊端引導;分開不跟人打招呼,用巧虎或者故事書里面的故事引導】

(三)有激情:勤于點贊、善于潑水。對孩子的每一次成就展示都要不吝言辭地夸獎、贊美,激勵她更加努力去進步,但是更要讓她有個橫向比較,指出不足,看到差距【怎么做:案例:完成美術作品,先夸一下,再從色彩搭配、線性圖案與她探討,讓她意識到不足;游泳脫板練習,比數(shù)字(時間),進步就夸獎,但是也要讓她看到比她游的好的以及更好的自己;吃飯做到沒有撒開來,表揚,但是碗里還有飯粒就要引導,要么下次吃干凈,要么自己刮到垃圾桶】

(四)有底線:正視不足,積極改正。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干的。畢竟還是孩子,小環(huán)境一改變,所有的家教家規(guī)可能就蕩然無存。所以孩子身上還有許多不足,必須通過家校共同努力加以改進【案例:最多一種情況就是任性、說話不作數(shù),如說好看一集動畫片就刷牙上床,結果看好還要畫畫或者捏橡皮泥之類,只給她5分鐘時間,時間到就關燈,不刷牙不能進臥室,家長不退步,僵持最久的一次近半小時,憋得慌!】最害怕的是聽到在學校里把誰誰推了、吵架了、弄哭了,了解情況確實是孩子不對的,尤其不是第一次發(fā)生的,絕不手軟。

三、主要困惑

(一)隔代人的理念差距

(二)興趣的長效維持

四、共勉建議

(一)定位:我們的孩子都是一樣優(yōu)秀的,但是他們畢竟只是孩子,不提要求就是一簇瘋長的野草,過高的要求猶如拔苗助長,我們要按照孩子成長的規(guī)律有意識地引導。

(二)成長:家長也要成長,用與時俱進的理念陪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三)溝通:和孩子、學校、家人;批評,不要當面。

最后,再次感謝一幼的活動,也感謝大家的聆聽,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把孩子們培養(yǎng)成功!

家長要嚴慈相濟幫助孩子成長


“嚴父出孝子”……傳統(tǒng)教育觀念中總是強調教育的嚴厲性。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孩子們看到的、聽到的、學習到的信息越來越廣、越來越深,家長們如果只會一味強調嚴加管教,恐怕在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就有些落伍。石家莊市東苑小學的盧家熠老師表示,家長確實不能對孩子過于溺愛,但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也不能針鋒相對,只有嚴慈相濟才能幫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

盧老師說,家庭教育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對孩子是否嚴慈相濟,恰到好處。嚴,即“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謂慈,主要是指親子關系要成為朋友關系,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渴望向父母傾訴,并且從中得到父母的關愛與幫助。家長與孩子溝通時可采取以下幾方面技巧:

1、用眼睛觀察。

父母親應該養(yǎng)成多用眼睛和耳朵,少用嘴巴來與孩子溝通的好習慣。隨時注意生活中孩子的面部表情、言談舉止,這樣有利于真實了解孩子的身心狀況,有針對性地與孩子交流,并及時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2、用真心傾聽。

當孩子想要表達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或感受時,父母應該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全神貫注地聽,從而使孩子產生自己被父母重視的喜悅。哪怕父母手邊有事情也應該放一下。眼神的接觸是溝通不可或缺的,適時地給予回應或支持,會與孩子的關系更接近。

3、用角色扮演來思考。

有時候,我們可以假設自己就是孩子,扮演孩子的角色,遇到了孩子正在經歷的事情,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感受,這時,我們就會明白孩子的一系列表現(xiàn)了,就會讓彼此的感受更為接近,從而明白作為父母,我們該對孩子說些什么,為孩子做些什么了。

4、用欣賞的語言來贊美。

父母要不失時機地與孩子聊天,不要等到孩子做錯事時才開始用嚴厲的話語來指責他,平時更要主動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多給孩子鼓勵。其實,恰如其分的獎勵比懲罰更為有效。即使孩子做錯了事,也應該首先欣賞孩子做事的勇氣以及所付出的努力,再就事論事,幫孩子找出問題的原因。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意見或建議,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能力。

5、用商量的語氣來交流。

當父母與孩子遇到問題意見不一時,請多用商量的語氣來交流意見,針對問題,與孩子一起思考兩全其美的辦法,而不要習慣于用責備的口吻說:不要這樣、不準那樣、你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你怎么等,請多使用和善、建議的語氣說,如”你能說說看、你的想法是……”,這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孩子會十分愿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父母本身有過錯,應該主動向孩子表達歉意,以化解誤會,從而營造出溫馨的家庭氛圍。

相關推薦

  • 育兒觀念: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育兒觀念: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尊重孩子,這是我在尹xx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里面學到的。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孩子的每一個決定、行為其實都有他自己的想法,無論是表現(xiàn)很棒的時候,亦或...
    2020-10-09 閱讀全文
  • 給孩子時間成長 我班新轉來一個小男孩,名字叫李冠霖,虎頭虎腦的,小嘴吧嗒吧嗒愛說話,特別招人喜歡。冠霖很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里有很多小伙伴和玩具,但是,他有一個“毛病”,就是每當和小伙伴玩得開心時,就會興奮得手舞...
    2021-02-03 閱讀全文
  •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這段日子孩子身體不是很好,這幾天下雨,似乎心情總是有點不好。這兩天,孩子其實還算比較乖的。也許,還是我們大人心態(tài)調整的不好,怕孩子生病,工作的鴨梨,學習的鴨梨,孩子稍微有點“不聽話”-...
    2020-11-04 閱讀全文
  • 給孩子一片真實、快樂的成長空間 小威是個很可愛的孩子,雖然平時有點調皮,但他仍舊是個讓老師放心的孩子??墒?,昨天放學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左臉上青了一大塊。本以為他是和同學打架了,才弄成這樣的。所以,問他究竟怎么了??墒?,讓我感到疑惑...
    2021-03-12 閱讀全文
  • 育兒心得: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晃,振衣大師就來到了大班下學期。隨著孩子年齡慢慢變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自然也相應有了一些變化。不過,我想大部分的內容,可能各個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這里就只寫一個我自己...
    2020-11-23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尊重孩子,這是我在尹xx老師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里面學到的。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孩子的每一個決定、行為其實都有他自己的想法,無論是表現(xiàn)很棒的時候,亦或...

2020-10-09 閱讀全文

我班新轉來一個小男孩,名字叫李冠霖,虎頭虎腦的,小嘴吧嗒吧嗒愛說話,特別招人喜歡。冠霖很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幼兒園里有很多小伙伴和玩具,但是,他有一個“毛病”,就是每當和小伙伴玩得開心時,就會興奮得手舞...

2021-02-03 閱讀全文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這段日子孩子身體不是很好,這幾天下雨,似乎心情總是有點不好。這兩天,孩子其實還算比較乖的。也許,還是我們大人心態(tài)調整的不好,怕孩子生病,工作的鴨梨,學習的鴨梨,孩子稍微有點“不聽話”-...

2020-11-04 閱讀全文

小威是個很可愛的孩子,雖然平時有點調皮,但他仍舊是個讓老師放心的孩子??墒牵蛱旆艑W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左臉上青了一大塊。本以為他是和同學打架了,才弄成這樣的。所以,問他究竟怎么了??墒?,讓我感到疑惑...

2021-03-12 閱讀全文

育兒心得: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一晃,振衣大師就來到了大班下學期。隨著孩子年齡慢慢變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自然也相應有了一些變化。不過,我想大部分的內容,可能各個家庭都差不多吧。所以,這里就只寫一個我自己...

2020-11-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