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孩子不同的閃光點
發(fā)布時間:2021-04-06 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案例重現(xiàn):班中的小俊俊真是讓我們“傷透”了腦筋。孩子屬于那種特別好動的孩子,在我們的游戲中常常生龍活虎,這也不為怪。在飯后,我們要求孩子們做做靜靜的事兒,比如:看看書,拼拼圖,穿穿線等等。安靜的區(qū)域中都可以去玩??墒沁@對于好動的小俊俊來說每天飯后真是難熬。所以在我一不留神時就“偷偷”地拿了個皮球又跑又跳。實在沒法,我只好請他跟著我們班中一位特別靜的女生。我知道這也難為他了,但是多次的好說歹說都沒有效果,為了健康只能這樣了。
昨天一個紙工活動后,孩子們都非常自豪地拿著自己的作品給爸爸媽媽欣賞,所以孩子們走后班中是一地的紙片,沒有人拾??粗⒆觽兌疾畈欢嘧吡耍倚闹袩o限地感慨,那么長時間下來了,孩子們的衛(wèi)生習慣還是不好。此時突然看到班中的小俊俊正在拿著掃帚在幫助我掃地,而且很能干,掃得干干凈凈的。孩子說:“老師我一個人掃好了,你去拿拖把”我聽了孩子的話半信半疑的,心想:“你一個人能把整個教室都掃干凈嗎?”我也沒多想,便去拿拖把了。但是欣喜的是,當我從衛(wèi)生間過來時,孩子動作很快,全掃好了,而且非常干凈,此時正在幫助收拾整理桌子呢!!
今天我特地當眾表揚了小俊俊,孩子們看著我抱著小俊俊,大家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我想我的意圖也算達到了一半。中午吃過飯后,像往常一樣,孩子們都在自己喜歡的區(qū)域中玩,我也正忙得打掃班級衛(wèi)生。但是當我把所有桌子擦完時,我發(fā)現(xiàn)班中的地也掃了一半了,我好奇地往四處看了看,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拿著掃帚。覺得有點奇怪,不一會兒小俊俊卻一手拿著掃帚,一手拿著畚箕從外面跑了進來。我奇怪地問:“你拿著掃帚在外面干什么?”孩子說:“小恒放碗的時候不小心米粒掉在了地上,我去掃好了”孩子的聲音很輕,好像又做了什么錯事似的。于是我又說:“那些地也是你掃的嗎?”孩子點點頭。我摸了摸他的頭:“你真棒,謝謝。我們一起來掃吧”于是我拿起了掃帚把孩子沒有掃干凈的地方加工了一下。當我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后,我特地又在全班孩子的面前表揚了他,孩子很高興。當我送給孩子一包山楂時,孩子更是開心地無法表達。我發(fā)現(xiàn)一包山楂孩子吃了很長時間。而且一整天他一直表現(xiàn)地很好,好像一直在努力想得到老師的表揚,當然我也沒有吝嗇。
教師反思:回想孩子拿到我送給他的一包山楂時,那眼神與喜悅之情?;蛟S對于像俊俊這樣讓我們感覺“頭痛”的孩子,更應該給予我們更多的關(guān)注,更多的鼓勵。孩子定會更快地成長。
專家觀點:是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需要我們一起來發(fā)掘。作為老師,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這樣才能給孩子更大更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不要隨意給孩子定性,孩子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千萬不要因為一方面的不如意就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這位老師是善良和聰明的,這一包山楂的力量足以讓孩子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充滿力量。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見證孩子愛心的閃光點
育兒心得:見證孩子愛心的閃光點
缺乏愛心是獨生子女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愛心的閃光點并加正確的引導和栽培就一定會得到好的結(jié)果。
女兒四歲的時候,叫爺爺吃飯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有一天晚飯的時候,女兒并沒有像往常一樣高高興興的去叫爺爺,而是站在門邊吧嗒吧嗒地掉眼淚,我忙問她為什么哭,女兒很委屈的一句一句的說:“爺爺剛才吃了很苦很苦藥片,我給他一顆糖,他都沒吃,我不知道他怎么了?媽媽,你快去看看吧?”說完哭得更厲害了。后來我對女兒說:“爺爺是因為吃的藥不苦,所以才沒吃你的糖?!迸畠哼@才停止了哭聲?,F(xiàn)在想想女兒當時對愛的表達雖然是用哭聲但卻很真切。
現(xiàn)在女兒上大班了,總有很多奇思妙想,一天她對我說:“媽,我今天幫小弟弟學會了“人”和“日”,小姨說,我是一個小老師?!薄皨寢?,我決定了,以后就做小弟弟的老師了,你說行嗎?”看著女兒認真的表情,我對女兒說:“要想給小弟弟當老師,你必須自己先學好了,才能教別人?!迸畠焊吲d的點點頭說:“放心吧!”
每個人的心里都充滿了愛,這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我們能再給孩子一個充滿親情和愛的環(huán)境,孩子一定會擁有一顆寬容、關(guān)愛的心。愿天下父母都能教孩子學會愛,這樣孩子長大后就不會因為不能體味愛與被愛而與幸福失之交臂。
在錯誤中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點
在錯誤中發(fā)現(xiàn)孩子優(yōu)點
公交車站牌下,一對母子正在等車。
一陣大風把媽媽的圍巾撩了起來,媽媽想用手按住圍巾,可是手里還提著皮包,非常不方便。看到這個情形,小男孩主動對媽媽說:“媽媽,我?guī)湍隳冒?。”媽媽猶豫了一下,還是把皮包遞給了小男孩,然后整理她的圍巾。
沒想到風更大了,小男孩一不小心,把皮包掉在了地上的水洼里。小男孩馬上把皮包撿了起來,一臉的驚恐。
媽媽的臉色立刻變得非常難看,厲聲訓斥小男孩:“你怎么連個皮包都拿不住?。磕憧?,包都臟了,你讓我怎么拿?你真笨……”
小男孩一聲不吭,眼淚卻嘩嘩地涌出來。
母親的訓斥一定傷透了孩子的心。以后再有這樣的情況,小男孩還會主動從媽媽的手里接過皮包嗎?而如果媽媽的反應不是這樣的呢?
媽媽看到小男孩驚恐的表情,先從孩子的手中接過皮包,用紙巾擦干凈,然后對孩子說:“沒事的,你看,皮包擦擦就干凈了?!?/p>
“我不是故意的,媽媽你不怪我吧?”孩子小聲地問。
“當然不怪你。你能主動幫我拿皮包,說明你很有愛心,還樂于助人,真讓媽媽高興?!眿寢寭崦∧泻⒌念^說。
“可是皮包掉在水洼里了?!毙∧泻⑦€是很后悔。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每個人都有不小心的時候,媽媽也犯過這種錯誤,不過媽媽以后就特別注意了,相信你也會吸取教訓的!”
“嗯,我以后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我還想幫你拿包,好嗎?”孩子說。
“好啊,媽媽相信你!”說完,媽媽又把皮包交給了小男孩。公交車來了,母子倆高興地上了車。
每個孩子都免不了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而孩子正是在不斷犯錯誤、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說,重要的問題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錯誤,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種態(tài)度讓孩子認識并糾正錯誤。善于在孩子的錯誤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用賞識的態(tài)度去教育孩子糾正錯誤,比嚴肅的批評和打罵更有作用。
也許大家都看過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教育孩子的故事:
有一天,陶行知發(fā)現(xiàn)學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的同學,他當即制止了王友,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辦公室。
放學后,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jīng)等在門口準備挨批了。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我卻遲到了?!?/p>
當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里:“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讓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p>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說:“我調(diào)查過了,你砸他們,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同學。這說明你很正直,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
王友感動地哭了,他后悔地說:“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我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的糖獎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jié)束了吧!”
面對王友的錯誤,陶行知既沒有批評更沒有打罵,而是換了一個角度,用充滿賞識的心態(tài),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學生誠實守信、尊眾師長、為人正直、敢于承認錯誤的優(yōu)點,并及時給予贊揚。陶行知用賞識喚醒學生的良知,讓學生主動承認錯誤、接受教育,從而在心靈深處產(chǎn)生改正錯誤、完善自己的愿望。
相信陶行知先生的故事會給廣大父母一些有益的啟示?,F(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錯誤并不難,難的是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并用賞識的態(tài)度和語言設(shè)計充滿愛心的教育場景,在對孩子的賞識中完成“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要想找出孩子在錯誤中的優(yōu)點,必須首先了解孩子犯錯誤的過程,通過對過程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如果陶行知不對王友用泥巴砸同學的過程進行調(diào)查,他就不會知道事情的起因是那幾個同學欺負女生,也就不會發(fā)現(xiàn)王友為人正直、敢于打抱不平的優(yōu)點。
另外,必須對孩子敢于承認錯誤的優(yōu)點給予賞識。如果孩子已經(jīng)認識到并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母就不應該再窮追不舍,而應該鼓勵和肯定孩子敢于認錯的勇氣。
孩子犯了錯誤,父母難免會責備孩子,但是責備的方法卻有很多種,如果方法不當,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當?shù)呢熈R以及動粗、體罰或其他威嚇等處罰方式,不僅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孩子,而且可能激起孩子的仇恨心理。而如果父母善于找到孩子錯誤中隱藏的優(yōu)點,然后賞識孩子,不僅可以讓孩子充分認識錯誤,而且還會繼續(xù)保持這個優(yōu)點,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對待錯誤的習慣。
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還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有些時候,孩子錯誤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大人的誤導。例如孩子和老師頂嘴,可能是因為父母經(jīng)常在他小時候說“等你上學了,讓老師管教你!”之類的話,讓孩子誤認為老師和自己是對立的、是敵人,從而產(chǎn)生了逆反的心理。如果父母明白了這一點,就必須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并在教育孩子尊敬師長的同時,對孩子敢于懷疑、敢于挑戰(zhàn)的優(yōu)點給予賞識。
當孩子犯了錯誤,要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孩子在錯誤中顯露出來的優(yōu)點。你可以說:“雖然你做錯了,但是你表現(xiàn)得很勇敢。只要改正錯誤的方式,你的勇敢仍是非常可貴的!”
如果孩子的錯誤是出于好意,首先應該賞識孩子的良好初衷,而不是抓住他的失誤,如“我知道你很想幫助別人,這真讓我高興!”
男孩女孩不同的教養(yǎng)要點
當我們知道了“他”和“她”的不同,教養(yǎng)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男孩和女孩表現(xiàn)出來的差別,不能排除環(huán)境因素
作為一個兒科醫(yī)生,從男嬰和女嬰各自的發(fā)育指標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但是這些不同肯定是被我們的養(yǎng)育方式所強化。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杜絕那些對性別角色的社會定位,我們就很難研究他們完全本質(zhì)的不同。因此,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地評定在沒有任何條件和預期的情況下,這種先天差別究竟會發(fā)揮多大作用。——兒科醫(yī)生
*請讓女孩面臨挑戰(zhàn)
父母們的處理方式,人為地強化了很多孩子的性別行為差異。比如,當女孩抵觸某項挑戰(zhàn)(比如體育運動)的時候,父母們絕對不會像對男孩的態(tài)度那樣去推動她嘗試。而沒有這種推動,女孩們就喪失了那些她們完全有能力完成的挑戰(zhàn)和提高。而我不認為這對女孩而言是件好事?!獌和睦韺W家
*請關(guān)注男孩的情感
從性別的角度,孩子可分為兩類:男孩和女孩,但是不要忘記,男孩有很多種,女孩也有很多種,而每一種都會有不同的性格和需求。在工作當中,我感覺男孩最缺乏而我們最忽視的兩點是:更多的愛撫和更多的交談。男孩比我們想象得需要更多的身體接觸。當他們還小的時候,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提出要求。但是如果他們長大一些了還想要抱抱,大人們就會覺得不舒服,擔心男孩沒有男孩的樣兒。而在父母的這種態(tài)度下,男孩也就漸漸不再提要求了。而當他們試圖在同伴身上表達需求時,又會被大人看成有侵略性而加以制止。——兒童行為學研究者。
男孩女孩有10個不同點
很多理論告訴我們,之所以男孩喜歡玩兒槍,女孩喜歡玩兒娃娃,都是成年人和社會在后天加給他們的性別特色,而不是他們的本性。這是真的嗎?
案例分享:
其實,只要問問那些既養(yǎng)過男孩、也養(yǎng)過女孩的人,你就會知道他們到底有沒有差別,差別是不是天生的。
我的朋友菜菜就是被很多人羨慕的龍鳳胎媽媽,她說兒女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是她永遠不可能改變的——她從來不給兒子買玩具槍,但是有一天小伙子居然從家里的柵欄上抽出一根木條作劍,又過了些日子,從某個哥們兒家“借”回一把沖鋒槍。而她的女兒正好相反,小姑娘每天花上很多時間去料理她玩具之間的家務事,對于弟弟那些外出獵奇的行為一點兒都不感興趣。菜菜覺得自己什么都沒做,可是孩子還是按照自己的血液里的東西成長……
男孩和女孩大腦發(fā)育的差別,早在胎兒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顯現(xiàn),并且隨著出生后的生活和學習,進一步向各自的方向進行大踏步前進。
我們認為,雖然父母在教養(yǎng)方式上可能有意識地存在一些差別,比如對女嬰說話更多、更輕柔,和男孩打打鬧鬧得更頻繁。但是很多科學研究表明,男孩女孩的差別在相當程度上由生理基礎(chǔ)決定。通過高科技掃描就可以發(fā)現(xiàn),男孩、女孩的大腦都會有某些部位比對方相應的部位更發(fā)達、更忙碌。當寶寶還在媽媽子宮里時,大腦的這些部位就已經(jīng)開始在激素的影響下發(fā)生不同變化。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天生的性別差異將會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影響,并且不斷強化。而反過來,學習的本身也在改變著大腦的機能發(fā)育。因為當孩子玩耍和學習的時候,相對應的腦細胞就會更加活躍且隨時更新,而那些不經(jīng)常使用的部分將會逐漸退化萎縮。
那么,男孩和女孩的差異究竟存在于哪些方面呢?
1.語言能力:
女孩的句子,會比男孩的來得更早、更長、更復雜
一項研究表明,女性的大腦對于語言會加工得更加縝密。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女孩通常比男孩說話要早,而且表達能力更好。學齡前階段,她們更早說出句子,內(nèi)容也更長更復雜。進入到小學后,女生在閱讀和寫作上的成績通常也比男生要好。
2.空間思維能力:
男孩發(fā)育得更好,因此他們的數(shù)學成績也會更優(yōu)秀
男孩大腦中負責空間感知能力的部分,要比女孩發(fā)育得好,所以男孩在立體思維上要比女孩更優(yōu)秀。法國一項針對2歲孩子的對比研究顯示,21%的男孩可以用積木搭出一座橋,而只有8%的女孩可以完成這項任務??臻g思維能力是比較顯著的男女差異之一,它從兒童時代一直到成人階段都有明顯的顯現(xiàn)。在學校里,男孩的數(shù)學成績通常比女孩好,特別是在幾何領(lǐng)域。當然,能力和成績不是對等的,數(shù)學成績好的男孩固然比女孩多,但成績差的也不少。3.動作能力:
男孩在大運動方面領(lǐng)先,女孩在精細動作上占優(yōu)
更好的空間感使得男孩在運動能力比女兒更加發(fā)達,他們平均會比女孩早3到4個月開始奔跑和跳躍。但是在精細動作的發(fā)育上,男孩要比女孩慢,這也是大腦相應部位的差異造成的。所以女孩會更早地被肯定為心靈手巧,畫畫、拉拉鏈、寫字都是她們的強項。
4.玩具偏好:
男孩更喜歡機械性和有空間感的玩具,女孩則熱衷于人的問題
好的空間能力還體現(xiàn)在男孩更傾向于玩那些運動性的玩具,比如汽車、球類以及其他的可以穿越空間的玩具。這一點不單在人類身上有所體現(xiàn),在動物實驗中,公猴子對車類的玩絕表現(xiàn)出強烈的偏好。而女孩恰巧相反,她們喜歡娃娃,盡管在這一點上她們沒有男孩喜歡汽車那樣的單一和專注。可以說,當男孩對機械著迷的時候,女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
5.情感特征:
女孩更復雜,男孩更直接
在女孩的大腦中,負責表達和處理復雜情感(如憂傷和幻想)的區(qū)域更發(fā)達,相對而言,男孩大腦中對于一些簡單、直接情感(如恐懼和憤怒)的區(qū)域更加大。這就是為什么那些讓女孩感覺沮喪的東西,男孩往往卻無動于衷,而他們更容易在爭斗中被激怒。這些大腦結(jié)構(gòu)上的差別還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女孩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別人的情感,她們在三五歲的時候就能夠表現(xiàn)出考慮問題更加周到的特質(zhì)。相反,男孩表現(xiàn)得更加直接和對抗,他們經(jīng)常放棄口頭表達而選擇肢體動作來解決問題。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講,男孩打得多忘得也快,而女孩就比較容易記仇了。
6.游戲方式:
男孩在追跑打鬧中獲得快樂,女孩喜歡“婆婆媽媽”的內(nèi)容
2歲開始,男孩比女孩表現(xiàn)出明顯的身體活動性,他們更愛奔跑、跳躍,做一些需要摸爬滾打的游戲,從來不會安安靜靜地站在某處聊天。不要把男孩子的打斗全部歸結(jié)為攻擊性,相反,那些打打鬧鬧的男孩之間關(guān)系相當不錯,有時候他們的打斗行為甚至是友誼的一種表現(xiàn)。同樣是玩過家家游戲,女孩子喜歡一些家庭生活的內(nèi)容,而男孩子則傾向于表現(xiàn)生死毀滅的大題材。男孩喜歡強有力的形象,所以他們會喜歡超人。
7.安全問題:
男孩的主動傷害更多,女孩因為最危險所以最安全
因為從小到大都受到嚴格的保護,聽到嚴厲的警告,所以女孩的生活反而相對安全。就在女孩們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時候,男孩們的能量正在極大地發(fā)揮。他們非常喜歡危險和高難度所帶來的刺激,所以總會嘗試做出頭朝下滑滑梯,在樓梯上玩兒滑板,乃至翻墻、跨溝之類的危險動作。在她們看來,他們簡直是瘋了。
8.壓力的承受力:
男孩是“短跑選手”,女孩的持久性更強
動物實驗告訴我們,短期壓力對于男女所造成的影響正好相反:它會增強男性的記憶力,削減女性的記憶力。因此,男孩在階段性壓力下(比如期末考試)會學得更好。而女性的大腦對于長期壓力的承受力更強,所以當女孩遭遇父母離異等痛苦時,表現(xiàn)出來的適應性也更強。此外,男孩女孩面對失敗時的態(tài)度也有很大差別。如果一次考試成績差了,女孩會覺得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男孩通常說是沒有準備充足。
9.聽覺能力:
女孩優(yōu)于男孩
很多基礎(chǔ)研究顯示,女孩的聽力通常強過男孩。這種細微的差別在嬰兒期的聽力篩查中是很難被察覺的,但是等到他們上學以后就會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了。專家認為,可能是聽力稍弱,使得男孩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更加精神渙散。
10.視覺能力:
男孩對于運動的物體敏感,女孩則側(cè)重在色彩和紋理方面
通過對動物進行的研究顯示,視網(wǎng)膜上的細胞很早就受到性激素的影響,所以男孩和女孩的視覺能力從生命之初就開始不同。還有一些研究表明,男性的視網(wǎng)膜對于運動的物體更加敏感,而女性的視網(wǎng)膜則側(cè)重在色彩和紋理方面。因此,女孩子喜歡用明快的色彩畫花和蝴蝶,男孩喜歡用灰暗一些的顏色描摹汽車或太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