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的特產》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4-04 大班上學期班級計劃 大班上學期班務計劃 大班上學期幼兒評語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的特產》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品嘗江陰特產:馬蹄酥,體驗江陰特產的味美特點,并回憶其他的特色制品,通過觀察實物,讓幼兒知道江陰有哪些食用的特產和日用的特色制品,引導幼兒更深地了解江陰,增進熱愛江陰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家鄉(xiāng)的特產》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讓幼兒知道江陰有哪些食用的特產和日用的特色制品。[工作計劃之家 WWw.fz76.cOM]

2、品嘗江陰特產:馬蹄酥,讓幼兒體驗江陰特產的味美特點,并回憶其他的特色制品。

3、引導幼兒更深地了解江陰,增進熱愛江陰的情感。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各種可吃的特產:如馬蹄酥等實物。

2、其他的特色制品。

活動過程:

1、出示江陰特產的實物,提問:

“這是什么?平時見過嗎?吃過嗎?什么味道?好吃嗎?(通過討論,引導幼兒回憶平時吃時的美味。)

2、小結:這些東西是我們江陰的特產。

3、請幼兒品嘗江陰特產:

“現(xiàn)在,要請我們小朋友來嘗一嘗江陰的特產,吃完了告訴我是什么味道?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江陰有那么多好吃的特產,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請告訴大家?”(幼兒品嘗特產,并且討論)

4、請幼兒說說除了這些,還吃過哪些江陰特產?(幼兒自由討論,如蘿卜干、大麻糕、花生糖、芝麻片等等)

5、教師小結:這些好吃的東西,是我們江陰的特色,特別是江陰蘿卜干聞名各地,很多外地的游客到我們江陰來旅游時都要帶一些回家,我們江陰的特產在全國可有名啦!

6、幼兒討論:江陰除了這些有特色的食品外,還有哪些日用的特色制品?(如:梳篦等)

7、活動延伸:畫特產

“請小朋友把自己吃過的、用過的江陰有名的特產都畫下來,我們送去給廣告公司,為我們江陰這么有名的特產做做廣告,請更多的外地客人來吃、來購買吧!”

活動反思:

具有代表性的江陰特產有馬蹄酥、黒杜酒、刀魚等,在原來,這些特產聞名全國,但隨著生活水平的變化,這些特產經歷了一個由盛到衰的過程?,F(xiàn)在,說起江陰特產,全國人民并沒有忘記,而我們的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卻并不知道。因此,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了江陰特產的種類,通過品嘗特產,談論其他的特色制品,強化了江陰的特色在幼兒心目中的地位,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了江陰,產生了愛江陰的情感。

幼兒百科:中國特產指中國某地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有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祖國各地特產》及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祖國各地特產》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使幼兒了解祖國各地的土特產品,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祖國各地特產》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祖國各地的土特產品,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

2、激發(fā)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一張大的中國地圖平放在桌上。

2、幼兒操作材料“祖國各地特產”。

3、請家長給幼兒講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產(名稱和用途)

4、請幼兒與家長一同收集土特產布置成“特產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中國地圖,啟發(fā)談話,引導幼兒介紹祖國特產的興趣。

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中國)

請你在地圖上找出中國首都--北京及自己家鄉(xiāng)的位置,并向別人介紹這座城市有哪些名勝古跡。

請你在地圖上找出長江、黃河的位置。

2、認識祖國各地的特產。

(1)教師先作示范,介紹自己收集的祖國特產。哪些特產可列舉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鎮(zhèn)瓷磚),與掛圖對應起來。

(2)請個別幼兒向集體介紹自己收集的祖國各地特產,要求幼兒說出他的名稱、產地、特點、用途等,引導幼兒在地圖上找到相應位置。

(3)游戲“小小旅行家”

讓幼兒在地圖上相應的地方擺放各地的特產,并介紹哪些城市有哪些特產。

3、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說出掛圖上各種題材的產地。

活動反思:

《特產》是一個開放性單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全國各地的特產,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感。

如何較好地體現(xiàn)教學過程的開放性,實現(xiàn)教學目標,結合“生本”實驗,我進行了一些設計:

“生本”課堂是“以學定教”,那作為教師就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先學”。其實,就是前置性作業(yè)的布置。認真研讀了單元教材,思考了學生最近課前預習及資料收集情況后,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先學”提示——預習7單元,大致了解書中需學習的內容;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區(qū)或某幾種物產去收集相關特產或地區(qū)資料(簡潔、明確、易于介紹)。當然,根據上次《天外來客——隕石》的前置作業(yè)完成情況,我也將這項作業(yè)放在了周末,以便于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查找。

有了“先學”的鋪墊,我便用一次早讀的時間檢查了“先學”效果,并提出了一些(主要是針對收集的資料)建議,然后,我調整了本來的教學設計——由我先教,改為學生先交流、匯報,我再補充。課堂上,學生們在小組內充分展示、交流,然后爭著上臺向全班展示。當聽到底下的同學發(fā)出了贊嘆聲、驚訝聲,交流的學生及所在的小組都露出了驕傲的神情。由于資料收集范圍的廣泛、圖片的精美,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也使得課堂顯得較熱鬧。這時,出現(xiàn)了讓我意想不到的場景——兩位代表“乖乖虎”組上臺交流的孩子上臺后,并未開始介紹,而是小聲交流后大聲對全班說:“同學們,我們愿意與大家分享我們辛苦收集來的資料,但你們鬧哄哄的,一點兒也不尊重我們,讓我們很失望?!蔽衣牶蟮纱笱塾^察下面的學生,嘿,一下就安靜了。學生們已開始學著組織課堂的交流學習了,真好。

學生的資料收集范圍較大,結果用了兩節(jié)課才交流完成。但他們都還是意猶未盡。這時,我將《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提出,讓學生在小組內讀并體會,他們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再通過全班交流,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成熟季節(jié)、產地呼之欲出;也再一次使他們知道了介紹家鄉(xiāng)特產應注意的方面,為下一步習作奠定了基礎。

這個單元的學習還未結束,僅從已完成的內容及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生是感興趣的,自主參與的意識是強烈的,但也發(fā)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不足——

前置性作業(yè)的布置(主要指資料的收集),教師應給予明確的指向性,避免太廣、太多,影響教材的學習;課堂的交流學習,學生語言明確、簡潔訓練還需大大加強;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還需鞏固;對于組內“懶蟲”的幫輔需重點關注,需在探索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盡量控制“懶蟲”更懶;教師對學生“先學”結果的檢查需更細致,要及時給予指導、建議;課堂上,教師一定要耐心,要忍住想去幫學生說、幫學生做的欲念,給學生充分交流、展示的舞臺······

幼兒百科:特產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有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百家姓》及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百家姓》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講解、討論,了解百家姓的含義,大膽地交流關于名字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百家姓》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大膽地交流關于名字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通過講解、討論,了解百家姓的含義。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貼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導入

1、教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嗎?

2、幼兒到海報上找出自己的名字。并學習用“這是我的名字,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達。

3、教師:我們的名字都一樣嗎?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有的名字有兩個字,有的名字有三個字,還有一部分是四個字的。

二、尋找姓的秘密

1、教師: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么?你們的姓是怎么來的?能不能改姓呢?為什么?

2、教師小結:寶寶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所以,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是跟媽媽姓。

3、教師:你姓什么?你知道有哪些姓嗎?

4、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三、鞏固認識自己的姓氏

1、教師:你的周圍有沒有和你同姓的人?你知道哪些人和你的姓一樣嗎?

2、教師: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了,一共有十幾億人口,所以有好多姓,那么多的姓在古代就編成了一本書,我們就叫它《百家姓》。

3、教師出示《百家姓》的書,并讀一讀百家姓的內容,讓幼兒感知豐富的姓氏。

四、探索名字的奧秘

1、教師:我們小朋友的姓是跟爸爸或媽媽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小秘密嗎?

2、鼓勵幼兒講述家人給自己取名字的過程或意義。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爸爸媽媽不是隨便給我們取名字的,我們小朋友的名字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愿。

五、結束活動:《我為朋友取名字》

教師:喜歡自己的名字嗎?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么叫你?你愿意為朋友取一個既特別有好聽的名字嗎?

對于這一知識的接受,幼兒還是較容易的。對自己的姓的認識,及其含義也較有興趣。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要講一講。

在這一結束活動中,幼兒能很積極地說出自己名字的好,發(fā)言較熱烈。

活動反思:

《百家姓》原本是很復雜的,特別對于孩子來說,由于知識的匱乏,更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由來與奧秘。那作為老師應該詮釋的使它變得簡單明了,讓孩子輕松與之碰撞、對話、并產生情感!而我的這堂課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以說孩子只是在我的講解中,粗略的了解了一下,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并產生興趣。我想首先是我沒有重視這堂社會課,總覺得就是一堂副課,稍稍講講就行。有了這樣的心理,我就再也沒有事先去查閱相關的知識。那么一個連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老師還怎么去給孩子生動的講好這一課呢?我想我應該去彌補一下。

幼兒百科:《百家姓》是一部關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按文獻記載,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大班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特色的土罐茶》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特色的土罐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了解茶的作用,幼兒通過賞茶、品茶、泡茶,體會其中的樂趣,讓幼兒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是茶的故鄉(xiāng),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人民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家鄉(xiāng)特色的土罐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

家鄉(xiāng)是茶的故鄉(xiāng),茶內含豐富的礦物質,具有較高的藥物及營養(yǎng)價值,又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經濟產業(yè)之一,根據幼兒園指導綱要充分利用周圍環(huán)境的有利條件,激發(fā)幼兒“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結合家鄉(xiāng)具有民族特色的土罐茶,以“茶作為切入點,有計劃的啟發(fā)幼兒了解其中蘊涵的茶文化,探索其中的奧妙,從中感受和尋找興趣,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人民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賞茶、品茶、泡茶,體會其中的樂趣。

2、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了解茶的作用。

3、讓幼兒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是茶的故鄉(xiāng),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人民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課件、磁帶。

2、茶藝表演所需的用具。

3、幼兒操作用的茶具五套、茶葉、開水、盤子、紙杯等。

【活動過程】

一、賞茶與品茶。

1、組織幼兒觀看茶藝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2、在等待茶葉泡開的時間里,教師結合茶具與茶藝表演和幼兒一起討論“泡土罐茶需要什么?怎樣泡茶?泡茶時應注意什么?”

3、幼兒帶著問題品嘗土罐茶,它是什么顏色、味道的?當你喝到嘴里的時候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湯色黃綠、香味撲鼻、香氣濃郁、滋味濃醇)

二、了解茶文化。

1、以課件引出茶的生長環(huán)境,讓幼兒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是茶的故鄉(xiāng),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家鄉(xiāng)人民的情感。

2、認識茶的作用。

3、簡單了解祭祀古茶樹的傳說。

4、教師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土罐適合泡此茶。

(2)要選用好的山泉水。

(3)先放茶葉、再把燒開的山泉水倒入土罐,等一會,讓茶葉慢慢地泡開。

(4)品茶:要雙手扶住土罐倒茶,雙手端杯。小口抿茶水,讓茶香慢慢地進入到我們的身體。

三、幼兒嘗試泡茶。

1、四個人一組,提出泡茶活動的注意事項。

2、幼兒泡茶。

3、幼兒間相互品茶或者向客人老師敬茶。

四、活動結束整理用具。

【活動反思】

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是幼兒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怎樣使孩子在輕松、自然又感興趣的前提下,激發(fā)他們去收集、了解、關注有關宜興的風景名勝和土特產呢?為此,我在活動前,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去認識宜興、收集圖片,活動中我把大家收集的圖片按類歸放在一起,便于幼兒在觀看交流。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紫砂茶壺的聞名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再讓孩子觀看視頻知道家鄉(xiāng)特有的風景名勝,孩子被家鄉(xiāng)景色和特產迷住了,激發(fā)孩子對家鄉(xiāng)的自豪感。在介紹宜興新城時,孩子在自由觀看圖片講述時,由于已前知識經驗,所以在介紹時就很活躍,再通過觀看PPT,幼兒對宜興的景觀、雄偉建筑、土特產、名人等的認識,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愛家鄉(xiāng)的自豪感。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對宜興有一個大概的認識,更激發(fā)了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幼兒百科:土罐茶,顧名思義,就是用土制茶罐烤出來的茶。此茶罐無需多大,拳頭般大小即可,但非土制的不可;而茶葉,則是自家栽種、制作出來的,是真正的原生態(tài)、無公害的茶葉。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及教學反思


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上學路上》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

3、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繪制上學路線圖、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提問:

1、你們都上哪所學校?

2、從家到學校都路過哪兒?

3、你們上學的路線一樣嗎?

二、分析上學路線圖,學習畫圖方法

1、出示一張上學路線圖,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路線圖上每一個地方運用的標志,與幼兒一起講述。

2、提出畫圖要求。

(1)畫路過的地方、建筑物時,不僅自己要知道這是哪兒,而且要設計一些標志讓別人一看也知道這是哪兒。

(2)畫路線圖時要畫出路過的主要地方和建筑,而且這些地方要畫得大、清楚,標志要明顯。

3、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設計路線圖上的方向標志。

三、幼兒畫圖,教師巡視指導幫助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路線圖。

2、具體指導、提示個別幼兒標志設計要清楚、明顯。

四、幼兒講述自己的上學路線圖

1、小組之間講述,交流上學路線。

2、展示全體幼兒作品,請標志設計清楚、畫法新穎的幼兒為全班幼兒講述。

五、幼兒討論上學路上應注意的問題

1、交通安全常識。

上學過馬路時,應該注意點什么?

2、要遵守公共道德。

有些小朋友上學要坐車,坐車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六、教師總結

活動反思:

一年級的小朋友特別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每到這節(jié)課,他們會異常興奮,搖著手里的書跑來問:“老師,今天上什么課呀?”所以每逢上課,總要好好準備一番。在《上學路上》的教學設計中,我將學生的生活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讓學生體驗真生活,感受真教育,并且是在快樂中體驗和感受。

一、設生活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利用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康康熊在上學路上》和《小熊和小猴的故事》,這種模擬生活的場景,學生感覺特別有意思。然后就像孫悟空一樣火眼金睛地發(fā)現(xiàn)小熊小猴上學路上出現(xiàn)的問題,在愉快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這節(jié)課人人學習情緒高漲,個個爭先恐后,在這種心態(tài)下學習,事半功倍。

二、回顧生活過程,深化道德認識

通過錄像中的片段來層層展開,讓學生辨析是非,討論應該做些什么,在做的過程中應注意什么。一個個簡單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引導了學生進行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批判,從而深化了上學放學路上不能玩的道德認識。

三、拓展實踐活動,回歸生活運用。

讓學生把課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實到行動上,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回歸生活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我覺得這樣的課雖然看上去不是熱熱鬧鬧,然而卻是實實在在的,是從生活體驗中激起了學生真正的思考。

另外,通過畫上學路線和玩交通安全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上學不能遲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學生表演指揮,玩棋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掌握了本課的內容,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幼兒百科:上學是人們?yōu)槭芙逃咚ㄖ频囊环N學習知識的過程,一般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現(xiàn)代教育則為學齡前的兒童開設了幼兒園。小學到初中為九年義務教育,政府有義務承擔各地兒童上學,而高中、大學,以致幼兒園,則是自行學習。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祖國各地特產》及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祖國各地特產》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使幼兒了解祖國各地的土特產品,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2021-04-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百家姓》及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百家姓》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講解、討論,了解百家姓的含義,大膽地交流關于名字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
    2021-04-03 閱讀全文
  • 大班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特色的土罐茶》及教學反思 大班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特色的土罐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了解茶的作用,幼兒通過賞茶、品茶、泡茶,體會其中的樂趣,讓幼兒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是茶的故鄉(xiāng),激發(fā)幼...
    2021-03-2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及教學反思 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021-03-27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今天我當家》及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今天我當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建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能關注家庭的需要,了解當家不容易,懂得節(jié)約,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
    2021-04-02 閱讀全文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祖國各地特產》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使幼兒了解祖國各地的土特產品,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2021-04-03 閱讀全文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百家姓》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講解、討論,了解百家姓的含義,大膽地交流關于名字的由來,了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fā)幼兒認識百家姓...

2021-04-03 閱讀全文

大班社會教案《家鄉(xiāng)特色的土罐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知道泡茶的基本步驟與注意事項,了解茶的作用,幼兒通過賞茶、品茶、泡茶,體會其中的樂趣,讓幼兒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是茶的故鄉(xiāng),激發(fā)幼...

2021-03-22 閱讀全文

大班下學期社會教案《上學路上》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標志、符號形象地設計上學路線圖,并清楚地進行講述,知道自己的上學路線及應注意的相關問題,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021-03-27 閱讀全文

大班上學期社會教案《今天我當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初步建立健康消費的觀念,懂得花錢要合理、有計劃,能關注家庭的需要,了解當家不容易,懂得節(jié)約,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

2021-04-0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