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幼兒園好孩子說課稿 幼兒園愛勞動活動方案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自由活動時,嬤嬤拿著抹布,正在擦你們的活動玩具柜。莫莫你看到了后,輕輕的走了過去,對嬤嬤說:“嬤嬤,我?guī)湍阋黄鸩?,好不好?”嬤嬤同意了你的要求。你便走到衛(wèi)生間,拿了一塊抹布,學著嬤嬤的樣子擦起玩具柜來。你先輕輕的拿起玩具柜的物品,拿著抹布仔細的擦了起來。只見你一手用力的從里面往外面擦,擦完之后,再檢查一遍?!岸鳎Ω蓛舻牧?!”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很滿意,又來到區(qū)域“豬豬之家”忙活起來。你先擦起了“豬豬之家”的小廚房玩具。你認真的拿起一個個玩具,小心的擦著。你擦完煤氣灶,不放心,又拿起看看,自言自語道:“這打火的地方還有灰,我剛剛怎么沒看到?”由于里面被灶頭擋住,你一下子又擦不到,你又糾緊眉頭,嘟囔著:“擦不到怎么辦?”忽然,你像有了方法,眉頭舒展了開了,只見你捏起抹布的一頭,一點點的塞進去,再拔出來,一看,進去的那一塊灰塵沒了,你又用同樣的方法,擦了周圍的地方。一個光亮亮的煤氣灶在你的手中誕生了!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樣的學習可能在發(fā)生
看到嬤嬤在勞動,你主動的要求勞動,說明你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你在勞動過程中,認真、仔細在你身上充分的體現(xiàn)了出來。你能認真細致的擦著每件物品,甚至還會自我檢查嗎,你的信心,你勞動時的專注,都讓老師為你豎起大拇指。
下一步學習的機會和可能性
你在班級勞動中的這份細心與認真、專注,值得大家為你點贊。老師希望你把這個閃光點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同時能把這份認真、與專注傳遞給別人。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為了培養(yǎng)大班幼兒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每天早晨幼兒入園后或下午離園前,我都會安排幾個早到園或晚離園的幼兒,幫老師把小椅子輕輕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師打掃衛(wèi)生。
久而久之,許多孩子都以幫老師搬放椅子為榮,甚至有的孩子為了能幫老師搬椅子,要求早入園、晚離園。
班內出現(xiàn)了幼兒爭先恐后幫老師搬椅子、打掃衛(wèi)生的現(xiàn)象。
可最近幾天,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孩子不愿搬椅子了,我很納悶。
一天,我問幾個正不情愿地搬著椅子的幼兒:“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愛勞動的好孩子,以前都搶著幫老師搬椅子,可現(xiàn)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師……”琪琪欲言又止。
“為什么?大膽告訴老師!”在我的鼓勵下,彤鈺說話了:“老師,搬椅子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
那天做游戲,澤宇不聽話,您不是罰他到教室搬椅子了嗎?”我愣了一下。
那是幾天前的一個下午,孩子們在戶外做鉆圈游戲時,調皮的澤宇趴在地上做鬼臉,自己不鉆,還影響了后面的小朋友鉆圈。
我一氣之下,說:“澤宇,你不愿做游戲,到教室里搬椅子去!”澤宇不情愿地從地上爬起來,慢騰騰地走進了教室……沒想到,我的這一舉動讓孩子們感到幫老師搬椅子是不光彩的事。
為了挽回影響,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我向澤宇道了歉,并肯定了熱愛勞動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此后,孩子們又爭著搬椅子、打掃衛(wèi)生了。
觀察記錄《愛勞動的孩子》
觀察過程:
今天下午放學,等所有的家長把孩子接走后,我拿出拖把準備像往常一樣開始拖地。這時,楊**小朋友看見了,連忙跑過來說:“媽媽,我來幫你拖地板(在幼兒園我既是媽媽,也是老師)。我說:”我來拖吧,你現(xiàn)在還小,等你長大了再幫媽媽拖地吧!“可楊**堅持不肯。我說:”好吧,那你來拖地吧!”楊**興高采烈的拿起拖把拖了起來。過了一會,她不僅把臺階上的地板拖干凈了,而且把臺階下四個教室的門口都拖干凈了。看到這些,我欣慰地笑了。
觀察分析:
從楊**小朋友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她樂意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熱愛勞動,也渴望得到勞動的機會,我們就應該給孩子這樣一個平臺,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能力,等將來長大了,才能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而我們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還小,不讓孩子做這,不讓孩子做那,什么都包辦,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
培養(yǎng)孩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一、培養(yǎng)孩子動腦筋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若對某件事有濃厚的興趣,就會集中思想和注意力,就會想方設法克服種種困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怎樣培養(yǎng)孩子動腦筋的興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去感染和影響孩子,要用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態(tài)度和情趣去影響孩子。同時,父母還要常常給孩子提一些問題,激發(fā)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導孩子動腦筋解決。
二、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孩子動腦筋的興趣
父母對不愛動腦筋的孩子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實際,從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問題入手,如比較兩事物的異同,然后逐漸加大難度,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遇到的困難。
三、將培養(yǎng)孩子動腦筋的興趣融進生活之中
3-6歲的孩子,對抽象的理論不易理解,因此,光有說教不行,父母要創(chuàng)造動腦筋的環(huán)境,開展一些健康(健康食品)、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啟發(fā)孩子動腦筋,如搞家庭數(shù)學游戲、家庭猜謎活動、家庭智力游戲、中秋賞月晚會等,將數(shù)學、智力題融入活動之中。
四、讓孩子讀一些幼兒(幼兒食品)刊物,看“七巧板”等少兒節(jié)目,引導孩子動手、動腦。
五、帶孩子到大自然、到社會中去感受生活,拓寬生活空間。
可邊觀察邊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觀察季節(jié)的變化,觀察動植物的特征,耐心地解答孩子提出的一些問題。
六、運用激勵的手段,讓孩子嘗到動腦筋的甜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哪怕孩子只取得微小的進步,父母也不要放過,要及時地給予肯定,熱情地鼓勵。
同時,家長也應該讓自己的孩子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或工作,這對他們心智與精神的成長都有積極的作用。孩子在工作中不但學習了做事的方法和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同時也學會了動作協(xié)調的靈巧能力和空間關系的能力,這些都能促進他們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家務事、工作、手藝和勞作,對孩子具有很大的啟發(fā)作用。因為它不斷地對孩子提出問題,不斷地向孩子作出生動的有啟發(fā)的挑戰(zhàn)。
孩子心愛的‘好東西’
最近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孩子早上來園時手里總是拿著小粘貼,喜洋洋的,奧特曼的等等一些小玩意,一來到幼兒園孩子們就湊到一起‘欣賞’??墒呛⒆觽儼堰@種高興,帶到活動課上,就連睡午覺也得藏到安全的地方,生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一節(jié)活動課上,碩碩和一閣正交流的很激烈,并沒有聽老師講話,我心里想:平時這倆孩子上課挺積極地,怎么回事?我走近一看,原來手里攥著幾個氣球。還有一次活動課,我正投入到故事里,“張媽媽,張瀅舒分給小朋友粘貼了”,果不然,她周圍的孩子每人發(fā)一個粘貼。我就當機立斷把這些小東西收起來,“下午放學的時候再帶回家吧?!笨墒窍挛绶艑W的時候,小貼畫不知道放哪兒了。一次午睡時,晗晗把被子蒙在頭上,被子不停地動,原來蒙著被子玩小粘貼,我正準備收她的小貼畫,可是她攥的很緊,“張媽媽,我不玩了,我放到我的口袋里行嗎?”“不行,晗晗,下午放學的時候給你,這樣會影響你睡覺的,把被子蒙到頭上很危險,把頭露出來,睡吧!”晗晗有些不情愿的,閉上眼睛,準備睡覺了。孩子們喜歡玩一些在我們大人看來沒有什么意思的小東西,因為怕影響活動,我們常常把這些‘小東西’隨手收掉,等孩子再要時,我們或許忘了,或許找不著了。我覺著,對于孩子這些心愛的小東西應該正確的對待,這也是尊重孩子。當老師的可以換位思考,應該走到孩子們的心里去。
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有時,我們老師還會為教與不教而舉棋不定,理念讓我們放手,實際有恐于孩子不會。我們應該深刻領會到“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去做”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義。
有一首歌名叫《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我覺得教師的教育也該如此,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總把孩子攥在大人的手心里,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贊美,多給孩子一些心靈的溝通,那么孩子的發(fā)展遠遠高于你的預想。
放手,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把握好愛的度,孩子會成長得更好!
恩恩走上梯子,他邁著小步子一點一點往前挪動,走了兩小步,他身子晃了下,彎下腰想用手扶點東西,但是沒左看看右看看,沒什么可以扶的,于是又直起身子繼續(xù)往前走。他還是挪著小步子一點一點往前走著,到了中間了,他看到有梯子他扶了一下,然后又繼續(xù)往前,他的速度稍微加快了一點??煲叩浇K點時,恩恩加快了腳步,兩只手往前準備扶住梯子,終于,他扶到了,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他轉了身子,從梯子上爬了下去。
恩恩挪著小步子說明他有些害怕,但是他能夠堅持走完,并且沒有求助他人,還是很勇敢的。
他又自我保護的意思,一路上一直在尋找可以扶手的東西,當走到后面一點時,恩恩其實已經變得大膽多了,步子也加快了。
平衡能力一般。
兩條梯子是加大了難度的,路程加長了,而且平衡木較窄且旁邊沒有扶手,因此幼兒在心理上是有些恐懼的。
我們在地上放了墊子,可以緩沖幼兒的心理障礙,同時可以站在孩子的身邊,鼓勵他們,適當?shù)亟o予他們幫助,讓幼兒發(fā)現(xiàn)保持身體平衡的方法。
做個孩子愛戴的好老師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當“孩子王”已經十多年了,這期間有過歡笑,有過淚水。許多事情像飛逝的流星一晃而過,而有些事情像發(fā)了芽的種子在記憶里開花、結果。
那天,我打掃完衛(wèi)生,已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于是隨手拿了把椅子便坐下休息。這時,坐在我旁邊的桐桐,從椅子上站起來,把椅子一轉,又坐下了。我說:“桐桐,不能倒著坐椅子,這樣太危險了。老師以前說過,不能倒著坐椅子的,你忘了嗎?”他看看我,一臉無辜地把椅子轉過來。旁邊的楚鑫走到我面前說:“老師,你不讓我們倒著坐椅子,可你自己還倒著坐呢!”我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倒著坐的。
孩子的話讓我無以言對。同時,我也深深的感到:孩子們好奇心強,時時處處都想模仿,都在模仿。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為人師表,要嚴格要求自己,文明教人、文明育人;更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
作為我們幼兒教師——幼小花蕾的培育者,更應該把文明放在首位。那文明是什么呢?文明就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為幼兒做出榜樣;文明就是教孩子們擦鼻涕,教孩子們穿脫衣褲、扣紐扣、系鞋帶,不怕苦,不怕累等等。
做好老師很難,做幼兒愛戴的好老師更難。有人說,我們幼兒教師像個演員,有時扮演孩子的老師,有時扮演孩子的朋友,有時還要扮演孩子的媽媽,既教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又教他們怎樣認識世界,怎樣做個好孩子?不管是老師、朋友,還是媽媽,我們都應該從自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嚴格要求自己,真正給幼兒以好的影響,真正做幼兒學習、模仿的“榜樣”,做幼兒愛戴的好老師。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huán)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才會啟迪孩子們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快樂,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一生的發(fā)展,讓我們拉起文明的手,揚起誠信的帆,撒播我們的友善,做幼兒愛戴、喜歡的老師吧!
幼教隨筆:好好地愛我們的孩子吧
2008年將永遠烙在我們的記憶里。因為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什么是“大愛”,什么是“師愛”!
2008年將永遠烙在我們的記憶里。因為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什么是“大愛”,什么是“師愛”!
師德活動月一年一度,我想,活動的目的在于警世罷了,正如鐘聲,每敲響一次,就知道時間又走過了一輪。曾感覺這是一種機械化的形式,長此以往,會讓人更加疲乏與麻木??扇缃?當人的心靈經過一場災難的洗滌、滿腹淚水的浸泡、生命禮贊的感動……我為自己擁有生命而欣慰!我活著,一位活著的老師,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愛我們的孩子?讓每次的師德活動為自己的前行吹響號角吧!
在天災現(xiàn)場,一名男子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身亡,這就是29歲的張米亞老師,為了護衛(wèi)翼下的兩個孩子,生生地用自己的身軀抻起垮下來的橫梁!由于扣得太緊,在營救兩個孩子時,不得不提出要鋸掉他的雙臂!還有,當救援人員扒出譚千秋的遺體時,他正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4個孩子活下來,而他們的老師卻永遠地走了,是譚老師為孩子們筑起的生命之墻!……
這樣的場面很多很多,每看一次都會淚流滿面。作為一個幸運的老師,哭過之后,想的最多的是:自己沒有理由不去愛那些整天圍著叫你老師的孩子們!為自己,為那些死去的同行們!
也許有人會說:災難面前,人人都會如此。是的,“人性”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可就在這次災難中,仍舊有些人始終不到崗,有的什么也不顧,拔腿只顧自己逃命……危難之中顯英雄,但英雄并非是即興之作,而是厚積薄發(fā)!
災難面前,我們的民族是勇敢的!
災難面前,我們是幸運的!
災難面前,我們接受考驗!
災難面前,任何表白都是蒼白的,讓我們做好準備,從我們的心做起!從我們的孩子愛起!
教育筆記:《愛思考的好孩子》
教育筆記:《愛思考的好孩子》
前兩天的活動課結束時,我們班的小駿小朋友突然走到我旁邊跟我說:“老師,我能考你一個問題嗎?”我笑著說:“當然可以了?!彼缓靡馑嫉匦α诵Γ^了幾秒鐘,很靦腆地說:“猩猩最怕什么線?”我在腦中思考了幾秒,沒有反應過來,我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就對他說:“你稍等下,老師等會兒再告訴你答案,可以嗎?”他點點頭走開了。
那天上午我一個人在組織活動。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我只能把小朋友們穩(wěn)定下來才能去回答他的問題。這段時間內總有小朋友不停地打小報告,一刻也停不下來。等我真正能有思考的時間時,那已經是所有小朋友都躺下來安靜的休息的午休時間了。這時我再去想小駿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我不知道他所說的“猩猩”到底是動物猩猩還是天上的星星。為了準確理解他的問題,我走到他的床旁輕聲問了句:“你問是動物猩猩還是天上的星星啊?”他回答道:“是動物猩猩?!甭犃诉@個回答,很快我就知道這個腦筋急轉彎的答案是什么了,因為猩猩喜歡吃香蕉,所以它肯定不喜歡平行線啦。當我走過去跟他說了這個答案時,他有點失落,同時也露出了失落的表情。
“好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我們作為老師應該保護好孩子們的好奇發(fā)問的能力,如果做不到,也請善待每一個愛問問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