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廢紙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開學第一課 中班幼兒一日活動方案 幼兒一日活動方案 一天中午,剛吃過午飯,小朋友用餐紙擦完嘴、手,并且把餐巾紙習慣性的扔進了紙簍。當我從盥洗室出來的時候,正碰到孫豪澤把一塊餐巾紙從窗口扔到了樓下。我生氣的說:“你怎么把紙扔到樓下去了?”他一聲不吭的愣在那里,看到他不說話,我又問了一遍:“你為什么把紙扔到樓下?!彼崃税胩煺f:“我,我想不起來了。”聽了他莫名其妙的回答,真讓人哭笑不得。這時,我的氣消了一半,柔聲說道:“老師經常說,有廢紙、垃圾要扔到紙簍,你看小朋友都把掉在地上的紙拾起來,放進紙簍,你怎么能扔到樓下呢?知道自己錯在哪里嗎?”他眨眨眼睛,似乎明白什么似的說:“老師,我知道了,因為樓下沒有紙簍?!甭犃怂幕卮穑胰粲兴?,摸著他的頭說:“不是因為樓下沒有紙簍,而是樓下是小朋友玩耍的地方,是公共環(huán)境。如果大家都不注意隨手扔紙,咱們的環(huán)境就不衛(wèi)生了。保持良好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需要所有小朋友的努力,你明白嗎?”他憨憨的說“噢”,就下樓撿了。原來大人看似非常簡單的道理,在孩子們心里還不一定十分清楚。我慶幸自己沒當場指責他,而是耐心的傾聽他的理由。由此看來,作為老師,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學會傾聽遇到的問題,這樣孩子們才能樂意接受批評,身心愉悅的健康成長。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孩子的一張畫畫紙
今天一大早,我正在打掃衛(wèi)生,蓋蓋小朋友雙手捧著一張畫畫紙,對我說:“老師,這是我昨天晚上自個兒畫的。”當時,我瞥了他一眼,心想這孩子平時就比較調皮,不討人喜歡,便隨口說了一句:“噢,不錯,放那兒吧。”
等過了一會兒,我回頭收拾東西時,看見他的畫畫紙臟兮兮的,就順手把它揉成一團,扔到了垃圾簍里。
沒過多久,孩子們都陸續(xù)入園了,蓋蓋每看到一個小朋友就會說:“我把昨天晚上畫的畫帶來給老師了,老師把它放起來了?!甭牭竭@話時,我并沒把它當一回事。沒想到沒過多久,他突然跑到我跟前,對我說:“潘老師,我要把我的畫畫紙給小朋友看一看。”當時,看著他那急切與期盼的目光,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但又及時以一種老師特有的居高臨下的氣勢,瞪了他一下:“去去去,坐到位置上去,自己玩去?!?/p>
后來,我組織小朋友到戶外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蓋蓋小朋友一個人伏在座位上,一動不動。我很好奇,一個平時十分頑皮的孩子今天怎么會不出去玩。于是,我走到他跟前,問:“你今天怎么了?”當時他沒做聲,但我發(fā)現(xiàn)他眼眶里含著淚,我便又接著問,結果他委屈地哭著說:“老師,我要我的畫畫紙?!笨吹剿臉幼?,我才想起剛剛的一幕,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我連忙走到垃圾簍旁邊,把他的畫畫紙找了出來,可是它已經皺巴巴的,不成樣子了。蓋蓋拿著作業(yè)紙,難過地低下了頭。一時間,內疚、羞愧、負罪之感,迅速傳遍了我的全身……
我們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們也同樣需要我們尊重,渴望得到我們的欣賞和肯定??山裉煳覀儏s忽視了這一點,在有意無意中漠視、壓抑甚至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假如我當時能注意一點,并不失時機地給孩子一點表揚與鼓勵,那情況完全是另一種樣子。
孩子的一張畫畫紙,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
教育筆記:《一張餐巾紙》
教育筆記:《一張餐巾紙》
每次幼兒用餐前,我總是提醒幼兒用餐時要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干凈,告訴幼兒將骨頭,殘渣等放在桌子的邊上。在幼兒用餐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吃飯時容易撒飯。雖然其間我多次提醒幼兒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但是都無濟于事,總有幾組桌面上有那么點飯粒、菜湯、吃完的骨頭。
最使無奈的還是第四組,每次午餐后總是弄得桌上、地上一片狼籍。我多次詢問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說是豪豪小朋友把自己撒下來的飯粒、骨頭扔到別的小朋友面前,以證明自己吃的干干凈凈,桌上什么也沒有。盡管我不時提醒,可這種現(xiàn)象仍時有發(fā)生。
今天,午餐的主菜是雞腿,小朋友挺喜歡吃的。我在巡視孩子們的就餐情況時意外發(fā)現(xiàn)有一張餐桌非常干凈,所有的雞骨頭都吐在了桌子中間的那張餐巾紙上。圍著這張桌子的六個小朋友吃得格外開心,連吐雞骨頭這一動作都因那張公共餐巾紙而變得頗有情趣。六個孩子此時此刻如同一家人,圍坐一起共進午餐,那溫馨的氣氛,讓我這個旁觀者都感覺到特別的溫馨。
我問:“這個辦法真好!是誰想出來的?”豪豪小朋友笑著說:“老師,是我想出來的,這辦法好嗎?”我說:“好,你們看桌子上干干凈凈,殘渣都在餐巾紙上了?!边@一說,豪豪小朋友的“專利”立即引起了全班孩子的興趣,并很快得到了推廣:其他小餐桌也紛紛仿效。
一張小小的餐巾紙,既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就餐習慣,又營造了一種溫馨的就餐氛圍。豪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餐巾紙供大家吐雞骨頭,這是個偶發(fā)性的行為,我抓住時機加以引導,使之得到鞏固和延伸,從而變成了孩子們有意識的良好習慣。
美工區(qū)隨筆:廢紙好去處
結合主題,我們?yōu)楹⒆觿?chuàng)設了一系列區(qū)域活動,其中有一美工區(qū),孩子們十分感興趣,做的很投入。但當游戲一結束,大家正在分享著自己的成果之時,誰都沒有注意這一區(qū)域的“狼藉”景象。廢紙、剪下的腳料,橫七豎八地躺在桌上、地上。但為了使孩子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決定不再幫他們收拾“殘局”。
我無意中瞥到了教室角落的垃圾筒,便靈機一動。趁著孩子們興奮著,我說干就干,立即收拾出一空地方,放上紙箱,貼上了“廢紙回收站”,我自己當上了“廢紙回收員”。一切準備就緒,我便吆喝起來:“收廢紙了,收廢紙了?!焙⒆觽兟犃?,興致極高,自覺地加入到了游戲中來,到處搜羅廢紙。不一會兒,活動室里的廢紙便讓孩子們“掃蕩”一空,“廢紙回收站”里也排起了長長的隊。賣完廢紙的孩子也很好奇的問:“禇老師,你為什么要把廢紙收回去???”看見孩子們好奇的眼神,我很神氣的說:“這下你們不知道了吧,我要把這些廢紙變成紙漿,再用紙漿做各種各樣的東西?!闭f著,我拿出一個紙杯給孩子們看,他們驚訝地瞪起眼睛:“啊,原來這是用廢紙做的?!薄暗椑蠋煟乙蚕胱?。”我趁熱打鐵:“那以后就把廢紙都送到廢紙簍里,等攢夠了,我們試著變紙漿。”孩子們聽了哈哈大笑。
從那以后,孩子們再也不亂丟廢紙了,我們的教室變得干凈又整潔。一個小小“廢紙回收站”的點子,既讓孩子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又能使舊物回收再利用,真是一舉兩得。
教育隨筆:廢紙邊的妙用
小班的孩子幾乎沒有什么感興趣的事,一會兒工夫就會無事可做,鬧哄哄的,真有點煩人。每時每刻都需要老師的提醒,離不開人。
有一次要上課,急等著用教具,可是孩子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他們無事可做,該怎樣安頓孩子讓他們閉上小嘴巴呢?我靈機一動,把平時積攢下的及時貼、彩紙邊給孩子們分發(fā)下去,讓他們自己玩,省心。于是,每人發(fā)了一張白紙,一把小剪刀,讓孩子們任意剪貼,隨意創(chuàng)造和搭配,孩子們剪得極其認真。教室里安靜極了,沒有一個孩子亂說話,各自揮動自己的小剪刀,展開想象的翅膀任意創(chuàng)造??纯此麄兗埳系淖髌?,雖然粘貼得不是十分漂亮,但孩子們講起自己的作品竟然頭頭是道,構成了他們心中完美的圖畫。
今天這個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孩子們愛動手,愛剪剪貼貼,哪怕忙得天翻地覆,昏天黑地,他們也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己的思維,也有自己美好的向往,有時我們老師也要放開手,讓孩子去大膽地做一做,不要把孩子禁錮起來。
這些廢紙邊不但能讓老師安心地制作完教具,還讓孩子們玩得盡興,鍛煉了孩子們動手和審美的能力,發(fā)展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建議大家把這些各種顏色的廢紙邊收集起來,在區(qū)角活動時,讓孩子們動手撕撕剪剪、粘粘貼貼時,都是很好的材料。這樣既省老師的力去搜集,顏色還特別多,大家不妨試一下。
半張紙讀后感經典4篇
我們聽了一場關于“半張紙讀后感”的演講讓我們思考了很多,經過閱讀本頁你的認識會更加全面。書讀的越多,我們才能成為靈魂豐富的人,當我讀完了作者寫的作品,里面的劇情真的精彩絕倫。?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半張紙讀后感 篇1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瑞典的斯特林堡。半張紙是全文的線索,將兩年生活貫穿起來,可以避免許多過程的交代,進行跳躍式的描述,詳略自由。正是因為這種省略,更可以讓人對他的生活充滿聯(lián)想,更能體會到那種孤獨感。
主人公在搬家時發(fā)現(xiàn)了這記錄了他兩年中點點滴滴的半張紙。
故事總是從美好的愛情開始。他與愛麗絲(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的一個)相戀了,接著他們結婚了,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手頭也是越來越寬裕了。美好的生活開始了。這對夫婦精心打扮了他們的愛巢,貪婪地吮吸著愛情的甜蜜。
他們將去歌劇院,沉浸在舞臺上神話情節(jié)的魅力中。后來,愛麗絲懷孕了,這似乎意味著一個更幸福的家庭的到來,上帝總是喜歡和人們開玩笑。在分娩過程中,他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兒子永遠離開了他。
這對任何能接受事實的人來說都是晴天霹靂。這樣的打擊對于一個正在享受幸福、對未來充滿信心的父親、丈夫來說是殘酷的。以后縱然是前程似錦,如果沒有分享的人,不也是種悲哀嗎?
想象一下,下班回到家,打開門,迎接你的是孤獨的空氣和無盡的黑暗,咳嗽一聲屋子飄蕩著回音,這不也恐怖嗎?我不忍心往下看,我不知道這個可憐的人會做什么,但我想我能理解他做什么,即使他什么都不做,我也會覺得不正常。
書中這樣描述他看到紙上寫著“埋葬事”的情景:下面的內容他已無法辨認,因為他眼前一切都模模糊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過海水看到那樣。這是如何撕心裂肺的痛,才讓人有溺水窒息的感覺。
后來,他變得淡定了。只需拿起紙,親吻它,仔細折疊,放在胸前的口袋里,也許可以讓心感受到妻兒的溫暖。在這兩分鐘里,他又度過了兩年的人生,兩年的快樂和痛苦。
他出去的時候,并不灰心。他昂起頭來,像個驕傲而快樂的人。這是為什么啊?難道他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嗎?
還是樂極生悲,失去理智了?錯了,我錯了,我真的錯了。因為他知道她嘗到了生命所能給予的最大的祝福。
有很多人,可惜,連這一點也沒有得到過。
也許他真的很開心。畢竟,他擁有一生中最珍貴的幸福。即使他失去了它,他也有一些安慰。有很多人甚至沒有。孤獨的時候可以找回憶來作伴。流星轉瞬即逝,因為它轉瞬即逝是永恒的美麗。
也許幸福的價值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只要我們擁有它,只要我們心中留下痕跡,就足以陪伴我們度過有限的一生。有些當時不能察覺到的幸福,在失去后才能咀嚼到其中的香甜可貴。不要想得太多,想想曾有的不該沒把握。
往往略帶遺憾的美好才能在我們的心里扎根,才足夠刻骨銘心,才會永生不忘。
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亦或是在失意絕望的時候,我們會感到迷茫,感到無助,感到冰冷,感到壓抑,甚至會窒息,這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打開那個心里深處的匣子,里面有我們封存了的記憶,那時拿來再次重溫回想,再次細細咀嚼,咀嚼其中的那份只屬于我們自己的感動,也許里面還攙著絲絲歉意,還有一份可惜,但這份記憶帶給我們的是無可比擬的力量,這力量足以讓我們恢復所有的創(chuàng)傷,足以給我們信心和希望。也許你會感覺到氧密度逐漸增加,心臟開始正常工作,凝結的血液開始融化。
還有跟你一起會覺得天不那么黑,人也不那么累,也許我可以繼續(xù)跑,也許前面就是終點站。也許下一站就是幸福了。
幸福,鑄就了美。
幸福,凝聚了力。
幸福,升華了愛。
學會感恩。感謝上帝給我們的幸福,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只要我們有,就不應該有怨言。
約會感恩吧,生活本來就如此精彩。
愿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位幸福的天使。
半張紙讀后感 篇2
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中說道,思念遠離的戀人是單向的,總是通過呆在原地的那方顯示出來,而不是離去的那方。思念總會在人無所事事之時傾入,離去的人已尋得了解脫,傷痛便付諸于駐足者。思念沖緩了時間,讓時間變得緩慢而黏稠,于是兩分鐘可以變成兩年,一日可成三秋。讀半張紙時,突然就有這種感受。
作者以半張紙為橫截面,讓普通無常的小紙條凝固所有人事變遷的喜怒哀樂,聯(lián)結年輕房客的思念與愛。涂滿字跡的小紙片在男主人公眼里卻寫滿了一系列美麗的羅曼史,喚起了他妄圖塵封的美麗記憶,因為太美麗,才會痛,因為太美麗才會怕失去。
如果可以讓他選擇,他可以什么都不要的,他可以放棄所擁有的一切去換她一生平安。愛情真的不需要什么轟轟烈烈,你死我活,最最平淡的才是最最幸福的,只要每天晚上擁著你愛的人入眠,每天清晨枕著他的臂彎醒來便足矣。
可惜的是上天沒讓他選擇,便帶走了他的一切。他的愛麗絲,他那位出生的孩子……這些,都是他不愿意再想起的事實。他那么急于搬出這座寓所,還不是為了這段讓他一想起便視線模糊的記憶。
原本的原本。這是件多少讓人開心的事?。榱似诖a期的到來,他甚至去請了岳母過來照料著。他怎么會想到,這種帶著喜悅的等待卻等到一個殘酷的結局,她怎么可以就這么離自己遠去,怎么這么快就走了。
斯特林堡筆尖勾勒的哀傷瞬息間如同巨大而無法抗拒的魔力將我拽入深淵,盡管只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描寫和敘述,卻仿佛能看到故事的一切,從開始,高潮,到結局,從相愛結婚到天人永隔。有太多的東西可以想象,有太多的愛可以品味。這就是作品的力量。
年輕房客最終拿起淡黃色的半張紙片,親吻,收藏……這將是他人生中最珍貴的紙片,因為小小的半張紙早已蘊含了人間無數苦辣酸甜凝聚了美好的愛。
半張紙讀后感 篇3
還孩子一個學習的自由空間
這是一本寫給小學數學教師的書。這里有數學大家解讀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的力作,也有近5年來小學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熱點難點問題的案例式探討,還有對美國小學數學課堂的近距離觀察與記錄,直接或間接回答了我們國內難以解決的教學方式改革問題。本書同時以現(xiàn)代數學教育的發(fā)展為背景反觀教師素養(yǎng),為小學數學教師指出專業(yè)發(fā)展的方向。可以說,這是《人民教育》大浪淘沙淘出的經典專業(yè)作品,作者多為國內知名教師、教授。它站在思想與課堂實踐的交匯處,直面現(xiàn)實,扎根本土;它以國際視野,審視中國數學教育的當下與未來。本書給了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不可多得的一本專業(yè)參考書。通過讀書學習,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感想如下: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愿學
心理學家說過:兒童心理是在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兒童的思維同他的情感分不開,這種情感是發(fā)展兒童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極其重要的土壤,學生只有在情感愉悅的氣氛里思維才會活躍。因此,課堂上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關注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學生的發(fā)言大膽發(fā)表不同見解,努力開創(chuàng)課堂教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新局面。
一堂成功的數學課,應從導入新課起,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導入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如教學“比較分數的大斜時,可以通過唐僧給悟空和八戒分餅的故事導入;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通過動畫演示車輪為什么做成圓的這一生活實際問題導入;教學“通分”時,可利用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公倍數導入等。事實上,一個合適的導入總能抓住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
另外,準確適當的提問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思維的共鳴,從而激活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首先提問:你有什么方法能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當學生知道用數方格的方法后,教師可接著問:如果有一塊很大的平行四邊形的土地,用數方格法方便嗎?怎么辦?上述提問激起了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欲望,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二、指導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
學習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好的學習方法,學生掌握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法國教育家盧梭說:“形成一種獨立的學習方法,要比獲得知識更重要。”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類型的不同,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學會自主學習。
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學習中,根據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同,可把學生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學習興趣型,即數理邏輯智能比較發(fā)達,生性喜歡數學;二是升學要求型,即為了考上理想的初中而努力學數學;三是獲取認可型,即為了滿足家長、親友的要求,獲取他們的認可而學數學。不管學生出于哪種目的,他們都有積極的一面,都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
第一、二類的學生,學習的主觀意識比較強,屬于班級中的學習優(yōu)勢群體。這類學生,學習上往往比較主動,充滿熱情。他們希望系統(tǒng)地學習小學階段的知識,從而適應強烈的競爭。對于這些學生,我們主要關注他們學習熱情的持久性,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比如可提醒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上面可以記自己在預習時碰到的疑問,課堂上的典型例題、解法,練習和考試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剖析。記筆記時,不要把筆記本記滿,要留有余地,以便課后反思、整理,這樣既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又有利于課后有針對性的復習,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第三類學生,通常不屬于班級中的優(yōu)勢群體,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往往比較被動,學習熱情不高。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內心喜好,經常走近、走進他們,要在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心態(tài)和學習興趣上花工夫,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樹立學習信心,化被動為主動。平時除了指導他們怎樣預習、復習、怎樣寫考后反思外,課上還要鼓勵他們勤思考、勤動手、勤發(fā)言。課后,教師要融入這些學生中,既輔導知識又輔導學法,解決學生個性化的問題,幫助每一個學生自主地去學習,真正地會學習。
三、留足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樂學
體現(xiàn)學生主體作用的課堂,應該是開放的課堂,應該給足學生自由表達意見,自由應用知識的空間。課堂的開放,是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下的開放。只要開放有度,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真正參與到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中來。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特別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xiàn)自我的情境。凡是能通過動手操作推理的內容,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即使有的學生動手能力不盡如人意,但只要他參與了,就是表現(xiàn)自己了,他就會多一份興趣,多一點自信。當學生們因為某個問題發(fā)生爭論時,教師可以先不急于表態(tài),而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達觀點,自圓其說。這樣,不但給學生提供了傾聽別人發(fā)言的機會,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而且使學生在爭論、互評、自由發(fā)表觀點中展示了自我,這樣就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另外,遇到揭示結論時,同樣可引導學生自己總結。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這樣可以使學生在科學家般的推理、歸納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快樂地學習數學。我們教師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示:只有這樣,才能把枯燥死板的數學學習過程變成為生動、活潑、主動學習和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過程。
半張紙讀后感 篇4
《半張紙》奧古斯特·斯特林堡
最后一輛馬車走了;戴著黑帽子的年輕房客還在空蕩蕩的房子里徘徊,想看看是否有什么東西丟失了。沒有,沒有什么東西遺漏,沒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決定不去想他在公寓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但是在墻上,在**機旁,有一張涂滿字跡的小紙頭。上面寫的字是用多種筆跡寫的;有的很容易辨認,用黑黑墨水寫的,有的用黑、紅、藍鉛筆寫的。這里記錄了短短兩年間全部美麗的羅曼史。
他決心忘記的一切都記錄在這張紙上——半張紙上寫著一段人生故事。
他取下這張小紙。這是一張淡黃色有光澤的便條紙。他將它鋪平在起居室的壁爐架上,俯下身去,開始讀起來。
第一個是她的名字:艾麗絲——他知道的最美麗的名字,因為這是他情人的名字。旁邊是一個**數字,15,11,看起來像是教堂唱詩班的詩篇。
這是涂鴉:銀行,這是他工作的地方。對他來說,這神圣的工作意味著面包、庇護和家庭——生命的基礎。在**號上有一條很粗的黑線,因為銀行倒閉了,他在短暫的焦慮之后找到了另一份工作。
接著是出租馬車行和鮮花店,那時他們已訂婚了,而且他手頭很寬裕。
家具店,室內裝潢師-這些人裝飾他們的公寓。搬運車行——他們搬進來了。歌劇院的售票處,50歲,50歲——他們是新婚夫婦,經常在周日和晚上去歌劇院。
在那里度過的時光是最愉快的。他們靜靜地坐著,他們的心陶醉在舞臺上神話王國的美麗與和諧之中。
接著是一個男子的名字(已經被劃掉了),一個曾經飛黃騰達的朋友,但是由于事業(yè)興隆沖昏了頭腦,以致又潦倒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不得不遠走他鄉(xiāng)。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煙云罷了。
現(xiàn)在新婚夫婦的生活有了新的變化。一個女子的鉛筆筆跡寫的“修女”。什么修女?
哦,那個穿著灰色長袍,面容和善的男人,她總是那么溫柔地走過來,沒有穿過客廳,而是直接從走廊走進臥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醫(yī)生。
名單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一位親戚——母親。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翼翼地不去打擾這對新婚夫婦。但現(xiàn)在她受到了他們的邀請,因為他們需要她而高興地來了。
以后是紅藍鉛筆寫的項目。傭工介紹所,女仆走了,必須再找一個。藥房——哼,情況開始不妙了。
牛奶廠——訂牛奶了,消毒牛奶。雜貨鋪,肉鋪等等,家務事都得用**辦理了。是這家女主人不在了嗎?
不,她生產了。
他認不出下面這些東西,因為他面前的一切都很模糊,就像溺水者透過大??吹降哪菢?。這里用清楚的黑體字記載著:承辦人。
在后面的括號里寫著“埋葬事”。這已足以說明一切!——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沒有什么了。一切都歸于泥土,這是一切肉體的歸宿。
他拿起那張淡黃色的紙,吻了一下,小心地疊了起來,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在這兩分鐘里,他又多活了兩年。
但是他走出去時并不是垂頭喪氣的。相反,他抬起頭,像一個驕傲快樂的人。因為他知道他嘗到了生命所能給予的最大的祝福。有很多人,可惜,連這一點也沒有得到過。
賞析:短短的一千五百字,寫了主人公兩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的生活:從戀愛到結婚,新婚燕爾,又到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再從在銀行工作,失業(yè)后又找到新的工作;接著他一個“曾經飛黃騰達的朋友”,由于頭腦發(fā)熱,盛極而衰,遠走他鄉(xiāng)。
終于,突然,晴朗的天空突然變了,妻子和女兒突然相繼病倒,先是病入膏肓,然后離開了恨天。
書中這樣描述他看到紙上寫著“埋葬事”的情景:“下面的內容他已無法辨認,因為他眼前一切都模模糊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過海水看到那樣。這是如何撕心裂肺的痛,才讓人有溺水窒息的感覺。
后來,他變得淡定了。只需拿起紙,親吻它,仔細折疊,放在胸前的口袋里,也許可以讓心感受到妻兒的溫暖。在這兩分鐘里,他又度過了兩年的人生,兩年的快樂和痛苦。
他出去的時候,并不灰心。他昂起頭來,像個驕傲而快樂的人?!?/p>
這是為什么?。侩y道他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嗎?還是樂極生悲,失去理智了?
不,不是的。因為他知道她嘗到了生命所能給予的最大的祝福。有很多人,可惜他們連這個都沒有。
也許他真的是幸福的,畢竟已經擁有過人生中最寶貴的幸福,即使失去了也有些安慰,還有很多人連這點都無法擁有。孤獨的時候可以找回憶來作伴。流星轉瞬即逝,因為它轉瞬即逝是永恒的美麗。
也許幸福的價值不是用時間來衡量的,只要我們擁有它,只要我們心中留下痕跡,就足以陪伴我們度過有限的一生。而若你有著遺憾的沒有把握到的幸福,不要難過,因為往往略帶遺憾的美好才能在我們的心里扎根,才足夠刻骨銘心,才會永生不忘。
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亦或是在失意絕望的時候,我們會感到迷茫,感到無助,感到冰冷,感到壓抑,甚至會窒息,這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打開那個心里深處的匣子,里面有我們封存了的記憶,那時拿來再次重溫回想,再次細細咀嚼,咀嚼其中的那份只屬于我們自己的感動,也許里面還攙著絲絲歉意,還有一份可惜,但這份記憶帶給我們的是無可比擬的力量,這力量足以讓我們恢復所有的創(chuàng)傷,足以給我們信心和希望。也許你會感覺到氧密度逐漸增加,心臟開始正常工作,凝結的血液開始融化。
還有跟你一起會覺得天不那么黑,人也不那么累,也許我可以繼續(xù)跑,也許前面就是終點站。也許下一站就是幸福了。
幸福,鑄就了美。凝聚了力。升華了愛。
學會感恩。感謝上帝給我們的幸福,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只要我們有,就不應該有怨言。約會感恩吧,生活本來就如此精彩。 愿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位幸福的天使。
那一張張純真的臉
孩子們是那樣的天真無邪,那樣的單純可愛,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的臉,讓人快樂的感覺充滿心田……昨天下午,我和楊老師帶孩子到戶外活動,由于天氣熱,我們不想讓孩子劇烈運動,所以帶了一桶玩具到院子里。孩子們都整齊的坐在圈圈上,等老師給他們分玩具。孩子們一拿到玩具,就高興地玩起來。孩子們玩的是那么認真,而且嘴里還嘟囔著什么……
我坐在旁邊看著他們玩,突然張鑫昊跑過來說:“老師你看,我插了個飛機。”我說:“真好!你去玩玩吧?!敝灰娝吲d地拿著自己飛機在天空轉啊轉,嘴里還說著什么。這么一個小玩具就讓孩子這么開心,孩子真是天真可愛。我再看看別的孩子,有的孩子說“老師你看望遠鏡”“老師您看城堡”“老師你看火箭,嗚---”------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此豐富,看著每個孩子都玩得那么盡興。看著孩子們那高興勁,我笑了,心想:這就是孩子,無憂無慮,天真可愛,太羨慕你們了,真想回到童年……
有人說,快樂是人的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它會使人變得開心是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是愉悅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是滿足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是最幸福的媽媽!
畫一張“全家福”
今天上畫畫課,決定讓孩子們每人畫一張“全家?!?。
“孩子們,這節(jié)課我們每人畫一張全家福好嗎?”“好好好,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媽媽姐姐和我!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著。還沒等我講清楚,孩子們就準備好圖畫本和彩筆了,有的嘴里還不停的嘟囔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整頓好課堂秩序后,孩子們開始畫了。我也拿出了一張紙跟孩子們一起畫起了全家福。家里四口人:老公、我和兩個閨女。用最簡單的輪廓畫出了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聊天的情景,頓感心里暖暖的。畫完后看著孩子們全神貫注的投入到畫畫中,心里很是為他們高興。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陸續(xù)畫完了!“畫完的,跟旁邊的同學交換著看一下,看看誰畫的最好看!”“我畫的最好,我畫的最好,我和爸爸媽媽牽著手,我和姐姐穿著新裙子……”孩子們拿著自己畫的全家福高興的不得了!看著他們開心天真的樣子,我也發(fā)自內心的笑了!
這堂課孩子們過的很充實也很高興。我們平常應多給孩子們提供畫畫的機會,在畫畫中增加孩子們的親情感,想象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對畫畫的興趣。
張張賀卡寄情懷
本周是主題活動《甜甜蜜蜜》的最后一周,在三周的學習中,孩子們從不同角度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糖果,材質上:軟糖、硬糖;種類上:棒棒糖、棉花糖、奶油糖、芝麻糖等等;口感上:甜的、咸的;等等。
本周三是重陽節(jié),小班的小朋友剛入園,他們對節(jié)日還不是很理解,在跟小朋友的一番交談下,他們知道了:重陽節(jié)也叫老人節(jié),是老人的節(jié)日。我請小朋友說說你想給誰過節(jié),小朋友們紛紛說要給爺爺奶奶過節(jié),我馬上引出:“那我們給爺爺奶奶做一張賀卡吧!”小朋友的興致一下就來了,我馬上提出做賀卡的要求,他們呀聽得可認真了呢!在后面的制作環(huán)節(jié),一個個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涂涂、貼貼,連平時最喜歡跑來跑去的宇辰都乖乖坐在位子上呢!
配合主題活動,我給每位小朋友發(fā)了兩顆糖,請小朋友回家后給爺爺奶奶,并祝爺爺奶奶節(jié)日快樂。當天晚上,我們的QQ群里可熱鬧啦,爸爸媽媽們聊著孩子的趣事,都說孩子懂事了,平時糖拿到手上就吃掉了,今天愣是每吃,還一定要看著爺爺奶奶吃下去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