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對不起,我不能讓孩子不挑吃穿

發(fā)布時間:2021-02-18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孩子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朋友圈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以貌取人,絕對科學。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華氣度,步態(tài)可見自我認知。表情里有近來心境,眉宇間是過往歲月。衣著顯審美,發(fā)型表個性。職業(yè)看手,修養(yǎng)看腳。可“窮”會從全身散發(fā)出來,那些騙來的名牌穿戴再多也無法遮蓋!

看起來有些絕對化,卻也頗有道理。我贊同“衣著顯審美”這句,也很支持寶爸寶媽們在經(jīng)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自己的孩子穿上得體整潔的衣服,因為從小養(yǎng)成的審美,會影響他的一生。

01、美是永恒的競爭力,我們有責任給孩子一張不被憐憫的臉。

前段時間有個很火的視頻,視頻內(nèi)容是同一個小女孩,穿著不同的衣服走在公共場合,測試人們的反應。

當小女孩穿著看起來整潔干凈的衣服時,路人們會停下來跟她聊天,非常禮貌的問她是否需要幫助,小女孩得到了路人的關(guān)心與喜愛。

隨后,工作人員把小女孩打扮成了一個衣衫襤褸、滿臉灰塵的“小邋遢”,這樣的她看起來比之前更加可憐。但是,當她孤獨的站在路邊,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停下來看她一眼。

后來實驗場所從室外轉(zhuǎn)移到了餐廳,小女孩穿著花衣服獨自走進一家餐廳,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里都充滿了慈愛與溫柔。

人們給她擁抱,跟她聊天,還會折紙飛機逗她開心。

然而當小女孩再換上那身破爛裝扮出現(xiàn)在餐廳里時,全世界仿佛變了一個樣似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人們把包拿的遠遠地,生怕被她給弄臟了。

人們的態(tài)度全都發(fā)生了360度的大轉(zhuǎn)彎,沒有了和顏悅色的笑容,有的只是滿臉的嫌棄與厭惡,大家把她推來推去,誰都不愿意搭理這個臟兮兮的流浪小女孩。甚至有人讓服務人員將她趕出餐廳?!?11642.CoM 優(yōu)美句子網(wǎng)】

最后,小女孩因為太過委屈,傷心的跑出了餐廳,拍攝也被迫終止。小女孩哭著說:我覺得很難過,大家都叫我快走開。因為我的臉上有臟臟的煙灰和我穿著骯臟的衣服。

這段視頻,意是在告訴我們“人不可貌相”,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人的衣著外貌,動作神態(tài),都在綜合而復雜的共同營造著別人對他的看法。這種“以貌取人”,是不分年齡和地域的。

穿著破爛的孩子,看上去只有可憐和無助,哪怕只是短暫的表演,也難從小女孩的臉上看到屬于孩子的無憂無慮的神采。

而穿著得體大方的孩子,卻能通過他們的精神面貌傳遞出一個信息:我是有人關(guān)心有人愛的孩子,我的父母對我很負責任,同時也很用心的教我為人處世和社交禮儀,我有良好的教養(yǎng),跟我溝通你可以很安心。

我們無法左右孩子的容貌,我們卻能通過給孩子合適的打扮,給孩子一張不被憐憫的臉。

所謂合適的打扮,并不是要父母們給孩子穿上滿身的名牌,戴上多么貴重的飾品,而是在保證孩子穿的干凈得體的條件下,盡量讓孩子的衣著更加有色彩感和審美情趣。

這不僅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而且當讓孩子以一種整潔得體的形象出現(xiàn),就是給了他一張贏得他人親近和認可機會的名片。

02、你今天給孩子的審美教養(yǎng),會融入進他明天的氣質(zhì)。

著名書畫家徐悲鴻先生在孩子只有四歲時,開始教他們練字。

據(jù)他的三兒子,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藝術(shù)學院院長的徐慶平回憶說,徐悲鴻會給他和他妹妹每人一本《張猛龍集聯(lián)》,當時每天要寫兩頁大字本,是對著字帖臨摹。

他說,父親之所以選擇張猛龍碑帖給我和妹妹做教材,是期望我們能從中體悟到做人的品質(zhì),那種大度、開闊、堅實、雄強,父親希望我們從小就學會欣賞壯美的東西。而這些,我在自己已過而立之年后才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為此我終生感激父親。

可以說,徐悲鴻先生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審美啟蒙。孩子的審美敏感期常發(fā)生于2.5~5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本能地嘗試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美的理解和感悟,并且,他們也會執(zhí)著地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來打造自己。而他們的審美標準,就是來自于成人世界。

所以我們??梢钥吹剑@個年齡段的女孩子,會特別熱衷于學媽媽化妝。她們會用口紅涂嘴唇,用腮紅涂滿臉,會熱衷于戴各種各樣的小首飾。而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子,則可能比較容易搶其他孩子的東西。這并不是因為他不乖,而是他有了審美觀,開始覺得他人的物品比自己的好看比自己的美。

如果寶爸寶媽們抓住這個時期,多讓孩子接觸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比如帶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詩詞之美、音樂之美、繪畫之美,服飾之美甚至飲食之美,孩子就特別容易受到影響,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品位。

相反,如果我們沒有給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審美觀,那么他以后想要補上這一課,學費就相當高昂了。

03、審美是條起跑線,越早重視越易贏。

徐慶平先生還在一次采訪中提到了這樣一件讓他“受到極大震動”的事情:上世紀80年代,徐先生去歐洲求學,在到巴黎工作的第一個星期天便迫不及待地去探訪了盧浮宮這座藝術(shù)殿堂。

當時,有一群七八歲的法國孩子和徐慶平先生一起進去,孩子們由一位戴眼鏡的女老師領(lǐng)著去參觀一間建筑模型展廳。進去的時候,他聽到老師對孩子們說,“孩子們,你們要仔細看,然后,要給我講講,希臘羅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這次的經(jīng)歷讓徐先生深切的感到,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是一個懂得審美的民族。

他發(fā)現(xiàn)在歐洲國家,孩子們從小就有去觀賞藝術(shù)活動的習慣,每到周末和假日,他們總是去看展覽、聽音樂會、欣賞演出。他們到任何一個新的地方去度假、休息,工作之余總是首選參觀博物館,而且是美術(shù)博物館。

楊瀾也曾講過自己25歲時候在英國的一段經(jīng)歷:

她面試失敗以后,披頭散發(fā)穿著睡衣裹著外套就去了咖啡廳,咖啡廳里人很多,她被安排坐在一位像伊麗莎白女王一樣尊貴和精致的英國老太太面前,老太太沒有看她一眼,寫了一張便簽給她:洗手間在你左后方拐彎。

當楊瀾再回到座位的時候,那個老太太已經(jīng)離開了。那張留在鋪了細柔的格子的餐桌上的便箋多了另一句漂亮的手寫英文:“作為女人,你必須精致。這是女人的尊嚴?!?/p>

她想起自己面試被拒的理由是穿著隨意,憤慨于對方的以貌取人,此刻卻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邋遢,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看起來這是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實際上卻是一回事:我們常常會告訴孩子,內(nèi)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好不要做與學習無關(guān)的事情,不要穿的跟別人不同。

而歐洲國家會告訴孩子們:生活中所有的美都是重要的,你周圍的建筑風景,你的談吐氣質(zhì),你的衣著服飾,你本人,都是重要的,你都要去了解,都要去追求,都要去思考。

所以當有人說給孩子買那么多衣服,看那么多繪本、展覽,到最后衣服還是會穿舊變小,繪本展覽的內(nèi)容他也不一定都記住,何必要浪費這筆錢的時候,我總是相信,那些故事那些風景那些感覺,都融入進了他的氣質(zhì)里。對于孩子來說,他是會長大,但是那些童年的美好不會腐壞,只會幫他照亮未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應對孩子不穿鞋襪問題


應對孩子不穿鞋襪問題1、脫和不脫,有規(guī)定。

規(guī)定一:在床鋪上、沙發(fā)上,可以脫;

規(guī)定二:地地板上和硬冷的家具上,必須穿鞋和襪。

規(guī)定三:脫15分鐘鞋襪,要穿1小時鞋襪。

把上述規(guī)定反復強調(diào),嚴格執(zhí)行。

2、講脫鞋襪的后果。

媽媽知道脫掉鞋子和襪子,你跑得更快,你更舒服,可是呢,現(xiàn)在到了冬天了,天氣冷啦,容易著涼,著涼后呢會感冒發(fā)燒,感冒發(fā)燒呢,就要吃藥打針,你愿意吃藥打針嗎?對,不愿意,那請你穿上鞋和襪。

3、強制執(zhí)行

行動有時候比語言有效。但是一定要配合語言。“來,穿上鞋子和襪子,你不愿意也得穿,必須穿。”他脫多少次,我穿多少次。

4、恐嚇

實在花不起時間和精力和他耗,我便采取恐嚇方法:“你一定要脫鞋子和襪子是不是?那沒辦法,媽媽只好威脅你——我要把你趕出門,馬上!”而且我說到做到。他脫鞋襪我就將他抱出去,他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好就范暫時不脫。這招臨時效果好,遠期效果實在糟糕。有一次他被我恐嚇之后,一邊哭一邊抓著他的鞋襪奔過來:“媽媽,幫我穿鞋子!”我再也不想恐嚇他了。

5、轉(zhuǎn)移法

他一坐到車上,便立即說:“我要在車上脫鞋和襪子?!倍坏┧胍摚愀緵]辦法阻攔得了。我只好立即對著窗外的一輛卡車驚呼:“哇,好長好大的卡車,車上裝了什么呀?是不是棒棒糖?”他立即就跟著我看那卡車??ㄜ囬_過去了,他又轉(zhuǎn)回到他的襪子和鞋子,我又生一計:“**,我們來玩切菜的游戲好不好?”他立即高興地同意了……終于到家準備下車了。而他知道下車是必須穿鞋子和襪子的。

6、改造環(huán)境法

家里有十片地墊,當時買來給**學爬行用的。昨天我忽然想起這地墊很暖和,于是找出來,在**實在實在不肯穿鞋襪時,鋪在地上,多少減少一些不良刺激??赡苜I暖氣空調(diào)也值得一試。北方人家有暖氣,空調(diào)就省了。

7、講故事法

我特意瞎編了一個故事,說他的鞋和襪子都離開他,找別的小朋友去了。

8、納入睡前總結(jié)

**睡前總結(jié)中,不好的表現(xiàn)保留項就是:不聽媽媽勸告,私自脫鞋脫襪。

9、燙腳法

實在沒辦法阻止**脫襪子子和鞋子,我只好在有精神的時候,每半小時抱著他,用熱水替他燙燙腳,然后擦干。

10、出其不意法

在他光腳比較長時間后,一聲不吭地拿上襪子過去替他穿上。他通常不會抗拒。只是過了一會他又扯掉了。

在這反復的“斗爭”中,我發(fā)現(xiàn),**求的不是不穿鞋和襪,他要索求的,是尊重與勝利感。是自由的快樂。每當被他的小襪子攪得疲憊不堪的時候,我就安慰自己:會過去的,孩子畢竟天天在長大。而天氣真正涼起來的時候,想讓他不穿襪子和鞋,應該也難了吧。

讓孩子勇敢對戲弄說“不”


讓孩子勇敢對戲弄說“不”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在逗大人高興的同時,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給孩子帶來的羞辱、擔憂和失落。所以面對各種戲弄,家長要教孩子說“不”:

“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逗”孩子應該是以兒童的快樂為前提。經(jīng)常是成長把自己降低到兒童的情趣中,以兒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讓兒童快樂的事件,其中包含著童心、快樂,甚至幽默和智慧。

首先我們要了解戲弄孩子會對他們產(chǎn)生哪些負能量

1、孩子把戲話當真

你是否見過孩子在跟親戚或其他成人聊電話時,親戚說要帶孩子去游樂場或好玩的地方,當孩子興奮地要收拾東西時才聽到父母說對方是哄你開心的,孩子臉上的難以置信和失望?別隨意玷污孩子們天真的心靈,當哪天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靈不再純真,這其中有大人很大的功勞。

2、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純真的世界里,他們把大人的話都當真,聽到不好的話會覺得很恐懼,比如“媽媽不要你了”,“爸爸不回家了”,“奶奶只愛妹妹”等話語,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恐懼、無助、憤怒,他們失去了安全感,甚至會通過攻擊性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安,比如傷害自己或別人。

3、孩子變得不信任成人

孩子出生后,他們沒有“欺騙”或“虛假”的概念,當他們聽到大人要求分享就做出慷概或不舍的舉動,他們從沒想到大人的行為是為了取樂,大人的戲弄會讓他們感覺到被欺騙、被戲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們可能會變得不敢相信別人,對周圍的人也充滿提防,不利于孩子的人際交往。

4、孩子可能會習慣取悅別人

時常見到不少家庭來客人時,就讓孩子“給叔叔阿姨唱首歌、跳個舞、背首詩”,這是極不尊重孩子的,有些孩子不愿意大人還強迫,把孩子當馬戲團演員。這種做法還有個嚴重的后果是,孩子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來取悅別人,日后如果得不到別人認可就會大受打擊。

對于戲弄,成人覺得這很好玩,以為不過是逗孩子著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沒事了;其實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傷害。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戲弄,是父母的責任。

1、及時阻止對方的戲弄行為

無論是誰,如果他們在戲弄孩子時,父母一定要及時阻止,不要因為礙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甚至幫腔傷害,當孩子受到這類傷害時,父母一定要站出來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世界的信任感。

2、禮貌告訴對方孩子不喜歡這樣的行為

爸媽可以不斥責對方,而是跟孩子說“大家其實是喜歡你,不過這種方式讓你難過了是不是?”一方面讓孩子知道大家并沒有惡意,另一方面還順便告訴別人,孩子不喜歡這樣的逗弄方式,識趣的大人一定會及時轉(zhuǎn)移話題。

3、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

當孩子表現(xiàn)出憤怒或悲傷等抗拒行為時,爸媽要成為孩子的支持者,“他們這樣做你肯定很難受!”跟孩子站在同一戰(zhàn)線,孩子會感覺到溫暖,他們會感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并且由于戲弄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因為父母的理解而減少。

4、鼓勵孩子勇敢說“不”

父母平時可以告訴孩子,當別人不恰當?shù)难孕凶屪约焊杏X到不舒服時,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要求對方停止這樣的戲弄。當孩子不配合時,大人也會自討沒趣從而不再繼續(xù)。

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對孩子感同身受


現(xiàn)代家長,特別容易吼孩子,盡管,他們相當清楚,這種教育孩子的辦法是不對的,可還是禁不住“脾氣如洪水般,說來就來”。其實,問題的關(guān)鍵不在于火氣是否被我們所控制,而是在于它們從哪里來。

1.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對孩子感同身受。

2.不能將孩子與自己徹底分割開來。無法正視,孩子其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針對這兩種成因,我們逐一分析、解決。

案例一:

唐谷谷是個六歲的小男孩,由于兩年前被查處了弱視,家長只能配合醫(yī)生給孩子戴上了矯正眼鏡??上啾容^與其他的小孩,唐谷谷的眼鏡丟的次數(shù)更多,父母起先還給孩子講道理,后來干脆暴跳如雷,甚至惡語相向。

結(jié)果,醫(yī)生從專業(yè)的角度給孩子進行了引導,才知道,原來孩子的弱視鏡片不同于近視鏡片,它們的形狀是中間突出,而四周凹陷的。于是,鏡片中間部分很容易被磨花,孩子的視覺感受降低,孩子自然就不喜歡佩戴眼鏡嘍。他又無法明確的表達自己的這種感受,自然就想出了“歪主意”。

找到了原因就有了解決的辦法。

到了這時,唐谷谷的父母開始慚愧、自責。其實,這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孩子而造成的誤會,從而脾氣發(fā)作??墒俏覀儾皇切睦磲t(yī)生,也不具備某些專業(yè),實在無法做到了解孩子?。?p>解決方案:

別著急,對于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這里建議可以通過讓孩子自己畫一張自畫像的方式來走進孩子。從“畫”這面鏡子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孩子的情感,甚至可以察覺到兒童的自我特征,當然這些僅僅是一個了解孩子的手段,絕不是給孩子貼上什么標簽。

中國古人很有智慧的認為“知己知彼,百勝不殆”。當你了解到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在結(jié)合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對他“感同身受”。

?案例二:

小宋已經(jīng)31歲,可他既不工作也不結(jié)婚。媽媽很著急,找到心理工作室詢問自己的孩子該怎么辦。通過和小宋的深入暢談,發(fā)現(xiàn),原來他的存在并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媽媽。在他的意識里,他并非是他本人,他不過是媽媽的兒子。

再來和小宋的媽媽聊天,從她的字里行間里,完全聽不出她對孩子的放手,或許她帶兒子,就好像她放的風箏,就算兒子研究生都畢業(yè)了,可以飛的很高了,可她還是要用愛這根“繩子”將兒子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

解決方案:

記得,1919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其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并多次強調(diào),教育孩子應該有三個步驟即“理解”“指導”“解放”。

讓孩子跟“我不行”告別


許多實例證明,有些幼兒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義的態(tài)度過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時時處處被包圍在批評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長此下去,自信便可能喪失殆盡,每做一件事他在潛意識中往往會對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腦筋不好使”“別人就是不喜歡我”等等。孩子都需要從心理上不斷的自我肯定來獲取前進所必不可少的原動力。而對自卑的孩子來說,要擺脫自卑的陰影,并樹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無疑更為重要。

以下是專家提出的幫助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幾個簡單易行又行之有效的辦法:

讓孩子跟“我不行”告別

▲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對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應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畫了一匹馬,那么你最好不要過多地挑剔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應對孩子的每一成功之處予以發(fā)現(xiàn)并做出由衷的贊賞:“看,那馬尾巴畫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風中飄舞一樣!”或者“你為馬涂的顏色真漂亮!我敢說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兒!”

需要強調(diào)的是,你應該讓孩子覺得:你對孩子的贊賞完全是誠懇的,而不是應付的,客套的,更不應該是虛偽的,做作的。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你須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調(diào)整,在表述上講究藝術(shù)。

其實,讓自卑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標即是: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做該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對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變更表揚的主語

讓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個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是變更你對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揚的主語: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們”(父母)對你(孩子)的表揚改造成你(孩子)對自己的表揚。這種簡單的變化能夠更充分有力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因而實際上起著一種增加對孩子贊賞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積木蓋起了這么高的大樓,我真為你感到自豪!”可改為:“你今天用積木蓋起了這么高的大樓,你一定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勵孩子確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對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揚,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們)卻不一定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們或許會“實話實說”,或許會故意挑剔,甚至諷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遠地依賴別人的評語,而遲早要依靠自己內(nèi)心的動力前進。有些孩子完全依賴成年人的贊許,連怎樣認可自己都不知道了。這樣的孩子如果長大了成了個球員,那就可能在比賽時每打出一個球就會回頭看看教練的臉色——自然他就難以成為一個成熟的球員。不妨指出他的正確之處,然后提醒他不必過分看重別人的評論。

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錯事而遭到了批評,一下子感到喪失了前進的方向。此時你應該告訴他,對待批評的最好辦法便是承認并改正,當孩子主動承認了錯誤時,你完全可以告訴他:“你這樣做很不容易,因為這可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可以對自己說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p>

▲努力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對自卑情緒嚴重的孩子來說,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極需要得到外界經(jīng)常不斷的強化。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讓孩子為自己記一本“功勞簿”,讓孩子每周花幾分鐘時間寫出(或畫出)自己的“功勞”,并告訴孩子,所謂“功勞”,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進步,以及為這種進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資格記載入冊;也可為孩子準備一些小小的獎品(如畫片、玩具、小人書等)——每當孩子做出了一點成績,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獲獎;你還可以教孩子學會以“自言自語”的方法不斷對自己作出贊揚——當孩子遇到困難正躊躇畏縮時,你不妨鼓勵他自己對自己鼓勁:“來吧,小朋友,你可是一個不怕失敗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過度濫用

鼓勵特別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著應該讓他“濫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勵孩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應有個度,即要分時間、場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則、標準和尺度。再好的良藥也不能下得過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過了頭,那就可能變成了一個自負甚至惟我獨尊的小霸王。

尊重孩子不能光說不做!


尊重孩子不能光說不做!今天兒子竟然沖我發(fā)了三次脾氣。第一次,我清掃時將他的積木碰倒;第二次,我將他的炒菜作料(一小盆干白菜和干芹菜葉)倒掉;第三次是他要出去玩,我告訴他先等等,媽媽還沒收拾完。結(jié)果第一次,我沖我說:“媽媽,你為什么這么不小心,請說對不起”;第二次,他火了說:“媽媽,你為什么把我的東西倒掉呢?”第三次,因為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有些生氣地將收音機的頻道調(diào)成亂音,聲稱要吵死我。

第一次碰倒他的積木,我不是故意,但我因為兒子沒看到,所以沒有道歉,他看到后讓我說道歉的話,我鄭重地道歉:“對不起,媽媽不是故意的,請原諒媽媽!”兒子這才高興地說:“行,我原諒你了,這才行!”我很高興看到兒子能為自已的權(quán)利勇敢地提出自已的要求并讓比自已強大的媽媽道歉,這說明孩子的自主意識再成長。

第二次我將的炒菜作炒倒掉,是因為它放了很久,我因為放在家中礙事就扔掉了。結(jié)果兒子當仁不讓,高聲質(zhì)問:“媽媽,你什么把我的東西倒掉呢?”言外之意,我沒經(jīng)過他的同意扔掉了他保貴的東西,盡管這東西在我們眼里一錢不值。我意識到我又犯了錯誤,趕緊上垃圾箱里將它們拿回(我倒時放到一個塑料袋里),并真誠地說:“媽媽又犯錯誤了,沒有征得你的同意就將它們處理掉,現(xiàn)在又找回,請原諒媽媽!”兒子破涕為笑:“那是我炒菜的寶貝呢,下次不能扔掉!沒事兒了!”他像個小大人似的看起來好像很大度呢。

第三次因為我正忙,想打掃完再帶他出去玩,但他認為錯過時間,陽光就沒了。過后我仔細想想覺得兒子說得有道理,家務活是永遠也干不完的,可以回來再接著做,但是外面的陽光,尤其是冬天的陽光短暫即逝,是不會等我們的。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小家伙竟然會用這種方法來表達自已的不滿。

和兒子三次交鋒,我‘敗’了兩次,第三次還是因為我們溝通不好,我只是生硬地拒絕而沒有告訴他拒絕的原因。我口口聲聲尊重兒子的人格,但實際上我并沒有真正做到,在心里仍把他當作一個孩子,沒有把他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去尊重他。其實小孩子無論多小都有自已的個性和主張,只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不錯,無論孩子長到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孩子,但是孩子長大后我們又苦于他人格上的不獨立,處處啃老人,不能獨立地存在于社會,其實放遠處想想,童年時我們并沒有給孩子多少人格上讓他自已獨立的機會。這三個小事,我是想得多了點,但是孩子從小看大,你給他一個怎么樣的環(huán)境,他就會長成什么樣,你尊重他,他長大后就會尊重自已和別人,這是對等的。

尊重孩子,不能光說不做!落到實處,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才行呀!

相關(guān)推薦

  • “對不起”不是萬能的 一天,我正組織孩子們進行集體教學活動,宸宸突然舉起手來,而另一只手,則捂著自己的脖子側(cè)面,我請他站起來說話,宸宸說:“老師,陽陽剛才抓我脖子!”我叫宸宸來到我的面前,急忙查看他的脖子,只見他的脖子上有...
    2021-04-15 閱讀全文
  • 孩子真的對不起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活動課上,主班的老師正在與孩子們進行啟蒙閱讀的互動練習,我背對著孩子們,在電腦前打了點資料。不一會老師喊到了朝陽小朋友的名字,我聽著他的回答,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打字,回過頭去望一下可愛的朝...
    2020-09-17 閱讀全文
  • 坦然對孩子說“我買不起” 昨天去銀行辦事,排隊過程中,銀行員工送了一本《卓越理財》2009-11期。有一篇文章《該不該讓孩子掙錢?》,評論了讓不讓孩子掙錢的利弊,提出“不是所有的家庭勞動都要給報酬,因為這里涉及到自我服務意識,...
    2021-04-04 閱讀全文
  • 不能讓孩子賴床 導讀:全家人都該養(yǎng)成的良好作息習慣,只要生活有規(guī)律了,無論什么季節(jié),您和寶寶都能擁有健康、精神的每一天哦! 對于很多上班族爸媽來說,清晨時光就好像是在打仗。 但如果這時寶寶偏偏不合作——賴在床上不肯起...
    2021-09-04 閱讀全文
  • 別讓“對不起”變了味 結(jié)構(gòu)區(qū)玩具很受孩子們青睞,課間除了室外活動,室內(nèi)活動時,許多孩子都會選擇結(jié)構(gòu)區(qū)活動。 積木、各種插塑、雪花片、大風車~~等玩具,到了孩子們手里,真是腦洞頓開,五花八門的作品不得不讓人驚嘆孩子們的奇思妙...
    2020-11-12 閱讀全文

一天,我正組織孩子們進行集體教學活動,宸宸突然舉起手來,而另一只手,則捂著自己的脖子側(cè)面,我請他站起來說話,宸宸說:“老師,陽陽剛才抓我脖子!”我叫宸宸來到我的面前,急忙查看他的脖子,只見他的脖子上有...

2021-04-15 閱讀全文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活動課上,主班的老師正在與孩子們進行啟蒙閱讀的互動練習,我背對著孩子們,在電腦前打了點資料。不一會老師喊到了朝陽小朋友的名字,我聽著他的回答,忍不住停下手中的打字,回過頭去望一下可愛的朝...

2020-09-17 閱讀全文

昨天去銀行辦事,排隊過程中,銀行員工送了一本《卓越理財》2009-11期。有一篇文章《該不該讓孩子掙錢?》,評論了讓不讓孩子掙錢的利弊,提出“不是所有的家庭勞動都要給報酬,因為這里涉及到自我服務意識,...

2021-04-04 閱讀全文

導讀:全家人都該養(yǎng)成的良好作息習慣,只要生活有規(guī)律了,無論什么季節(jié),您和寶寶都能擁有健康、精神的每一天哦! 對于很多上班族爸媽來說,清晨時光就好像是在打仗。 但如果這時寶寶偏偏不合作——賴在床上不肯起...

2021-09-04 閱讀全文

結(jié)構(gòu)區(qū)玩具很受孩子們青睞,課間除了室外活動,室內(nèi)活動時,許多孩子都會選擇結(jié)構(gòu)區(qū)活動。 積木、各種插塑、雪花片、大風車~~等玩具,到了孩子們手里,真是腦洞頓開,五花八門的作品不得不讓人驚嘆孩子們的奇思妙...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