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線博物館《快樂吾線》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幼兒園線的教案 快樂的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快樂前段時間我們一直在為豆豆毛線博物館忙碌著,我們要準備各種毛線材料,各種和毛線相關的物品。家長們也很配合我們的工作,很多家長都和孩子在家里制作了親子作品,非常好看。這個月,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們的毛線博物館建館成功。
這是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豆豆班的毛線博物館坐落在豆豆班走廊拐角處,這里還要感謝丫丫班老師給予我們的幫助,讓了這樣一塊足夠的空間給我們利用。
地方有著落了,我們就要開始布置了,我們和孩子一起商量,博物館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當然,不會和真的博物館一模一樣,但是要像一個博物館的樣子,大家商量的結果就是,給博物館做一個大大的屋頂吧。屋頂做好了,還要做什么呢?我們把收集到的材料擺在教室中間
,大家看著這些材料再來討論一下。東西有這么多應該怎么擺才好呢。孩子們也想不出來啦,我給了孩子們一個提示:“我們平時這些衣服褲子都是放在哪里的呀?”冰冰反應很快,馬上大聲的說出來:“放在家里的衣櫥里面啦?!逼渌∨笥岩不砣婚_朗起來,有的說放在抽屜里,有的說放在柜子里,有的說掛起來了,于是,我們的豆豆衣柜誕生了,我們做了一個掛衣服的豆豆衣柜,上面有一個夾層,用來擺帽子,最下面也有一個夾層,把放不下的褲子衣服疊起來放好,很漂亮哦,小朋友們可喜歡來豆豆衣柜買衣服呢。
豆寶們還帶來了很多的親子毛線作品怎么辦呢?小朋友說:“當然是把它們都貼在墻上,我們就可以看啦?!边@個提議非常好哦,于是我們豆豆毛線博物館的墻面用一塊很大的KT板封住,做成一面漂亮的墻面,上面分別貼上了親子毛線作品,和“線的發(fā)展”圖示。我們的親子作品除了毛線貼畫還有一切其他的立體作品,這些我們利用了一個柜子分類擺放,有毛線瓶子、毛線玩具等。
最后我們還早博物館里設計了一個手工區(qū),這里擺上了兩張小桌子,還提供了很多的毛線,隨著主題活動的變化,我們博物館里的手工區(qū)也非常熱鬧哦,在主題《落葉飄飄》中用毛線繞繞小樹葉,在《書香滿園》活動中用毛線制作小書簽等等,可受歡迎啦。
瞧,那個可愛的大家伙是誰?原來是喜洋洋呀,喜洋洋也被邀請到我們的博物館中,他可是我們毛線博物館的明星吉祥物哦。是我們大家一起用牛奶毛線制作出來的呢。(句怡美 Jym1.cOm)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毛線博物館終于建成啦,小禾說:“給我們的博物館取個好聽的名字吧。”這句話一下子就讓豆豆班的寶貝們沸騰了,我們該取個什么名字呢?有的說叫喜洋洋,有的說叫玩具博物館,有的說叫毛衣博物館,雖然取的名字都比較普通,但是孩子們不亦樂乎,其實名字我和余老師已經(jīng)想好了,我提示孩子:“到我們的博物館有什么感覺呢?”當然是有趣、高興、快樂啦。我又問:“博物館里的材料主要是什么呀?”大家都知道是毛線。于是“快樂吾線”的名稱就出來了?!翱鞓肺峋€”讓我們快樂無限。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一朵漂亮的毛線花
早上幼兒都陸陸續(xù)續(xù)來學校上學了,等到時間差不多的時候,進行玩區(qū)角活動,他們都很高興,都各自奔向自己喜歡的區(qū)角里面進行游戲了,大家都分配好了自己在區(qū)角里面的角色,活動繼續(xù)進行著……
我在各個區(qū)角旁邊進行觀察,之間小朋友們有的在動手操作,有的在做記錄,有的手指牢文字,在認字寶寶,都玩得不亦樂乎,當我走到“纏纏繞繞”附近時,只見潔潔小朋友再用筷子有序的纏繞毛線,并且繞出了很好看的圖案,而她旁邊的劉濤小朋友卻沒有像傅潔潔那樣整齊的繞毛線而是把毛線亂七八糟的搞成一團,什么顏色都有,看上去亂極了。
我雖然看著心里不痛快,可是還是忍耐住了,繼續(xù)在旁邊觀察劉濤的動向,一段時間后,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劉濤手中拿著一朵很漂亮的毛線花,這時,他也看到我在觀察他,急忙跑過來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做了一朵小花,有很多種顏色呢,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就叫它七色花吧,你看,漂亮吧?”是啊,的確是一朵很漂亮的七色花,我慶幸自己剛剛沒有打斷他的思維,小朋友們經(jīng)常會給你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不管他做好或者做壞,都要等他做完整,以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太倉博物館參觀記
今天的天氣雖然有點冷,走在路上感覺風嗖嗖地刮過來,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一路上,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一邊看一邊走著。工業(yè)設計園里有很多好玩的機器人,外面大幅墻面上的花朵亮閃閃的,好漂亮??!哇!市政府大樓好高??!有幾十層吧?
咦,前面是不是就是博物館呢?眼尖的孩子一下就叫了起來,是太倉博物館!我們馬上要到了!于是我們加快了步伐,朝著博物館走去。有的孩子說:博物館像一只帽子,恩,仔細看看,還真有點像。到了!到了!我們來到了博物館的大門前。我們全體小朋友一起在大門前合了個影,大家笑得可燦爛了。
博物館門前,導游阿姨已經(jīng)早早地在等候著我們。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八個大大的字:天下糧倉,天下良港。然后我們跟著導游阿姨走到了第一層。大廳好大?。∥覀儑鴪A形的大廳往下看去,看到了我們古代太倉的縮影:原來古代的太倉就是這樣的啊,好多房子,好多田,好多船……我們太倉緊鄰著長江,所以物產(chǎn)非常豐富,怪不得叫“魚米之鄉(xiāng)”呢!
跟著導游阿姨的腳步,我們從第一層一直走到了第四層。我們各個都很激動,因為看到了很多的寶貝哦!博物館里有好多的文物:瓷器、陶罐、書畫……數(shù)不勝數(shù);看到了我們太倉以前的四大畫家的雕像;看到了以前人們勞動時的情景;看到了鄭和下西洋的地圖,鄭和真了不起!都七次下西洋呢!還有以前運糧食的獨輪車、轎子、小船;還有好多的魚、米、棉花……看的我們都眼花繚亂了。我們還看到了很多太倉以前的照片:以前的房屋、街道都很破,那時人們的生活很艱苦,可是現(xiàn)在太倉高樓越來越多,街道越來越寬,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幸福了!
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像三角形一樣,能放出人和聲音的奇怪的東西,里面的人在唱著好聽的曲子,原來他們是在唱昆曲呢!昆曲可是我們這里的一種戲曲,你們知道嗎?他們穿的衣服特別漂亮,唱得曲子也特別好聽。
太倉博物館真不錯!這次參觀讓我們大開了眼界,也讓我們對自己的家鄉(xiāng)——太倉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yōu)樽约菏且粋€太倉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快樂剝毛豆
早上,阿姨提來一袋子毛豆,交代說:“今天中午要吃毛豆,請你們幫忙剝一下?!边@可樂壞了孩子們。洗手的洗手,卷袖的卷袖,拿盆的拿盆……一副大干一場的模樣。
剝毛豆并非所有的孩子想得那么簡單。瞧!當當不知道毛豆的開口在哪,舉著毛豆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樣子;靜靜用力摳著毛豆,可怎么也不見剝開毛豆的外殼;雄雄賣力地拔著毛豆外殼上的“毛”,可仍然不見豆子的出現(xiàn);萱萱不停地扭著毛豆,“咯噠”,外殼斷了,大叫:“我看到豆豆了?!薄?/p>
看著他們的舉動,覺得可愛,內心卻有一絲的心酸。現(xiàn)在的家長,什么事都包干,剝奪了孩子應有的勞動權利。其實,孩子們非常樂意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著向大人證明“我長大了”!“我能行!”
“王老師媽媽,我們的毛豆快沒有了?!蔽业乃季w被濤濤的話拉了回來?!斑@么快?”我不敢相信。過去一看,濤濤剝毛豆的技術讓我驚訝?!拔医趟麄儎兊?。”他自豪地說?!皾凉虝四銈儯銈冊敢馊ソ谈嗟男』锇閱?”沒等回答,他們各奔其他組,紛紛做起了小老師。
看著滿滿一盆的豆豆,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他們開心,可能是因為他們幫助廚房阿姨剝好了毛豆,可能是因為自己學會了怎么剝毛豆,可能……我也開心,是因為孩子們的開心。
教師有心,鐵皮盒也成博物館
前不久,五月份的《幼兒教育》期刊已經(jīng)發(fā)了下來,老師們又乘著空閑,忙活的看了起來?!队變航逃返碾s志上,總是有各種板塊,每個板塊的文章都有他的奇妙之處,當我看到“教育經(jīng)驗”板塊中的《鐵皮盒博物館的故事》時,就被深深的吸引了,現(xiàn)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里其中的妙處吧。
本篇文章,作者顧國紅、孫艷老師老師先為我們解釋了“幼兒園博物館建設的過程”是幼兒體驗、學習的過程。博物館收藏的物品不是版設,而是有益的課堂資源,她們會激發(fā)幼兒不斷的去觀察、探究、思考和交流。兩位老師通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的一個小插曲為我們講述了她們園里的育兒經(jīng)驗。
鐵皮真漂亮:老師在指導區(qū)域活時
,一位正在“小超市”的小女孩發(fā)現(xiàn)了一個漂亮的鐵皮盒,就召集孩子們都來看,孩子們圍在一起七嘴八舌的交流起來了。教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這鐵盒子很感興趣,就引導幼兒從盒子的外形、功能、材質等幾個部分展開討論和研究,并激發(fā)幼兒搜集“鐵皮盒博物館”活動。
我覺得其實生活中,除了鐵皮盒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老師引導幼兒進行搜集,展開“xx博物館”活動,只是有時候教師會把很多有趣的、孩子關心的、有意義的物品給忽略了,其實孩子們貌似不經(jīng)意的發(fā)現(xiàn),和收藏,也是危維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探索求知習慣的好機會。教師在重視課程教育的同時也要利用好平時孩子們在游戲時間的隨機教育。
隨后教師又對幼兒在課間或是區(qū)域活動中,隨機展開了鐵皮盒真多、鐵皮盒真好玩、分類展示鐵皮盒和我是博物館講解員,四個部分,教師這四個部分中,幼兒在玩玩、研究、討論、說說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了幼兒的靜心欣賞、專注觀察、積極探究和表示能力,在不經(jīng)意間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各種方面。其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分類展示鐵皮盒和我是博物館講解員。
分類展示鐵皮盒:眼看活動室里的鐵皮盒越來越多,教師引導幼兒想個好辦法,怎么樣只能讓這些鐵皮盒放在一起不亂呢。于是孩子們開動小腦筋,孩子們嘗試著從形狀分類,但是有很多不規(guī)則的形狀又不知道放在哪里好,還嘗試按大小的方式進行分類整理,但是那完了最大的和最小的,剩下的就很難確定大小了。孩子們在發(fā)現(xiàn)以上兩種方法不合適,就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了按裝同樣東西的鐵盒整理在一起,如奶粉盒和奶粉盒放在一起,茶葉盒和茶葉盒放在一起,糖果盒和糖果盒放在一起,這樣就變得清洗很多了。在初定擺放鐵盒的好方法后,教師還帶孩子們去參觀了其他博物館,孩子們受到啟發(fā),覺得鐵盒還可以根據(jù)鐵盒大小順序排列整齊,還可以也可橫著放,或是豎著放并在每個分類擺放的鐵盒附近貼上標簽,以表示這類盒子是做什么用的。
我覺得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教師是讓幼兒進行給鐵皮盒分類,其實其中也不乏讓孩子們鍛煉了邏輯思維,還能用簡單的標簽表示此鐵盒其中是什么,也讓孩子們又多了一種整理物品的經(jīng)驗,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特別有意思。
我是博物館解說員:教師在午飯后半小時,是幼兒自主解說的時間。因為考慮到孩子們都收集這些鐵盒的過程,所以她們一定有話要說。在活動中不管是“解說員”,還是“參觀者”都能積極參與互動。雖然孩子們的表示不一定很流暢,語言不那么通暢,但是她們非常自豪和自信。
我覺得成立了這個“鐵皮盒博物館”不僅僅是個擺設,更是孩子們積累各種經(jīng)驗和讓孩子們體驗參與的樂趣,從說說中找到自信,這就是這個博物館最好的收獲,不但孩子們有很好的學習機會,也何嘗不是促進孩子們團結協(xié)作、和教師產(chǎn)生默契的良好機緣呢。
這篇文章也給我們教師們開拓了一些思路,有時一個不經(jīng)意的物體,就能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這么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世博館制作
一、活動背景:
幼兒藝術創(chuàng)想活動,不是以培養(yǎng)少數(shù)的美術家、設計師為目的的,它是對兒童進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公民的素質教育。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目的在于運用美術教育過程中的手段和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探索性、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合作性,做事的計劃性和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幼兒借助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培養(yǎng)美的情操、美的人格才是美術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教師則是一把啟動幼兒去發(fā)現(xiàn)、感受、表現(xiàn)藝術美的鑰匙。
二、本班幼兒美術制作方面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
幼兒想象力不夠豐富,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比較單一。
部分幼兒動手能力欠佳,依賴性比較重。
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欠佳,以自我為中心。
部分幼兒做事條理性欠佳,做事沒有系統(tǒng)性。
探索能力欠佳,自主學習能力比較薄弱。
那么,怎樣提高我班幼兒的探索,計劃,制作,合作等能力?怎樣發(fā)揮教師作為啟動幼兒去發(fā)現(xiàn)、感受、表現(xiàn)藝術美的鑰匙的積極作用哪?我做出如下的思考。
三、教師的思考:
活動內容的選擇:
2010年對于中國,對于上海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奧運會的圓滿舉辦為我們帶來的喜悅和驕傲還沒褪去。上海又將迎來另一個盛世——世博會。關于世博的各種點點滴滴已經(jīng)融入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幼兒園的孩子年齡雖然小,但是關注世博的熱情也絲毫不比成年人差。教師做了一個小小的“民意調查”——關于上海世博會,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世博會的各種建筑,由于其獨特的造型,鮮艷的顏色,代表的不同國家而備受幼兒的青睞。
于是,教師和幼兒便產(chǎn)生了制作世博場館的想法。
活動內容(制作世博場館)的價值分析:
1)建筑的表現(xiàn)方式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活動中材料的選擇面比較廣,可以是瓶子,易拉罐,盒子,泡沫,紙張等各種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有利于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自己喜歡的世博場館,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2)充分利用資源活動室:本學期我們班級主要負責的資源活動室是“創(chuàng)作室”,制作世博場館這類比較大型的藝術制作活動時間跨度比較長,需要的材料種類比較多,并且有一定的連續(xù)性。比較適合在“創(chuàng)作室”這類特定的資源活動室中進行。
3)發(fā)揮班級特色:我班是美術特色班,班級幼兒的美術功底相對其他中班幼兒的能力稍強,班級幼兒對于美術創(chuàng)作類的活動興趣很高。
經(jīng)過了以上的深思熟慮后,在一片贊同聲中,教師和幼兒浩浩蕩蕩的開始進入到世博場館的大型藝術制作活動中。
2025博物館參觀日記范文4篇
不容爭辯,當我們化身為孩子們的老師,我們應該將自己的每階段教學效果變化記錄下來,而教育筆記可以豐富老師授課經(jīng)驗,提高主觀能動性。那么,優(yōu)秀的教育筆記模板有哪些?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2025博物館參觀日記范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博物館參觀日記(篇一)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的大型歷史博物館,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承經(jīng)典,我這次寒假就去那兒好好參觀了一番。
一進去,我就被歷史博物館的雄偉給震倒了!博物館的建筑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介紹冊上說,博物館的占地面積很大,有65000平方米呢,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370000余件。展廳里的展品,不但數(shù)量多,而且種類也全,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
開始參觀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向唐朝的壁畫展,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wèi)、建筑、狩獵,唐朝人的面容各不相同,眼神有的嚴肅,有的堅定,有的柔美??梢娞瞥瘯r期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歡樂無比,顯示出唐朝時的繁榮與昌盛,從畫中可以看出唐朝人身體比較豐滿,也表現(xiàn)出那時國泰民安,百姓的日子其樂無窮。
印象最深的一件文物是匈奴工匠師的作品——金怪獸。它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金怪獸的角兒,極像鹿角,中間還帶著花紋。它的眼珠突出,好像有些憤怒,怪獸把角對向前方,前肢挺直前傾,后腿跨前,做成了準備戰(zhàn)斗的動作,反映了當時是戰(zhàn)火不斷的,這只造型奇特的小怪獸,表現(xiàn)了匈奴工匠師高超的做工技藝。
參觀完博物館,我深深感受到歷史的滄桑,我們偉大中國的歷史,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記在心中。傳承古人的智慧,吸取古人的教訓,把歷史當成鏡子!
博物館參觀日記(篇二)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安吉自然博物館。一路開車過去,道路兩旁長滿了參天大樹,綠油油的讓人看了心曠神怡。路燈兩邊掛滿了鮮艷的五星紅旗,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國媽媽70歲的生日,全國上下都為她慶生呢!經(jīng)過一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來到自然博物館,讓我眼前一亮,它真的好大!爸爸告訴我:它是亞洲單體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館。它由地質館、生態(tài)館、貝林館、恐龍館、自然藝術館、海洋館、4D電影館等10個場館組成。
我最喜歡的是恐龍館。一進恐龍館,正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只巨大的仿真恐龍。它一直在搖頭擺尾地吼叫,神態(tài)超級逼真。小朋友們看到了,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站在一邊高興地又蹦又跳。我和爸爸媽媽一邊走一邊看,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陳列在兩旁。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我們仿佛進入了恐龍時代。跟隨著人群,我們來到了二樓參觀。眼前的一幕讓我心驚膽戰(zhàn),一只巨大的霸王龍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只見它張開血盆大口,擺著它粗壯的尾巴,不停地朝我們吼叫,仿佛在警告我們:不要進入它的領地。
離開恐龍館后,我們陸續(xù)參觀了其他5個場館。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中一天過去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自然博物館。這次出游,我看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我不禁感嘆道:我們生活著的地球真是一個神奇的星球??!迎著落日的余暉,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參觀自然博物館,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出行!
博物館參觀日記(篇三)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同學們乘坐大巴車駛向了這座文化底蘊深厚的自然博物館,一路上,我們像只快樂的小鳥,恨不得馬上飛到那里。大約行了兩個小時,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車停穩(wěn)后,我們先有序的下了車。在體育老師響亮的哨聲中,我們整理好隊伍,走進了自然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的左邊的一塊大牌子,上面醒目的寫著五個白色的大字:自然博物館。走進大廳,向左拐,我們首先來到了恐龍館。在那里,我見到了許多恐龍:有似鴯鹋龍,它身長3.5米,有長3米的基,雖說它的體形很小,但長得可有特點了:小小的腦袋,尾巴不算太長,身上背著13根像木棍狀的“尾巴”,它曾在加拿大阿爾塔省生存,但到了白堊紀晚期,就滅絕了,現(xiàn)在看不到這種有意思的動物,真令人惋惜;還有咱們中國特有的恐龍——特暴龍,它身長12米,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據(jù)說恐龍的滅絕原因有多種:環(huán)境惡劣、地球上的核輻射等六大因素。我想那時抵御能力和生存能力都那樣強的地球主宰者都因為環(huán)境的破壞而滅絕,真是太可悲了!在此我想向地球上的居民發(fā)出倡議:親愛的人們,如果再不珍惜我們的家園,下一個滅絕的就有可能是我們了。
穿過恐龍館,我們又來到了位于二樓的熱帶植物園。那里有許多熱帶植物,簡直就像熱帶叢林。其中,紅樹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紅樹林被稱為“堤岸衛(wèi)士”,它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及河口潮間特有的植物,能有效減弱臺風、海嘯等造成的危害,因此而得名。之后,我們又參觀了水族生物館、哺乳動物館和爬行動物館等。
博物館參觀日記【篇四】
今天我來到遼寧博物館,該博物館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座落在市中心的市府廣場南側,周圍有沈陽晚報文化廣場和遼寧大劇院。博物館主體是一個高大雄偉的建筑物。墻壁是由淡灰色的磁磚砌成,正中間有“遼寧博物館”幾個金色的大字。
我們進到了博物館中,博物館內部呈圓型,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鼎,這個鼎位于博物館正中央。博物館共由三層組成。第一層,有“清代散佚”,在這里我看到了清朝的許多書畫,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清明上河圖》。有“中國古代碑志展”,北魏時代墓碑上的書法作品。有“古代錢幣的歷史”,介紹了中國古代錢幣的發(fā)展,有貝殼、刀幣、平足布、尖足布、銅板、金_、銀票等。最后我們來了“明清工藝品展廳”,看到了精美的玉器、陶瓷、象牙等工藝品??催^了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我們來到了二樓。
二樓介紹的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再到青銅器時代的發(fā)展歷程。第一個展廳是“文明曙光”,介紹了有代表性的遼寧地區(qū)的金牛山人和他們居住的草房、發(fā)明的工具如石斧等和他們的頭骨和一些陶制品。第二個展廳是“商周北土”,這里有青銅制成的刀、矛、劍,因為在這個時代軍事發(fā)生了很大進步,促進了兵器的發(fā)展。二樓最后一個展廳是“華夏一統(tǒng)”介紹了秦始皇的車,馬車的零部件等。
我們又來到三樓,三樓主要介紹了遼河文明,包括“契丹王朝”與“滿族的崛起”兩個展廳。其中契丹王朝中展出了王冠、玉豬龍、插手俑、舞馬俑、契丹女性的金步搖等飾物。
看完了所有展廳,看到了各種展品,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把我?guī)нM了那遠古的時代,讓我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腳步。最后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我們的約定——記糖果盒子博物館
說到“博物館”這個詞,總會讓人想到那些有著斑斑點點、青色銅色的歷史痕跡,總會讓人不禁想到那些清宮劇情。歷史嘛,博物館就是用來保存和記錄歷史的巨大儲藏室。但是當李老師和我們在那天開了一個短會之后,我就徹底改變了這個想法。當然博物館的意義還是真實地存在著的。和歷史性的博物館不同,我園引領我們青年教師收集建立的是富有童趣和具有鮮明特色的兒童簡單收藏品式的博物館。
李老師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份文章,這份文章描述地是在幼兒一次有趣的對話中自然生成地博物館事件,從談話到收集到分享到家園互動到……這篇文章講述地不僅僅是一個系列地博物館生成活動,其中還包含了教師的教育機智,從她巧妙地將鐵皮盒從大眾化的印象轉化為特殊的影響力,這其中蘊含了教師細心地觀察、有心地引導和耐心地堅持。鐵皮盒的故事讓我忍不住猜想如果換做是我和我的孩子們,主角換成是別的有趣的東西,那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興致勃勃地生成了一個想法:收集糖果盒子。當然,這不是我一個人主觀的想法。因為在一次角色游戲中,超市里的孩子拿著破掉的糖果盒子對我說:“老師,你看,這個糖果盒壞了。”看了看這個已經(jīng)破地不成樣子的糖果盒:“嗯,不能再用了。不過原來樣子挺好的,你家有這樣的糖果盒子嗎?”“我家以前有的,現(xiàn)在沒有了,以前我家有比這個更好看的盒子呢?!薄笆裁礃幼拥难??”“心形的,很好看”……糖果盒子是孩子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能接觸到的生活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能快速地收集到不同樣式的類型。
既然有了想法,實踐起來就簡單多了。抽空和孩子們坐在一起,就這個“糖果盒子”的主題,來討論一下生活中所見所有的類型。果然,孩子們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很快地就開始七嘴八舌了??傊贸龅慕Y論就是大家都很喜歡糖果盒子,糖果盒子有很多種,而且我們約定好,在一個日期之前我們把自己家里有的糖果盒子帶到班級來,大家一起分享看看。
我自己家里有鞋狀的、心形的、籃子狀的糖果盒子,我在約定的日期之前帶到了班級,孩子們看到我遵守了約定,不禁也受到了鼓勵,紛紛從家里拿來了糖果盒子。我們討論后,將糖果盒子的紗狀包裝打開,平攤在柜子上,將同一類型的糖果盒子放在一起,也便于我們觀察。
糖果盒子的故事已經(jīng)開了一個頭,期待接來下的故事……
教育筆記:快樂剝毛豆
早上,阿姨提來一袋子毛豆,交代說:“今天中午要吃毛豆,請你們幫忙剝一下?!边@可樂壞了孩子們。洗手的洗手,卷袖的卷袖,拿盆的拿盆……一副大干一場的模樣。
剝毛豆并非所有的孩子想得那么簡單。瞧!當當不知道毛豆的開口在哪,舉著毛豆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樣子;靜靜用力摳著毛豆,可怎么也不見剝開毛豆的外殼;雄雄賣力地拔著毛豆外殼上的“毛”,可仍然不見豆子的出現(xiàn);萱萱不停地扭著毛豆,“咯噠”,外殼斷了,大叫:“我看到豆豆了?!薄?/p>
看著他們的舉動,覺得可愛,內心卻有一絲的心酸?,F(xiàn)在的家長,什么事都包干,剝奪了孩子應有的勞動權利。其實,孩子們非常樂意幫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著向大人證明“我長大了”!“我能行!”
“王老師媽媽,我們的毛豆快沒有了?!蔽业乃季w被濤濤的話拉了回來?!斑@么快?”我不敢相信。過去一看,濤濤剝毛豆的技術讓我驚訝?!拔医趟麄儎兊??!彼院赖卣f?!皾凉虝四銈?,你們愿意去教更多的小伙伴嗎?”沒等回答,他們各奔其他組,紛紛做起了小老師。
看著滿滿一盆的豆豆,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他們開心,可能是因為他們幫助廚房阿姨剝好了毛豆,可能是因為自己學會了怎么剝毛豆,可能……我也開心,是因為孩子們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