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碎碎念:你的孩子會洗碗嗎?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現(xiàn)在上小學的孩子很多是獨生子女,這些被父母當做掌上明珠的孩子很忙。忙于上各種課外班,忙于做各種課外班的功課,忙于考級。雖然放了暑假,但并不比平時上學時空閑的時間多。
而孩子們?nèi)绱嗣β档纳钇鋵嵤窃跒槲磥矸e累基礎。未來雖然未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過著像嬰兒一樣張口吃飯、伸手穿衣的生活??傆幸惶?,他們要獨立生活。而在獨立生活中,會做家務是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的一個體現(xiàn)。
孩子小的時候,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甚至會把洗衣做飯當做體驗,從中感受勞動的樂趣。大部分家長本想有意識地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習慣,比如洗碗。但考慮到孩子年紀小,容易打碎碗或洗潔精傷害雙手等原因,并沒有付諸行動。
而當孩子逐漸長大,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時。因為從小沒有做家務的習慣,他們又不情愿去做這些家務事了。他們并不把做家務當做家庭成員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相反,他們會認為做家務是額外的付出。這時,就會有小朋友向家長提出,洗碗可以但要給錢。
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我認為這種做法可以接受,但同時要指出做家務是家庭成員應盡的義務。
女兒今年9歲,她的壓歲錢全部存到了銀行,平時的零花錢不多。但是她想在姥姥過生日時,花錢買一個生日禮物。于是想到洗碗賺錢,提出一個盤子1元錢,一個碗0.5元。而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她學會洗碗。于是達成協(xié)議。第一天,她主動提出6折優(yōu)惠,我主動付錢3元。第二天她說8折優(yōu)惠,我也主動付錢了。而在第三天,她高高興興地去洗了碗,也開了價,但洗完后就忘記要錢了。
雖然洗碗是一件小事,但我同意哈佛的一項研究,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出息。當孩子學會做家務后,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是有好處的,至少在他們長大獨自在外地生活或出國留學時,不會因為這些簡單的家務事不會做,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困擾。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暑假碎碎念:增強孩子的閱讀水平
孩子自從進入幼兒園中班以來,園方老師就開始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經(jīng)常利用一些固定時間通過點讀的方式,來教孩子看圖識字,每周都要帶著孩子朗讀一些詩歌和有趣的小故事。
一段時間之后,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回到家里看著一段繪本上的詩歌文字,能夠自己逐字逐句地讀出來,而且睡覺前能將每天老師所講的故事繪聲繪色地復述出來,為了進一步鍛煉孩子的閱讀能力,我們就精選了一些幼兒讀物,買來一些唐詩讀本和成語故事以及西游記等其他的故事書,在家里就開始對孩子進行點讀訓練。
過了幾天,發(fā)現(xiàn)孩子對故事情節(jié)把我的比較準,但是對于具體的字形結構的學習不夠上心,很多時候在點讀過程中,是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將一些漢字充出來的。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我們就試著在讀故事的時候,故意將每句話中漏掉中間的幾個字,讓孩子來接龍讀字,表現(xiàn)好了有相應的獎勵,這樣孩子在閱讀時注意力就非常集中,識字效果更加明顯。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孩子的專注力和閱讀水平,為孩子明年能夠順利入讀小學做些基礎性的準備工作。
暑假碎碎念:培養(yǎng)孩子的口算能力
我家寶貝現(xiàn)在將近五歲,讀幼兒園中班,發(fā)現(xiàn)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求知欲非常強烈,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物都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簡單數(shù)字加減法的口算興趣更濃。
在三歲的時候,就習慣于用手指計數(shù)進行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后來借用父母的手指擴展為二十以內(nèi)的加減法,但每次計算都需要搬開手指進行數(shù)數(shù)。為了進一步開發(fā)孩子的智力,培養(yǎng)寶貝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我們開始教孩子不看手指,在腦子里數(shù)手指的辦法來進行加減計算,效果不錯。
后來,為了進一步鍛煉孩子的加減綜合計算能力,從四歲開始,我們就開始不讓孩子數(shù)手指,直接利用減法求加法,或者利用加法求減法,比如:讓孩子計算8+7,我們就讓孩子從7里面減去2,將2加到8上得到10,這樣原先的7就剩下了5,這樣很快計算出8+7結果是15。利用這類方法,發(fā)現(xiàn)孩子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綜合應用加減法進行口算,既快又準,收效非常明顯。
在這個知識更新和技術進步迅速發(fā)展的時代里,初為父母的我們對培養(yǎng)孩子的口算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嘗試,方法和理念還很不成熟,還望各位家長朋友多多交流,多多指教,我們一起探索,共同進步!
暑假碎碎念:家有鵬寶
我有一寶,名曰大鵬,大鵬不是他的大名,只是我喜歡在他的名字前加一個大字兒,讓他自己覺得長大了,或是名字聽起來高大上一點,哈哈~
大鵬今年5歲27天,這個天數(shù)還是幫我計算出來的,我都快忘了,我只記得從他4歲那年,就開始混跡于,看那些幼升小旅途中的各種糾結,各種問題。
大鵬從出生就和我爸媽在一起生活、成長,可以說,除了我是他的最愛以外,他二愛三愛就是外公和外婆了,他老爸估計只能排在末位了,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大鵬除了讀沙坪壩小學,還會去讀哪里?
但是現(xiàn)實就是這么的殘酷,沙坪壩這出了名的文化區(qū),出了名的學位緊張,弄得我都神經(jīng)兮兮的了,說好的三對口,但是又要講戶主和娃的關系,說好的常住人口,但是又要看是否還有其他房產(chǎn),總之就是各種糾結,各種累。
聽人家說,大鵬要想讀書,那必須要去房產(chǎn)過戶到我頭上,要么就是過到他頭上,這讓本來經(jīng)濟就不寬裕的我們,何以去負擔這么些費用呢?我爸看我也不為所動的不去過戶,放下了狠話,實在不行,大鵬就不讀沙坪壩,總會要安排學校嘛,我看著身旁的大鵬轉(zhuǎn)著圈的玩,啥都不知道的開心,那種感覺,真的挺悲涼的!
好在后來看到有個寶媽給我私信,說可以開個無房證明,總算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下來,雖然大鵬要明年才會去讀書,但是至少有點希望總是好的吧,希望明年大鵬能順利的入讀小學吧!
暑假碎碎念:愛上新幼兒園
妞妞5歲了,明年上小學,為了能夠順利過渡到小學,今年果斷為她選擇了新的幼兒園。6月份幼兒園好周到,讓我們?nèi)ンw驗了兩周。妞妞進到幼兒園就愛上這里了。問她為什么喜歡這里,妞妞說因為老師不會像以前幼兒園老師那樣發(fā)脾氣。
第一天各種玩,妞妞最喜歡的外教,半天外教帶班,擔心妞妞有語言障礙,結果第一天回到家里興奮地跟我拽了英文有了語言環(huán)境,妞妞周末的英語班就可以不去了!
負責任的老師每天傳來妞妞學習的照片,還仔細解讀。太有愛的老師了。晚上妞妞回來要做實驗,買了QQ糖和棉花糖,觀察這兩種糖能否溶解于水。一個實驗玩了一個小時然后讓我?guī)退涗?。原來這就是學習。大贊幼兒園
最擔心幺兒的伙食,這個幼兒園伙食太好了。三頓都在幼兒園吃。昨天晚上是意大利面配牛排,幺兒說牛排比我們在外面吃的好吃。有專業(yè)的烘培師。他們的菜全部是在自己的農(nóng)場種的,早上送孩子去得太早,正好遇見他們農(nóng)場送菜,說是農(nóng)場工作人員凌晨四點摘的菜。好新鮮!
暑假碎碎念:培養(yǎng)興趣愛好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小朋友興趣愛好的事。
學校里一個班上的小朋友大多數(shù)都是多才多藝的。特別是女孩子很多在填檔案的時候,上面寫著自己的愛好是畫畫跳舞?;蛘呤裁词裁吹?。有一些興趣愛好,看上去特別的高大上。但是在細想一想那真的都是孩子自己的愛好嗎?有多少孩子是被逼迫著學習各種東西。
我們家的小朋友今年上二年級,我們家小孩兒從小就愛畫畫。他是那種看著就能畫出來的比較有天賦的小朋友。但是如果你叫他自己畫一個什么東西,他就不知道該怎么畫了。一定要有別人先把這個東西畫成一幅畫,然后他才能照著畫下來。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他沒有創(chuàng)造力。
當然作為打發(fā)時間的消遣,我并不覺得這有什么。但是如果要作為一個特長來發(fā)展。那就缺少了最核心的東西。
后來在學校,他發(fā)現(xiàn)有小朋友拿象棋過來玩。沒事就纏著爸爸教他下象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現(xiàn)在象棋下得不錯。而且他對下象棋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一個偶然的機緣巧合之下,他又知道,數(shù)獨這種游戲。于是對數(shù)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概二年級上冊的時候,他又開始自己研究魔方。在自己的努力下,現(xiàn)在會還原三階魔方,四階魔方以及五階魔方。
上面說的這些他都從來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而且是一個長期保持濃厚興趣的狀態(tài),自己主動的探索自己主動的學習。
我來說說這其中我們家長所做的努力。帶小朋友出去接觸一個新事物的時候,你并沒有告訴他什么方法或者答案,都是和他一起探索。甚至有的時候我們會裝一下傻,他去發(fā)現(xiàn)答案,然后反過來教我們。
后來他大了一點。我們的技巧,在她的教授下也開始越來越純熟。我們在比賽的時候,有時不相上下。小孩子總是想贏的。你不叫他學他自己就會去研究,想各種辦法打敗你。
暑假已經(jīng)過半了,三年級的書給他借回來讓他預習。這是基本上都還沒有做,整天就想著怎么下象棋。還原魔方的時間還能再少一點。沒完成最更難的數(shù)獨。怎么能寫出更長更長的作文。我很多時候都在想,真的能算興趣或者愛好嗎?這些是特長嗎?但回到初心上說,我們不就是想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嗎!
暑假碎碎念:寶貝的忙碌假期累壞媽
轉(zhuǎn)眼寶貝都幼兒園畢業(yè)了,我這個當媽的總算快要解放了,打心里欣喜而又期待回歸自由人的生活。
可是事情往往不像想象的那么順利。她上的是公立幼兒園,現(xiàn)在公立幼兒園都不讓給小朋友增加負擔,要求老師和小學要區(qū)別化。整個幼兒園時期,小朋友過的都特別歡樂,只有最后一年大大班時,稍微接觸了些拼音、數(shù)學和識字,作為媽媽聽到她越來越多地蹦點字出來感覺比自己學了什么還有成就感。就在我暗自欣喜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別的私立幼兒園的小孩很早就天天在做家庭作業(yè),甚至有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拿著注音課外讀物通讀下來!我被驚到了,要知道寶貝還停留在連聲、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這些都認不全、搞不清,拼拼音還是“p-a-ba”的水平。這要是進了小學,豈不是連做家庭作業(yè)都應付不了的節(jié)奏……
于是,在征得了小家伙的同意之后,放假前就給她報好了一個幼小銜接班,從暑假第一天開始,為期一個月,周一至周五早上8點到下午5點。報好了,總算心里安心點了,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至少達到以后做作業(yè)不費勁的目的嘛。
寶貝倒是還算不錯,至少沒有哭著說不想去。就在心里暗自慶幸的時候,某天被她拉著一定要報學校門口擺攤做廣告的機器人班,說心里話我其實并不想把她安排的太緊,總覺得小孩子還是應該在能玩的時候,盡興地玩夠,以后上了學,玩的時間肯定會越來越少。但是看著她央求的小表情,再加上她說“我看到我們同學的機器人工具箱很酷‘時那無比向往的樣子,還是沒拗得過。報好了才知道,還遇上了搞推廣活動,報一送一,報了機器人,還送了手腦速算!加上她一直在學的鋼琴,我瞬間都疑惑地想她是不是能意識到自己把自己推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日程安排下?會不會上幾天就崩潰了,后悔不去了……
到現(xiàn)在堅持了兩周,我才發(fā)現(xiàn),該擔心崩潰的不止是小孩,還有我。
公司離家遠,為了錯高峰,連廁所都不敢下班后去,一到下班時間過去接到她,直奔琴房練琴半小時。然后到家基本六點半,吃完飯七點開始做作業(yè),做完后晚上八點半前后,緊接著給她洗澡、看半小時動畫片或講半小時故事,小朋友睡覺大概在十點,第二天早上七點起床。這還算輕松的,到了周三還要去上機器人,下課到家最早八點半?。。≈芰?、日下午各兩節(jié)課,從下午兩點到五點半、周日上午還有鋼琴課。說實話,還好只是一個月,要不然肯定第一個受不了的就是我這個當媽的自己!
不過,偷偷站在培訓班外面看進去,看著小孩操控著自己親手的青蛙、吊車、直升機左拐右撞時的得意勁,分析新學的曲目時的認真勁,跟著手腦速算老師做數(shù)字操時的調(diào)皮勁,也就覺得累也是值得的了。
暑假碎碎念:備受煎熬的幼升小
我家小女2017升小學,為了能讓她讀上一所教育質(zhì)量好一點的學校,我們從2014年起就開始作準備了.
買房
由于我們都是獨子,為了能方便照顧雙方的父母,我們決定在離父母近一點的渝中區(qū)找學區(qū)房,由于渝中區(qū)好的學校不多,也不容易進,我們最后選擇了某所公立小學的學區(qū)房,奶奶對這個事情最熱心,多方打聽之后下手買了一套不算小的房子,工薪階層裝修套房也不容易,再加上我們兩口子年齡也不算小了,所以房子質(zhì)量也還算將就,我們就準備一直住到老了.
落戶
由于當年打聽的是有些學校要求戶口在片區(qū)三年以上,所以一買了房,就用最快的速度把父親和小孩的戶口遷進去了.從2016年的幼升小開始,我就開始關注,關注各種升學問題,生怕自己做漏了什么影響孩子升學.在社區(qū)看到某知名小學要求父母與小孩的戶口均在同一戶口本上,去年7月份,我頂著烈日趕緊去把自己的戶口遷到孩子那里.今年3月其他區(qū)的學校開始對學區(qū)內(nèi)的適齡兒童進行摸底了,心里就開始慌張,總是在群里碎碎念,渝中為什么還不摸底呀,還摸底不?為什么渝中沒有進行網(wǎng)上登記呀?
開疫苗證書
看到其他區(qū)的招生簡章出來了,又開始焦急渝中的為什么還不出呢?看到有些學校報名需要疫苗證明,又趕緊叫外公去市婦幼保健院開證明,醫(yī)院說不開,又跑區(qū)婦幼保健完,還是不開,又跑社區(qū)醫(yī)院,還是沒開到,心頭慌慘了,到處問這是個什么樣的東西,要在哪里開,搞得自己都煩了.最后找到學校片區(qū)的社區(qū)醫(yī)院,又說要報到的時候才開,哎呀,整個折騰的過整,想起都心酸.
排隊報名
好不容易等到招生簡章出來,為了怕報名的時候像某些學校那樣半夜就開始排隊,甚至我們還商量過半夜去學校看看有人排隊沒得.現(xiàn)在想起都有點好笑.報名那天我還是去得比較早,大約8點不到就到了,排到了前面的位子,交資料的過程倒是很快。
家訪
但是家訪就讓人煎熬了,其實學校在報名的第二天就開始家訪了,我們可能因為下班晚到家錯過了,就不知道老師來過,等了一周多時間,還是其他的家長說已經(jīng)家訪了,我們才趕到學校去問,還好學校還有二次家訪,家訪那天我們也是請了假全體在家里等,那陣仗,想起都心顫.本以為家訪后就可以順利的拿到入學通知書了,可是等了一周都沒動靜,7月中旬了呀,我的天,又鼓起勇氣打電話到學校去問,接電話的老師說我們的資料還在等復審,心里那個慌呀,相信很多家長都了解,完全是一夜無眠,還好,謝天謝地,過了一天學校就打電話讓去拿通知書了.兩年的煎熬才算完全結束了。
碎碎念完,心情舒暢!希望可以給以后幼升小的家長有一些幫助,但希望不要給你們增加心理壓力。祝大家生活愉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