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正方形》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1-12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認識正方形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正方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到正方形物體或正方形物體的某一面,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正方形,感知正方形有4個一樣大的角和4條一樣長的邊,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認識正方形》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正方形,感知正方形有4個一樣大的角和4條一樣長的邊。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到正方形物體或正方形物體的某一面。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學具:4根一樣長小棒圖形卡片若干。

2.教具:畫有各種圖形的圖片。

正方形的實物,如手帕、圍巾、魔方、積木。

活動過程:

1.幼兒操作,拼搭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⑴比比4根小棒是否一樣長。

⑵請幼兒用4根小棒給小動物搭個四四方方的家。

⑶討論:小動物的家是什么形狀?數(shù)一數(shù)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⑷教師小結(用正方形彩紙演示):這種四四方方的圖形叫正方形。正方形有四條邊、四條邊一樣長;正方形還有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n4507.cn

2.出示實物,加深對正方形特征的認知。

⑴出示手帕。手帕是什么形狀?它有幾條邊?幾個角?

⑵出示正方體積木。積木的什么地方是正方形。

⑶想一想,找一找,教室里或者家里還有哪些東西也是正方形。

⑷出示教具圖片,逐幅引導幼兒找出每個物體中哪些是正方形。

3.游戲:練習從眾多圖形中找到正方形。

游戲名稱:

狐貍找家

游戲玩法:

⑴觀察場地上哪些圈中是正方形;

⑵教師扮狐貍,幼兒扮小雞,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聽到“狐貍來了”的信號,小雞趕緊躲到貼有正方形的圈中。

【活動反思】

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數(shù)學活動,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沉浸在游戲的歡樂中,興趣很高。

老師針對低年齡的幼兒的特點,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兒仔細觀察老師出示的圖形,幼兒果然變得專心了,進行對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交通工具火車,讓孩子們進一步感知活動內(nèi)容,繼而通過游戲鞏固所學知識點,在選餅干的過程中,使活動內(nèi)容分回歸生活。

本次活動的選材十分適合小班幼兒的認知年齡特點,抓住了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用多種形式達到了一個目標,逐層推進、逐步提高要求。各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聯(lián)系,使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處于集中狀態(tài)。教師還注重了低年齡幼兒的語言、社會能力的發(fā)展。若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添上一些讓幼兒的情緒得到高漲的游戲活動會更貼切小班幼兒的心理。

幼兒百科: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之一。即有一組鄰邊相等,并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稱為正方形,又稱正四邊形。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特性。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教案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認識圓形正方形》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認識圓形正方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正確區(qū)分正方形和圓形,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正方形和圓形,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認識圓形正方形》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形和圓形。

2、能正確區(qū)分正方形和圓形,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教學難點:孩子對正方形的認識有一定的難度。

活動準備

正方形、圓形娃娃圖片;正方形、圓形餅干各一袋。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入座。1、念兒歌集中幼兒注意力。;2、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小一班要來兩個新朋友,他們要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

二:認識正方形和圓形>(一)1、師拿出正方形娃娃,跟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們好,我是方方2、提問:這個新朋友是誰呀?(方方)3、師:真聰明!這個是方方,是老師給它起的名字,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正方形,書上都是這么叫它的。4、反復鞏固認識正方形,記住它的基本特征5、小朋友們找一找我們的教室里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呀?(鼓勵幼兒大膽積極發(fā)言6、幼兒回憶自己家里或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7、師小結(二)認識圓形,方法同上。

三:游戲——送圖形寶寶回家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很多正方形和圓形的圖形小寶寶,注意這兩種圖形是混雜著貼的,貼在黑板的最下方,黑板的上方分別貼著方方和圓圓及正方形和圓形,圖形的下面分別畫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圓形表示他們的家。2、師講故事:有一天方形寶寶和圓形寶寶的孩子去公園里玩,走著走著他們就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他們急得哭了起來,在找自己的媽媽呢,小朋友,你能把這些圖形寶寶送回家嗎3、師:老師現(xiàn)在要找乖的小朋友來送圖形寶寶回家。(對個別出現(xiàn)錯誤的小朋友及時糾正)

四、鞏固活動1、師:小朋友好能干呀,把圖形寶寶都送回家了,方方和圓圓可高興了,他們邀請小朋友去他們家做客,你們高興嗎2、端出兩盤餅干,一盤是用正方形的盤子裝的正方形的餅干,告訴幼兒這是方方的家,他們要請小朋友吃正方形的餅干;另一盤是用圓形的盤子裝的圓形的餅干,告訴幼兒這是圓圓的家,他們要請小朋友吃原形的餅干、講規(guī)則:你喜歡去方方家做客那么就請吃正放性的餅干,你喜歡去圓圓家做客就請吃圓形的餅干。(幼兒自愿幼兒在品嘗餅干中結束這節(jié)課)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總的來說是比較成功的,只是我們班孩子比較小,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時候,他們還是區(qū)分的比較好的,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整個課堂氣氛是活躍的,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教學過程非常清晰,教學效果比較好。

在接下來鞏固形狀的活動中,有些小朋友把圖形寶寶送錯家了,剛開始我應該示范一次的,結果有些幼兒沒明白意思,后來我一一給他們講解,很多幼兒能按要求做了,也許由于小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行為習慣的訓練還沒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所以對于進行游戲活動的材料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于使課堂秩序顯得有點亂影響了活動的效果對于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是經(jīng)過這次活動前前后后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在課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大綱》,熟悉教材,熟悉幼兒,多多鍛煉,使自己不斷成長。

幼兒百科:在一個平面內(nèi),一動點以一定點為中心,以一定長度為距離旋轉一周所形成的封閉曲線叫做圓。圓有無數(shù)個點。

小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正方形》


設計思路:

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會接觸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體,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紙、盒子、窗戶、桌面等。在幼兒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幼兒已經(jīng)具備認識正方形的認知基礎。

課程的綜合化是當前國際、國內(nèi)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二期課改 ”的基本理念。綜合課程更符合幼兒的發(fā)展需要,幼兒的發(fā)展尚未完全分化,軟化學科界限,實施綜合化、生活化、游戲化的課程,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快樂,產(chǎn)生有意義的學習。這次活動是在二期課改的精神指導下,在生活活動中開展數(shù)學活動的一次嘗試。

活動目標:

1、在生活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正方形。

2、體驗探索的快樂。

3、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洗手用的毛巾每人一條。

2、正方形餅干若干、圓形餅干若干。

重點與難點:

1、認識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活動過程:

一、感知討論:

1、生活活動常規(guī)介紹:怎樣洗手。

2、重點講述怎樣擦手,出示小毛巾。

師語: 用小毛巾擦擦手心、擦擦手背。請小朋友看看毛巾是什么形狀?(幼兒回答正方形)對折后是什么形狀?

看看兩條邊是不是一樣長?(幼兒觀察回答:一樣長)

再對折后看看是什么形狀?(小的正方形)

二、操作體驗:

1、師語:今天請我們小朋友擦完手后,把小毛巾疊一疊,兩次對折后,看看是什么樣子的?是不是變成了小的正方形,四條邊是不是一樣長。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觀察。

三、鞏固應用:

1、教師語:a小朋友你們看看今天我們盤子里的餅干有什么不同?(幼兒回答有兩種,圓形和正方形)

b 今天我們吃點心有個要求,請小朋友拿正方形的餅干吃。

2、幼兒吃點心:

a觀察指導。(個別指導)師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是正方形的。

b 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正方形寶寶有幾條邊?摸一摸正方形的角,什么感覺。

c今天小朋友有沒有都吃到正方形餅干呀?(集體)

有:師小結,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

沒有:區(qū)分正方形和圓形。

四、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寶寶。

師語:小朋友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沒有正方形。(幼兒找)

你們是從哪里看出是正方形的。

小結:我們小朋好本領真大,找到了窗戶…那么多的正方形。

2、請小朋友在家里、馬路上找一找有沒有正方形,明天來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十分適合小班幼兒的認知年齡特點,抓住了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用多種形式達到了一個目標,逐層推進、逐步提高要求。各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聯(lián)系,使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處于集中狀態(tài)。教師還注重了低年齡幼兒的語言、社會能力的發(fā)展。若在最后環(huán)節(jié)添上一些讓幼兒的情緒得到高漲的游戲活動會更貼切小班幼兒的心理。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正方體》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shù)量等方面的感性經(jīng)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nèi)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有益于幼兒發(fā)展就值得去嘗試。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jīng)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節(jié)數(shù)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shù)學教育游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fā)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正方形,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與立體的區(qū)別。

2、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它的名稱和最顯著特征。

3、培養(yǎng)動手動腦能力,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正方體,知道它的顯著特征。

2、難點學習按形體的明顯特征分類,提高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包裝盒、正方形卡片、正方體展開圖、剪刀、彩筆、膠棒(人手一份)、各種裝飾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禮物》引題,教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讓我們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禮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裝盒)里面會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裝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圍的小朋友比較自己的包裝盒與別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裝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紙),復習鞏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較正方形和包裝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參與討論。師幼共同總結正方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個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4、小實驗:讓幼兒自由想辦法,看看包裝盒的六個面是否一樣大。

5、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他們手中的包裝盒是正方體的,鞏固正方體的特征。

6、制作數(shù)字魔方:師幼共同觀察正方體展開圖,看一看有幾個正方形組成?討論制作方法,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及時給與指導。

7、游戲:拋數(shù)字魔方(教師拋魔方停下時,看魔方面上是數(shù)字幾,幼兒就拍幾下手或跺幾次腳)

8、出示各種包裝盒,請幼兒說出哪些是正方體的,哪些不是,為什么?

9、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的。

三、結束部分

1、裝飾數(shù)字魔方,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把魔方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lián)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jīng)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jīng)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nèi)化。

幼兒百科: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六面體,也稱立方體、正方體。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及教學反思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發(fā)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認識三角形》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個,長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游戲:快樂的小魚二.學習三角形特征

1、認識三角形

(1)出示魔法線昨天張老師得到了一根魔法線,我今天把他帶來了,讓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123,請出來。

(PPT出現(xiàn)一根紅色的魔法線)提問:它是什么顏色的?

(2)第一次變化這跟魔法線他會變,讓我們一起喊123,看他會變成什么?(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xiàn)三根紅線)提問:數(shù)一數(shù)變成了幾根線,

(3)第二次變化(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xiàn)一個的三角形)又變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觸摸三角形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大的三角形,我請小朋友們來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條邊,三個角。

(5)又一次變化一個三角形又變出了好多的三角形,雖然它們的大小不同,但他們都是三角形。

2、鞏固三角形特征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特征。

前幾天張老師去旅游。到了一個神奇的國家,三角形王國,他們這里的東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師把他拍了下來今天和你們一起來分享 (繼續(xù)看PPT,出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物品)A鐘表店B食品店C帽子店(2)再來找一找王國里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許多小旗子,屋頂,冰淇淋,標志牌等)(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征,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張PPT)今天你們表現(xiàn)真棒,找到了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們雖然長得不一樣,(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二.復習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出開頭吸引孩的注意,通過變一邊、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擺一擺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廣闊的活動和認識空間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小結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雖然生活中屬于三角形的物體少一些,但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并觀察,找到了好多的環(huán)境中的三角形。

幼兒百科: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nèi)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在數(shù)學、建筑學有應用。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認識圓形正方形》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認識圓形正方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正確區(qū)分正方形和圓形,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正方形和圓形,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認...
    2021-01-18 閱讀全文
  • 小班數(shù)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正方形》 設計思路: 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會接觸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體,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紙、盒子、窗戶、桌面等。在幼兒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幼兒已經(jīng)具備認識正方形的認知基礎。 課程的綜合化是當前國際、國內(nèi)教育...
    2020-02-2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正方體》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shù)量等方面的感性經(jīng)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nèi)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fā)幼兒...
    2020-11-1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及教學反思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發(fā)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
    2021-01-25 閱讀全文
  • 中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認識長方形》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點。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
    2021-05-25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認識圓形正方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正確區(qū)分正方形和圓形,了解它們的基本特征,初步認識正方形和圓形,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認...

2021-01-18 閱讀全文

設計思路: 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會接觸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體,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紙、盒子、窗戶、桌面等。在幼兒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幼兒已經(jīng)具備認識正方形的認知基礎。 課程的綜合化是當前國際、國內(nèi)教育...

2020-02-25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獲得有關物體形狀、數(shù)量等方面的感性經(jīng)驗,并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因此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內(nèi)容還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發(fā)幼兒...

2020-11-19 閱讀全文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三角形》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發(fā)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

2021-01-2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點。 4、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

2021-05-2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