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你若不教育孩子總會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

發(fā)布時間:2021-01-07 幼兒園說課稿喜歡你 教育孩子筆記 你很特別幼兒園大班說課稿

我看電影的時候,偶爾會碰到這樣的小孩,在電影開始后,靜坐一會兒就坐不住了,開始滿場亂跑。而做父母的呢,也不出聲制止,就任由孩子在電影院吵鬧,蹦跶。

同學給我講過她遇到的一件事情,她十二歲生日的時候,同學朋友送了很多禮物。有朋友送了一個花生的音樂盒,精致漂亮極了。剛拆開,被一起來的表妹看到了,5歲的她很喜歡,就直接張口問她要。同學不是很樂意,怎么說也是朋友送的禮物。可是她不給,表妹就又哭又鬧,有趣的是同學媽媽的態(tài)度,她很大度,很寬容地直接把禮物送給了表妹。理由是她那么多禮物呢,送一個給表妹又無妨。

肯定有人會不以為然,理由也能找出一大堆,“孩子淘氣是天性啊,活潑點才惹人愛。”“親戚家的小孩,給她又怎么了”……

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態(tài)度總是寬容的,心軟的。他們理直氣壯地說:”他還小,不懂事,你就讓讓他。“

所以,小就成了天然的護身符,自帶有理光環(huán)(我小我有理),就可以不懂事,就可以被原諒。

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小,愛玩,愛鬧是天性,但也因為小,他們對于是非對錯,并沒有成人那么清楚明白。他們會憑著天真的本性做事,沒有父母的引導教育,這些本性導致的后果,有些在成人眼里無傷大雅,如電影院里跑跑,拿走姐姐的禮物……有些則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傷害。

新聞中曾經(jīng)報道過一件事:因嫌樓外施工的電鉆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nèi)看動畫片的10歲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致使其懸在半空動彈不得,經(jīng)消防大隊緊急出動后才將人安全救下。面對警方的詢問,小孩說,“我當時在看《喜羊羊》,外面鉆機打墻的聲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繩子割斷了?!备兜氖聝哼€在后面,孩子的爸爸在賠償?shù)臅r候,只賠了一!條!安!全!繩!

呵呵!別再拿“小”說事兒了,每個熊孩子的背后必然站著一個熊家長。他們的熊行為,都是家長放任的結(jié)果。

有個很舊的故事

一個母親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在餐廳吃飯,就因為兒子稍微調(diào)皮了一點就被打了一耳光!氣得她現(xiàn)在還在發(fā)抖。

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后因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后,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jié)果被回打了……

這個母親憤憤不平的點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調(diào)皮點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見識?他小,可做媽媽的你還小嗎?你難道不知道約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為嗎?

孩子再小,總是要長大的。做家長的現(xiàn)在放棄了教育孩子的權(quán)利,以他小的名義原諒他,甚至要求別人原諒他。那么,有一天,當他走出學校,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對他再寬容了。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總有人會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時候不會后悔。

孩子長大了就好了/懂事了

我相信還會有很多家長會說類似于“孩子長大了就會好的”的話,孰不知,在溺愛和錯愛下的孩子,長大同樣不會被社會所“原諒”。

有一個學生,喜歡鉆研奧數(shù),卻走路慢慢吞吞總愛遲到,同學給他起了個雅號叫“奧特慢”。后來他被父母送到英國念高中。有一次回國,他給我們講了個經(jīng)歷,卻對自己感觸很深。原來他假期去一家華人開的中餐廳打工,結(jié)果第一天上班就遲到了五分鐘,于是被解雇了。他沒有想到,第一次因為遲到所受到的嚴厲懲罰,竟是丟了飯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頂?shù)?,是那個華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殘酷!”

在中國式教育的嬌寵之下,讓學生罰站也如走鋼絲,遲到自然可以逍遙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種積習所引發(fā)的重創(chuàng),這該是多么痛的領(lǐng)悟??!

記得多年前,當班主任,處理過一起校園單車失竊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就是班上的一個熊孩子。單車物歸原主后我將他和他的家長叫來,準備和犯錯的孩子和家長好好聊聊,他的父親卻說:“我們家不差錢,孩子就是一時貪玩,說多了會傷害他的自尊?!币苍S,這位天真的爸爸認為,有錢即不算竊,貪玩就不犯法。如果有一天,比爾蓋茨突發(fā)奇想去難民營行竊,那就只能當做過家家嗎?

其實,我只是想叮囑一句——孩子,長大之后沒有兒戲,校園之外沒有溫室!請記住,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你!

是的,親愛的孩子,老師是不能把你怎樣,但外面的世界可以。家長,你可以原諒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孩子的成長沒有兒戲。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你會對孩子發(fā)飆說狠話嗎?


你會對孩子發(fā)飆說狠話嗎?不知道是工作的壓力(我一直不怎么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可是在當前經(jīng)濟危機的大形勢下,也下不了決心辭職。),還是因為帶孩子一直休息不好,反正我經(jīng)常在**不聽話的時候沖她發(fā)飆,但是,每次發(fā)完飆我都會后悔不迭,我怕我的暴怒會給她帶來心靈上的傷害:

較小的時候,如果**發(fā)脾氣,在我怎么勸都不行的情況下,我就會使出最后一招殺手锏:走。我氣呼呼地甩開**拉著我的手,就往外沖,每當這個時候,**都會大哭叫著:“媽媽,媽媽,你別走,你別走,我再也不鬧了,再也不惹你生氣了,再也不哭了......?!笨粗薜脗挠^,淚眼婆娑的小人兒,我忍不住心軟,蹲下來,抱住妞兒,安慰她。這個時候我是后悔的,后悔不該對她發(fā)脾氣。

可是,我終究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也是無法控制她的脾氣。她還是會就同樣的問題和我鬧(比如,在我的時間很緊張的情況下,她非要讓我給她穿衣服,穿鞋,爸爸和奶奶誰都不能給她穿;出門一定要媽媽抱,即使媽媽胳膊都快累斷了,也不能讓爸爸抱等等。),我還是一樣會發(fā)怒,**一樣會在我發(fā)脾氣的時候,給我說好聽的哄我高興。每次,我都能夠感受到**心中的恐懼,害怕媽媽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她就再也沒有媽媽了。我們兩個就像是針尖遇到了麥芒,誰也不肯就服輸。

有時候,在**會無休止地鬧,而且是不明原因地鬧。這時,我會感覺自己要發(fā)瘋,我會控制不住地說些狠話:“**,你想把我氣死呀,氣死我,你就開心了,就再也沒有媽媽管你了?!?*聽到這些,就會哭著說:“媽媽,我再也不氣你了,我聽話了,我不鬧了,我不讓你死?!弊罱辉僬f我聽話,我再也不惹你生氣之類的話了,而是在我生氣的時候問我:“媽媽,你能原諒我嗎?你能原諒我嗎?你能原諒我嗎?”如果我不說原諒她了,她就會一直不停地問下去。

上個周六,我們兩個又因為一點兒小事兒頂起了牛兒,我對**吼了幾句,**突然哭著沖我作揖:“媽媽,我道歉,我道歉,你能原諒我嗎?你能原諒我嗎?”看著**眼中的恐懼,我忽然有了深深的自責,我這是在干什么呀?我干嘛把孩子嚇成這個樣子呀?我沒懷孕的時候不是就已經(jīng)想好了嗎?一旦自己生了孩子,我一定要對她好嗎?怎么現(xiàn)在總是因為一些小事兒非要和孩子爭個你死我活呢?我真是如lg所說,涵養(yǎng)太差嗎?**恐懼的眼神給了我強烈的震撼,我想,不管我是不是涵養(yǎng)差,我確實需要改變一下自己對**的態(tài)度了。

我不知道,我現(xiàn)在的做法會不會給**的心靈上留下陰影,我希望不會。現(xiàn)在看來,**還是個很開心的小孩子,還是和媽媽最親,也許她并沒有把我對她的“不好”記在心里,但是,她的恐懼眼神,她沖我作揖請求我原諒的情景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銘刻在了我的心里,讓我無法原諒自己的每一次沖動。

我寫這篇博文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自省,再一個就是希望所有的母親在沖孩子發(fā)脾氣之前都深吸一口氣,盡量把自己的火氣壓下去,我相信除了發(fā)火,我們還可以有另外的可以解決我們和孩子之間沖突的辦法。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疼還疼不過來,怎么還能讓他們用如此恐懼的眼神來面對我們呢。

你會教育孩子嗎?


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父母為孩子的婚事、工作殫精竭慮?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孩子逆反甚至忤逆父母呢?答案很簡單,問題出在了教育上!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的教育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很少能看到如何讓孩子面對挫折、面對仕途、面對婚姻家庭方面的教育,所以現(xiàn)在很多孩子遇到問題茫然失措,比如:工作不順利我該如何應(yīng)對?夫妻之間的矛盾怎么處理?如此等等,很多時候,不能怨孩子,因為從小就沒有人真正的去教他們這些,再加上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很多孩子在生活、事業(yè)、婚姻等方面都欠缺足夠的應(yīng)對能力。今天楊老師就和朋友們談?wù)勥@個問題,也想問問年輕的父母們,你們真的會教育自己的孩子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出生之后其五行氣場就已經(jīng)定型了,都有著自己的喜、忌、生、克,如果孩子在一個適宜于自己的命理環(huán)境、風水環(huán)境中成長,命理存在的缺陷得以補救,有利的需要能夠得以生旺,能夠揚長補短,那么這個孩子的成長就是正常的。但是由于一些做父母的過多的用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刻意的改變孩子的成長軌跡,“精心”為孩子打造了一個并不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卻反而導致了孩子的性情、性格等方面出現(xiàn)扭曲,最終與父母的意愿背道而馳,甚至給自己和父母帶來災(zāi)禍。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不然,有的孩子身弱,生性膽小,缺乏自信,往往會表現(xiàn)的怯懦或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家長就應(yīng)該是多多鼓勵,多多表揚,樹立其信心,培養(yǎng)和提升孩子的自信。但是有的孩子本身就是自主性特別強,凡事喜歡自己拿主意,甚至個性特別張揚獨特,這樣的孩子如果夸贊太多,往往會導致其驕縱張狂、盲目自信、固執(zhí)己見甚至嚴重逆反。由此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教育培養(yǎng)孩子,并非一定要采取某種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而應(yīng)該因人施教,因人而異。

這些年,楊老師處理過很多各種各樣的孩子教育方面的案例,深知“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的內(nèi)涵,但是,我仍舊對很多父母的“愛心”持不贊成的態(tài)度??鬃犹岢?,人有三知可以立世,知禮、知命、知言。我想,這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如果我們了解了孩子的命理、了解了孩子的發(fā)展趨勢和方向,知曉哪些對孩子是有利的,哪些對孩子是不利的,那么在教育和培養(yǎng)中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就像有的父母不斷的嘗試讓孩子去學音樂,不成了再去學舞蹈,再去學美術(shù),再去學……一事無成百不堪,一轉(zhuǎn)眼孩子長大,還有的父母讓孩子一年又一年的考公務(wù)員,結(jié)果進入仕途卻如籠中鳥,直到工作也沒有搞清楚孩子適合做什么,喜歡什么,能做什么,但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又有幾個人能完整的回答這些問題呢?我想,這樣的父母的確是“可憐”的。在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在父母的意志下走入了彎路,驀然回首兩相傷。

楊老師是研究命理和風水學的,因此就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給朋友們一些建議:

1、要了解孩子的命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知命”,應(yīng)該了解孩子的五行喜忌,了解孩子的性情特點,了解如何去抑制孩子的短處,如何補救孩子的缺陷,了解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了解孩子今后人生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作為父母如果掌握了這些,那么在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就會非常明確而有針對性。比如孩子的性情急躁易怒,那么從小就要有意識的訓練和傳授一些修身養(yǎng)性的方式方法。

2、給孩子打造適宜的成長環(huán)境。這里包含有兩點,一是周邊的人際環(huán)境,一個是周邊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人對人的影響無疑是很大的,特別是對于孩子來說,要分清哪些人對孩子會有壞的影響,哪些人能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古有“孟母三遷”,其實就是說明了周邊人際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再有就是風水環(huán)境,并非物質(zhì)條件充足就好,最重要的是適合孩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氣場里,孩子生活的心情舒暢,學習也會事半功倍,這些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不少的描述,朋友們可以參考。

這里不妨給家長朋友們留幾個小問題,就算是對你們做父母是否合格的一個小測試吧。

1、你知道孩子喜歡什么顏色嗎?孩子喜歡自己的名字嗎?

2、你知道孩子喜歡與什么樣的人一起玩嗎?

3、你知道孩子頭朝哪個方向睡覺最安穩(wěn)踏實嗎?

4、你的孩子在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最活躍,哪個季節(jié)最低沉?

5、你的孩子在同齡人中人緣好嗎?孩子在別的同齡人眼中是什么樣的?

6、你們最不欣賞孩子性情中的哪一點?

相關(guān)的問題會有很多,這只是舉出的其中幾個,但是我想有不少做父母的會忽略這些問題,而恰恰這些就是孩子的命理的外在表現(xiàn)和對外部環(huán)境的真實反映。最后我希望父母們都能認真的思考和分析,究竟自己的孩子應(yīng)該如何去教育和培養(yǎng),才能讓孩子成長與生活的平安、快樂、幸福。

狠一狠心 孩子就長大了


今天下午,我接待了一對特殊的家長。

說來好笑,這對家長竟然是來要求把自己已經(jīng)入托在幼兒園寄宿的孩子接回家的,理由呢,更是讓人啞然失笑。孩子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說:“王老師,真是對不起了,今天我不把兒子接回家,他奶奶就要死要活了!”

經(jīng)了解:要接回家的這個孩子名叫琪琪,今年4歲,是本期新入園的孩子。孩子的爸爸媽媽長期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孩子的爺爺奶奶照看,這個孩子是爺爺奶奶的一口氣,含在嘴里怕化了,摟在懷里怕飛了……開學的時候,琪琪的爸媽特地請假把孩子送進了幼兒園,為了減輕爺爺奶奶的負擔,堅持放在幼兒園全托,這幾天集體生活下來,在老師的精心照看下

,孩子很快就適應(yīng)了幼兒園生活??墒?,孩子的奶奶在家卻呆不住了,天天流淚,幾天不吃不喝的。老是擔心孫子在園吃不好,睡不好,而且怕他不習慣沒有奶奶在身邊照顧的日子,最后逼著孩子的爺爺給琪琪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打電話,讓他立即回來接琪琪回家,否則,就見不到孩子的奶奶了!于是呢,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當班主任張老師把琪琪帶到她父母面前,介紹琪琪這兩天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的時候,我注意到張老師對琪琪的表現(xiàn)并不怎么看好,她說:與同齡幼兒比較,琪琪的思維、語言、動手能力發(fā)展相對緩慢,表現(xiàn)在與小朋友交往的時候,語言表達比較遲鈍,課間活動時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坐著,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樣天真活潑、生龍活虎的,而且進餐的時候,特別慢,好像還不太會自己拿勺子吃飯……但是呢,這兩天,孩子的進步特別明顯…張老師的話還沒有說完,琪琪的媽媽就接著埋怨起來:還不是琪琪爺爺奶奶慣的,從小啊,這孩子就一直跟著他們,老人家對孩子過度地關(guān)愛,什么事都是爺爺奶奶包辦,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哦……!

話雖這樣說,琪琪還是被帶回家了,從此,由全托轉(zhuǎn)為了半托,每天由爺爺奶奶負責接送上學。

望著他們逐漸遠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目前,隔代教育幾乎成了農(nóng)村幼兒園的主力軍。數(shù)據(jù)顯示,我園100多名入園幼兒,隔代教育竟然占百分之六十五左右,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陣營!雖然這種情況與我們鄉(xiāng)鎮(zhèn)特殊的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打工經(jīng)濟”有著直接關(guān)系,但是天長日久,隔代教育的弊端已日漸明顯:

一是祖輩對孩子包辦代替,過度溺愛。曾有專家做過一個研究,將從小在托兒所、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發(fā)現(xiàn)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兒園長大的孩子群體意識強,適應(yīng)能力好,社交圈子寬,膽子大,能吃苦,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則不然,有的已經(jīng)二三年級了,還要老人接送,事事不愿動手,像提書包這樣的事都要別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嬌哭鬧,甚至和同齡孩子都難以相處。

二是祖輩為孩子“護短”,不講原則。一些老人帶孩子往往溺愛無度,任何規(guī)矩都不放在眼里,孩子自然變得任性頑劣。當父輩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祖輩老人卻反過來袒護孩子,當著孩子的面責怪他們的父母:“對孩子那么兇干嗎?你忘了你小時候啦?尿床、打架、逃學,還不如你兒子聽話呢!”

三是老一輩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落后,重男輕女思想嚴重,教育理念方法跟不上時代要求,

四是容易導致親子隔閡。時間久了,與爺爺奶奶比爸爸媽媽親,再者,父輩的嚴格管教與祖輩的過分寵愛已發(fā)展為隔代教育矛盾的焦點。

我無權(quán)評判這對家長做法的對錯,但是很是替他們擔心,更是為琪琪的未來擔憂

如果你的孩子被同學欺負,你是否會教育他還手?


在校園里被同學欺負甚至毆打,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園暴力”,就能看見許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被同學打是否應(yīng)該還手?這個問題應(yīng)該對于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人,不希望灌輸他們以牙還牙的思想。另一方面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表弟小時候比較羸弱,所以在學校偶爾會被同學欺負和毆打。

當一個孩子面臨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會如何反應(yīng)?性格比較軟弱的會選擇連家長都不說自己默默的承受。性格不那么軟弱的則會選擇告訴老師或家長。

當選擇告訴老師之后,通常老師會讓打人的學生給被欺負的孩子道個歉,頂多找打人學生的家長,然后就此完事,頗有一種清官難斷家務(wù)事的無奈。有人會覺得老師不夠負責任,但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也很難做得更多,畢竟雙方都是未懂事的小孩。但是通常打人的孩子并不會就此收斂,甚至會變本加厲的欺負受害者。而受害者在得知這樣做無效之后可能就再也不會報告老師而是選擇忍氣吞聲。

當選擇告訴家長,應(yīng)該是比較有效的法子。但是畢竟家長沒辦法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沒辦法給出全天候的貼身保護。

那么這個時候你會選擇教育孩子,讓孩子還手打回去嗎?

再講一個故事,小時候經(jīng)常是自己搭公車上下學。經(jīng)常會被一個跟我同年級的胖子欺負。雖然同齡,但是身高體重都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于是許多時候選擇忍氣吞聲。但是忍氣吞聲從來就不是對付“惡人”的好法子。這在他們眼中是一種變相的鼓勵。因為他們知道了欺負你并不用付出多大的代價,反正你也會老老實實的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當時剛好心情不佳,再加上胖子越來越過分了。當時純粹是很沖動的跟著他在他下車的站下了車,然后一邊哭一邊追著胖子打,無論他怎么跑都緊追不舍,后來胖子也被嚇哭了。從此之后,在公車上還是會經(jīng)常遇到他,只不過沒再被欺負過。

講這個故事,并不是想表達應(yīng)該給孩子灌輸“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理念。而是身為父母,無法時刻都陪伴著自己的孩子。當孩子遇到被欺負的問題時,不是大人眼里小孩鬧著玩這么簡單,可能甚至會給他們留下陰影。因此除了我們看重的品質(zhì)例如禮貌、謙遜之外,還得教會他們怎樣在特殊的情況下學會保護自己,培養(yǎng)他們的勇氣。不隨便動手打人,確實是小孩子的優(yōu)點。但這個優(yōu)點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敢于出手。

你越滿足孩子 他越不愛你


你越滿足孩子 他越不愛你

目標是責任心和愛心。采用的態(tài)度是尊重,實現(xiàn)的方法是信任。

有一次,有一對父母聽說我對學生很有辦法,便通過朋友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助他們的孩子。首先我讓家長對孩子做基本的介紹,家長講道,目前學習成績很差,而且孩子基本上不學習了。我又問道孩子其它方面的情況,家長說這個孩子對經(jīng)濟很有頭腦,已經(jīng)從游戲卡方面掙了1000元錢,而且非常關(guān)心他們每天的生意和營業(yè)額。我問起生活方面的問題,家長說孩子什么事情也不做,朋友的交往也很單純。就是很關(guān)心經(jīng)濟,也很關(guān)系父母的工作,因為父親是領(lǐng)導,所以總有人來找,并且孩子對業(yè)務(wù)、工程的操作手法很熟悉。所以家長第一擔心學習成績,第二擔心孩子的思想太社會化。經(jīng)過將近1個小時的講述,我總結(jié)了家長介紹孩子的過程中的幾個特點,1他們提到自己的孩子很聰明的次數(shù)我數(shù)不清。2他們沒有表示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任何的不足,只是說自己有一段時間關(guān)心不夠罷了。3他們只關(guān)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對生活作風的要求幾乎沒有,或者只滿足于不偷不搶不打人而已。4他們多少為孩子的經(jīng)濟頭腦和社會化意識感到自喜,全然沒有意識到危機。

當我對孩子做了初步的判斷后,家長希望我和孩子見一次面,我答應(yīng)了。但我沒有意識到我將遇到一次非常困難的對話。整個接觸過程,孩子沒有對我表示多大的興趣,這是我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因為基本上所有見過我的孩子對比較和我對話。這是很反常的??磥砦覍Υ藴蕚涞倪€是不夠充分。在談話中間,我問了一個問題,我問:在你認識的人中,對你來說,你認為誰最重要?孩子隨口答道:沒有誰!我以為我的問法讓孩子有誤會,我說:干脆這么理解我的問話吧,就是如果這個世界上有誰死掉了,你會最傷心?沒有想到孩子依然會說:沒有誰!

從他冷漠的表情和冷酷的回答中,我只感覺到了這個孩子的問題不是很簡單就能解決的。惟有的一個問題讓我不至于讓我對他太失望,就是我講到,你的母親曾經(jīng)因為你而哭過,然后他不太相信地問我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因為什么而哭,我一一作答。說完后我問他你是什么感想?過了好一會兒,他說了一句:感覺有點慚愧吧。雖然語氣還是有點輕飄,至少我還知道一點,他總算還有廉恥之心。對話中我還問道一個問題:你愛玩什么?他說,也沒有什么!愛玩電子游戲!愛睡覺!我想:真可憐,連愛好都那么微薄!

這樣的孩子生活在優(yōu)裕的家庭,恭維的氛圍,物質(zhì)上沒有實現(xiàn)不了的,精神上滿足也很容易得到,因為沒有人敢批評他!

這樣的孩子根本上拒絕進步,雖然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進步。他們?nèi)狈τ職饷鎸ψ约旱呐橙鹾蛻卸?,他們?nèi)狈π判娜タ朔约旱娜秉c和不足,他們也缺乏足夠的機遇來解決他們的困境。

這樣的孩子普遍的一個特點是缺乏愛心。所以對父母也缺乏最基本的愛。

孩子不愛父母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他們的父母沒有教給他們愛的能力,沒有機會讓他們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愛,父母只是把愛給了他們,他們只是從愛中感受到了舒適和溫暖,但他們以為這愛是天上掉下來的。天生只會享受愛,而不能去愛。第二是由于父母的不當做法,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對父母的感情往往是愛恨交加。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思想不穩(wěn)定,精神沖動,容易做出一些驚世駭人之舉,也是緣由此?;诖?,如何期望孩子對父母有多少愛?

試想,如果孩子對父母缺乏應(yīng)有的愛,怎么會關(guān)心父母的疾苦和憂慮?如果孩子對父母沒有愛!怎么會對父母保持應(yīng)有的尊重?如果孩子對父母沒有愛,怎么指望他關(guān)心你對他關(guān)心的事情?缺乏愛心的孩子有沒有責任心!一個對家庭沒有責任心的人,一個對自己的集體缺乏責任感的人,一個對國家對民族缺乏責任的人,你能期望他能做什么呢?能有什么作為呢?這樣的人不僅不會愛別人,連自己都不愛!

從根本上來講,學習不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情,不管你是否需要學習,是否已經(jīng)從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就感,學習畢竟是很苦的。

我常講一句話,孩子最是講義氣的。而成人說是講信用其實比起孩子來說差遠了。很多家長應(yīng)該有所體會,老師的話他最聽,因為他服這個老師,如果他不服這個老師,別說做作業(yè),就是聽課都懶得聽。朋友的話最管用,有一句話這么說“辛辛苦苦一整天,不如哥們一根煙”說的就是老師因為某個事情與他談了一天的話,可是由于朋友的一句話可能就給廢掉了。如果孩子真的很服你這個家長的話,有什么理由不聽你的話呢?為什么不聽你的話呢?所以學習即便是苦的,但為了得到你的認可和肯定,他愿意付出!那為什么要背道而馳?是因為他不把你的話當回事!就這么簡單!

個人的目標是自己選擇的,家長的責任是培養(yǎng)具備選擇個人目標的能力!給他嫉妒、狹隘,他會卑微、懦弱,給他溺愛,他會自私冷酷。期望他是科學家,請給他科學的思維,希望是音樂家,給他藝術(shù)和美而不只是冗長的練習。

教育是否有效率和時間無關(guān),是行動和模范起作用。很多家長很累很辛苦,總是圍著孩子轉(zhuǎn),你說是不是很煩?有時候一件小事情、一句話就實現(xiàn)了。

有位哲人說過:說起愛,就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不僅要給孩子愛,還要孩子學會愛!要讓孩子愛你,你一定學會尊重孩子!要讓孩子尊重你,你要懂得信任孩子。

我們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培養(yǎng)讓孩子愛自己的有效行動。這樣的行動任何才能有效果,有效率,取決于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否能夠尊重,而獲得尊重的辦法就是信任!有了這些,再談學習的問題見簡單多了。

育兒知識:為孩子學做“狠心”父母


乍看這個題目挺嚇人,當父母的愛孩子還來不及呢,怎么會做個狠心的爸爸媽媽?其實,所謂狠心的父母,一是面對孩子的不足及哭鬧要堅持說“不”;二是父母針對孩子的性格弱點及時糾偏不能姑息。

為了孩子學做狠心父母

教育孩子的關(guān)鍵期是從出生到3歲以內(nèi)。這段時期也是孩子的性格及生活習慣成型期。如果過了這個最佳時期,糾正起來會很困難。

對孩子的哭鬧說“不”

記得女兒1歲時因家人過分疼愛,使她養(yǎng)成了用哭做武器以達到目的的習慣。孩子變得很任性,慣壞的孩子將來很難管教。于是我與家人商量要讓孩子懂得哭鬧不能解決問題,遇事要講道理。如果她吃飽、睡好,沒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是無理取鬧,就要對孩子的哭鬧說“不”。雖然每當此時是父母最心疼最難熬的時候,但只有狠狠心堅持住才能讓女兒改掉用哭鬧做武器的壞毛病,才能為以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與女兒“斗爭”了幾個星期,女兒終于懂得無理哭鬧是沒有用的,不再動輒就用哭鬧做武器了。

每次對孩子說“不”時我注意三點。

一、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對孩子講道理之前先要弄明白孩子的想法。然后針對孩子的思想告訴她我們的想法,讓她明白為什么不可以。

二、有些道理需要平時的潛移默化及點滴積累。這樣,孩子才能理解一些規(guī)矩是必須遵守的,一些命令是必須服從的。

三、與女兒做朋友,經(jīng)常與女兒交流,并把女兒作為家庭的重要成員,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對女兒講一講。這樣孩子對大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就更容易理解,避免或減輕孩子對管教的逆反心理。

糾正性格弱點越早越好

最難做到的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性格弱點如何糾正。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孩子越小,性格還沒有定型,越好糾正。糾正不良性格是一個長期反復(fù)的過程,需要父母的狠心和耐心。

具備一個好的性格對孩子將來成長很重要。如何讓她變得開朗大方呢?我想最好的辦法是盡量帶她多接觸人、接觸社會。只要能夠邁出第一步,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什么可怕的。

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


我見過許多沒有禮貌的孩子,自己學生尚可以教化,鄰家孩子只能由他。關(guān)于禮儀,文明古國的經(jīng)典故事多了去了,比如程門立雪、孔融讓梨,都是。但世上最容易而又最遙遠的禮貌,還是開口叫人。

幾乎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

有個表姐的孩子上初中,見人從不搭理。有一次送孩子去夏令營,母子倆曬得黝黑回來,還向我抱怨說:“夏令營老師照顧得倒挺周到,但老覺得他們跟我家孩子不夠親近。”因為是親戚,我便旁敲側(cè)擊地問她:“孩子是不是很少跟老師講話?”其實我是想說——是的,沒有人會喜歡一個不講禮貌的孩子,因為,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她若有所思,因為,她懂的。后來再見面,小外甥就忽地懂事了,小嘴巴可甜啦。

每個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冰雪聰明的父母,你的心里必須跟明鏡兒似的。中國人好成人之美而不揭人之短,幾乎沒有人會告訴你,你家孩子不懂禮貌。因為,那也是一件極不禮貌的事兒

禮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證

朋友聚會,一個初次謀面的朋友帶著孩子來出席,孩子的老爸見面先打圓場:“我這孩子,就是從不叫人?!比缓笤掍h一轉(zhuǎn):“唉,只要他的學習成績好,我也懶得管他了!”這位寬容的爸爸不懂,倘若孩子早已習慣了被周圍原諒,知書未必就能達禮。

禮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證!不懂禮貌的孩子,世界就為他關(guān)上了一扇門,空有一紙文憑和一身本領(lǐng)也難以登堂入室。

如果不懂禮貌,你的人生將不會及格

以前有個女學生,我教她語文。因為住同一棟樓,我們常在電梯里相遇,她卻從未主動跟我打過招呼,我以為孩子是害羞,總是主動跟她搭話,你好啊吃了嗎去玩呀……

有一次剛剛考試完,又在樓下遇到她們一家子在散步,女生的媽媽拉著我問分數(shù),女生照例沒有理會我,和爸爸在一側(cè)旁若無人地閑聊。唉,比孩子沒有禮貌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渾然不覺。

我想,讓孩子叫聲老師比幫她打聽分數(shù),要重要一萬倍。即便一個考了滿分的孩子,如果不懂禮貌,他的人生也永遠不會及格!

相關(guān)推薦

  • 你會對孩子發(fā)飆說狠話嗎? 你會對孩子發(fā)飆說狠話嗎?不知道是工作的壓力(我一直不怎么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可是在當前經(jīng)濟危機的大形勢下,也下不了決心辭職。),還是因為帶孩子一直休息不好,反正我經(jīng)常在**不聽話的時候沖她發(fā)飆,但是,每次...
    2020-11-02 閱讀全文
  • 你會教育孩子嗎? 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父母為孩子的婚事、工作殫精竭慮?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孩子逆反甚至忤逆父母呢?答案很簡單,問題出在了教育上!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的教育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很少能看到如何讓孩子面對挫折、面對仕途...
    2020-12-10 閱讀全文
  • 狠一狠心 孩子就長大了 今天下午,我接待了一對特殊的家長。 說來好笑,這對家長竟然是來要求把自己已經(jīng)入托在幼兒園寄宿的孩子接回家的,理由呢,更是讓人啞然失笑。孩子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說:“王老師,真是對不起了,今天我不把兒子接...
    2020-10-12 閱讀全文
  • 教育隨筆:乖孩子,不怨你 晨間活動時,幼兒在區(qū)域活動自由玩,華華一副委屈的樣,過來對我說:“老師,佳佳搶我的娃娃!”我一看,佳佳正專注地玩著娃娃,我想也許她也是太喜歡這個娃娃了,雖然她的行為不可取,但我就這樣走過去“數(shù)落”幾句...
    2021-05-20 閱讀全文
  • 如果你的孩子被同學欺負,你是否會教育他還手? 在校園里被同學欺負甚至毆打,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園暴力”,就能看見許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被同學打是否應(yīng)該還手?這個問題應(yīng)該對于大部分的家...
    2021-01-27 閱讀全文

你會對孩子發(fā)飆說狠話嗎?不知道是工作的壓力(我一直不怎么喜歡現(xiàn)在的工作,可是在當前經(jīng)濟危機的大形勢下,也下不了決心辭職。),還是因為帶孩子一直休息不好,反正我經(jīng)常在**不聽話的時候沖她發(fā)飆,但是,每次...

2020-11-02 閱讀全文

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父母為孩子的婚事、工作殫精竭慮?為什么現(xiàn)在那么多孩子逆反甚至忤逆父母呢?答案很簡單,問題出在了教育上!因為某些原因,我們的教育存在著一些缺陷,我們很少能看到如何讓孩子面對挫折、面對仕途...

2020-12-10 閱讀全文

今天下午,我接待了一對特殊的家長。 說來好笑,這對家長竟然是來要求把自己已經(jīng)入托在幼兒園寄宿的孩子接回家的,理由呢,更是讓人啞然失笑。孩子的爸爸不好意思地說:“王老師,真是對不起了,今天我不把兒子接...

2020-10-12 閱讀全文

晨間活動時,幼兒在區(qū)域活動自由玩,華華一副委屈的樣,過來對我說:“老師,佳佳搶我的娃娃!”我一看,佳佳正專注地玩著娃娃,我想也許她也是太喜歡這個娃娃了,雖然她的行為不可取,但我就這樣走過去“數(shù)落”幾句...

2021-05-20 閱讀全文

在校園里被同學欺負甚至毆打,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園暴力”,就能看見許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辦?被同學打是否應(yīng)該還手?這個問題應(yīng)該對于大部分的家...

2021-01-27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