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狐貍和壇子》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1-0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語言教案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及說課稿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1、圖片六幅、PPT視頻

2、認識“壇子”的經(jīng)驗

3、了解“鉆進、饞嘴、掙、甩、拔”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圖1和圖6,引導幼兒讀圖,根據(jù)故事開始和結(jié)尾大膽猜想故事內(nèi)容。

提問:小朋友看看這幅圖里有誰?在什么地方?(請3—4個人講)(在大樹下,狐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冒著香味的壇子,饞的直流口水)

2、出示全部圖片,引導幼兒自主觀察,交流看法想法。(讓幼兒自由地說說)

提問:它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逐一請幼兒說說(請4—5人))

3、看圖分析:

圖一: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故事里有誰?狐貍聞到了甜酒的香味,它是什么樣子的?(口水流出來了)

圖二:狐貍有沒有喝到酒呢?喝到酒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喝到了,但腦袋鉆進壇子里出不來了)

圖三:狐貍的頭在壇子里出不來了,它怎么辦呢?(先是掙、后是甩、最后拔)

圖四:還是沒出來,它又怎么辦呢?(跪地求壇子)

圖五:狐貍又想出什么號辦法了:(什么姿勢?怎么說得?)

圖六:壇子放開了狐貍嗎?結(jié)果怎么樣(壇子會怎說?狐貍想了什么辦法?)

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角色的特點【W(wǎng)Ww.Hc179.coM 一起合同網(wǎng)】

1、提問:狐貍聞到香味,心里會怎么想啊?(好香啊!吧酒喝個精光)說明這是只怎么樣的狐貍啊?(饞嘴、貪心)

2、幼兒集體嘗試模仿狐貍當時的動作。

提問:狐貍生氣時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有什么動作?

集體討論、個別表演。

3、老師講述故事的重點段。集體復述狐貍的話,體驗它求壇子生氣時的語氣、表情。

三、教師再次講述故事的重點段,引導幼兒鞏固故事內(nèi)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提問:你幫助狐貍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把頭拿出來(砸碎壇子、圖上肥皂潤滑、找別人幫忙)

四、教師小結(jié)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不饞嘴,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識圖能力和表達能力?;顒娱_始,我設置懸疑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各自提出故事的不同結(jié)果。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基本完成了活動任務。

幼兒百科:狐貍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它們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準確定位、嗅覺靈敏,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所以主要以魚、蚌、蝦、蟹、鼠類、鳥類、昆蟲類小型動物為食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中班教案《狐貍和壇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圖片六幅、PPT視頻

2、認識“壇子”的經(jīng)驗

3、了解“鉆進、饞嘴、掙、甩、拔”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圖1和圖6,引導幼兒讀圖,根據(jù)故事開始和結(jié)尾大膽猜想故事內(nèi)容。

提問:小朋友看看這幅圖里有誰?在什么地方?(請3—4個人講)(在大樹下,狐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冒著香味的壇子,饞的直流口水)

2、出示全部圖片,引導幼兒自主觀察,交流看法想法。(讓幼兒自由地說說)

提問:它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逐一請幼兒說說(請4—5人))

3、看圖分析:

圖一: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故事里有誰?狐貍聞到了甜酒的香味,它是什么樣子的?(口水流出來了)

圖二:狐貍有沒有喝到酒呢?喝到酒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喝到了,但腦袋鉆進壇子里出不來了)

圖三:狐貍的頭在壇子里出不來了,它怎么辦呢?(先是掙、后是甩、最后拔)

圖四:還是沒出來,它又怎么辦呢?(跪地求壇子)

圖五:狐貍又想出什么號辦法了:(什么姿勢?怎么說得?)

圖六:壇子放開了狐貍嗎?結(jié)果怎么樣?(壇子會怎說?狐貍想了什么辦法?)

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角色的特點

1、提問:狐貍聞到香味,心里會怎么想???(好香啊!吧酒喝個精光)說明這是只怎么樣的狐貍啊?(饞嘴、貪心)

2、幼兒集體嘗試模仿狐貍當時的動作。

提問:狐貍生氣時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有什么動作?

集體討論、個別表演。

3、老師講述故事的重點段。集體復述狐貍的話,體驗它求壇子生氣時的語氣、表情。

三、教師再次講述故事的重點段,引導幼兒鞏固故事內(nèi)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提問:你幫助狐貍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把頭拿出來(砸碎壇子、圖上肥皂潤滑、找別人幫忙)

四、教師小結(jié)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不饞嘴,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識圖能力和表達能力?;顒娱_始,我設置懸疑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各自提出故事的不同結(jié)果。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基本完成了活動任務。

幼兒百科:狐貍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帶,居住于樹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覓食,到天亮才回家。所以能捕食各種老鼠、野兔、小鳥、魚、蛙、蜥蜴、昆蟲等,也食用一些野果。因為它主要吃鼠,偶爾才襲擊家禽,所以是一種益多害少的動物;當它們猛撲向獵物時,毛發(fā)濃密的長尾巴能幫助它們保持平衡,尾尖的白毛可以迷惑敵人,擾亂敵人的視線。故事中的狐貍形象,絕不能和狐貍的行為一樣。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狐貍和壇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六幅、PPT視頻;

2、認識“壇子”的經(jīng)驗;

3、了解“鉆進、饞嘴、掙、甩、拔”。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圖1和圖6,引導幼兒讀圖,根據(jù)故事開始和結(jié)尾大膽猜想故事內(nèi)容。

提問:小朋友看看這幅圖里有誰?在什么地方?(請3—4個人講)(在大樹下,狐貍發(fā)現(xiàn)了一個冒著香味的壇子,饞的直流口水)

(2)出示全部圖片,引導幼兒自主觀察,交流看法想法。(讓幼兒自由地說說)

提問:它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逐一請幼兒說說(請4—5人))

(3)看圖分析:

圖一: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故事里有誰?狐貍聞到了甜酒的香味,它是什么樣子的?(口水流出來了)

圖二:狐貍有沒有喝到酒呢?喝到酒后發(fā)生了什么事?(喝到了,但腦袋鉆進壇子里出不來了)

圖三:狐貍的頭在壇子里出不來了,它怎么辦呢?(先是掙、后是甩、最后拔)

圖四:還是沒出來,它又怎么辦呢?(跪地求壇子)

圖五:狐貍又想出什么號辦法了:(什么姿勢?怎么說得?)

圖六:壇子放開了狐貍嗎?結(jié)果怎么樣?(壇子會怎說?狐貍想了什么辦法?)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角色的特點。

(1)提問:狐貍聞到香味,心里會怎么想啊?(好香??!吧酒喝個精光)說明這是只怎么樣的狐貍?。浚捵?、貪心)

(2)幼兒集體嘗試模仿狐貍當時的動作。

提問:狐貍生氣時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有什么動作?

集體討論、個別表演。

(3)老師講述故事的重點段。集體復述狐貍的話,體驗它求壇子生氣時的語氣、表情。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的重點段,引導幼兒鞏固故事內(nèi)容,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提問:你幫助狐貍想想,用什么方法能把頭拿出來(砸碎壇子、圖上肥皂潤滑、找別人幫忙)

4、教師小結(jié)。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不饞嘴,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識圖能力和表達能力?;顒娱_始,我設置懸疑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投入到活動中來。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各自提出故事的不同結(jié)果。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基本完成了活動任務。

幼兒百科:狐貍的眼睛能夠適應黑暗,瞳孔橢圓,發(fā)亮,類似于貓的眼睛,這一點狐貍和其他擁有圓形瞳孔的犬科動物不同。狐貍具有敏銳的視覺、嗅覺和聽覺。大部分狐貍具有刺鼻的味道,由尾巴根部的臭腺放出。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狐貍和兔子》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兔子》”。讓幼兒通過對畫面的質(zhì)疑,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動,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討論活動,體驗閱讀帶來的驚喜。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2.通過對畫面的質(zhì)疑,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動。

3.積極參與討論活動,體驗閱讀帶來的驚喜。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故事讀本兩人一本;情節(jié)線索圖標一套。

2.兔子、狐貍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觀察故事開頭和中間部分畫面,引發(fā)幼兒對讀本的興趣和思考。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好看的圖書,你們知道這本書里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嗎?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教師朗讀故事的名字)

2.幼兒兩兩合作自主閱讀故事前半部分。

師:他們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小兔子會和狐貍說些什么?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們自己讀一讀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讀完以后可以和旁邊小朋友說一說。

3.集體閱讀幼兒看懂的和看不懂的畫面,重點引導幼兒閱讀第8頁和第10頁。(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標,并有意識地按序進行排列)

(1)師:你看懂了哪一頁?講了什么內(nèi)容?請你講給大家聽一聽。(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表情和動作,如:伸出手是什么意思?講出角色間的對話,不一定要求和書中內(nèi)容一致)

(2)你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誰看懂了?幫幫他。

(3)引導幼兒感知畫面內(nèi)容:重點閱讀第8頁和第10頁——兔子坐在哪里?他做了個什么動作?大家學一學,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狐貍在干什么?(講故事),他是怎么想的?(引導幼兒觀察小圖并進行講述);兔子坐在哪里?狐貍背著兔子回到哪里去?他為什么會一邊走一邊笑?他想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小圖并進行講述)

4.教師幫助幼兒根據(jù)圖標提供的線索總結(jié)歸納:狐貍想吃掉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5.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講述故事。

6.閱讀畫面第16頁、18頁,猜測故事的后半部分。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簡單小結(jié):你喜歡這只小兔子嗎?為什么?

7.帶領幼兒閱讀故事后半部分

師:故事的結(jié)尾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8.幼兒兩兩合作完整閱讀繪本。

師:請你們一邊看一邊講一講這個故事。

9.故事表演。

師:今天真的來了一只狐貍和一只兔子,我們也來做小兔子,大家一起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表演一遍。

【活動反思】

根據(jù)大班童話劇的目標中提到的:“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題中的不同情節(jié),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形象”這一點,結(jié)合這一目標,我借助故事中“狐貍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還好好的,狐貍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趕出來家”一句話,引發(fā)幼兒的想象,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角色的性格、故事情節(jié)合理、大膽地創(chuàng)編相關臺詞,一步步將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的情節(jié)、對話轉(zhuǎn)變?yōu)橥拕〉囊徊糠?,從而推動大班幼兒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關注大班幼兒合作表演的能力,結(jié)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演,并能合作、協(xié)商進行角色之間的分配以及情節(jié)的展開”,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編臺詞、表演基礎上遞進要求,兩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兒進行評價,進一步鞏固表演中神態(tài)、動作、語氣的表演要素,推進幼兒自主表演的能力。

活動中的關鍵,是通過之前對角色的語氣、動作揣摩,請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然而我并沒有讓幼兒對原有故事情節(jié)進行創(chuàng)編,或是根據(jù)情節(jié)來進行續(xù)編故事,為了給與幼兒積極向上的情感渲染,我通過正面的形象激發(fā)幼兒對于故事重新做了改編:“兔子不再是膽小的、靠別人幫助的人,他今天也變得勇敢、聰明了,你認為他會像哪些辦法要回自己的房子呢”?馬上激起了幼兒創(chuàng)作欲望,幼兒的想法多種多樣,有的說讓兔子拿一塊肉吸引狐貍,當狐貍出門想吃肉時就把狐貍給趕跑;也有的說兔子會用勇敢、大聲地去要回房子,把狐貍給嚇跑。在這么多的充分想象之后,幼兒合作表演了自己創(chuàng)編的內(nèi)容,用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自己對于角色理解。

幼兒百科:兔(Rabbit)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俗稱兔子。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兔形目。

幼兒園中班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底、洞、肉、直、羽、差、受、剛”8個生字,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洞、肉、直、差”4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能在朗讀中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對狐貍和烏鴉的三次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體會故事的寓意。懂得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shù)牡览?,知道要正確認識自己。

3、能展開想像,續(xù)編故事。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錯字。能在朗讀中抓住重點詞句,通過對狐貍和烏鴉的三次語言、神態(tài)的變化,體會故事的寓意。懂得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shù)牡览?,知道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一)、談話引入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兩位動物朋友,一位是——(出示狐貍圖片,板貼狐貍),另一位是——(出示烏鴉圖片,板貼烏鴉)。

在你們的印象中,狐貍和烏鴉是什么樣的人呢?

狐貍(狡猾)、烏鴉(聲音難聽、全身烏黑)

(二)、揭題

師過渡:在狐貍和烏鴉之間發(fā)生了一個有趣故事,大家想不想聽???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狐貍和烏鴉(指名讀題、齊讀)

(三)、動畫激趣

老師獎勵同學們看一個動畫片,講的就是狐貍和烏鴉的故事。看完后要請同學告訴大家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個什么故事。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知情問由(問候是假,想吃是真)。

(一)、讀通課文

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自己讀???那就請輕輕打開課本,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不加字不漏字。師巡視指導坐姿等。

(二)、理清人物關系

1、出示第一小節(jié),引讀: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森林里。

烏鴉在——大樹上做了個窩。大樹底下——有個洞,洞里——住著狐貍。

(三)、隨機學洞:個別讀、開火車讀。找朋友。

師:我們知道了,烏鴉住在(大樹上),狐貍住在(大樹底下的洞里)。

狐貍和烏鴉中班教案

(四)、復習生字,激趣導入。

1、瞧小朋友們個個精神飽滿的樣子,我們昨天新認識的生字寶寶們可開心了!看,他們正手拉手來跟大家見面呢!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上課前,老師去了一趟動物王國,請來了兩位老朋友,(出示掛圖)小朋友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板書課題:狐貍和烏鴉

4、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狐貍和烏鴉》的故事。

(五)、進入情境,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1、找找課文中哪一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輕聲讀讀第一段,想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匯報,相機理解“叼”、指導讀“讒得直流口水”。

4、想象:如果你就是這只很餓很餓的狐貍,當你看到這片肉時,你會怎么想呢?

5、齊讀第一段。

學習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過渡:老師聽了小朋友們的朗讀,知道了狐貍很想吃這片肉,開始動腦筋了,它是怎么做的呢?

1、請小朋友們大聲讀課文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同桌同學合作,數(shù)一數(shù)狐貍和烏鴉一共說了幾次話?并把狐貍的話用“?”畫出來,把烏鴉的反映用“――”畫出來。

2、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引導理解。

(1)狐貍和烏鴉一共說了幾次話?誰來把你找到的狐貍的話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

(2)小朋友們找得真準,老師找得跟你們一樣呢,看,(出示小黑板)

(3)請大家自己讀讀這三句話,找找狐貍說的話中哪些是一樣的?

生活中誰對誰說“親愛的”?狐貍稱烏鴉為“親愛的”,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再找找狐貍對烏鴉說的三次話內(nèi)容有什么不一樣呢?

相機板書:您好孩子好羽毛漂亮嗓子好

A、為什么狐貍要問起他的孩子呢?

B、圖片比較“狐貍”和“麻雀”的羽毛體會狐貍的假話。

C、引讀,相機點紅“真漂亮”“差不多”“真好”“都愛聽”

細心的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狐貍每次說話時的動作表情不一樣呢,誰的眼睛尖找到了?

A、自己邊讀邊讀這幾個詞,邊讀邊學著狐貍做做動作。

B、從這幾個詞中,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是啊,狐貍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想盡辦法用親熱的動作,動聽的語言討好烏鴉,那烏鴉每次的反映有什么不同呢?

相機板書:沒回答看一眼得意唱

指導朗讀。

A、你最想讀狐貍的哪次話,就讀哪一次,看誰最會討好烏鴉。

B、指名讀,評價

C、范讀

D、分角色演讀

E、指名上臺帶頭飾表演。評價

學習第六段

1、引讀第六段。剛才聽小朋友讀這段時,有個詞跳進了老師的腦里,不知有沒跳進你們的眼里呢?

理解“一溜煙”

2、看著狐貍一溜煙跑的沒蹤影,烏鴉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三、小結(jié)故事,領悟寓意

1、采訪,被騙了肉的烏鴉,你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心里怎么想的呢?

2、你們有什么話要勸勸這只烏鴉嗎?

3、烏鴉聽到小朋友們的真誠勸告,感動極了,他自己也從這件事中總結(jié)出了一句名言送給小朋友呢。出示: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肉、叼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兩個字?

3、引導仔細觀察,說說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學生描紅,師巡視,

5、練寫兩個

五、拓展延伸

狐貍和烏鴉的故事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這兩只小動物也該回到動物王國去了,他們給小朋友們留下兩道作業(yè)當小禮物呢。

1、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烏鴉這次肉別騙走以后,他還會怎么做呢?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會怎么做呢?請展開想象,以《肉被騙走以后》為題,編一個小故事。

教學反思

因為幼兒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本次活動利用狐貍和烏鴉的頭飾以及一些圖片,讓幼兒明確故事的主要角色。這樣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fā),有利于調(diào)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故事內(nèi)容的欲望,使他們想要學。緊接著,師幼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師幼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孩子們帶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幼兒百科:烏鴉是雀形目鴉科鴉屬中數(shù)種黑色鳥類的俗稱。又叫老鴰,嘴大喜歡鳴叫。為雀形目中體形最大的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

相關推薦

  • 幼兒園中班教案《狐貍和壇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
    2020-12-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狐貍和壇子》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
    2020-12-26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狐貍和兔子》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兔子》”。讓幼兒通過對畫面的質(zhì)疑,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動,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討論活動,體驗閱讀...
    2020-05-1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烏鴉和狐貍》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底、洞、肉、直、羽、差、受、剛”8個生字,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洞、肉、直、差”4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
    2021-01-07 閱讀全文
  •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狐貍和兔子》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創(chuàng)編故事中狐貍與兔子的主要對話。 2、體驗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表演童話劇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
    2021-09-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

2020-12-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看圖猜想,理解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 2、啟發(fā)幼兒幫助狐貍想辦法,并能清晰地用語言表述。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

2020-12-26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兔子》”。讓幼兒通過對畫面的質(zhì)疑,大膽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角色的心理活動,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討論活動,體驗閱讀...

2020-05-19 閱讀全文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底、洞、肉、直、羽、差、受、剛”8個生字,在老師指導下在田字格中正確描寫“洞、肉、直、差”4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

2021-01-07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diào)創(chuàng)編故事中狐貍與兔子的主要對話。 2、體驗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表演童話劇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

2021-09-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