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桃花瓣》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1-01-07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根據(jù)桃花瓣特征,想象它可以用做什么,為誰用。

2.根據(jù)想象出的內(nèi)容,速構(gòu)連環(huán)畫,并創(chuàng)編故事。

3.理解并感受和朋友相互關(guān)愛的情感。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能仔細傾聽故事《桃花瓣》,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五幅背景圖。

2.用卡紙、皺紋紙做成的桃花瓣、動物卡片若干。

3.幼兒已觀賞過桃花,觀察過桃花瓣。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1.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桃花嗎?

2.出示桃花瓣問:桃花瓣是什么樣子的?

3.我們一起來創(chuàng)編一個《桃花瓣》的故事,好嗎?

二、師幼共同構(gòu)建故事內(nèi)容

1.師:桃花瓣的故事怎么編呢?故事里除了桃花瓣,還要有些什么呢?(時間、地點、人或動物,事情等)

2.師邊出示背景圖邊說:今天,老師為桃花瓣的故事準備了幾幅漂亮的背景圖,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地方。幼兒邊看圖邊說一遍。

3.這個故事的地點明確了。桃花瓣與小動物所發(fā)生的事,請大家來想想,創(chuàng)編出來好嗎?

4.桃花瓣可以用來做什么?給誰用最合適?幼兒自由想象,并提醒幼兒根據(jù)事物間的大小關(guān)系創(chuàng)編故事里的事。

5.師:邊出示桃花瓣、動物圖片邊說:老師這兒有許多圖片,等會兒你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選擇你喜歡的動物及桃花瓣貼到相應的背景圖中,看看誰貼的最合適。

6.師:這幅圖中的桃花瓣、小動物是誰貼的?為什么?以此類推,讓幼兒明白事情與時間、地點分不開的道理。

三、完整的創(chuàng)編故事

1.師:現(xiàn)在我們一邊看圖,一邊想,心里說一遍,看誰最認真。

2.師:我知道大家編的故事很好聽,下面,我來講故事的第一幅圖,你們聽聽,我用了什么好聽的詞或句子。

3.師:有誰和我講得不同?

4.第二幅誰來講?誰跟他講得不一樣嗎?以此類推,鼓勵幼兒說得跟別人不同,每幅圖中所用的詞、句都要不一樣。

5.師:大家講得都不錯,用了許多好聽的詞和句,現(xiàn)在我們把它們說到故事里去,好不好?

6.師幼共同講故事一遍。

7.根據(jù)幼兒自己的想法,把故事講給別人聽一聽。

四、小結(jié)

師:今天,小朋友們都很愛動腦筋,創(chuàng)編了桃花瓣的故事,它讓人們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呢?你們今后應該怎樣做呢?

延伸活動:

1.大家可以畫一畫你心中的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講給別人聽一聽。

2.將幼兒畫出的故事布置到春天的主題活動中去。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中,首先我根據(jù)季節(jié)特征,選擇了春天《桃花瓣》的主題,并以此為內(nèi)容,讓幼兒展開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其次,我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采用具體、形象的故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學中運用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比一比等方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并注重活動的重點、難點,由易到難,層次深入。孩子們在活動中自由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說得跟別人不同,用的詞、句也不一樣,效果很好。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悟到:語言活動中,絕不能以老師說、幼兒聽、教師示圖、幼兒看那種灌輸式、填空式、一問一答式進行教學。這樣,會束縛幼兒的思維,限制幼兒的語言發(fā)展,扼殺智力的開發(fā)。而應該注重讓孩子自由想、大膽講述,鼓勵他們說得跟別人不一樣,只有這樣,孩子們的思維才活躍,想象力豐富,語言發(fā)展更快。

幼兒百科;桃花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經(jīng)絡、滋潤皮膚的藥用價值。其花語及代表意義為:愛情的俘虜。每年3~6月份,各地會以桃花為媒,舉辦不同的桃花節(jié)盛會。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桃花瓣兒》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散文中濃濃的春意,及桃花瓣兒和小動物之間友好、和諧的氛圍。

2.理解散文中桃花瓣兒灑落后的各種不同妙用,并嘗試仿編。

3.能簡單復述散文。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背景音樂;幼兒觀察過桃花.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回憶春天美麗的景色。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美嗎?你發(fā)現(xiàn)春天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2.咦,一陣春風吹過,誰飄落下來?桃花瓣兒是怎么飄落下來的?(請個別幼兒用動作模仿)

二、分段欣賞散文,感受散文的意境及桃花瓣兒灑落后的各種不同妙用。

1.欣賞散文第一段。(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朗誦)

桃樹媽媽開了花,真美麗。風兒輕輕吹過,桃樹媽媽讓粉紅色的花瓣兒,飄呀飄呀,飄落下來啦。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桃花瓣兒飄落的樣子吧?。ㄓ變河脛幼髂7绿一ò陜猴h落的樣子)

2.欣賞散文第二段。(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朗誦)

(1)小螞蟻揀了一片花瓣兒,在洞口搭了一間房子。粉紅色的房子真美麗!

(2)小螞蟻揀了一片桃花瓣,做了什么?你覺得桃花瓣兒做的房子怎么樣?誰能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欣賞散文第三段。(教師播放課件不朗誦)

(1)小甲蟲揀了桃花瓣可能會當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我們一起學一學小甲蟲把花瓣兒當小船,搖呀搖!

4.欣賞散文第四段。(教師播放課件不朗誦)

(1)這次誰又揀到了桃花瓣兒,做了什么?做了幾個花環(huán)?用來干什么?

(2)先請個別幼兒來講述,教師再帶領幼兒集體朗誦。

5.猜測結(jié)果。

(1)桃樹媽媽沒有了花瓣怎么辦?我們一起來問問它。老師扮演桃樹媽媽回答。

(2)桃樹媽媽為什么會這么說?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教師邊播放課件邊朗誦,幼兒欣賞散文最后一段。

三、完整欣賞散文,進一步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幼兒輕輕跟隨著朗誦)

剛剛我們把散文《桃花瓣兒》欣賞了一遍,你們覺得好聽嗎?想不想再來聽一聽?

四、嘗試仿編。

1.桃樹媽媽把桃花瓣兒給了小螞蟻、小甲蟲、小兔,當成了房子、小船、花環(huán),森林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揀到了桃花瓣,它們會把它變成什么呢?

2.小朋友們想得真多,我們回到教室,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好嗎?

附:散文:桃花瓣兒

桃樹媽媽開了花,真美麗。風兒輕輕吹過,桃樹媽媽讓粉紅色的花瓣兒,飄呀飄呀,飄落下來啦。

小螞蟻揀了一片花瓣兒,在洞口搭了一間房子。粉紅色的房子真美麗!

小甲蟲揀了一片花瓣兒當小船,搖呀搖,粉紅色的小船真美麗!

小兔揀了許許多多花瓣兒,做了三個花環(huán),粉紅色的花環(huán)真美麗!小兔送了一個花環(huán)給刺猬,送一個花環(huán)給小松鼠。

"桃樹媽媽,你沒花瓣了怎么辦呢?"桃樹媽媽說:"不要緊,不要緊。"

咦,桃樹媽媽沒了花瓣兒,結(jié)了許多許多的桃子。紅紅的桃子咬一口,真甜呀!

教學反思:

剛開始借助語言和動作帶領幼兒感受桃花的優(yōu)美意境,非常的合理。我只帶領幼兒做了一遍桃花飄落的動作。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覺得在創(chuàng)編動作的時候可以讓個別幼兒上前示范,但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把握,畢竟還要節(jié)約更多的時間用于散文的欣賞。

幼兒百科:桃花,即桃樹盛開的花朵,屬薔薇科植物。葉橢圓狀披針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兩大類。桃花原產(chǎn)于中國中部、北部,現(xiàn)已在世界溫帶國家及地區(qū)廣泛種植,其繁殖以嫁接為主。

幼兒園中班教案《花瓣兒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nèi)容,學習優(yōu)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

2、鼓勵幼兒根據(jù)散文美妙的意境大膽想象。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散文,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1、已觀察過桃樹、杏樹等開花的樹,并進行過撿花瓣的活動。

2、用玻璃缸盛水,放入花瓣成花瓣“魚”。

3、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25-28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花瓣兒“魚”引出活動

1、出示花瓣兒“魚”。這是什么?春天來了,桃花、梨花、各種各樣的花都開了,風一吹,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呀?

——掉下來,會掉在那里呀?花瓣在水里飄游好象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像魚)

2、有一天,花瓣兒飛到小溪里,變成了花瓣兒“魚”。你想聽聽這樣奇妙的事兒嗎?

二、基本部分

欣賞散文

1、老師有表情地朗誦散文第一遍。

(1)、提問:花瓣兒飛到水里變成了什么?花瓣兒“魚”漂亮嗎?有什么顏色?

(2)、這篇散文的名字就叫《花瓣兒“魚”》,我們再來看看花瓣兒“魚”在小溪里的美妙故事。

2、分發(fā)幼兒用書,請幼兒看書25——28頁。

3、老師引導幼兒邊看圖邊欣賞散文第二遍。

4、提問:散文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完整的回答散文的名字叫花瓣兒“魚“)

——師提問:散文里說了什么事情?

——師提問:這條小溪為什么變成了彩色的小溪?

——師提問:花瓣兒“魚”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師提問:人們?yōu)槭裁瓷岵坏貌蹲交ò陜骸濒~”?

——師提問:春天又來了,花瓣兒“魚”又到哪里去了?變成了什么?

——師提問:花瓣兒“魚”快樂嗎?你喜歡花瓣兒“魚”嗎?為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小結(jié))

5、請幼兒合上書,邊聽老師朗誦散文邊想象花瓣兒飛向小溪,變成了花瓣兒“魚”快樂生活的情境

三、結(jié)束部分

1、復習兒歌《比耳朵》。

2、小結(jié)活動情況下課!

教學反思:

一是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為了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感性經(jīng)驗,以便更好的理解散文,活動前我與幼兒一起撿花瓣,并說說撿到的花瓣是什么顏色、什么樣子、像什么等。除此以外,為了讓幼兒能更直接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活動前把圖片改成了演示文稿,這樣更能將孩子們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使孩子們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幼兒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鳥撿花瓣》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和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美妙情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發(fā)揮想象,拓展詩歌內(nèi)容。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詩歌。

4、理解詩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活動準備】

1、背景圖,小小鳥,一頂紅帽子,一雙黃手套,一件紅棉襖圖片若干。

2、音樂一段,花瓣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以鳥媽媽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感受秋天:請幼兒說說你都干了什么?撿到了幾片花瓣是什么顏色的。

2、師:秋天來了,秋風起了,公園里到處都是飄落的樹葉、花瓣,美麗極了。這時,我們的好朋友小小鳥飛也來撿花瓣了,咦!它撿了花瓣干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這個答案就藏在一首詩歌里,我們來聽一聽。

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

1、欣賞詩歌一遍。

師:你們聽到了什么?

2、欣賞詩歌第二遍。

秋天來了,秋風起了,花朵怎么了?你能用動作表現(xiàn)嗎?

師小結(jié):花枝兒搖搖,花瓣兒飄飄。

你在這首詩歌中聽到了什么顏色的花瓣飄落在地上?

師小結(jié):紅花瓣兒飄,黃花瓣兒飄,片片花瓣往下掉。

小小鳥撿了花瓣干什么呢?

師出示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撿一片紅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小結(jié):(撿一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頂小紅帽。)

師出示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撿兩片黃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小結(jié):撿兩片黃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雙黃手套。

小小鳥還撿了哪些花瓣兒,做成了什么?

小結(jié):撿三片紅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一件小紅襖。

引導幼兒學習看圖完整朗誦1~2遍

過渡:小小鳥用花瓣縫了這么多東西,你猜猜它的心情會怎么樣?

(高興、開心……)是呀,今年的冬天,小小鳥肯定變得很暖和了。

三、拓展想象,提升經(jīng)驗。

提問:想一想,除了用花瓣兒做帽子、手套、小紅襖以外,你還想用花瓣縫什么東西過冬?

幼:毛衣、褲子、圍巾……

四、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先出示掛圖,讓孩子們來說,秋天的景色,然后通過逐一突破的方式來使幼兒理解兒歌內(nèi)容,小小鳥撿一片花瓣做了什么,然后出示自己畫的簡筆畫圖,這樣的方式讓孩子來理解,當我把這個重點解決了的時候,然后在讓孩子來說前面的內(nèi)容,我也出示了圖譜,這樣孩子們更容易理解。也能更好的為我的教學活動服務。在最后創(chuàng)編詩歌的時候,孩子們說話不夠完整,但是她們想出了很多,小小鳥縫一雙手套等。

不足:幼兒通常依靠事物的具體形象進行聯(lián)想,在創(chuàng)編詩歌時,如果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畫出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或讓幼兒自己畫出聯(lián)想內(nèi)容,直觀呈現(xiàn)思維的結(jié)果,使幼兒看到自己的創(chuàng)編成果,便于同伴間相互交流,可以更進一步豐富創(chuàng)編內(nèi)容。

幼兒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征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shù)飛翔生活。

幼兒園科學教案《花兒與花瓣》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探索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觀察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能運用算式卡片迅速準確地進行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并嘗試用算式結(jié)果進行排序。

3.通過“花兒與花瓣”游戲,激發(fā)幼兒對分類、排序和對應活動的興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橢圓形雪花片(替代“花瓣”)、自制有規(guī)律“花瓣”(雪花片)的花兒若干,展示在泡沫板上。

2.色彩各異的圓形花蕊卡(其中一半反面寫有10以內(nèi)的加減算式),數(shù)量分別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3.各種顏色夾子、10以內(nèi)加減算式卡若干、彩色工字釘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給“花瓣”排隊,探索有規(guī)律地排序。

1.出示自制有規(guī)律“花瓣”的花兒,引導幼兒觀察花瓣排列的規(guī)律、特征

(1)教師導語:這些花瓣中藏著一個秘密,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2)教師引導幼兒從花瓣的顏色排列順序找規(guī)律,并說說每朵花兒上花瓣的排列規(guī)律。(紅黃紅黃……紅藍黃綠紅藍黃綠……紅紅綠綠紅紅綠綠……紅藍黃紅藍黃……紅紅紅綠綠綠紅紅紅綠綠綠……)

2.幼兒給“花瓣”排隊,感受探索排序的樂趣。

(1)每組一桶雪花片(替代“花瓣”),幼兒給“花瓣”有規(guī)律地排隊。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按什么規(guī)律給“花瓣”排序的。

(3)教師展示幼兒多種排序方式,通過反饋—討論—歸納,引導幼兒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

二、“花瓣變變變”,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練習分類、按數(shù)排序。

1.游戲:花兒變變變。(看算式,算得數(shù),擺花瓣。)

教師任意出示10以內(nèi)加減的算式卡,幼兒按得數(shù)用相同數(shù)量的“花瓣”(雪花片)在桌上擺各種圖形或圖案,并用語言表達。(例:6+2=8.我用8片“花瓣”擺了一個正方形……)

2.引導幼兒初步嘗試用算式結(jié)果進行排序。

出示算式卡,引導幼兒迅速準確地算出結(jié)果,并用與結(jié)果相同數(shù)量的“花瓣(雪花片)進行排序。

三、幼兒游戲“花兒與花瓣”,進一步嘗試用算式結(jié)果進行排序。

1.游戲:花兒與花瓣。

(1)每人一張圓形花蕊卡、每組一盒夾子,教師出示算式卡幼兒計算,并用對應的方法把相同得數(shù)的夾子按排序規(guī)律夾在花蕊上。(視幼兒掌握情況,重復數(shù)次)

(2)幼兒每人一張寫好算式題的花蕊卡,各自算手中花蕊上的題卡,把相應得數(shù)的夾子用排序的方法夾在花蕊上。

(3)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把與算式相應的夾子有規(guī)律地夾在花蕊上。

四、驗證并展示幼兒操作結(jié)果。

1.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jié)果。(例:10-4=6.我用6個夾子按紅黃藍紅黃藍的規(guī)律夾在花蕊上。)

2.把幼兒夾好夾子的花蕊用彩色工字釘錠在泡沫板上,組成一幅美麗圖畫。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我利用幼兒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把單調(diào)、枯燥的加減算式題與色彩鮮艷的花兒與花瓣排序進行了整合,通過探索活動、操作游戲,讓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jié)果,有效地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幼兒能夠主動學習,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在教學方法上以“花兒與花瓣”為主線,利用游戲和動手操作,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寓教于樂。整節(jié)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層次清楚,條理分明。通過探索與操作活動達到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以及用算式結(jié)果進行排序的目標,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分類、排序和對應活動的興趣,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在整節(jié)活動中,我能始終尊重、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在肯定幼兒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式的同時,還通過反饋—討論—歸納,積極引導幼兒了解自己和同伴的不同的排序方式。

此活動孩子們既喜歡又感興趣,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因此比較成功。然而活動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本次活動中讓幼兒用雪花片和夾子探索排序,只局限于從顏色特征方面探索。排序也可從物體的大小、長短、高矮、圖形等特征進行。在下次活動中,我會不斷改進,完善,揚長避短,借鑒本次活動的優(yōu)勢,開展一次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的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知道除了按顏色規(guī)律排序,還可按圖形、大小、長短、高矮等規(guī)律進行排序,并嘗試用三種不同種類的實物,按一定數(shù)量、擺放順序等特征進行有規(guī)律排序。從而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幼兒百科:花瓣是花中花冠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花被的內(nèi)部組成部分,是花無性的一個組成部分。

相關(guān)推薦

  •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桃花瓣兒》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散文中濃濃的春意,及桃花瓣兒和小動物之間友好、和諧的氛圍。 2.理解散文中桃花瓣兒灑落后的各種不同妙用,并嘗試仿編。 3.能簡單復述散文。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020-12-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花瓣兒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nèi)容,學習優(yōu)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 2、鼓勵幼兒根據(jù)散文美妙的意境大膽想象。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散文,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
    2020-12-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鳥撿花瓣》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和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美妙情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發(fā)揮想象,拓展詩歌內(nèi)容。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詩歌。 4、理解詩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
    2020-12-21 閱讀全文
  • 幼兒園科學教案《花兒與花瓣》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探索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觀察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能運用算式卡片迅速準確地進行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并嘗試用算式結(jié)果進行排序。 ...
    2020-10-03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小鳥撿花瓣》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意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理解“縫”字的意思,知道更多衣服類型。 3.在熟悉詩歌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用撿幾片什么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什么的句...
    2020-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散文中濃濃的春意,及桃花瓣兒和小動物之間友好、和諧的氛圍。 2.理解散文中桃花瓣兒灑落后的各種不同妙用,并嘗試仿編。 3.能簡單復述散文。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020-12-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nèi)容,學習優(yōu)美而形象的描述語言。 2、鼓勵幼兒根據(jù)散文美妙的意境大膽想象。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散文,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

2020-12-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欣賞和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美妙情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發(fā)揮想象,拓展詩歌內(nèi)容。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詩歌。 4、理解詩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

2020-12-21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探索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觀察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能運用算式卡片迅速準確地進行10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并嘗試用算式結(jié)果進行排序。 ...

2020-10-03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表現(xiàn)的意境,體驗小小鳥在秋天撿花瓣的愉快心情。 2.理解“縫”字的意思,知道更多衣服類型。 3.在熟悉詩歌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的基礎上,用撿幾片什么花瓣兒,小小鳥要縫什么的句...

2020-12-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