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聽話?10個小方法,解決大煩惱!
發(fā)布時間:2020-12-16 大班班主任10月份工作計劃 幼兒園以大帶小活動方案 教育研究方法筆記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 教育體驗,現(xiàn)在又很難去思考應(yīng)該如何對待孩子,那么請參考一下我提出的10個方法。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養(yǎng)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xiàn)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yīng)該如何去引導(dǎo)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yǎng)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zé)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tǒng)的親子教育 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quán)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quán)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jīng)驗,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yīng)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 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jīng)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jīng)釋放掉了 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xí)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對此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nèi)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 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dǎo)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lǐng)悟到家長的教導(dǎo)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xié)商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 協(xié)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fā),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 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xiàn)場,或是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談?wù)劇?/p>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 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zhí)、健忘等表現(xiàn)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 現(xiàn)。
10.真誠對待孩子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zé)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yīng)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 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dān)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dān)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tài)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 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七個小方法解決孩子起床難
起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一系列復(fù)雜的轉(zhuǎn)換:
環(huán)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jīng)系統(tǒng)啟動→四肢蘇醒。我們簡稱這個過程叫“切換啟動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當潛意識接收到“醒來”的指令后,它會先檢查一下周遭的環(huán)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潛意識就滿意地準備下班了。于是意識會接替潛意識,逐漸控制大腦,切斷夢境。
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開始啟動……當你的大腦逐漸清醒,它會下命令給四肢:
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四肢也逐漸蘇醒。這整個過程,需要在安全的環(huán)境里,按照個人的節(jié)拍速度進行,需要一定的“時間”,啟動空調(diào),也需要等待幾分鐘,何況人體呢。
也就是說,叫醒的那一刻,要給大腦一個“醒來”的信號,同時,還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與安全的環(huán)境來啟動大腦。
請想一想,你一貫使用的叫寶寶起床的方式,是否發(fā)出了讓潛意識能輕易識別的信號,并提供了相應(yīng)的時間和環(huán)境?
“殺傷性叫醒”最傷孩子
很多媽媽,總擔(dān)心叫不醒孩子,常會用“鍥而不舍”的噪音來叫孩子起床。比如一直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孩子坐起下地才罷休……或者一直搖晃孩子身體,搖到孩子起來為止……很不幸,這都屬于“殺傷性叫醒”:即用驚醒的方式,切斷啟動過程,讓人立即恢復(fù)意識。這種粗暴的方式會帶給孩子帶來極糟的影響。
我們前面提到了,睡眠是由潛意識負責(zé)的,睡著時它非常活躍,會接收大量的外界信號,并保留下來,制作成夢境,如果在此時,被“粗暴”的驚醒,潛意識就會戛然而止,它還沒來得及叫意識來接班,就倉皇逃離,這個時候“驚嚇”的記憶和感受,會很容易進入潛意識之中,形成深層的驚悚,導(dǎo)致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紊亂,小則令孩子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當牙膏……大則一天渾渾噩噩,頭腦不清……長期以來都被“殺傷性叫醒”,會帶來一系列神經(jīng)或心理的問題,比如破壞情緒控制、沖動易怒、心境低落、反應(yīng)遲緩、注意力渙散……
再有,孩子在睡眠中時,對環(huán)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殺傷性的叫醒”往往會剝奪這種安全感,潛意識在檢查環(huán)境時,就覺得不安全,于是孩子在極度不安、恐慌、焦慮的環(huán)境中醒來,就會出現(xiàn)一些防御行為,比如攻擊人,冷漠麻木,或者哭鬧。
叫孩子起床的幾種常見錯誤方式
我們常常采取的叫孩子起床的方式中,有哪些屬于“殺傷性叫醒”呢?我們列舉一些,請父母們小心慎用。
1、憤怒地沖房間,大喝一聲“七點了,還不快起!”——要知道,留戀被窩,留戀潛意識夢境,是人的共性,帶有“到點還睡是錯誤的”這種指責(zé)性的叫醒行為、語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奪走,加上大噪音的驚醒,足以摧毀所有人幸福的早晨。
2、一把拉開孩子的被子——這種方式不僅嚴重摧毀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溫度的變化,會突然襲擊神經(jīng)系統(tǒng),就算對方“嗖”地坐起來,四肢也是僵硬的。所以不建議去移動孩子睡眠中曾經(jīng)拿著的、抱著的、蓋著的任何東西,那是他感覺安全的環(huán)境,不要碰!
3、一點都不溫柔的拍孩子的身體——叫醒時,碰觸孩子的身體,尤其是粗暴的“拍打”,是極具殺傷力的,人類在潛意識的控制下,對于突然出現(xiàn)的身體“襲擊”,除了會嚇一跳外,還會反擊。在很多睡眠試驗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會馬上激怒一頭溫順的綿羊!
4、反復(fù)嘮叨不斷叫喚——有些父母會使用過5分鐘叫一次的方式叫孩子起床,這看似是給了孩子一些“啟動時間”,但實際上,孩子在完成切換和啟動的過程時,不斷被你的叫醒打斷,每一次都要重來,所以反而越叫越起不來。其實,在睡夢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號,當時人看似還睡著,其實他的腦部已經(jīng)開始切換了,不需要反復(fù)叫,他啟動完成自然會起來。
5、生活噪音叫醒——有些父母不會特意去叫醒孩子,而是用自己起床之后產(chǎn)生的噪音來叫醒孩子,比如走路聲、洗臉刷牙聲、臉盆摩擦聲、談話聲……這種方式雖然不會驚醒夢中人,但會讓孩子感覺極度反感,因為在切換啟動的過程中,腦部的工作不斷被噪音打斷,不能在安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完成,導(dǎo)致煩躁的醒來,以及“起床氣”。
我們可以簡單歸納一下,凡是激烈的砍斷睡眠過程,使用過大的聲音,或者不間斷的噪音,以碰觸對方身體,剝奪睡眠安全感等,都是“殺傷性叫醒”方式。
那些美好的叫醒方式
孩子其實都希望在愛中安全的醒來,下面的一些方法你不妨試一試:
1、前一天晚上告訴孩子,明天早晨你會及時叫醒他,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如果孩子已經(jīng)習(xí)慣由你叫起,則不須特別提醒。但如果時間改變,比如從七點改至六點半,最好還是說一句:“明天我會早半個小時叫你哦!”
2、使用光線叫醒。如果你有可調(diào)光的臺燈,可以逐漸調(diào)亮臺燈,然后開著它,悄悄走開即可。光線會替你叫醒他的,因為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是被光線叫醒的,光線會喚醒視覺系統(tǒng),由它傳遞信號給潛意識,并叫醒腦部,啟動四肢,這是最自然的一種醒來方式。即安全又有效,完全不需要你費力。如果家里沒有這樣的臺燈,緩緩地安靜地拉開窗簾,也一樣有效。
3、使用早飯香氣叫醒。呵呵……只要你把香噴噴的早飯悄悄放在床頭柜上,香味會通過孩子的嗅覺系統(tǒng),給大腦溫柔的傳遞“該起來吃飯”的信號。當然,用香氣怡人的鮮花也可以達到此效果。
4、使用音樂叫醒。請選一些舒緩的樂曲,并用小一些的音量,通過聽覺系統(tǒng)傳達信號給腦部,叫它醒來。如果有一些特殊環(huán)境音,比如清脆的幾聲鳥叫,小溪潺潺等也不錯哦。
5、輕撫叫醒。對于那些睡得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但切忌一定要溫柔,要輕緩。而且撫摸的順序要從手開始,然后到小臂、上臂、臉頰……如果被子蓋得厚,就隔著被子觸碰手部或小臂。當孩子緩緩蠕動并睜眼時,微笑注視他,說聲“起床嘍!”即大功告成。你的手最好是溫暖柔軟的,冰冷僵硬的手會有反效果哦。
6、輕喚叫醒。先輕微接觸孩子的床,讓孩子感覺到這個小小的觸動。比如雙手先按到床上,或是先坐到床邊。然后小聲喚孩子的名字,然后說:“現(xiàn)在想起床嗎?”征求孩子的意見,會讓睡眠中的孩子感覺到安全和體貼。當孩子微睜雙眼點頭時,給他一個微笑,然后靜靜走開,讓孩子無干擾的完成啟動。
7、使用同一個方式叫醒。當父母找到一種對方很滿意的叫醒方式,請堅持一直使用,不要沒事就變換方式。形成一個人對孩子的叫醒的習(xí)慣,不僅每次都能成功的叫醒他,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孩子對你的愛與依戀。
我們再歸納一下,叫醒里最上乘的方式:就是溫柔與耐心,讓一個人感到足夠的安全,并用愉悅的刺激傳達“醒來”的信號。
還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切換與啟動的時間因人而異,有人需要五分鐘,有人需要十分鐘,有人需要二十分鐘……請根據(jù)這個時間,決定你去叫孩子的時間點。給孩子充分的起床時間。有很多保健專家建議,人起床時,最好先睜眼躺十分鐘,再做起來,有助于身體健康。所以,不要要求對方在你下達指令的那一刻就彈起來。
無論是對待孩子還是其他家庭成員,當你需要叫醒別人時,請記得都采用上述美好的方式。
叫孩子起床,是需要花心思的小事,當你用愛心來做這件事時,相信你也會感到幸福。幫助孩子安全優(yōu)雅的醒來,也會帶給他幸福的一天。
解決3-10歲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
孩子聽課不走神
訓(xùn)練目的: 訓(xùn)練學(xué)生學(xué)習(xí)能力,能使學(xué)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寫作業(yè),考試不粗心,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
訓(xùn)練要求: 每天訓(xùn)練10分鐘,放學(xué)后在家里寫作業(yè)前訓(xùn)練,由家長監(jiān)督訓(xùn)練情況,必須每天堅持訓(xùn)練,效果明顯。
方法一:數(shù)字傳真
訓(xùn)練方法:家長將下列每個數(shù)字讀一遍,孩子在聽完之后憑記憶寫下聽到的數(shù)字。
例如:家長讀:68715孩子聽完之后在紙上寫:68715
方法二:聽字訓(xùn)練
訓(xùn)練方法:家長讀下列短文,孩子認真聽,當聽到一個“一”字就用筆在紙上打一個“√”,家長讀完后統(tǒng)計“一”字的個數(shù),直到孩子記錄的個數(shù)與短文中“一”的個數(shù)相同為止。
例如:有一小鳥,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樹枝上,它的羽毛還未豐滿,不能要飛,每日只在家里嘰嘰地叫著,和兩只老鳥說著話兒,他們都是覺得非常的快樂。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個老鳥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見火紅的太陽,它們又害怕了,因為太陽太大了,它們又看見一棵樹上的一片好大的樹葉,樹葉上又有站著一只小鳥,正在吃害蟲,害蟲吃了很多樹葉,讓大樹不能長大,大樹是我們的好朋友,每一棵樹都產(chǎn)生氧氣,讓我們每一個人呼吸。這時老鳥馬上飛過去,與小鳥一起吃害蟲,吃得飽飽的,并為民除害。
第二類:聽寫訓(xùn)練題
方法一:詞語思維
訓(xùn)練方法:家長每念一個詞語,孩子認真聽,當聽到電器就馬上舉起右手,當聽到學(xué)習(xí)用品就馬上舉起左手。
例如:凳子 課桌 洗衣機 籃球 電視機 自行車 書包 電冰箱 作業(yè)本 葡萄 空調(diào) 電風(fēng)扇 電話機 被子 杯子 鋼筆 手機 籃球 羽毛球 打火機 飛機 刀劍
方法二:找差異訓(xùn)練
訓(xùn)練方法:仔細聽下面幾組句子中的甲,乙兩句話,快速找出乙句中與甲句不同的地方。
例如:
第一組:
甲:樹林里的動物和植物充分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成長。
乙:森林里的動物和植物充分享受著大自然的陽光和雨露,自由自在地生長。
第二組:
甲: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長大后做一個植物學(xué)家,種出世界上最美麗的花送給媽媽。
乙:我有一個美好的愿望,長大后做一個植物學(xué)家,種出世界上最漂亮的花送給媽媽。
第三類:針對孩子注意力訓(xùn)練題
方法一:按順序找數(shù)字
我國年輕的數(shù)學(xué)家楊樂、張廣厚,小時候都曾采用快速做習(xí)題的辦法,嚴格訓(xùn)練自己集中注意力。這里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心理學(xué)中用來鍛煉注意力的小游戲。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shù)字打亂順序,填寫在里面(見下表),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shù)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
研究表明,7-8歲兒童按順序?qū)д颐繌垐D表上的數(shù)字的時間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張圖表的時間大約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縮短到十幾秒??梢宰约憾嘀谱鰩讖堖@樣的訓(xùn)練表,每天訓(xùn)練一遍,相信注意力水平一定會逐步提高!
方法二:玩撲克游戲
可鍛煉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yīng)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于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5、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后,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如她說猜對了,就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shù)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shù)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高度培養(yǎng)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歡迎,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方法三:買一些智力訓(xùn)練的書,每天堅持練習(xí)。
一些鍛煉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xùn)|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后合上書讓她報出來。等等。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后可延長練習(xí)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做對給紅五星獎勵或打分。
方法四:玩“開火車”游戲。
這種游戲要三人以上,一家三口就可以完成,當然如果有爺爺奶奶或其他參加,那就更好了。為了敘述的方便,現(xiàn)以三人為例,方法是:三人圍坐一圈,每人報上一個站名,通過幾句對話語言來開動“火車”。如,父當作北京站,母當作上海站,孩子當作廣州站。父拍手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贝蠹乙积R拍手喊:“往哪開?”父拍手喊:“廣州開”,于是,當廣州站的兒子要馬上接口:“廣州的火車就要開?!贝蠹矣铸R拍手喊:“往哪開?”兒子拍手喊:“上海開”。這樣火車開到誰那兒,誰就得馬上接得上口?!盎疖嚒遍_得越快越好,中間不要有間歇。
這種游戲由于要做到口、耳、心并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煉了思維快速反應(yīng)能力,而且這種游戲氣氛活躍,能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解決孩子任性的8大方法
如果家里有個任性的孩子,往往弄得家長又氣又急,打也不成,說也不聽,家長一點辦法都沒有。那么,面對任性的孩子,家長到底應(yīng)該怎么辦呢?
孩子有3種“任性手段”
為了達到某種目的,3-8歲的孩子大都學(xué)會使用以下的四種“手段”。
手段排行第一:哭鬧
手段排行第二:哀告
手段排行第三:死纏爛打
手段排行最后:賭氣噘嘴、不說話、摔東西、不吃飯……
孩子賭氣的時間,一般持續(xù)得較長,因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戰(zhàn)的秘訣,沒耐心的父母只好舉手投降。
父母的五種行為導(dǎo)致孩子任性
1、孩子過分依賴別人的評價,源于父母的過度表揚或批評
適當?shù)谋頁P有利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受愉快教育理論的影響,平時喜歡無原則的表揚孩子,結(jié)果導(dǎo)致了孩子缺乏自我意識,過分看重別人的評價,每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揚,否則就拒絕去做。同樣,過度的批評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看不到自我。因此,孩子出錯時,家長需要有分寸地指出其錯誤在哪里,從而幫助其吸收教訓(xùn),改正缺點。
2、孩子固執(zhí)、任性,源于父母過于民主
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學(xué)歷層次較高的,把家庭教育中的“民主”管理看得很重,不管大事小事都寄希望于“曉之以理”,結(jié)果是理沒談成,孩子卻被慣壞了。原因是孩子(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孩子)缺乏足夠的經(jīng)驗和判斷力,在生活中有許多地方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dǎo),如果對其過于民主,很容易把孩子寵壞,使其變得固執(zhí)、任性、為所欲為。因此,對于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以以理服人,而對于年紀尚小的孩子,帶有強制性的教育管理仍是必不可少的。
3、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源于父母濫用獎勵、缺少懲罰
孩子缺乏是非判斷能力,為了幫助其明辨是非,父母應(yīng)該在平時養(yǎng)成獎懲分明的習(xí)慣。有些父母信奉“棒打出秀才”的觀念,而另一些父母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只習(xí)慣于使用獎勵,從來不懲罰孩子,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孩子如果犯了錯誤,適度的懲罰是應(yīng)該的。
當然,懲罰并不專指打罵、責(zé)懲孩子,其方法和形式可多種多樣,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了。相反,如果在不適當?shù)膱鏊驎r間濫用獎勵,也不會起到預(yù)期的效果。比如:孩子在墻上亂畫畫,本來父母只要及時制止和教育就可以了,可有的父母偏要使用獎勵的方法,“如果你不往墻上畫,明天給你買個新玩具?!憋@然,這種方法會縱容孩子今后為了得到玩具而明知故犯。
4、孩子不服從管教,源于父母間的教育意見不統(tǒng)一
由于各種原因,絕大多數(shù)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分歧。聰明的父母會避開孩子單獨商討,以求在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后再對孩子進行教育。然而,也有不少父母缺乏溝通而對教育子女的問題固執(zhí)己見,甚至在孩子面前公開吵架,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危害是讓孩子感到缺乏安全感、不知所措。
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應(yīng)注意保持意見的一致,切勿互不相讓。因為如果孩子認同了父母某一方說了算,日后當這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將很可能無法說服、管教孩子,從而給正常的家庭教育帶來人為的障礙。
5、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殺和過分保護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像老母雞護小雞似的整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范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nèi)。這種過分的保護,嚴重干擾了孩子身心的正常發(fā)展,導(dǎo)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社交困難、缺少自信、優(yōu)柔寡斷,甚至缺少道德情感和責(zé)任心。
與此相反,有些父母則總是主觀地否定孩子的言與行,喜歡拿別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做比較,甚至用過高的成人化標準要求孩子。長此以往,就會將孩子的積極性、上進心盲目扼殺,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能,自尊心和自信心被無情的摧毀。
巧妙應(yīng)對任性的孩子的8大戰(zhàn)術(shù)
1、安靜緩和法
這是對正在任性發(fā)脾氣的孩子使用的一種方法。孩子發(fā)脾氣時,情緒興奮、激動,有時甚至大哭大鬧、大嚷大叫。如果成人耐著性子采取親和、撫愛、哄勸的方法,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哭鬧不休;如果大人態(tài)度粗暴,急躁地打罵孩子,仍然難以阻止孩子的任性。安靜緩和法要求大人此時應(yīng)持平靜的態(tài)度,要求孩子停止哭鬧,讓他安靜下來,此時沒有必要說服孩子立即承認自己的任性是不對的,待孩子平靜以后,再用平緩的口吻對他進行批評教育。比如,當遇到孩子發(fā)脾氣、哭鬧不休時,父母不必理他,讓他發(fā)泄一會,然后給他喝些開水,讓他喘口氣,幫助他平靜一些,條件允許的可讓孩子一人留在屋內(nèi),父母離開一會;如果屋里人多,可讓他在別的空屋,把門關(guān)上。但不要鎖上,告訴他等他平靜了可自己出來。注意語調(diào)要堅決,但不可用責(zé)備口吻。把孩子隔開,只是讓孩子明白發(fā)脾氣會影響別人的學(xué)習(xí)和休息,而不是懲罰他,待孩子平靜下來后給他冼臉,安靜睡—覺,過一會或明天和他再好好談?wù)劇?/p>
2、通俗講解法
對孩子講道理要深入淺出,可以舉一些孩子身邊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為他們理解和接受。每當孩子和家長出現(xiàn)“頂牛”的現(xiàn)象時,家長可用講故事、講笑話的方法來緩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觸及孩子的心靈。童話是對兒童進行說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選擇、有針對性地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并叫他們聽完后談?wù)勼w會,“對號入座”,改正不良習(xí)慣。
3、不予理睬法
對孩子的嘀嘀咕咕、糾纏不休等行為,家長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裝作沒有聽見或者暫時離去。這是一種避免孩子可能出現(xiàn)鬧事行為的有效方法。比如當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一時難以說服他,這時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時說的“冷處理”。采用這種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須一致,同時采用不予理睬法。當孩子平靜以后,對他也不能遷就讓步,應(yīng)當像沒有發(fā)生事情那樣,不予理睬。
4、攻心為上
父母首先要有良好而堅定的心理狀態(tài)。不要認為拒絕孩子會造成傷害,相反,這恰恰是對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養(yǎng)一個棒孩子,那么面對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
5、以退為進
父母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個不能給他的東西時,媽媽可以這樣說:“這是媽媽的,媽媽現(xiàn)在不用,可以給你玩一下,不過明天你就得還給媽媽?!比缓笠酝藶檫M——第二天提醒孩子:“寶寶,把東西還給媽媽,以后想要的時候再跟媽媽說?!?/p>
6、預(yù)先申明
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記預(yù)先的約定,所以一定要給他定個規(guī)矩,一旦孩子破壞了規(guī)矩就要按規(guī)矩處理。比如和孩子約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須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餐,才能準時送你去幼兒園。
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棄早餐,因為你要為你的行為負責(zé)。一旦孩子賴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訴他:對不起,寶寶,我們有約在先,不能隨意破壞。
7、說一不二
對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揚”?!跋纫趾髶P”的做法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好“欺負”,從而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產(chǎn)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因此,拒絕孩子,一定要從一而終。
8、“戰(zhàn)后”要善后
父母對孩子說“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絕孩子而不給他被拒絕的理由,會讓他覺得受了委屈,甚至產(chǎn)生焦慮、恐懼、煩躁不安和悲憤絕望的心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是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
育兒心得:孩子鬧心幫他解決煩惱
育兒心得:孩子鬧心幫他解決煩惱
很多家長都不明白家里的孩子年齡不大,可許多行為卻令大人感到奇怪,脾氣大、煩躁、弄壞東西、打其他小伙伴,家長們弄不清楚,孩子無緣無故為什么會這么“鬧心”?
專家認為,隨著兒童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學(xué)齡前兒童(3歲-7歲)的情緒、情感雖然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但由于皮層下中樞的活動仍占優(yōu)勢,所以,這個時期的兒童情緒易激動、不穩(wěn)定,情感也具有易變性和富有沖動性,對情感和情緒的調(diào)節(jié)性較差。家長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主觀解釋孩子的行為,孩子看似不規(guī)矩的行為其實是他心理變化的外在表現(xiàn)而已,很多事他可能有感覺,只是不能說清楚,耐心而充滿愛意地對待他,是幫他走過心理煩惱期的良好方式。
反抗行為:需要適當引導(dǎo)
由于幼兒獨立性和自我控制感的發(fā)展,在某一時期他們會表現(xiàn)出極端的反抗行為。他們對家長提出的要求總回答“不”。因此,家長常感到自己的權(quán)威受到威脅,甚至擔(dān)心孩子將來會不適應(yīng)社會的要求。北京友誼醫(yī)院心理門診醫(yī)生提醒家長朋友,幼兒的這種行為是自我意識獨立的一種表達方式,屬正常發(fā)展的表現(xiàn)。如果家長能夠理解和尊重兒童,適時地進行正確引導(dǎo),這一階段會很快度過。
發(fā)脾氣:給予適當安撫
幼兒有時會大發(fā)脾氣,這是成長中的正?,F(xiàn)象。幼兒已經(jīng)開始獨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還不知道如何用語言或合適的方法表達其感受。常表現(xiàn)為賴在地上,踢腿,揮舞手臂,大聲哭鬧。醫(yī)生認為,小兒發(fā)脾氣的原因常是疲勞、家長未能滿足他們提出的要求或反復(fù)批評他的某些行為等。作為家長應(yīng)仔細分析小兒發(fā)脾氣的原因,在避免兒童自我傷害的前提下,不要特別留意正在發(fā)脾氣的幼兒,家長應(yīng)盡可能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于事后給予安撫。
尿床:可能是緊張或疾病引起的
北京友誼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陳海明介紹說,小兒5歲以后仍會發(fā)生不隨意排尿,即遺尿癥。遺尿大多發(fā)生在夜間熟睡時。遺尿癥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原發(fā)性遺尿癥多由于控制排尿的能力遲滯所致而無器質(zhì)性病變,繼發(fā)性遺尿癥多由于全身性或泌尿系統(tǒng)疾病引起。
中醫(yī)認為,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生長旺盛,陽氣未充,易發(fā)生遺尿。對于無器質(zhì)性病變的小兒,中醫(yī)主張滋陰壯陽,如六味地黃丸或金匱腎氣丸,5歲以下小兒按大人量的1/4服用,5-14歲兒童減半服用。陳大夫說,在她治療的患者中,耳穴治療因無痛苦、治療方法簡單、效果好且經(jīng)濟低廉,易于被孩子和家長接受。她提醒孩子的父母,對有遺尿現(xiàn)象的孩子應(yīng)耐心尋找原因,做到不給小兒太多的壓力,緩解孩子精神緊張情緒,努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在晚飯或睡覺前減少孩子水分的攝人,夜間按時叫醒小兒排尿等。
孩子不聽話,為什么不試試這個方法?
很多爸媽都很頭痛這種情況:讓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兒去做另一件必須做的事,如從玩玩具、看電視到去做作業(yè)、睡覺等時,孩子會無視我們說的話,讓我們不停的重復(fù)、嘮叨、威脅,甚至咆哮,往往還沒有效果。
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今天要給家長推薦一種方法“永遠別說兩次”,教我們在保持友善、尊重、平和的同時,讓孩子輕松地從一件事過渡到另一件事,并形成配合的好習(xí)慣。
在執(zhí)行“永遠別說兩次”之前必須了解的幾件事:
為什么不要反復(fù)發(fā)出指令?
當孩子對我們的話無動于衷時,你很可能會更大聲、更不耐煩地重復(fù)你的指令。
這些重復(fù)和提醒傳遞給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開口就聞令即動。因為知道你會重復(fù)一次又一次,甚至有可能在你說第四次時也不用聽,只有聽到我們聲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聲時,孩子們才會覺得自己必須當心點。
什么時候不能使用?
如果孩子坐在電視、手機等顯示屏面前時。這種情況,首先你得想辦法把所有電子設(shè)備關(guān)掉;時間緊張,需要馬上出門時。一旦啟用這個方法,須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把所有六步都堅持完
多大年齡可以使用?
從孩子大約3歲起就可以開始使用這一方法,因為大多數(shù)孩子這個時候心智足夠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們做什么,并能專心足夠長的時間,遵守簡單的指令。
六個步驟讓你永遠不用說兩遍
六個步驟,一開始看起來似乎很煩瑣,但是隨著你練習(xí)的深入,所需的步驟將會越來越少,因為孩子會越來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長了
第一步
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兒去,站著,看著他。
你是否曾經(jīng)人在廚房,從廚房窗戶喊你的孩子去做作業(yè)或者來吃晚飯?自己在一個房間,卻向另一個房間里的孩子問問題?
孩子看不到我們時,就會很容易無視我們。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邊看著他們,孩子當然不把我們說的話當一回事。要站在孩子們面前看著他們,讓他們覺得我們很嚴肅、很堅決,以此表示“這很重要”。
第二步
等,一直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著你。
這一步正是讓孩子專心于你要說的話。
常見的情況是:孩子們正在專心于畫畫、寫卡片,我們卻在這時發(fā)話,孩子可能根本就沒聽,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說的什么。你若愿意站一小會兒,等到他抬起頭來看著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頭看你時,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對他正在做的事很感興趣,并找點東西“描述式贊揚”他,會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
從積極肯定的角度關(guān)注他,會讓他更愿意取悅你,樂意聽話并合作。比如:
“這個拼圖這么多片,你也沒有放棄”
“積木擺放很細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錯哦。”
“這本書你都已經(jīng)讀完一半了啊。”
注意不要通過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讓孩子注意自己,因為家長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許他做什么的時候,喊他的名字,所以孩子對家長的呼叫會盡量充耳不聞,不能讓他馬上徹底地集中起注意力。
第三步
把要求講給孩子聽,用語簡單、表意清楚、只講一次。
表達要求要清楚明了(要求不能太長,以免孩子變得躁動不安)。
孩子對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投入,尤其是當從一件喜歡的事過渡到不吸引他們的事情時,這時可以通過“倒計時”來緩解這個過渡帶來的痛苦,這個方法不僅能幫你省時間,還能省掉麻煩和焦躁。
對生性急躁、固執(zhí)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鐘來一次倒計時,然后每隔兩分鐘,然后每隔一分鐘。每一次,你的孩子都會聽見他下一步即將做什么,他的大腦便會對下一步的事情自動產(chǎn)生一幅圖像。
甚至在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他的大腦就習(xí)慣了這個過渡。當你說“時間到”的時候,或者當計時器響起來時,孩子便已經(jīng)習(xí)慣了必須按你剛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
通過前三步,大多數(shù)孩子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都會配合,而如果仍不配合,下面還有三步。
第四步
讓孩子把要求重復(fù)給你聽要求他用自己的話準確、完整地說出來。
當孩子告訴你他應(yīng)該做什么時,他的大腦便會自動產(chǎn)生一幅清楚、生動的圖片。圖片中的他正在做這件事。當孩子聽見自己心底告訴自己必須做什么時,便有了主人翁意識。與由你說出要求相比,這樣他便更會把這個要求當一回事。
不要讓孩子僅僅只是鸚鵡學(xué)舌,因為他們即使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要做什么的情況下也能重復(fù)。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誰確地告訴你他必須做什么、何時做、如何做,那么毫無疑問他聽見了你說的話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孩子找借口。
偶爾在有些情況下,孩子第四步之后仍然不聽話,那么家長就該把第五步用起來了。
第五步
站著,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沒有開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樂意站著等待。
等待是一個很有效力的辦法;等待表明你是認真的。把你站著等待孩子回應(yīng)的時間當做是一種投資吧,一種很快就會帶來“更平和、更輕松、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資。
為了減少等待的壓力,注意早點開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務(wù),這樣你才能騰出時間進行“六步法”,而不會覺得自己總是在趕時間。在為數(shù)不多的情況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還是不配合,此時我們就得用上最后一步。
第六步
在你站著等待的時候,對孩子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每一小步,不管這一小進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贊揚他,并且“反思式傾聽”他的感受。
每天多給孩子一點“描述式贊揚”,孩子就越會積極地配合家長并展示他們最好的一面。你可以這么說:
“你不吵了?!?/p>
“你沒有走開,這樣挺尊重人的?!?/p>
“我看見你已經(jīng)找到了你的鞋子?!?/p>
“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贊揚“孩子以前的優(yōu)良行為舉止。”
“我叫你做什么時,你的動作越來越快了?!?/p>
“我今天幾乎沒聽到你抱怨?!?/p>
也可以說一些更貼心的話:
“雖然你很可能希望我會讓你單獨呆著,但是你卻沒有吵鬧,也沒有叫我從你的房間里出去。”
“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很心煩,因為家庭作業(yè)時間到了;但是你沒有尖叫,也沒有說任何不禮貌的話?!?/p>
“從你把拖車扔進玩具盒的方式,我看得出來你有多么生氣,可是你位置沒扔對。雖然你是用這種方式告訴我你多么生氣,但是你總算知道要收拾東西了?!?/p>
堅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們會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象中來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