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教案《撿樹葉》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從詩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2、能完整、有表情地朗讀兒歌,感受朗讀的樂趣。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4、借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撿樹葉》。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讀重點字詞:樹葉、小船、雨傘、扇子、餅干。

活動準備

1、第一部分采用拾落葉活動導入,小朋友,今天天氣很好,我們幼兒園里的落葉太多了,我們一起去撿樹葉,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整潔美麗好嗎?設置疑問: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樹葉落在地上呢?你撿到的樹葉象什么?從而啟發(fā)幼兒對季節(jié)的變化、樹葉的形狀產生好奇心。

2、利用課件,教師配合語言的講解,幫助幼兒了解兒歌內容,幼兒對兒歌熟悉并有初步完整印象??春螅釂枺呵锾?,樹葉都怎樣了?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講出秋天樹葉的變化?!緁236.coM 活動范文吧】

3、進行情景表演,播放鋼琴曲《秋日的思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動物隨音樂自由表演撿樹葉,游戲中,老師用詩歌中的語言問::小螞蟻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引導幼兒運用詩歌中的話回答:“這是我的小船”,小老鼠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幼兒回答“這是我的雨傘”、小刺猬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幼兒回答:“這是我的扇子”、長頸鹿起一片樹葉說什么?“這是我的餅干”到最后長頸鹿時,音樂停止,到底象不象小動物說的一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欣賞課件,為幼兒創(chuàng)設詩歌中所蘊涵的美好意境,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落葉形象的比喻。欣賞后配合提問:你看到的樹葉象不象小動物說的一樣?再讓幼兒運用詩歌中的話回答,教師隨機出示有關字卡,幫助幼兒認讀重點字詞:樹葉、小船、雨傘、扇子、餅干

5、利用多媒體,完整欣賞詩歌錄音。在幼兒的頭腦中對詩歌中的意境構建一個完整的美好印象,幫助幼兒加深記憶。

6、師生一起朗誦詩歌,表演朗誦或分組朗誦。

延伸活動:繪畫《我喜歡的樹葉》,讓幼兒自由發(fā)揮,畫一幅秋天的落葉畫。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課堂中師幼互動氣氛活躍,通過活動,幼兒較全面地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充分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麗,同時,也開拓了幼兒的思維,他們通過游戲、欣賞課件、表演,繪畫等形式多樣將詩歌的意境表現(xiàn)得特別豐富,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層數(shù)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大大激發(fā)了幼兒語言互動的主動性、積極性、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幼兒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葉子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鋸齒狀。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

幼兒園小班教案《撿落葉》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撿落葉》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復習5以內的數(shù)數(shù),能夠按數(shù)取物,觀察落葉,感受撿落葉的樂趣,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產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撿落葉》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觀察落葉,感受撿落葉的樂趣。

2、復習5以內的數(shù)數(shù),能夠按數(shù)取物。

3、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產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在園內選擇一塊安全、便于活動的場地。帶上裝落葉的籃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激發(fā)幼兒對落葉的觀察興趣。

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對,春天到了,有許多美麗的樹葉會從樹上飄落下來,這么美麗的公園看上去怎么樣啦?

2、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撿落葉好嗎?豐富詞:落葉(飄落到地上的樹葉叫落葉)

二、復習五以內的數(shù)數(shù)。

1、提問:落葉是怎么樣的?大小、顏色是怎么樣的?

2、提出撿落葉的要求(如讓幼兒撿一片落葉、撿兩片落葉、撿四片落葉等)

3、幼兒四散(必須在教師的視線范圍以內)撿各種各樣的落葉。

三、撿落葉,學習按數(shù)取物。

1.在撿落葉活動中復習5以內的數(shù)數(shù)的關系,如問幼兒:你撿到了多少落葉?

2.讓幼兒把樹葉一片一片地裝進藍里,邊放邊數(shù)。感知“1”和“許多”的關系。

四、活動延伸。

現(xiàn)在,公園怎么樣啦?還能可以有什么辦法讓公園變得更漂亮呢?今天小朋友撿了許多落葉,我們帶回幼兒園還可以用落葉拼貼成各種有趣的動物。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興意盎然,非常的開心。這樣的活動打破了幼兒園狹小的空間限制,為幼兒提供鍛煉的機會,讓孩子通過直接與自然、社會接觸來獲得感性的知識,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提高語言能力,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滿足幼兒主動發(fā)現(xiàn)、探索的心理需求,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看看、聽聽、想想、做做的過程中,才能更有效地發(fā)展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使幼兒創(chuàng)造潛能的發(fā)展具有了必要性。大自然社會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我們只有走出幼兒園狹小的天地,把孩子們解放出來,帶他們到社會中、自然中,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就會變大,心胸寬廣,性情快樂,生活活力、思想情感、身心素質都得到了提高,正如陳老先生所說:“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才是真世界?!?/p>

幼兒百科:落葉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一般秋天,大部分落葉植物、樹木開始落葉,葉子枯黃、卷曲,從樹上落下,隨風飄舞,也代表深秋后,冬天即將到來。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樹葉》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喜愛秋天的情感。

2.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嘗試仿編詩歌。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能簡單復述詩歌。

活動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進行采摘樹葉活動。

2.樹葉若干;小筐四個;《小樹葉》音樂;《綠樹葉》教學幻燈片;照相機;樹葉拼擺范例三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音樂《小樹葉》幼兒進入活動室。

2.觀察樹葉,自由想象。

請幼兒仔細觀察采摘的樹葉,想一想,說一說:樹葉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引出詩歌主題)

二、展開。

1.出示掛圖,引出詩歌。(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教授幼兒詩歌)

(1)出示圖片一,上面都有什么?綠樹葉像小果子的什么?

教師用詩歌中的語句歸納:“綠樹葉,當小傘,青青果兒藏下面。”幼兒學說:“綠樹葉,當小傘,青青果兒藏下面?!?/p>

(2)出示圖片二,讓幼兒觀察綠樹葉被當作了什么?

觀察思考:圖上有什么?綠樹葉像小螞蟻的什么?小螞蟻會坐上小船干什么?

幼兒和老師一起說:“綠樹葉,當小船,螞蟻坐在船上玩?!?/p>

(3)出示圖片三,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把樹葉當什么用?”

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句子歸納,嘗試以前兩幅詩歌的形式編出一句話:“綠樹葉,當小扇,輕輕為我把風扇?!?/p>

(4)出示圖片四,引導幼兒觀察:綠樹葉怎么樣了?什么季節(jié)來到了?

啟發(fā)幼兒說出詩歌的最后一句:“綠樹葉,是小船,小船飄下是秋天?!?/p>

2.詩歌朗誦。

(1)教師結合掛圖朗誦,幼兒完整地欣賞詩歌。

(2)幼兒學習朗誦詩歌兩遍。(提醒幼兒用輕松、優(yōu)美的語調和語氣朗誦詩歌)(第一遍集體朗誦,第二遍請部分幼兒上臺朗誦)提問:“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為什么?你覺得綠樹葉還像什么?”

3.幼兒嘗試仿編詩歌。

(1)請幼兒將樹葉拼擺成好看的圖案,教師用相機照下來通過多媒體讓幼兒欣賞并說一說綠樹葉還可以當作什么,與幼兒編成好聽的詩句。

(2)教師出示樹葉拼擺范樣(孔雀、金魚、蝴蝶)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編詩歌。

(3)想一想,說一說“你覺得綠樹葉還可以當作什么?并且能用詩歌的形式告訴我們嗎?”讓幼兒仿編詩歌。

三、結束。

帶幼兒到戶外欣賞美麗的秋天,與幼兒玩勒樹葉的游戲。

綠樹葉綠樹葉,當小傘,青青果兒藏下面。

綠樹葉,當小船,螞蟻坐在船上玩。

綠樹葉,當小扇,輕輕為我把風扇。

綠樹葉,是小船,小船飄下是秋天。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學習新的詩歌并仿編詩歌,我們班的孩子在此活動之前沒有接觸過仿編詩歌的活動,但我們班的孩子語言能力比較強,所以對于孩子仿編詩歌我有一定的把握。

學習詩歌時我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學習詩歌,在仿編詩歌時,起初我說前半句“綠樹葉,當xx”,孩子創(chuàng)編后半句,慢慢的孩子了解到仿編詩歌的規(guī)律,能夠完整的仿編,但有的幼兒仿編的不是很押韻,這點還要慢慢滲透學習。

幼兒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

幼兒園中班教案《樹葉分類》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樹葉分類》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語言簡單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能按某一特征為樹葉分類(如顏色、大小、形狀等),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對生活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樹葉分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按某一特征為樹葉分類(如顏色、大小、形狀等)

2、能用語言簡單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3、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對生活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某一特征為樹葉分類。

難點: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每組紅、綠、黃三種顏色的籃子各一個,大、小籃子各一個,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猜謎語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學本領準備了一樣東西,這種東西小螞蟻用它來做小船,小蟋蟀用它來做帳篷,它還可以用來做肥料,它是什么?誰猜出來了?

二、探索方法。

1、出示形狀、大小不同的樹葉,請小朋友把它們分一分,放到籃子里。

2、指名上臺演示分類方法,并說說分類的過程。

三、進入情境,實物操作。

1、師:教室的外面有好多樹葉掉下來了,我們去拾一些回來,分一分類,好嗎?帶小朋友去撿樹葉(教師制作的學具)。

2、幼兒分小組進行分類,嘗試用不同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教師引導幼兒從籃子的顏色、大小引導幼兒整理歸類。

3、師生互動:誰來說說為什么這樣分?

四、送樹葉回家

1、教師戴上小蚯蚓頭飾,請小朋友和小蚯蚓一起送不同種類的樹葉肥料回家。

2、唱《樹葉歌》后與樹葉告別。

延伸活動:

整理玩具角里的玩具,分類擺放。

教學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fā)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xié)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guī)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fā)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幼兒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

幼兒園中班教案《常綠樹和落葉樹》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比較、觀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樹落葉和枯黃的原因。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搜集各種樹葉;

2、有關常綠和落葉樹的課件;

3、常綠樹、落葉樹的樹干各一棵。

活動重難點

知道樹常綠和落葉的原因。

提高幼兒觀察、概括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我們來看一個短片,看片中有什么?(幼兒看錄像)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許多大樹,許多黃黃的葉子,有的落到地上,還在空中飛舞)

師:片中這些樹上的葉子為什么是黃顏色的?為什么都落到地上了呢?(有的小朋友說是葉子老了,還有的說是天冷了)

師:我們再來看一個短片(幼兒看錄像)

提問:你們又看到了什么?(皚皚白雪,綠綠的松樹)

師:下雪了,天這么冷,為什么這些葉子沒有枯黃飄落呢?(短片中的景象,使幼兒形成了兩個明顯的概念:一個是落葉,一個是常綠)

二、探索感知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樹葉,請你們打開看一看吧。(引導幼兒給樹葉分類)

提問:你手中的樹葉有幾種也顏色?(黃色和綠色)

師:請小朋友比一比兩種顏色的葉子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呢?幼兒操作得出(黃葉子面積大,綠葉子面積小)

師:請小朋友摸一摸兩種顏色的葉子,說說自己的感覺。幼兒通過觸摸得出:黃葉子薄薄的、軟軟的、表面粗造。綠葉子厚厚的、很堅硬、表面光滑。

三、總結點題

請幼兒觀看短片,再現(xiàn)樹葉飄落的景象,并告訴幼兒:像這些秋天到來樹葉飄落的大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像松樹、柏樹這些樹葉常年綠綠的大樹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常綠樹。

四、師幼互動、做《樹葉找家》游戲

1、教師出示一棵落葉樹的樹干,模仿落葉樹媽媽的口吻說:“我是一位樹媽媽,我的樹葉寶寶又大又薄,表面沒有蠟質,秋天到來時空氣干燥,只能喝到很少的水。樹葉寶寶慢慢枯黃,北風一吹就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了。小朋友你能幫我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響起,幼兒把落葉樹的樹葉放在落葉樹上。

2、老師出示一棵常綠樹的樹干,模仿常綠樹媽媽的口吻說:“我也是一位樹媽媽,我的樹葉寶寶像針一樣尖細,上面有一層蠟一樣的東西,保護著樹葉中的水分。寶寶不怕太陽曬,也不怕被風吹。一年四季都是綠油油的。小朋友你能幫我找到樹葉寶寶嗎?音樂再次響起,幼兒把的常綠樹的葉子放在常綠樹上。

活動延伸

讓幼兒做著樹葉飄落的動作走出活動室,去尋找院子里的常綠樹和落葉樹。

活動反思

該活動是兩類物體的比較觀察活動?;顒舆^程中,幼兒通過兩次觀看錄象,加上老師的針對性提問和幼兒零距離觀察樹葉,很快掌握了“落葉”和“常青”兩個概念,認識了落葉樹和常青樹,發(fā)現(xiàn)了常青樹和落葉樹的不同點。

這里的錄象和實際的樹葉都帶給幼兒豐富的感性認識,容易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樹葉找家》的游戲更是將幼兒的學習推向了高潮,在探索操作的過程中較好鞏固了對常青樹和落葉樹的認識。

幼兒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分為榕樹;楊樹;柳樹;柏樹等。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撿落葉》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撿落葉》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復習5以內的數(shù)數(shù),能夠按數(shù)取物,觀察落葉,感受撿落葉的樂趣,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產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撿落葉》含反...
    2021-01-2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綠樹葉》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喜愛秋天的情感。 2.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嘗試仿編詩歌。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能簡單復述詩歌。 活動重難...
    2020-12-0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樹葉分類》及教學反思 中班教案《樹葉分類》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語言簡單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能按某一特征為樹葉分類(如顏色、大小、形狀等),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對生活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
    2021-04-10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常綠樹和落葉樹》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比較、觀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樹落葉和枯黃的原因。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搜集各種樹葉; ...
    2020-11-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樹葉趣味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2、增進幼兒對樹葉的認識,了解樹葉最常見的幾種顏色,形狀,簡單地知道樹的一些用途。 3、提高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
    2020-11-12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撿落葉》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shù)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復習5以內的數(shù)數(shù),能夠按數(shù)取物,觀察落葉,感受撿落葉的樂趣,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產生觀察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撿落葉》含反...

2021-01-2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喜愛秋天的情感。 2.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嘗試仿編詩歌。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能簡單復述詩歌。 活動重難...

2020-12-04 閱讀全文

中班教案《樹葉分類》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用語言簡單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能按某一特征為樹葉分類(如顏色、大小、形狀等),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對生活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

2021-04-10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比較、觀察、概括的能力。 2、知道樹落葉和枯黃的原因。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搜集各種樹葉; ...

2020-11-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2、增進幼兒對樹葉的認識,了解樹葉最常見的幾種顏色,形狀,簡單地知道樹的一些用途。 3、提高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

2020-11-12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