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寶寶愛模仿

發(fā)布時間:2020-12-07 幼兒園寶寶游戲 寶寶班教育筆記 游戲?qū)殞氂變簣@

寶寶愛模仿

吃完中飯不久,我有點困了,就對寶寶說:“彤彤,我們?nèi)ニX吧!”“好,巧虎要睡覺了?!彼е苫⑵嵠嵉赝P室跑去。爬到床上后,她馬上拿來被子說:“被子,巧虎蓋?!苯又牧伺那苫?,說:“喔喔了?!辈灰粫?,只見她迅速地爬下床,我正納悶,怎么回事???沒想到,她到桌子旁拿了個尿包,又爬了上來。我以為,她要讓我?guī)兔Q尿包。因為平常睡前,一般都是給她換個新尿包的。沒想到,她幫巧虎掀開被子,拿著尿包翻來覆去地弄著,口里說著:“巧虎,尿包打起來!”看她那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真讓人感覺好笑呀!

下午,我?guī)蛯殞毾戳嗽瑁谙匆路?。寶寶跑過來說:“衣服洗澡澡了!”我也笑笑說:“是??!媽媽在幫衣服洗澡澡!你到客廳里看巧虎吧!”寶寶在客廳里邊看巧虎邊玩,嘴里不停地說著話,那話我沒幾個聽得懂的。從洗手間出來,看見她蹲在地上,把巧虎放在胸前抱著,兩只小手抓著巧虎的雙腳,嘴里說著:“噓噓,噓噓……”看她那表情,儼然像個巧虎的“小媽媽”,真有意思呀!

這段時間,寶寶越來越會模仿大人說的話,做的事了。看到的、聽到的兒歌也都學(xué)得很快,小孩子的記性真好呀!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讓寶寶從“模仿”走向獨立


寶寶出生后幾個月模仿能力就開始萌芽并發(fā)展了,標(biāo)志著他和周圍的人有了一種關(guān)聯(lián),正是這種關(guān)聯(lián)溝通了寶寶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寶寶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是親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把你當(dāng)成了偶像,絕對信任、愛你沒商量。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當(dāng)你把寶寶擁在懷里,他同時也緊緊地抱著你,實際上是通過模仿傳遞他對你的愛,就像你愛他一樣。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和寶寶的交流實現(xiàn)了,彼此都獲得情感的滿足。

一、模仿的形式

1歲以內(nèi),孩子對語言有著極強的興趣。他會聽你說話,模仿你的語言。所以,你要面對寶寶說話,讓他看到你的口型,這樣,他不僅能盡早學(xué)會說話,甚至連你說話的語氣、語速、語調(diào)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歲,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臉、梳頭、推車等,有時甚至有些創(chuàng)造性的模仿,喜歡玩過家家類的游戲。但是,模仿畢竟有好有壞,家長要懂得控制和規(guī)避風(fēng)險。一定要把藥品、清潔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險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3歲之內(nèi),有些動作絕對不能讓他模仿。比如開火做飯、開微波爐、用打火機、插電源等。

二、模仿的意義

對于兒童來說,如果孩子看到某一行為自己無法確定而不能完成時,兒童就不會模仿,而會苦惱和焦慮。或是兒童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也不能模仿,兩歲左右最明顯。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帶著巨大的喜悅。父母不明白孩子為什么重復(fù)這樣毫無意義的舉動,就會制止兒童。而這個制止的過程恰恰破壞了兒童敏感期的正常發(fā)展,從而妨礙兒童智能和認(rèn)知的發(fā)展。智能發(fā)展的阻礙必然會伴隨相應(yīng)的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這都是成人后大腦平庸的一個早期的現(xiàn)象。

模仿有利于寶寶理解他人的情感

當(dāng)人們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時,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經(jīng)生理學(xué)者發(fā)現(xiàn),大腦具有使人擁有模仿能力的神經(jīng)細(xì)胞--鏡像神經(jīng)元。它不僅僅在做動作如用手抓玩具搖鼓時活躍,而且在觀察別人如何拿起搖鼓時也變得活躍。大腦會模仿該動作,同時我們會設(shè)想他人大腦中的意圖:他想拿起搖鼓晃動發(fā)出聲響。鏡像神經(jīng)元能讓人通過模仿,推己及人從而更加體諒他人。再簡單一點說,通過對周圍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xué)會了善解人意。

三、如何引導(dǎo)不同年齡的寶寶模仿

孩子從一歲開始,就會主動地去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語言。父母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要注意自己地言行習(xí)慣,盡可以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不過也不必盡求完美,因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會走路以后,就會經(jīng)常在戶外走動,所看所聞也會豐富起來。對于好奇的人事,特別是喜歡的人,孩子都會主動去模仿,因為模仿是人類對于“喜歡”最原始的表達。這時,父母就不能用嚴(yán)厲的語言來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應(yīng)該用商量和誘導(dǎo)的方式引導(dǎo)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可以讓孩子學(xué)學(xué)和模仿汽車和特種車輛的喇叭和報警聲,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它們的跑、走、飛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來,家長可以給予正確引導(dǎo)。根據(jù)孩子的好奇來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動、愛模仿來培養(yǎng)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diào),以及靈敏的思維力和表達能力。

四、寶寶凡是喜歡模仿別人怎么辦

3-6歲是幼兒智力開發(fā)的關(guān)鍵時期,也是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xí)慣的關(guān)鍵時期。幼兒喜歡模仿,說明幼兒觀察力比較強,喜歡獲得別人的認(rèn)同,但是如果寶寶事事都模仿,不喜歡自己動腦筋想問題,凡事沒有主見,確實應(yīng)該引起家長的關(guān)注了。雖然說3周歲的寶寶喜歡模仿,但同時他們又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不喜歡被支配,總是追求獨立自主,喜歡自我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

如果寶寶喜歡盲目從眾,胡亂模仿,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以干預(yù):

1、給寶寶講模仿別人的壞處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幼兒:凡事喜歡模仿別人,就會被別人瞧不起,認(rèn)為不聰明、不能干,是個“跟屁蟲”,這該多難為情啊。

2、鼓勵寶寶動腦筋想辦法

爸爸媽媽可以跟寶寶講:“寶寶最聰明能干了!只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肯定比他們想的更好!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你會干得更好!”

3、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思維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教給幼兒一些方法,想出一些點子、主意,開啟寶寶思維的閥門,引導(dǎo)寶寶靈活地思考問題,并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

模仿你 聽聽寶貝怎么“說”?


“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舉動,因為這些對我來說都太有意思了——借此和爸爸媽媽說說話!”

妞妞很喜興,雖然只有兩個多月大,可你逗逗她、沖她笑,她也對著你笑。

一天,姥爺抱著妞妞,繪聲繪色地對她說“啊——”,她就一臉喜氣地回答“哈——”祖孫兩人如此“對話”長達12次之多。姥爺高興得逢人便夸贊妞妞的“壯舉”。

妞妞的行為是對姥爺?shù)哪7?,只不過她還不具備說話的能力,發(fā)出的聲音不夠準(zhǔn)確,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她對這個世界已經(jīng)很感興趣了。

模仿你 聽聽寶貝怎么“說”?

核心提示1 我也想交流

“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舉動,因為這些對我來說都太有意思了——借此和爸爸媽媽說說話!比如,媽媽在我眼前晃動奶瓶并張開嘴,我照著媽媽的樣子也張開嘴,立刻就能看到她的笑臉。所以,在爸爸媽媽吐舌頭、做出親吻的口型或拿著撥浪鼓搖晃的時候,我也學(xué)著‘照方抓藥?!?/p>

寶寶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是親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把你當(dāng)成了偶像,絕對信任、愛你沒商量。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當(dāng)你把寶寶擁在懷里,他同時也緊緊地抱著你,實際上是通過模仿傳遞他對你的愛,就像你愛他一樣。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和寶寶的交流實現(xiàn)了,彼此都獲得情感的滿足。

核心提示2 我和爸爸媽媽一樣能干

“每次看到爸爸媽媽拿起一件東西又放下,我別提有多羨慕了!幸好,我6個月大以后也能抓起響聲玩具、攥緊,再松手扔掉,一次又一次,真是有意思。我還能趁姥姥不注意把她洗好的葡萄拿來捏,用手使勁一攥就流出好多水;或者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把塑料紙揉搓成一團,聽聽我自己親自制造出來的響聲;到我15個月大的時候,就能拿起梳子,一下一下、像模像樣地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梳頭了,真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瞧,我能和爸爸媽媽一樣能干了!”

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6~9個月的寶寶理解他人行為的能力有了比較大的發(fā)展,而且有了“行為導(dǎo)致結(jié)果”的意識,雖然還不清楚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結(jié)果,但他們已經(jīng)開始把事物與目的結(jié)合起來。此時,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并帶給寶寶一個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哦,原來生活是這個樣子的!孩子是從模仿中學(xué)習(xí)各種技能和語言的,他們最先獲得知識、認(rèn)識世界、逐漸產(chǎn)生自我意識的一個途徑就是模仿。

核心提示3 我不是孤孤單單的

“我想知道自己怎么和別人相像,別人又是怎么和我相像。于是我喜歡把自己和其他人做對比,模仿他們的所作所為。比如:把媽媽的圍巾纏在自己的脖子上、再挎上個小挎包;或者拿起遙控器當(dāng)手機,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打電話。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和爸爸媽媽是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為我不愿意自己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

孩子非常渴望自己能夠像他所愛的人那樣,在這種愿望的驅(qū)動下,1歲半以上的寶寶不僅模仿親人,還模仿身邊的小朋友、電視中的人物,只要他們喜歡,就會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而去“迎合”他人。

核心提示4 我知道了媽媽的心情

“我不高興的時候媽媽沖著我笑,我的不愉快一下子就被趕跑了。媽媽的表情真是豐富呀:她快活我跟著快活、她驚訝我跟著驚訝、她緊張我也害怕、她生氣的時候我的心里也不痛快……一句話:模仿,能讓我感受到媽媽的心情?!?/p>

心理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寶寶在模仿父母的表情時,其大腦神經(jīng)細(xì)胞——鏡像神經(jīng)原使能他推己及人,從而體會到父母的心情。也就是說,通過對身邊人表情的模仿,寶寶學(xué)會了善解人意。

早期教育:寶寶剛剛出生是否會模仿


整理了關(guān)于早期教育:寶寶剛剛出生是否會模仿,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976年,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只有4個月大的孩子能夠有效地區(qū)分高興和生氣,對于面部表情是高興的照片以及面部表情是難過、沒表情的照片,寶寶看的更久的是高興的照片。

我們對于孩子識別面部表情做了很多的實驗,概括來說,這些實驗說明了嬰兒的興趣會隨著大家向其做出的情感表示而變化。一般情況下,孩子更喜歡看著高興的表情,然后是生氣和驚奇,孩子最不喜歡的就是害怕和悲傷的表情。

不過,另外的一些人也發(fā)現(xiàn),從寶寶出生開始,他們不但可以分辨出一些面部表情,慢慢地還會開始模仿。

實驗是這樣的:讓出生36小時的嬰兒觀看不同的面部表情,像是悲傷、高興或者驚訝的圖片。然后把嬰兒的表情錄下來,接著讓一些志愿者僅僅通過觀看嬰兒的臉來猜出孩子看到過什么表情。結(jié)果實在出乎大家的意料。

志愿者僅僅看了嬰兒額頭、眼睛和嘴部的動作就答對了。嬰兒對所看到的面容模仿得非常像,所以大家一下子就能夠猜對。

結(jié)論:眾所周知,嬰兒對爸爸媽媽的心情十分敏感。比方說,如果嬰兒含橡皮奶嘴的動作讓爸爸媽媽高興的話,他(她)就會繼續(xù)含下去。

同時,實驗也發(fā)現(xiàn),嬰兒一出生就能夠辨別出我們表達情緒的各種面部表情,還喜歡模仿這些表情,但是孩子還是無法感受到我們高興或是悲傷,這主要是情感理解的雛形,還沒有發(fā)展成真正的情感意義。

有一些孩子能夠分辨出我們不同心情所表達出來的不同的面部特征,而且他們會更加喜歡積極的情感。因此,要是你剛剛收到了車子的罰單,請你克制一下,您的寶寶正看著您呢。

撫愛寶寶的技巧


正如寶寶胃腸如果缺少了食物就會感到饑餓一樣,他的皮膚缺少父母滿懷愛心的撫摸,也會感到“饑餓”。胃腸的饑餓,會影響孩子身體的成長;而“皮膚饑餓”則會妨礙其智力的發(fā)育。

今天你抱孩子了嗎

撫愛孩子的技巧

1.撫摸孩子的手。有句俗話是“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話早己被現(xiàn)代醫(yī)學(xué)所證實。大腦的不同區(qū)域掌管著人體的不同部位,換句話說,人體的不同部位都在大腦中占有或大或小的位置。而手在大腦中所占的范圍比人體的任何部位都要多。既然小小的一雙手要大腦中那么多的領(lǐng)域來支配,那么,運動手掌與十指也必然會使大腦的神經(jīng)受到刺激,得到鍛煉,這就是手巧與心靈息息相關(guān)最堅實、最有說服力的生理基礎(chǔ)。所以,抱孩子的時候,要多多地?fù)崦氖?,舒展他的手,牽拉他的手,把握他的手,親親他的手,用臉去慰貼他的手。另外,做父母的應(yīng)多和孩子做一些撫摸小手的游戲,像“斗斗飛”、“拉大鋸”、“撓一撓”等等。

2.多摸摸孩子的頭。頭皮距離大腦最近,常摸摸它,不僅可解決“皮膚饑餓”,而且撫摸孩子的頭,還有利于孩子情緒的穩(wěn)定。孩子受到什么驚嚇,或是受到點什么委屈,摸摸他的頭,會使他很快鎮(zhèn)靜下來。

3.多貼貼孩子的臉。多貼貼、親親孩子的臉,也有助于結(jié)他一個好情緒和好興致。臉部的神經(jīng)最發(fā)達,多愛襖他的臉,讓他眉宇舒展,表情開朗,嘴角甜甜,會心微笑,長久會帶結(jié)孩子一張堅毅,漂亮的臉。

4.撫摸孩子的肩膀。孩子做出點讓大人高興的事,或是做出他自己感到得意的事時,別忘了拍拍他的肩膀、拍拍他的屁股,以示贊賞與鼓勵。以肌膚相親的方式贊賞孩子、鼓勵孩子,往往比浮泛的語言還來得有力,更容易滋潤孩子的心田。

5.每天可給孩子做一至兩次的全身撫摸。可邊撫摸邊哼些兒歌,讓孩子在融融的慈愛中接受父母輕輕的愛撫。撫摸的順序,先讓孩子仰臥,從頭臉開始、然后腹部四肢。大一點的孩子,再讓他俯臥,也是按從上到小的順序輕輕的撫摸。撫摸讓孩子感到舒服、暢快為原則。

6.逛公園時也別忘了找機會多抱抱孩子。父母帶孩子去公園,常見的是用童車推著孩子,這樣做,一則孩子處于較低的位置,容易受到灰塵的污染和行人的驚嚇,二則也不利于父子間或母子間的肌膚相親。而“老外”們經(jīng)常是抱著孩子或是讓孩子騎在自己的脖頸上逛公園,這樣孩子視野廣闊,也會玩得開心。同時,也增加了肌膚相親的機會。

7.父親也要多抱抱孩子。父愛是母愛所不能替代的,堅強寬廣的父愛與溫柔細(xì)膩的母愛給孩子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父親也應(yīng)盡早成為撫愛孩子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游戲,引導(dǎo)孩子爬行和走路,幫助孩子洗澡換尿布。父親還應(yīng)多抱抱孩子,孩子在父親健壯的胸脯上,那感覺肯定是十分愜意的。

不要這樣抱孩子

1.別強行搖動和高拋孩子。抱孩子,孩子感到高興,大人也感到暢快,于是有些父母很愿在抱孩子時和孩子瘋,不是強烈地?fù)u晃孩子,就是將孩子高高拋起,逗得孩子咯咯大笑。但是,這樣做是十分解除的,有時甚至?xí)l(fā)孩子腦部疾病。

2.最好避免在睡前、飯后這段時間里抱孩子。抱著孩子,哼著小曲,哄孩子入睡,這樣的方法并不好。因為這會增加入睡的難度,不抱不睡,不哄不睡,久而久之,大人孩子都會感到很苦。還是想法養(yǎng)成孩子按時自己躺下睡覺的好習(xí)慣為好。飯后,孩子當(dāng)有一點輕松的活動,這時也不要抱著他。

3.如果是由保姆看護孩子,也應(yīng)教她一點育兒知識,千萬不能認(rèn)為孩子還小,不會說話,不知饑飽,就把孩子放在一邊,自己忙活計或看電視,認(rèn)為孩子只要不磕著碰著,就算盡到責(zé)任。要知道觸覺的培養(yǎng)是不分親疏的。

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大多數(shù)孩子剛上幼兒園都會哭一段時間,有時是一星期,有時會更長。這段時間,對家長來說是最揪心、最難熬的。但是,只要熬過了開始的幾天,等樂樂對幼兒園環(huán)境熟悉一些,就會發(fā)現(xiàn)老師對自己挺親切的、和小朋友們在一起挺好玩的,這時,你也就不用太擔(dān)心了。

此后,雖然,你在送樂樂去幼兒園的時候,她可能還是會哭得很傷心,但那是因為對你太依戀,不愿和你分離,而并不是害怕幼兒園,不愿意待在幼兒園里。建議你從家里出發(fā)時,就和樂樂說:“今天樂樂去幼兒園,媽媽去上班。下午媽媽一下班,就去接樂樂,然后咱們一起回家來。”這樣,讓樂樂心理有一個準(zhǔn)備,知道過一會兒媽媽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會回來接我,分離焦慮就不會在幼兒園離別那一刻爆發(fā)的過于猛烈。而且,你離開幼兒園時,一定要堅決而鎮(zhèn)定,如果你也表現(xiàn)得依依不舍,樂樂就會哭得更厲害了。

推薦游戲:《媽媽還回來》

游戲目的:讓寶寶適應(yīng)和親人的短暫分離,減輕寶寶的焦慮情緒。

參考玩法:您可以和寶寶玩“藏貓貓”的游戲,比如,媽媽藏在門后,讓寶寶尋找,寶寶找到您后,您要抱起寶寶親親他。逐漸延長您躲起來的時間,甚至可以走得遠一點,用這樣的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寶寶適應(yīng)同您的短暫分離,為進入幼兒園做準(zhǔn)備。

擴展建議:媽媽還可以告訴寶寶您的計劃,告訴他您準(zhǔn)備什么時候走,到哪里去以及什么時候回來,即使他還沒有時間概念,但是會讓寶寶心中有數(shù),感到放心。

愛心提示:2~3歲的寶寶大都要面臨進入幼兒園的問題,家長要適當(dāng)采用一些小策略來減輕寶寶的分離焦慮。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你已經(jīng)長大了,該上幼兒園了,就像媽媽上班一樣,這是任務(wù)?!倍荒苷f“不聽話就把你送到幼兒園”等恐嚇、威脅性的語言,這樣會讓寶寶感到幼兒園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就更不愿意去幼兒園了。孩子剛進幼兒園,心理上可能一時受不了,接孩子時盡可能早一點。接完孩子后抱一抱,親一親,肌膚之親會給孩子一種安慰,讓孩子感到不是媽媽不要我了,媽媽還是很喜歡我的。

這樣叫寶寶最可愛


名字是區(qū)別人與人的稱呼,而昵稱呢就要親切些,可以叫得有個性,用來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那大家都來說說在家里爸爸媽媽們對自己寶寶的昵稱吧

網(wǎng)友媽咪:這樣叫寶寶最可愛

碩媽瞇:我一般都習(xí)慣叫他寶貝或阿妞(閩南話對孩子的愛稱)有時候也叫碩碩一直都沒給他取小名(他爸爸說男孩子取什么小名叫碩碩就可以了)

彤彤媽:在家里嚴(yán)肅時就叫寶寶的學(xué)名,平時叫彤彤,表示親近的時候會叫她小屁屁或小狗狗.剛開始叫彤彤小狗時,她也說媽媽是大狗,可后來她知道那是喜歡她才叫的,就讓叫了,每次叫她,她還學(xué)小狗叫呢

昊媽咪:因為我家昊爸爸小名叫大為,所以昊就叫小為為!哈哈

深海微塵:我家琪琪有好多的哥哥姐姐表哥表姐,所以叫她“妹妹”,只不知以后會不會是姐姐

果果:我家寶寶小名就叫“果果”,她奶奶會叫她“妮妮”,這也是我們潮州人對小女孩的昵稱

夕子姐姐:偶女兒原來的昵稱叫寶寶和囡囡,可是后來有一次去健康檢查,醫(yī)生說一定要叫她名字,讓她對自己的名字有所記憶,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昵稱就叫婷婷,不過偶爾偶還是會叫她囡囡的。

小木子:我們叫諾諾的多,有時也叫寶寶,寶貝,小臭屁,小壞蛋什么的。。。不過她現(xiàn)在會說我不是小壞蛋,你才是大壞蛋!

VIVTOR媽咪:那很多了……寶貝、貝~、小肉肉(滬語)、肉肉、多多、囡囡、小囡……哈哈

杰杰:杰杰自已說自已叫杰寶

親愛寶寶話里有話


孩子有著獨有的表達方式,他們總是話里有話,所以和孩子對話是一門有規(guī)則的獨特藝術(shù),孩子的問話里有它自己的含義,孩子在交談時很少是無知的,他們的信息里經(jīng)常有需要解讀的密碼。

十歲的安迪問他的爸爸:在哈萊姆,有多少孩子被拋棄?安迪的父親是一個律師,他很高興看到兒子對社會問題感興趣,于是他就這個問題發(fā)表了一通長長的演說,然后又去查了數(shù)據(jù)。但是安迪還是不滿意,繼續(xù)問同樣的問題:在紐約被拋棄的孩子有多少?美國呢?全世界呢?

最后,安迪的爸爸終于明白了,他的兒子并不是關(guān)心社會問題,他關(guān)心的是個人問題。安迪問這些問題并不是出于對被遺棄孩子的同情,而是擔(dān)心自己被遺棄。他并不是想得到被遺棄孩子的數(shù)字,而是想得到確認(rèn)他不會被遺棄。

于是,爸爸仔細(xì)考慮了一下安迪的擔(dān)心,然后回答道:你擔(dān)心你的父母可能會像其他父母那樣將你拋棄,我向你保證我們不會拋棄你,如果你再為此感到煩惱,告訴我,這樣我才能幫你消除擔(dān)心。

南希五歲時,第一次去幼兒園,她的媽媽陪著她,她看著墻上的畫,大聲問道:誰畫了這么難看的畫?南希的媽媽感到很尷尬,她不滿地看著女兒,趕緊告訴她:把這些漂亮的畫說成難看是很不友好的。

一個明白南希問題含義的老師笑著說:在這兒,你沒有必要一定要畫漂亮的畫,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畫簡陋的畫。南希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得到了她隱藏的問題的答案:如果一個女孩畫畫畫得不好會怎么樣呢?

接下來,南希拿起一個壞了的玩具消防車,自以為是地問道:誰弄壞了這輛消防車?她的媽媽回答說:誰弄壞了它跟你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兒你誰都不認(rèn)識。

事實上,南希并不是真的對那個名字感興趣,她想知道弄壞玩具的孩子會有什么樣的后果。理解了這個問題之后,老師給了一個適當(dāng)?shù)拇饛?fù):玩具就是拿來玩的,有時候它們會壞,就是這樣。

南??瓷先ズ軡M意。她面談的技巧讓她得到了必要的信息:這個大人很好,即使畫畫得難看,即使玩具弄壞了,她也不會馬上生氣,我不需要害怕,待在這里很安全。南希和她的媽媽揮手告別,走到老師身邊,開始了她在幼兒園的第一天。

育兒心得:寶寶愛說謊


育兒心得:寶寶愛說謊

家長們常會頭痛:寶寶愛說謊,這究竟是跟誰學(xué)的呢?有時候看起來,只是寶寶想逗媽媽一樂,但有時候說謊卻還一副確信不疑的樣子……我規(guī)納了一下,其實寶寶愛說謊,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逃避懲罰

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懲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zé)罰。一旦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需講明利害關(guān)系,果斷制止。若一次達到目的,不良行為就可能得到強化。

二、表示對抗

有的孩子說謊,與父母過多干涉有關(guān),比如孩子做作業(yè)時,一會叫他喝水,一會叫他吃點心,孩子很不耐煩,隨口說“不渴、不餓”,以表示對抗。這種情況下,需從改善親子關(guān)系入手,既不過度溺愛,也不過于縱容。

三、不明就里

對小于3歲的幼兒,對時間、空間、數(shù)量、人物關(guān)系等概念比較模糊,經(jīng)常說了“假話”自己不知道,比如他們可能把以前統(tǒng)稱“昨天”。這種情況不必?fù)?dān)憂,問明情況后,耐心教育即可,長大一點就好了。

四、模仿大人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周圍的大人,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xué)。因此,當(dāng)著孩子的面時,家長一定要謹(jǐn)慎言行,身教不如言教。

五、獲得成就

有的孩子想象力豐富,描述事情時,常常參雜著自己想象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此時,在糾正的同時,要肯定他們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相關(guān)推薦

  • 寶寶從“模仿”變成習(xí)慣 寶寶該到睡覺時間,怎么哄就是不睡,甚至哭鬧;正餐不吃愛吃零食;怎么糾正就是改不掉吸奶嘴、吸手指頭的習(xí)慣;玩具總是丟滿地,不會愛惜……孩子生活上,這些看似不太嚴(yán)重的行為,如果不適當(dāng)糾正,可能影響到孩子未...
    2022-02-19 閱讀全文
  • 讓寶寶從“模仿”走向獨立 寶寶出生后幾個月模仿能力就開始萌芽并發(fā)展了,標(biāo)志著他和周圍的人有了一種關(guān)聯(lián),正是這種關(guān)聯(lián)溝通了寶寶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寶寶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是親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
    2020-01-11 閱讀全文
  • 模仿你 聽聽寶貝怎么“說”? “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舉動,因為這些對我來說都太有意思了——借此和爸爸媽媽說說話!” 妞妞很喜興,雖然只有兩個多月大,可你逗逗她、沖她笑,她也對著你笑。 一天,姥爺抱著妞妞,繪聲繪...
    2022-03-02 閱讀全文
  • 早期教育:寶寶剛剛出生是否會模仿 整理了關(guān)于早期教育:寶寶剛剛出生是否會模仿,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976年,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只有4個月大的孩子能夠有效地區(qū)分高興和生氣,對于面部表情是高興的...
    2021-01-27 閱讀全文
  • 可愛的寶寶 今天我們的晨間活動是玩踩高蹺,小朋友們興致勃勃的來到塑膠場上,拿起高蹺一展自己高超技藝,有的小朋友走的非常好,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淖吡撕荛L一段,有的小朋友由原來的踩不上去,現(xiàn)在也能走上幾步,在走走停停中玩的很起...
    2020-10-26 閱讀全文

寶寶該到睡覺時間,怎么哄就是不睡,甚至哭鬧;正餐不吃愛吃零食;怎么糾正就是改不掉吸奶嘴、吸手指頭的習(xí)慣;玩具總是丟滿地,不會愛惜……孩子生活上,這些看似不太嚴(yán)重的行為,如果不適當(dāng)糾正,可能影響到孩子未...

2022-02-19 閱讀全文

寶寶出生后幾個月模仿能力就開始萌芽并發(fā)展了,標(biāo)志著他和周圍的人有了一種關(guān)聯(lián),正是這種關(guān)聯(lián)溝通了寶寶的自我世界和外面世界。寶寶最初的模仿可以理解為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它是親子交流的第一步,孩子...

2020-01-11 閱讀全文

“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舉動,因為這些對我來說都太有意思了——借此和爸爸媽媽說說話!” 妞妞很喜興,雖然只有兩個多月大,可你逗逗她、沖她笑,她也對著你笑。 一天,姥爺抱著妞妞,繪聲繪...

2022-03-02 閱讀全文

整理了關(guān)于早期教育:寶寶剛剛出生是否會模仿,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dǎo)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976年,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只有4個月大的孩子能夠有效地區(qū)分高興和生氣,對于面部表情是高興的...

2021-01-27 閱讀全文

今天我們的晨間活動是玩踩高蹺,小朋友們興致勃勃的來到塑膠場上,拿起高蹺一展自己高超技藝,有的小朋友走的非常好,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淖吡撕荛L一段,有的小朋友由原來的踩不上去,現(xiàn)在也能走上幾步,在走走停停中玩的很起...

2020-10-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