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幼兒的生活中去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讀書筆記 幼兒生活故事 幼兒園生活教案看到地上有一塊磁性展板,我招呼小朋友,看誰拾起來。一名幼兒拾起來交給我,是個數(shù)字“4”。我問:“這是幾啊?”一個幼兒沉默不語,另一個發(fā)音不夠準確的說:“4像紅旗迎風飄。”我學著他的樣子說,其他的幼兒也想起來了跟著說。
我接著問:“誰4歲了?”一個說他4歲,一個說她5歲,一個說她2歲,盡管我知道小班的幼兒三周歲多,但我也沒有去糾正說錯的小朋友。我和他們又伸手指頭表示4,最后都對了。
幼兒和我熟悉了,一名幼兒叫我老師,另一名說:“不叫他老師”。我故意問:“不叫老師叫什么?”一個說叫老師(老字音比較長),還說是很老的老師。(天啊,我老嗎?)另一個說:“叫房子老師?!薄敖信芾蠋?。”……此處省略30字,期間有很不雅的話。
這樣的感覺很好,我們往往開一個話題,順著一個思路,就能順藤摸瓜的走進幼兒的生活中去。只要有這個耐心,幼兒會告訴你很多小秘密的;只要有這個細心,很多東西都是可寫可歌的小段子;只要有這個恒心,我們的職業(yè)生活就會豐富多彩。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走進“丁丁的家”
走進中四班,只見孩子們在區(qū)域玩耍。沒有格外的安靜,也沒有格外的吵鬧。雖然區(qū)域材料不夠豐富。孩子們卻玩耍得特別投入。
我走進“丁丁的家”,一位女孩扮演媽媽,一位男孩扮演爸爸,爸爸的職業(yè)是快遞員,負責派送快遞,另兩位男孩則扮演哥哥和弟弟,哥哥弟弟的職業(yè)是“領導”。
游戲開始了,媽媽在家里忙綠著,給我這個客人準備食物,哥哥在家里顯得有點無聊,于是對弟弟說:“走,我們去上班”哥哥拉著弟弟。走到最近的一個桌子旁邊坐下來。我便問哥哥:“請問,你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們是領導”,哥哥回答到。雖然“領導”的工作有些無聊,但是另個男孩卻樂此不彼的上班下班著。爸爸的工作則顯得忙碌而充實。他不停的在教室走動,一邊走一邊喊“外賣”(我也不知道快遞員什么時候開拓新業(yè)務了)這一大早的沒人點外賣,我就問快遞員:“你這外賣送哪里去?”“東方小區(qū)呀”快遞員回答到??礇]有人收這外賣,我就以3塊錢的價格收下了這外賣。剛送好東方小區(qū)的外賣,快遞員又接新單子了。“這次的快遞送哪里呢?”我以為他還是會說“東方小區(qū)”,沒想到他說“公司啊”“哦,路上注意安全哦”
在孩子自我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晨間活動就愉快的結束了。
在和孩子對話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了中四班的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比較好。老師拋出的問題都能根據(jù)自身的環(huán)境再加上適量的想象回答。
中班隨筆:走進孩子的心靈
前幾天,我給孩子們上了一個音樂活動,歌名為《我是小雪花》,之前在選擇這首歌時,我覺得現(xiàn)在冬天已經來臨,讓孩子們先熟悉一下這首歌,提前讓他們體驗冬天的到來,應該是件很開心的事情。我讓孩子們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孩子們表演的非常投入,雖然外面沒有下雪,但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下雪時的情景了。
真是老天作美,聽說這幾天要下雪,那天還真的下起了大雪,孩子們午覺醒來,頓時,外面的操場上與大型玩具上,都積起了厚厚的雪,一眼望去,一片茫茫。當我拉開窗簾的那一刻,孩子們一下子大叫起來,那高興的勁兒一下子涌上心頭,吃完點心后,看到另外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操場上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戲,我們班的孩子心里也癢癢的,把頭都轉向了操場的方向。突然,唐國攀蹦到我前面,調皮的說:“張老師,他們都在外面玩雪,我們可不可以也去外面玩啊?”我故意加了一句:“你們都想不想去玩雪???”大家都開心地說:“想?!焙⒆拥拿總€聲音頓時都蓋住了我的聲音,顯得嘹亮而又大聲。其實,那天我真的很想帶他們出去玩,但由于自己身體不舒服,又加上外面真的很冷,還擔心孩子們會感冒,所以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同時,也跟孩子們說了實情,看著,孩子們掃興的樣子,我也有點不忍心。只能說回到家在家人的允許下可以去玩。
由于第二天冰凍比較厲害,園里收到教育局文件統(tǒng)一放假一天。因此,第三天幼兒又照常上學,操場上依舊白雪茫茫還未融化。中午,太陽公公也出來了,我突然想到了那天跟孩子們說的話,我想:今天天氣這么好,何不讓他們釋放一下呢?想到這里,我在班里預先說了注意事項,并說:“平時,你們有什么事情,你們都可以跟我商量,假如平時表現(xiàn)好,你們提出的問題,我都可以考慮。”孩子們認真地聽著,使勁地點了點頭。孩子們來到了操場看,在我宣布可以去玩的一瞬間,孩子們像箭一般沖了出去,盡情地逗著,玩著,這一片操場一下子成了他們的小天地。
平時,多向孩子們聊聊,將使孩子們更信任你,對于教師,不僅要重視教學上的問題,更重要的還在與走進孩子的心靈,多去關注、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讓經典走進生活,讓讀書成為習慣
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已有2個年頭了,繪本真是值得向所有孩子和家長推薦的,我們也應家長的要求,在本班開展了親子繪本閱讀活動,收益頗大。繪本值得推崇的不僅是他的文學性還有它的藝術性。繪本的作者往往對文字仔細推敲,再三錘煉。更值得一說的是圖。繪本利用圖講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屬于高雅層次、僅供少數(shù)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帶到了大眾面前,尤其是孩子們的面前。這些圖都是插畫家們精心手繪,講究繪畫的技法和風格,講究圖的精美和細節(jié),是一種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梢哉f,好的繪本中每一頁圖畫都堪稱藝術精品。所以,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而是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這一點正適合我們的孩子,大家都知道孩子年齡比較小,識字量不大,但他們卻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如果這時候家長和老師們能有意識地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營造溫馨的環(huán)境,給他們讀文字,和他們一起看圖講故事。那孩子們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他們將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將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下面我就自己和兒子共同閱讀的幾本繪本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我和兒子閱讀的第一本繪本書是《好餓得毛毛蟲》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我就喜歡上它了,單看封面就非常的可愛。封面上有一條漂亮的毛毛蟲。說實話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毛毛蟲,我從不覺得它漂亮,反而很討厭它,對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那種毛茸茸丑丑的樣子讓我非常害怕??墒菚系拿x卻讓我非常的喜愛,總覺得它非常漂亮非??蓯?。打開書,讀故事,越讀越覺得有趣,特別是它的設計非常巧妙,有好多頁都是不完整地,有一只小毛毛蟲從里面鉆出,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讓孩子練習數(shù)數(shù),相信孩子一定會非常的喜歡。
拿回家,孩子果真非常的喜歡,每次睡覺前都要求讀一遍,平時數(shù)數(shù)時,老出錯,但是在數(shù)小毛毛蟲吃的東西時非常的認真,居然沒數(shù)錯,連數(shù)到10都沒有出錯,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果然沒說錯。通過這本會本的閱讀覺得孩子收獲很大,認識了許多生字,知道了毛毛蟲的生長過程,明白了蝴蝶是毛毛蟲變得,知道了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還知道了毛毛蟲的房子叫“繭”,也初步明白了只有不斷的學習吸取知識才能長大,變強,才能蛻變。不但掌握了一定的文學和常識方面的知識。藝術方面也沒有落下,畫毛毛蟲,畫各種水果,給蝴蝶涂色,做頭飾、進行故事表演等等,這一系列活動進行下來我們的孩子能不受益么?答案不想而知,但我覺得孩子最大的收益是享受到了閱讀的樂趣,從此愛上閱讀。
讀的第二本書是《鼠小弟的小背心》初拿到這本書時,我不是太喜歡
,以為是個很復雜的故事,可能是受動畫片《舒克和貝克》的影響吧??傆X得畫面太復雜,不適合小一點的孩子看,但是考慮到老師的辛苦,沒好意思換,再說反正都要讀的。但是當我打開書時,又有些不可思議,怎么畫面這么簡潔,語言也非常的簡潔,幾乎都是重復的語言,又有點擔心孩子沒興趣,當時也沒細看,就回家了。
吃過晚飯,拿出了《鼠小弟的小背心》和孩子一起看,結果大大的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居然非常感興趣,我也被它深深吸引了,真想不到這么簡潔的筆觸去寫成了這么有趣的故事,畫面簡潔卻非常精細,非常的幽默,每一個動物的表情無不精確,讓人啼笑皆非。就像是活生生的人的表情,非常搞笑。語言更是簡潔明了。幾乎全是重復的語言,但正是這簡潔的語言,更激起了孩子閱讀的興趣,因為簡單易記,孩子很快便會自己“讀”了,字并不是都認識,但是卻都記下了,憑著對語言的記憶去學習字,去認識字詞,真是好辦法。
繪本閱讀
走進孩子的世界
愛能拉近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走進孩子的世界。早上一入園我們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孩子上課表現(xiàn)好時我們一個贊揚的眼神;孩子不小心摔倒時我們一聲關心的問候……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卻能讓他們感受的老師對他們的愛。瑞瑞是我班一個胖胖的、聰明的、愛吃且有點小懶的男孩子。平日里這孩子總是懶得動彈,于是我就刻意給他安排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掃地、收毛巾、收杯子等。時間長了這小子竟成了我們的得力小幫手。銘銘也因為自己的‘小懶’連續(xù)拉了幾次褲子。這天他又拉了褲子,我在廁所給他打掃戰(zhàn)場。問:“瑞瑞咱咋又拉褲子了,是不是在家里是坐便,這里是蹲便,你蹲著有點累啊,你可真是個大懶蟲?!彼缓靡馑嫉狞c了點頭?!澳氵@樣拉褲子媽媽幫你洗屁股你不是更丟丟嗎,咱倆拉鉤鉤以后想拉臭了告訴我,我來幫你好嗎?”他高興的點了點頭。自此,瑞瑞再也沒拉過褲子。一次孩子們尿尿的時候聽他們幾個男孩在廁所里議論,瑞瑞說:“我是大胖,坤坤是二胖,曉曉是三胖,……”我問道:“你們幾個小鬼在說我什么壞話呢?!彼麄儙讉€立刻用手捂住了嘴巴。然后我笑了起來說道:“很高興加入你們的團隊。”他們幾個高興的拍起手來。只要多給孩子一點愛,用真誠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孩子,懂得尊重孩子欣賞孩子……那么我們便能走進孩子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幼教隨筆:走進孩子的心靈
“傾聽花開的聲音,可以讀懂花兒的心思;傾聽溪水,可以讀懂山林的呼吸;傾聽孩子,可以走進孩子的心靈,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幼教工作的我來說,需要認真傾聽孩子。其實,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需要我們用心地來讀,從而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我們班上有一位叫偉子的男孩子,他喜歡在地上爬來爬去,有時還把地上的一些東西放到嘴巴里,在孩子的眼里,都認為他是一個不講衛(wèi)生的,不聽話的孩子。我為此絞盡腦汁,孩子還是老樣子,不講衛(wèi)生。有一次,我看見他來幼兒園時,穿一件新衣服,干干凈凈的。今天我再次嘗試教育他,我把他拉過來,坐在我腿上?!敖裉炷愕囊路酶蓛?,穿著真帥氣噢!”他高興地說“我爸爸剛從宜昌給我買的?!薄耙⌒模f別把它弄臟了哦。”孩子笑瞇瞇地點著頭。到晚上離園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的衣服居然還是干干凈凈的。我給他豎上大拇指,“真乖,你的衣服保持的很干凈,今天表現(xiàn)的真棒”。當時我挺高興,我一句話居然讓孩子改變了。我就納悶了,我以前也批評教育過多次,都無濟于事,今天一句鼓勵的話語,居然孩子做的很好。第二天我和他媽媽交流了此事,她媽媽還說:“您說他衣服干凈,穿著帥氣,不要弄臟了?!蓖瑯邮且患虑?,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表達方式,收到了異樣的教育效果。
我班上還有一個名叫浩浩的小男孩,頑皮,愛出風頭,很讓我揪心。在一次運動會結束后,全體幼兒集合站隊,在給幼兒頒獎時。突然,一名幼兒嚎啕大哭起來,原來他周圍的幼兒都有獎狀,就他沒有,他心里嫉妒,就給另一名幼兒把獎狀撕了。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他還是有上進心,愛爭強好勝。就在第二天游戲時,有一個小朋友摔倒了,他過去主動把她扶起來,我在班上夸他樂于助人,并號召其他的幼兒向他學習,還獎了他一塊巧克力。聽說他好幾天都舍不得吃,一直放在衣兜里。從那以后,我得知這孩子愛面子、愛聽表揚,要多夸夸他。其實,他愛出風頭,頑皮,目的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多關注他。我也深思過,這孩子現(xiàn)在聽話,進步了,是老師對他的愛越來越多了,我要想辦法多關心他,找機會愛他。
孩子你別看他小,他也有自己的思想,都想老師多關注他,多愛他。你和孩子距離越近,孩子越高興,就會把你當成最要好的朋友,甚至給父母都不說的話,他都給老師講。因此,幼兒教師要多傾聽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時時處處就在自己身上。讓愛的陽光普照每一個角落,使祖國的花朵更加燦爛、美麗。
走進孩子的想法
一、背景:
我和孩子們每天無論戶外運動還是做操都要經過沙坑,每次經過這個地方都讓我頭疼。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都被沙坑吸引了,只見隊伍沒有了,孩子們東一個西一個,有的忍不住俯下身子去摸一摸。我就好象唱“獨角戲”一樣,拼命喊:“小火車開起來!一個跟著一個走?!敝钡竭h離沙坑,孩子們的心才平靜下來。
二、實錄:
今天我和孩子們去操場玩皮球,走到沙坑旁,他們又停下了腳步,忽然我看見明明抓起一把沙,高高舉起……說是遲那時快,我立即沖過去把明明旁邊的幼兒抱走。這是我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與其讓孩子們好奇與期待,不如滿足讓他們好好滿足一下。我決定把今天的戶外活動內容改成玩沙。
我為他們提供了各種工具,大小不一的罐子,當然也少不了安全教育,通過講故事《眼睛進沙子了》,叮囑他們不能揚沙。“寶寶,找一件你喜歡的工具去玩吧!”話音剛落,孩子迫不及待的去選工具了。孩子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有的孩子用籮筐挖沙,開始挖不起來,嘗試了幾次以后他們改用大勺子,他們歡喜的跳了起來??粗麄儗W⒌纳袂椋也挥上氲搅岁慂Q琴說的:“讓孩子自己在做中學,在做的過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經驗,去獲取新的知識?!?/p>
三、分析:
“沒有一個兒童不好動的,也沒有一個兒童不喜歡自己做的?!薄胺彩呛⒆幼约耗茏龅模瑧斪屗约鹤?。”“讓孩子自己在做中學,在做的過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經驗,去獲取新的知識?!?/p>
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我們不但看到了他們可愛,有時還要接納、寬容孩子的“想法”。我們平時會限制幼兒不許畫黑板、不能碰老師桌上的東西等。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真正給幼兒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去體會其中的愛.、以發(fā)現(xiàn)的目光去欣賞孩子。孩子與環(huán)境和社會相接觸的機會愈多,他的知識愈豐富,他的能力也愈充分。倘使我們不給他玩弄沙土,他就不會知道沙土的性質……”今天在游戲中幼兒有了充分的機會和沙“零距離”接觸,這能讓孩子了解沙的性質,但沙在游戲中的運用也引出了新的問題。我以前害怕有危險,不敢讓幼兒玩沙,可孩子的好奇心更強烈了,不了解沙的性質偷偷的玩更容易出危險。
四、效果
只有讓孩子們在自己不斷的嘗試、失敗、思考、再嘗試中經歷了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知識和技能的聯(lián)結。他們真正掌握了玩沙的技能,也學會保護自己。習得了直接的經驗,并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因為孩子們在做中學會了探索,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學習。更關鍵的是他們的學習為今后的生活提供了基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們在“沙灘”上玩沙把沙撒撒到別人眼睛里了。因為我們的孩子在游戲中親身體會到了沙是一粒一粒硬硬的,會弄傷眼睛。其實,回顧整個案例,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陳鶴琴老先生“做”的內涵,它是教學的基本原則,因為孩子一切的學習,不論是肌肉的,不論是感覺的,不論是經驗的,都要靠‘做’的?!彼裕彩呛⒆幽茏龅?,作為教師的我則一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鼓勵和引導,讓他們自己去做吧!
在藝術活動中促進幼兒發(fā)展 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導讀:藝術活動不再僅僅局限于技能、技藝的訓練,表現(xiàn)不再是工具,更多地成為綜合性活動,融合了德智美各種素質。比如繪畫,它具有審美特性,是一種語義符號,是形象語言,作為幼兒自我表達的手段,它可以反映個體內在的各種要素,作為創(chuàng)作載體,它能涵括所有需要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的內容。
我們改變以往的“技藝教育”,主張在整合性藝術活動中促進幼兒發(fā)展,其主要過程是:
一、讓幼兒充分地表達感受;
二、讓幼兒真實地體驗;
三、讓幼兒盡情地表現(xiàn)。通過實踐表明:
1、藝術活動不再僅僅局限于技能、技藝的訓練,表現(xiàn)不再是工具,更多地成為整合性活動,融合了德智美各種素質;
2、營造寬松的氛圍讓幼兒自主地表現(xiàn)探索。
以往的藝術教育等同于“技藝教育”。把以“自由創(chuàng)造”為特征的藝術活動變成操作性的模仿活動,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幼兒的表演能力和表現(xiàn)技巧上,對藝術的審美價值及無限創(chuàng)造特征沒有足夠的估計,并且藝術教育完全以分科的形式進行,忽視了各藝術領域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而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各領域的內容要相互滲透”,現(xiàn)代教育提倡“融合式教學”。且對幼小的兒童來說,他們的心靈中,真、善、美也是自然統(tǒng)一的,沒有分化。
基于這些理念我們提出,實施整合性藝術活動的方案,改變以音樂、美術作為藝術教育內容的初衷,主張以審美教育為突破口,用真、善、美的人文主義精神,對兒童進行整體性、融合性、開放性的生態(tài)式教育,達到人在實踐中的全面自由發(fā)展的終極目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藝術活動的目標體系是“感受——體驗——表現(xiàn)”,而我們綜合性藝術活動的基本程序也是“充分地感受——真實地體驗——盡情地表現(xiàn)”。
下面就從“快樂與不快樂”這個主題來談談整合性藝術活動地開展。
一、讓幼兒充分地表達感受
幼兒的生活經驗及年齡特征、發(fā)展水平,是我們開展一切教育活動的重要依據(jù)。一個理想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主題、內容的產生上,在活動過程的方法運用中,都必須十分重視幼兒的經驗。況且,在提倡以兒童為主體的今天,我們必須“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把兒童的思想真正呈現(xiàn)出來?!崩蠋熞私夂⒆觽冴P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這個過程我們采用的主要是師生互動式的對話交流。對話是一種平等、開放、自由民主、快樂和諧、富有情趣和美感,時時激發(fā)新思路和新思想的交談。它是師生雙方積極參與,處于人格平等的雙向交流,彼此充滿愛心、信任、傾心地交談。對話能是兒童感到新鮮、驚奇、激動、振奮、產生努力探索的愿望。
活動一:孩子們在欣賞《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則凄美的童話故事時,很快被故事內容所感染,并紛紛表達了他們的內心感受:“她好可憐”;“襪子也沒有”;“鞋子被搶走了”;“走在雪地上,腳都凍得發(fā)紫了”;“她沒有衣服穿”;“她一點也不快樂,很傷心”……在表達了他們的感受之余,還討論到了XX小朋友的爸爸得了肝癌住院了,媽媽在醫(yī)院陪著,XX沒有爸爸媽媽陪覺得很不快樂。同時他們開始關注張貼在教室里的很多貧困兒童的劇照,在吃飯、睡覺、玩耍時都議論紛紛:“他們腳上的鞋子是破的”;“衣服也都臟兮兮的”;“學校里連桌子也沒有,只能在石頭上寫字”;“他們的爸爸媽媽都不在了嗎?怎么都是哥哥姐姐們背著小孩呢?”;“他們吃的是干巴巴的饅頭,好可憐噢”……
活動二:在欣賞《大餐》這幅美術作品時,幼兒又很積極地表達了他們的感受:“很多很多漢堡疊在了一起”;“這些人拉著圓圈在漢堡上跳舞”;“他們一邊吃漢堡,一邊跳著舞”;“看著它,我真想吃啊!”……說著說著大家就談到了“肯德基”,“我在肯德基店里過生日過了”;“媽媽帶我去了好幾次”;“我喜歡吃辣子雞”;“肯德基里面還可以玩,很開心”……在與孩子們近距離的交流中,教師所擔任的角色主要是幼兒的傾聽者。意大利瑞吉歐人認為教師的重要角色就是幼兒的傾聽者。傾聽幼兒就是尊重幼兒,就是對幼兒的關注,就是對幼兒及幼兒意見敞開心扉的最好方式。通過傾聽了解幼兒,了解到他們的經驗,他們的興趣點——關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這些正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前提所在。
二、讓幼兒真實地體驗
現(xiàn)在的孩子們大多被快樂包圍著,而且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能注意到別人不快樂的情緒,如果能讓他們學會先體驗別人的“快樂與快樂”,并為自己所擁有的而“驕傲”將是很有價值的。幼兒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貧困兒童的感受只是停留在“他們好可憐”的情緒反應上,是浮于表面的。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中“藝術教育激發(fā)興趣的目的是將淺層興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上,這叫動機呼喚。動機呼喚就是把兒童原有的興致導向內化,將表面的熱情轉化為幼兒主動從事活動的推動力,使之成為積極主動的參加者?!庇谑俏覀儙熒黄饘Α翱鞓放c不快樂”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并從幼兒對美術作品《大餐》和文學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中生成了“吃肯德基”、“參觀福利院”兩個活動。
活動三:吃肯德基的這個活動中,我們讓幼兒自帶10元錢,自己排隊選購了愛吃的肯德基食品,自己解決了購買過程中發(fā)生的矛盾(錢不夠了,那就換一樣吧;還剩幾塊錢,可以再買個脆皮甜筒;用哪一張優(yōu)惠券既能吃到愛吃的,又可以多吃一點……)自己結伴分坐在肯德基店的一角,一起分享體驗了吃肯德基的快樂。當畫快樂的事情時,就有小朋友畫了吃肯德基。
活動四:在體驗了吃肯德基的快樂之余,又讓幼兒體驗了福利院小朋友的生活。在福利院大家看著那些哭著的孤兒,聽著阿姨們的介紹,臉上都露出了嚴肅的表情。有幾個小朋友捂著鼻子,說:“好臭啊!”并發(fā)出了內心的感受“他們太可憐了”,回到幼兒園,師生又一起談了此行的感受,并把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好多小朋友還呼吁“讓我們來幫助他們吧”。
這里教師以觀察者的身份幫助幼兒真實體驗到了“快樂與不快樂”,讓他們的情感得到了內化,激發(fā)了他們內在的幫助欲望。幼兒的情感、欲望、提出的問題有時隱藏在行動與孩子間的對話之中,這樣就要求教師適時地去了解,觀察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耳朵,而且還需要敏感的心靈,要能進入幼兒的內心,體察幼兒的心聲,呼喚幼兒的內在動機。這正是綜合性藝術的情感基礎。
三、讓幼兒盡情地表現(xiàn)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藝術領域的“目標”、“內容和提要”、“指導要點”三部分中蘊涵的基本理念是:幼兒藝術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藝術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
活動五:吃過肯德基后,小朋友畫了吃肯德基的快樂,有在肯德基門前排隊的情景,有兩個好朋友坐在一起吃漢堡的情景,也有過生日的內容(畫了一個大蛋糕)……在去過福利院后,小朋友又畫了自己的體驗,有xx在哭,我陪他一起玩,有躺在床上的腦癱兒,有孤兒被小狗嚇得哭起來……
這里,雖然小朋友畫的線條和顏色都不是很美,但作為自我表達的手段,它已經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了他們內心的感受。
活動六:吃過肯德基后,師生在班里一起模擬了“開肯德基店”,在收集材料、制作食物、準備開張過程中,小朋友們根據(jù)自己的經驗發(fā)現(xiàn)了我們班的“肯德基店”還缺管理人員、收銀機、飲料機……等很多問題,同時和老師、家長們一起商量、制作了很多實用美觀的物品,逐一解決了這些問題,孩子們的快樂在模擬制作和買賣過程中得到了盡情的表現(xiàn)。
活動七:在體驗過福利院生活的情感基礎上,小朋友呼吁“讓我們來幫助他們吧!”師生一起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想到了很多幫助他們的辦法:把我們小時候的衣服、褲子、鞋子……送給他們;把我們的錢聯(lián)合起來送給他們;我們給他們唱歌、跳舞、拉手風琴、講故事……。并從“把我們的錢聯(lián)合起來送給他們”(這里教師讓幼兒很自然地知道了什么是捐款),自發(fā)生成了募捐活動,發(fā)動身邊的親人和全園小朋友來幫助他們。整個過程都是由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參與完成的。包括捐款箱、捐物箱和宣傳海報的設計、繪畫、制作。在募捐過程中,個別幼兒還把他們的感受體驗用語言講述給家長和小朋友們聽。最后把所捐的錢物一并送到福利院,享受了最快樂的體驗。這個時候小朋友的表現(xiàn)欲達到了最高潮。
在這里,老師只是提供了相應的材料,舊報紙、紙箱子、泡沫板、顏料……,并在一旁觀察和傾聽的孩子們的表現(xiàn),當幼兒碰到困難與需要時,及時給以適宜的支持和指導。讓幼兒完全處在寬松的探索氛圍中,融入到“肯德基店”和“募捐活動”的各個角色中,這時候的藝術是幼兒社會經驗的反映和作為社會人的自我表現(xiàn)。整個募捐活動都是由幼兒自己選擇、自己決定,主動參與的,只要是孩子們自己能做的,能想的,都讓他們去做、去想,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
兩個交錯進行著的活動,使幼兒完全感受體驗到了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快樂和別人的不快樂,享受了幫助別人后的更快樂的體驗。
“快樂與不快樂”這個主題整合了健康(寬松的心理氛圍、幼兒積極的情緒)、社會(主動參與、樂于交往、助人為樂)、語言(傾聽、對話、交談)、科學(動手動腦)、藝術各大領域。幼兒在感受、體驗、表現(xiàn)中主動交往,積極探索,得到了全面自由的發(fā)展。從中,我們覺得:
1、藝術活動不再僅僅局限于技能、技藝的訓練,表現(xiàn)不再是工具,更多地成為綜合性活動,融合了德智美各種素質。比如繪畫,它具有審美特性,是一種語義符號,是形象語言,作為幼兒自我表達的手段,它可以反映個體內在的各種要素,作為創(chuàng)作載體,它能涵括所有需要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的內容。
2、營造寬松的氛圍讓幼兒自主地表現(xiàn)探索。尊重與肯定幼兒的稚嫩想法,提供相應的材料、活動的機會、條件,自我決定,自我選擇,主動參與,充分交往,無拘無束地探索,去利用和積累自己的經驗,最大限度地讓幼兒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孩子自己能做的,能想的,讓他們自己去做,自己去想;孩子能探索發(fā)現(xiàn)的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孩子能自己計劃、安排的,讓他們自己去計劃、安排;孩子能選擇判斷的,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判斷。要讓幼兒成為有自主權,可以支配自己行為的人,做自己的主人。
藝術是幼兒教育不同領域交叉的地帶,教育中最活躍的部分也大多在它的邊緣,這里充滿了未知,我們的主題活動也只是處在探索階段,難免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是不是技能、技巧就不需要了呢?是不是完全讓幼兒自由發(fā)展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
讓微笑走進我們的兒童課堂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白屛⑿ψ哌M我們的兒童課堂”!
點撥是微微的南來風,如果一個孩子犯了錯誤,常常遭到教師的訓斥,他就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會學會了自信。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是一朵需要耐心澆灌的花,是一支需要點燃的火把。
他們的心理脆弱,情緒易波動,充分的關懷,會改變一個學生的行為。
反之,哪怕是一次不當?shù)呐u,也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
有一次,學前班里有個學生叫馬國虎,他三天兩頭不寫作業(yè),還有一個壞毛病,經常偷同學或家里人的錢。
我找他談了幾次話教育他端正學習態(tài)度,怎樣做人。
他雖然表示改正錯誤,但過了幾天,老毛病又犯了竟然偷到同學家的錢。
告狀到我這,我聽了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就大聲吼,“你真是狗改不了吃尿!”我決定放棄他,還對他說:“下個學期你轉學吧。
”同學們也諷刺他,疏遠他,他情緒一落千丈,他對我敬而遠之,不敢跟我說話,有時在路上遇見我繞道走。
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難道我就像老虎那樣兇,叫人害怕嗎?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關愛每一位學生,對有缺點的學生不能耐心教育。
因此,態(tài)度粗暴教育方法過于簡單。
我想對于成績差,有缺點的學生決不能讓他們掉隊,因為他們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小樹啊!他們更需要陽光雨露,更需要愛和鼓勵。
因此在教學時,我把評價納入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給學習困難生恰如其當、全方位地評價,同時恰當增加夸獎力度,欣賞學習困難生的點滴進步。
當他們不敢發(fā)言或回答問題不完整甚至錯誤時,我就耐心地對待,熱情地啟發(fā),給予更多地理解和寬容。
比如:“請不要緊張,老師相信你能回答這個問題。
”有的學生上課開小差了,我就對他說:“如果你能跟我們一起學習,我一定會給你一顆星。
”當學生回答問題好時,我就會說:“你真會動腦筋,我們都向你學習。
”或者“你知道的真多,一定很喜歡看書。
”這些鼓勵性的語言,點燃了孩子們的智慧的火花,使他們獲得了滿足,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使他們有了自信心,敢于與老師交流。
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老師不經意的一個眼神,也許會扼殺一個人才。
”老師習以為常的行為,對學生終身的發(fā)展也許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做一名老師應該經?;仡欁约阂酝慕逃龤v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個遺憾,刺傷了多少顆童心,遺忘了多少個不該遺忘的角落!我們做教師的要讓陽光撒遍每個被遺忘的角落。
做教師沒有能力點燃火種,但絕不能熄滅火種!面對眼前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要珍惜,更要努力讓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快樂成長。
每一位為人師者,放棄了一個學生,可能會減少你的工作壓力,可能會提高你的教育質量,可能會給你贏得榮譽,但你放棄的卻是一個孩子的美好前途,放棄的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留給自己的也將是一個永遠的遺憾!
做為一名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當他犯了錯誤要耐心的去幫助他。
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要及時的表揚。
當他取得成績要積極地去鼓勵。
溫和友善,勝于強力風暴。
教師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句熱情的話語都能縮短師生間的差距。
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多么需要以上所講的“微微的南來風。
”讓愛種植在每一個兒童的心上,成就一片茂密的森林!
不知道本文“讓微笑走進我們的兒童課堂”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