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生活在負面環(huán)境中的孩子們

發(fā)布時間:2020-11-30 幼兒小班生活活動方案 幼兒生活活動設計方案 幼兒園生活活動說課稿 生活在負面環(huán)境中的孩子們因為我感冒,**也感冒,我覺得不堪重負,便請了**的奶奶來幫忙幾天。同時請了**的姑姑和表姐一起來度周末。

餐桌上,**與表姐一起吃飯,兩個人都表現(xiàn)不錯。表姐比**大三歲多,正在自己大口大口地吃著,**也學姐姐的樣子自己持調(diào)羹吃土豆絲。但婆婆卻一直在說話:芮瑩你吃完這一碗還要再吃一碗!喝點湯!哎呀你怎么不吃青菜呀?來點肉!對**也是:乖乖!也吃一點飯!漏了漏了,小心喲!奶奶喂好不好?快點吃,不吃快點都被姐姐吃掉了!

聽了我覺得頭疼。我只好制止婆婆對孩子們的“關心”:讓他們自己吃好了,別管了。婆婆停了一會,但進廚房取個東西出來,一看餐桌,那些話又來了一遍。

不說孩子們的感受了,我覺得要是我吃飯的時候一直有要提醒著要吃這個吃那個,要這樣要那樣,我真想罵娘。打著關心的旗號悍然入侵別人的空間,這是孩子們最可怕但也最普遍的現(xiàn)實。

**的爺爺帶熟人來我醫(yī)院看病。這本來一個電話交待給我和老貓便可,但他親自陪伴來了。因為想看孫子嘛。不過,**對爺爺可不算熱情,一不肯張口叫,二不肯要爺爺抱。只是盯著爺爺看,爺爺伸手要抱他,他反而緊緊粘在我身上。用“挖掘機”誘惑也不為所動。爺爺?shù)哪樍⒓捶畔聛砹耍骸翱吹綘敔?,連叫都不叫?。≌鏇]禮貌!爺爺是特意過來看你的,你竟然連抱都不要爺爺抱!”更讓我聽了刺耳的是后面一句,正好老貓從科室下來了,要抱**,但**也不同意。爺爺便道:“連爸爸都不要的孩子,怎么會要爺爺!養(yǎng)你大的爸爸你都不要……”

雖然是爺爺,但我相信,在**眼中,他只是一個讓自己感覺不安全也不可愛的人。我們正常人,初識一個人的時候,也不可能一下子便熱絡到可以有親密的肢體接觸,無話不談。感情是要培養(yǎng)的,而不是因為血緣或者施壓就會產(chǎn)生的。而對一個不足兩周歲的孩子動不動上升到道德層面上來評論,這點讓我非常痛恨。

**和表姐一起玩。我給他們買了一套玩沙的玩具。一個桶一個壺一個鍬一個耙還有兩三個模具。兩個人都想要桶和壺。于是爭起來了。表姐四周多了,與**搶東西當然一下子就占了上風。

**便哭著來找我:“媽媽!”我回應道:“哦,姐姐不給你玩具,你很著急。”**又跑去找表姐。表姐被纏得沒辦法,舉著玩具向我求助:“舅媽!”我也回應道:“哦,弟弟一直搶你的東西,但你也想玩……”表姐聽了,將壺給**:“這個給你吧!”可**還不依,要桶。兩個人便繼續(xù)繞來繞去,追來趕去。而且先后跑來向我求助。我就是不管。我不想對表姐說:“你是姐姐,要讓弟弟!”也不想對**說:“咱們先給姐姐玩?!蔽揖拖胱屗麄冏约赫垓v。

我將這些情景錄在手機里,拿回來后,小姑看了??赐?,她說:“要是我,肯定會兇xx!是姐姐就應該謙讓!”

我和小姑說,謙讓不是靠兇來“壓迫”得出來的。她可能會因為你兇了她,將東西讓給弟弟,但心里卻會委屈,覺得不公平。不會對孩子們有傷害的“爭奪”,他們最后會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而且并不影響感情。

我自己也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舉動。比如對他大喝,訓斥、強迫。以前看了看李躍兒的書,叫做《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覺得有些危言聳聽。不過在最近又看了些育兒書,尤其是涉及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方面的內(nèi)容后,有了強烈的感受:大部分孩子,是生活在負面環(huán)境里的。真理,也就是正確的育兒方式與正確的溝通方法,只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這少數(shù)人,卻是艱辛的一部分人。另外還有一部分人,站在這正與負的當中,向左走?向右走?茫茫然然。

讓孩子健康成長,需要撫養(yǎng)者認真學習,不斷提高。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孩子生活面面觀


如何面對寶寶不合群

到了這個月齡,有的寶寶開始喜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有的卻仍然喜歡獨自玩耍。有的和小朋友在一起時,可能還會對小朋友發(fā)起攻擊,面對受到攻擊而哭泣的小朋友,無動于衷。這是不是寶寶有攻擊性且內(nèi)心冷漠呢?寶寶與小朋友最初的交往,大多是圍繞著玩具和某樣東西展開的,對小朋友本身并不感興趣。這時的寶寶仍然喜歡和父母在一起,把父母當作最好的伙伴。寶寶和哪個小朋友玩耍,不是主觀選擇的,其他小朋友和寶寶玩耍也不是主觀選擇的,吸引雙方在一起玩耍的媒介,往往是某個他們共同感興趣的玩具。既然寶寶不把小朋友作為交往的主體,當然對小朋友就不會關心了,甚至還會因為小朋友占有他喜歡的玩具而發(fā)起進攻。這么大的寶寶對東西的歸屬權還不理解,在寶寶眼里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

如何面對寶寶的無理要求

一歲多的寶寶,常常會有無理要求,或者是無理行為。媽媽們認為,最好不要輕易答應寶寶的無理要求,不要受到寶寶的要挾,否則就等于縱容寶寶成為一個不明事理、任性、不可理喻的壞寶寶。如寶寶有想去月球上的“無理要求”,爸爸媽媽應該盡量用寶寶能夠理解的語言告訴寶寶,宇航員能夠到月亮上去,等寶寶長大了,做一名宇航員就可以飛到月球上去了。寶寶或許聽不懂媽媽的話,但這會在寶寶幼小的心靈中打下烙印,慢慢地,“當宇航員能登上月球”就可能成為寶寶的夢想。媽媽以這樣的心態(tài)面對寶寶的“無理要求”,和寶寶的對峙就會少很多,寶寶的好奇心也就不會被壓抑下去,寶寶們就會成為有巨大創(chuàng)新能力的開拓者。

自我與分享

當寶寶意識到“自我”時,說得最多的是“我的”。不能認為這是寶寶自私的表現(xiàn),這是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現(xiàn)象。媽媽要知道,分享不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爸爸媽媽要有意識地讓寶寶學會分享,讓寶寶從分享中得到快樂。比如,爸爸給媽媽削一個蘋果,媽媽說我們一起吃吧,爸爸把蘋果一分為三。媽媽說蘋果好甜呀,爸爸說你買的蘋果真好,寶寶也一同快樂品嘗,三個人共同分享吃蘋果的快樂。還有很多這樣的分享,爸爸媽媽給寶寶做出示范,讓寶寶體會到快樂。只有自我,沒有他人的人是自私的。但沒有自我的人,是沒有自信心的人,是容易產(chǎn)生怨氣的人。所以,媽媽既不要打擊寶寶的自我意識,又要積極地引導寶寶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分享快樂。分享不是寶寶自發(fā)的行為,需要父母去引導。培養(yǎng)寶寶健全的人格,爸爸媽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面對發(fā)脾氣的寶寶

寶寶對外界事物已經(jīng)有了粗淺的認識,也有了最初的內(nèi)心感受能力,并逐漸形成了自我意識。但因受自身行為能力的限制,常常因為不能夠?qū)崿F(xiàn)某些想法感到沮喪。寶寶的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也會體味到挫敗感。當寶寶處于這種狀態(tài)時,就會通過發(fā)脾氣來緩解內(nèi)心的壓力。比如寶寶要用積木搭建一棟他想象中的大樓,但由于技巧不足,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搭成,所以寶寶就會把積木扔得滿地,并發(fā)出憤怒的喊叫。

寶寶發(fā)脾氣時,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tài),等寶寶脾氣過了,再耐心地詢問寶寶發(fā)脾氣的原因。用寶寶能夠聽得懂的語言勸導,并明確地告訴寶寶,發(fā)脾氣本身是錯誤的。培養(yǎng)寶寶遇到問題有效溝通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要有極大的耐心,應對處于執(zhí)拗期的寶寶。

與寶寶建立溝通的橋梁

寶寶有了自我主張,越來越有主意了,開始喜歡別人聽從自己的安排。能夠獨立行走和自由運動,給寶寶創(chuàng)造了探索未知事物的有利條件。而另一方面,隨著寶寶的長大,父母對寶寶的期望值提高了,開始不能容忍寶寶犯錯,這就使得父母和寶寶之間產(chǎn)生矛盾。因此,父母與寶寶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機制,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對流動著的水感興趣,寶寶在水龍頭下沒完沒了地洗手,袖子濕了,水灑滿一地,寶寶全然不在乎,完全沉浸在玩水的快樂之中。這時,如果媽媽試圖用語言來阻止寶寶玩水,恐怕沒有任何效果。如果硬是把寶寶抱離現(xiàn)場,可能會導致寶寶哭鬧。如何與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呢?轉(zhuǎn)移寶寶的興趣點,用寶寶更感興趣的事物把寶寶引離現(xiàn)場。當寶寶能夠放棄玩水時,再和寶寶進行交流,告訴寶寶不能讓水這樣白白地流走,否則,沒有水了,還怎么給寶寶洗澡、燒水做飯呢。

尊重但不溺愛不放縱

寶寶就像小樹苗,是需要修剪的。我并不反對對寶寶施以適當?shù)慕逃?,我所反對的是對寶寶施以不適當?shù)慕逃?,是以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對寶寶施以強制性的教育。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就不需要理解寶寶、尊重寶寶了。小樹之所以能夠長成大樹,靠的是土地提供的營養(yǎng)和水分,還有太陽提供的光照,而不僅僅是靠修剪。如果修剪不當,也會傷害小樹。因此,當你決定“修剪”寶寶時,首先要思考一下:你理解寶寶嗎?你是否了解此年齡段寶寶的特點?你是否試圖走進寶寶的內(nèi)心世界?只有先去了解寶寶,才能有資格教育寶寶。否則,你與寶寶的距離將拉得越來越遠。當你發(fā)現(xiàn)這個距離時,可能為時已晚,一切都不可從頭再來,因為寶寶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有些父母可能認為,3歲以內(nèi)的寶寶似乎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不是的,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接觸到一些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問題。在給寶寶們做心理輔導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寶寶的心理問題都可追溯到幼時的養(yǎng)育經(jīng)歷。如果爸爸媽媽從一開始就注意到這一點,從一開始就知道怎么做,就不會發(fā)生后來的問題。但爸爸媽媽大都表現(xiàn)出無奈,更覺得自己無辜:為寶寶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到頭來換取的是心理不健康的寶寶,真是有冤無處申呀。

你是孩子的負面榜樣嗎?


家長平時放縱自己,在家里經(jīng)常聚集許多朋友打麻將、喝酒、大聲嚷嚷等,讓孩子感受這種不良生活的方式。父母是通過與孩子點點滴滴的言語行為交流,不知不覺中傳遞著各自的價值觀念。包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什么是應該的,什么是不應該的;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不提倡的等等。

所以,父母應切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敖煺叱?,進墨者黑?!备改笇W習不輟,孩子勢必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小鎮(zhèn)上有一對夫妻,日子過得不錯。他們種的蔬菜在全鎮(zhèn)有名,算得上是小康人家。特別讓他們感到稱心如意的是生了個雙胞胎,而且是一男一女。轉(zhuǎn)眼之間,孩子們快到了上學的年齡。也許是因為安逸,也許是因為冬閑,也許是因為富裕,小兩口逐漸有些不務正業(yè),有了各自的嗜好:母親迷上了跳舞,父親迷上了喝酒。

一場大雪過后,北國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他們囑咐兒女在家里好好地看家,好好地玩,吻別了心愛的兒女之后,各自走上了去舞廳和酒館的道路。沒走多遠,母親首先覺得有人跟在后面,當她轉(zhuǎn)過身來時,發(fā)現(xiàn)女兒正踩著她留在雪中的腳印前行。女兒看到母親看著自己,便興奮的喊到:“媽媽!我正踩著你的腳印向前走!”

女兒的話使母親為之驚愕,心想:“我要是總?cè)ノ鑿d,女兒也會迷上跳舞的?!睅缀跬瑫r,父親也轉(zhuǎn)過身來,發(fā)現(xiàn)兒子正踩著他留在雪中的腳印前行。兒子看到父親看著自己,也興奮地喊到:“爸爸!我正踩著你的腳印向前走!”兒子的話也使父親為之驚愕,心想:“我要是總?cè)ゾ起^,兒子也會迷上喝酒的?!睆哪菚r起,母親再也沒有去過舞廳,父親再也沒有去過酒館!

孩子是一塊神奇的土地,父母是這塊神奇土地的首批耕耘者。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播種什么樣的思想,就收獲什么樣行為;播種什么樣的行為,就收獲什么樣習慣;播種什么樣的習慣,就收獲什么樣個性;播種什么樣的個性,就收獲什么樣命運。正如法國哲學家愛爾維修所說:“即使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面對孩子負面情緒該做什么?


作為年輕的父母,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年幼寶寶大發(fā)雷霆,甚至歇斯底里般的狀態(tài),面對那樣的情形,我們內(nèi)心的怒火似乎也在醞釀、升級、蔓延……直到不可遏制!沖動之下,我們會做些什么呢?有打的,有罵的,有躲的,有遷怒他人的……與此同時,所伴隨的情緒大致如下:

一、煩躁惱火

忙了一天回到家的父母們,大都希望夜晚能安安靜靜地讀報紙、看電視、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搞些輕松的親子游戲,然而寶寶并不能時刻配合我們的心愿。他們會因為自己的身心狀況不佳哭鬧起來,甚至大發(fā)脾氣。當家長滿耳充斥著尖叫、哭鬧聲,心情自然煩躁起來。雖然這樣的情緒是人之常情,但對教育孩子卻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我們或許可以做這樣的嘗試,來緩解自身的情緒:

1、干一件自己特別享受的事情。事情并不需要怎么特別,哪怕只是洗個熱水澡、做個面膜、把音響調(diào)大聲,聽首自己愛聽的曲子、沏壺香茶,只要有利于舒緩自己情緒的都行,總之把自己和寶寶尖叫哭鬧的情境暫時隔離,等擺平了自己心頭的波瀾,再面對繼續(xù)哭鬧的孩子時,我們的內(nèi)心便不再那么容易“起毛”;

2、回想寶寶可愛的神情、童趣的言語。每一個孩子都有可愛的一面,如果能夠成功調(diào)用大腦中儲存的這部分資源,就會在心中涌起無限愛憐的感覺,有助于沖淡煩躁和惱火的情緒;

3、認知調(diào)整。孩子的尖叫和哭鬧并不總是無理的,有時代表某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涵義,如果我們能夠猜中,寶貝的哭聲就會低一些,猜錯了,寶貝的哭聲就高亢些。有時脾氣大作也是孩子自己試圖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之一,他不會象大人有那么多的渠道可以宣泄和轉(zhuǎn)移,所以這也是我們可以借題發(fā)揮的機會,教會他更多宣泄的方式。當我們的頭腦在做類似上述的認知調(diào)整工作時,煩躁惱火的情緒便在不知不覺中遁形了。

二、無助自責

這種情緒在年輕的媽媽身上時有發(fā)生。她們面對大發(fā)脾氣的寶寶,感覺到無奈、無助,不知道怎樣做才合適,下意識地想法是“我是個不合格的媽媽”、“我不稱職”,在認知層面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調(diào)節(jié):

沒有誰天生會做媽媽,要勝任就得學習,眼前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絕不能錯失,我一定能想出辦法來?!?jīng)過一番自我激勵,重新上崗后的媽媽就會變消極為積極。

三、羞愧憤怒

如果是家庭聚會或有客來訪的情況下,寶寶也毫無顧忌地鬧將起來,會令不少家長猝不及防,有失顏面。即便平時這些家長對待孩子頗有耐心,但在“外人”面前,他們依然會希望盡快“鎮(zhèn)壓”孩子的哭鬧,保存自己的顏面。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沖動之前,對自己喊“?!?,這么多雙眼睛關注著這一幕,意味著有很多能量在這個場運轉(zhuǎn),或許這是個塑造孩子行為的好機會,如果借著這股能量把孩子往好處去推,也許比平時私下里教育孩子效果還好。比如,一個挑食的孩子,因為飯桌上沒有合意的菜而大發(fā)脾氣,我們可以說,寶寶,這個小菜心覺得好難為情,現(xiàn)在這么多人都知道寶寶不喜歡吃它,它傷心地哭起來……寶寶很可能被這個“童話”吸引,進而改善自己的行為。

帶孩子做過飛機的家長都知道,空乘小姐會提醒說“如果發(fā)生緊急事件,請家長先把自己的氧氣面罩戴好,再幫孩子戴上”,是啊,如果我們作為家長都無法處理、合理轉(zhuǎn)化我們的負面情緒,又如何幫助寶寶接納和改善自己的情緒呢?所以當寶寶發(fā)火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應對自己的內(nèi)在情緒,然后才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我們的寶寶。

在孩子面前,莫夸別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輕父母總是喜歡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隨隨便便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如果面對十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反應如何呢?

鄰居一位年輕媽媽一次隨隨便便地說:“?。∧慵倚∶妹谜婵蓯?,真乖,不像我家樂樂吵吵鬧鬧,只會淘氣,讓人心煩。”在一旁的樂樂聽后,瞪大了眼睛怯生生地說:“媽媽我乖?!辈涣蠇寢寘s大聲說:“乖什么乖,就知道淘氣煩人,一邊去!”過了幾天,人們發(fā)現(xiàn)樂樂變了,天真活潑的樂樂看到媽媽回來,就躲在椅子后面不敢往前去。媽媽說:“樂樂過來親親媽媽!”樂樂小心翼翼地親親媽媽后竟然冒出一句:“媽媽我乖,你別心煩?!绷钏性趫龅娜寺犃硕即蟪砸惑@。

小東的爸爸請幾位哥們兒來家吃飯,幾杯酒下肚,幾個人開始夸起誰家兒子如何如何,誰家女兒如何如何。小東的爸爸不在意地說:“我特喜歡兒子,我家小東要變成兒子,我就樂得跳樓了!”小東迅速跑到廚房,用尚不太利落的話問媽媽:“我能變成兒子嗎?”媽媽說:“瞎說什么呀,不變?!毙|原來睡覺很好,可媽媽不知小東為何這幾天夜里總是睡不安,驚醒后好像很害怕。星期六到奶奶家,一進門沒看見爸爸,小東就哭著說爸爸跳樓了,真把奶奶嚇了一大跳。

待這位爸爸回來說了事情的前后經(jīng)過,家人當笑話一笑了之。然而小東卻很久很久都自言自語地說:“不變,不變,爸爸不跳樓?!?/p>

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父母最愛自己,最疼自己,一旦他們聽到父母夸獎別人家的孩子,就可能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了,會產(chǎn)生很強的失落感。

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總認為他們是孩子,什么都不懂,更談不上什么自尊心??蓮纳鲜鲆恍├觼砜?,孩子們不僅能聽懂,而且還在自己心靈中產(chǎn)生了激烈的反應。他們有很強的自尊心,十分珍視自我。所以,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必須處處注意這些“小事”,否則會嚴重傷害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

為孩子創(chuàng)造益智的環(huán)境


孩子是否很聰明,先天并不是決定因素,最重要的一點是后天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家長來說,為幼兒積極創(chuàng)造益智的尤為重要。那么,怎樣為孩子創(chuàng)造益智的環(huán)境呢?

第一,要經(jīng)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

孩子剛出生不久,家長可搖鈴鐺給他聽,掛彩色氣球給他看。因為嬰兒正是在不斷對外界環(huán)境信息的接受與作出反應的過程中,提高了大腦和各種器官的靈敏性,進而加速了智力發(fā)展的進程。嬰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較狹窄,但其智力發(fā)展速度又甚快,這就要求家長應經(jīng)常帶他去看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逐步擴大他的眼界和經(jīng)驗。例如,可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各種動物,或帶孩子去兒童游樂活動場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門,看見聽到各種各樣的新穎的東西和聲音,孩子就會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激起孩子的興奮點,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他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為其將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自由,不宜過分限制他的活動。

幼兒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動中發(fā)展起來的,活動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標志,限制孩子的活動就意味著限制了他的智力發(fā)展。幼兒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動的東西,都可能成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里,自稱在“種樹”;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攪,說是“撈魚”。這在許多家長看來是“胡鬧”,因為家長只要求孩子干凈、整齊、聽話和守規(guī)矩,結(jié)果使孩子變得怯懦,不敢說、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這種過分限制幼兒活動的教育方法是極為有害的。家長應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玩耍,多讓孩子在操場上、公園里自由地做游戲,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躍。

第三,要精心為孩子提供“精神營養(yǎng)”——玩具與圖書。

但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fā)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長應視孩子的實際水平,選購最能促進孩子智力發(fā)展的玩具,如小積木、拼插車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家具等。這些玩具可幫助孩子辨別不同的形象與顏色,認識物體,對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與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均大有益處。

圖書對于激發(fā)孩子智力有其獨到功能。圖書中的故事的基本特別是以圖為主,為幼兒提供了生動的直觀形象。但由于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長應幫助他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可先給孩子講一兩遍,然后讓他自己重述其內(nèi)容,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發(fā)展。

相關推薦

  • 讓孩子們在愛的環(huán)境里成長 一直相信著孩子是上天給爸爸媽媽最珍貴的禮物。很幸福的從事了這個職業(yè),讓我接觸到了不同的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充實而快樂。面對不同的孩子,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挑戰(zhàn)。他們的一言一行,有時無不觸碰到你最敏感的神...
    2021-02-03 閱讀全文
  • 我和孩子們在情境中與孩子快樂的游戲 在本學年校本研訓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引起我注意的是教學技能比賽。我參加了是戶外游戲的比賽,選用了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小青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小青蛙學本領,小青蛙捉害蟲,我和孩子們在情境中與孩子快樂的游戲...
    2020-06-18 閱讀全文
  • 案例:讓孩子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展翅” 有一次,當孩子們觀看以前活動的錄像帶時,他們表現(xiàn)得極其興奮,他們邊看邊議論,不停地大叫:“這是我,這是我”相嘉威說:“陳佳穎,你看你現(xiàn)在比以前胖,象小肥豬”,……..他們紛紛議論是什么原因,孩子們發(fā)表...
    2021-05-31 閱讀全文
  • 讓孩子們在生活中豐富知識 美麗的春天來到了,校園里到處一片春意盎然。粉嘟嘟的桃花,白色的玉蘭花,金黃色的迎春花,還有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的柳枝…… 活動結(jié)束后帶著孩子們來到戶外,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感受著微風拂面。忽...
    2020-07-11 閱讀全文
  • 在環(huán)境中引導托班孩子的自主學習 導讀:總之,環(huán)境是隱藏的教師,無聲的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發(fā)展性的環(huán)境,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綱要》明確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
    2021-04-20 閱讀全文

一直相信著孩子是上天給爸爸媽媽最珍貴的禮物。很幸福的從事了這個職業(yè),讓我接觸到了不同的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充實而快樂。面對不同的孩子,每天的生活都充滿了挑戰(zhàn)。他們的一言一行,有時無不觸碰到你最敏感的神...

2021-02-03 閱讀全文

在本學年校本研訓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引起我注意的是教學技能比賽。我參加了是戶外游戲的比賽,選用了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小青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小青蛙學本領,小青蛙捉害蟲,我和孩子們在情境中與孩子快樂的游戲...

2020-06-18 閱讀全文

有一次,當孩子們觀看以前活動的錄像帶時,他們表現(xiàn)得極其興奮,他們邊看邊議論,不停地大叫:“這是我,這是我”相嘉威說:“陳佳穎,你看你現(xiàn)在比以前胖,象小肥豬”,……..他們紛紛議論是什么原因,孩子們發(fā)表...

2021-05-31 閱讀全文

美麗的春天來到了,校園里到處一片春意盎然。粉嘟嘟的桃花,白色的玉蘭花,金黃色的迎春花,還有在微風中輕輕擺動的柳枝…… 活動結(jié)束后帶著孩子們來到戶外,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感受著微風拂面。忽...

2020-07-11 閱讀全文

導讀:總之,環(huán)境是隱藏的教師,無聲的教師。只有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發(fā)展性的環(huán)境,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fā)展,為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綱要》明確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

2021-04-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