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夢想得到的玩具
發(fā)布時間:2020-11-25 幼兒園中班詩歌夢與夢想說課稿 幼兒園玩具的教案 玩具的幼兒園教案我出生在七十年代,童年是在一個小鎮(zhèn)上渡過的。在我的印象中,童年的快樂時光幾乎都是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像什么“城門城門幾丈高,接電線,捉迷藏,丟手絹“等等這些經(jīng)典的民間游戲都是我們的最愛。由于受經(jīng)濟(jì)條件的限制,大家?guī)缀醵紱]有玩過成品的玩具,但還是從電視和一些圖書上看到像洋娃娃和變形金剛這樣的玩具,常?;孟胱约阂材軗碛芯吞烂盍恕?/p>
由于沒有成品玩具,大人們常常還是會給我們制作一些小玩意讓我們消遣。記憶中,媽媽給我做過一個雞毛踺子,用布帶給我做過一根跳繩,但這些玩具也有玩膩的時候。有一天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看見班上一個男同學(xué),手執(zhí)一根鐵勾,控制著一個臉盆大小的鐵環(huán)向前滾動。他的玩具頓時吸引了我,我很好奇,為什么鐵勾就能控制鐵環(huán),這個問題一直困擾這我。于是我苦苦哀求爸爸也給我做一個這樣的鐵環(huán),爸爸不但不答應(yīng),還狠狠的批評我,說我一天到晚就知道像個男孩一樣的瘋和調(diào)皮,女孩子應(yīng)該秀氣,穩(wěn)重一些才好。我很傷心,因?yàn)榈貌坏竭@個玩具而郁悶了好久。不過,倒是激發(fā)了我愛動腦筋,喜歡摸索新鮮事物的欲望。結(jié)婚后,家里的電器有毛病了,燈泡壞了,鎖不好用了,我總是喜歡敲敲打打,探個究竟?,F(xiàn)在,兒子和我一樣有非常濃厚的探索欲望,我對他從不加干涉,而且常常事兩人一起觀察發(fā)現(xiàn),并探索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叵肫饋?,如果小時候爸爸能滿足我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或許我現(xiàn)在都成了機(jī)械工程師了吧!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由孩子拿幼兒園玩具想到的
前幾天班里剛轉(zhuǎn)來一個小朋友羽斐,我害怕小孩不適應(yīng),再加上家長的各種囑托,平日里就多關(guān)注了她一下。
一天,我發(fā)現(xiàn)她站在玩具柜哪兒東瞧瞧西看看,自始至終緊緊地抓著她的書包,我走上前把她的書包打開看了看,說:“羽斐,你怎么拿幼兒園的玩具?”她看了我一下,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也沒有說話,我看著她繼續(xù)說:“快拿出來放到玩具柜里,幼兒園里的玩具屬于所有的小朋友,只能在幼兒園里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是不可以帶回家的,你知道么?”她看著說,木然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極不情愿的把玩具從書包拿了出來。
針對這件事,我和她媽媽進(jìn)行了溝通,她媽媽說:“說好聽的你這是拿幼兒園的玩具,說難聽點(diǎn),你這就是偷吶!”她媽媽說完,狠狠的推了她一下,可以看出,她媽媽很生氣,我對她媽媽說:“羽斐她才四歲,有時候分不清好壞是非也是正常的,畢竟她還是個小孩子?!彼龐寢寧缀跻粝卵蹨I了,握著我的手,跟我說:“劉老師,你說這可怎么辦才好?她有時拿小朋友的東西,橡皮鉛筆什么的,你說她小小年紀(jì),怎么能這樣啊?為了這,我罵也罵了,打也打了,可她……哎,我是一點(diǎn)轍都沒了啊!”看著快要哭了的羽斐媽媽,我也難受的很:“把這件事交給我處理吧,我想想辦法,你也別使勁說她了,更不能打她?!?/p>
我每天戶外活動的時候都去找羽斐說話,有時候給她講故事,有時候和她聊聊天,慢慢的跟她說一些做人的道理,慢慢的她開始信任我,常常主動走到我身邊跟我說一些悄悄話,她也沒讓我失望,再也沒有拿過幼兒園或者其她小朋友的東西。
小孩子不懂事是很常見的,都識大體的話,還要我們老師干什么?作為一個老師,必須要耐心,更要做到細(xì)心,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xí)慣,為他們明媚的未來奠定基礎(chǔ)。
幼教隨筆:由幼兒爭搶玩具想到的……
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jìn)行“因?yàn)槲覔屃?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寶寶們又開始了他們喜歡的娃娃家游戲。他們擺弄著娃娃家里的一切,時而抱抱娃娃,時而擺弄起餐具,各自玩得不亦樂乎。突然,我看到智豪和雨航兩個小朋友在互相的爭搶一個電話機(jī)。我在旁邊看見了就走過去問:“你們怎么了啊?”看見我來了,他們馬上向我告狀說,“他搶我的電話機(jī)?!薄安皇?是他搶我的。那電話機(jī)是我的,是我先看見的?!薄澳悄阍敢夂退黄鹜孢@個電話機(jī)嗎?”“好吧。但我要做爸爸?!薄昂玫摹!闭f著,他們就開心的玩起來了。可是,沒一會智豪又和別的小朋友爭搶其它玩具了。
愛模仿是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diǎn),在游戲中他們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像小明那樣,別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見別人有的,自己總是想要。在幼兒園的小班里,同樣的玩具會有很多,這就是為了能盡量滿足幼兒喜歡模仿的這一心理需要。盡管如此,孩子們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仍時有發(fā)生。
那么為什么會讓我們感覺有的孩子似乎“屢教不改”呢?就像我曾經(jīng)看到的那樣:一位教師對一個搶玩具的孩子說“你把寶寶的玩具搶走了,他沒有了怎么辦?”老師想通過讓他具體地看到“別人沒有了”,從而知道“自己不對了”。而孩子卻很坦然地說去那(指玩具架)拿一個。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jìn)行“因?yàn)槲覔屃?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對此,我們在教育中應(yīng)教給孩子簡單的交往語言,喜歡聽故事是學(xué)前幼兒的共同特點(diǎn),但對于小年齡的孩子認(rèn)識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diǎn),如果我們把想教育的內(nèi)容含在故事情節(jié)當(dāng)中,他們?nèi)匀徊荒芾斫?我們還可以把解決實(shí)際問題的具體方法反復(fù)地講在故事當(dāng)中,如:小雞對小鴨說:“你的大皮球讓我玩一會兒好嗎?”小雞對小猴說:”你的小汽車讓我玩一會兒好嗎?”讓孩子知道說這樣一句話,對方就能夠高興地把玩具給自己玩,然后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這樣的語言,并幫助他感受成功,讓幼兒在潛意識中產(chǎn)生搶玩具不對的印象。
教育筆記:想玩玩具的南南
飯后,孩子們都在玩喜歡的玩具。突然聽到軒軒在喊:“你干嘛,給我呀,給我呀……”我回過頭一看,原來南南走到了軒軒的位置上正搶著軒軒的玩具。我說:“南南,你別搶,玩具筐里還有許多的玩具,你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去拿一個玩。”南南聽了以后走到玩具筐邊翻撿了起來。沒過一會兒,軒軒又喊了起來:“把我的玩具給我呀!”我一看,又是南南……
玩具整理好以后,我和大家說了這件事,并把南南叫到了身邊,告訴他玩具要到玩具框里拿,如果喜歡別人的玩具要等別人玩好了再拿,或者可以向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請問我可以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嗎?我對南南說:“假如你想玩我的玩具,你怎么問我拿?”南南馬上接著說:“你要玩我玩具?!蔽荫R上糾正說:“你要問我:‘我能玩你的玩具嗎?’”南南也跟著說:“我能玩玩具嗎?”
分析、思考:
南南喜歡玩玩具,而且特別喜歡玩那輛小火車,因此他看見軒軒在玩時候就直接過去拿了。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dá)自己的想法,只是想玩就拿,因此與軒軒之間發(fā)生了爭搶。其實(shí),爭搶玩具在小班的年齡段是比較常見的,因?yàn)樗麄兇蠖喽荚诩依锵胍裁淳陀惺裁矗虼瞬⒉欢玫搅思w里該如何玩玩具。通過今天的事件,我也正好讓孩子學(xué)會表達(dá)自己的想法。我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情境,并讓越越知道該如何表達(dá)自己的想法,并學(xué)說。
接著我還改編了一個故事《怕痛的玩具》,講述了玩具寶寶兩種不同的遭遇:爭搶和謙讓,讓孩子在形象生動的故事中了解玩具寶寶喜歡謙讓的孩子,并學(xué)說:請你讓我玩一會兒好嗎?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們都非常樂意接受。
教育隨筆:想玩玩具的南南
教育隨筆:想玩玩具的南南
飯后,孩子們都在玩喜歡的玩具。突然聽到軒軒在喊:“你干嘛,給我呀,給我呀……”我回過頭一看,原來南南走到了軒軒的位置上正搶著軒軒的玩具。我說:“南南,你別搶,玩具筐里還有許多的玩具,你看看有沒有喜歡的去拿一個玩?!蹦夏下犃艘院笞叩酵婢呖疬叿瓝炝似饋?。沒過一會兒,軒軒又喊了起來:“把我的玩具給我呀!”我一看,又是南南……
玩具整理好以后,我和大家說了這件事,并把南南叫到了身邊,告訴他玩具要到玩具框里拿,如果喜歡別人的玩具要等別人玩好了再拿,或者可以向別人說出自己的想法:請問我可以玩一會兒你的玩具嗎?我對南南說:“假如你想玩我的玩具,你怎么問我拿?”南南馬上接著說:“你要玩我玩具?!蔽荫R上糾正說:“你要問我:‘我能玩你的玩具嗎?’”南南也跟著說:“我能玩玩具嗎?”
南南喜歡玩玩具,而且特別喜歡玩那輛小火車,因此他看見軒軒在玩時候就直接過去拿了。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dá)自己的想法,只是想玩就拿,因此與軒軒之間發(fā)生了爭搶。其實(shí),爭搶玩具在小班的年齡段是比較常見的,因?yàn)樗麄兇蠖喽荚诩依锵胍裁淳陀惺裁矗虼瞬⒉欢玫搅思w里該如何玩玩具。通過今天的事件,我也正好讓孩子學(xué)會表達(dá)自己的想法。我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情境,并讓越越知道該如何表達(dá)自己的想法,并學(xué)說。
接著我還改編了一個故事《怕痛的玩具》,講述了玩具寶寶兩種不同的遭遇:爭搶和謙讓,讓孩子在形象生動的故事中了解玩具寶寶喜歡謙讓的孩子,并學(xué)說:請你讓我玩一會兒好嗎?在故事的情境中孩子們都非常樂意接受。
玩具寶寶想回家
早上來園,王老師把剛消過毒的混雜在一起的玩具給了我,我剛想和往常一樣自己動手把玩具分類,看到已經(jīng)到班上的雯雯,我靈機(jī)一動,對雯雯說:“寶貝,你愿意幫老師讓這些玩具寶寶回到自己的家嗎?”孩子高興地點(diǎn)點(diǎn)頭。我給了雯雯3個筐子,告訴她每個“房子”(筐子)住一種玩具寶寶。
那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玩具真是有點(diǎn)讓人眼花繚亂,我有些擔(dān)心雯雯能否勝任這項(xiàng)任務(wù)。首先,孩子會從哪兒開始下手呢?
玩具里有積樂高、小花狀的插花、雪花片的插花3種,我想,如果是我,會3種玩具同時下手,3個筐子同時準(zhǔn)備,揀到哪種玩具就分到哪個筐子。正想著呢,雯雯開始動手了。
只見雯雯先選擇一個筐子,然后將與其他兩種差異最大的積樂高揀起來,放到了筐子里。一直將這種玩具揀完之后,雯雯換了一個筐子,仔細(xì)打量剩下的兩種非常相似的插花,然后揀起了雪花片的插花放到了筐子里。同樣的,這次孩子還是一直在揀這種插花,直到全部揀完。揀完之后,孩子還檢查了一下,因?yàn)樗麖氖O碌牟寤ㄖ杏謷鹆艘粋€雪花片的插花放到了筐子里。最后,雯雯將僅剩下的一個筐子放到跟前,將剩下的小花狀的插花一個一個仔細(xì)地拿到筐子里。
看著雯雯揀玩具,一下子就想到了數(shù)學(xué)中的歸類——分物品,正是小班年齡階段所能達(dá)到的目標(biāo),將同一類的物品分到一起。雯雯的操作使我認(rèn)識到,孩子從“相同”中更好地感知到了“不同”,“大不同”(挑選第一種差別大的玩具)和“同中求異”(兩種同樣是插花但又存在差別,屬于不同的插花玩具)的概念指引著孩子將玩具更好地分類了。
孩子是在用心接納我的“教”啊。
在生活中,數(shù)學(xué)真的無處不在,比方說整理圖書、收拾自己的玩具柜、收拾自己的小房間等,讓孩子積極參與,不但可以使其更好地感知數(shù)學(xué)中的歸類,而且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很好的秩序感,何樂而不為呢?
玩具玩具我愛你
小班《幼兒用書》上有首關(guān)于愛護(hù)玩具的兒歌:玩具玩具我愛你,天天伴我做游戲,輕輕拿,輕輕放,臟了給你洗一洗,玩具玩具我愛你,做完游戲擺整齊。
我邊說兒歌,邊用玩具做演示,又讓孩子做了幾遍,孩子學(xué)得很快,玩完玩具之后也知道把玩具收起擺放好。
可是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會有玩具掉到地上,還有的孩子愿意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孩子自覺撿起玩具的次數(shù)很少,總是要督促好幾遍才能磨磨蹭蹭的把玩具撿起。
一天孩子們收玩具的時候,我一邊念兒歌,一邊突發(fā)奇想,何不把兒歌改一改,把“臟了給你洗一洗”一句改成“掉到地上快撿起?!?/p>
玩具臟了一般都是由老師或家長來洗,孩子自己洗的次數(shù)很少。于是我就嘗試著念了出來,孩子聽完兒歌后的反應(yīng)令我非常高興,孩子們很自覺地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撿了起來。
以后孩子們玩具掉到地上的多了,我再也不用扯著嗓子大聲命令孩子撿起地上的玩具,只要一念兒歌,寶貝們會馬上知道該怎樣做。寶貝們在玩玩具的時候有時還會不自禁的念起來呢!
其實(shí)教育孩子并不需呀一味的疾聲厲色,多動動腦,發(fā)揮一下自己的小智慧,許多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的。
玩具帶到幼兒園 ,高高興興大家玩
案例:
自由活動時,大家都拿出了自己帶來的玩具,最近比較“流行”爆龍機(jī),幾乎每個男孩子手里都有一個。這時一邊出現(xiàn)了爭吵聲“你給我玩一會,我的跟你的交換好嗎?”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小偉和小元他們兩個人在搶爆龍機(jī),誰都不肯讓步。最后偉偉還是搶不過小元,啪嗒一下摔在了地上,不停地哭著,嘴里還說著:“這是我的玩具呀,你還給我!”
分析:
鑒于小偉的這一系列表現(xiàn),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首先從個性看樂樂是個性格內(nèi)向、膽小、活動能力相對同齡兒童要落后一點(diǎn)。同時,說話拘謹(jǐn)、不愿與同伴交往、性格孤僻,依賴性較強(qiáng),造成了自我保護(hù)意識過強(qiáng);與人合作上,采取的孤立;交流上,采取的缺乏親近感,積極性……;再次從家庭環(huán)境看樂樂家是典型的“溺愛型”的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小偉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培養(yǎng)都是由爺爺奶奶包辦代替的,要什么給什么,他的一切要求爺爺奶奶都會依他。他們對孩子的任何要求百依百順,看不到孩子的弱點(diǎn),如果一發(fā)生特殊情況,便無法適應(yīng),形成緊張焦慮的情緒。由于膽小,他不敢也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同時也包括玩具,別人有的,他也要有,但是就是不肯和別人交換。
方法:
針對小偉的狀況,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親子交往
引導(dǎo)家長經(jīng)常的詢問、傾聽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經(jīng)常的給孩子提供語言環(huán)境,并不時的鼓勵孩子主動的表達(dá)自己的情緒情感,愿意與他人交流分享。
(二)家園合作
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合作,家長可以將自己在教育中的困惑和老師進(jìn)行交流,大家一起來解疑,共同分享教育經(jīng)驗(yàn),達(dá)到一致的教育目標(biāo)。
(三)榜樣示范
在班級中挑選會分享玩具的孩子作為榜樣,以身示范,引導(dǎo)小偉向他學(xué)習(xí),鼓勵他將玩具帶來幼兒園與他人分享并以一定的獎勵來刺激小偉的分享行為。經(jīng)常用正面刺激的方式,教育孩子,關(guān)注孩子的發(fā)展。循序漸進(jìn),以達(dá)到良好的效果。
(四)一天一樣
引導(dǎo)小偉每天帶一個玩具來,在同伴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玩具,讓他去關(guān)注其他孩子帶來的玩具,并引導(dǎo)他主動去和他人交流交換,使他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兒歌:《玩具帶到幼兒園,高高興興大家玩》
小小玩具花樣多,每件都是我喜歡,
一人獨(dú)玩真沒勁,大家分享才有趣,
玩具帶到幼兒園,你交換來我交換,
大家都來換一換,高高興興大家玩。
玩玩具時間:地上的玩具快回家
每天早晨,爸爸媽媽把孩子送到老師的手里后,接下來就是孩子早晨的玩玩具時間了,每次玩玩具,總有一部分孩子把玩具丟在地上。每天我都要花一定的時間提醒孩子玩具掉地上了,可基本孩子不太去主動檢,有時只好自己出動幫著檢。雖然每次玩玩具的時候,我都提醒孩子們:要把玩具放在桌子上玩,不要丟在地上,但孩子們基本都聽不進(jìn)去,效果并不明顯,部分玩具還是被丟在地上。
這天,差不多到一定的時間了,我沒有及時讓孩子收玩具,這時又有好幾組玩具“躺”在地上。看著“躺”在地上的玩具,我突發(fā)靈感。
“孩子們,你們還記得老師講過的《雞媽媽和雞寶寶》的故事嗎?
“記得?!焙⒆觽兇舐暤恼f。
“那這個故事講的是什么事情啊?”我問到。
“雞寶寶找不到媽媽了!”
“雞寶寶調(diào)皮,走丟了!”······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說著。
“孩子們,你們說的很好。雞寶寶跟著雞媽媽出來散步,不聽媽媽的話,一會兒追蝴蝶,一會兒捉小蟲,結(jié)果,不小心走丟了找不到媽媽了,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小兔子幫忙把它送回家。孩子們,你們想一想,如果你是雞寶寶,不聽媽媽的話,走丟了,你會怎么樣呢?”我問道。
“我會哭!”
“我會害怕!”
“找警察叔叔!”孩子們議論紛紛地說著。
“哦,很好,小朋友都很聰明,知道找警察叔叔??墒怯幸恍┩婢邔殞毐恍∨笥淹娴臅r候弄在地上了,它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傷心的哭了,它們不知道該怎么辦,小朋友能不能想想辦法幫助他們???”
“像警察叔叔一樣,送它們回家!”
“把它們撿起來!”
“好,孩子們你們說的很好。那我們以后就當(dāng)警察叔叔,看見玩具寶寶掉在地上就把它們送回家,好不好???”
“好!”孩子們快樂的說著。
果然,從那以后孩子們看到玩具丟在地上就撿起來,效果有了一定的改善,而且玩玩具的的時候還互相提醒不要把玩具寶寶弄丟了,如果看見別人的玩具掉在了自己那邊,也會主動把玩具寶寶送回家了,這樣不僅解決了長期以來玩具掉地上的難題,而且還使孩子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到了快樂與幸福。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教育孩子不能一昧地說教、講道理,教師應(yīng)該開動腦筋,運(yùn)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方法,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