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到我家來做客
發(fā)布時間:2020-11-14 幼兒園我愛我家說課稿 幼兒園來園工作總結(jié) 幼兒園保育員來園工作計劃一、背景
四歲的孩子不僅精力充沛,身體、智力發(fā)育旺盛,而且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特別感興趣,并開始表現(xiàn)出自信。
在主題活動《我愛我家》的開展中,孩子們對自己家里有幾口人,有幾間房間都能數(shù)的清清楚楚。
但有一次在做客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將盤子的食物招待客人時不會數(shù)數(shù),因此我先后設(shè)計了《造房子》、《請到我家來做客》兩個活動。
活動一:《造房子》
在這個活動中,我想通過幼兒間的互動、教師的點撥,同伴間的討論、演繹和歸納等方法讓幼兒嘗試在不斷增大的范圍中分辨高矮、比較高矮,從而根據(jù)從高到底,從低到高有序的排列數(shù)數(shù)。
使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復習鞏固1---6的數(shù)數(shù)。
活動二:《請到我家來做客》
我們大家都知道封閉式數(shù)數(shù)對孩子來說是個新的知識點,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被忽視,但這知識點又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對中班許多孩子來說是個難題,并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我便生成了學習7以內(nèi)封閉式數(shù)數(shù)這個集體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游戲和操作活動中學習封閉式數(shù)數(shù),探索在平面情況下7以內(nèi)封閉式數(shù)數(shù)得方法,并知道用怎樣方法才能數(shù)的又快又正確。
二、實錄
在《造房子》這一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能安照活動的要求排列數(shù)數(shù),只有2名幼兒出錯,但經(jīng)過再次啟發(fā)也完成要求。
[合同范本網(wǎng) www.36GH.COm]
在《請到我家來做客》活動中,大部分孩子在封閉式數(shù)數(shù)中對有顏色、大小、種類不同特征的會作為叔叔開始的標志,但對同類一樣物的封閉式數(shù)數(shù)有一定的困惑,主要有兩種層次:一種幼兒是會數(shù),但講不清道理。
另一種幼兒不會數(shù)。
活動名稱:請到我家來做客
活動目標: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封閉式數(shù)數(shù)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shù)數(shù)的經(jīng)驗。
2、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幼兒操作實物:各種水果、點心若干、男孩、女孩、筆、標志、數(shù)卡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嘗試封閉式數(shù)數(shù)
1、出示圖片:圍坐在圓桌旁7個小朋友
今天我們娃娃家請客,我們一起來看看來了幾位客人?(幼兒自由數(shù)數(shù))你們怎么說的不一樣。
誰來數(shù)給大家看看,你是怎樣數(shù)數(shù)的?
師:怎么不數(shù)過去,這個女孩數(shù)過了嗎?你怎么知道已經(jīng)數(shù)過了。
誰有辦法數(shù)得又快又準確。
(女孩大小、男女、戴帽子)
小結(jié):剛才我們從大女孩、男孩、戴紅帽子女孩做為記號開始數(shù),這樣一圈數(shù)下來再回到那個記號前,這樣就不會數(shù)錯了,今天娃娃家一共來了7位客人
(二)、提供數(shù)量、品種、圖案、大小不同的食物,練習封閉式數(shù)數(shù)出示三盆數(shù)量、品種、圖案、大小有細致差別和顏色花紋一樣的食物。
師:大黃老師知道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很熱情,想不想拿些好吃的東西招待客人,在你們的桌上有三盆好吃的食物,等會兒我們?nèi)齻€好朋友一起數(shù)一數(shù),看看那盆食物給客人吃最合適。
找到了送上來。
(三)交流分享,提升積累封閉式數(shù)數(shù)的經(jīng)驗
你們這組送上來的水果是什么?有幾份?你們是怎樣數(shù)數(shù)的?(顏色、大小、品種不一樣、全都一樣的)
小結(jié):剛才我們以食物顏色、大小、品種不一做為開始數(shù)的記號,這樣一圈數(shù)下來再回到那個記號前,就知道總數(shù)了。
但對一樣大小、顏色、同一品種的數(shù)數(shù)應在這里面找任何一個貼個標志或用手指做個標志,這樣會數(shù)的又快又真確。
(四)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給娃娃家送的禮物都是一盆一盆的,下次我們還要給他們送去一瓶瓶飲料、一桶桶薯片,看,按這些瓶上的圖案數(shù)數(shù)就更難了,想不想學這個本領(lǐng)?
三、反思
新的教育理念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學前教育課程的設(shè)計應注意其整合性。
對于我班孩子來說他們有一定相關(guān)的“10以內(nèi)開放式數(shù)數(shù)“的知識經(jīng)驗,于是我就啟發(fā)他們運用已有的、熟悉并掌握的知識經(jīng)驗,對應、大小、方位、顏色等知識來挑戰(zhàn)7以內(nèi)封閉式數(shù)數(shù),從而獲得新知識、新經(jīng)驗,使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多樣性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使孩子想象力得以和諧發(fā)展。
1、活動的形式、教具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幼兒在數(shù)數(shù)中對于各種具有大小、方位、顏色特征的水果觀察地較仔細,大部分的幼兒完成的較好。
小部分幼兒對沒有特征的物體數(shù)數(shù)不清楚。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我來做你來學
因天氣漸漸變冷了,孩子們都穿著厚衣服,來園后,總是把衣服放在桌子上不整理。
在一次活動課上,我?guī)Ш⒆觽兺妗拔襾碜瞿銇韺W”的游戲時,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都非常投入,我每做一個動作,他們都仔細地觀察,積極地模仿我的動作,我靈機一動,順手拿起一件外衣,一邊做著疊衣服的動作一邊說:“我來做你來學”孩子們也一邊跟我模仿一邊積極回應我“我就跟你這樣做”!“我來做你來學”“我就跟你這樣做”孩子們快樂地一邊回應一邊跟我學,最后我讓孩子們拿上自己的衣服繼續(xù)跟我玩“我來做你來學”的游戲。為了使幼兒對疊衣服這樣的活動不感到煩躁我還配上孩子們喜歡的音樂,編上歌詞,跟著節(jié)拍“關(guān)上一扇門”(一只袖子向內(nèi)疊上來)孩子回應“關(guān)上一扇門”師:“關(guān)上兩扇門”幼兒:“關(guān)上兩扇門”(另一只袖子也向內(nèi)疊上來)師:“疊一疊,折一折,我的衣服疊好了”幼兒:“疊一疊,折一折,我的衣服疊好了。”
孩子們邊說邊做,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疊衣服,孩子們都覺得這種疊衣服的方法很有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游戲為主,讓幼兒自己動手,在生活中得到鍛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育隨筆:說到做到的家長
教育隨筆:說到做到的家長
我們小一班的睿睿小朋友,是一個較為倔強的小男孩。一天早晨爸爸送他來上幼兒園,他看見小朋友在玩皮球,便對爸爸說:“老師說要帶一個皮球來幼兒園玩的,讓媽媽給我買一個,我今天放學要媽媽來接?!卑职忠蚣敝习?,便答應孩子說:“好的,你在幼兒園乖乖的,下午讓媽媽帶著皮球來接你?!?/p>
接孩子的時間到了,睿??匆姲职挚罩謥斫铀?,失望的問:“我今天在幼兒園表現(xiàn)得很好,老師還表揚我畫畫好看了,你看,我的畫就在外面貼著。媽媽呢,為什么沒有帶皮球來接我?”睿睿爸爸則不耐煩的說“回家再說吧,我現(xiàn)在送你去奶奶家,我一會還有事呢!”睿睿這時可不會乖乖的回家的,他放聲大哭,爸爸一直把他拉到幼兒園大門口,可是睿睿依然不愿意回家,就一直站在幼兒園大門口,直到我下班,父子兩依然僵持著……
睿睿的爸爸有可能是真忘記了早晨答應孩子的事情,也有可能是根本不打算做到,早晨的答應只不過是敷衍一下孩子??墒撬恢郎斫讨赜谘詡?。他的行為無疑是在向孩子表明:說謊是合理的,欺騙也是正常的。面對孩子質(zhì)問的目光,他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也失去了教育孩子誠實做人的資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行為細節(jié)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說過的話、答應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能隨隨便便。如果經(jīng)常給孩子許愿,給你買什么,帶你去哪游玩,結(jié)果因工作關(guān)系或種種原因落空了,父母說話不算數(shù),這樣就會給孩子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久而久之,孩子說話也會隨隨便便。其次對孩子,首先家長必須做到言傳身教,自己做到了,就可以來要求孩子,而且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果家長沒有做到的話,那即使你用高壓手段強迫他做了,那效果也肯定會大打折扣的。另外,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尤其是對自己,我們做錯事的時候,都會真誠地向孩子道欠。還有,說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會把孩子變成投機主義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能逃避懲罰,他們試圖竭盡所能的做到這一點。但當他們知道你會怎樣做,或犯了錯會發(fā)生什么時,他們就可以預測他們選擇哪種行為的后果,這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因此,我想教育孩子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孩子的良好品質(zhì)主要是由家長來培養(yǎng)的,因為家長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對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對孩子的影響也最大,責任也最直接,要想讓孩子具備說到做到的良好品質(zhì),家長首先要負起責任,為孩子做出好榜樣。上面描述的睿睿的事件,他的爸爸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敷衍,完全可以對孩子解釋現(xiàn)在不能給孩子買風箏的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就可以了。這樣不但不會對孩子造成什么不良影響,而且還能幫助孩子學會理解他人,學習通情達理。
要求孩子做到的,孩子做到了,家長你呢?
要求孩子不準撒謊,要誠實,孩子做到了,可是您卻對孩子說如果有人打電話找您,就說您不在家,其實您躺在沙發(fā)上悠然自得的看報紙。
要求孩子不準隨地亂扔垃圾,孩子做到了,可是您卻把喝完的飲料瓶隨手亂扔。
要求孩子不能罵人,孩子做到了,可是您生氣時滿嘴都是臟話。
要求孩子不準破壞花草樹木,孩子做到了,可是您卻把樹枝折了做釣魚竿。
要求孩子做錯了事情要勇于承認錯誤,孩子做到了,可是您把孩子大罵一頓,事后知道您冤枉了他時,您卻裝做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
要求孩子要愛護小動物,孩子做到了,而您卻把青蛙擺上了飯桌。
……
慢慢的受您的影響,孩子變了,變的愛說謊了,不經(jīng)意的時候還會說一些臟話等等,一些與您的教育要求相悖的行為出現(xiàn)了,這時候作為家長的您是否只會一味的教訓孩子,“我平時怎么教你的”,急了罵上幾句,嚴重了再煽幾耳光,而根本的原因卻在您,是您把你的孩子“熏陶”出來的呀!您意識到了嗎?您看看您身邊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是否有您的“影子”呢?現(xiàn)在您不應該深刻的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嗎?
教育隨筆:做客娃娃家
案例背景:
我班的娃娃家經(jīng)過一學期來的不斷開展和調(diào)整,最近根據(jù)孩子活動的需要,重新進行了娃娃家布局的劃分、材料的增添,孩子們出于對生活的模仿和探索,出于對新鮮的玩具的感興趣,一有空就三三兩兩到娃娃家中玩。
案例描述:
今天,我上娃娃家做客,剛一入座,立刻娃娃家里的耀耀、萱萱、貝貝就將各自準備的三杯水送到我的嘴邊,一定要我喝他們自己的那杯水,然后又開始忙乎著為我準備飯菜。我看見孩子們將菜放在了桌上,萱萱將掉在地上的菜撿起來送到了我面前。我沒有馬上指責她,而是不做聲響地將掉在地上的菜假裝吃了幾口,就裝叫肚子疼。孩子們在一旁著急地說:“老師你怎么了?”我說:“我現(xiàn)在疼地很厲害?!卑职忠f:“你怎么會肚子疼的?”我說:“剛才你們把掉在地上的菜洗也沒洗就拿給我吃了,所以我才會肚子疼的?!焙⒆觽兎路鹗艿搅藛l(fā),爸爸趕緊把菜端到廚房洗了一下,媽媽萱萱給我揉揉肚子,寶寶貝貝則給我端了一杯熱開水。大家爭著把家里整理了一番。娃娃家這下又變得整齊了。
評析與舉措:
通過觀察,幼兒已經(jīng)初步有了角色意識,不在停留在簡單的玩具擺弄上,在游戲中有了自己的想法,從孩子們招待客人、給客人揉肚子,這些都反映了孩子們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活動中的語言交流也逐漸豐富起來了。作為教師,可以扮演其中的一個角色參與到孩子的游戲當中,并需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運用不夠恰當?shù)男袨闀r,我們不需要馬上指責,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結(jié)果,引導他們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而不能包辦代替,提高孩子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月餅、我來講故事
做月餅,在自主游戲時間,我看到你選擇進入了創(chuàng)藝區(qū)。你拿了一罐橡皮泥和一塊泥工板還有一把手工小刀。首先你拿了一團泥,放在手心搓成圓形。然后放在泥工板上用手掌壓扁,接著用裝橡皮泥罐子的底部用力地壓在上面(圖1)。最后用小刀沿著罐子子的底部進行切割,將多余的泥割掉放在旁邊(圖2)。一個圓圈、二個圓圈、三個圓圈……直到整個泥工板上都排滿了一個個圓圈。你將其中一個圓圈拿起來,對我說要將這個月餅送給我,你告訴我每個月餅上都有一個章魚的圖像,所以這叫章魚月餅(圖3)。
在這里我看到了:
小豐在整個月餅的制作過程都是很認真的一步步的在完成,我看到了你做事情的堅持性和專注性。在搓、團、壓、切的過程中也很好的煅煉了手臂的力量和小手的的靈活性。你能利用罐子底部的花紋進行壓印,很好的裝飾了月餅
,說明你很有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最后你還能想到將自己制作完成的月餅送給老師,我真得很開心呢!
機會和可能:
將制作好的月餅展示在柜子上,引起幼兒對制作月餅的興趣。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餅,并能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選擇小木棒等輔助工具刻花樣,也可選擇各種瓶蓋印花紋等。
我來講故事
今天的區(qū)域活動時間,你選擇進入圖書區(qū)。我看到你在書架上選擇了一本圖書,坐在墊子上翻看著。本書看完后,你來到小蕾身邊對她說:“我給你講故事吧!”只見你走到表演架臺后面,從中間伸出頭人趴在架子上。一只手拿著圖書,將圖畫那面朝著小蕾,一邊用手指畫面一邊講著(圖1)。看完一頁就往后翻一頁,當看到特別有趣的畫面時,你還會很小蕾一起討論著故事內(nèi)容呢(圖2)!書本里的故事看完后,你翻到書的封底說:“今天的故事講完了,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掃一掃書本下方,點擊我們故事的網(wǎng)站繼續(xù)聽故事。謝謝大家!”(圖3)
在這里發(fā)生了什么樣的學習:
你一進區(qū)域就選擇了一本書進行閱讀,一頁頁的翻閱認真仔細。還能模仿老師的樣子給小蕾講故事,故事結(jié)尾處還模仿電視主持人加入了幾句廣告詞。我看到了你有很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模仿能力。
機會與可能:
接下來我們可以在圖書區(qū)投放手偶和頭飾,引導小朋友邊講故事邊表演手偶,增加趣味性
說到就要做到
我們常常教導孩子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說到就要做到。可是,有時候,我們自己往往失了承諾,給了孩子期待卻又要讓他們失望,這樣,我們又怎么能在孩子中立足呢?
一次放學時候,我喊了“欣欣”的名字,示意讓她出來,媽媽來接了??墒切佬酪恢钡椭^,怎么喊她也不愿意出來。最后,是我把欣欣拉了出來,并問她:“你怎么不開心呀?”欣欣不回答我,跟著媽媽走了。過了一會兒,欣欣媽媽帶著欣欣又回來了,她媽媽告訴我是因為老師沒有給欣欣小紅花,所以她不開心。聽到“小紅花”,我猛然想起好像是有這樣一件事:中午的時候我答應欣欣如果她能夠獨立吃完飯菜,我就獎勵她一朵小紅花,結(jié)果因為一些事情而忘記給她了,所以她耿耿于懷到現(xiàn)在。我蹲下來,連忙向欣欣道歉:“欣欣,對不起啊,老師忘記了。”欣欣委屈地輕輕地說道:“你說過要給我的呀!我要給媽媽看的。”看著欣欣,我真是難過,趕忙給欣欣貼上小紅花,又急忙道歉。心想:我是多傷她的心啊!有時候,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而覺得無所謂,因為我們不知道在孩子的心里,你的一句話會有多么重要!
老師,是一個言傳身教的職業(yè)。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而忽悠他們,忽略他們,因為我們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孩子已經(jīng)把你的行為和語言都記在了心里,直到走進社會。我們要記得:今天的我們,就是明天的孩子。我們應用自己好的行動去影響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來,請把你的手給我
一、我看到了什么?(注意)今天在開展戶外自主大樹游戲時,你看到草地上有很多油桶,你左看右看像是不敢玩。我走上前去鼓勵你說:“寶貝兒,玩吧!”你看了看我,轉(zhuǎn)頭就開始玩了。油桶在你面前好像毫不陌生,你“哧溜”一下爬上了油桶,坐在油桶上,旁邊的小朋友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你,也想往上爬。這時,智美走過來對你說:“我也想爬上去,你教教我怎么爬的”隨著智美的請求,你引導她先踏上下面的油桶,然后再慢慢往上爬,“來,把手伸給我!”你這樣說道。隨后,智美慢慢往上爬,和你一起坐在油桶上,那開心的樣子很是滿足!
二、我看懂了什么?(識別)
你就像一只快樂的小精靈在油桶上串上串下,你又像一個大姐姐一樣幫助能力弱的小朋友。我看到了你的大膽和勇氣,也看到了你愛幫助別人的真善美。當你的同伴遇到困難時,你會主動伸手拉她一把,并且細聲細語讓她慢慢爬上油桶,這樣的精神真是難能可貴!后來,你們兩個人坐在油桶上快樂的聊天,手還不時地伸出來討論在大樹旁邊游戲的小朋友。這樣的舉動讓你們的友誼變得扎實,讓老師看了非常感動!寶貝兒,老師給你點贊,希望你繼續(xù)保持你的真善美!
三、我可以做什么?(回應推進)
我很慶幸自己班里的孩子有這樣難能可貴的精神。我覺得還可以提醒你邀請更多的小朋友參與到你的游戲之中,讓更多的小朋友體驗到登上油桶的自豪感和愉悅感!我還想和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這個故事,讓你的爸爸媽媽知道自己的女兒有多么了不起,你看行嗎?
圣誕老人來做客——讓圣誕老人來和小朋友互動
班上的小朋友帶來了一支有圣誕老人娃娃的筆,班里的孩子很感興趣。于是我就想到了讓圣誕老人來和小朋友互動——在之前的活動中孩子們學習了歌曲《送給我們一歲》,其中就有用新年爺爺導入的。我請孩子們用歌曲和圣誕老人打招呼,我就帶著圣誕老人一起“聽”小朋友的演唱。我說:“在唱的時候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圣誕老人就會親親你、摸摸你?!庇谑窃诔璧倪^程中所有的孩子都積極的參與進了歌曲的演唱中。我想圣誕老人真是一位很棒的“老師”。
在之后的活動游戲中,我也用圣誕老人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在需要孩子安靜休息等待時
,圣誕老人一出現(xiàn)孩子們就會馬上安靜的休息好,他們很希望得到圣誕老人的親親。在復習歌曲的時候我也用到了圣誕老人,孩子們知道圣誕老人來做客了,我說:“圣誕老人告訴我他很喜歡聽小朋友唱歌,希望小朋友能夠唱個他聽更多的歌曲。”孩子們很高興的就唱起來了。對于歌曲中的演唱要求,比如“好聽的聲音”、“整齊的聲音”、“快樂的聲音”等,通過圣誕老人的角色提出來,孩子的表演積極性就很大了,尤其是平時一些不太愿意唱和不敢唱出聲的孩子也能夠參與進來,而且大家都覺得很快樂。
為什么同樣是常規(guī)管理、同樣是要求的提出,通過圣誕老人的參與,孩子的反應就不同了呢?其實,單純的說教會讓孩子覺得枯燥、失去傾聽的興趣。圣誕老人是孩子感興趣的角色,當孩子有了興趣后自然而然的一些要求孩子就有了行動的積極性。當然除了圣誕老人,只要是孩子感興趣的內(nèi)容接受起來就會相應容易。因此,偶爾在順應孩子興趣的基礎(chǔ)上,將要求的提出融入一定的情景中,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