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
發(fā)布時間:2020-11-12 幼兒園工作計劃優(yōu)點不足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愛的教育的讀書筆記 一次,我試圖采用民主評議的方式評比“小紅花”,小朋友們對此反響強烈。有的說“××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有的說“××剛剛欺侮了小班小朋友”,有的說“××昨天扔飯菜”……孩子們說起別人的缺點來不遮不掩,頭頭是道,有的甚至一口氣說出10多位小朋友的不足來。
眼瞅著“評比”就要變成“揭短”了,我趕緊啟發(fā)他們:“哪些小朋友最近有進步,請小朋友們也來說說!”想不到班上頓時鴉雀無聲。
我請了幾個小朋友來說可他們都抓耳撓腮,說不出個子丑寅卯。
后來,為了引導孩子善于發(fā)現別人的閃光點,我有意識地選擇了一些故事,如《驕傲的大公雞》、《他比我好》等,并組織幼兒把它們編排成情境表演。
表演之前,我特地提醒“小觀眾”,除了尋找主人公的不足之外,還要留心主人公有哪些長處。
另外,我還根據孩子們愛“打報告”這一特點,在班上多次強調:“我最想知道發(fā)生在小朋友當中的好人好事和小朋友進步的消息。
”這樣,孩子們紛紛來“打報告”。
我將這些信息核實后,及時予以宣傳,并告別強調這是誰告訴老師的,同時對他表示感謝。
就這樣,孩子們尋找同伴優(yōu)點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越來越多的幼兒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孩子們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看到孩子的亮點,贊賞很重要
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長了,也就有了感情,要和孩子們進行感情的交流和溝通??墒蔷褪俏覀儼嗟姆卜?,每天一早上來了就低著頭,沒有聲音。開始只是覺得今天是不是他有什么不稱心的事情了,所以心情不佳,漸漸發(fā)現他幾乎每天都是這個表情走進班級,送他的爸爸每天也都是匆匆離開了,我開始琢磨起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我開始關注起凡凡每天上園,爸爸怎么沒有送凡凡走進班級,有天我早早等待著凡凡和他的爸爸到來,發(fā)現凡凡又是一副不高興的表情,爸爸也是送到門口就停步了,這時看到另外一個孩子和送來的家長說著再見,凡凡的爸爸看著一副羨慕的表情,這時的我好像有點找到頭緒了,難道是“凡凡不愿意和爸爸說再見?”我便走進班級和凡凡聊起天來,“凡凡,今天是誰送你的???”我故意問著,凡凡“答道是爸爸?!蔽医又謫枺骸澳阍趺床缓桶职终f再見呢?我們都是有禮貌的乖孩子是不是???”“爸爸不給我買玩具,我不要和他說再見。”我好像找到原因之處了,原來每天凡凡早上來幼兒園時都和爸爸吵著要買玩具,但是因為爸爸沒買,他都心情低落,不說再見,這以連鎖的反應也導致了爸爸送凡凡都不走近班級,知道凡凡不說再見,我明白明白了。明白了原因,我就行動起來了,先是找家長談心,說說他們的心里想法,再給他們意見,是不是把孩子送進班級呢,也許早上因為沒有買玩具他又會不說再見,但是我們能不能給他降低一點要求先只要他揮揮手表示一下再見,經過一段適應后,我們再讓他說再見。凡凡的爸爸接受了,有了家長的配合,那就是與孩子的交談了,趁著吃餐點和區(qū)角游戲的時間,我主動找到了凡凡和凡凡商量著:“玩具你是不是已經有很多了,如果你還想要是不是每天都早上都和爸爸揮揮手或者說再見,堅持一個星期,老師就送你一朵魔術花,是會變顏色的哦,先給你看一下好哇?”凡凡半信半疑的點著頭說:“好吧?!蔽液退韧媪艘粫嵝阉荒芡浥?。到了第二天早上,苦瓜臉繼續(xù)呈上,但是凡凡的爸爸把凡凡一直送進了班級,我試著拿著魔術花來到凡凡的面前問:“看誰來接你了,凡凡早上好,還記得我們的拉鉤嗎?”凡凡還是毫無表情,我不得不說:“魔術花要和你做好朋友了,那我們和爸爸說聲再見吧?”凡凡看了我一眼,有點反應了,我繼續(xù)加大能量說服他,“那我們不說再見,揮揮手吧?”凡凡看了看手,我說:“那我們拿著魔術花,讓魔術花和你一起揮揮手好嗎?”凡凡點點頭,和爸爸揮了揮手,慢慢的走進自己的座位了,我這時看到凡凡爸爸的臉上出現了那一絲笑容,為了那一絲希望般的笑容和孩子的交談、禮貌我下定了更大決心的去和凡凡每天進步一點點。
條件的優(yōu)越
,現在的孩子基本是獨子的多,享受慣了驕橫滿貫的小王子、小公主的優(yōu)越待遇,孩子需要你與家長共同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了解一些道理,一步一步深入,讓孩子主動接受
下班后,看到的……
下班后,在門囗等待已久的家長,隨著保安人員把大門敞開,教師到家長手中接送卡收齊,孩子們安安全全的讓家長接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結束了自己緊張而忙碌的一天。一天沒見到孩的家長,心里總覺得對孩子說些什么,總想把積攢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訴親愛的小寶寶,你看,見面又是親又是抱的,小寶寶們也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盡情的歡笑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撒嬌,要這要那,我發(fā)現有的孩子一見到父母便拽著買口香糖、水果凍等之類的小食品,甚至讓爺爺奶奶買玩具,買蹦蹦床等。每位家長也豪不各嗇地滿足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慢慢的養(yǎng)成了。有的家長則不這么認為,面對孩子的種種要求,他們不是一味迎合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動與孩子交流,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中心,邊走邊談并引導孩子回憶老師所教的新知識。家長通過與孩子談話,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情況,對幼兒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下班后,看到的...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下班后,看到的...”,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下班后,在門囗等待已久的家長,隨著保安人員把大門敞開,教師到家長手中接送卡收齊,孩子們安安全全的讓家長接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就是在這種情景下結來了自己緊張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沒見到孩的家長,心里總覺得對孩子說些什么,總想把積攢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訴親愛的小寶寶。
你看,一見面又是親又是抱的,小寶寶們也像一只只歡快的小鳥盡情的歡笑。
有的孩子還跟父母撒嬌,要這要那,我發(fā)現有的孩子一見到父母便拽著買口香糖、水果凍等之類的小食品,甚至讓爺爺奶奶買玩具,買蹦蹦床等。
每位家長也豪不各嗇地滿足孩子這樣那樣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慢慢的養(yǎng)成了。
有的家長則不這么認為,面對孩子的種種要求,他們不是一味迎合和滿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動與孩子交流,以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為中心,邊走邊談并引導孩子回憶老師所教的新知識。
其實,幼教工作并不單單是老師們的事情,父母也要負責呀。
平時,家長通過與孩子談話,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能夠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游戲情況,對幼兒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幼兒教育。
不知道本文“下班后,看到的...”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別樣的點名方式
平常點名是為了讓老師知道今天到底有哪些小朋友來園了,有哪些小朋友沒有來,出勤率是多少,同時也可以讓新入園的小朋友記住彼此的名字,所以每天一集中,老師就會開始點名,剛開始的幾個小朋友注意力還很集中,可沒有點到一半,小朋友就開始坐不住了,到最后要老師扯著嗓子喊才能有回應,那么,我是該舍棄點名還是另想辦法呢?偶爾的一個機會,我發(fā)現孩子們對打電話很感興趣,于是我靈機一動,把點名的方式改成打電話的方式,我說:“滴鈴鈴,帆帆小朋友在嗎?”這下小朋友的注意力全集中起來了,打到電話的小朋友馬上說:“來了,來了?!笨此麡幼涌缮駳饫?,瞧!老師給自己打電話呢!就這樣,我延伸出很多的花樣來,有一次,我說報到誰的名字,誰就上來讓老師抱抱,孩子們可高興啦,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老師報自己的名字。還有一次我讓小朋友們學小動物的叫聲,我報到誰誰就站起來,學叫小動物的叫聲,讓小朋友們全聽見。有一次看到中班小朋友學英語,小朋友可羨慕了,于是我馬上就讓他們用英語的方式和老師打招呼,比如我們說:“HELL羅老師\GOODMORNING”羅老師。想不到,無味的點名時間變成了有趣生動、充滿笑聲的時間,孩子們每天都期待老師能用不同的方式帶給他們驚喜。
其實在教學活動以外的一些活動,看死乏味,只要我們用心去改變,也許會給你帶來意外收獲的。現在開始就行動吧!
一件小事看到的
今年我跟班走,教大班。
大班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是最高的班級的孩子。
平時在幼兒園里我經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要主動關心幫助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去關心他們,去幫助他們。
但孩子們真正做到的卻很少。
但有一次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改變了我的看法。
一天早上入園,我正在打掃院子里的樹葉,忽然聽到“嗚嗚”的哭聲,我順著哭聲望去,原來是小班的苗亞茹小朋友一邊走著一邊在哭,大班的苗靖涵小朋友在輕輕扶著她走,走在旁邊的王藝睿不屑的說:“怎么那么嬌氣呀!真丟!”苗靖涵氣呼呼的說:“她是因為生病了才哭,你怎么能那樣呢!我們應該關心她的,如果你病了,沒人關心你,你高興嗎?”藝睿紅著臉沒吭聲。
聽了孩子們的對話,我很高興,馬上跑過去,詢問了苗亞茹哭的原因,原來苗亞茹來到幼兒園后,突然覺得頭疼,就哭了起來。
我馬上送她到衛(wèi)生室看了看,醫(yī)生說他有點感冒需要回家臥床休息。
然后我給他的媽媽打了電話,告訴了他孩子的情況,她媽媽來園接走了亞茹。
我回到教室,孩子們馬上圍了過來,紛紛問:“老師,苗亞茹怎么了?頭還疼嗎?”看著孩子們著急關切的樣子,我說:“孩子們,苗亞茹沒事了,只是有點感冒。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關心同伴了,老師很高興。
”并著重表揚了苗靖涵小朋友,讓其他小朋友向她學習。
找到孩子的“閃光點”
陽陽是個調皮的孩子,非常好動,一直讓我很頭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來告他的狀,有時打人、罵人、搶小朋友玩具,有時弄小朋友衣服、頭發(fā)等、我感覺每天在耳朵里都總是聽著他的名字。
我嘗試很多辦法來教育他,談心說服,嚴厲批評讓他轉換角色,體會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沒有什么明顯效果。
我嘗試和他的家長多交流,找出原因。
經過幾次談話感覺到家長對于孩子的行為表示無能為力,談到孩子家長總是搖頭又搖頭。
我意識到,原因就在于此。
家庭、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他也對自己放棄了。
一個對自己不報希望,心里沒有愛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現呢?我拋棄了自己先前對他的所有認識和評價,開始關注他,重新了解他。
區(qū)域活動結束后,陽陽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紙屑,拾了起來。
我立刻在他額頭上貼了大蘋果,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他維護班級衛(wèi)生的好行為,讓全班小朋友給他鼓掌。
告訴他老師很喜歡他這樣做,還親切的抱抱他。
早晨,陽陽來園很早,幫助老師整理圖書,從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條,還照老師的樣子,擺放整齊,很有耐心。
我決定抓住他的這個“閃光點”。
以此為突破口,改變他。
我選他做班級里的小小值日生,負責班里所有的圖書的整理發(fā)放和保護,他干的可認真了。
而且通過圖書的橋梁,與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師正確的看待每個孩子有多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花朵,所以對孩子進行幼兒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現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就意味著孩子的啟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兒教師身上。
我們在平時教育中要善于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
作為老師,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注意并善于發(fā)現孩子的優(yōu)點,并根據孩子的特點,因人施教。
當他們有了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增強自信,從而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
別小看了孩子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別小看了孩子”,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數學活動時,幼兒在進行操作練習——采蘑菇。
說“采蘑菇”,其實也就是要求幼兒把書上的不干膠蘑菇撕下來,然后再按小兔籃子上的數字進行粘貼。
幼兒在操作的時候,需要先把書翻到中縫,撕下不干膠蘑菇,然后再翻到書的前頁貼上,操作時,幼兒需要來回翻書,這樣不僅操作速度慢而且顯得特別麻煩。
該教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呢?我正在想著。
突然,眼前一亮,我看見詩函小朋友把“蘑菇”撕下后,全部貼在她的五個小手指上,然后再翻到書的前頁一個一個貼起來。
咦,這樣還真省事多了。
我向小朋友介紹了詩函的方法,并鼓勵他們也可以想出別的又快又好的方法。
這樣可好了,幼兒想出了很多方法,他們做起練習來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
孩子們的舉動,又讓我想起不久前發(fā)生的一件事情。
班上新添置了一種軟塑料玩具,這種玩具能拼插出許多玩具,我想我不出示拼插示范圖看孩子們能拼插出多少種。
說真的,當時我還以為孩子們沒有我的示范指導,根本就不會拼插出什么,所以,當我眼前出現一件件造型別致的手提包、彩鏈、頭飾等作品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興奮地把孩子們的作品展示出來,并鼓勵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玩的方法。
這樣一來,孩子們玩得更投入了,普通的軟塑料玩具因為有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和想象而變得格外生動、有趣。
其實,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經常面對幼兒獨特的、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只是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
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后,又會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為教師的我們,千萬不能小看了孩子,而是要善于在孩子的一舉一動中發(fā)現他們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想法,并適時地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和支持;此外,教師還要給孩子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發(fā)揮同伴群體的相互模仿、激勵作用,促進幼兒群體共同發(fā)展。
關于“別小看了孩子”的精彩內容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要看到孩子的進步
星星班的孩子們上中班已經兩個月了,很多媽媽都很關心“我家孩子最近怎么樣???”“能跟的上嗎?”“拍球會拍了嗎?”“吃飯還要老師喂嗎?”“中午還是不睡覺嗎?”其實孩子每天都在進步。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牽著來到世上的小天使小精靈,他們可愛、善良。作為大人要看得到孩子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這學期旸旸中午不再像原來那樣一個中午不睡覺了,而是安靜的上床和伙伴們一起入睡。調皮的雅雅也文靜了許多,知道和小朋友相處要謙讓。果果每天中午能自己把飯菜都吃光。岳岳每天早晨來也不會眼淚汪汪,而是開心的和老師打招呼。很多小朋友在拍球上都有了零的突破,并且有很不錯的成績。其實孩子每天都在進步,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發(fā)現他們的進步。孩子的每一項成功都不是一下就能行的,而每天進步一點點。也許昨天拍球只能拍一兩下,可是今天就能拍五六個。也許昨天畫畫還不敢下筆,今天就能大膽的下筆。成功是慢慢積累的,我們也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每天對他說一句:寶寶,你今天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