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幼兒感恩的心活動方案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教育無小事,每一件看似小的事,都有一定的因和果,處理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結(jié)果也截然不同。

看了周令瑜的《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更懂得,一些小事,找出其精華,對孩子的教育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書中周令瑜老師說了這樣一件事:對于周圍,我的原則是:只要這件事情不妨礙別人,不傷害自己,不破壞環(huán)境,我這視為合理要求,盡管去做,不需要征得任何人同意。但是如果某事違背了這一原則的話,就會被堅決制止。有時碰到周周強烈要求做某事,比如有一次大熱天的,周周一定要穿棉褲,我的常規(guī)思維告訴我,不能穿!但轉(zhuǎn)念一想,我不應(yīng)該制止。在37度的高中溫穿上棉褲走在烈日下,這真是一道風(fēng)景啊,惹來不少人驚異的目光。不久后,周周體驗了高溫中穿棉褲的悶熱,覺得很不舒服,主動脫掉了棉褲,穿上了短褲。YJs21.COm

周老師的原則,給了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發(fā)揮的余地,只要合理,不用征求意見,讓孩子自己做主。做為家長,自省一下,我們的孩子在家里是否問過:媽媽,我可以看電視嗎?媽媽,我可以玩一會嗎?媽媽,我可以……?有沒有?回想起來,我女兒小時候有過這樣的問話,慚愧!我們過多的干涉了孩子的行為和舉止,把孩子當(dāng)成了我們的附屬品,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

從而剝奪了孩子的自主自力的權(quán)利和自己找快樂的內(nèi)心。當(dāng)然,一些危險品及比較危險的場所還是要絕對禁止孩子去發(fā)揮她的自主權(quán)利的。如水電煤氣堅持不能玩,無成人帶領(lǐng)絕對不能去海河湖邊玩耍,玩的時候不能影響別人休息,不能對人大喊大叫沒禮貌等等,這是原則問題,必須堅持。

接下來看周老師是如何對待周周夏天穿棉褲的事:如果我強行阻止周周穿棉褲,她一定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和我對著干。讓她體驗了熱天穿棉褲的不適,她自己主動換了褲子,孩子喜歡的,就是自己做主的感覺。因為有自主的權(quán)利,周周特別能遵守規(guī)則,對我沒有任何的逆反,他是她最親近的人,同時也是讓她最能順從的人。

看了周老師的做法,我們再自省一下,是不是大多數(shù)家長都是當(dāng)即厲聲制止夏天穿棉褲這種行為?然后孩子會哭鬧,脾氣急的家長可能還會對孩子施予暴力,會說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不聽話,有大熱天穿棉褲的嗎?傻嗎?而周老師就是利用的她的原則,認為這事對別人沒有妨礙,讓孩子去做一下。有些事情,越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越是要嘗試一下,這就是逆反心里。于是,周周大熱天里,穿上了棉褲,也嘗到了大執(zhí)天穿棉褲的苦惱,自己乖乖地換了下來。

讓孩子去做,沒有妨礙別人沒有傷害到自己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實踐一下,她自己實踐并驗證出來的結(jié)果所給的教訓(xùn),比家長口頭上說一百遍要實用的多。

周老師的這本書所例舉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我們卻恰恰忽略了這些小事中的大方法。周老師用她十多年的幼教經(jīng)驗告訴我們“讀懂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是個很大的命題”。

0-6階段是孩子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雖然我女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這個年齡,但看了后還是很受教育的,自省了自己的不當(dāng),教育的路無止境,以后的道路上,我們還要跟孩子同行,共同成長。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們珍惜孩子的時光,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很多我們認為是正確的常規(guī)的做法,有時也是在扼殺孩子天性。讓我們一起努力學(xué)習(xí),成為“既懂教育又重視教育”的家長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你懂孩子的行為語言嗎?


一些家長頭疼無法知道孩子為什么大哭大鬧,不明白孩子為何特別淘氣,不清楚孩子為何忽然好動??傊?,一連串的問號讓家長甚是無奈。從早教角度而言,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困惑,是因為家長沒有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

專家認為,孩子的哭、笑、鬧、淘等等諸多行為都是其心理的直接反映。在孩子語言能力尚未完全發(fā)育之時,孩子的“哭、笑、淘”就是一種行為語言。為科學(xué)健康地撫育孩子,家長朋友們必須要用心分析,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好育園早教專家認為,要多角度理解孩子的“哭、笑、淘”等諸多行為語言:

1、孩子的哭鬧,有生病不舒服、饑餓、尋求安全感等多重含義

孩子的哭,有的是因為生病不舒服引致,或者是因為饑餓所致。同時,當(dāng)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他也會大哭。比如,當(dāng)孩子睡醒后,一般會大哭,這時,千萬不要簡單地理解為是饑餓了,此時的孩子可能是因為睡醒后沒有感覺到安全感,希望通過哭聲引起父母或大人的關(guān)注,尋求大人的愛撫。因此,當(dāng)孩子睡醒后大哭,家長一定要用撫愛或輕聲的哄愛來給孩子安全感。

因而,當(dāng)孩子哭鬧之時,家長一定要分析好原因,采取相應(yīng)的對策,讓孩子的心理述求得到滿足。

2、孩子的笑,是一種幸福與滿足的表現(xiàn),也蘊含希望得到大人肯定的期朌

有些孩子在得到大人的逗弄時,往往會報以開心的大笑,此時,家長一定會認為這是孩子內(nèi)心幸福與滿足的表現(xiàn)。誠然,家長的撫愛會讓孩子內(nèi)心得到幸福與滿足,而從另一種角度來考慮,這也是孩子內(nèi)心期待得到大人肯定的體現(xiàn)。孩子在用行為語言“鼓勵”家長給予其更多的關(guān)愛和肯定。此時,家長可以適時對孩子說進行一些愛撫式的言語,對孩子進行行之有效的早期教育。事實證明,當(dāng)孩子幸福地笑的時候,家長進行愛撫式的早期教育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孩子的淘,絕對不是簡單的不聽話,也是渴望關(guān)注,或是動手能力或運動能力發(fā)育的表現(xiàn)

有些家長很頭痛幼兒在生活中的“淘氣”,似乎孩子淘氣,是一種不聽話或者不乖不懂事的表現(xiàn)。孩子們往往喜歡在家里亂扔?xùn)|西、喜歡亂拆家里物什,或者故意和家長逗玩,這不是簡單淘氣。

比如,當(dāng)孩子在大人沒有關(guān)注到他時,會故意搗蛋,這時,家長千萬不要過多責(zé)罵孩子,這是孩子用自己的“淘氣”來吸引家長或大人的關(guān)注,以期獲得更多的關(guān)愛,此時家長要反省自己是否對孩子關(guān)愛不夠了;而當(dāng)孩子在家里亂拆家里的玩具之類的物什之時,家長也輕易不要生氣,這是孩子智力發(fā)育的一種表現(xiàn);而當(dāng)孩子在床上或地上亂蹦亂跳時,則更有可能是孩子運動能力在發(fā)育的具體體現(xiàn)。

4、對于孩子無理由乖張的行為,家長必須引起重視

以上,我們分析了孩子種種緣由內(nèi)心或自身發(fā)育的行為語言,提醒家長要有的放矢地進行家庭教育。但對于一些無理由的行為,比如無緣無故不吃東西,無理由的拒絕撫愛,則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這些不正常的行為很可能是孩子身體不適,或者心理受到傷害的表現(xiàn),家長們一定要從日常行為中找到此中原因,以為愛撫孩子尋求因應(yīng)之策。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們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媽媽在生她時大出血,在手術(shù)臺上搶救了好久才活過來。

自此以后身體就很不好,他們兩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問題。那個女孩兒也很爭氣,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年級前三名。

可我?guī)缀趺刻於寄苈牭剿艑W(xué)回家后,跟媽媽吵架的聲音。

有一次,她媽媽跟我一起買菜,就在路上開始訴苦:說是自己一心為女兒,每天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的,生怕有一餐不合她胃口,讓孩子吃少了。學(xué)業(yè)這么重,作業(yè)那么多,該如何是好?

再后來跟她一起聊過好幾次,每次的話題都以她女兒開始,再以她女兒結(jié)束,很少有聽她說起過自己。

她在照顧女兒方面也確實盡心盡責(zé),每天女兒進門前,她都會把精心做出的飯菜擺在桌子上,洗完衣服疊好放柜子里,并且把第二天要換的衣服給孩子放床頭。

有一回天氣熱,她給女兒拿的衣服有些厚,自己在那里自責(zé)了好久。我對她說,孩子都上初中了,熱了肯定自己會脫的。

可這樣一位盡職盡責(zé)、無微不至照顧女兒的媽媽,卻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責(zé)備與挑剔。

女兒從來不覺得媽媽為她付出有多辛苦,好像自己享受到的一切都理所應(yīng)當(dāng)。

我想如果那位媽媽讓女兒放學(xué)回來自己盛飯,自己收拾房子和衣服,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種結(jié)果呢?

我有個很要好的同學(xué),她有一個妹妹。

有一次,我去她家里做客,她妹妹嫌她媽做的飯不好吃,要吃肯德基,問她媽媽要錢去買,其實那時她妹妹也已經(jīng)在工作,自己掙錢了,但她媽二話不說就把錢掏出來了。

更令我震驚的是,她妹妹買回來之后,一個人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的差不多了,把袋子提起來放在她媽跟前說:“我不吃了,剩下的給你嘍!”

她媽媽竟很自然地拿起來吃完了,沒有任何覺得不對的地方。

我想如果是我,肯定不會把自己吃剩的給我媽吃,而是會跟她一起分享。

記得我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吃完哨子面,把剩下的湯和菜嘩地一下倒進了我媽的碗里。

我媽當(dāng)場嚴厲地批評了我,大意是要尊重她啊什么的。

你看就是因為媽媽的有限度給予,所以才讓我至今記得有些事不可以那么做。

其實,我那個同學(xué)的妹妹到現(xiàn)在自己生孩子了,都沒學(xué)會心疼她媽媽。

上次她要搬家,讓她媽幫忙去收拾。她回到家的時候,她媽媽剛下班回來正在做飯,她就一個勁地在那里催促。

她媽媽做好飯,連吃一口都沒顧得上,就跟她一起去收拾東西了,而且在做飯時還問吃過了沒,她妹妹說在來的路上買餃子吃了。

我又震驚了一把,心里想為啥不打個電話問問她媽吃飯沒,如果沒有的話,買來一起吃不很好嗎?

我那位同學(xué)的媽媽,整天埋怨自己的老公和女兒不知道心疼她,可她從來都不知道自己奉獻得過多,以至于讓人覺得她根本不需要心疼,仿佛她生來就該心疼別人一樣。

還記得那個在機場弒母的汪佳晶嗎?他在日本留學(xué)五年,期間的生活費和學(xué)費都來自于母親每個月7000元的收入。

他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母親給予的一切,從未想過自己24歲的大好年華,完全可以靠勤工儉學(xué)來替母親分擔(dān)。

最后一次,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沒錢給他了,他竟然對著前來接機的母親連捅9刀。

作為一個母親,看到這則新聞時,我震驚不已。

一個對自己有生育之恩、養(yǎng)育之恩的人,如何能下得了手?難道把你養(yǎng)到24歲了,你還不能獨立嗎?難道身為人母就活該養(yǎng)你一輩子?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都缺乏寬容,痛下殺手,何況對別人呢?還有一點寬容之心嗎?

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yǎng)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dǎo)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你不想自己所有的付出換來的都是傷心和失望,那就請有限度地去給予,那才能打造出健康的親子關(guān)系,不然終有一天會溺愛成災(zāi)!

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空閑之余常常這樣問自己。當(dāng)我在電視上看到柏栩栩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柏栩栩一樣,讀清華北大”;我看到周杰倫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周杰倫一樣,成為一個知名音樂人”;當(dāng)我看到郎永淳的時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郎永淳一樣,成為一個知名的播音員”;當(dāng)我看完反法西斯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時,”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名出色的軍人,將來也能站在天安門閱兵的隊伍中”……我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名家長,更是一個夢想家,無時無刻不在幻想和設(shè)計孩子的未來。

夢想永遠是夢想,我們要面對現(xiàn)實。當(dāng)我靜下心來和孩子交談時,當(dāng)我們互相交換內(nèi)心的想法后,他很冷靜的對我說:“媽媽,那些都是你的夢想,我就想做一名象棋老師”。我突然被他的想法震驚到了,孩子的話打破了我所有的夢想。但是更多的是冷靜,孩子說的沒錯,那些都是我的夢想,不是他的。我們應(yīng)該正視孩子的理想,告訴他勇敢地去追求他自己的夢想。

作為孩子的母親,我覺得培養(yǎng)一個陽光正直自信的孩子遠比一個只一味只追求成績來得重要。成績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個榮譽或標簽,如何讓孩子積極向上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標。

福祿貝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dāng)權(quán)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边@句話很有哲理性,直截了當(dāng)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相信大部分家長和我的心理一樣,怎么樣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重點。

孩子的心理密碼你讀懂了嗎


孩子的內(nèi)心是一個神秘而脆弱的世界,他們善于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行為都能被理解,孩子們常常被誤會,常常被批評,但是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錯了,他們不會用最好的語言說出來,只能一次又一次被冠上“調(diào)皮鬼”的稱號。作為父母你知道他們的想法嗎?對他們的誤解你明白了嗎?

誤解一:“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錯”

一天,果果和小伙伴正在樓下做游戲,突然哭著從外面沖回家,把自己關(guān)在臥室里不出來。這時候,隔壁鄰居帶著孩子找上門來,說果果打了她家的小孩。媽媽聽了火冒三丈,一邊敲著房門一邊批評果果,果果越哭越厲害,過了半小時果果自己出來了:“媽媽,我沒有打他。是他自己摔倒的,他說您是老巫婆,所以我就生氣了,說他是個大笨蛋,他用手打我頭,我不小心推了他一下,他就摔倒了!”

爸媽誤讀:出現(xiàn)問題,就覺得一定是自己孩子在外面惹禍了。

密碼解析:果果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她不會編造事實去欺騙大人,把自己的責(zé)任都推卸掉。

在和小伙伴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果果也會覺得很委屈,她回家想要跟媽媽說自己的想法,卻因為媽媽的責(zé)備而不敢多說話。

生活中,很多家長因為覺得面子上過不去,總是在孩子發(fā)生爭吵的時候只責(zé)備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覺得十分委屈,因為一件事情的發(fā)生,不可能是一個人的責(zé)任,一定會有很多的因素影響。作為家長應(yīng)該給孩子分析事情的對錯,讓孩子懂得對與錯。

誤解二:是孩子太黏人了嗎?

多多爸爸由于工作關(guān)系,經(jīng)常會去外地出差。一天晚上,多多洗完澡就抱著枕頭鉆到媽媽的大床上準備睡覺。這時,媽媽走進房間大聲說道:“多多,你怎么不回自己的床上睡覺,跑過來干什么?”多多聽了,委屈地說:“我以為爸爸不在家,您一個人睡覺會害怕,我就過來陪您睡覺。”

爸媽誤讀:覺得孩子是在對自己撒嬌,找麻煩。

密碼解析:4歲至5歲的孩子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他們會常常黏在父母身邊要這要那,也會趁你不注意突然撲在你懷里,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孩子是故意找自己麻煩。多多想要到媽媽床上睡覺,也只是單純想陪伴媽媽。常??吹綃寢屢粋€人睡覺,覺得會很孤獨,所以想到要陪著媽媽。

千萬不要在沒有搞清楚的情況下,就對孩子橫加指責(zé)。

誤解三:“沒事不要亂碰東西!”

晚上,小雨媽媽買了一大堆的水果回家,說要做水果大餐,她把水果一個一個拿到廚房去洗干凈。小雨看見媽媽從廚房到客廳來回地跑,就想幫她做點事情??墒莿偰昧艘粋€小西瓜準備去廚房的時候,媽媽就走過來說:“你干什么,沒事一邊去,不準玩西瓜!”

爸媽誤讀:肯定又想拿東西搗亂了。

密碼解析:本來是想幫媽媽把西瓜拿進廚房清洗,卻被媽媽說成了貪玩。有時候孩子會突發(fā)奇想地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是他們一時心血來潮,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當(dāng)自己的進步被人誤解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xiàn)一些情緒低落的現(xiàn)象。

這樣的誤解會讓孩子感覺得不到家長的認同,產(chǎn)生一種挫敗感,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我們的家長應(yīng)該多為孩子提供一些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從勞動中得到快樂幸福的感覺。

誤解四:他怎么總會發(fā)出奇怪的聲音?

小胖是班里最調(diào)皮的孩子,每天上課他都會換著花樣來調(diào)皮。有時候把椅子反過來坐,有時候坐在地上,有時候摸摸這個腦袋摸摸那個腦袋。老師批評他,可是小胖竟然顯出比較高興的表情。

爸媽誤讀:怎么這個孩子總是手不停腳不住?。渴怯卸鄤影Y嗎?

密碼解析:像小胖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在故意找茬,或是不守規(guī)矩,可是卻忽略了孩子做這些動作的真正目的。

小孩子對愛的需求遠遠大于成人,他們不會刻意去計劃什么惡作劇,而且根據(jù)他們的智力發(fā)展,他們也不會計劃。所以當(dāng)你面對一個跟你作對的小鬼時,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你忽略了他,還是他故意這樣?

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了他們某種行為的真正目的時,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調(diào)皮的孩子還是很可愛的。

先別惱!你知道孩子為什么不尊重你?


有這樣一類父母,跟孩子交流時習(xí)慣性的被無視,即使父母說得對也聽不進去,說錯了更會被駁斥甚至頂嘴,這樣的父母尊嚴個人根本無從體現(xiàn)。孩子們?yōu)槭裁床欢米鹬馗改??顯然這跟父母和孩子之間日常生活中的相處方式有關(guān),許多時候是父母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父母需要平等的和孩子相處,但也要保持孩子對父母的敬畏之心。

記得自己小時候,如果哪個小屁孩不聽父母話甚至敢跟頂撞父母肯定會招來一頓痛罵或皮肉之苦,只要父母朝自己一瞪眼,我立馬老老實實該干啥干啥去,現(xiàn)如今我們當(dāng)然反對父母靠武力來讓孩子屈從。

可現(xiàn)在,我在越來越多的場合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大聲跟父母說話,有的父母則更嚴厲訓(xùn)斥回應(yīng),也有的則俯首笑臉相迎,這在老人眼里大人小孩都不像話,用他們的話就是“老的沒有老的樣,小的沒有小的樣”。那么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了?問題出在哪里?難道孩子的叛逆期不講道理是正常的?尼奇認為有一點是肯定的,孩子的成長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下面幾種情形會讓孩子不尊重父母:

不會接納孩子的負情緒

從心理角度來講,孩子發(fā)脾氣是發(fā)泄他自己的不滿情緒,這時候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哪怕孩子發(fā)脾氣的理由是錯誤的,父母要分析孩子發(fā)脾氣背后表達的需求,根據(jù)情況給予引導(dǎo),借此對孩子進行是非教育。

負情緒宜“疏”不宜“堵”??摁[是孩子發(fā)泄情緒的本能,如果發(fā)作前期不能控制住,不妨讓孩子先宣泄一下情緒。父母要保持冷靜的心態(tài),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點再和他講道理,千萬不要因為怕在外人面前“丟面子”而使用強制手段。

因為我們要學(xué)會一個耐心傾聽的父母,孩子亂發(fā)脾氣,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情緒,孩子小時候缺乏有效的情緒控制和合理的情緒表達能力。他用發(fā)脾氣的行為方式來告訴父母他的不滿、失望、恐懼等等,尋求父母的注意、幫助。因此最不合格的父母就是以發(fā)脾氣解決孩子的發(fā)脾氣。

記得女兒上幼兒園時的一個晚上,女兒與老公玩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來,先是哭爸爸欺負她??拗拗蝗粯O傷心地說:為什么我的工作總是做不好?這樣我才慢慢問出來她在幼兒園受挫的事。倘若我不耐心,可能會煩她不講理,就問不出后來的事情。

一切為了孩子的觀念

在中國當(dāng)父母的有句老話很流行:我們活著不都是為了孩子么?因為中國人家庭觀念很濃,父母無條件為孩子做一切,特別是現(xiàn)在一家大多就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也好了,只要孩子開心又不是犯大錯誤的事父母都可以去做,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F(xiàn)在許多孩子的大事小情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全都包辦,稍不滿足就朝著大人發(fā)泄,慢慢的,就養(yǎng)成了孩子自我為中心,發(fā)號施令成了習(xí)慣。

父母自身問題的折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和孩子,孩子的語言行為許多都是從模仿開始,因此如果大人的一些做法不當(dāng),很容易就能在孩子的行為折射出來。平時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就發(fā)脾氣,夫妻間也經(jīng)常吵架,遇到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就認為無理取鬧,如果父母一味否定,甚至貶低、打擊甚至打罵孩子,長期以來孩子認為這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唯一方式,他也就學(xué)會了。

父母經(jīng)常讓孩子失望

現(xiàn)在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經(jīng)常做一些許諾,比如:答應(yīng)孩子周末假期去哪兒玩?孩子傷心難過時候或某些節(jié)日時答應(yīng)給人家買好吃好玩的,但最后大人以種種理由沒有去兌現(xiàn)承諾,這讓孩子非常失望,負情緒積累就會發(fā)火表達不滿。還有的父母無視孩子感受在別人面前說他們的一些毛病,或者無休止的在孩子面前拿以前錯誤來教育現(xiàn)在的錯誤,讓孩子覺得自己全是錯導(dǎo)致情緒的沖動。時間一長就會經(jīng)常與周圍的小伙伴發(fā)生沖突,不自覺的被排斥,孩子就會產(chǎn)生心理障礙,慢慢會覺得孤獨,會使孩子的心理產(chǎn)生陰影。

最后來探討下如何做一個讓孩子尊重的父母?我個人總結(jié)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首先給孩子樹立一個是非觀,什么是對的什么錯的,錯的事情聲音再大也沒用。這里父母首先也以身作則,當(dāng)孩子做錯事情當(dāng)心平氣和把道理講清楚,指出正確的方法和提醒以后該注意啥,而不是朝孩子大呼小叫,趁機跟孩子講道理:如果爸爸媽媽對你大喊訓(xùn)斥你是否會更難受?你以后也不要這樣對別人;如果父母做錯了則認真給孩子道歉承認錯誤,慢慢的讓孩子知道與人相處的基本規(guī)則并尊重規(guī)則,懂得尊重規(guī)則的孩子就會尊重以身作則的父母。

文章來源: //n4507.cn/y/5258918.html

相關(guān)推薦

  • 你懂孩子的行為語言嗎? 一些家長頭疼無法知道孩子為什么大哭大鬧,不明白孩子為何特別淘氣,不清楚孩子為何忽然好動??傊?,一連串的問號讓家長甚是無奈。從早教角度而言,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困惑,是因為家長沒有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 專家認...
    2021-04-05 閱讀全文
  • 你懂孩子的心事嗎? 導(dǎo)讀:當(dāng)小寶寶出生時,他們大腦中用以表達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經(jīng)建立起來。這就是說,他具備了表達感情的物質(zhì)基礎(chǔ)。 你看到寶寶自己翻身了,你聽到他咿呀學(xué)語了,可是,他害怕、生氣或高興的心情你能聽到或看到嗎? ...
    2021-08-13 閱讀全文
  • 你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嗎? 與不具備完全語言能力的嬰兒溝通是家長朋友們最頭疼的事情。一些家長頭疼無法知道孩子為什么大哭大鬧,不明白孩子為何特別淘氣,不清楚孩子為何忽然好動??傊贿B串的問號讓家長甚是無奈。從早教角度而言,之所以...
    2021-12-30 閱讀全文
  • 你能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嗎? 導(dǎo)讀:孩子的哭、笑、鬧、淘等等諸多行為都是其心理的直接反映。在孩子語言能力尚未完全發(fā)育之時,孩子的“哭、笑、淘”就是一種行為語言。為科學(xué)健康地撫育孩子,家長朋友們必須要用心分析,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 ...
    2021-08-09 閱讀全文
  • 孩子不是天生的白眼狼!但為什么你的孩子不懂心疼你? 我們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媽媽在生她時大出血,在手術(shù)臺上搶救了好久才活過來。 自此以后身體就很不好,他們兩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問題。那個女孩兒也很爭氣,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年級前三名。 可我?guī)缀趺刻於寄苈牭?..
    2020-12-31 閱讀全文

一些家長頭疼無法知道孩子為什么大哭大鬧,不明白孩子為何特別淘氣,不清楚孩子為何忽然好動。總之,一連串的問號讓家長甚是無奈。從早教角度而言,之所以出現(xiàn)種種困惑,是因為家長沒有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 專家認...

2021-04-05 閱讀全文

導(dǎo)讀:當(dāng)小寶寶出生時,他們大腦中用以表達感情的部分一半已經(jīng)建立起來。這就是說,他具備了表達感情的物質(zhì)基礎(chǔ)。 你看到寶寶自己翻身了,你聽到他咿呀學(xué)語了,可是,他害怕、生氣或高興的心情你能聽到或看到嗎? ...

2021-08-13 閱讀全文

與不具備完全語言能力的嬰兒溝通是家長朋友們最頭疼的事情。一些家長頭疼無法知道孩子為什么大哭大鬧,不明白孩子為何特別淘氣,不清楚孩子為何忽然好動??傊?,一連串的問號讓家長甚是無奈。從早教角度而言,之所以...

2021-12-30 閱讀全文

導(dǎo)讀:孩子的哭、笑、鬧、淘等等諸多行為都是其心理的直接反映。在孩子語言能力尚未完全發(fā)育之時,孩子的“哭、笑、淘”就是一種行為語言。為科學(xué)健康地撫育孩子,家長朋友們必須要用心分析,讀懂孩子的行為語言。 ...

2021-08-09 閱讀全文

我們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媽媽在生她時大出血,在手術(shù)臺上搶救了好久才活過來。 自此以后身體就很不好,他們兩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問題。那個女孩兒也很爭氣,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年級前三名。 可我?guī)缀趺刻於寄苈牭?..

2020-12-31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