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科學課教案《會變的水》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 幼兒園科學課教案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水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發(fā)現(xiàn)影響其變化的因素。

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容器、蠟燭、顏料等若干份,圖書《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螢火蟲”畫叢)。

活動過程:

活動(一)凍冰花

1.帶領幼兒在院子里或幼兒園附近尋找結冰的地方。師生一起在一塊平坦的土地上潑一些水,建造一個小小滑冰場。

讓幼兒在自己建的小冰場上滑冰、拉冰車,充分地感知冰的特性(涼、滑、硬、脆),享受冰上游戲的快樂。

2.請幼兒用一個小容器盛上水,在水中放些顏料或彩紙屑。將盛滿水的小容器放到室外。

第二天早晨,讓幼兒看看自己的小容器中的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取出自己凍的冰,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為什么會凍成冰。

活動(二)小實驗

1.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小實驗。鼓勵他們用各種辦法把冰塊變成水。如太陽曬、暖氣烤、開水澆、涼水泡等。讓幼兒比較哪種方法能讓冰融化得快一些。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溫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2.當冰化成水后,再向幼兒提出新的問題:水還能變成什么?怎樣才能讓水發(fā)生變化?鼓勵幼兒繼續(xù)進行實驗,用各種辦法將水加熱,觀察水變成蒸氣的過程。

以上實驗結束后,教師可繼續(xù)向幼兒提出問題:水蒸氣還會變成什么呢?讓幼兒自己去觀察、思考。

活動建議:

此活動適合在冬季進行。如果在其它季節(jié)進行,可以重點放在“小實驗”上?;蚶帽鋪碇票?。

平時可指導幼兒閱讀圖書《小水滴旅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豐富關于水在自然界中循環(huán)的知識。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于他們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調整的教育行為還比較謹慎,不夠大膽。如在這次活動中的生成課程轉換得比較猶豫,及時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還不足,活動后立即反思顯得條理性不夠強。

幼兒百科: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會變的水》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由于溫度的高低,會發(fā)生變化的物理現(xiàn)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tài)變化,發(fā)展探究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實驗。

2、準備一只煤爐、鍋、燒杯。

3、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朗誦散文詩《會變的水》,引導幼兒思考水是否真的會變,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引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二、回憶生活經驗和在家做的“水變冰”的小實驗,講述“水是怎樣變成冰的”。

三、幼兒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教師操作實驗,引導幼兒觀察:

1、你們發(fā)現(xiàn)水燒熱后有什么變化?

2、你們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

3、水氣是從哪里來的?

4、水變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

5、杯子里的水有沒有少?

6、水在什么時候變成水蒸氣的?

四、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汽變成水?

2、幼兒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實驗材料進行操作驗證。

五、幫助幼兒梳理有關水的三態(tài)變化規(guī)律的經驗:當水的溫度在“0”度

以下時,水就變成冰。冰融化了變成水。水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了。水蒸氣遇冷又會變成水。

六、跟讀散文詩《會變的水》,啟發(f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反思:

反思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有利于孩子發(fā)展。

這次活動是以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所以我選擇在室外進行活動,讓一部分幼兒坐在兩排臺階上,一部分幼兒圍坐成圓圈,以便能讓每個幼兒都能看清楚實驗的全過程,引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事實證明,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情緒愉快輕松,大部分幼兒的注意力能集中。

反思二:追隨孩子的興趣,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我出示孩子們自己帶來的冰塊問“水是怎么變成冰”時,由于從冰箱中拿出來有段時間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開始爭論:“冰怎樣變成水了?”“這個冰塊怎么這么小了?那塊還很大呢?”……這是我在教學中沒有設計到的,顯然大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決定把這個問題交給孩子們討論,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小實驗。鼓勵他們用各種辦法把冰塊變成水。如太陽曬、暖氣烤、開水澆、涼水泡、小手捂等。讓幼兒比較哪種方法能讓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溫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反思三:當提問不利于幼兒活動時,及時引導,加以調整

在活動中我設計了這個問題:“水可以變成水蒸氣,我們能不能把水蒸氣變成水?”幼兒一時難以回答上來。我就請幼兒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提示在歌曲《云》中這樣唱:“白云白,藍天藍,……不裝魚,不裝蝦,裝的卻是小雨點”。對幼兒講解水蒸汽升上天空后,會變成白云,遇冷后會變成雨水落下來。提問:小朋友在洗熱水澡的時候,有水蒸氣嗎?墻上為什么會有水珠呢?再提醒幼兒思考,我們現(xiàn)在有什么辦法讓水蒸氣變成水。這樣一下子就啟發(fā)幼兒想出了好多方法?!罢襾肀淅锢涞目諝??!薄安A抢涞?,把玻璃蓋在上面”?!拔业氖忠埠芾?,也可以放在上面讓它變成水”……

反思四:重視幼兒的探索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在把水蒸氣變成水的實驗當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水蒸氣也會變成水時,小朋友都圍過來試一試。這時我很猶豫,是阻止還是支持呢?結果我沒有阻止他們,而是在一旁提醒他們注意安全,等他們都一一親自實驗過,然后與他們一起討論這是為什么。就這樣循序漸進地將引導幼兒回到主題。

存在問題:

1、我在課前還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便于操作觀察的材料,如每組準備一只酒精爐、燒杯,讓每個幼兒都能親自進行實驗探索,從而能更加引發(fā)孩子們的探索欲望。

2、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于他們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

3、對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調整的教育行為還比較謹慎,不夠大膽。如在這次活動中的生成課程轉換得比較猶豫。

4、及時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還不足,活動后立即反思顯得條理性不夠強。

幼兒園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設計背景

寒冷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水霧,幼兒用嘴吹一下,那些水霧變得更明顯,用手指摸會清楚的出現(xiàn)一些印記。于是早上入園孩子們總圍到窗子邊很好奇地對著玻璃吹氣,接著用小手畫畫,玩得非常開心。我想:孩子們對這現(xiàn)象很感興趣,設計一堂科學活動《水的變化》,他們會有更大的積極性。于是,我設計了這堂科學活動《水的變化》。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水的三態(tài)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2、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樂于發(fā)現(xiàn)平時生活中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教學重點、難點

觀察、感知水的三態(tài)及三態(tài)的變化條件

活動準備

冰、水、酒精燈、燒杯、酒精爐架、夾子、火柴

活動過程

1、開始環(huán)節(jié)

根據(jù)幼兒平時發(fā)現(xiàn)的生活現(xiàn)象,即是:玻璃窗上在冬季的早晨是霧蒙蒙的,在霧蒙蒙的玻璃上可以畫畫。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啟發(fā)幼兒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是什么季節(jié)才會有這種現(xiàn)象?

2、基本環(huán)節(jié)

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問題的情況小結:我們吹出的熱氣遇到玻璃上的冷空氣,就會凝結在玻璃上,形成一層水汽。然后出示實驗需要的器材,引導幼兒在老師的提醒下猜猜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然后教師用實驗驗證,引導幼兒探索。實驗過程:用夾子取一塊冰放在燒杯中,請幼兒仔細觀察,然后用火柴點燃酒精燈,把裝了冰的燒杯用酒精爐架固定,請幼兒觀察冰慢慢變成水,然后蒸發(fā)的過程。

3、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總結實驗結果:燒杯里面的冰慢慢變成水,然后水慢慢蒸發(fā),燒杯里面有水蒸氣冒出來,用一個燒杯收集起來,水蒸氣又變成了水,然后把水放到冰箱里面,又變成了冰地這個循環(huán)的過程。

教學反思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幼兒產生了極大地興趣,由于這個現(xiàn)象是幼兒在平時生活中遇到過的,幼兒比較熟悉,在教師的講解和實驗過程中,幼兒對這個產生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水的三態(tài)可以轉換有了一定的了解,互動也比較好,能夠根據(jù)老師的提醒積極思考。但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由于酒精燈,燒杯,火柴,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都比較危險,幼兒不能動手自己操作,需要有家長或者老師的陪同或者幫忙,所以缺乏自己對該活動的實際的操作,實際感受,也許幼兒的世界中,對水的三態(tài)變化還不是完全懂,在后續(xù)的活動中,可以請家長參加,幫助幼兒完成,相信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中,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幼兒能夠充分理解,能夠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能夠積極探索,在平時生活中能夠仔細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科學想象,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并接受,提高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

幼兒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會變的水》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能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tài)變化。

2. 激發(fā)幼兒對水的變化的興趣和好奇。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里冰箱做過結冰的實驗;酒精爐、燒水的壺或其他容器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回憶水變冰的變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幼兒講述自己是怎樣把水變成冰的。教師小結:水在0℃以下會結冰。

2. 幼兒操作實驗,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① 激發(fā)幼兒討論水遇熱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介紹操作材料及用法,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討論水在加熱后發(fā)生的變化。

② 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水燒熱后有什么變化?水氣是從哪里來的?"屈,老師.教案,網出,處! (水變成水蒸氣。)水變成水蒸氣后到哪里去了?(飄散到空氣中去了。)

3. 引導幼兒討論并實驗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③ 提問:我們能不能讓水蒸氣變成水?(讓幼兒把冷的物體放在水蒸氣上,觀察蒸汽凝結成的小水珠;幼兒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感受手的潮濕。)

④ 小結:水冷了就會變成冰,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冷了又會變成水。

4. 啟發(f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家用較扁的盆里放滿水,置于干燥的地方,幾天后觀察水的變化。(水變少了,水在常溫下會蒸發(fā)成氣體。)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于他們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fā)孩子們主動學習,對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有待提高,調整的教育行為還比較謹慎,不夠大膽。如在這次活動中的生成課程轉換得比較猶豫,及時反思、整理思路的能力還不足,活動后立即反思顯得條理性不夠強。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產生對顏色的興趣。

2、通過顏色的變化,能仔細地觀察實驗。

3、通過探索懂得顏色的混合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桔子、茄子、白菜頭飾各8個。

2、紅、黃、藍顏料,透明口杯,紅、黃、藍、橙、紫、綠色卡片若干。

3、棉簽若干,調色盤,分別裝有桔子、茄子、白菜圖片籃子3個。

4、兒童音樂一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介紹今天來參加活動的成員,引出桔子寶寶,白菜寶寶,茄子寶寶,并讓幼兒說出它們的顏色。

2、以小熊敲門送禮物引出紅、黃、藍、三種顏料,并讓幼兒說出顏色。

二、教師邊操作實驗邊講解,讓幼兒觀察顏色變化。

今天,老師要當個魔術師,變個魔術給你們看看,請你們仔細觀察好嗎?

1、將紅色顏料和黃色顏料倒入一個空口杯中,輕輕搖一搖,變成了什么顏色?(桔黃)

2、用同樣的辦法變出綠色、紫色。

并記錄如下:黃+藍=綠色紅+藍=紫色

三、交代實驗要求,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剛才老師變了魔術,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來當魔術師,自己來變魔術好不好?

1、分別請一個桔子寶寶,白菜寶寶、茄子寶寶來變魔術,逐個變出桔黃色、綠色和紫色。

2、讓每組幼兒顏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實驗結果。

3、教師小結,簡評。

延伸活動:

剛才老師和小朋友都當了魔術師,小熊也想當魔術師,我們來看看小熊要變什么呢?

1、小熊逐個變出一籃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沒涂顏色,需要小朋友來幫忙。

2、讓小朋友們用自己變出的顏色,邊聽音樂邊用棉簽給沒上顏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顏色。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的安排,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所以對幼兒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兒觀察老師實驗的過程中,幼兒一直很安靜很認真地看著實驗過程。

2、給幼兒提供感性經驗,幼兒在直觀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講述實驗的過程。

3、鼓勵幼兒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顏色進行繪畫,增強幼兒的成就感。

幼兒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xiàn)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相關推薦

  •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會變的水》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由于溫度的高低,會發(fā)生變化的物理現(xiàn)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tài)變化,發(fā)展探究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
    2021-12-1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設計背景 寒冷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水霧,幼兒用嘴吹一下,那些水霧變得更明顯,用手指摸會清楚的...
    2020-07-14 閱讀全文
  • 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會變的水》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能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tài)變化。 2.激發(fā)幼兒對水的變化的興趣和好奇。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里冰箱做過結冰的實驗;酒精爐、燒水的壺或...
    2021-09-1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會變的顏色》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產生對顏色的興趣。 2、通過顏色的變化,能仔細地觀察實驗。 3、通過探索懂得顏色的混合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在活動...
    2020-11-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變變變》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參與交流。 3.體驗玩變色游戲的樂趣,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
    2020-11-0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由于溫度的高低,會發(fā)生變化的物理現(xiàn)象,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成冰。 2、通過實驗驗證水的三態(tài)變化,發(fā)展探究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

2021-12-15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水的變化》及教學反思”,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設計背景 寒冷冬季,教室玻璃窗上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水霧,幼兒用嘴吹一下,那些水霧變得更明顯,用手指摸會清楚的...

2020-07-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能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tài)變化。 2.激發(fā)幼兒對水的變化的興趣和好奇。 活動準備 幼兒在家里冰箱做過結冰的實驗;酒精爐、燒水的壺或...

2021-09-15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產生對顏色的興趣。 2、通過顏色的變化,能仔細地觀察實驗。 3、通過探索懂得顏色的混合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顏色。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在活動...

2020-11-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參與交流。 3.體驗玩變色游戲的樂趣,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

2020-11-0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