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給孩子一個“撒嬌”的機會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幼兒一個具體的活動設計方案 設計一個幼兒園教學活動方案 開學一個月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育兒觀念:給孩子一個“撒嬌”的機會
隨著社會的腳步,大家每天都在忙碌中進行。忙著上班、忙著做事、忙著。。。。。。,各種各樣的事情,仔細回想,我們的腳步不曾停歇,往往忙著忙著就忽略了一些事情、一些人。其中就包括我們的孩子們。周一至周五,孩子們上幼兒園,家長們上班。終于到周六日了,孩子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了,但,還是有些家長忙于自己的事而沒有辦法陪孩子。
當你回家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高興的朝你跑來。
當你回家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在樓下玩。(其實,他(她)是在等你)
當你回家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她們一直跟著你,即使有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句怡美 wWw.jYm1.cOM]
當你回家時,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向你撒嬌,依偎在你的懷里和你說著、問著不同的問題、、、、、、、、、、、、、
我們是不是忽略孩子太久了?孩子們每天都在長大、都在進步,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一天孩子突然長大了、懂事了。為了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我們是否需要把一部分時間分給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讓他(她)們的成長道路上有我們的相伴,了解他(她)們、讀懂他(她)們。
多和孩子交流,給孩子一個“撒嬌”、“任性”的機會,同時,你也會收獲很多!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個聽話的理由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個聽話的理由
安安的幼兒園通知家長們寫“教子有方”有一段時間了,作為媽媽的我一直想著也要寫點自己的經(jīng)歷。
思來想去,我真不是一個合格的好媽媽,因為我想不出教育安安的一套系統(tǒng)的理論。我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了可以教育的機會,才利用一下。
安安出門總是不喜歡被大人拉著手,喜歡自己自由自在的走,但是馬路上車子那么多。有一次,我拉著他走在馬路上,他想掙脫我的手,并且說:媽媽,我不要牽著手。我就問他為什么。他說:我長大了。心里小小的擔憂:兒子長大了,不想被束縛了。。。突然,我想到了試著換個角度來讓安安牽著我的手。我就對安安說:安安,你長大了,媽媽就老了,你要保護媽媽哦。馬路上車子好多,媽媽好怕怕,你拉住媽媽的手好嗎?安安想都沒有想就說:好吧。然后用他的小手拉住了我的手,我就乘機牢牢的抓住他的手,暖暖的,一直暖到心窩里。從此,只要下樓過馬路等我想牽住安安的手的時候,我都會對安安說:兒子,快點來拉住媽媽的手,你要保護媽媽哦。安安還是很樂意接受的。雖然有時候他也會不耐煩的說:媽媽,你不是已經(jīng)長大了的嘛。哈哈。
平時都是安安的外婆接送安安,外婆照顧安安的時間最多,最辛苦。安安這個年紀是很不聽話的時候,外婆也經(jīng)常提到安安不聽話。有一天,我聽到外婆在和安安聊天,說著說著說到了安安上大學,外婆說:等安安上大學的時候,我已經(jīng)老的不成樣子了。和外婆很親的安安聽到后,都快哭了,大聲說:我不要外婆變老,我不要外婆變老,一連說了好幾遍。我就趕緊走過去,對安安說:兒子,你知道外婆為什么會變老嗎?我就乘機對安安教育一番。安安,外婆照顧你很辛苦的,要做好多好多事情,好累的,如果你平時不聽外婆的話,外婆就更累了,外婆累了就會變的好老好老,如果你不想外婆變老,你就要多聽外婆的話。要照顧外婆,保護外婆。雖然安安還不能真正做到體諒大人,但是我相信經(jīng)常給他灌輸正確的思想,以他能接受的方式告訴他,慢慢的等他長大,他一定能理解的。
生活中還有很多時候需要用到我們的智慧來給孩子一個聽話的理由。有時候安安吃了零食,我想讓他多喝水,我就會告訴他:安安,你要多喝水哦,因為你吃的那些餅干小動物,他們也需要喝水的哦。你多喝水,他們在你的小肚子里會很開心的哦。安安就會多喝一點水。
孩子不愿意做一件事情,總有他們自己的原因的,因為我們的寶貝都是很天性善良的,作為父母的不能一味的責怪他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要求,要搞清楚他們的原因,然后用正確的方式以他們能接受的原因來告訴他們。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
育兒心得: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在今天,一個4歲的孩子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哲學課,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它的深刻意義。
今天下午快放學的時候,邱昊走到我面前,低著頭,不說話,手使勁地擰著衣服,我用手摸他的衣服,果然濕了,全部都濕了。我輕輕地問他:“衣服為什么濕了?是不是灑水了?是不是開水龍頭的時候,用力過大,把水濺得滿身都是?”他一直低著頭,紅著臉,支支吾吾不說話。我接著問他:“是不是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把水弄到你身上了?”邱昊還是不說話……這個時候,我正要批評,但看著他扁起的小嘴,我想:算了吧,等等吧,給他一個思考的時間,給他一個說話的機會。于是我用我的衣服給他換下濕了的衣服,告訴他:“先穿老師的吧,等你的干了再換下來?!苯又?,我開始攬著他,耐心地等。一分鐘過去了,邱昊終于抬起頭,說話了,他說:“老師,我剛才大便了,水沖不下去,我用盆接水往下沖的,不小心,盆里的水就灑身上了,但是我把大便沖下去了?!?/p>
我緊緊地抱著邱昊,跟抱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個時候,我還能說什么呢?我差點因為自己的自以為是傷了孩子的心。
邱昊也緊緊地抱著我,向來,孩子抱我總是緊緊的,讓我喘不過氣來。我們總是因為自己是大人,有很多的想當然,并且把這個想當然當作真的事情放在孩子做錯的事情上面,殊不知,我們這些自以為是傷過孩子多少次心。
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吧,也許他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育兒觀念:請不要錯過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機會
育兒觀念:請不要錯過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機會
人們常說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是!這點我們很清楚,老師的教育方法直接影響著孩子對事情的判斷。但一個人的成功并不全在于教師,更重要的是父母自身對孩子的影響。
常常會聽到家長向老師說,“孩子就愛聽老師的話,在家里我們怎么說都不行。老師一句話就行了?!甭牭竭@句話我常常會想,我們老師真有這么大本事嗎?我們家長朋友有沒有反思過在教育孩子時,我的方法是否正確?我有沒有真正坐下來與孩子一起交流過?還是發(fā)現(xiàn)一坐下來不知該和孩子說什么,講大道理他又不理解,沒有兩句話脾氣就上來了,這些是為什么?
這些在我看來是家長整天忙工作而忘記了與孩子一起聊聊天,一起游戲,你可知孩子多么渴望與爸爸媽媽一起參加活動。他們有你的陪伴是多么的高興。在我班舉行的家長觀摩活動中,我設計的課程是一堂親子互動課,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平時幾名不太愛說話的小朋友,今天心情格外的好。于是我問他為什么這么高興。讓我意外的是只因為今天是爸爸媽媽來了,還和他一起來作畫。這一天我對他們格外的留心,我發(fā)現(xiàn)他今天做任何事情都特別的帶勁。并且思維活躍就像變了一個人。于是我明白了有很多事情是我們老師無法取代的。
有些家長會說我們怎么不關(guān)心孩子了,要什么給什么。但我覺得給孩子再多的東西都比不上一次與孩子共同游戲的價值高。
家長朋友們,請不要再說:“麻煩老師多多教育,他就聽你們的話”。作為老師的我想說:“從現(xiàn)在開始,請暫緩一下你的工作,不要錯過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機會?!?/p>
育兒觀念:嬌氣孩子背后溺愛的父母
育兒觀念:嬌氣孩子背后溺愛的父母
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兩個月了,照理來說孩子們應該已經(jīng)能夠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了,記得以前帶過的兩屆小班也差不多一個多月就全能適應了,但是這一次卻發(fā)現(xiàn)將近兩個月了,還是有很多孩子早上來園會哭,活動中會哭,吃飯的時候會哭,甚至做做游戲會哭著說想媽媽、想奶奶、想回家。還有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不愿自己動手吃飯,一定要老師喂,不喂就說吃不下了,不想吃了,喂她就能把飯都吃光。數(shù)數(shù)這幾個孩子,再聯(lián)想與家長溝通之后的情況,不難看出,這幾個嬌氣孩子背后都有一個或者幾個溺愛的家長。
就拿我們班的哭泣包冉冉來說吧,到現(xiàn)在仍然是每天來園都要大哭,要抱她才不會哭,不抱就會一直哭,還越哭越大聲,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不愿意參與活動,寧愿自己一個人站著。有時候其他小朋友出現(xiàn)了狀況我們?nèi)ヌ幚頉]有人陪他的時候,她就開始哭著說想媽媽了。和她的媽媽聯(lián)系溝通之后,從媽媽的話里我們了解到她以前在家的時候與同齡孩子的交往基本沒有,因為媽媽覺得小區(qū)里的游樂設施不衛(wèi)生,不愿意帶她下樓去玩,就算要玩也是去市區(qū)的大型室內(nèi)游樂場,而且都是大人全程陪同,養(yǎng)成了孩子現(xiàn)在這個不愿與其他小朋友玩的性格。因為沒有與同齡人交往的經(jīng)驗,所以冉冉在幼兒園只黏著老師,如果老師沒有空就會覺得孤單,會覺得被冷落,然后就會覺得委屈,想媽媽,最后就是用哭來表達。
我們班還有一個小朋友比較特別,開學前的家訪中他的爸爸就說自己的孩子是過敏性體質(zhì),兩周歲之前是蛋白質(zhì)過敏,然后我們就詢問現(xiàn)在能喝牛奶、吃雞蛋之類的東西嗎?爸爸的回答比較矛盾,他又想讓我們照顧孩子的過敏但又說不要讓孩子太特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待遇就好,別的小朋友吃的他們家也要吃的,但是又強調(diào)蛋白質(zhì)過敏,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了。還有從平時爸爸媽媽來園接送孩子以及和我們的溝通中就能看出爸爸媽媽在家應該是特別溺愛孩子的。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家家基本不吃菜,家長開放活動那天,媽媽看到家家把菜倒掉之后就說他們在家的時候都是拿一個特別卡通的小碗,然后在碗里放一點點菜讓他吃的,所以導致家家在幼兒園都不吃幼兒園的飯菜。當我聽到媽媽這樣說的時候我就告訴她希望在家的時候不要再這樣讓家家吃飯了,因為這樣他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那他就不會好好的吃飯,這樣下去會沒有營養(yǎng),孩子的身體肯定會不行的。
像這樣嬌氣的孩子我們班還有很多,孩子們?yōu)槭裁磱蓺獬蛇@樣,不難看出都和家長的溺愛有關(guān),我們班的小雨小朋友,她的媽媽都說奶奶在家超級寵她,連爸爸媽媽都管不了,媽媽在和我們的溝通中都是很無奈的語氣,我覺得要想讓孩子自由健康的成長,家長的一些行為和想法就需要徹底的改變,家長不可能跟著、陪著孩子一生,孩子總要長大,現(xiàn)在是幼兒園,可以說孩子還小,但是很快他們就會進入小學,進入初中,到那時再來改就已經(jīng)晚了
育兒觀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謊嗎?
育兒觀念:孩子,你真的是在撒謊嗎?
事件:
今天下班比較遲,兒子又跟同學點點一起回家吃飯去了,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去接兒子,進門后我的老同學(點點媽媽和我們夫妻是同學)就很義正詞嚴的告訴我們:你們兒子今天又撒謊了!老婆的臉馬上變了顏色,兒子聽到了也似乎感覺不妙。原來,放學的時候,兒子要跟同學回來,同學的媽媽就跟他說:你到辦公室跟你爸爸說一聲,要爸爸同意了,才可以去。于是兒子就跑到樓上的辦公室,但因為我在開會,不在辦公室,于是兒子便下樓跟她說:我爸爸同意了,我們走吧。后來因為帶著兒子的包不方便,同學的媽媽便上來放在我的辦公室才發(fā)現(xiàn)我并在辦公室。于是幾個人便認為兒子撒了謊,便出現(xiàn)了文章開始的一幕。
兒子是個性格外向的小伙子,喜歡到同學家去玩,特別是點點家,在和兒子的聊天中,兒子告訴我點點媽媽的要求是必須是我同意才可以去他們家,但他在找不到我的情況下,不知如何解決,又擔心他們會離開,于是為了達到點點媽的要求而去他們家,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表達。于是就發(fā)生了前面的一幕。聽完之后我跟兒子說:假如以后找不到我的話,就告訴阿姨,讓阿姨打電話給我就可以了,兒子很開心的點點頭。
策略:
一、理性的面對。
撒謊并不什么新鮮事物,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此類經(jīng)歷。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撒謊有時是一種人際溝通技巧,但在我們目前的社會道德常識體系中,人們常常記住其向“惡”的一面,而忽視其向“善”的一面。
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并不少見,很多父母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經(jīng)常會說一些并不存在或并未發(fā)生的事件,也常會為此而擔心苦惱,憂心忡忡,甚至大發(fā)雷霆。其實作為父母,在孩子的養(yǎng)育過程中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冷靜下來,與孩子做好溝通交流,真正了解孩子的意圖與目的,切忌沖動上火,不問青紅皂白,一頓呵斥如疾風驟雨,過后卻又后悔不已,但給孩子已經(jīng)留下難以彌補的傷害,也影響了親子關(guān)系的和諧。
二、正確的引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而孩子也在尋求各種不同的解決方式方法,在他們的眼中,沒有嚴格的評判標準來權(quán)衡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恰當,但對于目標的達成意識確實非常強烈,會想方設法的圍繞欲達到的目標尋找各種方法來解決,但絕對不是在主觀意識上去進行我們所謂的“惡念”的行為,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父母我們在了解孩子真正的意圖后,應該給與理解,應該給與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簡單的去上綱上線,隨意的給孩子扣上一個帽子。
正如兒子所碰到的這件事情一樣,他這樣的解決方式,對于他的年齡來理解,并無不妥,只是為了達到他的目的而已,只是我們成人帶著社會性評判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行為,假如我們在跟孩子的溝通之后,了解他所存在的困惑,告訴他如何正確的去表達現(xiàn)實,如何去求助的方式等等,相信下次再碰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就已經(jīng)有了應對的方法途徑,一定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感悟:
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很多家長并不一定會在意孩子偶爾的“胡說八道”,或者簡單的評價,武斷的批評,但我們的一番大道理并不一定能夠讓孩子入心,也未必能夠理解,不給與解決問題的幫助,只能算是事倍功半的忙碌!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花開的過程,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一種等待慢慢成長的心境,與孩子平等的溝通與交流,用自己的童心去感悟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p>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點關(guān)愛
育兒觀念:給孩子一點關(guān)愛
我相信這樣一句話:給孩子一個微笑,他會給你一個明媚的春天。他時刻提醒我,要愛學生,因為只有在愛的雨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健康的。
小W,一個中途轉(zhuǎn)來的孩子,人高馬大,因為成績差,本該上高一年級的學生卻被留了下來,記得剛開學的頭幾天,常常收不到他的作業(yè),而且好幾次對我說:“老師,你們這里讀書真累。又不好玩?!蔽揖蛦査?,在老家是怎么讀書的?他說,不用做作業(yè),每天跟高年級的大同學PK打架。聽了他的話,我的心就涼了半截,這樣的學生怎么教?為此特意找來了他的媽媽,要求最起碼孩子的家庭作業(yè)要完成。一段時間后,小W能把作業(yè)交出來了,但字寫得不好,后來又跟孩子的媽媽聯(lián)系,他媽對我說:“老師,他現(xiàn)在好多了能寫字做作業(yè),以前在老家從來不做的。”我說孩子是有點進步了,但我們還要讓他做得更好。慢慢地在家長、老師兩面盯下,小W的的學習稍有起色。但進入三年級后,可能由于作業(yè)量增多,作業(yè)的難度增加,小W又開始老毛病重犯,作業(yè)不認真,常常偷工減料,而且貪玩的現(xiàn)象日趨嚴重,多次跟他家長聯(lián)系,他媽媽的話讓我大吃一驚,孩子不聽話,常跟媽媽頂嘴,而父親雖能管住孩子,卻不管。他媽媽一再地說:老師,麻煩你多操點心,我是實在沒法了。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么辦?
由于小W氣力較大,我就讓他負責中午用餐的搬桶和湯盆的發(fā)放,這件事他能有始有終的做好,而且等大家用完餐后,還能把桶和盆都放整齊??吹竭@種情況,我就借機找他談話,表揚他對所做事情的負責任,而后話題轉(zhuǎn)到他的學習上,其實他的腦子還是較機敏的,只是沒有好的引導,再加上家長的放任。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求他:對待學習要像負責班級用餐一樣,相信你會做得很好,還多次打電話給他父親,和他談談孩子的情況,希望能抽出時間管管孩子。這樣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談心,小W有了些許的進步,雖然成效不大,但我相信只要堅持,小W會有長足的進步。
從小W的身上,不由得想到教育學生除了要付出耐心以外,更多的是付出我們的愛心。作為一個教師,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弗洛姆說:“愛是一門需要用知識和努力才能學會的藝術(shù)。每個學生都是一本內(nèi)容不同、風格迥異的書,要讀懂這本書必須學會師愛,研究師愛藝術(shù)。”教育是心靈的藝術(shù)。我們教育學生,首先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我們的教育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小W這樣特殊的后進生,我放下架子親近他,敞開心扉,以關(guān)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用師愛去溫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小W自制力差,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滿不在乎,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讓他感到老師的關(guān)心、重視,用關(guān)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
愿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關(guān)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
育兒觀念:家里的嬌嬌公主怎么了?
一個家長問,孩子在幼兒園都很正常,在家就什么都不愿意自己干,不愿自己吃飯,不愿意自己走路。
首先,孩子一定沒問題。
是家里有問題。
這個孩子上次上外教課,外教說有個簡單的方法教大家三筆畫出一只恐龍(當然這樣年齡這樣教畫畫是不科學的,我們后來馬上糾偏了),但是奇怪的是,一拿到紙,這個孩子就哭了,說我不會畫。這個大哭讓我們當時十分驚奇。結(jié)論一:孩子很沒有自信心。
為什么?
人天生就會想要自己體驗所有的事情,包括穿衣服,包括走路。做了這些事情,當然會累,孩子就會來回地權(quán)衡掂量,帶來的自尊、成就感和快樂更多,還是疲憊等其他負面東西更讓人不舒服。
經(jīng)過近4年之后,孩子什么都不想自己做,因為每一次自己嘗試做都最終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的成就感和快樂。而對面那個人每次都幫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事實確實證明,他做得又快又好,顯得自己又笨又慢。
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和追求體驗的本能,同時也取決于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