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孩子的進餐“惡習”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糾正孩子的進餐“惡習”到今天為止,**吃飯“回歸”餐桌近兩周。他適應(yīng)得還不錯。之前,他吃飯要么是邊玩邊吃,要么是邊吃邊看電視,要么是走來走去。幾次都想扭過來,無奈我實在懶惰,總是想,我在家讓他好好坐下來吃又有什么用,到了保姆家,就由保姆說了算啦。而且,我也知道要讓**坐到餐桌前吃飯,我得和他“斗智斗勇”。不過,終于決定還是要正視這個問題。有一天晚上,**坐在小桌前看電視。我習慣性地想:“這下端碗過去喂飯應(yīng)該會比較配合吧?”但轉(zhuǎn)瞬就提醒自己,不能再偷懶。必須嚴格執(zhí)行計劃。所以,我過去“宣布”:“**,今天晚上開始,睡前餐必須坐到餐桌前來吃。
**說:“我邊看電視邊吃嘛?!?/p>
我說:“不行,電視我得關(guān)掉,從今天開始就得這樣。你哭鬧也沒用的。我數(shù)一到五,電視就得關(guān)掉了!”
**知道“抗議”無效,起身爬到了餐椅上坐好。
我立即肯定:“小**,媽媽和你說了新規(guī)定,讓你吃飯要坐到餐桌前來吃,你很快就這樣做了,這就叫做遵守規(guī)定,你真棒!”
然后又現(xiàn)場瞎編小故事,用以“旁敲側(cè)擊”,比如小豆豆太瘦小,所以遭到可惡的大胖熊欺負的故事;比如小豆豆從來不肯吃青菜,結(jié)果手指皮在一夜之間,全部脫落了的故事;比如小豆豆一直含飯,結(jié)果嘴里的“小晶晶”(牙齒亮白之意)全部長翅膀飛走,而“小黑黑”(牙菌斑的意思)們看到小晶晶飛走了,趕緊涌進了小豆豆嘴里做壞事的故事。雖然**一邊聽故事一邊吃飯,仍然是分散了注意力,但起碼他感覺坐在餐桌前的感覺也不壞。而這是我要的效果。
此外,我還要隨時鼓勵他自己吃飯。想盡辦法,經(jīng)常他一餐飯吃完,我也口干舌燥。
然后,為了不打擊他的積極性,我每次都要忍耐自己的控制欲。當**說:“我吃飽了,不想吃了”的時候,我就將碗收起來,不逼迫他。因為我怕他因為討厭被控制而討厭吃飯。雖然他因此吃得很少,他長勢仍然不佳,但是我還是覺得,他的進食正?;侵匾摹?/p>
接下來我要做的事,就是真正有效地控制他的零食攝入量了。
我一定要堅持。而且我知道自己現(xiàn)在要這么辛苦,就是因為過去偷懶了。我有一個體會,其實,只要尊重和愛孩子,孩子是很好管理很聽話的。覺得困難,并不是孩子有多不配合,而是因為父母自己有畏難情緒,“預(yù)想”出來的困難。
因此我要對別的父母提出的忠告: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確實需要足夠的耐心,比較艱辛,但是,請不要放棄,不要偷懶,從頭開始,做好,你將能夠在將來,輕松起碼一半。(FW76.COM 76范文網(wǎng))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小班老師為糾正孩子壞習慣進行的家訪
通過家訪教師能夠?qū)W生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在一次家訪的完結(jié)后肯定有自己的感悟和體會,此刻就需要通過紙和筆的方式寫一篇家訪記錄。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老師為糾正孩子壞習慣進行的家訪,僅供參考,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小班老師為糾正孩子壞習慣進行的家訪【篇一】
學生姓名:xx
家訪時間:20xx年4月9日
參加家訪人員:xx老師
家訪對象:該生家長
家訪資料記錄:
學生自理潛力很強有自己的主見但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自覺性,作業(yè)比較馬虎,所以成績不理想有不及格現(xiàn)象問題比較嚴重。父母工作很忙顧不上孩子所以孩子很固執(zhí)學習上的懶惰也由此而生。經(jīng)過交流媽媽認為孩子從小就明白偷懶想過很多辦法此刻已經(jīng)沒辦法了。本著促使孩子進步的誠意給家長交流改掉壞習慣的方法期望家長能夠配合家長表示愿意試一試。
小班老師為糾正孩子壞習慣進行的家訪【篇二】
學生在校表現(xiàn):
孩子在校行為規(guī)范,能與同學和睦相處,自覺遵守學校及班級規(guī)章制度,但學習方法不夠正確,學習主動性不夠,學科發(fā)展不平衡。
家訪時間
xxxx-x-xx
家訪形式
到家交流
家訪資料:(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等狀況:)
孩子假期回達州,能自我整理自我的內(nèi)務(wù),收拾書桌,幫忙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生活自理潛力較強。整個假期,和家長一齊度過了難忘的時光,能關(guān)心、體貼父母,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長。但在學習上仍然顯得不夠主動,比較好玩,完成假期作業(yè)有點被動,需要家長監(jiān)督提醒。
(家長對學校、教師的意見及推薦:)
期望在校期間,教師能夠更加嚴格的監(jiān)督、管理,督促其工整的書寫,迅速的完成作業(yè),改掉拖拉的毛病,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質(zhì)量。
小班老師為糾正孩子壞習慣進行的家訪【篇三】
家訪時間:20xx年11月12日
地點:家
家訪對象:夢非
家訪過程:夢非是個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平時不愛說話,課堂上不主動回答問題,但是個性不聽話,經(jīng)常動手動腳,對此我利用課余時間,到他家里跟他父母談了談。說:這個孩子的性格很內(nèi)項,在學校不愛講話,不愿回答老師的問題,也不愛參加游戲。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很活潑,很大方,每一天回家都把在學校的狀況和家長說一說,在學校孩子不好意思。針對這一狀況,家長和老師配合,要教育好孩子,以后慢慢的培養(yǎng)學校家園一致。
小班老師為糾正孩子壞習慣進行的家訪【篇四】
家訪時間:x月
家訪對象:xx
家訪教師:x教師、x教師、x教師
幼兒在園情景:xx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每上一節(jié)課,你總是那么的認真,進取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跟小朋友們相處的較好,但教師發(fā)現(xiàn)你午睡時,喜歡在那玩,沒有好好的入睡,望下周有所改善。
家訪過程:
1.教師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
2.教師反映幼兒在園的一些情景。
要求家長配合情景堅持每一天送小孩上學,在家多指導上課要認真,多和周圍小朋友游戲,使其能夠做到自我的事情自我做,聽教師指令。
孩子壞習慣 媽媽巧糾正
家中有了小寶貝,爸媽就有操不完的心,從生活上的吃喝拉撒,到各種安全問題,再到習慣和性格的培養(yǎng)。但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爸媽想怎樣,他們就會如何,在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些事情孩子不愿意做或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從晚上的刷牙,到上車系安全帶,再到不愛吃的食物,“壞習慣”是千奇百怪。也許有些父母覺得,這些不大不小的壞習慣很令人頭疼,而有些父母能把糾正壞習慣變得很簡單。
親子和睦消滅陋習
“與其把注意力放在改變孩子壞習慣上,不如花心思來改變親子關(guān)系?!焙迫粙屨f,有些父母一聽到有人“告狀”或看到孩子的行為不軌,就會大出手腳,恨鐵不成鋼。實際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天都會有一兩次不禮貌或不良行為,此時家長如果不分場合,不分情況,逐一加以糾正,結(jié)果只會讓家長和孩子雙方都感覺不爽。家長感覺自己是一個壞媽媽或壞爸爸,孩子則感覺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從而產(chǎn)生自卑心理。家長費了大把精力糾正,結(jié)果卻不盡如人意。
浩然在小區(qū)是公認的模范寶寶,浩然媽理所當然的成了大家取經(jīng)的對象。浩然媽的經(jīng)驗是:“親子關(guān)系好,壞習慣就好糾正?!彼J為,不要總是盯著錯誤和壞習慣,每天都給孩子一到兩次正面積極的回應(yīng),一個鼓勵的眼神或一句簡單的表揚,都要勝過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責或各種物質(zhì)獎勵。
有段時間浩然有些挑食,浩然媽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在指出壞習慣之前,先找出表揚點?!昂迫唤裉斐燥堈婵?,值得表揚,如果能什么菜都吃一點就更好了?!闭l都喜歡聽好話、受表揚,浩然在接受表揚的同時就自然而然地改掉了壞習慣。
試著認同孩子感受
有時候媽媽們因為工作忙碌,習慣將寶寶的事情也按照計劃、以自我為中心地安排。為了明天能早起,我們需要孩子早早的回房間睡覺;或者特別累的時候,希望孩子能安靜地玩一會兒,自己也能打個盹之類的??扇绻麖暮⒆拥慕嵌瓤催@些問題,卻有不同的答案。當你為了工作要強迫寶寶早起的時候,只是為了和保姆交接班,孩子的感覺就會很不好。
“我就很注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嘗試認同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一直覺得孩子很乖,即便有什么不好的習慣,也很容易糾正?!弊陷鎷尳ㄗh,當你注意并接受孩子的感覺時,需要將注意力多放在孩子身上幾秒,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解決問題。比如為了趕時間,我們通常會說:“我們必須馬上出門,否則你去幼兒園就會遲到!”這實際上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媽媽可以換一種語氣:“我知道這么早起床很困難,今天晚上咱們早睡,克服一下,寶寶最乖了?!?/p>
有時候,媽媽應(yīng)該學會容忍孩子的一些抱怨,只要孩子的行為不是很過分。比如,孩子說不想睡覺,這可能是他吸引家長注意力的一種方式,只要哄著玩一會兒就會睡覺了。如果家長堅決地拒絕孩子的要求,就會引發(fā)一場不愉快,最后孩子還是沒能按時睡覺。所以,有時候試著認同孩子的感受,也許能更好地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
年齡不同方法各異
“其實,孩子處在不同的年齡,糾正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果果媽平時很喜歡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籍,通過學習,她知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出現(xiàn)的壞習慣,跟孩子這個時期的年齡特點有關(guān)系,因此糾正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比如,1~2歲的寶寶喜歡咬人,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不能很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意愿,于是,咬人就成了一種獨特的表述方式。如果孩子已經(jīng)咬了別的孩子,父母應(yīng)把主要關(guān)注點放在受害的孩子身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并不能引起父母對他的重視,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
2~3歲的孩子占有欲強,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萌發(fā)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與他人分享對他們來說是一門新的課程,需要長期學習才能掌握。因此,帶寶寶外出時,要提醒寶寶把自己的玩具與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寶寶做不到,就把玩具收起來。
4歲以后的寶寶喜歡告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對是非對錯有所認識,因此,當他看到有人在違背規(guī)則時,會理直氣壯地把這種行為告訴家長或老師。家長可以告訴孩子,當他發(fā)現(xiàn)別的小朋友正在做一件很危險的事,或者是會傷害到別人的事時,確實應(yīng)該馬上告訴大人。但是,告狀也是一種不受人歡迎的行為。有時,孩子會希望通過告狀來獲得大人的幫助,例如,當小伙伴不愿和他分吃一個蘋果時,父母最好把兩個孩子叫到一起,通過協(xié)商找到一個折中的方案。這樣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5歲的寶寶容易變成小霸王,常常會為所欲為。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對其他孩子有攻擊性行為,千萬不要姑息遷就,而是應(yīng)該及時給他制定必要的紀律。每次外出或參加集體活動前,都要跟他重申紀律。在游樂場游戲時必須排隊,遵守秩序;在小區(qū)的游樂區(qū)玩一件器械時不要霸占時間過長,因為其他小朋友也等著玩。如果他做不到遵守紀律,就必須承受一定的后果,比如結(jié)束游戲提前回家,或縮短看動畫片的時間。如果他在活動中能夠很好地遵守紀律,則應(yīng)及時表揚或給予獎勵。
輕松幫孩子糾正壞習慣
熱播劇《虎媽貓爸》第2集,虎媽趙薇要求5歲的女兒茜茜自己刷牙,小姑娘哭得梨花帶雨,一會兒要媽媽幫刷,一會兒要爸爸幫刷。
爸爸佟大為屁顛屁顛跑過去,想要幫茜茜,虎媽趙薇堅定決絕地把他攔在門外,并把門給關(guān)上了。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哭聲了,兩人一起往里偷看,發(fā)現(xiàn)茜茜自己在刷牙了。
同樣的情節(jié)還出現(xiàn)在虎媽趙薇去奶奶家接茜茜,茜茜自認為是公主,躲在公主帳篷里不出來?;屭w薇一聲棒喝:“我數(shù)到2,你要是再不出來,我就把這房子給拆了。”同時,虎媽趙薇制止爺爺奶奶和爸爸去幫忙。
孩子有一種天賦,他們能夠敏銳地判斷出來當前所處的局勢,他們知道面對問題的時候,誰會發(fā)威,誰會說好話,所以他們就會緊緊傍住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或逃脫懲罰的人。這是由人趨利避害的天性所決定的。
但是在家庭教育里,尤其是在糾正孩子的壞習慣的時候,他們的這種天賦就是最大的攔路虎。因此,家庭成員必須保持高度統(tǒng)一的態(tài)度。比如吃糖這件事情,爸爸媽媽嚴禁孩子多吃糖,但爺爺奶奶就會因為疼愛孩子下不了狠心,甚至還要跟爸爸媽媽大吵一架。
孩子明白了爺爺奶奶是站在他們這邊的,并且爸爸媽媽不敢對爺爺奶奶怎么樣,他們就會肆無忌憚。爸爸媽媽的威望樹立不起來,往后無論他們說什么,只要有爺爺奶奶在場,孩子就都不會在乎了。
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指出,既然給孩子下了命令,就一定要求孩子去執(zhí)行。智象也是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的,如果沒有這個基本原則,所有的命令就是一堆廢話。
要糾正孩子的某個毛病,家庭成員必須保持高度的思想統(tǒng)一,當媽媽在唱白臉的時候,其他人千萬不要唱紅臉,而是要堅決表示贊成媽媽的觀點。孩子面對前有猛虎,后無退路的情況,一定會選擇去做正確的事情,因為那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
攝取食物是孩子維持身體生長發(fā)育、發(fā)揮身體的功能和保持身體的有序性而獲取營養(yǎng)的必要途徑。為了讓孩子能很好地消化、利用食物,獲取全面、足夠的營養(yǎng),怎樣吃好飯菜很重要。
1.吃食要做到細嚼慢咽??谇皇沁M食的第一道關(guān)卡,食物進入口腔經(jīng)過牙齒的切磨,利用舌頭把唾液與食物進行充分地攪拌,使食物得到初步消化,再通過食道進入胃。如果食物在口腔內(nèi)沒有充分咀嚼,囫圇吞棗進入胃腸,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造成營養(yǎng)素分解不徹底,影響人體對營養(yǎng)素的吸收。所以,孩子進餐時,成人要鼓勵他們細嚼慢咽,而不是催促快吃。有專家認為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次數(shù)為30次最科學合理,最容易被進一步消化吸收。
2.不能用湯泡飯。因為,孩子吃湯泡的飯時,一般不太需要咀嚼,飯粒就會很容易地被吞咽下去,這樣做同樣會增加胃腸的消化負擔。
3.不挑食、偏食。孩子挑食或偏食都會使攝入的營養(yǎng)素不全面,造成營養(yǎng)不良?,F(xiàn)在孩子挑食偏食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發(fā)現(xiàn)孩子偏食應(yīng)及時找原因,然后慢慢糾正。一般孩子挑食、偏食多半是受父母偏食習慣的影響,往往再加上家長過于嬌慣、溺愛的教養(yǎng)態(tài)度,使孩子的偏食現(xiàn)象越發(fā)嚴重。首先,家長應(yīng)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自己首先不挑食,買菜時,經(jīng)常變換品種。吃飯時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另一方面,與幼兒園老師聯(lián)系,利用在幼兒園進餐的時機,逐漸糾正孩子挑食、偏食的行為。因為老師比較有辦法,如老師經(jīng)常會有意識地帶孩子們到附近菜場參觀,認識各類蔬菜,觀察蔬菜有趣的樣子和鮮艷的顏色,引導、激發(fā)他們對各種蔬菜的感情;如對幼兒不愛吃的飯菜,教師會用自己喜愛吃的態(tài)度去鼓勵他們,或把他們安排在喜歡吃這種菜的孩子的旁邊,用同伴的榜樣行為感染他們;或者先給少量的菜,鼓勵孩子先試一試,然后慢慢地增加,逐漸習慣,最終達到徹底糾正為止。
建議各位家長試試。
必須糾正孩子的四個壞習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表現(xiàn)出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椤<议L不能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趕快防患于未然,并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1、打斷談話
為何不容忽視:
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么或問你某些問題,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卻不會有助于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fā)時光。結(jié)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quán)吸引別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制止方法:
下一次在你要打電話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訴孩子他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你。給他安排點活動或者讓他玩一個他平時沒玩過的玩具。如果你在談話時,他纏著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談完。之后告訴他干擾別人并不會得到他想要的。
2、攻擊性行為
為何不容忽視:
孩子和小伙伴有小沖突的時候,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問題顧問米歇爾博士認為,如果你不管的話,孩子到了8歲左右,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放任自流傳遞的信息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
正面應(yīng)對攻擊性行為。把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樣會傷了妹妹。如果他這樣對你,你會怎樣呢?"要告訴他任何傷害別人的舉動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魯霸道,幫他練習生氣時該說些什么。也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的懲罰,如果他再犯的話,不讓他出去玩。
3、使小性子
為何不容忽視:
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或說話傲慢無理,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yīng)時就開始了。一些家長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yīng)對這一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并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制止方法:
讓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為。舉個例子,告訴他"你這樣翻白眼,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并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并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
4、夸大事實
為何不容忽視:
也許一個還不會疊被子的孩子說自己整理了床鋪,或是一個甚至還沒坐過飛機的小孩告訴同伴他去過迪斯尼,這些夸??诘男袨樗坪鯚o關(guān)緊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誠實。專家認為:"如果孩子了解到說謊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讓他做那些他不愛做的事,讓他擺脫闖禍的困境,撒謊就變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
當孩子說點小謊時,坐在他身旁,直截了當告訴他。"去迪斯尼當然很有意思,說不定我們哪天就會去的,但現(xiàn)在還沒去過,你不該告訴小妹妹說你去過。"告訴他,如果總是扯謊的話,人們就會不相信他的話了??纯此鲋e的動機是什么,別讓他的小謊話不斷得逞。舉個例子,如果他還沒刷牙就說刷過了,要讓他回去再刷。當5歲的瀟瀟開始撒謊時,她媽媽給她講了'狼來了'的故事,撒謊的孩子在狼真來了的時候,沒人相信,沒人來幫她。講故事可以有助于孩子正確看待問題,孩子會慢慢學會非常坦率。當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話時,他會很堅決地維護自己。
怎么糾正小孩子咬人的習慣
怎么糾正小孩子咬人的習慣
網(wǎng)友媽咪:我女兒現(xiàn)在19個月,她喜歡咬人,怎么辦?她很小氣,自己的玩具不肯給其他小朋友玩,別人來搶,她就咬她,我教育她好多次,都沒有用,我該怎么辦。
專家:喜歡咬人可能是長牙齒的時候,會有發(fā)癢,可以用一些磨牙餅干讓她咬,還有的孩子高興時喜歡咬人,這就要和她講道理,告訴她咬人別人會痛的,不能咬。要在她將要咬人的時候,立刻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讓她去看一樣東西或者給一個玩具,逐步克服她咬人的習慣。19個月的孩子都是比較自我中心的,不肯給小朋友玩她的玩具也是很正常,并不是小氣,別人來搶她的玩具,她用咬的辦法加以反抗,最好的辦法還是咬人之前阻止她這種行為的產(chǎn)生。事后再告訴她不應(yīng)該咬人的道理。
為了不讓寶寶做出這種“越軌”行為,身為父母要做的是:
1.當寶寶準備“出擊”的時候,用語言或行動予以制止,并將他帶離事發(fā)現(xiàn)場,加以安撫,讓他冷靜下來。
2.當寶寶發(fā)脾氣的時候,給他一樣東西,比如干凈的手帕,讓他咬咬,解解氣,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讓寶寶冷靜下來。
3.找到寶寶愛咬人的原因,是不是休息不夠,所以脾氣暴躁?是不是因為自私,不愿意分享,而暴力襲人?又是不是因為某種生理原因?qū)е乱??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4.多給寶寶關(guān)愛,讓寶寶在愛和關(guān)注的環(huán)境中變得溫和、善良,成為一個乖寶寶。
如果自己的寶寶被其他小朋友咬傷了怎么辦呢?
1.狀況發(fā)生后,第一時間用香皂和清水仔細地給寶寶清洗傷口,因為人為的咬傷要比動物咬傷更容易感染。
如果傷口不是很嚴重,按照醫(yī)囑,一天擦兩次抗生素藥膏即可。如果傷口處很容易弄臟,最好用繃帶把包扎好。
2.如果傷口看起來很嚴重——破皮或者流血——要馬上用一塊干凈的布敷在傷口上,用手指壓一壓。
如果血止住了,再給傷口貼上創(chuàng)可貼,然后送到醫(yī)院,看是否需要縫合或者抗生素注射,如果按壓不能止血,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