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關注幼兒的告狀行為

發(fā)布時間:2020-10-30 幼兒行為故事 幼兒園教師行為準則 中班我的幼兒園的教案

因搶玩具引發(fā)的告狀行為,是幼兒一日中長見的行為之一,這一方面是由于幼兒交往技能缺乏,遇到矛盾沖突不能用協(xié)商、謙讓的方法來解決,只能向老師告狀;另一方面,幼兒的道德認識水平逐漸提高,他們懂得拿自己或別人的言行與一定的行為規(guī)則做比較,然后產生了相應的原道德體驗,當他們覺得其他孩子的行為與行為規(guī)則不相稱時,也會向老師告狀。

“娃娃家”中新添了一個洋娃娃,區(qū)域游戲時,其其和惠惠都想當“媽媽”。

于是,她倆抱著娃娃互不相讓,一開始還僵持著,后來索性一個抱頭,一個拉腳爭奪起來。

惠惠力氣大,把娃娃搶走了,其其氣呼呼地跑來告訴老師:“老師,惠惠把娃娃搶走了。

”大型玩具時,滔滔和東東都想騎木馬,他們誰也不肯讓誰。(Jt56w.cOm 檢討書大全)

滔滔剛坐上去,東東力氣大,一把把他推了下來,自己上去玩了。

滔滔哭著告訴我:“他推我,不要我玩!”

頻繁的告狀不僅會影響同伴間的友好關系,而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教師組織正常的教學活動。

面對幼兒告狀,我們教師應該想到“可以利用這一情景和機會幫助幼兒學到什么?”“用什么途徑幫助他?”“怎樣幫助他?”

面對告狀行為,我們不能沖動地予以包辦僅僅,而應聯(lián)系實際,做出一些“臨床診斷”:“這個孩子最近特別喜歡告狀,可是以前不是這樣的”“最近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喜歡告訴老師,是不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等等。

當我們對幼兒的告狀行為做出準確的判斷后,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

對幼兒的告狀行為,我們應該進行深層次的反思:“這類問題最近是不是常常出現(xiàn)?”“是環(huán)境和活動材料引發(fā)的沖突,還是人為引發(fā)的沖突?”“是否需要調整原有課時計劃?”如果是因為空間環(huán)境狹窄,玩具材料缺乏而引起的沖突,那么我們應盡快采取措施,做出合理的調整,以滿足幼兒活動的需求。

如果確認是班中孩子大部分缺少交往技能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我們應根據實際調整原有課時計劃,設計一些相關內容,如“開開心心一起玩”、“我和大家做朋友”等,對幼兒實施教育,讓每個孩子在實際活動中獲得各方面的發(fā)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

教育隨筆:如何正確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


如何正確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

在幼兒園里,幼兒告狀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如“老師,他打我了、他推我了。”“老師,他看別人的書?!薄袄蠋?,她口袋里有東西?!薄犃撕⒆拥母嬖V,我一般都當“消防員’,哪里“著火”了就沖到哪里“救火”,結果是每天告狀的越來越多,我覺得繁瑣無比,有些時候由于處理方式簡單、粗暴,留下了“后遺癥”,反而讓人覺得問題越解決越多了。后來通過分析反思,查閱相關資料。我認識到:幼兒告狀有不同的動機和情況,如果針對不同類型的告狀,引導幼兒自己學會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不僅可以在集體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而且對于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于是,我在不同的活動形式進行了一些教育嘗試。

讓幼兒在告狀中學會分析。比如“老師,俊濤在桌子上畫畫。”“老師,文怡插隊還推我。”“老師,佳豪把書撕下來折飛機”。對于以上明顯違反班級常規(guī)的行為,我在發(fā)現(xiàn)以后立即制止。如果對于此類告狀不予理睬,幼兒就會認為老師的敷衍,是對此類行為的默認,會將不良效應擴大化。在接下來的課余時間中,我組織幼兒進行討論: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對?結果會怎樣?如果你看到了他這樣做應該怎么辦?通過討論,引導幼兒逐漸學會關注同伴行為的后果,做出自己的是非判斷,從而促進幼兒道德判斷力發(fā)展。

讓幼兒在告狀中學會自己處理分歧。如“老師,我先拿到了這個玩具,浩然和我搶?!薄袄蠋煟芎谱业囊巫??!薄袄蠋?,洲浩把我的積木推倒了”。在班集體中,總有幼兒爭搶過程中的告狀,被侵犯的同伴會來告狀,帶著一種求助心理。對于此類告狀,我在全體幼兒面前,通過情景表演再現(xiàn)沖突過程,讓幼兒說一說該怎么辦?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幼兒解決問題的無限創(chuàng)意:如游戲“石頭、剪子、布”誰贏了,誰先玩玩具,或拿只玩具轉一轉,哪一邊轉到誰,誰就先玩。還鼓勵告狀者大膽地與他人協(xié)商、溝通,提高他們獨立處事的能力。如,“你告訴洲浩,你把我的積塑推倒了,你要幫我重新搭起來?!蓖瑫r對那些喜歡侵犯別人的孩子,也要給予批評引導:你為什么推人家的積塑,這樣做對不對?你現(xiàn)在應該怎樣做?”讓雙方都能從沖突中學習正確的交往行為與解決問題的技巧。

讓幼兒在告狀中學會寬容。如“老師,美琪,踩到我的腳了”“老師,慧婷看我的書”。此類行為幼兒在很多時候會犯一些“無心之過”,而這些過錯在被侵犯的同伴覺得是不可饒恕的。對此,我在集體活動中,組織孩子進行討論:當小朋友把你撞倒或把你的東西碰壞了,你該不該向老師告狀?在活動后,幼兒明白了:我們要寬容別人的過失,犯了錯誤的小朋友也要及時向同伴道歉。同時,結合一些互相寬容友愛的故事滲透教育幼兒。

通過一段時間的主題活動、游戲活動、集體討論活動等教育,不僅告狀現(xiàn)象明顯極少了,幼兒的互助友愛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注意我們不經意的行為


午睡后,孩子們吃完點心,水果是每人2個小桔子,孩子們像往常一樣靜靜地品嘗著自己的那一份,正當孩子們快吃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盆子里還剩下一個桔子,就隨手給了身旁小臣??蓻]想到這引起了一場風波:小臣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舉著桔子,在同伴面前炫耀起來:“看,這是老師多給我吃的!”其他孩子都向他看過去,有的是羨慕的眼光,有的卻不屑一顧。“老師喜歡他,所以給他吃。”、“我媽媽也買的,家里也有?!?、“這有什么了不起”……孩子們都發(fā)表著自己看法。這時,我才意識到我的舉動欠考慮了,給了孩子們不必要的猜疑空間。于是我說:“今天多了一個桔子給了小臣,以后多下來的水果,大家輪流分享,好嗎?”孩子們都同意了這個建議。這場風波給了我很大震動,孩子是敏感的,教師處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會感到失落,我們隨意的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可能在不經意間給幼兒帶來傷害或鼓勵。為了孩子健康地成長,我們做教師的應該謹言慎行,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關注不自信的幼兒


張淇、崔文博是我們班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不愛主動與別人交往,在活動中,不敢主動與別人交往,喜歡聽著其他孩子的討論。我們在與家長的進一步的溝通中了解到,孩子從小性格內向,與其他伙伴接觸少,所以有時候當孩子們多的時候,心中就有害怕和恐懼的表現(xiàn)。其實從孩子的一些表現(xiàn)情況,我們老師知道孩子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班三位老師總是不斷對內向孩子進行鼓勵,設置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吸引他們的參與性;培養(yǎng)合作性意識。

記得一次,在組織孩子課間活動時,我讓孩子表演自己擅長的特長,許多孩子大膽舉手,樂于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這時,我看到座在一旁的崔文博小朋友眼睛中充滿的期待,但沒有舉手;我說:請崔文博小朋友給大家唱一首歌好不好,崔文博唱歌可好聽了,老師相信你行!當時的他臉上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小聲的唱了一首歌;最后請小朋友給他鼓掌,并送給他一個擁抱,他一臉天真可愛的笑容打動了我,讓我明白關注每一個孩子,其實不愛表達的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勵,老師更要讀懂孩子的一個眼神和行為。相信孩子,賞識孩子,不斷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在此基礎上,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略的,家園形成一致,學會尊重幼兒。

相信,只要我們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孩子的不自信會漸漸有所改變。

正確關注幼兒


今天剛走進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掉在地上的兩幅畫。

通過我的仔細觀察,屬人為破壞。

“一定是玉海干的。

”我心想。

玉海是我班年齡最小的孩子,活潑聰明又調皮,類似的事件他干過不止一次,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玉海來園后,我把它摟在懷里說:“告訴老師,你昨天干了什么?”“我跟媽媽去姨媽家,跟妹妹玩了。

”我這才記起玉海昨天沒來園。

“老師,這是西昌弄下來的。

”欣欣大聲喊道。

怎么可能呢?西昌是個愛靜的孩子,說話聲音也很小,經常讓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來的嗎?”我問西昌。

她笑瞇瞇的看著我沒有辯解。

“是不是你看到畫太陳舊了,想換張新的?”“不是,我想讓老師叫我的名字。

”原來是這么回事,每天老師都會表揚很多優(yōu)秀的孩子,鼓勵一些表現(xiàn)較差的孩子,而西昌既不優(yōu)秀,也不頑皮,所以老師極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這種方法引起老師的注意。

這件事給了我不小的啟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讓他們都能享受到老師的關懷和照顧,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注每個幼兒


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愛是幼兒感到安全和滿足。實踐證明,一個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確而又理智的愛的孩子,總是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厭棄的幼兒,則常自暴自棄,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比如,有些幼兒喜歡搗亂,活動時常打打鬧鬧,這往往是由于我們對他付出的愛及關注不夠,他想通過搗亂、打架來引起老師的關注,獲得老師的愛。

我在一項有關“幼兒愛什么樣的老師”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我們平時不經意的行為,在孩子心目中卻是愛的表示。他們喜歡這樣的老師:“上課時老師常提問我?!薄袄蠋熃洺1頁P我?!薄八龓臀壹糁讣资犷^?!薄霸谖野职置媲翱湮?。”“她帶我去她家玩?!薄八险n看著我笑?!薄八ミ^我家。”“有一次她送我回家?!薄八形曳滞婢?。”“她說我的眼睛漂亮。”“有一次她打電話給我?!薄八DN业念^?!薄八姷轿野职謰寢寱r總跟他們說話。”“我住院時,她來看我?!?/p>

這些行為看似平常,但它確確實實地代表著教師對幼兒的愛和關注,他對幼兒心理的愛和關注,它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和表情,而要通過各種形式,向每個幼兒表示我們的愛。哪怕只是微笑著看幼兒一眼,關切地說上一句話或輕輕地摸摸孩子的頭。這種愛的表示,可以讓孩子快樂一天,甚至幾天。

改變幼兒的不良行為


情況分析:

軍軍是全園聞名的“新聞人物”,相對于同齡兒童來說他確有不少特別之處,如:無緣無故打人,搶玩具,欺負同伴,不愛學習,常搞破壞,等等。盡管他母親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采取了多種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軍軍在一歲時,被開水燙傷,光醫(yī)藥費就用了將進十萬。他的父親沒有什么工作,整天在社會上混,三天兩頭不回家,即使偶爾回來也是從不管孩子。孩子基本上由母親一人撫養(yǎng),由于媽媽也沒有工作,再加上身體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逐漸使他養(yǎng)成了“沒有人能管我、惟我獨尊”的性格。

學期總目標:

通過創(chuàng)設“小老師”“小幫手”等機會,逐步增強軍軍的自控能力,培養(yǎng)他的堅持性;在活動中,正確對待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積極發(fā)揮他的長處、肯定他的優(yōu)點,使軍軍成為小伙伴都喜愛的好朋友、好榜樣;通過家長交流、取得家園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師的工作。

第一階段目標、措施:

1、通過老師對孩子的觀察、正確對待軍軍的攻擊性行為。

2、逐步增強他的自控能力,培養(yǎng)他的堅持性。

第二階段目標、措施:

1、不在同伴面前損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閃光點”。

2、通過運用各種方法,有意識地樹立軍軍在集體中的威信,讓同伴真正親近他、接納他。

幼兒個案追蹤記錄

第一階段:(3月17日)

軍軍是我班的淘氣鬼,也是全園聞名的“皮大王”,手腳一刻不閑,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課時,愛做小動作,一會兒碰碰積木,一會兒又惹惹小朋友;活動時,更是橫沖直撞,蠻無約束。一天之內,告他狀的小朋友接連不斷:“老師,他打我”,“老師,他搶我玩具”,“老師,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寧。這一天吃點心時軍軍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牛奶將別的小朋友灑得滿頭滿臉。被灑的小朋友委屈得大聲哭泣,他卻瞧著自己的“杰作”,直樂得大笑。我又氣大惱,真想狠狠訓他一頓,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說服教育:“牛奶是營養(yǎng)品,是工人叔叔,阿姨飼養(yǎng)奶牛擠出牛奶,經過辛辛苦苦勞動才得到的,能浪費嗎?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友愛……”他默默地低下頭,看似有所觸動,我也暗喜這一次終于收到成效……

4月3日

軍軍非常敏感,他往往會對外界的各種刺激作出過度反應。他的攻擊性行為一方面是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為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如:飯菜太燙時,他會莫名其妙地摳別人;散步時,他會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畫畫時,他會冷不丁地到別人臉上畫一條線;高興時,他會突然打別人一拳……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不知道。問他對不對,他會承認不對。

第一階段小結:

看到孩子這段時間的表現(xiàn),我認為他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強而表現(xiàn)出來的無意識的失控行為。針對他的這一特點,我認為如果過分關注他,只會擴大他的問題和缺點。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反而會使他感到自己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是個不好的典型,從而更加導致他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因此,在他出現(xiàn)無意識失控行為時,我會設法加以阻止,但決不斥責他,也不實施壓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觀臆斷而傷害他。然后,再找適當的機會,了解他的行為動機,耐心地告訴他同伴間的相處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點。當他稍有進步時,我便馬上大張旗鼓地予以表揚、鼓勵,讓他逐步感受到老師對他的愛和信任。另外,我認為

軍軍表現(xiàn)出來的許多行為特征可能與成人的過多關注有關。他已習慣于成為人們注意的焦點,一旦別人注意他,他就會感覺被忽視,就會作出一些過激反應(包括侵犯行為)以引人注意。所以,我常常"故意"不去關注他的舉動,逐漸使他也"忽視"自己。

第二階段:(5月9日)

今天戶外活動時,軍軍站在臺階上揮動著手臂,很神氣地學交警指揮車輛。我走過去對他說:“你做的真好,真象一個小警察?,F(xiàn)在,老師和幾個小朋友扮司機和乘客,你當警察,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他聽了我的話,用興奮的眼神望著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鼓勵他說:“你看小朋友都在等著你做游戲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個能干的交通警察?!彼谖业墓膭钕?,很快地投入了游戲。在游戲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斷給他以鼓勵,直到游戲結束時,他都始終堅守崗位。對他的表現(xiàn),我及時地給予了表揚和鼓勵,孩子們也紛紛鼓掌向他表示祝賀。

6日5日

軍軍的攻擊性行為使他同伴之間的關系不太協(xié)調,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遠他,滿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擊性行為來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這般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為此,我盡量不在同伴面前損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閃光點”。如當他帶來蜘蛛俠玩具時,我就專門請他介紹、演示玩法并指導同伴玩;當他把散了好久的拼圖整理好時,我便夸他手巧,讓全班小朋友向他學習;當他從家中帶來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時,我就立即把它裝飾在教室里。通過種種辦法,使他逐漸樹立自信,感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學期小結

通過我的計劃的實施,這個孩子漸漸地變了,他不僅漸漸地改掉了以前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而且還經常幫助老師拿送各種游戲教具、擺放桌椅、主動幫助阿婆收拾碗筷等。由此可見,老師通過種種辦法可以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可以讓他在孩子們中間擁有一定的威信、讓大家真正地親近他、接納他。

告狀


這是我到中一班的第二天,孩子們都很可愛,我曾經帶過托小中大班,發(fā)現(xiàn)孩子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喜歡告狀。

今天我們班的離園活動是手工,美工區(qū)的幾個孩子都在折青蛙,這看似一片安靜,其實就在一分鐘前,就有一個小女孩氣呼呼的來告狀:“老師,他搶我的手工紙。”我聽了有些生氣,心想:都是中班的孩子了,不應該這樣沒有禮貌,更何況幼兒園一直很重視禮儀教育的。我和這位小女孩一起來到美工區(qū)來問個明白,原來這位小男孩的手工紙用完了,可是還想折。我明白后,沒有批評他,而是笑著跟小男孩說:“乖,你沒有手工紙可以找老師要,或是和小朋友借,搶別人東西是不禮貌的,別人會很傷心的,你愿意看到小朋友傷心嗎?”他聽了我的話低下了頭,我看他好像意識到自己錯了就問他:“小朋友傷心了,我們怎么辦呢?”旁邊的一個小朋友說:“道歉,她就不生氣了?!彼纯茨莻€小女孩,走到她身邊低著頭說:“對不起,我不應該搶你的手工紙”,“沒關系,我給你一張吧!”說完小女孩遞給了他一張,他們又開心地折青蛙了。

其實,孩子告狀之后,最希望的就是得到老師的公平處理,并不是要老師一定要批評誰,我個人認為老師對孩子告狀之后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有的老師忙的時候對孩子的話不以為然,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真心希望,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要時刻正確引導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如何對待幼兒的錯誤行為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面對幼兒各處不合規(guī)范的錯誤行為,不少教師經常采取懲罰的方式。懲罰雖然能制止幼兒的錯誤行為,但很容易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使幼兒產生逆反心理。有的幼兒在受罰后出現(xiàn)暴力行為,有的幼兒會拒絕學習,對教師不友好。即使幼兒表現(xiàn)出順從,也可能是出于怕受罰。在許多情況下,懲罰并不能保證幼兒產生正確行為,也不能保證幼兒懂得應該怎樣做。

對待幼兒錯誤行為的積極教育方式是引導。引導是幫助幼兒理解并實踐有意義行為的過程,引導的目的在于以積極的師生互動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自律能力,發(fā)展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能力。以幼兒把飯弄撒了這件事為例,如果教師用責備的語氣命令幼兒把撒在桌上的飯清理干凈,這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懲罰,會讓他感到羞恥。如果教師說:"誰弄撒過東西,我這兒有塊抹布,你可以用它把飯粒清理掉,地吧?"這對幼兒來說便是一種引導,不僅給了幼兒糾正自己錯誤的機會,還保護了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對待幼兒的態(tài)度和方式直接影響他們長大后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在制止或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時,一定要讓幼兒懂得哪種做法是不對的,哪種做法是正確的。

一、了解幼兒錯誤行為出現(xiàn)的原因及表現(xiàn)水平,以理解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幼兒

幼兒出現(xiàn)錯誤行為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幼兒的年齡特點。學前階段的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讓他們長時間地坐著等待輪流玩是很難做到的。按照皮亞杰的觀點處于"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和做事情,要求他們讓人分享和給予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教師要調整自己對幼兒的期望,不要強求幼兒表現(xiàn)出超過其發(fā)展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幼兒表達自己需要的方式多種多樣。盡管同一年齡階段的兒童有基本的共同需要,但每個幼兒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尤其是某些幼兒的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再次是家庭的影響。家庭的氣氛與環(huán)境影響幼兒在幼兒園表現(xiàn)出來的錯誤行為實際上是對在家里形成的壓抑或消極情緒的宣泄。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丹·加特來博士分析了兒童錯誤行為的三種水平。第一種水平是嘗試水平,他是錯誤行為的最溫和的形式。在這一水平,幼兒表現(xiàn)出某種行為是在試圖學習如何行動,是在試驗周圍環(huán)境對自己行為的反應。教師在班里經常會看到有的小朋友一邊犯錯

誤,如,拿別人的玩具,一邊用眼睛偷看教師。這時教師必須嚴肅認真的做出反應,告訴他應該把玩具還給別人。教師雖不能過于嚴厲,但也不能放任,因為教師的任何笑意都會讓幼兒獲得錯誤的信息,認為教師并不反對他拿別人的玩具。第二種水平是社會習慣水平。幼兒學習或表現(xiàn)某種行為是因為他們錯誤的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因為他們看到同伴這樣做,或在某種場合他們曾觀察學習到類似行為。例如,有的幼兒說臟話,他并不覺得自己是在說臟話,因為他爸爸生氣的時候常說這些話。這時教師不能因此而懲罰幼兒,而要告訴他應該用其它詞或其他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憤怒。第三種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幼兒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常以激烈的方式對外界做出反應,以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時教師應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幼兒壓力感的真正來源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對壓力做出正確的反應上,而不應把注意力放在幼兒說的臟話和做的錯事上,去懲罰幼兒。

二、針對幼兒的錯誤行為,選擇正確的教育形勢

教師在了解幼兒錯誤行為出現(xiàn)的情景與原因之后,應決定是進行個別引導還是集體教育。如果問題涉及一兩個兒童的行為,適合采用個別引導的方法,且應盡可能私下里進行,以避免當眾讓幼兒出丑。但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把個別幼兒的錯誤公布于眾,讓全體幼兒引以為戒,使被批評的幼兒感到羞恥。幼兒的這種感受會對其產生長時間的、甚至是終生的消極影響。

為了避免幼兒尷尬和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教師可采用集體教育的方式。在集體教育中,教師應盡量避免點名批評個別幼兒,如"××,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坐好!"教師可以通過表揚個別幼兒而使有錯誤行為的幼兒改正過來,如:"今天大家表現(xiàn)得非常好,都你××一樣看著我。""很多小朋友都坐好了,大家都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活動。"這樣既保護幼兒的自尊心,糾正幼兒的錯誤行為,又能使集體活動正常進行。

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是教師面對幼兒錯誤行為的首要原則,但這絕不意味著教師對幼兒錯誤的遷就。當幼兒經教師多次提醒仍無改進,或幼兒之間發(fā)生沖突,幼兒心情煩躁,教師的語言不能發(fā)揮作用時,教師可以讓個別幼兒暫時離開集體活動,或讓他單獨坐在較安靜的地方。在幼兒冷靜下來之后,教師和幼兒交談已發(fā)生過的事情。通過談話使幼兒明白自己錯在哪里,該如何做。

三、給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評價能力

當幼兒出現(xiàn)錯誤行為時,教師要幫助幼兒尋找改正錯誤、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讓幼兒知道下次發(fā)生同樣的問題應如何解決,而不只是讓幼兒知道不應該做什么。教師向幼兒提出合理的、幼兒能理解的行為要求,然后下面強化正確的行為,而不是使用強制、威脅的手段強迫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去做。

教師要有選擇的忽略那些對集體影響不大的個別行為,給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當兩個幼兒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教師不要立即介入。因為許多問題可以由幼兒自己解決。幼兒也需要更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機會越多,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交往的能力就越強。幼兒在試圖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是在自己的思維水平上進行交流的,其交流的內容被互相理解,如果這時教師介入,以成人的思維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會引起幼兒的誤解。

對待發(fā)生較平凡的、有典型意義的錯誤行為,教師可通過設計情景、組織幼兒討論的方式,使幼兒明白應該怎么做。在這個過程中,讓幼兒投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想問題,體會別人的情緒和感受,這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評價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幼兒形成對行為規(guī)范的正確認識,并有情感驅動而表現(xiàn)出正確的行為。教是為了不教,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逐漸培養(yǎng)幼兒自我評價、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師處理幼兒錯誤行為以及沖突時必須體現(xiàn)的教育目標。

相關推薦

  • 如何正確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 家長、教師和社會共同肩負著引導孩子正確行為習慣的責任。我們可以通過榜樣示范、積極的獎勵和后續(xù)指導等方式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并為他們未來的成功和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如何正確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07-24 閱讀全文
  • 面對孩子的“告狀”行為 “老師,他搶我的玩具”,“老師,他不給我看書......”,相信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為,我們是經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齡各方面的影響,幼兒之間的摩擦比較多。面對孩子的告狀行為,我們該如...
    2021-11-27 閱讀全文
  • 幼兒心理行為發(fā)育需關注 關注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影響著幼兒的現(xiàn)在和未來,并對他們的整個人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只有關注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才能全面培養(yǎng)他們的智力、情感、社會和身體發(fā)展。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心理行為發(fā)育需關注”,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07-05 閱讀全文
  • 幼兒園觀察記錄:應對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觀察內容:應對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觀察時間:3月24日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對象:黃萍如 觀察目標: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fā)生。 觀察實例: 生活活動中,有一些...
    2020-08-11 閱讀全文
  • 育兒知識:如何應對中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育兒知識:如何應對中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中班第二學期,我發(fā)現(xiàn)班級里孩子告狀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了,比如“老師,某某某看書的時候一直在說話”“某某某洗手的時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時候不好好玩”等。那么,...
    2020-08-14 閱讀全文

家長、教師和社會共同肩負著引導孩子正確行為習慣的責任。我們可以通過榜樣示范、積極的獎勵和后續(xù)指導等方式來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并為他們未來的成功和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如何正確處理幼兒的告狀行為”,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07-24 閱讀全文

“老師,他搶我的玩具”,“老師,他不給我看書......”,相信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孩子的這種告狀行為,我們是經常能碰到的。由于受孩子年齡各方面的影響,幼兒之間的摩擦比較多。面對孩子的告狀行為,我們該如...

2021-11-27 閱讀全文

關注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影響著幼兒的現(xiàn)在和未來,并對他們的整個人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只有關注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才能全面培養(yǎng)他們的智力、情感、社會和身體發(fā)展。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幼兒心理行為發(fā)育需關注”,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07-05 閱讀全文

觀察內容:應對大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觀察時間:3月24日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對象:黃萍如 觀察目標: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和寬容的品格,減少告狀行為的發(fā)生。 觀察實例: 生活活動中,有一些...

2020-08-11 閱讀全文

育兒知識:如何應對中班幼兒的告狀行為 中班第二學期,我發(fā)現(xiàn)班級里孩子告狀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了,比如“老師,某某某看書的時候一直在說話”“某某某洗手的時候在玩洗手液”“某某某玩玩具的時候不好好玩”等。那么,...

2020-08-1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