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應(yīng)對孩子的任性
發(fā)布時間:2020-10-13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孩子的任性使父母萬分頭痛。面對著任性的孩子,父母們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沖動,劈頭蓋腦地一頓打罵,簡單處理這令人尷尬的局面。但是過了幾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該怎么辦呢?
根據(jù)國外的一些行為科學家的研究,我們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父母選用。
一、強制休息片刻。
對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為懲罰,可采取把孩子帶進另一間小屋,讓他脫離使之興奮的環(huán)境,兩眼冷靜地審視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二、轉(zhuǎn)移注意力。(jyM1.COM 句怡美)
如果孩子愛在客人面前扔東西,不妨在屋里門上設(shè)一只尼龍靶盤,當客人來時,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擲,看誰扔得準。這樣既滿足了小孩的表現(xiàn)欲,又使孩子從游戲規(guī)則中學會約束自己,使無序的亂動遷移成有序的競賽。
三、一個輕柔的暗示。
如果孩子正在撥弄電視機音量,你千萬不要大聲叫罵,不妨在他眼前做一個輕輕走動的動作,再問他:“你知道,媽媽最喜歡怎樣看電視?”然后引導他把音量放小,問他:“為什么媽媽喜歡這樣做?”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
果果一直是我們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最“棒”。確實如此,平時我們對他很關(guān)注。由此也引誘起孩子的任性、有個性!這學期開學到現(xiàn)在孩子們長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個性了,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任性,遇到問題,不第一時間跟老師及小朋友溝通,而是一個人生悶氣,誰也不去理會,包括老師。孩子這樣的轉(zhuǎn)變讓我覺得很…跟果果媽媽交流,反應(yīng):在家里和姐姐也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年齡越大越表露出占有欲以及表現(xiàn)欲。自尊心很要強,容不得比別人差!
在學校這樣的情況發(fā)生也較普遍。比如:旸旸,也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師也經(jīng)常表揚,尤其是回答問題比較完整,老師經(jīng)常在課上表揚,這下果果對自己不舒服了,每次請他做小老師也不愿意……!
上課,有一次玩笑臉花,被我沒收了,表現(xiàn)出不開心,不愛搭理老師……
吃中午飯時,被我發(fā)現(xiàn)插隊,讓排到最后一個,在沒關(guān)注他的情況下,自己走到了位置上,悶悶不樂,飯也不吃了……
以上都是最近幾周的偶爾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不愿意做小老師、不愿意吃飯…經(jīng)過我和他的溝通知道,不愿意做小老師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己沒有毛旸好!不愿意吃飯是因為,以前也有小朋友插隊可是老師并沒有讓他排到最后一個!這下我才知道,向孩子提出解釋,并說明插隊其實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首先我們要做好自己!“小老師”其實每個小朋友都有長處和短處,并不是自己什么都不如毛旸,你有的優(yōu)點毛旸卻沒有,你是有足夠能力去勝任小老師的!
跟家長溝通,孩子這樣的性格與家庭也有適當關(guān)系,果果在家是小姐姐的弟弟,那家長在家里處理孩子的事情要公平公正。因為孩子太要強會導致孩子的不自信,果果有這樣的趨勢,家長要對孩子此類的情緒要進行開解……
我們在處理孩子關(guān)系的時候也要注意,關(guān)注每位孩子的自尊、適當?shù)谋頁P適當?shù)呐u!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讓孩子樂成長!
對待孩子無理的任性
本網(wǎng)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皩Υ⒆訜o理的任性”!
課堂上,炳炳突然大叫起來。
只見他用手捂住一只眼睛,一個勁的喊疼。
我急忙走過去問他怎麼回事,原來他用自己的衣服戳到了眼睛。
我安慰了他一番,叫他試著慢慢睜開眼睛。
他更是顯出一種疼痛難忍的樣子,不停地喊,偶爾睜一下眼睛又閉起來了,我看了一看,沒有什麼大礙,我讓俞老師照看一下他,便去了辦公室。
我走進辦公室的時候他依然用手捂住眼睛,無論我們說什麼,他只是一個勁的說痛。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他是可以睜開眼睛的,只是又在"虛張聲勢”了。
大家沒有辦法,打算是不是該去醫(yī)院查一查,就是這時他睜了一下眼,接著又閉起來了。
我對他說"你家有奧特曼嗎?”"有”"什麼樣子的,能打敗怪獸嗎?”"我家的那個是大的,能打敗。
”他捂著眼睛和我交談起來,似乎忘了有眼傷,我繼續(xù)說"我家去了一個怪獸,你看他們觸角有這麼大!”我用手比劃著。
他忍不住移開手看了一眼,接著捂上。
"你看他的眼睛是這樣張開的”我繼續(xù)說著。
他把手移開眼睛,偷偷地看,"你再看他的尾巴有這麼長”,他干脆把手拿開,睜大眼睛跟我說"我家的奧特蔓很厲害,不怕他。
”大家看到他這樣,都笑了。
他似乎也明白了怎麼回事,便又不說話了,很不好意思的跟著老師回了教室。
當我們面對孩子無禮的任性時,有時采取軟弱的哄,有時采用強硬的要求,結(jié)果都不是很好。
何不抓住幼兒的興趣,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他便會在你的引導下不自覺地忘記了自己正在堅持的事情。
不知道本文“對待孩子無理的任性”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面對任性的孩子運用恰當?shù)姆椒?/h2>
涵涵是我班一個比較情緒化的孩子,平時做事非常任性。那天在喝水環(huán)節(jié)的時候,睿睿拿了筐里的積木玩,被涵涵看見了,馬上跑到我面前告狀。我輕輕地走到睿睿面前說:“小朋友們都去喝水了,我們也一起去吧!等一會再一起玩玩具好嗎?”于是睿睿轉(zhuǎn)身去放積木,可就在這一瞬間,涵涵著急地追上去,并大聲喊到:“我去放!”說時遲,那時快,“嘭”的一聲隨著積木筐落地的一剎那,涵涵“哇”的一聲撒腿轉(zhuǎn)身就跑,我還沒回過神來,她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我莫名其妙地跟在她身后,不知所為。只見她一口氣跑到自己的小床邊,一彎腰就鉆到床底下去了。我問她,她不理我,我拉她,她越往里鉆。我回想著剛才的一舉一動,笑著對她說:“涵涵剛才你做得很對
,睿睿是不應(yīng)該玩積木。你提醒他做得很好!”她依然不理我,大聲痛哭,沒有任何反應(yīng),“是不是老師沒有批評睿睿?”她還是哭,我又想了想,輕聲地說:“是不是沒有讓你來放玩具,你覺得委屈了?”她一聽,哭聲嘎然而止,眼睛瞪著我。像是一下子點中了她的穴道,“那可就你不對了,睿睿他自己拿的積木應(yīng)該他自己去放呀!”她一聽,又開始放聲痛哭起來,怎么辦呢?活動室里可是有一大群的孩子等著我呢!出了事情闖了禍那可是我的直接責任?!昂冒?,下次讓你來放,好嗎?”我脫口而出,我的保證讓涵涵頓然心花怒放,她乖乖地出來聽話地跟著我走了。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任性的孩子,首先我們千萬不要過于著急,因為著急會使自己處理事情時不冷靜,容易產(chǎn)生過激的行為,會使自己做出后悔的事情。我們還要學會運用多種方式方法處理發(fā)生的事情,比如遇到事情是可以采用“冷處理”與“熱加工”相結(jié)合的方法,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解決事情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多給幼兒留一點自尊,轉(zhuǎn)移幼兒的注意力,給他(她)臺階下,這樣會讓任性的幼兒與老師之間更好地解決問題。
另外,幼兒之所以不愿受約束,主要是由于幼兒缺乏必要的社會知識,不懂得社會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對是非和利害觀念還分不清,所以當孩子任性時,我們可以先“妥協(xié)”一下,事后等他冷靜下來再對他進行正確引導。總之,只要抓住孩子任性的特性—自我意識強,好勝心重,有韌性,再運用恰當?shù)姆椒ǎ覀兌〞尯⒆硬辉偃涡浴?h2 style="color:blue">糾正孩子的任性
宏坤是我們小班的一個小男孩,看起來比其他的孩子瘦弱,而且自理能力也很差,宏坤的父母工作比較忙,一直有奶奶照看著。奶奶照顧孫子可謂是關(guān)心備至,樣樣都為寶寶想到了。每天早上來園,奶奶親自幫宏坤把外套脫下來疊好并放好。還要幫宏坤找到自己的小椅子,扶著宏坤坐下,在教室門口再觀察一陣子才安心的離開幼兒園。而其他的寶寶都是自己進教室找到小椅子坐下。奶奶每天都給帶許多零食和一大瓶飲料,而且大多是些膨化食品和碳酸飲料。因為吃零食太多,所以中午就不愿意吃飯了?!》艑W時我們跟他奶奶交流之后得知,一直以來,宏坤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餐,只吃零食喝飲料,不給他就哭,早上不吃飯已經(jīng)成為一種習慣了?!胺钙鹦宰觼碓趺凑f也不聽,有時不由著他,哭著哭著就吐了,最后還得由著他。真沒辦法!”奶奶心疼孫子,每天還是給宏坤帶零食。這不是縱容孩子的任性,任由其發(fā)展的結(jié)果嗎?任性有很大的后天因素。孩子剛一哭鬧,就心軟了,我們對孩子就百依百順。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鬧這個要挾大人的“法寶”,而無休止地惡性發(fā)展下去時,再想解決就很難辦了。孩子的任性常常是為了爭取某種需要的滿足。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講究條件,對于不能或不該滿足的需要一定要堅守原則,毫不妥協(xié)。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道理,往往因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從孩子的立場,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們相通。我們一旦讀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就會多一些順利,少一些失誤。
任性孩子的改變
也許是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寶貝吧,從事了多年的幼教工作,總的感覺是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帶了。如今,隨著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化,家長們的教育觀也在發(fā)生著改變,孩子的個性化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在培養(yǎng)孩子個性化的同時,有時教育者也容易把握不好分寸,造成了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從而,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過于自私,過度任性等等。
我班里有一個小男孩叫陳天澤,長著大大的眼睛,虎頭虎腦的。這孩子挺聰明,對各種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想象力也很好,可以看出其家長應(yīng)該很注重對他的智力培養(yǎng)??墒?通過他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使我發(fā)現(xiàn),這小家伙脾氣太大,很任性。不管犯了什么錯,他從來都不會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
我們都知道,現(xiàn)代社會對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要求都在不斷提高。就算一個人的智商再高,如果他不具備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相信他也不會永遠健康的發(fā)展。近幾年我們經(jīng)常會聽說,某某大學的高才生因不順心而自殺或誤入歧途之類的事情,而且此類事件的發(fā)生機率還在不斷提高。所以,如果家長和老師意識不到這些心理健康隱患,那么對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是很危險的事情。
對于陳天澤的“任性”這一問題,在與其家長做好溝通之后,我決心要幫他改掉這種不良習慣。終于,在我的等待中,機會來了。
有一次準備吃午飯了,在組織孩子們洗手時,陳天澤把桂鴻章推倒了,于是桂鴻章就“哇哇”哭了起來。我接著走過去問怎么回事,小朋友都說是陳天澤把他推倒的,經(jīng)過仔細查看桂鴻章,發(fā)現(xiàn)他并無大礙,這時我懸著的一顆心稍稍安穩(wěn)了些。接著,我拉著陳天澤的手走到一邊,然后蹲下,問他“陳天澤,是你把桂鴻章推倒的嗎?你能告訴老師怎么回事嗎?”這時,他的反應(yīng)是:皺著眉頭,瞪大兩只眼睛,還噘著小嘴,然后氣橫橫的斜視著旁邊的墻,連看都不看我。嘴里還嘰里咕嚕著:“真討厭,哼,氣死我了!”然后就一言不發(fā)了。不論我怎么說什么,他還是那樣生氣地噘著嘴、皺著眉,就是不理我??吹剿@個樣子,我想再繼續(xù)也是徒勞的,就停止了與他的交流,接著去把桂鴻章安慰好就組織大家吃午飯了。
在組織孩子們吃完飯后,我想這件小事有可能就是改變他的一次契機,所以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等把別的孩子們安頓好后,我又一次把陳天澤喊道我身邊。我用手攬著他,輕輕地說:”寶貝,你能看著老師的眼睛嗎?”他聽到后,慢慢地抬起頭,眼神瞄了我一下,接著又閃開了,這時能看出他不像剛才那么生氣了。我又說:”老師不是因為你倒了桂鴻章而生氣,而是因為你不夠勇敢而著急。老師說過,你聰明好學,畫畫也很好,這都是你的優(yōu)點??墒俏覀冇蟹稿e的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犯錯怕什么,改掉還是好孩子。怕就怕犯了錯不改,那不就永遠錯下去了嗎?你想成為不會改錯的孩子嗎?”這時,他盯著我,搖了搖頭小聲說:“不想?!薄罢姘?你確實很聰明,老師希望你以后能變得更加勇敢些,成為知錯能改的孩子,當個真正的男子漢!”接著,他又小聲嘟囔著說:“老師,我真不是故意推倒桂鴻章的,我會跟他道歉的?!蔽腋吲d地說:“好吧,老師相信你,從今以后老師就要看你的表現(xiàn)了……”
說也怪了,從此以后他真的變了。有時不小心碰壞別人東西時或偶爾擠到別人時,他總能接著脫口而出:對不起!他的性格也比以前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比以前顯得更開心了。還有,他前幾天說了令我非常感動的一句話。那是課余時間,我與孩子們閑聊:“孩子們,你們下學期就要升大班了,到時我就見不到你們了。”這時,陳天澤不太大聲說:“張老師,到時我會想你的!”啊!?真的好意外!我說:“寶貝,張老師經(jīng)常批評你,你不生我氣嗎?”他說:“我不生氣,我犯錯時你才會批評我的,我知道我表現(xiàn)好你就喜歡我的……”
多可愛的孩子,看到他的這樣的改變我怎能不感動呢?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
每個人都會逆反心理,一般就是越不讓做的事情,就會越想做。當然在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我們要學會引導開導,讓孩子走出這個逆反階段。那作為老師和家長該如何引導呢!以下就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整理關(guān)于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的內(nèi)容,大家可以一起來看看。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篇一:
當孩子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時,對于父母強加給他的意愿,就開始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而每當這個時候,就是父母對如何教育孩子最為頭疼的時候,這就需要父母、老師在一旁為孩子作出正確的引導。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他們的思想一般都不成熟、不定型、可塑性大,只要父母、老師善于引導,是可以對其逆反心理實行有效的控制的。
在對待存在逆反心理的孩子時,家長和老師首先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guān)系。
其次,就是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yīng)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們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應(yīng)委婉地糾正,而不是謾罵責打。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并在需要時給予正確的引導,成為孩子生活和學習上的好顧問。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篇二:
逆反期也可以說是孩子的反抗期,反抗期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guān)鍵期,成人的態(tài)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的形成。正確認識孩子這一時期的心理現(xiàn)象,有助于家長和教師對孩子實施教育。
第一、分析情況、查找原因
1、動作能力的發(fā)展:小班幼兒身體活動能力已經(jīng)較強,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所以他們就渴望擴大獨立活動范圍,不斷嘗試完成新的事情。但這些要求往往受到成人的阻攔和限制,因此產(chǎn)生了反抗行為。
2、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原先孩子還不能區(qū)別自己的意愿和別人的意愿,現(xiàn)在他們已經(jīng)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讓“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們就想頑強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意愿,但是這種表現(xiàn)往往與成人的規(guī)范相抵觸,于是就有挫折感,從而導致反抗行為。
3、許多反面發(fā)育的'不成熟:這個年齡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一旦他們感到不滿,就會以直截了當?shù)男问奖憩F(xiàn)出來,比如吵嚷、哭鬧,他們不會像大一點的孩子那樣用拐彎抹角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成人認為是故意作對,其實他們無非是忠實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針對某一個具體的人。
第二,、采取措施、正確對待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教師對孩子的行為不要加以干涉,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如果需要孩子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如“一定要這樣”或“不許那樣”等,而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征詢孩子的意見,給孩子留出選擇的余地。
2、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要求是否合理,語氣是否容易接受,如果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就不至于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感到無所適從,也能更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家長和教師不應(yīng)太主觀,對孩子的威信并不表現(xiàn)在孩子一定要服從命令。
3、少命令、少說“不”。經(jīng)常發(fā)命令給孩子,會讓他們感到太受控制和約束,不能發(fā)揮自己的能力,經(jīng)常地否定或者對孩子說“不”,容易挫傷孩子的自信和積極性,使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增強固執(zhí)的強度,教師還應(yīng)分出輕重緩急,平時不輕易命令,一旦比較嚴肅的命令,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必須遵守的事情,也就比較容易服從。
4、用語言和行為鼓勵孩子。常用口頭贊揚、滿意的表情,擁抱加以贊揚鼓勵。及時肯定孩子的恰當行為,使孩子知道什么是應(yīng)該堅持的,什么是不應(yīng)該堅持的,從而有利于良好行為的鞏固。當命令和講道理無效時,可設(shè)法轉(zhuǎn)移注意力,用另一種使孩子感興趣的事來吸引他。
總之,對于這一時期的孩子一定要在心理上多加以關(guān)心和愛護,使之能健康的成長。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篇三:
童時代的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觀念中,父母怎么要求就怎么生活,在成長階段孩子自我意識經(jīng)驗開始成長且完善起來,自我意識與父母教育觀念開始碰撞,因此就有所謂逆反期,在逆反期可以這樣做:
家長是孩子的引路人,在培養(yǎng)孩子身上要有一定觀念,否則對孩子的要求容易出現(xiàn)朝夕幕改現(xiàn)象,致使孩子不知所從。一般來說,人一生離不開做人和做事,做人按感性教育比較好,做事按理性教育好,只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堅持不易的保持一致性,孩子待人處事的觀念才能與家長保持一致,才能本質(zhì)上防止孩子出現(xiàn)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種態(tài)度,不僅僅存在于孩子與家長之間,成年人之間也有,同事之間也很普遍,無非就是你讓我東我偏偏向西的一種心理活動,預(yù)防出現(xiàn)逆反心理也就成了家長解決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基礎(chǔ)性方法,孩子長大了就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畢竟獨立自主是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一篇期望。
憂患意識不僅僅是一種思維,更是人類智慧的體現(xiàn),一旦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觀念出現(xiàn)失誤,孩子出現(xiàn)了逆反心理,以靜制動觀念也就成了家長解決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指導性方法,否則容易出現(xiàn)孩子逆反心理越來越強、越來越完善的傾向,只有采取以靜制動解決觀念,孩子就有了意識經(jīng)驗回轉(zhuǎn)的時間。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篇四:
由于三四歲的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有越來越大的主觀能動性,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xiàn)出更大的選擇性。因此常常表現(xiàn)出任性,不聽話,你叫他這樣,他非不這樣,開始“鬧獨立”。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逆反心理”,是一種心理特點,不必奇怪。
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當,可能加劇逆反心理的現(xiàn)象,諸如:
1.家長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時往往是不許這樣不許那樣;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不想學,父母就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于是容易產(chǎn)生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
2.嘮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歡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這個要這么做,那個要那么做;這也不對那也不是,總是沒完沒了地嘀咕,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最終導致孩子厭煩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
3.漠不關(guān)心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什么都要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時電插座、煤氣開關(guān)也是他們探究的對象,一點不懂其危險性,有時好好的玩具也要拆開來看看,甚至會損壞貴重的家用電器。如果此時父母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不許或不予理睬,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應(yīng)尊重幼兒心理發(fā)育的規(guī)律,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改進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xiàn)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yīng)注意改進,成人應(yīng)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后再進行教育、誘導,說明利害關(guān)系,千萬不要“犟過孩子頭”而火上澆油,把事情搞得更糟。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動卻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這么對他講:“你看那邊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會比他差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會自己走路了。這種方法用得得當,不亞于正面說教。
最后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yīng)及時制止,并講明道理??傊?,我們要認真研究幼兒逆反心理這一現(xiàn)象,并耐心地教育、誘導,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反感。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不是嘮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反感。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篇五:
孩子的逆反心理產(chǎn)生是來源于他們認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獨立活動的愿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他們一方面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經(jīng)驗,不完全恰當?shù)乩斫庾宰?,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是成人。
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口羅口羅嗦嗦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其自尊心,就會產(chǎn)生反抗的心理,就會萌發(fā)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那么,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家長在這個階段可以做:
1.給孩子平等的發(fā)言權(quán)。
當父母讓孩子發(fā)言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1)耐心傾聽。無論孩子講什么,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這是對孩子人格的尊重,也是了解孩子,以便對癥下藥,解決矛盾的一個途徑。
(2)不隨意指責或草率評論。家長應(yīng)克制自己的情緒沖動,讓孩子把話講完,避免隨意的指責引起雙方的不快。
(3)作出積極反應(yīng)。當孩子充分表達意見后,家長應(yīng)作出積極的姿態(tài):“你這個想法不錯,要是再加一點或再改一點就更完善?!奔议L的積極反應(yīng)可以讓孩子心情愉快,充滿成就感,有利于雙方下一次的情感交流。
2.批評孩子切莫傷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長應(yīng)懂得如何熟練地運用批評藝術(shù):
(1)分清場合和措辭。當著親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評孩子,孩子會感到難堪和不滿,也聽不進家長的批評。
(2)批評措辭要適當,切忌“你簡直不可救藥”、“你怎么不如某某學習好”、“你真笨”等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語。
(3)對事不對人。真正懂得批評的家長,著眼點應(yīng)該放在如何促進孩子改正缺點上,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即就事論事,不翻舊賬。
(4)適當冷處理。當孩子情緒反應(yīng)強烈、言語沖動的時候,家長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態(tài)度,等孩子冷靜思考,平息沖動后再作批評。
3.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家長過問、干涉孩子的行動,應(yīng)直截了當?shù)卣f出自己的擔心和憂慮,讓孩子知道家長的愛心。比如,處理孩子放學晚歸這種事情,有的家長是等孩子回家后,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勒令以后不準晚歸。這種處理方式過于急躁,孩子不但沒有體會到家長的愛心,反而對家長產(chǎn)生了抵觸情緒,認為小題大做,管得太寬。
而有的家長則會盡量壓住怒氣,心平氣和地詢問原因,并說明因為不知道你為什么晚歸,心里很著急、很擔心、希望你能夠站在家長的角度,體會家長的愛心和不易,以后早點回來。相信懂事的孩子聽了這一番話后,會為自己的晚歸給家長帶來不安而感到內(nèi)疚自責,對家長的干涉行為也不會產(chǎn)生反事情與抵觸。
理性應(yīng)對孩子的逆反心理聽課筆記篇六:
孩子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越是不讓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這是人們心理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較差,這種欲求也更強烈。
因此家長在這逆反期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guān)系,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2)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yīng)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
(3)家長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總之對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家長應(yīng)根據(jù)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家長更應(yīng)看到逆反心理的積極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xiàn)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辯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chuàng)造的源泉,家長應(yīng)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
教育隨筆:信任你的孩子們
教育隨筆:信任你的孩子們
每天早操和戶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fā)出“站隊”的口令后,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jīng)_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jīng)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著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著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么亂可不是事兒,于是著手調(diào)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yōu)槭裁磁抨爼r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yōu)槭裁聪氘斉蓬^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我又把經(jīng)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喜歡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說:“喜歡?!庇械暮⒆诱f:“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痹诿看蔚幕顒又?,每位幼兒都爭著去做,但教師只是選擇幾個平時能力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間長了,能力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接受,能力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煉,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著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于是,我說:“那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我們怎么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張雅嫻說:“可以看誰的表現(xiàn)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馬上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痹S子揚說:“可以輪換著當,今天你當,明天我當?!焙⒆觽儬幷摬恍?。最后我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天選兩名小朋友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就這樣曾經(jīng)頭疼的問題解決了,在與孩子們的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其實大班幼兒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成熟,日常孩子中許多問題,他們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法,往往是我們大人不信任孩子,剝奪孩子們的權(quán)利,包辦代替解決問題。其實我們要做的恰恰是給孩子們一個機會,帶領(lǐ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商量討論解決問題,僅此而已。
孩子任性怎么辦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自控能力較差,情緒極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那怎樣引導任性的孩子,使他們朝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呢?
一、要嚴、愛適度
現(xiàn)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樣也是老師心中的“寶貝”,在真誠的愛護和關(guān)心孩子的同時,也要嚴格的堅持說服教育,不能隨意順著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使他們知道做的對的,大家會支持他,相反,則得不到大家的認同,使孩子慢慢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
二、以多種方式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對榮玉的教育中,老師告訴孩子,得“第一”的渠道有很多,例如:在幼兒園里幫助老師和小朋友打掃衛(wèi)生、整理玩具、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和小朋友友好相處,團結(jié)協(xié)作等等,都是“第一”的表現(xiàn),都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并不是以不合理要求排在“第一”,大家就會認可。
三、“冷”“熱”處理要恰當
對于孩子的無理要求,要重視孩子此時個性上發(fā)展的特點,“冷”“熱”處理要恰當,對其不合理要求不能遷就,一時難以說服,可采取“冷處理”,使孩子明白無理取鬧所得到的收效是不大的。
四、家園協(xié)同教育孩子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家長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重視幼兒的在園教育,而家長的教育方法不恰當,要求不一致,會使其有機可乘,從而形成孩子在園很聽話,而在家仍是“小霸王”的現(xiàn)象。
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們都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