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發(fā)布時間:2020-10-10 開學第一課 2020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節(jié)目簡介 2020開學第一課育兒心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時間過的可真快,柏文萱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已經四年了,下半年就要上小學了,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要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個人認為首先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這是首要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人從呱呱落地到上學工作,走向社會都是離不開父母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同樣你讓孩子做到某些事情你自己同樣也要能做到,譬如和孩子一起學習啊,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身子女希望有一個伙伴,如果家長和孩子做伙伴孩子開心,家長也會找回童年的記憶,孩子的言行和愛好都是在家長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特點的,和孩子一起學習,在一個書的環(huán)境里,在大自然中,你會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沒有哪位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盡管我們不斷努力把最好的物質生活都奉獻給孩子,以此來彌補我們曾經的美夢,但關注孩子生活習慣責任心的培養(yǎng),在當今社會應該是不可缺失和不容忽視的,犯了錯誤就要勇于承擔,自己的東西就要自己擺放好,做事不拖拉作業(yè)按時完成,同時也要讓孩子有時間管理的責任,在什么時間內做什么事情,同樣在教育孩子方面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同時也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多加指教。Yjs21.Com
總之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不能希望一天就立竿見影,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有步驟的進行。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觀念: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育兒觀念: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最近,經常聽到有的父母朝著老師抱怨,抱怨孩子在家不聽話、除了看電視就是看電腦,要么就是玩手機玩pad,抱怨的同時讓老師多管管,殊不知,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就是孩子的鏡子,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其實,只有管好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就買了智能手機,這牌子那牌子的,當時我和孩子爸商量這個玩手機危害太大了,為了孩子咱還是先不用這樣的手機,于是我倆拿的手機只能接打電話發(fā)信息,那時候孩子根本就不知道手機都有哪些功能,也就沒有對它著迷。
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捧著手機在玩的時候,孩子就會問我,媽媽我也想玩兒,這個時候我就花了1000塊錢給他買了個小天才,我告訴他,小天才就是寶寶的手機和電腦,寶寶信了,從上面學了很多。
再往后,孩子上幼兒園了,接觸外界越來越多了,也想著多看點電視和電腦,這個時候我們倆商量把家里的有線電視給停了,開始和他去新華書店,去圖書館,慢慢的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好習慣。
到現在為止,每個周末我們都會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自己選擇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在電腦上看動畫片,或者他想玩手機的時候就讓他玩一會,但是,每次玩著玩著,玩了不一會就不想玩了,一個是因為他不癡迷,二個是很多游戲他都不會,提不起興趣。說實話,在對待電視、電腦、手機等的問題上,近幾年了,我和孩子爸也是忍了又忍,孩子爸愛看電影,我又好看電視劇,每每孩子在家的時候我們都會默契的把手機放下,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讀書。
因為我相信: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并不是靠父母大喊大叫,要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父母首先要有好的習慣。如果父母自身沒有好的習慣,不尊重孩子,總把自己當“首長”,把孩子當“部下”,除了命令就是指責,自己為所欲為,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不是打麻將就是打牌,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電腦,不是大聲喧嘩就是大吵大鬧,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言行舉止,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又怎么會成為好孩子呢?
因此,父母首先要給自己立個規(guī)矩,只有管好自己,才能教好孩子。
育兒心得: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育兒心得: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案例中的陽陽是個內向、膽小的孩子,而造成陽陽這種性格的原因,應該來自她的家庭。從案例中看,陽陽的媽媽對陽陽的舉動感到很不耐煩,甚至在家還打孩子,陽陽沒有得到媽媽足夠的呵護和關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陽陽的這種性格?,F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像陽陽的媽媽一樣,沒有真正認識到做父母的責任,沒有認識到科學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成功的重要性。
如果我是陽陽的老師,我會進行多次家訪,細心了解陽陽各方面的情況,和家長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把孩子在園的表現情況告訴父母,孩子喜歡做什么,喜歡和誰在一起玩,幼兒能勝任一些什么事情,甚至一些關于孩子的小故事。告訴家長打罵孩子會給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造成傷害,會讓孩子產生遺棄感和恐懼感,長大了會自暴自棄、逆反心理強。向家長講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既要負責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既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教會孩子學習知識,又要教會孩子學會做人。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然后,將一些成功父母的經驗和科學育兒的知識讓陽陽家人進行學習,了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了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另外,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如:親子活動、家長會、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等,讓家長能親自參與到幼兒活動中,以此來了解幼兒園的性質、課程設置、目標等。并可以全面直觀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游戲及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況,同時也培養(yǎng)了親子情感。也可以從中發(fā)現孩子的不足,有針對性的與老師配合,給孩子以幫助和教育。同時家長之間也增進了了解,能更好的溝通,減少摩擦。另外,在提升家長各方面能力的同時,讓家長多關心陽陽,幫助她樹立自信,并保持家園一致化教育,促進孩子全面、和諧地發(fā)展。
育兒觀念: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人世間的所有情感中,最深厚的莫過于母情。孩子則是母親手中正在雕塑的作品,作品的好壞與母親的素質密切有關。
在人生幼兒時期這個最重要的階段,孩子面對的第一個老師就是母親,這個時期兒童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母親起著重要的作用。
戰(zhàn)國時有三遷的孟母,晉時有退醉的陶母,唐時有和丸的柳母,宋時有刺字的岳母,古代在生命得不到延續(xù)保障的年代,出現了身體或許瘦弱而精神充佩的偉大母親,從前的母親在孩子面前是自信的,品品代代遺傳、復制、放大,進而成為社會的本色。戰(zhàn)火紛飛的年月里,面對槍林彈雨,有多少母親送兒當兵上前線,貧窮時期的母親夜夜與油燈為伴,手中的紡車是兒子求學的經濟來源,當今數學奧林匹克金獎的得主就是出自寒門,父親長年臥床,是母親認準一個理“腹有詩書氣自華”,靠打工、養(yǎng)紡供兒子讀書,當中外記者采訪這位母親教子的秘訣時,母親的話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感動,兒子從小沒有進過一次飯店,沒穿過一件好衣服,兒子的這點出息是苦出來的。
孩子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每個家庭的關注。一次我們去家訪,3歲的孩子有一大堆玩具不玩,正在抱著一幅麻將牌玩,還能告訴我們那是“幺雞”,那是“白板”并熟練的在地上擺起來后來才知道孩子的母親喜歡搓麻將邊搓邊逗著孩子。較少的,因為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大多數家長還是很注意對孩子早期教育的。孩子的精神需求,人個塑造,是影響他們素質的全面提高的重要的原因。好母親會教給孩子打獵的技巧而非能填飽肚皮的肉。常聽有些家長說,我們文化水平不高,不會教育孩子,家長的知識不等同與家長的素質。宋代賢相寇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它的母親雖沒有什么文化,卻懂得教子做人之道。
學習了古代母親以及教子成才母親的高思想、高品質,我們現代母親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擁有更高的素質。由此,便聯想到一句話:經歷過凄風苦雨,承襲了苦難基因的種子,才可能長成擎天大樹。
育兒心得:父母孩子的愛
育兒心得:父母孩子的愛
我家孩子從小比較內向,膽子小,不大敢與外人說話,為改變這種現象,做為父母,我想了很多辦法,再配合幼兒園里老師的教育方法,終于初見成效。其實也沒什么秘訣,就是——愛、關懷,多加以鍛煉、給予自信。
1、每天只要他想和我聊天,即使我的手里有事情,也要停下來,認真地來傾聽孩子。
我們只是個被傾述對象,讓孩子多說,我們也不多加意見,碰到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時,才稍加指引,讓他往正確的方向去想問題。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還沒有入睡的時候,是他最盼望的時間,我總會抱著他,聊著他在幼兒園發(fā)生的事情,然后再給他講幾個勵志小故事。
2、誰家父母不愛孩子,但愛別深埋心底,要把愛說出來。
我經常抱著孩子說:“媽媽愛你,媽媽喜歡你,你一定要好好的成長,媽媽會在你身邊陪伴、支持你的?!庇袔状魏⒆踊貋碚f幼兒園里有小朋友打他,這個時候我會蹲下來問他:“那個小朋友是故意的嗎?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我們要原諒他,如果他是故意的,寶寶要先學著自己來解決,可以先告訴那個小朋友‘打人是不對的,好好團結友愛我們才能玩得開心快樂,但如果你還打我,我就不愿意和你做好朋友了’”。一般這樣說也就能解決了。當兒子這樣解決了問題的時候,他會很高興的回來告訴我,這個時候我會不失時機地說上一句:“你好棒,真有男子漢的風范,這樣處理事情你們倆個都不會再生氣了對嗎?多快樂呀!”也有這樣做還是處理不了的,這個時候,我就會告訴孩子可以適當的尋求老師的幫助。對于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讓孩子從小學會從容平和的自己處理問題,如此成長,對健康的性格是一種保障。
3、多與其它家長溝通。
現在這些孩子,讓我們做父母的很無奈,我在四處尋找著和我有相同情況的家長。在孩子三四歲時,通過網絡,我在本地找到了十幾個孩子年齡相仿的網友,我們經常在網絡上討論問題。記得在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地方還不適應,包括孩子,也包括我們家長,這樣情況下,有一些家長送孩子去過幼兒園,她們給我講了很多常識及注意事項,還有如何渡過孩子初上幼兒園的適應期。這些真的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解決了不少困惑,所以,多與其他家長交流,多借鑒其他家長的經驗,真的很必要。
4、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現在很多家長感慨孩子沒有禮貌,對長輩沒有尊敬心,這一點上,我認為,我們在教孩子文明禮貌的同時,也要嚴于律己,例如:當著孩子的面不能罵人,說粗魯的語言,對長輩都要用尊稱,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爭吵,時時刻刻把這些事放在心上,自己做到,孩子自然也學到,何況禮貌用語也是道德品質的體現,希望孩子做好這一點,自己一定要率先而為。
5、擁有健康的心靈,才會過得快樂的人生。
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一個人是不能獨自在社會上成長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有他人的相輔相成,所以教孩子學會感恩,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例如,當孩子學到古詩《憫農》的時候,對種地的農民伯伯,要學會感恩,從而也要珍惜每一粒糧食,當每一年的老師節(jié)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能忘記所有教過你的每一位老師,是她們一點一滴的、辛辛苦苦的教會你很多的知識,還有身邊的很多人,時常教孩子擁有感恩的心,讓孩子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這也是快樂的源泉。
6、創(chuàng)造機會,帶孩子出去,多多加以鍛煉。
適當帶孩子出去走走,可以親近自然,看看青山綠水,也可以適當去放松,去游樂園玩玩,還可以有意地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去,讓孩子在人多的地方自己找小伙伴玩??傊?,我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在盡情享受童年的樂趣時更能得到成長中的鍛煉。
7、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1)我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強,歸功于他有一對懶得出奇的父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我們的這種懶,是一種刻意懶,其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學會獨立,不能老依賴父母。
(2)要有一個弱勢的媽媽,就會有一個強勢的孩子。
我經常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個弱者,尋求孩子對我的幫助,讓孩子幫我,使他有一種保護感,從而鍛煉出他的那種“強勢”。
孩子的成長步步是關鍵,就像是種下的小樹苗,要將其扶正扶直,將來才能長成筆直的參天大樹,愛孩子,千萬不能忽略童年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細心呵護,用愛陪伴。
以上是我的幾點做法與感受,或許有失妥當,希望能與其他家長共同探討,讓我們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