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情緒流淌:應對情緒沖突父母孩子一起成長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幼兒園排泄情緒說課稿 幼兒園健康情緒說課稿 幼兒園優(yōu)秀說課稿和你在一起孩子需要充分體驗不同的情緒給自己帶來的感受,也需要體會當情緒得到抒發(fā)之后的愉悅感受。所以父母需要引導孩子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不傷害環(huán)境的前提下,讓情緒得以抒發(fā)。
3歲多的齊齊放學后,跟媽媽回家,路上在超市買了包餅干拽在手里,回到小區(qū),幾個正在玩滑板車的大孩子湊上來:“齊齊,你手里是什么呀?吃的嗎?”齊齊下意識地捂住餅干袋子,大孩子們?nèi)氯轮骸褒R齊,小氣鬼!不給我們吃,就是小氣鬼!”齊齊還沒回過神來,大孩子們已經(jīng)鬧哄哄地騎著滑板車走了。齊齊氣鼓鼓地回到家,媽媽讓齊齊換鞋,齊齊生氣地喊:“討厭!”把鞋子狠狠地扔在地板上?!褒R齊,你那么生氣呀!來,扔這個吧!”媽媽說著,遞給齊齊幾個海綿球,齊齊使勁地扔著,邊扔邊叫:“討厭!討厭!討厭!”扔了一會兒,齊齊開開心心地去洗手吃餅干了。
齊齊顯然是因為被大孩子說成小氣鬼而生氣。齊齊媽媽的一句話,表達了兩層意思,給予了孩子兩個支持。第一是替孩子表達了“生氣”的情緒,第二是引導孩子安全地把情緒抒發(fā)出來。在孩子情緒爆發(fā)的當下,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這兩件事。
孩子正在體驗“生氣”的情緒,父母幫孩子用語言命名這個情緒“生氣”,孩子就會把體驗到的情緒感受跟情緒的名字對應起來,幾次以后,當他再度生氣的時候,就能正確地用語言表達出來。表達情緒這件事對孩子很重要,對成人更是如此。當我們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當下的情緒,我們就不會被情緒左右,就能有意識地去調(diào)整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有很多成人,一輩子都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原本只是為某個人的一句話或者一件事而生氣,當下通常不會表達,轉(zhuǎn)了幾個彎,會在別的人別的事情上過不去,原本只是簡單的一個生氣的情緒,結果卻派生出許多復雜的情緒。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回到剛才的案例中,齊齊媽媽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給了孩子幾個海綿球,孩子通過扔球的過程將情緒抒發(fā)了出來。在兒童情緒發(fā)展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充分體驗不同的情緒給自己帶來的感受,也需要體會當情緒得到抒發(fā)之后的愉悅感受。所以父母需要引導孩子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不傷害環(huán)境的前提下,讓情緒得以抒發(fā)。跺跺腳,跑一跑,捶捶枕頭,叫一叫、喊一喊,大哭出來等等,這些方式對于孩子來說都是健康的宣泄情緒的好方法。
在孩子爆發(fā)情緒的當下,父母只要記住做好這兩件事就可以幫助孩子的情緒健康發(fā)展,而要做好這兩件事,父母必須同時學會覺察,管理自己的情緒。這對于父母來說是極大的挑戰(zhàn)。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請正確應對孩子的情緒
嬰幼兒期是孩子情緒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此時家長往往因為孩子無緣由的鬧情緒而無所適從。孩子在這段時間里不僅體驗著安全、快樂、滿足、親密和依戀,同時也體驗著大量的負面情緒如:憤怒、悲傷、敵意、抑郁和挫敗感。而家長要做的就是識別和了解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有家長這樣說過“我兒子才五歲,在家里特別愛發(fā)脾氣,好說歹說都不管用。每次他發(fā)脾氣的時候,我總想給他一巴掌,然后將他關起來自我反省??墒怯钟悬c舍不得!”我就反問她“您知道孩子為什么發(fā)脾氣嗎?孩子那時的內(nèi)心感受是什么?孩子想要表達什么,想要達到什么目的呢?”家長想了想說“屁大點孩子能為什么事,總是莫名其妙的唄!”這就反映了好多家長其實并不了解孩子鬧脾氣的原因和目的。孩子也不懂自己鬧脾氣的方式對不對,面對發(fā)脾氣的孩子我們該怎辦呢?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的情緒有正確的識別。
常有這樣的情況:早晨剛剛起床,媽媽讓孩子自己穿鞋,然后著急的去給孩子做早飯。結果突然聽到孩子哇哇大哭,還用腳踢地上的鞋子。媽媽見了以為孩子不想穿這雙鞋,就又給孩子換了一雙鞋,剛剛轉(zhuǎn)身孩子又發(fā)作了。氣的媽媽大發(fā)脾氣,嚴厲的訓斥孩子。事后媽媽才知道,當時孩子是因為自己穿不上鞋而氣的大發(fā)脾氣,后來是氣媽媽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所以家長要識別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為什么發(fā)脾氣,或者家長可以適當給出孩子幾個選擇,如問孩子“寶寶你是不想穿這雙鞋還是你穿不上鞋呢?”,這樣媽媽就會慢慢明白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并游戲模仿憤怒是什么樣子的,悲傷是什么樣子的,開心是什么樣子的……等到孩子學會了各種情緒,那么他在表達的時候就會正確運用了。
其次,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有時候孩子在發(fā)脾氣或哭鬧的時候并不是在悲傷或憤怒,他只是想要讓父母關注他,知道他有什么需求。其實處于嬰幼兒期的孩子對情緒沒有正確的認識,家長可以試著通過游戲讓孩子明白哭是傷心的時候運用的,憤怒是委屈的時候運用的……然后在了解了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后告訴孩子“寶寶,媽媽剛剛不知道你是想要干什么,以后你可以告訴媽媽,因為發(fā)脾氣其實是很傷心的?!边@樣就可以培養(yǎng)孩子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學會合理的表達情緒。
最后,家長要促進孩子自我疏導與管理各種情緒的能力。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一點,發(fā)脾氣是可以的,但是發(fā)脾氣的時間過久對身體有害的。然后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是每一件事發(fā)脾氣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時候好好地表達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效果。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學會是否需要發(fā)脾氣。最后,我們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實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大多都是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比如一個人憤怒的時候喜歡砸東西,那么他的父母中往往有類似通過破壞來發(fā)泄憤怒的行為。所以家長自己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對于引導孩子十分重要。
總之,對于孩子總是鬧情緒、發(fā)脾氣的家長來說,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情緒的識別、體驗和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這將提高孩子的生活質(zhì)量和將來的人際關系等等!
幫孩子輕松應對考前情緒
一、自我診斷:您的孩子是否具有以下的癥狀?
癥狀一:一想到考試就緊張激動,呼吸加快,心跳加劇,肌肉緊張,甚至身體也不由自主地抖動。
[處方]找一兩件高興的事去做,也可以講述一些發(fā)生在身邊的愉快故事,與家長在飯桌旁講一些高品位的幽默小品。這樣,整個家庭氣氛就會變得輕松活躍。或者有意識地做些家務,如整理自己的臥室、掃掃地、擦擦桌子等。陪父母聊聊天,出去散散步。也可以適當?shù)厝フ彝瑢W輕松輕松,因為有著共同奮斗目標的同齡人在一起可以互相鼓勵,找到慰藉。
癥狀二:失去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一定考不好。
[處方]自信心不足,重要原因是對學習的知識不能扎實地掌握,還存在知識空白點。這時要做到根據(jù)實際情況,盡可能夯實基礎知識。另外也要注意回憶自己的優(yōu)點和考試的成功經(jīng)驗。早晨起床時馬上暗示自己心情愉快、有信心,適當與同學進行交流以放松情緒。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多進行本書中所列舉的提高自信心的心理訓練,克服自卑情緒?;蛞詡ト?、杰出人物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優(yōu)秀人物,遇險不驚、沉著機智是他們的優(yōu)點,這正是在高考臨場中要樹立的典范,在心中樹立他們的形象,也能幫助自己以良好的心態(tài)參加高考。
癥狀三:越是臨近考試,越是覺得知識生疏;越是拼命復習,越是覺得掌握不扎實。
[處方]這是心緒緊張的具體表現(xiàn),屬于正?,F(xiàn)象。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疲勞戰(zhàn)術的惡果,必須緩和繃得太緊的神經(jīng)。具體方法為:適當參加文體活動.但不能過于劇烈;一旦感覺到學習得特別疲勞了,立即放下書本,休息鍛煉。即使在這時,頭腦里仍然要注意對知識系統(tǒng)的完整梳理和把握。
癥狀四:心情煩躁,容易發(fā)脾氣,對很小的事情也容易發(fā)火。
[處方]在疲憊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情緒,有時也很容易發(fā)火。內(nèi)向的考生這個時候可出去散步,看看風景,平復心情;外向的考生在不傷害他人和自身的情況下發(fā)泄一下,如大笑、大哭、打枕頭等,但要有度,否則引起情緒失控,只會適得其反。
癥狀五:懷疑自己得了“健忘癥”,不僅對所學知識常常遺忘,日常生活也出現(xiàn)丟三落四的現(xiàn)象。
[處方]這時需要暫時放下所有功課,做一些放松訓練,以減輕直至消除這些不良反應。具體做法是:全身放松地坐在一張軟椅上,腳撐著地,兩臂自然下垂,雙眼微合,深呼吸10次。吸氣時收小腹,繃緊身體。呼氣時要慢慢放松下來,心中默念:我的左手變得很沉重,我的右手變得很沉重……就這樣把左右手、臂,眼、腳都緩慢地默念2―3遍,同時專心體驗各部位的沉重和松弛感。然后默念:我現(xiàn)在開始全身放松,我感到非常輕松、非常的舒服,我的心情很愉快……為配合訓練,也可選一些輕松舒緩的樂曲作為背景音樂。
癥狀六:身體狀況出現(xiàn)問題,如嘔吐、拉肚子、過敏等。
[處方]身體出現(xiàn)不適,就要注意合理飲食和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用刻意地吃得特別好,如果腸胃不適應的話,反而會收到負效果??荚嚽凹炔豢煽崭?,也不可過飽。要忌暴飲暴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每天定時睡覺、起床,調(diào)整好“生物鐘”也是保證最佳身體狀況的方法。很多身體不適的原因也有心理緊張的因素,可以參照消除緊張感的方法使自己放松,心理上輕松了,身體上的壓力也能減輕不少。
癥狀七:出現(xiàn)失眠,晚上難以入睡,越是逼著自己睡,越是睡不著,結果白天沒有精神。
【處方]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誘導自己睡覺。如上床后熄燈,躺下仰臥,做一次舒暢的深吸氣,然后徐緩地往外呼氣。在第二次吸氣時,默默地對自己說:“放松,放松,……”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反復地用一些不致引起自己情緒激動的詞語和景象來占據(jù)自己的思想。用這個方法來催眠。不可急躁,不應急于求成。
癥狀八:臨考怯場,一進考場就感到巨大的壓力和恐懼感,不能放松下來。
[處方]考試前做好精神、物質(zhì)上的準備工作,有利于放松緊張心情。精神準備除了要凋整好情緒外,也可以適當做些“幻想式的應考法”測試,暗示自己能夠沉著、成功地通過考試。還應熟悉到考點的行車線路,考場所在的學校、樓層、教室,考場位置和自己的座次、編號甚至廁所的位置。看考場后,心里不斷暗示自己:我的座位真好,我一定能正常發(fā)揮。這些準備工作都能緩解怯場心理。
癥狀九:精神難以集中,總是走神,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吸引。
[處方]當注意力集中得不是很好時,最好先放松一下而不是拼命地去看書,適當放松一下再回到桌前看書時,會發(fā)現(xiàn)你的注意力比沒放松前強很多。有些考生復習得很累了,在有厭倦心理的情況下,注意力就難以集中。這時應該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做一些比較容易做的題目,不要做非常難或怪的題目,然后從易到難,精神狀態(tài)會更好一些。
癥狀十:一緊張就想上廁所,在考場上也總想上廁所。
[處方]這種現(xiàn)象是緊張造成的??记皫滋烊裟苊刻扉e侃、散步或娛樂一陣,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預防應考尿頻現(xiàn)象的發(fā)生。同時控制飲水量,這對降低排尿頻率大有幫助。在考試當天,早、午餐少喝或不喝飲品,少喝一點菜湯??纪旰髣t可適量飲礦泉水,以供新陳代謝所需。另外,在飲食中適當降低含鹽量,以免因口渴而飲水過多。
父母應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緒智力
情商是近年來心理學家探討的一個熱門的話題。那么什么是情緒智力呢?專家們把它定義為四個主要的成分:
一是準確和適當?shù)刂X、評價和表達情感的能力;二是運用情感進行思考的能力;三是理解和分析情感并有效地運用情感知識方面的能力;四是調(diào)節(jié)情緒,以促進情感和智力發(fā)展的能力。
其實,這個定義強調(diào)了情感對智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可以使人更加聰明。那么怎么樣來促進孩子情緒智力的發(fā)展呢?
第一,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先來做個測試吧!
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
身為父母的你,這時候的反應會是……
答案A——“這種小事別放在心上。”
答案B——“你不會也教訓他嗎,你有沒有打回去?”
答案C——“我現(xiàn)在很忙,晚一點再說。”
答案D——“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你的答案會是什么呢?
讓我們公布正確答案吧!重視孩子情商的父母親之答案,會是最后一個——D。
原因是什么呢?因為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也就是說,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因此父母在這個情況下,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現(xiàn)有的情緒狀態(tài):“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了,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
也就是說,現(xiàn)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么隨后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diào)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在協(xié)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后,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fā)問及傾聽,孩子就會愿意開口說話,培養(yǎng)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第二,幫助孩子發(fā)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鐘。而最近的實驗發(fā)現(xiàn),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松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我認識一個媽媽,周末會帶著她初二的孩子去上瑜珈課。原因是她發(fā)現(xiàn)孩子上了中學之后,個性變得急噪。而她自己有做瑜珈的習慣,就帶孩子一起去上兒童班。孩子漸漸地學會靜心,放松的技巧,脾氣也隨之溫和多了。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yǎng)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xù)做有氧運動20分鐘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nèi)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第三,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wěn)以對,并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系上也會得心應手。
父母親該如何著手,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事實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只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yōu)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yōu)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zhì)。比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zhì),而并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如果要稱贊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念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
第四,培養(yǎng)孩子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給他們的最佳的禮物就是:一份無可救藥的樂觀心態(tài)。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tài)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樂觀孩子的重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懂得對事情做正面的思考。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有次老師當眾批評他的歷史成績。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因此而覺得有失顏面而耿耿于懷。然而他做了心態(tài)上的調(diào)整,笑著跟媽媽說:“幸好老師批評的是我最爛的一門科目,如果我最好的一門科目還被他批評,那我不就更慘了?!庇羞@樣的正面思維能力,就是樂觀特質(zhì)的精彩展現(xiàn)。因為他知道怎么在任何環(huán)境中看到事情的優(yōu)點面,從而避免了負面情緒的不當干擾,而找到激勵自己的動力。
為了幫助孩子學會看到事情的優(yōu)點面,父母親應常常用正向發(fā)問的方式啟發(fā)孩子的思考,比如“今天認識的這個新同學,你覺得他有什么優(yōu)點?”
而在碰到挫折時,例如孩子上臺演出不理想,爸媽不該說:“你今天怎么回事,表現(xiàn)得一塌糊涂。”而該用:“這次可能讓你自己失望了,那你覺得有沒有什么值得肯定的部分呢?”如此一來,孩子就有能力去思索正面的答案,例如“比起上次還是略有進步”,或者是“學到了重要的經(jīng)驗,下次上臺該做更充分的準備?!?/p>
正向思維能力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時多花點心思,父母親就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出樂觀的正向思考習慣。
第五,培養(yǎng)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安排些機會,歡迎孩子的玩伴來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學習,以及共同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時刻(如生日等)。重視情商的父母親在孩子參加這些團體活動時,關注的焦點不會是孩子與他人的比較結果,例如“我的孩子個頭比別人高多少?”,或者念著“我的孩子學習比別人快還是慢?”父母親該觀察的是,孩子在和別人的互動當中,他是主動和他人說話?還是害羞不開口?當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是什么反應?而萬一與他人發(fā)生矛盾,他又是如何回應的?為了防止自己又落入“與他人較量“的慣性思維中,家長們不妨準備個小的筆記本,提醒自己觀察的重點,并做記錄。
此外,也應鼓勵孩子學會分享。
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聚會,臨離開時,她的媽媽做了一個特別的安排,拿出一個紙袋,要女兒送我們每個在場的同學一人一張相同的磁帶(那時還只有磁帶),現(xiàn)場頓時一片歡呼,因為那是我們共同偶像的最新歌曲專輯,同時也不免狐疑:“不會吧?哪有壽星送禮的道理?”
同學說:“我媽媽的意思是,每個好友一份,這樣在我們念書很累的時候就可以聽同樣的音樂,有著同樣的心情,讓我們感情更加親密?!币恢钡浆F(xiàn)在,我都還記得這個貼心好禮。而現(xiàn)在想來,這個同學媽媽的做法,不但讓孩子會記得這個特別的聚會,更重要的是,她教導了孩子如何分享快樂。有些父母親在孩子的派對中,只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注意力的焦點,而錯失了培養(yǎng)孩子人際關系能力的良機。真正高情商的家長,則會鼓勵孩子去招呼大家,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
同時,也別忘了鼓勵孩子主動向他人提供協(xié)助,這是團隊協(xié)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特質(zhì)。父母親該多鼓勵孩子觀察別人的需求,而主動提供幫助。不妨常問孩子:“你有注意到有誰特別需要幫忙嗎?”,“你覺得你能夠做些什么去幫助別人嗎?”而在孩子提供他人協(xié)助時,例如幫家人提東西,則該立刻給予及時的表揚,如此一來,孩子就能夠培養(yǎng)出團隊意識及協(xié)作能力。日后無論對工作還是生活,皆會大有助益。
14、15歲之前,是情商能力培養(yǎng)及形成的重要時期。家長若能積極地進行情商教育,從而培養(yǎng)出孩子良好的情商能力,就能讓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強,得以應付學習和生活中的低潮與挑戰(zhàn),讓孩子有能力去經(jīng)營一個成功與快樂并存的美好人生!
讓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讓孩子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設個“出氣角落”
孩子和成人一樣,有脾氣、發(fā)脾氣都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在家里設定一個專門的區(qū)域,作為全家人發(fā)泄情緒的場所。父母與孩子共同約定,無論當時心里有多不痛快,都不能隨意發(fā)作,也不能遷怒別人。深吸幾口氣,把氣憤、難過等強烈的感情壓抑下來,立刻參與到其他活動、游戲或工作中去?;氐郊乙院笕杂X得心里不舒服的話,完全可以一頭扎進“出氣角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宣泄“情緒垃圾”。
當孩子在“出氣角落”宣泄情緒時,父母盡量不要打擾他,除非孩子覺得有人陪他聊聊天更好。當孩子自愿從“出氣角落”出來的時候,父母將會看到一張神清氣爽、笑逐顏開的可愛面孔。他們還會主動分享反省的心得體會,尋求父母的理解與支持。
布置“出氣角落”的2點建議:
1?!俺鰵饨锹洹笨梢允且粋€寬大的舊沙發(fā),或是幾張軟墊子,最好能有一個簾子(方便與其他空間隔離開),布置得溫馨舒適些。
2。可以放些舊的毛絨玩具、畫筆、白紙、小杠鈴、圖書等,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習慣的發(fā)泄方式,如拍打毛絨玩具、胡亂涂鴉、做點運動、閱讀喜歡的書籍等。
●打個秘密暗號
孩子最喜歡秘密,也最珍惜秘密。父母的一方可以與他設定一些“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暗號,比如眨左眼表示“干得不錯”,眨右眼表示“繼續(xù)努力”,右手小指碰頭表示“停下來,想一想”,豎大拇指表示“你是我的驕傲”等。平時可以適當使用這些暗號,形成相互間無言的默契。當孩子拿到五角星,父母眨一下左眼,他會比聽到口頭表揚更加興奮和喜悅;當孩子學會跳繩,父母眨一下右眼,孩子將備受鼓舞,更加勤于練習。當然孩子也會時不時打出幾個動作,看父母是否心領神會,父母必須要反應敏捷才行。
在孩子即將當眾發(fā)怒的時刻,再多的勸告都已經(jīng)蒼白無力,甚至只起到反向的作用。此時,父母充滿信任的眼神,加上右手小指碰頭的有趣動作,卻有神奇的效果。孩子的臉部線條可能會變?nèi)岷?,急促的呼吸也漸漸平緩,緊握的雙拳伸展開,一場“危機”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化解了。當孩子暫時平靜下來后,父母最好馬上帶著他遠離當時的情境。
●來個“亦褒亦貶”
有時候,批評不當也可能導致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
1。分寸把握不到位
父母千萬要記住,不贊成孩子的某種行為并不是對他本身的否定,一定要就事論事。比如孩子平時一向很乖,有一回感冒了卻提出要吃冰淇淋。父母假如借題發(fā)揮,由這一事件輕率得出“你就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小孩”這樣的結論,孩子當然會忿忿不平了。
2。表達過于直接
開門見山的責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父母想指出孩子當天上午對長輩沒有禮貌的言行,聰明的做法是先從孩子的優(yōu)點說起,贏得他的好感,特別要列舉他平時禮貌待人的“閃光事跡”,隨后引出上午的不禮貌事件,形成強烈落差,最后請孩子自己分析和解釋。
“亦褒亦貶”的批評方式能夠滿足孩子與日俱增的自尊心,提升他的自我期望,引導他適度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反應,不失為提升孩子控制情緒的一大高招。
●做個平衡補償
孩子做游戲輸了,他當然會郁悶、不開心。但是如果每次父母都能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并且告訴他“你是最棒的”,孩子就能逐漸克服消極的內(nèi)心感受,坦然而從容地投入到下一個游戲中。這就是情緒的相互補償起了作用,將有力的積極情緒與較弱的消極情緒配對,緩沖消極情緒發(fā)作的強度,達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平衡。
父母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時通常容易犯“火上澆油”的錯。孩子的壞情緒已經(jīng)像火山那樣一觸即發(fā),父母還要當眾呵斥一番以顯示自己的權威,導致后果一發(fā)不可收拾。如果在“暴風雨”來臨前夕,父母能慈祥地看著孩子,溫和地安慰和勸說,輕描淡寫地替他解圍,并迅速把他帶離情境,孩子心中的那團火可能就不會熊熊燃燒起來。對待孩子的怯生現(xiàn)象也是如此,父母越是煞有介事地要求他當著陌生人的面表演,他越是害怕退縮。不如先讓他很自然地和陌生人說說話,一起做游戲,相互熟悉后,孩子反而愿意把自己的“拿手功夫”秀出來。因為他內(nèi)心的恐懼情緒已經(jīng)與共同活動的愉悅感發(fā)生了“中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