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guān)資訊

科學家庭教育謹記三個“不當”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家庭教育 幼兒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

科學家庭教育謹記三個“不當”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父母在遇到孩子犯錯時,不要馬上就如同法官審案般給孩子判定“罪行”,這樣做是不科學的。父母要關(guān)注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用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影響孩子,同時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生活如同一場比賽,孩子作為運動員只能孤身奮戰(zhàn)。父母不能自作主張地為孩子充當裁判,反而要做支持孩子、鼓勵孩子的拉拉隊,讓孩子意識到身后有人作為他堅強的后盾,讓孩子樹立自信、放手去飛翔。要善于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長處,還要積極地贊美孩子,增強他們的自信。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家長不要把自己當成馴獸師,將孩子當成毫無自主能力的小動物。相反,家長要努力成為孩子的鏡子,這樣孩子就能通過父母的言行舉止來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反饋結(jié)果。

我們都知道,要給孩子寬松的教育方法,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必須要教育孩子。

1.家長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給予其相匹配的言行舉止要求,比如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跟其他人打招呼要講禮貌、講究衛(wèi)生、守時等。父母要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基本的禮貌。

2.家長不要太注重孩子做某件事的結(jié)果,要求他們一定要達到某個目標。但是必須要求孩子在過程中保持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嚴謹負責地對待自己的每一個選擇,從小就要做一個負責的人。

3.家長碰到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犯錯并不代表他成為了壞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中,孩子學會了道理,得到了教訓。因此,家長一定不能姑息孩子的小錯誤,要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反省原因、找出解決辦法,當然更不能一味地批評。[考試祝福網(wǎng) wwW.692P.cOM]

4.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基本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比如要求他們在生活中秉持誠實、善良、尊老愛幼等態(tài)度。

5.如果孩子向家長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那么家長一定要及時解決,不能當做沒聽到或者給予虛假的承諾,否則會消減自己的孩子心目中的誠信度。

6.如果有人向家長打小報告,說出了家里孩子的不好之處,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首先要多方打探查明真相,不能冤枉孩子,也不能一味保護孩子。

學會一個科學的家長,掌握科學的方法,科學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按照傳統(tǒng)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chǔ)。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chǔ),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為了適應當代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現(xiàn)代家庭教育理論,轉(zhuǎn)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長學校則肩負著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現(xiàn)代家教理論,幫助家長轉(zhuǎn)變家教觀念,提高家教水平,協(xié)調(diào)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任務。當前家長學校要著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

過去,家長的養(yǎng)兒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觀念,必須代之以為國教子的觀念,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

傳統(tǒng)的德育觀念必須改變,如子女必須無條件服從家長,聽話才是好孩子;不為人先,不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險)……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科學與民主、自立與自強、公平競爭與合作等精神。

傳統(tǒng)的重智輕德體,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shù)輕實際水平的觀念必須改變,應樹立全面發(fā)展觀念,學習知識與發(fā)展能力并重,重視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良好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人際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

2、學習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fā)展相結(jié)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fā)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zhì)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③態(tài)度一致,教育統(tǒng)一。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tǒng)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jié)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jié)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jié)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恒相結(jié)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經(jīng)驗

研究家教中的新問題。家長學校應在溝通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一代新人的任務。

家庭教育心得之“十三”個不要


家庭教育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shù)。教育得當會事半功倍,教育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1.不要說孩子笨

有時在我們著急上火的時候,也許會對孩子說:“你怎么這樣笨!”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有傷孩子自尊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心理蒙上陰影。如果這句話成了家長的口頭禪,一個沒有主見、沒有自信、呆頭呆腦的笨孩子可能真的會誕生。

2.不要恐嚇孩子

有時,對調(diào)皮、貪玩或?qū)医滩桓牡暮⒆?,我們也許會說:“再不聽話,就讓大灰狼來吃你?!被蛘哒f:“老妖精來了,還不快跑?”每當這些恐嚇孩子的話語講出來的時候,確實能起短暫的效果。但是它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也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無法挽回的。一些孩子怕生人、怕黑、怕獨處很可能就是由于小時候家長的恐嚇教育造成的。

3.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家庭,夫婦雙方有矛盾,為了擴大勢力,都想拉攏孩子,想讓孩子站在自己一邊,而手段多數(shù)是賄賂。也有一些家庭,為了孩子能夠取得好成績,或者實現(xiàn)別的什么目標,就采取許諾、賄賂的辦法。比如“你如果做得怎樣,我就給你什么獎勵”,以此刺激作為動力。但這的確不是個好辦法。

前一種賄賂會把孩子攪進父母的是非之中,也往往造成孩子是非觀念的混亂,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而后一種賄賂,會引發(fā)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nèi)轉(zhuǎn)向外。這樣不利于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標,他學習不是為提高自己,而是為了物質(zhì)獎勵。當他不需要這些獎勵的時候,他的動力也就沒有了。

4.不要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jiān)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因而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掠奪式保護。但這樣過度保護,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保護孩子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長此下去,就會塑造出一個沒有生活獨立能力,凡事依賴父母、縮手縮腳的孩子。所以,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能做,決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

5.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嘮叨是80%以上家長的通病,也是幾乎100%孩子反感的父母的缺點。

父母之所以嘮叨,是覺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現(xiàn)不合自己的要求,但又怕孩子不注意、不改正,因而時時提醒、事事提醒,這樣就形成了嘮叨的習慣。而孩子呢又恰好反感父母這樣的做法。他們認為:有些話說一遍已經(jīng)夠了,沒有必要不停嘮叨。過分嘮叨,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chǎn)生厭惡,甚至產(chǎn)生很強的逆反心理,專門和父母對著干,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糕。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做父母的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嘮叨。

6.不要強迫孩子盲目服從

強迫孩子盲目服從也是許多家長常犯的錯誤。其根源還是我們靈魂深處家長專制的封建思想在作怪。

我們往往出于為孩子好的目的,卻做出了不尊重孩子、違背孩子意愿,甚至傷害孩子的事情;我們常常強迫孩子停下他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做一些孩子痛苦但家長認為重要的事情。很多時候,孩子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和自由,有的只是盲目服從。

長此下去,不但扼殺了孩子的個性,也剝奪了他分析、思考、判斷、選擇的能力。就這樣一個滿身耳朵,卻沒有腦袋的孩子產(chǎn)生了。這樣的結(jié)果,也絕對不是我們家長所想要的。有時候,如果你想要孩子丟開他正做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要他做什么。同時,也要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抱怨的自由。

7.不要掩蓋孩子的錯誤,不要過分縱容孩子

犯錯誤是孩子的共性和權(quán)利,孩子在不斷地犯錯誤,然后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從而成長、成熟。

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就必須及時提醒、糾正。但是,往往有一些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要么視而不見,要么采取掩飾、縱容的方式對待孩子的錯誤。我覺得作為父母,適當?shù)貙捜莺⒆拥娜秉c、錯誤是可以也是必需的。但過分縱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里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潛在能力的發(fā)展,阻礙他成為能干、獨立、能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人。

8.不要用不一致的規(guī)矩管教孩子

用不一致的規(guī)矩管教孩子是部分家長常犯的錯誤之一。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隨意性很強,沒有原則、沒有規(guī)矩,或者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shè)立規(guī)矩。孩子同樣的行為,有時遭到處罰,有時得到表揚,有時則任由他去。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究竟怎么做是對的,怎么做是錯的。長此以往,不但使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喪失,而且會使孩子養(yǎng)成沒有是非標準、凡事可以隨自己情緒而改變的無賴習氣。

所以,孩子需要家長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guī)矩來教育他。但家長還要注意不要定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guī)矩。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守規(guī)矩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

9.不要對孩子濫用獎勵

濫用獎勵也是一些家長常犯的毛病。大人們常說:“如果你做到什么,我就獎勵你什么東西”,“如果你考試達到多少分,我就獎勵你什么東西”這樣拿獎勵來糾正孩子的錯誤,或者拿獎勵激勵孩子進步的方法,實際上是對孩子的賄賂,是非常錯誤的教育方法。這樣做的結(jié)果,往往是培養(yǎng)了孩子懶惰和不正確的價值觀。

曾看過一幅漫畫:一個孩子拿著100分的試卷,爸爸獎勵了他100元錢;第二次,孩子拿著90分的試卷,媽媽獎勵了他90元錢;第三次孩子拿著88分的試卷,奶奶獎勵了他88元錢;第四次,孩子拿著50分的試卷,向爺爺要50元錢的獎勵,卻遭到了全家人的責罵。這幅漫畫很好地諷刺了亂用獎勵的惡果。

我覺得,我們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的時候,應該有個標準。做好了表揚,做不好批評。有時候也可以象征性地來一點小小的物質(zhì)刺激,但不能濫用,更不能拿獎勵作為糾正孩子錯誤的方法。比如學習就是孩子的職責,考好了應該表揚、肯定,但以考多少分為依據(jù)獎勵多少錢的做法,就大錯特錯了。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切記:不能濫用獎勵。

10.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有些家庭,家庭關(guān)系不和諧,夫妻之間常常吵鬧。修養(yǎng)好的,還能顧及孩子,盡量避開孩子;修養(yǎng)差的,則根本無所顧忌,甚至專挑孩子在的時候吵鬧。這樣吵鬧的結(jié)果,既破壞了家庭歡樂、和諧的氛圍,又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心理發(fā)育,還會讓孩子看不起父母。

也有一些家庭,父母因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致而公開爭吵,這樣就會使孩子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聽誰的好。最后往往都是按一方的意見行事,長此下去,起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不說,還使得讓步的一方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下降。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保持一致。如果真有非常大的分歧,也要避開孩子進行討論。不要讓孩子感到只有一個人說了算,以免一方不在場時,另一方不起作用。

11.不要將孩子的缺點揪住不放

生活中總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過嚴,將孩子的缺點、過錯揪住不放。

可能他們的出發(fā)點是為了提醒孩子、教育孩子,但他們這樣做的后果恰恰是挫傷孩子、打擊孩子、不斷地強化孩子對自己缺點的認同感,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有時也可能激起孩子的反感,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思想。

比如一個膽小、見了生人不愛說話的孩子,家長不是表揚他的大方、勇敢,而是一遇到生人就說:“我這孩子膽小,不愛說話?!奔议L已經(jīng)給孩子下結(jié)論了,還怎么讓孩子開口說話?還有就是,有的家長不停地說自己的孩子貪玩、調(diào)皮、不愛學習。時間一長,孩子真的不愛學習了。為什么呀?因為你已經(jīng)給孩子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簽了。

在我20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優(yōu)點和不足,如果你能不斷地發(fā)現(xiàn)并表揚他的優(yōu)點,有意淡化他的不足,時間一長,他的優(yōu)點會更加突出,不足反而漸漸地消失了。同理,我們進行家庭教育也一樣,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有意淡化不足,這樣也許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此,我要送大家一句話:“對于孩子,優(yōu)點說了不得了,缺點不說漸漸少?!辈恍拍憧梢栽囋?。

12.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基本特征,既是孩子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又是孩子創(chuàng)新思維的精神源泉。

對于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他們這也好奇、那也新鮮,因此他們常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稀奇古怪的想法和不合常理的舉動。對這些可貴的表現(xiàn),有的家長能因勢利導,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愛發(fā)問、愛思考、愛探索的好習慣,進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但也有部分家長,他們很煩孩子的問題,很怕孩子的提問,對孩子可貴的好奇心,往往報以冷漠的拒絕或無情的打擊。他們常常批評孩子:“你怎么這么多話這么多問題,少問些問題好不好?”或者說“你問的問題多傻”“你的想法多可笑”“快別這樣,人家知道會笑你的”。就這樣,一個對外部世界充滿渴望、充滿好奇的孩子,漸漸變成一個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不求進步、循規(guī)蹈矩、缺乏熱情、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平靜而平庸的人。而這一切都源于他的好奇心的喪失。

所以我們在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千萬千萬!

13.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

對孩子報有希望,是每一個家庭的共同情懷。但是對孩子期望過高,當脫離了孩子自身實際能力閾限的時候,期望就會變成束縛、變成壓力、甚至是災難。

我們常??吹?、聽到因為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太嚴而使孩子產(chǎn)生精神障礙或是自殺的悲劇。我們自己也常常因為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辛苦,自己也辛苦;在達不到目標時,孩子痛苦,自己也失望。我們常常要求孩子次次考試都得第一,各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最好是滿分。我們常常要求孩子這也優(yōu)秀、那也出色,但仔細想想,一個孩子能夠承載那么多的期望嗎?再說了,大家都想當?shù)谝?,那么誰當?shù)诙??畢竟第一只有一個,更何況孩子得不得第一、考不考得出好成績,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還有學校、家庭氛圍、老師水平以及家長的遺傳基因等因素。我們怎能不顧實際而一再要求孩子呢?所以我們應當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適當希望是可以并且是必須的,但希望太高反而適得其反。大家一定要記?。骸捌谕礁?,失望越大”的俗語。

爸媽謹記家庭教育中的“十宜十勿”


爸媽謹記家庭教育中的“十宜十勿”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應當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不要因為孩子要依靠父母撫養(yǎng),就可以隨意斥責或打罵。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與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歡的活動也讓孩子參與,而父母要求孩子不做的事,自己也最好不做。

在行動上,宜誘導勿控制

孩子的行為常有隨意性與多變性,因此,父母要經(jīng)常誘導孩子的言行,使孩子既感到自由,又不失過分。如:孩子玩玩具,應盡量滿足供應,但在每次玩完后應教孩子把玩具收拾好,而不能怕玩具散落滿地就不讓孩子玩。

在方法上,宜明理勿強迫

孩子雖然在各方面還尚未成熟,但簡單的道理是會明白的,不能過低估計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別是在孩子犯無知之過時,更要求父母在責罵之余,給孩子講清道理,使之知錯,并有所改。不講明道理的強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里不服氣。

在童真上,宜理解勿責難

孩子有孩子的童趣。有些在父母看來是無聊的事,可孩子卻玩得津津有味。這就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伴之而來的不同階段的游戲活動,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來評估孩子的“創(chuàng)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與阻止。如:孩子好玩彈球與跳牛皮筋,在父母的眼里是無聊的,殊不知,這些“無聊”之事,也曾經(jīng)伴隨著父母們度過自己的孩提時代。

在教育上,宜啟發(fā)勿壓制

孩子對世界特別好奇,他們的追問有時會抵得上“十萬個為什么”。而對如此求知的孩子,父母應該感到高興,不可視之厭煩,處處壓制,那樣會磨滅孩子那脆弱的求知欲。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采取啟發(fā)的方式,盡自己所知講解。

在游戲上,宜同樂勿漠視

孩子們玩游戲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與之同樂。這時,如果父母有時間應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獨和失望。長此以往,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習慣上,宜培養(yǎng)勿強制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采取種種辦法促其形成。但是培養(yǎng)習慣也需要“水到渠成”,不可強制,要使孩子明白道理,并創(chuàng)造條件使之定型,使孩子主動養(yǎng)成習慣為上策。

在特長上,宜發(fā)現(xiàn)勿施壓

每當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專長時,總想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種特長。于是就生搬硬套,采取高壓手段“拔苗助長”,一旦“恨鐵不成鋼”時,就拳腳相加,這樣做很難培養(yǎng)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反感心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廣泛的興趣,從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萌芽;其次,要因勢利導,提供條件,讓孩子的特長得到發(fā)揮;第三,強化培養(yǎng),使孩子的特長得到專業(yè)指導。整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必須貴在堅持,切不可盲目施壓。

在活動上,宜得當勿過火

活動是孩子成長的潤滑劑和催化劑?;顒娱_展得好壞,活動質(zhì)量的高低,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有較大的影響。父母要科學安排孩子的活動內(nèi)容與活動時間,采取室內(nèi)外相結(jié)合、動靜相結(jié)合、學習與娛樂相結(jié)合等方法,既讓孩子感興趣,又不失教育的機會。活動的內(nèi)容與時間要因人而異,切不可過火,否則會事半功倍。

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現(xiàn)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于別人,于是就采取超前培養(yǎng),超量灌輸?shù)霓k法,其結(jié)果常常是事與愿違,這樣既苦了孩子也累了父母。應該明確智力是很多客觀因素決定的,如:先天遺傳和年齡變化等。有的孩子年齡只差數(shù)月,其智力就有質(zhì)的飛躍。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過程,科學地激發(fā)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養(yǎng)。當然,父母也不能任其發(fā)展,也要主動地營造學習的氛圍,有意識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盡快健康成長。

孩子出國游學不文明行為 家庭教育不當是禍根


[摘要]馬上就要開學了,一些走出國門參加各種游學、國際比賽活動的孩子也回來了。記者在采訪一些帶隊老師時發(fā)現(xiàn),雖然孩子們在眼界、學習成果上都得到了提高,但部分孩子在外國學習期間的不文明行為。

孩子出國游學不文明行為 家庭教育不當是禍根

北京日報8月29日消息,馬上就要開學了,一些走出國門參加各種游學、國際比賽活動的孩子也回來了。記者在采訪一些帶隊老師時發(fā)現(xiàn),雖然孩子們在眼界、學習成果上都得到了提高,但部分孩子在外國學習期間的不文明行為,讓帶隊老師尷尬不已。一位老師感嘆:與其出國游學,不如先在家里補補家教課。

課堂上玩手機游戲

這個暑假,京城某小學合唱團的學生到俄羅斯參加比賽。老師們對于自己學生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獲得獎項感到自豪,但是同時也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活動期間,爭吃搶喝、大聲喧嘩、不知禮讓。

“熊孩子”的不文明行為,甚至出現(xiàn)在課堂上?!盎顒诱垇砹酥髮W教授為孩子們做培訓,多難得?。】捎行┖⒆訁s不認真聽講,開小差兒。”一位帶學生們?nèi)ッ绹犝n的老師感嘆,“十幾天的游學活動要花費好幾萬元,這種態(tài)度怎么對得起父母!”

原來,聽課的時候,教授在前面講,有的學生要么不積極參與交流,光顧著在底下玩手機、打游戲,要么就是和同學聊天、說笑,甚至同學之間面對面還用微信聊天,表現(xiàn)得非常不禮貌。

逛商場替家長“血拼”

通常,學生出國游都會有半天購物時間,本意是讓孩子們買點兒紀念品帶回家,沒想到有的學生一扎進當?shù)氐膴W特萊斯或免稅店就瘋狂購物,到了歸隊時間也不見人影兒。

“有的孩子手里拿著長長的購物單,說是媽媽給開的,一看,上面寫的凈是奢侈品牌的名字,好幾個我都沒聽說過。”一位小學老師很無奈地告訴記者,“他們手里拿著家長給的銀行卡,買起東西來就跟不花錢一樣?!?/p>

帶隊老師變帶隊“保姆”

隨學生出國游學的老師們常常叫苦不迭,誰也不愿意攤上這個活兒,再加上“家長左一個不放心右一個不放心”,感覺自己如同“保姆”一般格外累心。

一位老師說,她帶學生去美國時,有名男生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手指頭蹭破了,隨隊醫(yī)生及時進行了處理,認為沒有大問題,孩子自己也不愿意去當?shù)蒯t(yī)院再看。不料,凌晨1時她接到了這個男生母親的電話,說孩子在電話里喊手指頭疼,讓她去給孩子換紗布。無奈,這位老師只好三更半夜爬起來照辦。其實,第二天男生的傷口處就結(jié)痂了,再沒聽孩子喊過疼。

在孩子出行的過程中,家長們的問題層出不窮,如果當天孩子沒有跟自己通電話,一些家長便會直接撥通老師的手機問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意外,搞得老師們哭笑不得。不過,老師們非常理解家長的擔憂,所以,每次出行都會自費買好電話卡、移動wifi,以便家長隨時聯(lián)系。

【專家點評】

家庭教育不當是禍根

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溫方認為,孩子們出現(xiàn)這些不恰當?shù)呐e動,家庭教育不當是禍根。

他說,很多獨生子女被家長們過度呵護,在家,他們是家庭的中心,唯我獨尊意識強烈,出門后,他們的眼睛里就很難有他人。而且,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花那么多錢讓孩子出趟國,一定不能讓孩子吃虧,所以,鼓勵孩子出門在外“爭吃搶喝”。

“家長們必須學會給孩子立規(guī)矩?!毕敫淖冞@種現(xiàn)狀,溫方覺得應該從家庭教育著手,“比如什么時候能用手機、可以支配多少錢等等,孩子學會規(guī)矩才能有教養(yǎng),才能真正走向社會?!?/p>

相關(guān)推薦

  •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按照傳統(tǒng)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
    2020-09-19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心得之“十三”個不要 家庭教育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shù)。教育得當會事半功倍,教育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1.不要說孩子笨 有時在我們著急上火的時候,也許會對孩子說:“你怎么這樣笨!”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有傷孩子自尊的話...
    2020-12-12 閱讀全文
  • 爸媽謹記家庭教育中的“十宜十勿” 爸媽謹記家庭教育中的“十宜十勿”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應當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不要因為孩子要依靠父母撫養(yǎng),就可以隨意斥責或打罵。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與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父...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孩子三“不得”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著急,千方百計請家教;棋琴書畫有廣告,父母著急,囫圇吞棗忙投資……凡此種種,反映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心態(tài)。本無可厚非,問題在于不能不分清紅皂白,操之過急。 實際上,望子成龍急不得,父母必...
    2020-12-14 閱讀全文
  • 孩子出國游學不文明行為 家庭教育不當是禍根 [摘要]馬上就要開學了,一些走出國門參加各種游學、國際比賽活動的孩子也回來了。記者在采訪一些帶隊老師時發(fā)現(xiàn),雖然孩子們在眼界、學習成果上都得到了提高,但部分孩子在外國學習期間的不文明行為。 孩子出國游...
    2020-12-23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家庭教育 按照傳統(tǒng)觀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則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

2020-09-19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要講究方法,講究藝術(shù)。教育得當會事半功倍,教育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 1.不要說孩子笨 有時在我們著急上火的時候,也許會對孩子說:“你怎么這樣笨!”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有傷孩子自尊的話...

2020-12-12 閱讀全文

爸媽謹記家庭教育中的“十宜十勿”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應當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不要因為孩子要依靠父母撫養(yǎng),就可以隨意斥責或打罵。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與孤僻性格,也不利于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父...

2020-09-29 閱讀全文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著急,千方百計請家教;棋琴書畫有廣告,父母著急,囫圇吞棗忙投資……凡此種種,反映了望子成龍的父母心態(tài)。本無可厚非,問題在于不能不分清紅皂白,操之過急。 實際上,望子成龍急不得,父母必...

2020-12-14 閱讀全文

[摘要]馬上就要開學了,一些走出國門參加各種游學、國際比賽活動的孩子也回來了。記者在采訪一些帶隊老師時發(fā)現(xiàn),雖然孩子們在眼界、學習成果上都得到了提高,但部分孩子在外國學習期間的不文明行為。 孩子出國游...

2020-1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