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知識:把愛藏起來

發(fā)布時間:2020-09-17 教育知識幼兒 教育基礎知識筆記 幼兒教育知識

要培養(yǎng)自立的下一代,對父母的忠告:要把愛藏起一半。孩子步履蹣跚,走路免不了摔跟頭,聰明的父母會顯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因為他們知道孩子的能力,希望給他一個戰(zhàn)勝自己的機會;面對挑食的孩子,理智的家長會毫不留情的把飯碗端走,決不遷就孩子,不會再次下廚為他調制可口的飯菜。因為他們清楚的看到過分的遷就溺愛會防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當今的家長考慮到兒童未來生活對他們的挑戰(zhàn),今天我們把愛藏起一半,明天,孩子就會有足夠的勇氣面對種種困難和挫折,相信孩子的能力,他們正是在逆境中學會堅強的。如何做到把愛藏起一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一,父母有清醒的頭腦。對孩子來說,愛是滋潤他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營養(yǎng),但要防“營養(yǎng)過剩”,家長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例如飯桌上要讓孩子懂得與別人共同分享美味食品,在家里應讓孩子承擔起他應用的責任,不要袖手旁觀,這種責任感對于他的將來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第二,保持理智的心態(tài)。孩子的成長誰也代替不了,孩子未來的路是靠他們自己走出來的,我們應該給孩子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而不是包辦代替,這需要理智的愛。

第三,學會更深沉、更科學的愛。表達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的孩子不僅需要直接的愛,更需要含蓄的愛、科學的愛、深沉的愛。

把愛藏起一半是父母的明智之舉,為了孩子將來能自食其力,我們要把愛藏在心底,讓孩子適當的吃些“苦”,受些“累”,忍受一些挫折,這是人生的必修課,我們切不可忽視這重要的一課。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和快樂,我們要學會如何愛他們。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知識:如何來引導孩子識字


育兒知識:如何來引導孩子識字

兒童識字的最佳年齡有了最新說法:3-6歲是兒童學漢字的最佳年齡段,讓孩子盡早閱讀,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益無害。

從生理學上講,人在兒童時期大腦發(fā)育速度最快,三歲左右兒童的大腦重達900-1000克左右,約相當于成年人腦重的2/3,七歲時腦重達1280克,相當于成人腦重的9/10。兒童大腦發(fā)育最快的時期,也是記憶力特別強的時期。從心理學上講,幼齡兒童是愛動愛玩最活躍的時期,抓住這個特點讓孩子采取玩樂認識的形式,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會特別高。

識字最重要的結果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漢字,重要的是在識字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那么,該如何來引導孩子認識漢字呢?以下辦法,也許爸爸媽媽可以試試。

1、看圖識字

結合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短小故事,引導幼小兒童認識圖文中對應明顯的字,并根據圖畫的意思猜出文字?;蛘撸乙恍┪淖譁\顯、圖畫含義清晰、結合幼兒生活的兒歌,幫助孩子了解畫面與文字的關系。孩子一旦掌握了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閱讀中認識更多的常用字。

2、利用游戲認字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只要家長肯動腦,游戲中隨時可以教孩子識字。比如孩子喜歡玩沙子和石頭,家長可以把沙子和石頭這幾個字寫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讓孩子用小鏟子挖出來。孩子挖一個讓他認一個,孩子很容易就在興奮中把漢字記住了。

3、利用幼兒故事教孩子識字

孩子喜歡反復聽同一個故事,家長可以按照故事書的內容一字一句地講,直到孩子也能一字不差地講下來。然后,把著孩子的手,指著書上的字一遍遍地教,這樣孩子會領會一個字發(fā)一個音,不認識的字會根據自己已會講的故事猜出來。

4、用漢字積木識字

買一盒漢字積木,讓孩子擺成各種玩具如火車、小樓房等。而且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將某個漢字的偏旁拆開,和另外一個重新組合成一些新的漢字。孩子可以通過認一個字而連帶學會很多字,并在拼拆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

5、利用順口溜識字

順口溜的特點是語言簡短明朗,語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適合幼兒的語言表達特點。利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孩子輕松快樂地記住那些筆畫繁多意義抽象的字。如“熱”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6、拼詞造句識字

幼兒認字往往是記憶方式的重現。一個字一個字地記,反映出來的就是單獨一個字的認讀,以詞匯、句子形式記憶的,反映出來的就是詞匯和句子,有著整體記憶的特征。如幼兒已會認讀整首兒歌,看似每個字都認識,但單獨抽取其中一字讓其認讀時,卻不認識了。根據這一特點,可以采用拼字念兒歌的游戲,幫助孩子理解口語與文字、詞與句的關系,鼓勵孩子創(chuàng)造性地組詞造句,拼出許多常用句。如“白——白色——白色的云彩——白色的云彩像座山”。

有了理想的方法,還需要正確地實施。吸引孩子積極主動地認字,還應該遵循一些原則:

漸進原則

在開始學習階段不要急于求成,盲目追求識字量。應該以培養(yǎng)識字興趣、識字習慣為主要目標,然后逐漸加大識字量,盡快使孩子進入閱讀階段。鼓勵原則

絕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做別人夸獎的事,贊美的語言會使他們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們去獨立學習。

游戲原則

對孩子來說,與其說識字是一種腦力勞動,不如說是一種“記憶游戲”,只要采取孩子感興趣的方法,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識字任務。

環(huán)境原則

創(chuàng)設適宜的識字環(huán)境,即非書本環(huán)境和書本環(huán)境,讓幼兒經常處于漢字的環(huán)境中。通過兒歌識字、制作識字卡片、墻壁字掛圖、閱讀幼兒故事、讀大街小巷的廣告牌等途徑,讓幼兒經常反復地接觸漢字,通過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熏陶,讓孩子增加對漢字的親切感。

多樣性原則

孩子識字沒有固定的場景和模式,每位家長可以結合自己孩子自身的特點,靈活地選擇方法,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興趣,使識字活動與游戲活動及家庭生活緊密結合,力爭取得最好的效果。

及時復習原則

孩子學過的字一定要及時復習,否則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丟一穗,認識的字是不會有累積和增長的。為此,家長應經常和孩子一起復習學過的漢字,養(yǎng)成習慣后,自然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育兒小知識


育兒小知識

一、提高寶寶的交往能力

家長們可以有意的培養(yǎng)寶寶的交往技能,例如:自我介紹、交談時的禮貌用語,以及培養(yǎng)寶寶樂于分享幫忙、愛心友好的性格。在家里家長們可以適當的讓寶寶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幫忙媽媽澆花、自己收拾玩具等。這樣不僅能鍛煉寶寶的獨立性,還能培養(yǎng)寶寶樂于助人的精神。

二、與寶寶溝通

許多孩子對于自己將要離開家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是十分的排斥,在家里哭鬧著不愿意去。這時,家長們不能狠心的把孩子直接送到幼兒園去哦!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給孩子說一說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有許多小朋友,有許多玩具等。讓孩子嘗試1、2天的幼兒園生活,看看孩子的態(tài)度,讓孩子慢慢接受上幼兒園才好。

三、給孩子準備充分的生活用品

孩子在家里的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可是在學校里,孩子眾多,老師們可能會照顧不周,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備齊各種生活用品,例如:水杯、換洗和保暖的衣物等,并且寫上名字,做到專人專用。這樣做不僅干凈衛(wèi)生,防止疾病傳播,還能避免孩子之間的爭搶打鬧。

四、家長們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

家長們不能因為自己太過忙碌或者覺得孩子膩煩,而執(zhí)意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也不是讓孩子在幼兒園中學到什么專業(yè)技能。而是從小讓孩子學習與人接觸,讓孩子在群體中獲得快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玩耍,在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玩!家長們不應當抱有太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目的,給孩子造成壓力,應該告訴自己,孩子去幼兒園小班就是去快樂玩耍的。

五、培養(yǎng)孩子的合群精神

在家里可能只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偶爾有親戚家的孩子來和孩子玩耍,而在幼兒園卻有許多小朋友,因此有的孩子會害羞、怕生而不懂得融入到小朋友玩耍的隊伍當中去,這個時候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入園的頭幾天,陪伴在孩子身邊,鼓勵孩子主動去找小朋友玩耍,當孩子嘗試幾次成功之后,他就能更好的融入的群體活動中去了。

育兒知識:中班幼兒家庭教育知識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壯,才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碑敿议L的一定要克服溺愛、偏愛、護短的心理,以科學的方法重視家庭教育,特別是幼兒早期教育。

⒈家長要在幼兒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這是實施實施家庭教育的基礎。

威信是一種不可懷疑的信任和威望,父母在家里是長者,也是撫養(yǎng)者。家長有威信就能有效地進行家庭教育。在幼兒心目中,家長的威信其實是沒有的。有的家長為顯示自己孩子的珍貴,采用溺愛的教育方法,這樣也只會使孩子變的任性、自私、自立性差,家長的威信也沒有了。正確的方法是家長必須擺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以自己的正確、高尚言行樹立和鞏固自己的威信。

⒉家長要成為幼兒的表率,這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關鍵。

父母要成為幼兒的表率,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響幼兒。幼兒對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想學,父母的語言、行為、待人接物的方式等,都會對幼兒起很大的作用。有的家長怕孩子到幼兒園吃虧,就囑咐孩子說:“別人若是打你,你就使勁打他?!币坏┳约旱暮⒆诱娴某粤颂?,就不依不肯,甚至恐嚇對方。還有的孩子把幼兒園的玩具拿回家,家長不但不批評教育孩子,反而說:“幼兒園的玩具那么多,拿一點回家沒關系,省得我還到商店給你買”等等。這些錯誤的教育方法,對幼兒的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父母對自己的言行要檢點,以防一時疏忽,在幼兒心靈中留下不好的影響。

⒊家長要把對幼兒的嚴格要求和對他們的尊重結合起來。

沒有嚴格的要求就沒有教育,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父母對幼兒提出的要求應該是合情合理、堅定不移孩子所能接受的。單純用簡單生硬、絕對命令和急于求成的辦法是達不到目的的,只有循循善誘、啟發(fā)自覺,時時刻刻保護孩子的人格尊嚴,才能使幼兒自尊自重、奮發(fā)向上。教育幼兒最好的方式是平等對話、共同討論、共同協(xié)商,嚴中有愛,使幼兒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努力做到使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都能為幼兒所接受。

⒋家長對幼兒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由于每個人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天賦條件不同,因而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須顧及到每個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水平、認知活動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習慣及天賦條件等。這樣才能使孩子更有效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發(fā)展特長。也就是說,只有針對自己孩子的不同情況、不同條件和不同個性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這才是達到優(yōu)化教育,使幼兒成才的途徑。

幼兒健康、茁壯成長是每位家長所期望的,這就要求家長加強自己各方面的學習,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在德、才、膽、識各方面做好幼兒的榜樣。

育兒知識:孩子愛哭怎么辦?


在中國有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愛哭的林黛玉和開朗的薛寶釵,最后的下場嚴格說起來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在一般人的觀念里,愛哭總讓人覺得很誨氣、很令人不愉快。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就莫明其妙的跟著情緒不穩(wěn),這是人之常情。

實際上,無論是成人或小孩,哭有它正面的意義。想想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如果不哭,接生人員都要想辦法讓我們哭,哭表示健康、生命力,但從那一刻以后,我們卻要想盡辦法阻止孩子哭泣,似乎有點違反常理。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當然,我們并不贊成孩子沒事亂哭,一點小事就用哭來表達,這是情緒表達不適當,不純粹是哭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教導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哭,而且不該哭的時候不要哭。

孩子愛哭的原因

那么,我們也要了解:為什么孩子總是哭得不是時候?才能夠適當協(xié)助他們管理情緒。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來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fā)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于親子之間經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xié),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于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于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4、父母的態(tài)度過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找出問題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義,但哭得不是時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緒本質負向、慣用哭來達成目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大人對孩子太兇、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較容易表現出愛哭的傾向,你的孩子愛哭是屬于哪種原因呢?找出來才有辦法協(xié)助他。以下的親子生活現場實例,跟你分享解決方法。

小孩子在外受委屈后,除了哭,其他什么都不會,你說怎么能不讓人揪心?

改善親子教育方式

從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他用說的不用哭的,才給予正面響應;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兇、太嚴厲?或者太保護?當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協(xié)。最后,還要給孩子時間,協(xié)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覺輕松、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fā)現愛哭的人甚至比不愛哭的人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為了清靜,過于抑制孩子的哭。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恰當的做法是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guī)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采取中性態(tài)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山o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兇。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4、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于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么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5、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因這種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郁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向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6、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溫柔多些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此起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里。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8、別為孩子亂貼標簽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后就難以摘此標簽。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動不動就對人說這個小孩哭得像狼一樣。

育兒知識:如何讓孩子安靜下來?


育兒知識:如何讓孩子安靜下來?

每次游戲活動過后,教室里總是鬧哄哄的,無論我怎么拍鈴鼓,還是用手指游戲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總有那么幾個孩子還在吵鬧,請問各位還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讓他們安靜下來呢?

1、可以讓這幾個孩子來說說游戲時發(fā)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揚已經安靜下來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較寧靜的音樂,如《搖籃曲》等或者適當使用一些夸張的體態(tài)語吸引那些不安靜的孩子.

5、游戲結束后,孩子們整理的速度不一,我們是用一段鋼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動作使他們安靜下來,效果蠻好,不妨一試。

6、我試過同個別幼兒附耳朵說悄悄話,引起幼兒好奇。不如試一試

7、洋剖析結束的時候,我們進行點五官,由慢到快,嘗試下來的效果還是挺好的。

8、只要是能吸引幼兒的都是好辦法。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戲啊,都可以的。

9、要求處于興奮狀態(tài)的孩子馬上把注意集中到老師這邊來,確實是一件難事。特別是一些比較分散的活動,由于進度的不一,有些孩子還沒有完成游戲呢,你怎么能讓他們放棄即將獲得的成果?因此,老師在游戲即將結束前,應該先給孩子提個醒,讓孩子趕快結束正在進行的游戲或活動。并讓已經結束活動的孩子回到指定的地方,準備開始下一輪的活動。這樣既給了沒有完成活動孩子一些緊迫感,同時也留給他們稍稍寬余的時間,又不影響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使我們的工作顯得既有彈性,又有節(jié)奏。如果老師經常是等齊了孩子再開始下一輪的活動的話,早結束的孩子會覺得干等著還不如以后多玩會兒;沒結束的孩子又覺得反正老師在等著呢!久而久之,便養(yǎng)成孩子辦事拖沓的習慣,到時恐怕老師的指令就更加不靈了。

10、常規(guī)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在小學,常規(guī)教育、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貫徹執(zhí)行,在我們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都不能忽視。常規(guī)教育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一抓就靈。不信?你就試一試!

11、我是這樣做的,先彈一遍琴,讓小朋友開始整理,過一會兒,再彈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師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動作慢的幼兒。

12、當幼兒非常吵鬧時,老師可以與幼兒一起玩《木頭人》的游戲,暫時緩解一下孩子的情緒,這個辦法幼兒都能樂意接受,你也試試吧!

13、孩子都是三分鐘的熱度,我們班的孩子也經常是這樣,一定要老師表揚了某個同學,他們才會靜下來。教師現在進教室就自然的提高了音量,堅決將”聲音大戰(zhàn)“進行到底一樣。所以,有時,我索性請幾個班里吵的孩子來管紀律,還真的有奇跡出現。真是納悶!

14、我們采用彈奏幼兒熟悉的樂曲,幼兒自然會慢慢的安靜下來。

15、在幼兒結束后,可以用琴聲來讓他們安靜下來,如果還不能安靜,你可以停下琴聲,眼睛看著他們,這樣他們就覺得有點不對勁,這一下沒有靜下來的孩子也會靜下來了,你不妨試一試。

16、關鍵還是應該養(yǎng)成孩子一個好的習慣.如在集體場所,不大聲說話,做事不妨礙別人.這里老師的榜樣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平時說話不必那么大聲.有時怕音量不夠,還使勁拍打鈴鼓以作"安靜"提示.不是很滑稽么!老師都能這么大聲,小孩聲音大點也不足為奇么.

記得有位老師組織一個中班的操作活動.活動還沒開始,孩子就對操作材料非常好奇,嘈雜聲出來時.老師用食指對著嘴"噓"了一下說:材料寶寶正在休息,請暫時不要打擾它.孩子們立即停了下來,有些孩子還對個別控制力差的孩子也用"噓"來協(xié)助示意安靜下來.可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育兒知識:怎樣讓孩子安靜下來


育兒知識:怎樣讓孩子安靜下來

孩子在家上躥下跳的“淘氣”行為,令很多家長頭疼。家長不由得納悶,這孩子怎么如此精力旺盛能折騰呢?其實,正常情況下,一般孩子愛動是正常的。

孩子愛動的原因

孩子的年齡特點所決定

5~6歲的幼兒身體器官、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需要運動刺激。加上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性、靈活性、準確性有了很大提高,所以他們喜歡嘗試一些有難度的動作來顯示自己。而且幼兒的神經容易興奮但抑制性差,所以看起來孩子似乎不知疲倦,動個不停。

為了引起大人重視

就像案例中的家長一樣,很多家長都承擔著各種各樣的責任和角色,有的家長下班回家吃完飯后就想自己安靜會兒,覺得孩子能夠吃好、喝好,在一邊玩,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打擾自己就可以了。

然而,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孩子在幼兒園一天,回到家自然想跟父母多親近。如果晚飯后家長看電視、看手機進入自己的世界,那么孩子內心會覺得被忽視了,所以會爬桌子、跳椅子地折騰,你越制止,他越不聽,而且可能折騰得更厲害,直到引起家長的關注才滿足,所以這是一種變相的親子陪伴的需求。

求知欲的表現

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5~6歲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初步萌芽,他們想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和不同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許多孩子都想知道洗衣機是怎樣轉動起來的,電視、電腦里的小人躲在哪里,為此他們會東看看西瞧瞧,甚至拆開物品。這種“淘氣”的行為背后,其實蘊藏著孩子們巨大的學習潛能和求知欲望。

活動安排不合理

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比較規(guī)矩,但回到家似乎就格外鬧騰。怎么回事呢?我們來看下幼兒園的時間安排:早飯、區(qū)角游戲、戶外活動、教育活動等不同活動動靜交替,戶外活動時間能夠充分滿足孩子運動的需要,所以回到班級,大部分孩子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安靜下來。

如果回到家后家長沒有安排運動時間,只是隨孩子自由活動,孩子又不知道做什么,而家長又忙于做自己的事,不能陪伴孩子,那孩子就只有“上躥下跳”了。所以建議家長少看電視、少玩手機,合理安排親子休閑活動。

怎樣培養(yǎng)孩子安靜的習慣

家長在無奈的時候,嚇唬孩子“看老師怎么收拾你”,這種負面暗示容易讓孩子對小學產生畏懼心理,不利于培養(yǎng)對小學的向往之情,也不利于今后的適應。

何況,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所以家長所說的上小學老師一管就見效,其實是不可能的。安靜的習慣是需要學前階段家長培養(yǎng)的,如果一直鬧騰到上小學就晚了。那么,平時家長該怎么做呢?

活動安排動靜交替,并和孩子一起做好計劃

幼兒期孩子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力很容易轉移,長時間地讓孩子保持安靜,容易導致某些肌肉疲勞,孩子自然就坐不住了。一般來說,大班的孩子能安靜20分鐘左右。所以我們在家的活動也要注意動靜結合。如,晚飯后和孩子進行半小時的親子閱讀或棋類游戲,然后征求孩子的意見,進行一些大肌肉運動:扔紙飛機、拍氣球、玩飛鏢、下樓找小朋友玩戶外游戲等等,有利于保持身心的平衡,減少鬧騰行為。

父母的全身心陪伴

上了一天幼兒園回到家,孩子需要和父母親密互動。研究表明,如果要對孩子產生影響,那么每天陪伴的時間不能少于3小時。如果時間有限,即使只陪她30分鐘,也要心無旁騖地和他一起講故事、聊天,即使僅僅安靜專注地看著他玩,孩子也會覺得滿足,從而減少甚至改掉躁動鬧騰的行為習慣。家長切記不要因為忙和累而敷衍孩子。

文章來源: //n4507.cn/y/5249717.html

相關推薦

  • 育兒知識:如何來引導孩子識字 育兒知識:如何來引導孩子識字 兒童識字的最佳年齡有了最新說法:3-6歲是兒童學漢字的最佳年齡段,讓孩子盡早閱讀,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益無害。 從生理學上講,人在兒童時期大腦發(fā)育速度最快,三歲左右兒童...
    2020-06-20 閱讀全文
  • 暑熱來襲!幼兒防溺水安全知識學起 普及幼兒防溺水的知識是在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提高他們對水域安全的認知,教授他們應對溺水風險的知識和技能。這對于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暑熱來襲!幼兒防溺水安全知識學起”,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07-14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把小手藏起來 活動目標:1.通過傾聽故事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知道水果的顏色。2.知道毛毛蟲會變?yōu)楹?,并學會說:XX的XX我愛吃?;顒訙蕚洌航虒W圖片、四種顏色的卡片、不同顏色的水果圖片(香蕉、蘋果、葡...
    2019-12-17 閱讀全文
  • 把游戲開展起來吧! 游戲,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玩,但兒童的游戲卻不同于成人的玩,它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游戲是適應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最為幼兒所喜愛。通過游戲,兒童鍛煉了肢體,訓練了思維,豐富...
    2019-12-19 閱讀全文
  • 把尾巴晾起來故事 1、把尾巴晾起來的故事 笨狼不小心掉進水溝里,把尾巴打濕了。 拖著一條沾滿了水的尾巴,笨狼覺得很不舒服。太陽很大,風兒很輕,要是把尾巴晾起來,搭在樹枝上,要不了一會兒,尾巴就會晾干的,笨狼這樣想。 笨...
    2021-04-09 閱讀全文

育兒知識:如何來引導孩子識字 兒童識字的最佳年齡有了最新說法:3-6歲是兒童學漢字的最佳年齡段,讓孩子盡早閱讀,對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有益無害。 從生理學上講,人在兒童時期大腦發(fā)育速度最快,三歲左右兒童...

2020-06-20 閱讀全文

普及幼兒防溺水的知識是在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提高他們對水域安全的認知,教授他們應對溺水風險的知識和技能。這對于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以下是幼兒教師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暑熱來襲!幼兒防溺水安全知識學起”,以供參考,歡迎收藏閱讀!

2023-07-14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通過傾聽故事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并知道水果的顏色。2.知道毛毛蟲會變?yōu)楹?,并學會說:XX的XX我愛吃?;顒訙蕚洌航虒W圖片、四種顏色的卡片、不同顏色的水果圖片(香蕉、蘋果、葡...

2019-12-17 閱讀全文

游戲,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玩,但兒童的游戲卻不同于成人的玩,它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游戲是適應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最為幼兒所喜愛。通過游戲,兒童鍛煉了肢體,訓練了思維,豐富...

2019-12-19 閱讀全文

1、把尾巴晾起來的故事 笨狼不小心掉進水溝里,把尾巴打濕了。 拖著一條沾滿了水的尾巴,笨狼覺得很不舒服。太陽很大,風兒很輕,要是把尾巴晾起來,搭在樹枝上,要不了一會兒,尾巴就會晾干的,笨狼這樣想。 笨...

2021-04-0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