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
發(fā)布時間:2020-09-17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孩子挑食教育筆記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成功起著很大的作用。許多中外科學家成長的事實都說明,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而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則貽害無窮。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這可以主宰人生?!币囵B(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只停留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還要求家長積極地配合,與教師一起研究幼兒的個性特點,找出原因,與教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共識,取得教育孩子協(xié)調(diào)一致性,配合幼兒園共同對孩子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那么,家長應如何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同步教育呢?一.應走出家教誤區(qū)。首先,家長要明確教育孩子的責任,明確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幼兒園教育是暫時性的,更要明確幼兒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有部分家長總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無論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或行為習慣培養(yǎng)都應由幼兒園負責,極少甚至從不過問孩子在園的行為表現(xiàn)。更有甚者把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都推給幼兒園。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的言行、態(tài)度,都在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其次,家長要明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必須嚴愛有度和嚴愛結(jié)合,科學地愛孩子。在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上,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嚴厲苛求,對孩子的差錯動輒訓斥;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和無理要求百依百順,無原則地遷就,過分溺愛放縱,這都會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和習慣。要知道愛不能代替教育,嚴格要求是愛的體現(xiàn),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有些人過分嚴格,有些人過分遷就,這兩種情況都應當避免。”再次,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勿只重知識,輕個性行為發(fā)展。有部分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只關(guān)心孩子所學知識的多少,卻從不過問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甚至對老師反映孩子的不足之處,從不究其原因,只喜歡老師報“喜”不報“憂”,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習慣。二.積極配合,與幼兒園教育同步。首先,家長要密切、主動地配合班主任教師實施教育計劃,正確要求和教導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互促進,鞏固教育成果。如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上的要求,要家園一致,給孩子明確的生活準則,培養(yǎng)其良好的習慣。其次,家長要多到幼兒園與班任教師聯(lián)系,主動溝通,不但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把幼兒在家的表現(xiàn)如實地反映給老師,共同協(xié)調(diào)配合,針對孩子的優(yōu)缺點,及時給予表揚或糾正。三.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家長活動,重視家園聯(lián)系。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舉辦的各種家長開放日活動,注意及時與老師聯(lián)系,這不僅可了解孩子在園的行為表現(xiàn)和各方面的發(fā)展,還可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此外,家長也必須用教育理論知識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效能??傊?只要家長堅持家庭與幼兒園教育并重的原則,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錯
區(qū)域活動時,宇宇把凱凱的臉給抓傷了,對于孩子犯錯,作為老師應該給予批正。我批評了他,并且讓他向小朋友道歉。臨放學時,我怕他帶著情緒,讓家長誤解,我說把今天你抓傷凱凱臉的事跟媽媽說說。
在第二天入園時,宇宇的媽媽找到老師,非常生氣地跟質(zhì)問我:別天孩子打架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我家孩子老實就把壞事都推到他身上??吹剿臉幼樱倚钠綒夂偷馗忉專何乙呀?jīng)問過了,他去搶小朋友的彩圖,人家不給,他就動手了。她聽我這么說,扭頭就走,還邊走邊說:我家孩子的臉上就從來沒干凈過。聽那意思,是他的孩子經(jīng)常吃虧。
家長是孩子的標桿,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錯誤,直接影響著孩子,宇宇媽媽對孩子犯了錯誤,幫著孩子一起找理由,就會讓孩子學會這一招,一旦他犯了錯,老師批評到,他就會迅速將矛頭指向別人,某某也怎么樣了。
對家長的護短,我想告訴她:孩子犯錯是可以糾正的,但家長幫著孩子犯錯,這個錯可能一輩子都難以糾正。
老師如何給孩子立規(guī)矩
提及來,規(guī)矩就是規(guī)則。我們的社會形態(tài)需要規(guī)則,要是沒有規(guī)則,我們很難想象這個世界會是啥子樣。給孩子訂立規(guī)矩,道理也一樣;不給孩子訂規(guī)矩,遭到殺害的不僅是教師,更殃及孩子本身。
孩子需要理解他們周圍世界的規(guī)則。他們需要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他們和別人怎么相處。他們能夠把一件事做到啥子程度,要是他們做得過頭了,會發(fā)生啥子。跟著他們一天天長大,他們需要用一些方法來衡量本身不斷增長的技法和能力。規(guī)則在他們"學習-發(fā)明"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是教師的信號不明確的話,教師一心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規(guī)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獲得安全感。
怎么給孩子立規(guī)矩?
起首,給孩子立規(guī)矩時,信號要明確。
好比,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你可以留步,也能夠不停。有誰主動停過?
第二,立規(guī)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最好,這個后果跟孩子的親身利益有關(guān)。
第三,要就事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簽。
第四,本身能解決的事就別再告訴配偶。
第五,孩子的長期影象比較差,懲罰一定要及時。
第六,對孩子的懲罰要切實可行。懲罰孩子,也是一門藝術(shù)!
第七,立規(guī)矩的時候最好能把孩子不篤守規(guī)矩的后果明確告訴他。好比按時吃完,給點獎勵。不按時吃完,取消某個優(yōu)惠。
管教技法:新約法三章安心拒絕:選擇說話:適可而止。
這些原則應該是適應于各個春秋段的孩子的。和所有的教師一樣,我們總在犯錯誤,在管理孩子的時候,常常不知怎么辦。不過也許讓孩子和我們漸漸建立秩序的規(guī)則,對孩子和我們都有益。
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我是一名交警,工作比較繁忙,愛人在醫(yī)院工作,夜班也比較多。其孩子經(jīng)常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我只是在休假的時候陪陪兒子,和他做游戲。感到和他在一起有無窮的樂趣,不知不覺中,孩子已經(jīng)快上小學了。今天,幼兒園開家長座談會讓我談談是怎樣管理孩子的?這個題目使我猛然感到自己對孩子關(guān)心不夠!盡管如此,我還是談談我在教育孩子上是如何做的。1.疼愛但不溺愛作為家長,都害怕孩子受委屈,也都知道疼愛孩子,但絕不能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合理要求都盡量滿足,但對那些無理要求,必須積極教育引導,爭取和他把道理講明白,決不遷就。2.多鼓勵,多引導,面對困難樹立信心當他遇到困難或受到委屈時,要給他溫暖,讓他把心中的委屈向我訴說。同時告訴他生活并不是用一帆風順,有挫折,有歡笑,也有痛苦和悲傷。要有信心,面對困難要想辦法去解決,平時和同學搞好團結(jié),互相幫助,要有愛心,有集體觀念,多幫集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3.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培養(yǎng)孩子愛學習,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給他買喜愛看的課外讀物,增強閱讀的興趣,有時候做完作業(yè),也讓看一些有益的動畫片,增長他的課外知識。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做完作業(yè)后讓他自己檢查一遍后,我再幫他檢查,發(fā)現(xiàn)錯誤后及時改正。同時我還要求他上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不懂的大膽請教老師。我不多給孩子出課外題,但要求孩子學校的作業(yè)一定要做好,該掌握的一定要掌握。其實上面談到對孩子教育,很多還只是美好的想法,做法上還有很大的差距,更多的教育還要靠老師們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我們?nèi)蚁蚋魑焕蠋煴硎旧钌畹母兄x,我們一定努力配合學校的教育,做好我們家長該做的工作,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家長如何鼓勵孩子的好奇心
一、從毀壞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對一些玩具或者其他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想進一步了解時,與其擔心孩子毀壞東西,不如教給孩子這些東西的使用方法。
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玩玩具,并且在玩的過程中,告訴孩子這些東西為什么會自己動起來,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拆開玩具來研究一下它的內(nèi)部構(gòu)造。
1、訓練好時機
媽媽在廚房里忙著做飯,讓孩子一個人在客廳里玩耍。
一個人玩著沒意思,看著漂亮的玩具汽車,孩子突然有了想把它拆開來的想法,看看汽車的輪子為什么會轉(zhuǎn)呢?一會兒,地上就多了一堆零件,可是當孩子想把它裝起來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怎么也裝不上去了。
孩子把玩具拆開來,只是想了解它為什么會自己動起來。
孩子因為對玩具產(chǎn)生了好奇心,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這是孩子邁開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
如果大人在這個時候?qū)⒆优u,甚至打罵,都會讓孩子剛剛萌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受到打擊,阻止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進取心,對孩子將來的創(chuàng)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2、媽媽不要這樣說
當媽媽從廚房出來,看到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的玩具汽車時,怒火一下子爆發(fā)了。
媽媽非常生氣地對著孩子說:“爸爸給你買的玩具汽車,你怎么剛玩幾天就把它拆了,下回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
”
二、從模仿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對媽媽在廚房忙碌的動作產(chǎn)生興趣時,媽媽可以安排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讓他洗黃瓜、西紅柿等,幫著媽媽拿調(diào)料等。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就可以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觀察食物生熟前后的變化等,使好奇心得到了進一步的滿足。
而且,還有可能更好地激發(fā)孩子更深層次的好奇心,培養(yǎng)探索事物的能力。
1、訓練好時機
看著媽媽進了廚房準備做飯,孩子也跟進去在媽媽的周圍打轉(zhuǎn),不是摸摸這里,就是看看那里。
看著媽媽在擇菜,孩子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根大蔥來。
孩子學習和模仿的能力很強,當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時,孩子也想幫媽媽來做一些事情。
這時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這是在搗亂,不讓孩子參與這些家務活,會打擊孩子參加勞動的積極性。
孩子在探索周圍環(huán)境時受阻攔或受挫,那么他做事就很容易放棄,這種性格甚至會貫穿其一生,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往往很聽話、很順從,遇事聽天由命,但是,他們會沒有主見,遇到很復雜的事情時,往往不知所措。
2、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看到孩子拿起了大蔥,一把搶下來,說:“你別在這給我搗亂了,去外面客廳自己玩去!”然后拉著孩子的手,把他帶到客廳的沙發(fā)上,自己回到廚房繼續(xù)忙碌,并隨手關(guān)上了廚房門。
三、從實踐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想要弄明白“花生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這個問題時,媽媽可以找兩個花盆,讓孩子在兩個花盆里分別種下炒熟的花生和生花生。
等過一段時間,一盆花生長出幼苗,一盆沒有長出來時,再告訴孩子事情的真相。
1、訓練好時機
孩子吃著媽媽買來的花生,問媽媽:“花生是怎么來的?”媽媽說:“花生是花生豆在地里長出來。
”隔幾天,孩子拿著鏟子在地上挖了一個坑,把剝好的花生豆一粒一粒地種在土里。
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我們成人看來可能很可笑,這時候千萬不要嘲笑孩子。
面對孩子的這種探索和實踐的方法,媽媽一定要認真對待,千萬不要用成人的思維來告訴孩子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樣就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
2、媽媽不要這樣說
看見孩子把花生豆種在土里,媽媽又是生氣又是好笑,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啊!炒熟的花生怎么能種呢?”
四、從聲音中訓練好奇心
如果孩子對敲打東西產(chǎn)生的響聲感興趣時,媽媽可以專門找一些不同質(zhì)地的物品,比如說,塑料盆子、不銹鋼鍋、玻璃杯子、瓷碗等等,讓孩子用筷子來敲,看看筷子敲打到這些不同質(zhì)地的物品上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這樣反復敲打一段時間以后,可以用布蒙上孩子的眼睛,媽媽用筷子來敲打這些不同質(zhì)地的物品,讓孩子根據(jù)這些不同的聲音來判斷媽媽敲打的是什么物品。
這樣不但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還能讓孩子在玩中知道一些簡單的物理學知識。
1、訓練好時機
到吃飯的時間了,大家都坐在餐桌旁準備吃飯,孩子也坐到了他的小椅子上了。
看著桌子上擺放的筷子和碗,孩子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玩,聽到筷子敲碗發(fā)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孩子很高興,拿著筷子不停的敲碗,媽媽說了讓孩子別敲了,孩子就是不聽,“叮叮當當”地響聲吵得大家都沒法安靜吃飯了。
孩子敲碗時,會對發(fā)出的響聲感覺很好奇,而且敲不同的碗或者盤子都能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讓孩子有了探索的欲望,他想知道敲這些東西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些不同的聲音。
這時媽媽的呵斥或者阻止,都會限制孩子的求知欲望,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知識的好機會。
2、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搶過孩子手里的筷子和碗,說:“讓你別敲了,你怎么不聽呢?你這么不聽話,我以后不喜歡你了!”
五、從游戲中訓練好奇心
孩子在玩搭積木的游戲時,突然推倒剛搭起來的“小房子”時,媽媽可以問孩子為什么要推倒這些剛搭起來的房子呢?然后可以讓孩子把搭好的房子按照順序一塊一塊地拆下來,告訴孩子在拆的時候房子不會塌就說明孩子搭的房子很結(jié)實。
通過這種非常規(guī)的玩法,才能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正常地發(fā)揮。
1、訓練好時機
媽媽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搭積木的游戲,在媽媽的指導下,孩子好不容易才搭起了房子,媽媽還沒來得及表揚孩子,孩子卻一把推到了剛剛搭起來的房子。
孩子將搭好的房子推倒可能是想知道房子推倒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房子被推倒時積木會朝著哪些方向散落?孩子這種不按常規(guī)方式玩游戲的態(tài)度,正是說明了孩子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如果爸爸媽媽引導好的話,孩子的這種探索欲望會轉(zhuǎn)變成創(chuàng)新思維,這會為孩子將來學習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
2、媽媽不要這樣說
媽媽看著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幫孩子搭起來的積木房子在頃刻間“土崩瓦解”,非常生氣地對孩子說:“看看你,好不容易把房子搭好,就這么推倒了,下回再不陪你搭了。
”
如何讓家長和孩子都深愛你?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當你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是什么心情?高興的、自豪的?當我聽到這些話時,我是高興的。
“視頻上,某某老師又打孩子了。這個老師怎么下了了手,這樣的老師還怎么當老師”,當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傷心,失望的。是的,當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是傷心的。
在教學生活中,我們會因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而感到高興,也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調(diào)皮而感到傷心。會因為家長的一句“老師您辛苦了,老師謝謝您”而感到特別滿足,也會因為家長的“你怎么看的孩子,我家孩子怎么摔倒了,我家孩子沒吃飽”等而感到特別傷心失望。傷心,高興這兩種情緒幾乎占據(jù)了我的整個心情??墒牵还苣闶侨绾蔚母吲d,如何的傷心,都不要忘記你的職業(yè):一名幼兒教師。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教師的榮幸是和世界上最充滿希望的人打交道,所以我們要引領(lǐng)他們實現(xiàn)夢想。
首先,作為一名老師:重要的是有責任感,要愛孩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老師的天職是給孩子希望,教育是播撒希望的事業(yè)。而我們作為一名教育者,就是用愛去實現(xiàn)我們的事業(yè)。
作為一名老師,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方面:每個老師都希望讓孩子們喜歡自己,那如何讓孩子喜歡自己呢?第一要微笑;第二要蹲下來與孩子交流;第三要擁抱孩子,用我們的行動去感染每一位孩子和家長。
記得升小班的時候,我特別喜歡抱孩子,每次抱孩子我都會感覺自己是一位媽媽。當時帥氣的銳銳特別黏我,有好幾次放學時奶奶來接他時,他都對奶奶說:“奶奶我不想和你回家,我想和蘭蘭老師回家,我喜歡蘭蘭老師?!边呎f著一邊還讓我抱他。當我聽到這話的時候,很溫暖,瞬間讓我感覺我抱著的就是我自己的孩子。
還有一次,瑞瑞犯錯誤了,我批評了他。見他一直不高興,下午放學的時候,我就開始和他聊天:“你知道老師為什么批評你嗎?”瑞瑞點了點頭,“那你還喜歡老師嗎?”瑞瑞說:“喜歡。” “為什么?” “因為我喜歡你笑,我喜歡你早上笑著對我說早上好,我喜歡我你笑著表揚我”。我聽到后,才感覺“笑”的魅力真的很大,能夠讓孩子從心里喜歡你。所以從那次以后我就經(jīng)常露出我的笑容:在孩子回答問題的時候,在孩子知道錯并改正的時候,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給他一個肯定的微笑,因為我想讓他明白老師在理解你,相信你,支持你。
另外一方面,沖動是魔鬼,一般人犯錯誤的時候是情緒最激動的時候。當老師的,肯定會有情緒。但是請你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想一想,他們都還是孩子,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要寬容,體諒他們,還要想一想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要使用正確的方法。我們可以把手背后,深呼吸,或者換另外一位老師來處理。但一定要注意:為了自己,為了孩子。一定注意自己的手和口,三思而后行。
作為一位老師:以身作則,做好自己才能影響別人。不論做什么事都要把他做好,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小事。
作為老師,就要認認真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心愛孩子,呵護孩子,關(guān)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長。
我們都處于隨時學習的階段,所以我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利用時間和機會充實自己,發(fā)展自己,做一個被孩子和家長喜歡的自己。
不管以后會怎樣,我都會用心做好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最后,很幸運我現(xiàn)在的職業(yè)是一名老師,我現(xiàn)在最大的動力就是孩子。因為只有孩子能夠讓教師這一行業(yè)發(fā)揮“愛”的光芒。
教育隨筆:教師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教育隨筆:教師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一直以來,幼兒教師關(guān)注的是我們?nèi)绾巫?,孩子才肯聽我們的話,我們的班級才能好管理。然而,我們雖然表面上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指令去行動,卻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孩子們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忽略了他們真正的需求。
我常常在思考,我已經(jīng)很努力和孩子交流了,為什么還是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怎么才能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到底應該如何和孩子交流?怎樣做,孩子才肯信任老師,同你分享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感受?其實,我們是很想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但是孩子們?yōu)槭裁匆芙^呢?我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行為,我認為,是我們傾聽的方法不正確,沒有為孩子提供與我們交流的機會,而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話,我們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們,接受孩子的感受。
教師如果能真正傾聽孩子,認同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說出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與他們產(chǎn)生共情。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傾聽孩子,理解他們的感受呢?下面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幾點傾聽技巧:
一、傾聽要真誠、專注,而不能敷衍了事,心不在焉
相信我們很多老師都可能會有下面的體會:
入園時的一個情景:
幼兒:“老師,我昨天幫媽媽洗衣服了。”
教師:“嗯”(邊聽孩子說話邊和另外一個孩子的家長說話)
幼兒:“我把衣服洗得可干凈了,媽媽都表揚我了!”
教師:“嗯,老師知道了”(看都沒看那個孩子,還是繼續(xù)著談話)
幼兒:“老師,你在聽我說話嗎?”
教師:“在聽,在聽?!?/p>
孩子望著還在一直忙著談話的老師,失望的走開了。
老師雖然回應了孩子的話,但是看著老師心不在焉的樣子,孩子心里會怎么想呢?孩子多么希望老師能夠理解他當時的心情,聽聽他的話語,分享他的喜悅啊。換做我們那個孩子,我們會怎么樣呢?你還會把自己的事情告訴老師嗎?還愿意與老師分享你的感受嗎?
當孩子與我們說話時,我們應該放下手里的工作,眼睛真誠的看著孩子,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在很認真的在聽他講話,而不是在敷衍他們,給孩子提供一個說話的機會,也給老師一個傾聽的機會。
二、傾聽時的簡單回應,更利于溝通
在與孩子的交談過程中,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回應孩子的對話,而不是提問孩子或是提建議地回應,孩子會更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因為有的孩子能告訴我們?yōu)槭裁此麄凅@恐、生氣、不開心,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由于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教師的“為什么”“應該怎樣”只會給他們增加難度,從而使溝通很難再繼續(xù)。孩子容易和一個接納他們感受的成人溝通,而不愿意和一個逼他們做出解釋的人談話。
在一次美術(shù)課上,浩浩跑到我面前對我說:“老師,小雨把我的彩筆帽弄丟了?!?/p>
老師:“嗯?!?/p>
浩浩:“沒有筆帽的彩筆會干掉的?!?/p>
老師:“是這樣的?!?/p>
浩浩:“你讓我們用彩筆的時候一只手拿筆,另一只手拿筆帽!這樣就不會丟了!”
老師:“老師是這樣說過。”
浩浩:“那我回去告訴小雨!”
老師以關(guān)心的心態(tài),用簡單的句子回應孩子,孩子就能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可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三、傾聽中試著說出孩子的感受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正和孩子們一起玩跳繩,猛猛突然跑過來拉著我的手說,“老師,齊齊和劉翔打我!”我拉著猛猛讓齊齊和劉翔給他道歉,可是沒等他們說完,猛猛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于是我抱著猛猛坐到石凳上,他哭了好一會兒,然后慢慢停止了哭泣,對我說:“楊老師,齊齊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經(jīng)常去我家玩!”我說:“嗯,”他接著說:“他不應該和劉翔一起打我!”我說:“他們這樣做你很傷心,是嗎?”他使勁的點點頭,又趴在我懷里了。過了一會,他對我說:“楊老師,我想自己去玩一會?!蔽艺f“沒問題!”
我們通常會認為,說出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更難過。其實相反,當你說出孩子的感受時,孩子心里會感到安慰,會感覺到有人能理解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例如,孩子摔倒了,我們通常會扶起來說:“不疼,不疼,一點也不疼”這樣的話來安慰孩子,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感覺到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因此反而會更傷心。
四、傾聽中學會贊賞孩子
手工課上,秦晴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紙盤畫對我說:“楊老師,你看我的畫漂亮嗎?”我拿過畫看了看說:“上面有一道彩虹,你用了六種顏色,粉紅色的小兔子好可愛,還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呢!”秦晴高興極了,說:“老師你觀察的真仔細,我一會畫完了,還要拿給你看!”
教師用贊賞的語氣說出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孩子聽到這樣的描述后,就能夠明白老師在贊賞自己。教師把孩子好的行為去體驗并詳細的描述出來。與簡單的說一句“真漂亮”“你真棒”相比起來,孩子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你在很認真的傾聽他的講話,在意他的行為,從而愿意和老師交流。
愛孩子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技巧,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與孩子交流過程中的點滴,用心去傾聽孩子,理解他們的感受,與他們產(chǎn)生共情。這樣,孩子們才會愿意把他們的“小秘密”“心里話”告訴老師,把我們當成他們可以說悄悄話的朋友,從而加深孩子和老師之間的感情,讓我們和孩子之間零距離,傾聽孩子,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
如何保證老師持續(xù)愛孩子
孩子不能不上幼兒園。
但孩子在幼兒園里是否真的接受到了成長幫助、孩子在幼兒園是否受到老師的情緒攻擊、是否像這些新聞中說地那樣被虐待,都不在于是公立園還是私立園,也不是裝了攝像頭或沒裝攝像頭就能夠絕對避免的。
能夠絕對保證孩子在幼兒園受到老師細心幫助和照顧,保證老師絕對不會以任何形式傷害孩子的唯一途徑是:幼兒園管理者有沒有能力使每一位老師都愛孩子。
下面是有關(guān)北京兩幼兒園多名兒童疑遭針扎的新聞:
“一個家長給孩子洗澡發(fā)現(xiàn)孩子屁股上全是針眼,一摸手都發(fā)麻,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都有被扎。”6月9日,多位北京市昌平區(qū)一幼兒園學生家長反映,他們僅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遭到教師“針扎懲罰”。
涉事教師則否認曾有針扎或其他體罰孩子的行為。
北京市房山區(qū)的一幼兒園近日亦被懷疑有教師針扎學生。目前,房山區(qū)教委和公安分局已著手調(diào)查,兩名涉事教師已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刑事拘留。
“是否針扎還在核實中。”
昌平區(qū)這家幼兒園小三班某家長出示地診斷報告顯示,她的孩子“全身多處刺傷”。
另一位家長則稱,她女兒的兩個腳腕處有小眼兒,經(jīng)醫(yī)院診斷為“雙小腿刺傷”。該家長說小三班的孩子都是剛滿4歲的幼兒,目前共有5名孩子身上出現(xiàn)了小眼兒,少的兩三個,最多的有近20個。
該校小二班的一位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也聽說她4歲的兒子“會因為不聽話被教師用針扎”。醫(yī)院鑒定表明,孩子手上和腿上共有3個小眼兒。
6月9日,小二班和小三班多位家長帶著孩子到昌平區(qū)派出所報案,并帶孩子到醫(yī)院診斷傷情。
當天下午,昌平區(qū)教委民辦科工作人員表示,公安機關(guān)已經(jīng)介入,正在調(diào)查中,尚不能得出傷口是否為針扎等結(jié)論。
6月9日下午,房山區(qū)教委新聞科科長王倩介紹,他們在接到家長反映“幼兒園有多名兒童手部等身體部位出現(xiàn)針眼”的情況后,于6月8日成立調(diào)查領(lǐng)導小組,趕赴現(xiàn)場,并協(xié)同公安部門對此事立案調(diào)查。
目前,這家幼兒園涉事兩名教師已因涉嫌尋釁滋事罪,被房山警方刑事拘留。房山區(qū)公安分局辦公室副主任韓秀杰介紹說調(diào)查暫時未有進展,“是否針扎還在核實中,目前不能確定。”
幼兒園要不要裝攝像頭?
6月9日,昌平區(qū)涉事幼兒園副園長李某表示,針扎事件中的教師已經(jīng)被停職?!敖酉聛淼氖虑槲疫@邊不能回應,等到警察調(diào)查清楚后,我們幼兒園會給家長一個交代。”
除了被懷疑用針扎學生,有多位家長反映,該幼兒園教師對學生有多種體罰。“包括用涼水潑,跪在地上磕頭喊恭喜發(fā)財,還有不讓孩子吃飯、喝水、尿尿、人為破壞孩子衣物及鞋子等其他體罰孩子的情況?!蹦臣议L表示,自己孩子十分害怕,常在夢中哭醒。
但針對部分家長反映的教師對孩子潑涼水,讓孩子向教師磕頭等體罰行為,李副園長則均予以否認。幼兒園涉事教師之一陳某則堅決否認有針扎或其他體罰孩子的行為,稱“人在做,天在看”。
“雖然體罰的事我們都在家長群里互相求證過,但由于幼兒園沒有裝監(jiān)控,我們拿不出實證,園方也不會承認?!币晃患议L表示。
對此,李副園長稱,沒有任何規(guī)定讓幼兒園必須裝監(jiān)控。前述昌平區(qū)教委民辦科工作人員也表示,沒有對幼兒園裝監(jiān)控有強制要求。
據(jù)統(tǒng)計,近一年多來,北京經(jīng)媒體報道的幼兒園教師虐童事件多達6起,僅2015年就被曝出4起,且均發(fā)生在昌平、石景山、房山等遠郊區(qū)。涉事幼兒園均屬民辦幼兒園,具備辦學資質(zhì),涉事教師均為20多歲的女性。
虐童事件曝光后,涉事教師均受到園方辭退、警方行政拘留和罰款等處罰。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民辦幼兒園由于得不到政府的財政經(jīng)費支持,師資和管理存在問題已是共性。他建議政府對所有幼兒園都平等相待,讓民辦幼兒園的孩子們也能受到好的教育。
儲朝暉同時表示,關(guān)于幼兒園要不要裝攝像頭的問題已經(jīng)討論了十多年,“從專業(yè)的角度我反對這樣的做法,攝像頭雖然可以減輕家長的心理負擔,但會讓暴露在攝像頭下的教師和孩子產(chǎn)生心理壓力,改變他們之間原本親密的關(guān)系,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也是不利的。”
教育隨筆:如何獎勵孩子
教育隨筆:如何獎勵孩子
獎勵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孩子心理深層次的需要。孩子的年齡越小,就越需要外界的鼓勵。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懂得獎勵孩子,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造力。獎勵能讓自卑的孩子自信,讓自信的孩子成功!但獎勵又是把雙刃劍,運用得當才會收到成效。因此,家長和老師都應該根據(jù)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方法獎勵孩子,提高獎勵的效果。
那么,獎勵孩子究竟應遵循哪些原則呢?
獎勵孩子應有利于促使孩子的全面發(fā)展父母不能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成績,當孩子在生活上(例如幫忙做家務)、在品行上(例如尊敬師長、愛整潔)有良好表現(xiàn)時,都應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樣,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健全、更快樂!
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獎勵方法
獎勵的方式取決于孩子的年齡和他們的個性特點,對幼小孩子的鼓勵應以精神為主。如果大人和孩子之間已形成了親密無間的關(guān)系,那么獎勵可以采用微笑、撫慰、手勢、點頭或親切的話語,及時地說一些鼓勵的話:“雖然你很小,但是你很勇敢”,“加油,你會成功的”,等等。所有這些都是讓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物質(zhì)鼓勵孩子不可濫用
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條件好了,許多家長就喜歡用物質(zhì)獎勵孩子。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進步時,家長會答應孩子買這買那的要求。殊不知,這樣做會助長孩子對物質(zhì)的過分追求,而忽視精神食糧。其實,對孩子的進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及時表揚,對孩子的成績加以肯定,再給予適當?shù)奈镔|(zhì)獎勵。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進步。當孩子進步時我們一定要把握好獎勵的尺度。只有給予孩子適當?shù)莫剟睿拍芨玫丶ぐl(fā)孩子進步的動力,從而孩子會取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