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庭教育不一致,形成孩子性格的兩面性

發(fā)布時間:2020-09-16 家庭教育 幼兒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

背景:最近一位老師對我說:我班的婷婷在奶奶面前是很“兇”的,有時還要訓斥她。聽到這些話,讓我有些詫異:在幼兒園她是個相當文靜的女孩,而且在老師、小朋友眼里都是非常懂事乖巧的,真會這樣嗎?我決定了解一下。

活動情景:

放學后,我特地進行了觀察:奶奶照常來接孫女了。婷婷和老師有禮貌地打好招呼后,就走出教室。這時她馬上把手里的衣服、老師發(fā)的紙條統(tǒng)統(tǒng)往奶奶那里一扔,奶奶一沒留神,東西撒了一地。婷婷用眼瞪了一眼說:“你怎么這么笨,這也接不牢?!边@時旁邊有位家長看不過去了說:“這孩子怎么這樣的?!辨面寐犃藵M不在乎地向人吐吐舌頭。這時奶奶把地上的東西都撿起來了,一點都沒有責怪的樣子。

看到這情景,我把她們祖孫兩人請了進來。首先對婷婷的這種做法批評,并進行了糾正,讓她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也是不受別人歡迎的,并讓她重新來做一下:自己的東西自己拿,對自己的長輩要尊敬,有禮貌。另外我聽取了奶奶的一席話:因為家里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平時非常得寶貝,她要什么就滿足她;平時她耍個小脾氣,也覺得小孩子沒什么的,所以孩子在爺爺奶奶這里比較任性?,F(xiàn)在孩子長大了,發(fā)覺越來越沒禮貌了,可也沒什么好辦法,以后讓她爸爸媽媽去管吧!對于奶奶的話,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看法:對孩子要有原則,愛要有尺度,不能溺愛,遇到孩子做得不對的,家長要給于正確地引導和糾正,讓孩子有一個是非概念,這樣幫助他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我讓奶奶回家好好和家人商量一下,達成一致的教育方法。

分析與反思:

教育觀念的不同,使家庭教育不一致,形成孩子性格的兩面性。由于祖輩在教育要求上容易與父輩產生矛盾,出現(xiàn)“你緊我松,你打我護”的情況,影響了兩代人的共同教育效果。因此,在隔代教育中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優(yōu)勢,但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年輕的父母,應明確自己的教育責任,再忙也要擔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不應一股腦的把孩子扔給老人而只顧忙自己的事,或只圖享受、舒服對孩子不聞不問,應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以免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另外雖然祖輩們有著豐富的養(yǎng)育經驗,但年輕人的知識層次、文化修養(yǎng)他們卻是是無法比擬的,因此年輕人應主動負起自己的職任,為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下一代而多付出一點時間、精力和愛給你的孩子。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

從孩子呱呱落地起,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時刻牽動著父母、祖輩們的心。而對于孩子的教養(yǎng),不管是父輩也好、祖輩也好,都是盡心盡力,可謂“一切為了孩子!”但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父母的意見與祖輩們不一致的情況,如天冷了,父母希望孩子能少穿些衣服,多運動,增強體質,可長輩們生怕孩子凍著,必須得多穿衣服。當父母在練琴時給孩子多提幾個要求時,長輩們總會袒護說孩子還小,這么練要累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的無理要求,時常會在爺爺奶奶那里得到滿足??梢?,一方面,父輩們可能接受新知識多且快,傾向于科學的方法教養(yǎng)孩子,而另一方面,由于祖輩們閱歷經驗豐富,往往憑經驗出發(fā)教養(yǎng)孩子。但久而久之,這種不一致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來說是很不利的。對孩子是非觀念的樹立,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等都會帶來負面影響。那么,如何將祖輩、父輩對孩子的愛擰成教養(yǎng)孩子的一股合力呢?我想,能否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正確看待祖輩的育兒經驗。經驗并不總是過時的、不科學的,如父母們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學這學那,給孩子多一些自由的空間與時間去享受童年的快樂和美好,接受老人經驗中的合理成分。

二、加強與長輩的溝通。平時就一些教養(yǎng)孩子的問題向長輩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后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一同商議,取得一致。既尊敬了長輩,又加強了彼此間的理解。我想真正對孩子有用的做法肯定會得到雙方的認可。

三、充分利用書本。可以有意識地訂閱一些雜志、報刊,放在家中供祖輩們閱讀。時間一長,祖輩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學會用書本的知識去教育孩子。

四、積極與老師相配合。利用幼兒園的半日活動開放日、接送孩子、家訪的機會和孩子的祖輩溝通一些孩子的問題,引起他們的重視,正視孩子的不足。

總之,家庭成員的祖輩與父輩們在教養(yǎng)孩子的問題上應達成共識,堅持對孩子的教養(yǎng)的一致性,必將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良好的促進作用。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影響孩子的發(fā)展


和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Rick也很喜歡看電視。一天晚上,Rick在看《芝麻街》的電視節(jié)目,剛看到一半,爸爸從書房走出來對Rick說:“Rick,現(xiàn)在已經是晚上九點了。按約定的作息時間,每天晚上九點你就該上床睡覺了?!盧ick有些不愿意,他對爸爸說:“爸爸,還有半個多小時就看完了,讓我看完再睡吧?!卑职謸u搖頭,還是堅持讓Rick關掉電視準備睡覺。正在Rick想要關掉電視時,他看到媽媽從臥室走了出來,趕緊抓住最后一根稻草,對媽媽撒嬌說:“媽媽,這個節(jié)目我看到一半,今天晚上能不能讓我晚一點睡覺???還有半個小時就看完了?!眿寢尶吹絉ick一副哀求的樣子,就說:“好吧,再讓你看多半個小時就睡覺。”Rick轉過頭對爸爸說:“爸爸,媽媽同意我再看半個小時。”爸爸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回到書房里去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Rick的爸爸和媽媽對Rick是否應該按約定的作息時間睡覺沒有一致的看法,Rick正好利用了爸爸、媽媽的這一不同意見,達到了自己繼續(xù)看電視的目的。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教育孩子的態(tài)度、要求和方法出現(xiàn)不一致的情形并不少見,我們平時所說的嚴父慈母或“父親唱白臉,母親唱紅臉”就是這種不一致的體現(xiàn)。

家庭教育的不一致對孩子的發(fā)展會有什么影響?

1.見風使舵

由于年幼的孩子一般還缺乏自主性和意志力,而且,每個人都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因此,當父母對孩子提出不同要求時,孩子總會傾向于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而當孩子主動提出要求時,也會衡量是找爸爸還是找媽媽,并可能在爸爸媽媽面前表達不同的內容。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征,表面上看是“機靈”,但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2.削弱父母權威

Rick在看電視的問題上,由于有媽媽的認可而不接受爸爸的要求,但在另一件事情上,Rick可能會轉而接受爸爸的指示而拒絕媽媽的要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求相互矛盾時,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都不是正確的。因而,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教育威信逐漸被孩子自己對利益的權衡所取代。

3.引發(fā)夫妻矛盾

父母可能是由于個性差異、對孩子發(fā)展的認識差異等原因而導致對孩子教育要求不一致。但也有可能是為了討好孩子而否定配偶的教育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教育問題容易演變?yōu)榧彝サ臎_突,形成十分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家庭氛圍。

怎樣才能有效增進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呢?

1.及時溝通

夫妻之間要及時溝通,在達成較為一致的看法后,再向孩子提出來。例如,當Rick的媽媽聽到孩子的要求時,最好能問一下孩子:“那你爸爸的意見呢?”無論是否同意孩子接著看電視,都要讓孩子明白,這是爸爸、媽媽商量過一致的要求。

2.從兒童的角度出發(fā)

要從有利于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協(xié)調夫妻之間的不同意見。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并比簡單地等于“夫唱婦隨”,而是要看教育要求和方式是否有利于孩子的發(fā)展。例如,如果Rick的父母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和遵行制定的規(guī)則,那么,Rick的媽媽就不應該同意Rick看電視的要求。因此,夫妻雙方共同的價值觀和對孩子的認識,是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基礎。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定義

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yǎng)、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yǎng)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當穩(wěn)定性的行為風格。

二、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類型

據(jù)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家庭教養(yǎng)根據(jù)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不同,可分為常見的以下幾種類型:專制型、溺愛型、縱容型、民主型這四種類型。

(二)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類型特點及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據(jù)調查顯示,不同類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對幼兒性格的影響是不同的。

1、專制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

(1)專制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

這是由中國儒家文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和等級制度衍生出來的一種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一種嚴重的家長制作風。它要求孩子絕對的聽話與服從,父母們總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可他們并不知道就在“聽話”這兩個簡簡單單的字中,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個性等寶貴的人格品質都不知不覺地在對父母的完全依賴和服從中丟失了。而且很多父母信奉“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成才”的信條,在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中采取簡單粗暴的打罵、嚇唬等代替嚴格而科學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

(2)專制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在這種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他們一般都比較容易形成幼稚、依賴、神經質的心理,幼兒獨立性和自主性較差,自我依賴程度也較低,創(chuàng)造力也較差,通常以自我為中心,沒有主見、懦弱。氣質弱的幼兒可能變得更加依賴、無主見,而氣質強的幼兒可能變得更加反抗、暴烈。例如:我家對面王阿姨家天天打罵聲不斷。他們不征求孩子的意見,硬是送他去學習鋼琴。業(yè)余時,他們又買了好多樂理資料讓他學習,每天除了練琴還是練琴。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便是又打又罵。一天,他們兒子碰到我時,對我說:“姐姐,我對鋼琴真的一點興趣都沒有,每天面對鍵盤,好枯燥啊!可是爸爸媽媽壓根不聽我的想法,有一點不符合他們的要求,輕則動口,重則動手,好怕?。 焙⒆拥脑捠刮蚁萑肓松钏迹焊改竿映升?,望女成鳳的心里我們是理解的,但是要求過分苛刻,缺少一份寬容和理解的心,奉行棍棒教育,這樣做其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2、溺愛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

(1)溺愛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

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在我國無論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非獨生子女家庭,溺愛型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都具有普遍性。溺愛型的兒童家長將自己的感情以及物質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去。他們愿意為孩子付出一切,包攬一切,一切以孩子為中心,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并且為孩子提供一切的幫組和保護。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事事包辦,并且一味地遷就孩子,具有過度保護性。

(2)溺愛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這種類型的家庭教育是培養(yǎng)孩子利己的溫床。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評價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以至于從小不會自我調節(jié)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他們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就會有情緒波動或攻擊性行為,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更不容易被別人所接受,而且還會使他們“在家如虎,出門如鼠”養(yǎng)成名副其實的窩囊廢性格,更容易產生不信任、依賴、神經質等心理特征。在這種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多不良的人格品質,如任性、自私、孤傲、自我中心、缺乏獨立精神、心理和社會承受能力極差等。

3、縱容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

(1)縱容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

縱容型教養(yǎng)方式的家長對教育投入最多,對孩子要求最少,認為孩子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對孩子性格喜歡且很少有不喜歡的,獎勵孩子的和方式是給較好的東西,縱容型的教養(yǎng)方式是如今不少家長采用的教養(yǎng)方式。由于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對家長而言,哥哥都是掌上明珠。對孩子過于縱容,讓孩子隨心所欲,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時達到失控的狀態(tài)。

(2)縱容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多表現(xiàn)為任性、自私、幼稚、野蠻、無禮、獨立性差、唯我獨尊、蠻橫無理、胡鬧等。這樣的教養(yǎng)方式我往往多余放縱孩子,孩子在蜜罐里成長,難得經得起外面的風浪和挫折??v容型教養(yǎng)方式是給孩子在成長中過大的空間,缺乏指導。

4、民主型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

(1)民主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

在這種家庭中父母他們懂得尊重子女人格,能采取孩子的意見,不粗暴打罵,不強加意愿;父母處事公平合理,有了錯誤敢公開承認,講道理;對子女教育注重方法,循循善誘。對孩子給予中等程度的關愛和中等程度的允許或限制,對孩子保持溫和態(tài)度,能合理接納孩子的意見和想法,親子間采取開放的態(tài)度和方式溝通。在進行家庭教育方式時,采取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尊重、愛護孩子,鼓勵孩子獨立和樹立個人特質。

(2)民主型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性格的影響

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有利于孩子獨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動手能力的養(yǎng)成。在民主型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具有自尊心強,性格開朗隨和;有較強的自覺性,聰明伶俐,活潑外向;有是非鑒別能力,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而且這些孩子的性格比較直爽、親切;知道關心他人;會和他人合作;喜歡交朋友、謙虛、禮貌、帶人誠懇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識,獨立性較強,善于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

三、父母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性格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類型不同,幼兒的性格表現(xiàn)也不同。那么針對幼兒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幼兒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幾點建議:

(一)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孩子不是成人的附屬品,他有自己的思想,愿望,行動,如果長期由著父母“包”下來,只會導致其自理能力差,缺乏獨立精神,我們只有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尊重其思想、行為,注意抓住一次次鍛煉的機會,提高其自理能力,從才會使其日益趨于獨立?!胺攀帧弊尯⒆酉蜃约荷畹目臻g索取自理能力。當該孩子萌動“想做”的心思是,父母要及時放手,讓他自己完成,讓孩子體會“做”的樂趣。抓住機會鍛煉孩子,滿足其好奇,好玩的心理,體會“干活”的樂趣。

(二)父母對孩子的愛要適度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天性,但是父母在愛的同時,有沒有向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竽??孩子的正確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給予支持和鼓勵,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確,不但不能給予滿足還要給予耐心說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學會做人。這樣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三)堅持人格的平等

平等是創(chuàng)造良好家庭氛圍的基礎?!岸紫聛?,與孩子平視”是每個父母和孩子溝通交流所應該遵循的原則。在家庭中,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意見、興趣和自尊心,不能忽視孩子的地位,不能輕視、壓制孩子的正確意見,更不能侮辱、體罰孩子,而應該把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并且與其探討家里的各種瑣事,對的就采納,錯則加以引導,使孩子樂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只有保持家庭成員的人格平等,彼此之間才不會產生心理隔閡。

(四)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與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不管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差,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并給予鼓勵,他就有成功的一天。對于他的一點點進步都給予表揚,就可以發(fā)揮他內心無限的潛能。

作為家長更應該尊重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小就沒有被尊重的權利,切記在公眾場合,不要批評孩子傷他們的自尊,使他們失去自信。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不能用打罵或說些難聽的話來刺激孩子,反之應該抓住某一些長處和優(yōu)點及時地對他們進行表揚、鼓勵,使他們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

(五)適合幼兒性格形成的教養(yǎng)方式

通過對上面四種不同教養(yǎng)方式的具體論述,能夠清楚地看到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人格的形成。據(jù)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是最理想的教養(yǎng)模式。在這類家庭中,父母對于孩子的行為能夠給予完全的尊重,而對于孩子的錯誤會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予以指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有足夠的發(fā)展空間但又不失正確的引導。父母和孩子有很好的溝通,彼此可以對一個問題各抒己見。在家庭中,雙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象朋友一樣。在青春期階段,這種教養(yǎng)方式更會體現(xiàn)出其價值。這種模式下的家庭,孩子愿意敞開心扉和父母探討他們在生理,心理上的各種變化,父母也會積極地給予回應并加以適當?shù)闹笇А?/p>

結論

教育家約翰?霍爾特說:“家,正如我們許多人所說的,是充滿寬容與愛的地方?!蔽覀儜M可能地找機會與孩子交流,努力地尊重孩子,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傊?,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性格的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應。家長應當根據(jù)時代和孩子年齡特點,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發(fā)展他們的智能。這樣的家庭就會始終充滿親切、友愛、平等、歡樂的氣氛,孩子就會在輕松、溫暖的環(huán)境中受到影響和教育,從而健康而活潑地成長。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案例背景:

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會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直接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鏡子,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會有什么樣的該子。

案例描述:

案例一:有一天,一個家長找到我,跟我談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幕:那是一個中餐時間,丈夫吃完飯站在離餐桌不遠處看著愛妻吃飯的樣子,自己的孩子新年8歲了,坐在大門口的椅子上吃飯,這時丈夫看到愛妻快吃完了,轉身想給愛妻說些什么,正在這時,他們的兒子已經吃完飯,拿著飯碗拿到桌子上去,一邊低頭走一邊說:“媽媽,我已經吃完了”??煲龅睫D身的丈夫時,妻子正好轉過頭來看到即將碰撞的一幕,一本正經地說:“你這人怎么總是毛毛躁躁的,孩子走過來了不好讓一下嗎?”丈夫說:“我背對著孩子,又沒看到他走過來,難道我背后長眼睛了!”妻子說:“你是沒看見,但是他在說話你總聽到的吧,他的聲音離你那么近了,會沒聽到的?。∵@分明就是你的問題!”丈夫說:“無論什么事都是我的錯,你的孩子永遠沒錯,凡事都給他搭建一個一帆風順的臺階,不磕磕碰碰的話,這樣的孩子還會成長嗎?”妻子說:“我是公平的,看到的樣子就是你的錯,站在那不動好了,誰教你動的,毛毛躁躁的,我說誰錯就說誰!”丈夫坐在一旁不再說話,而孩子呢,聽到不是因為自己眼睛沒有看前方而導致差點撞到爸爸,反而批評爸爸的不對,開心地去一邊玩了……

案例二:聽了這位家長的傾訴,讓我回憶起在公園碰到的一個情景:某天,我和朋友爬山,看到一個孩子在學啞巴“嗚嗚啊啊”的說話,我很快發(fā)覺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于是停下腳步觀察起來??吹胶⒆拥膵寢尪紫聛恚诟约旱暮⒆诱f些什么,于是我走近了一些,聽到孩子的媽媽在跟自己的孩子開展“愛的教育”,媽媽說:“那位阿姨是一位聾啞人,你知道什么是聾啞人嗎?”孩子說:“就是不會說話嗎?”媽媽說:“對,不僅不會說話,而且還聽不見。你覺得難過嗎?”孩子沉默而又緩慢的點了點頭?!八?,其實你叫她或者學她說話的時候她都聽不見,可憐嗎?”孩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斑@樣吧,以后再碰到她,想要跟她打招呼就一邊微笑一邊揮揮手好不好?!焙⒆娱_心地跑過去跟這位聾啞人打招呼去了……我不知道這位聾啞人有沒有感受到,總之我在那一刻看到了在媽媽正確的引導下,孩子自身散發(fā)出的那種只有天使才有的溫柔而又善良的光芒……

案例分析:

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每位家長身上都蘊藏著改變孩子命運的神奇力量,而要看你怎么去引導孩子,這就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家長一味地認為自己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都是正確的,錯了也是別人的錯,那么,這樣的孩子不會懂得感恩,只知道索取,如果有一天別人待他不好了,也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跟自己無關。如果家長意識到是自己的孩子由于疏忽引起的錯誤,經過正確的引導之后,孩子就會懂得怎樣做事情才是正確的,也就讓孩子生成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后做事情就會從自身先找原因,也會替對方去考慮問題,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做事的能力會很完美。

案例措施:

1、如何教育與管理孩子是現(xiàn)今家長煩惱和探索的事情,也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身上顯得力不從心。首先,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多學習家庭教育的書籍,多跟別的父母進行育兒交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2、家庭之間的教育要一致,當出現(xiàn)分歧時,及時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多進行反思,然后共同討論,再化解矛盾。

3、豐富家庭的業(yè)余生活,大家在一起可以圍坐在一起看書,去書店,去圖書館,看電影;飯后可以一起散步,逛公園,壓馬路,周末去公園、玩游樂場所,回來后再討論出去后的收獲;因為孩子需要家庭的溫馨,這樣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情商高超,做事周全,精神飽滿,樂觀。如果家長在家里只會自己顧自己,每天不是顧著手機就是看電視,當孩子需要家長的時候,家長對孩子說:走一邊去,我沒時間跟你玩。爸爸不管,媽媽忙于家務,爺爺奶奶又有自己的事情,孩子呢?除了自己管自己之外,還能做什么?也就是手機游戲、電視,自言自語、自娛自樂。大家各顧各的,很少有交集,他們的業(yè)余生活單調無比。這樣的孩子總是一副無精打采、萎靡不振的樣子,生活處處充滿抱怨,總是說別人的不是,還會在人前顯露出膽小怕事,背后會搞破壞,頑皮得讓人不堪一幕。因此,為了孩子能夠快樂、健康、茁壯地成長,家長首先得審視一下自己,為孩子做出一些改變,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陽光,都能受到別人的喜愛。

家庭因素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哪些影響


家庭因素對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哪些影響

1、教養(yǎng)方式:

父母比較民主的家庭,孩子的性格會比較獨立、大膽、善于交際,有獨立分析自主思考的能力。

父母比較嚴厲的,經常打罵孩子,會使得孩子的性格傾向于頑固、冷酷無情、倔強,還會在一些事情上極具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

父母過于溺愛孩子的家庭,就會培養(yǎng)出任性,缺乏獨立性,情緒不穩(wěn)定、易于驕傲的孩子。

父母的保護過度,則使孩子被動、依賴、沉默、缺乏人際交往的能力。

父母的對孩子的教育不統(tǒng)一,長此以往會使得孩子的警惕性變高,易養(yǎng)成孩子的兩面性,變得投機取巧易說慌。

父母支配教養(yǎng)出來的孩子,這樣的教養(yǎng)方式會讓孩子變得很順從、對父母過于依賴、缺乏自主獨立性。

2、家庭氛圍

和睦友愛,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尊重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多是積極向上的。相反父母爭吵不斷,隔閡猜疑重生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成年后犯罪的機率會很高。

3、家庭結構

據(jù)教育研究機購表明,成長在兩代人的家庭的孩子在好奇心與人際關系及勞作態(tài)度上都要比來自三代人家庭長大的孩子的優(yōu)秀。這主要是因為成長在三代人家庭中的孩子受到的溺愛有關。

4、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對于獨生子女的家庭如果不進行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教育,很容易使得這些孩子形成任性、對事對物都表現(xiàn)出漠不關心、極度自私等不良性格。

不同家庭教養(yǎng)出來的孩子性格迥異


首先看個實例:今天是孩子們體檢的日子,男孩子們首先排隊進行,琛琛跟在隊伍中,一會兒瞧瞧這、一會兒看看那,一直沒能安靜地排隊檢查。待所有項目檢查完,小宇和琛琛都要去坐第一把椅子,但兩人爭奪了一會兒后,小宇占了上風,一下子把琛琛推到在地上。這時,坐在地上的琛琛嚎啕大哭,鼻涕拖得老長,小宇去拉他,他也拼命地甩動身體不讓小宇碰。

“搶椅子”事件,琛琛以“失敗”告終,接著因為別人一推就哇哇大哭,不是痛,實則是他輸了,他覺得丟了面子,才會對別人的安慰不理。但一見到老師,他馬上說是別人搶了他的椅子,想要賺回自己的面子,但同時自己也走到邊上的椅子坐好。從以往他的表現(xiàn)來看,若是他沒錯,他肯定不會就此離開的。

雖然看出他的“受傷”,我也沒有站在他那一邊,而是請推人的小朋友向他道歉,但椅子不讓,讓他明白:自己不是最強的,不是想要什么就都能得到,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給他一次“得不到”的機會,讓他明白在集體生活中,還有謙讓。

琛琛的個性一直很強,最近越發(fā)的不聽話,他很會看別人的臉色行事,對老師善意的提醒總是置之不理,態(tài)度始終是嘻嘻哈哈,不覺自己有做錯什么??偸堑玫嚼蠋煼浅烂C地批評他了,他才會收起他的笑臉,但也轉身就忘,實在無奈。

冉冉是個十分乖巧的女孩,各方面能力都很強,做事積極進取。上次,和冉冉的奶奶交流,說:“冉冉的性格真好,有很多好朋友,而且一點都不驕縱,習慣也好。”奶奶說:“在家里,我和她可以做朋友,但就事論事,做錯事就要罰,在沙發(fā)上罰坐,堅持不妥協(xié);表現(xiàn)好就要表揚,我也用小貼紙進行獎勵,她的興趣很濃的……”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條件優(yōu)越,孩子在家中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長們事事都順著孩子,想要什么給什么,特別是祖父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味地溺愛孩子,所以常常造成了孩子接受不了一點的“失”和“挫敗感”。

琛琛和冉冉,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樣,對他們的性格養(yǎng)成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并不是說,一定這樣是好的,那樣就是不好的,但我覺得,中國的古訓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相關推薦

  •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不容忽視 現(xiàn)在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成了“小太陽”,家庭都圍著孩子轉,當孩子有了缺點、錯誤時,大人們有的主張批評教育,有的卻要包庇護短,往往是爺爺奶奶與父母的意見不統(tǒng)一,有的父母之間認識也不一致,不同的情...
    2020-07-20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 從孩子呱呱落地起,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時刻牽動著父母、祖輩們的心。而對于孩子的教養(yǎng),不管是父輩也好、祖輩也好,都是盡心盡力,可謂“一切為了孩子!”但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
    2020-09-01 閱讀全文
  •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影響孩子的發(fā)展 和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Rick也很喜歡看電視。一天晚上,Rick在看《芝麻街》的電視節(jié)目,剛看到一半,爸爸從書房走出來對Rick說:“Rick,現(xiàn)在已經是晚上九點了。按約定的作息時間,每天晚上九點...
    2021-12-24 閱讀全文
  •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定義 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yǎng)、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yǎng)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當穩(wěn)定性的行為風格。 二、家庭教養(yǎng)...
    2020-09-29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案例背景: 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會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直接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
    2020-11-23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成了“小太陽”,家庭都圍著孩子轉,當孩子有了缺點、錯誤時,大人們有的主張批評教育,有的卻要包庇護短,往往是爺爺奶奶與父母的意見不統(tǒng)一,有的父母之間認識也不一致,不同的情...

2020-07-20 閱讀全文

家庭教育中的“一致性” 從孩子呱呱落地起,每一位孩子的成長都時刻牽動著父母、祖輩們的心。而對于孩子的教養(yǎng),不管是父輩也好、祖輩也好,都是盡心盡力,可謂“一切為了孩子!”但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

2020-09-01 閱讀全文

和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Rick也很喜歡看電視。一天晚上,Rick在看《芝麻街》的電視節(jié)目,剛看到一半,爸爸從書房走出來對Rick說:“Rick,現(xiàn)在已經是晚上九點了。按約定的作息時間,每天晚上九點...

2021-12-24 閱讀全文

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性格形成的影響 一、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定義 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在撫養(yǎng)、教育兒童的活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種教養(yǎng)行為的特征概括,是一種具有相當穩(wěn)定性的行為風格。 二、家庭教養(yǎng)...

2020-09-29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不同的家庭教育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 案例背景: 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會造就出不同的孩子,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直接場所,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決定著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有...

2020-11-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