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溝通
發(fā)布時間:2020-09-12 幼兒園工作總結(jié)家園溝通 幼兒小班語言活動方案 幼兒園感恩節(jié)親子活動方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神與表情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能夠了解一個人的需要。這一點在孩子們的臉上,表露的更加透徹。對于五、六歲的孩子來說,已不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小小孩,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對于大人的要求也不再僅限于一句安撫的話或是一個擁抱。他們渴望的是更多地去理解和模仿身邊的事物,用心去感知他人的愿望。平時,在喝完奶或戶外活動回來后,準備開始教育活動了,可是有的孩子還不不急不慢的聊著,嬉笑著,有的用眼睛偷偷地望了望我,見我一直用眼睛看著他們,就一蹦一跳地回到座位上。對于5―6歲的孩子,已經(jīng)能夠完全讀懂老師的眼神,我就在一日生活中經(jīng)常通過孩子們的眼睛來觀察他們的需要,我們在這種交流中成了好朋友。對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我們應針對個體采取不同的鼓勵方式。能力較強的孩子,我們應當給他們自信與堅定的眼神;對于在某方面能力滯后的孩子,我們應當多給予他們溫柔與鼓勵的眼神;對于淘氣而有聰明的孩子,我們要給予嚴肅而有不失關(guān)愛的眼神。當然,同一名幼兒在不同客觀環(huán)境下的表現(xiàn)也是不同的,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孩子,就一定能找到有效的溝通方法,和孩子成為朋友,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環(huán)境。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延伸讀
孩子眼中的“得意”神情
我們都知道,多喝水有益身體健康,而根據(jù)幼兒的生理特點,每天應該引用800到1000毫升的水,事情就發(fā)生在一次課間十分鐘喝水的時候。
那一天,我們結(jié)束了第一個教學活動,隨著我的一聲“自由活動十分鐘開始啦”,孩子們紛紛去小便、喝水、自主游戲。一說到可以游戲,很多孩子都光顧著去玩,總是忘記小便喝水,常常第二節(jié)活動開始后,想到要去喝水等,于是,當樂樂走過來喝水時,我便順口說了一句:“連樂樂都來喝水了,其他小朋友可要抓緊時間了?!?/p>
聽到話后,樂樂興奮地跑到我面前,大聲地說:“對呀,老師,連我都來喝水了,其他小朋友怎么還不來呀?他們也太慢了吧!”我一愣
,看著天真無邪的樂樂小眼睛里閃過一絲“得意”的眼神,我的心情卻不一樣了。
在班里的小朋友中,樂樂動作慢,反應比較遲鈍,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多次提醒。因此在我的潛意識里,認為只要樂樂能做到的事,其他小朋友也能做到。也正是我的這種想法,使得樂樂內(nèi)心深處已經(jīng)客觀地承認了自己就應該是動作慢、反應遲緩的孩子。孩子的這種習慣正是由于老師不經(jīng)意的話語所造成的。想起樂樂那“得意”的眼神,我的心里很不爽滋味。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很多老師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經(jīng)常會找一些“標桿”來“激勵”其他孩子。例如在學歌曲時,我們會說“連佳佳都唱得這么好了,其他的小朋友肯定會唱得更好”;在畫畫時,我們會說“連涵涵都畫得這么好了,其他的小朋友會畫得更漂亮的”;在玩玩具時,我們會說“連琪琪都這樣愛惜玩具,其他小朋友肯定更應該知道”。也許老師簡單的一句話,其他小朋友爭先恐后地超過了被老師當成了“底線”的孩子。殊不知,在等待老師表揚的時候,那些被當做“標桿”的小朋友的自尊心卻被老師不經(jīng)意地碰觸了。
自尊、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是老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
留心孩子的每個眼神
和往常一樣,孩子們起床后先小便、喝水,然后坐凳子聽音樂,這時我為在園午睡的小女孩梳頭。我班午睡的小女孩很多,而且大多都梳著小辮。因此我邊為小女孩梳頭,邊不時巡視其他的孩子,防止其他幼兒因事情而發(fā)生吵鬧。
突然,我不經(jīng)意一瞥,發(fā)現(xiàn)晶晶小朋友正呆呆的在看我為其她小女孩梳頭,手還不停地玩弄自己的小辮子,好像很羨慕的樣子。而且有幾次我為一個小女孩梳完小辮后,她都抬起屁股想過來,可看到其她小朋友跑過來她又坐下了。我想:她今天沒有梳頭?因為晶晶每天中午回家吃飯睡覺,下午入園時小辮子又梳得好好的,因此,我還沒有為她梳過小辮。最后,她終于搶先跑到我面前坐下,讓我?guī)退犷^,我仔細一看,她的小辮梳得好好的,不需要再梳,因為后面還有幾個女孩沒有梳,于是我對晶晶說:“晶晶,你的小辮梳的很好,不用再梳了?!本Ь牶笥悬c不高興,但還是回去坐下了。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晶晶一直情緒低落,還不是的摸摸挨著她坐的小女孩的小辮子。難道她想讓老師為她梳辮子,于是,我走到晶晶面前,悄悄地對她說:“晶晶來,我?guī)湍闶嵝∞p”。晶晶臉上立刻充滿喜悅。
梳完小辮,晶晶連蹦帶跳的回到座位上,開始向周圍的小朋友炫耀老師為她梳的小辮子。看到她那滿臉高興地樣子,我的心充滿歉意。想到班上還有一些女孩因留著短發(fā)而沒有為她們梳過頭,還有一些男孩羨慕的眼神,我連忙走過去,拿著梳子,一一為他們梳頭。看到他們一個個驚喜、自豪、高興、幸福的笑臉,我的心暖暖的。
通過這件事我意識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多留心孩子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小動作,要盡量滿足或解決孩子一切的正常的合理的需要,不要讓他們在幼兒園留下一點遺憾,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舒適的、美好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
教育隨筆:孩子的眼神
教育隨筆:孩子的眼神
孩子就像一面透視的鏡子,眼睛更是一副高倍的望遠鏡。
孩子可以從教師的眼神中看透一些事情,同樣老師更可以從孩子們的眼神中看出情形來。下面我就從孩子可以從老師的眼神中看出的東西來述說一下。從整體的一日活動來說,教師如果一整天情趣是高興的話,自然而然的老師的眼神更是有趣,孩子們就似乎更高興;早晨來園時會瞇著眼睛對著老師高興地問好,會主動和老師交流或是說一些悄悄話,似乎這一整天的話也多了好多。孩子們的日?;顒右卜浅5碾S意或是更有情趣。例如:瑞瑞小朋友對老師說:“老師我今天也穿了一雙新鞋子,好看嗎?”孩子的一個簡短問題體現(xiàn)了好多問題。其一:說明孩子今天的眼神已經(jīng)和你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她想讓你在情感上對她多一點交流,更想讓你對她多一些了解。其二:說明孩子觀察能力很強,對于老師或是他人的行為舉止觀察的仔細;在孩子們的課堂中也是如此。例如:當老師提出問題要請小朋友回答問題的時候,小朋友們會專注的看著你,小手小腳丫的姿勢做得非常好。這時的表現(xiàn)說明了孩子既希望老師的眼睛能夠看到他的表現(xiàn),說明想回答問題,又希望老師可以從他們專注的眼神中看出他們想回答問題的需求,從而老師看懂后給予回應;在孩子們吃飯的時候更是如此。例如:孩子們看到不想吃的飯時孩子們會用一種希望你同情的心理的眼神看你,并且希望你能夠做出他希望的行動。
老師同樣可以從孩子們的眼神中看出情形來。在孩子們早晨入園時,孩子們來園的表情或是眼神老師更是一眼可以看出孩子今天是高興還是有情趣的;在孩子們的一日常規(guī)中更是可以看出一個孩子們的情趣或是狀態(tài)。高興的孩子會興高采烈,做什么事情都是認真的,相反會是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表現(xiàn);在孩子們的吃飯時間更是有趣。孩子們喜歡吃的飯時他們的眼神都是津津有神的或許還有點調(diào)皮的趣味,相反孩子會是厭惡的眼神。
孩子和老師永遠是一面雙面膠性的關(guān)系。老師或是孩子給對方一個高興的眼神對方同樣會給你一個有趣的眼神,老師或是孩子給對方一個生氣的眼神它同樣的不高興。你我理解產(chǎn)生共鳴,你我共鳴產(chǎn)生對視的眼神。
勤溝通,少誤會!
最近,我們在和部分小朋友的家長溝通時,發(fā)現(xiàn)在很多細小的小問題上,彼此之間存在誤會。
例如:XX的爸爸說孩子不愿意來上幼兒園,反映有小朋友要打他;再例如,XX的奶奶說,孩子不肯吃飯,說是老師同意不要吃就倒掉,等等。
其實,我們深深了解,事情的發(fā)展過程并不是這樣的。
像XX爸爸說的情況,XX是個新來的小朋友,我們專門鼓勵大家去幫助他,他的周圍,我們也安排了很多言行習慣好的小朋友,希望在傳、幫、帶等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能使XX快速熟悉集體、融入集體,小朋友從來沒有欺負他,很多時候是指導他改正做得不好、不對的地方。
反倒是XX自己身上表現(xiàn)出了一些不良行為,喜歡隨意弄弄邊上的同伴。
像XX奶奶說的情況,是因為前不久,孩子身體不太好,胃口差,吃到最后實在吃不下,飯菜都冷了,我們才讓他去倒掉的。
我們的思考:在幼兒園與家庭之間,其實有一座位置十分關(guān)鍵的小橋梁,那個就是孩子。
孩子會把家園間的事互相傳遞,這本來是件好事。
但是,托班小朋友年齡小,常會受到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的限制,不能夠把事情說正確、說清楚,以致于使老師和家長之間產(chǎn)生了小誤會。
通過這次深刻的思考,我們覺得,老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還是應該更深入、細致、頻繁一些。
是孩子的眼神我沒讀懂
午飯過后,孩子們各自選擇喜歡的區(qū)域開始了愉快的活動。唯獨佳澤小朋友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動,當我看他時,他的小眼睛直直的看著我好像有話要說,因為當時還在處理餐后衛(wèi)生,我就順口說了一聲:“怎么了,吃好了到娃娃家去玩吧”,就去忙別的了。
12點孩子們準時入廁后進寢室午睡。我發(fā)現(xiàn)每隔兩步距離就有一個濕濕的腳印,直覺告訴我肯定有孩子的鞋濕了,排除玩水弄濕鞋子的可能那就是有人尿褲子了。經(jīng)過逐一排查,結(jié)果是平時不愛說話的佳澤。我恍然大悟,之前他一直在看我就是想去尿尿,或者是褲子鞋子已經(jīng)濕了不知怎么辦。當時是我太粗心了沒有想到這些。這時候大部分孩子已上床,為了保護他的自尊心,我先讓其他小朋友都閉上眼睛睡覺,勸她脫下濕褲子幫她擦干后進被窩睡覺,隨后打電話讓他媽媽來送鞋和褲子。處理完這些,我陷入了反思和自責中。
是孩子的眼神我沒讀懂,如果當時我明白什么意思或者耐心的去問一下的話,事情就不會這樣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就得細心再細心,平時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神,了解每個孩子情感的細微變化,才會做的更好。孩子請原諒我沒有讀懂你,我以后會努力的!
用眼神鼓勵他們不要著急
每周我們給孩子一節(jié)自由玩拼插玩具的課,今天是星期一,我們又到了這節(jié)課的時間,我請每組的孩子們自己去選擇你們這組這節(jié)課想拼插的材料,不一會,孩子們都安安靜靜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動手拼插了,這時,洋洋舉起了小手,告訴我“老師,你幫我們拼一個有那種長長的尾巴的火車吧”我怕對他們說“寶貝,你自己動腦筋想想吧?!苯Y(jié)果過了一會兒,洋洋和丁丁一起走到我面前說“老師,我不會!”我領(lǐng)他們走到位置上說“好吧,那老師來試試”我拿起桌上的拼插玩具,擺弄了一會,很快就拼成了一個火車,洋洋高興的拍著手,但是轉(zhuǎn)眼間就露出了驚異的表情,因為我又把積木拆開,放到他們手中。洋洋的臉由晴轉(zhuǎn)為陰,丁丁也是很失望的樣子。我對他們說“以前老師給你們拼插了好多次,可是你們?yōu)槭裁催€是不會呢?”洋洋和丁丁沒有回答。洋洋說“老師你怎么拆了呢,多可惜啊”“一點也不可惜,因為你們都很棒,一定也能拼成的!怎么樣,想不想再試一試呢?”“想!”
丁丁和洋洋開始操作了,一開始,洋洋還是沒有找到竅門,拼不到一起,就是不是的抬頭看我一下,我只是微笑的看著他們,用眼神鼓勵他們不要著急,慢慢來,洋洋和丁丁摸索可好一陣,終于拼成了,雖然很多地方他們拼插的不是那樣完美,但是火車也有了長長的尾巴,洋洋和丁丁高興的把自己拼插出來的火車摸了又摸看了又看,還不時的請旁邊的小朋友欣賞,在洋洋和丁丁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喜悅。
這時讓我想了很多,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甚至是四個老人手中的“瑰寶”,生活自理能力差,也懶于動手動腦,更是不能嘗試失敗,依賴性強。這是平時老師,尤其是家長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進行包辦、代替的太多?,F(xiàn)在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強生劣汰是自然的法則,孩子們要在這個環(huán)境中生存發(fā)展首先具備的就是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勇氣。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應該有意識的躲讓孩子體驗困難,挑戰(zhàn)困難,平時遇到困難應該多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自信、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zhì),還能豐富孩子的知識,經(jīng)驗,增長他們的技能,使他們體驗到真正成功的喜悅。
具有教育魅力眼神的交流
小班幼兒的自控能力差,上課時教師經(jīng)常要提醒幼兒小腳并并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師。這句話要重復很多次,那教師應該怎樣使幼兒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情緒,學會按集體規(guī)則或他人要求行動?“我的眼睛里有你們,你們的眼睛里也有我”這是我常對孩子們說的話,于是每個孩子的眼睛都齊刷刷的看著我,我的眼里便容納了全部孩子的表情、動作。孩子們相互討論,老師的眼睛會說話。是呀!活潑好動的慧慧,上課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老師用善意批評的眼神注視著她,通過眼神的提示,她馬上坐神氣了。膽怯怕羞的家鳴上課舉起了小手,老師溫柔注視著他,他眼中掠過一道光芒,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樣歡樂。能干、聰明的歡歡更是厲害,當我在收拾東西的時候,用一個沉著冷靜的眼神注視著她時,她馬上就行動起來,拿了一塊抹布走到了我跟前,然后用一個肯定的眼神表揚了她。還有調(diào)皮搗蛋的昊昊,常常會給老師惹點小麻煩。下課后,總是喜歡跑到衛(wèi)生間,把洗手池的水龍頭全部打開,積滿了一水池水后,又倒入洗衣粉,整個水池驟然間泡沫四溢,一看無法收拾,趕緊洗好手回到位置上。孩子來告訴我后,我環(huán)顧四周,然后注視全班孩子的眼睛,我說,“你們的眼睛會告訴我是誰干的,我看你們的眼睛就知道了?!彼泻⒆佣嫉纱笾劬粗?,以表示自己的清白,惟獨昊昊雙手遮眼,時不時從指縫中偷偷張望老師,自以為是:我把眼睛擋起來,老師就找不到我啦!天真的孩子。只有和孩子交流了的老師的眼神,才具教育魅力,孩子進步了,一個鼓勵的眼神,孩子受驚了,一個安慰的眼神,孩子勇敢了,一個肯定的眼神,孩子細心了,一個微笑的眼神,孩子淘氣了,一個善意批評的眼神,孩子喧嘩了,一個沉著冷靜的眼神……注視孩子的眼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正在被重視、被關(guān)注,很多時候,眼神的作用就在此時無聲勝有聲。
教師隨筆:溝通一向比較自信自己的溝通能力
有些郁悶,忽然想到了幾個詞語,拎出來拍拍曬曬,因為今天天氣好。累:勞力之累可以恢復,勞心之累卻影響久遠.稱呼:稱呼似乎是個代號,張三李四的隨便叫一個?!旧媳蝗私辛耸畮啄晷?,人到四十了,終于也有個把人開始叫老張了,倒也欣然接受,覺得沒什么不妥,直呼我名的,聽來最順耳。這兩年還被一些老師尊稱為領(lǐng)導,這是最讓我感到毛骨悚然的稱呼,聽了三年依然覺得不自在,不過畢竟是尊稱,不自在,也得讓人感覺你似乎很自在:)但最最讓人覺得不自在的,是有一天,直呼其名的同事忽然跟你客氣了起來……
夾板氣:夾板氣是對所謂“好男人”的一種處境的絕妙注釋,如果你既要偽裝成“純孝”,又有一些流行的“炎癥”,這夾板氣是必須去受的。最怕自己忽然地,與此類似起來。
人情與人性:被人罵做沒人性,那絕對是個大奸大惡之人,但如果你沒人情,頂多被認為你為人刻板,不善溝通。所以管理提倡人性化,卻并非人情化,因為人情化就是沒了原則,而人性化則是在原則和制度基礎(chǔ)上的人性。兩者區(qū)別大焉?。?!可惜識者寥寥,惜哉!
溝通:一向比較自信自己的溝通能力,不過也要“溝”了才能“通”,不讓你“溝”,本事再大都無法去“通”了。
以“人”為本:這真是一個好詞,但是在用的時候,由于立場不同,“人”的角色會發(fā)生奇妙并且有趣的變化。責怪對方:你為什么不以“人”為本呢!?。??原因往往是因為對方?jīng)]有以“我”為本,這個“我”是個體,還是本體?是個案或者特例?是不是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或者只是自己個人的微小利益?(對不起,為了湊字數(shù),用了高帽子話語)
強勢和弱勢:強勢和弱勢本來就是相對的,不過常常被人絕對化。昨日與人笑談:老師可以比較隨意地在任何場合說: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校長是絕對不敢在任何場合說現(xiàn)在的老師越來越難管。我一直在問自己:一旦在弱勢的時候,要學會抗爭,但自己在強勢時候會是一種什么狀態(tài)?所以對學生,常以自己是強勢來警醒。不管世界如何變,永遠記住的是,所謂的強弱是動態(tài)的,平衡的,交叉的,也是客觀存在的,這絕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千萬不要固定化,模式化和絕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