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孩子愛說臟話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09-11 幼兒園中暑了怎么辦教案 幼兒園著火了怎么辦說課稿 教育孩子筆記 育兒心得:孩子愛說臟話怎么辦?我有時在學校就能聽到孩子說臟話,有的甚至不堪入耳,尤其是高年級的男生,對于有的孩子來說,好像已經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事了。對于這種日益突出,非常嚴重既惡劣又可怕的腐蝕隱患,我們教育工作者該怎么辦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這么多學生為什么喜歡說臟話?通過調查問卷和私訪知道學生喜歡說臟話是個性的彰顯;這樣“酷”勁兒十足,已顯得自己與眾不同,有個性。也有學生認為,說臟話便于與其他學生交往。自己不說這種“時髦、時尚”的話,就與別人無法搞好關系。更有一大批學生認為在當今學習生活繁重、壓力大的情況下,說臟話可以“發(fā)泄情緒”。
基于這幾種原因我們老師該怎么辦?首先,要多給學生講一些“美與丑”的故事;多給學生舉一些“美與丑”的案例進行對比分析;多播放一些“美與丑”的小品短劇讓他們鑒賞,用事實說服教育他們。讓他們從心底里認知說臟話是“丑”不是“帥”。其次,引導學生正確“發(fā)泄情緒”。比如:在情緒緊張、勞累之余多聽聽音樂,即能陶冶情操又能給自己解壓。做家務和寫書法也同樣是一種好的解壓方法,同學們不妨試一試。
另外,學生的外界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滋長著孩子喜歡說臟話這個壞習慣。在開家長會時老師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好,把說臟話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和家長說清楚。要求家長在家這個重要環(huán)境中必須營造一個文明的氛圍。告訴家長,他們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鏡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影像的質量效果。家庭環(huán)境是文明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會“出口成臟”,常把骯臟的“口頭禪”掛在嘴邊了。
其次,社會大環(huán)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開放的社會,難免就有形形色色的人與事,難免精華與糟粕要并存。多種媒體的自由傳播,丑惡的、骯臟的東西隨意侵襲著孩子。學生不是絕緣的,但可以學會自我保護,自我排斥不良行為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養(yǎng)成好習慣,不給壞習慣有機可乘的機會。
預防孩子說臟話,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平時學校要加強對師生的文明禮儀訓練,使學生正確認識說臟話帶來的不良影響。樹立使用“干凈語言”的意識。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了合力,共同努力,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人人講文明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杜絕臟話,文明交往。
這對于我們教師來說,任重而道遠。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經驗:孩子不愛說話怎么辦
育兒經驗:孩子不愛說話怎么辦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過分保護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從幼兒時代開始,就很少與外人接觸。所以人多數(shù)孩千養(yǎng)成了內向、沉默寡言的習慣。特別是兒童時代,由于生活經驗不足。所以自信心也不易建立起來?;蛟S就連家長初次在眾人面前致詞或者講話,也難免出現(xiàn)緊張的感覺。然而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大會主持人卻始終表現(xiàn)得十分穩(wěn)重,能夠有條不紊他講話。這是他們經過多次重復、“習慣成自然”的結果。只要習慣了、適應了,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達到這種水平。
首先,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參與接待客人,可使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和外人所承認,從而對自己逐漸建立信心。有時還可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看家,或者讓他多干一些與外人接觸的事。這樣便擴大了孩子的活動范圍。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如“隔壁的玉叔叔說你是個很乖的孩子”。“客人們說你很會櫥茶……”等等。
另外,你還可以了解一下孩子有沒有好朋友。每當孩子擁有大量朋友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安定的。他們往往不怕失敗,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相反,孩子沒有一個朋友,在班里象一個陌生人一樣,沉默寡言就不可避免。這時家長可與老師商量一下,盡快讓孩子交上一個朋友。
干家務活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可每天帶孩子去采購東西家長可帶孩子去商店買東西。在自選商場買東西的時候,可讓孩子幫忙,必要時還可讓孩子自己挑選。
結識商店的售貨員,如果商店的售貨員已經知道了孩子的名字,可讓孩子主動向售貨員問好。
可讓孩子自己去買喜歡的東西,讓孩子去他喜歡的東西,孩子一定會高興地答應的。在孩子還沒有習慣的情況下,每次最好只托他買一樣東西,而且最好不需要找錢。
孩子不愛說話怎么辦
如今的孩子都是在過分保護的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從幼兒時代開始,就很少與外人接觸。所以人多數(shù)孩千養(yǎng)成了內向、沉默寡言的習慣。特別是兒童時代,由于生活經驗不足。所以自信心也不易建立起來?;蛟S就連家長初次在眾人面前致詞或者講話,也難免出現(xiàn)緊張的感覺。然而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大會主持人卻始終表現(xiàn)得十分穩(wěn)重,能夠有條不紊他講話。這是他們經過多次重復、“習慣成自然”的結果。只要習慣了、適應了,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達到這種水平。
首先,多讓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參與接待客人,可使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和外人所承認,從而對自己逐漸建立信心。有時還可有意識地讓孩子獨自看家,或者讓他多干一些與外人接觸的事。這樣便擴大了孩子的活動范圍。家長要及時表揚孩子,如“隔壁的玉叔叔說你是個很乖的孩子”。“客人們說你很會櫥茶……”等等。
另外,你還可以了解一下孩子有沒有好朋友。每當孩子擁有大量朋友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安定的。他們往往不怕失敗,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相反,孩子沒有一個朋友,在班里象一個陌生人一樣,沉默寡言就不可避免。這時家長可與老師商量一下,盡快讓孩子交上一個朋友。
干家務活可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可每天帶孩子去采購東西家長可帶孩子去商店買東西。在自選商場買東西的時候,可讓孩子幫忙,必要時還可讓孩子自己挑選。
結識商店的售貨員,如果商店的售貨員已經知道了孩子的名字,可讓孩子主動向售貨員問好。
可讓孩子自己去買喜歡的東西,讓孩子去他喜歡的東西,孩子一定會高興地答應的。在孩子還沒有習慣的情況下,每次最好只托他買一樣東西,而且最好不需要找錢。
育兒心得:孩子懶惰不聽話怎么辦?
育兒心得:孩子懶惰不聽話怎么辦?
前段時間身體不好,住院治療了一段。
住院那些天,我一直很想見到女兒,我相信她也一定很擔心我。家人了解我的心思,放了學就把女兒帶到了病房。看到女兒的時候,我的心情一下好多了。女兒撲到我的床前,問我:“媽媽,你怎么了?”
“媽媽生病了啊,所以來醫(yī)院?!蔽一卮鹚?。
女兒在我床邊待了一會兒,就覺得無聊了,和我說想在網上買個東西,因為平時見不到我,現(xiàn)在她想用下我的手機。我遲疑了一下,還是給她了,然后她就在淘寶上開始挑她的東西,中間護士進來兩次,女兒只是抬頭笑了一下,就又開始“逛街”了。一直等到他們要走了,她才又到我床邊,和我膩了一會兒!
當時我也沒覺得什么,可是女兒走了之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假如生病的是她,我來看她,我會是什么樣?
我相信我一定是啥都不管不顧的,一眼都不能離開她的,問這問那的,這就是媽媽。我這次生病,一直是我媽媽陪在床前,每次我稍微動一下,媽媽都會立刻跑過來,問我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了。夜里我疼痛難忍,媽媽更是幾乎不睡地陪著我。父母就是這樣,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而反過來,孩子是否能像父母愛她那樣愛父母呢?
這次女兒來探視之后,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和女兒感情一直很好,平日里她也知道心疼爸爸,但是這次之前我已經發(fā)現(xiàn)她有個不好的習慣:指揮人。比如在餐桌上,水杯就在旁邊,她也要喊:“外婆,幫我拿下水杯!”吃完了如果還想吃也會說:“外公,再幫我盛一碗飯!”女兒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她從來到這個世界,大家就都把她當寶貝,幾乎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以前她小,大家也都沒當回事,可是現(xiàn)在她已經是8歲的大女孩了。有的時候我看新聞報道5歲的孩子扶養(yǎng)生病的家長,總是很感動,而我的孩子8歲了,人家做到的她還差得很遠。
有一次,媽媽和我說,女兒和外公生氣,會發(fā)很大的脾氣。我當時還很詫異,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我女兒是比較溫和的,怎么會大發(fā)脾氣。后來我悄悄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其實很聰明的,她很清楚家里誰好欺負,然后就撿軟柿子捏。
這些現(xiàn)象再加上我生病時,女兒在醫(yī)院的表現(xiàn),我就下定決心,要扳扳她的毛病,一個孩子可以學習成績不拔尖,但是一定要成為一個溫和有愛的人。
這次生病那幾天,本來是不想讓孩子總到醫(yī)院的,但是因為我心里的小糾糾,我讓孩子每天放學就到醫(yī)院來,然后我會刻意地給孩子示弱,告訴她媽媽經歷了什么,做出好疼的樣子。我本來真不是這個性格,一般疼痛都可以自己忍,但是為了教育女兒,想讓她感同身受。我發(fā)現(xiàn),孩子其實都很善良,之前都是我們這些家長太強大了,啥都可以自己來,孩子可不就退化了。當我一示弱,我女兒立刻就強大了,她開始張羅著給我準備飯菜,我要下床她會主動來扶我,我躺在那里的時候,她會一動不動地看著我。
抓住這個時機,我趕緊提要求:“孩子,媽媽現(xiàn)在身體不好了,外公外婆就得有很多精力來照顧我,你就得自己照顧自己了,你看可以嗎?”
女兒用力地點點頭。
我和女兒約法三章:
第一,自己的事情從現(xiàn)在開始一定自己做,比如盛飯、倒水、收拾寫字臺、給自己準備第二天上學的所有東西。因為這些本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家長已經幫你做了八年,現(xiàn)在要交班了??!
第二,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都年紀大了,現(xiàn)在家里最年輕的就是你,所以我們要把重擔交給你,以后每周六是大掃除時間,你要學會收拾家,當小管家!
第三,自己的事情做好之后,要多關心家人,比如吃飯之前,要先看家長吃了沒有,家里有人感冒了,要努力照顧他們!
女兒聽得很認真,而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共同堅持了。我知道在我們家里,其實真不用她做什么活兒,媽媽把家里收拾得很好,但是我堅持從現(xiàn)在開始培養(yǎng)女兒的責任心,不能最后養(yǎng)出一只小“白眼狼”。身邊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新聞,一位公交司機,男孩子已經30多歲了,從小媽媽嬌慣,上了班以后覺得錢不夠花,開始刷信用卡,一開始就是小借,后來窟窿越來越大,欠銀行將近50萬,還不加利息。老媽媽70歲了,每月1000元的工資開了就立刻給孩子還賬,想想真是讓人心酸。還有一個上海女孩,也是從小家里嬌慣,談男朋友之后,想要面子,竟然把爸媽的房子抵押了,拿錢揮霍。事情出了之后,父母都沒有嚴厲批評她,還覺得她小不懂事,那年這個女孩已經27歲。
仔細想想,我們的晚年生活應該是舒適平靜的,孩子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從現(xiàn)在起,我得看清事實,不能再由著她了。孩子完全是可塑的,當家長往后退一步,我發(fā)現(xiàn)女兒進步很大,不但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更多的是去關心家人了。我這幾天一直在反思,之前為什么沒有這樣要求她,她都8歲了,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我再不覺悟,沒準將來就是一只小“白眼狼”。
好在,亡羊補牢,永遠不晚!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育兒心得:孩子結巴怎么辦
前兩年我發(fā)現(xiàn)我兒子說話很結巴。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的影響。
我說話有點結巴,特別是一急,或者說快了結巴就更明顯。
我清楚的記得我小時候是怎么結巴的,小時候,我媽媽覺得農村的教育質量不好,在我讀一年級時,把我送到了揚州的大姨家。寄人籬下的感受不好受,即使她們對我很好。有一次班級組織春游,要求每人交10元錢。我回去想了很久都不知道怎么給大姨開口,睡覺時就很焦慮,等到終于愿意開口了,我發(fā)現(xiàn)我說“大”字一直說不出來,越急越說不出來。后來就成了只要一急說話就結巴。
從3歲起,我就是一個人帶著孩子,要上班,很多時候很累,老公兩地分居,感情也不好,經常吵架,一吵架說話結巴更嚴重,心情不好,上班事多,很多火就會無緣無故發(fā)到孩子身上。兒子也開始結巴。
上網查原因,到醫(yī)院做檢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經常吵架,孩子很怕,心里壓力大。
2、我結巴,他耳濡目染。
3、每次看見他說不出來的樣子我就生氣,就一頓吼過去,更增加了他說話的壓力。
有一段時間特別焦慮,總覺得是我害了他,越希望他改好越適得其反。有一段時間,瞌睡都睡不好,每天都在后悔。
都說,每一個不好事件的發(fā)生都是在警醒世人。
我想,兒子的結巴是在警醒我吧。
1、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受害最多的是我自己,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肺。
2、結巴的時候放慢速度,讓想說的話在腦海里過一過,想象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也能避免禍從口出。
3、對于兒子的結巴更多的應該是鼓勵,卡耐基說過,鼓勵和贊揚的效果要比批評的效果好的多。
這幾天我每天都夸獎兒子,都告訴他他們老師都覺得他這幾天說話越來越好了,我也覺得他說話比以前好很多了,雖然現(xiàn)在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是我能感覺到在一點點進步了。
為了兒子,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兒子一起進步。做個好媽媽。
育兒知識:孩子說粗話怎么辦?
育兒知識:孩子說粗話怎么辦?
說粗話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是缺乏教育的表現(xiàn),它直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這種不文明的行為發(fā)生在孩子身上,不外乎以下三種情況:
1.學著說粗話。沒有是非觀念,是兒童的特點。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誰學的,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1)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臟話,他并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跟著學了。父母切忌覺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卑巡晃拿鞯男袨橄麥缭诿妊繝顟B(tài)中。
(2)有的父母平時不太檢點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響,也學會了說粗話。這樣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嚴于律己,從頭做起,為孩子營造文明、禮貌的語言環(huán)境;其次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等形式教會幼兒學用禮貌用語。如果父母偶爾再犯,那么就應該坦誠地跟孩子檢討:“剛才是由于不高興,說出了那句話,我們是不對的,你也不要學,今后我們誰都不說這種話了?!?/p>
(3)孩子生活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難免受到各種不良言行的影響,說粗話也是如此。父母對此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盡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周圍不良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聽不見臟話,學不到臟話;另一方面又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訴他們,罵人、說粗話是不文雅的行為。另外,父母要關注孩子周圍小伙伴的情況,為孩子選擇講文明、懂禮貌的伙伴,以減少相互學罵人的機會。
2.被迫罵人。這種情況一般發(fā)生在小伙伴之間:發(fā)生了矛盾,以牙還牙,受了欺負,借罵人來發(fā)泄自己的不滿……這時父母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通,或袒護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教孩子用謙讓的態(tài)度來解決小伙伴之間的糾紛,并應明確表態(tài)。孩子怕失去父母的愛,怕失去小伙伴的心理,會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3.習慣罵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背隹诔伞芭K”的孩子雖為數(shù)不多,但影響不好。對這樣的孩子,應采用暫時的冷漠,不理睬他,不高興的臉色,嚴厲的語調等來對待,這些都會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抑制、減少他的不良行為,從而建立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不良行為一旦成了習慣,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過程的,在幫助孩子糾正罵人的壞習慣時,也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努力改掉壞毛病。例如,可把“不罵人”列入“一天行為要求”中,如果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表揚,堅持下去,定會有成效。
育兒心得:孩子有恐懼心理怎么辦
育兒心得:孩子有恐懼心理怎么辦
夜幕降臨,孩子們知識經驗有限,既不知道黑暗中的世界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也不知道身邊親人的去世意味著什么,于是就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解釋黑暗和死亡,由此產生了害怕與恐懼。
為何產生恐懼心理?
害怕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經驗。有些人怕狗、有些人怕高,還有些人連自己怕什么都不清楚。許多父母都曾有過這個困擾,其實孩子害怕的感覺是不是來自鬼、黑暗呢?父母應多仔細思考這樣的問題。道生華城托兒所教學組組長陳桂盈老師表示,有一些原因和情況,在不知不覺中會造成幼兒的恐懼心理,是父母必須注意和避免的:
1、大人的恐嚇:當孩子不聽話或淘氣時,有些父母會用鬼來嚇他,「你如果再不乖乖聽話、坐好吃飯,待會恐怖的虎姑婆就會找你!」或是將孩子關在黑暗的地方,如小房間、廁所等,藉以處罰、警告孩子,此方法容易讓孩子產生怕鬼和怕黑的情緒。
2、獨處:孩子的世界里,往往是伴隨著黑暗、陰影和獨處等因素,特別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缺乏安全感,容易產生恐懼。當他說「有鬼」時,可能是害怕黑暗里看不清楚的對象、可能是曖昧不明的陰影,也可能是自己不愿一個人獨處、害怕孤獨……
3、過份的渲染和夸大:幼兒如果有父母、親人的陪伴,給他安全、親密的安慰,幼兒是不會怕黑的。但如果父母親本身就怕黑,經常大驚小怪或尖叫,孩子會產生「負面的模仿」,并加深他對黑暗的畏懼感。同樣的,「怕鬼」也是大人對此過分的渲染和夸大所致,尤其是動作和表情,讓幼兒永生難忘,影響將來一輩子。
4、電視傳播媒介的影響:一些電視節(jié)目或靈異節(jié)目,都會將鬼和黑做關連的搭配,再配合一些詭譎的音效、動作和道具、化妝,經過大眾傳播工具的渲染,「鬼很恐怖,它會出現(xiàn)在黑暗的地方……,」于是「鬼」和「黑暗」在孩子心里便有了形象,甚至加深對它的恐懼感。
如何克服孩子的恐懼,使他勇敢、積極的去面對事物?
(一)了解原因
要協(xié)助孩子克服害怕的心理,應先了解他害怕的真正根源。而父母在面對孩子因恐懼產生的情緒反應時,需先秉除立即否定的態(tài)度,試著以簡單的對談方式,了解他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如害怕黑暗,應陪伴他在黑暗中逐漸壯膽,增加面對黑暗的勇氣;如果恐懼暗影造成的幻象,應先讓他看清楚陰影的真面目。
(二)藉由故事厘清真相
如果大人發(fā)現(xiàn)孩子有害怕「鬼」的傾向,卻無法得知他害怕的是什么,可以嘗試使用說故事的方式,一邊說給孩子聽,一邊讓他說說他的感覺,以厘清他所害怕的是什么。讓孩子從故事中得到一些心靈上的安慰,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實其心靈。
(三)保持明亮光線
發(fā)現(xiàn)孩子所恐懼的是「黑暗」,就為他點一盞小夜燈,或是在孩子活動的每個角落,都保持明亮的光線。硬是強迫孩子勇敢面對他不會處理的恐懼,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他覺得更加害怕。
(四)給予情感保證
如果孩子說的「鬼」,是一種黑影或是找不出來源的聲響,父母可以陪他一起去發(fā)現(xiàn),那些令人恐懼的物和聲,究竟是哪兒來的?如果孩子年紀還小,說不清他害怕的鬼是什么,父母不妨給予他情感上的保證,讓他知道有人陪伴他,他不會被丟在黑暗中。
(五)多摟抱或愛撫
父母甜蜜溫馨的摟抱、愛撫,不僅可以增加親子情誼,這份「愛的感覺」,會使他覺得無論處在何種環(huán)境下,都是溫馨與安全的,對于未知的事物,又何懼之有?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來陪伴孩子,隨時觀察他的情緒和動向,以最確實的行動,了解孩子、支持孩子。
(六)利用語言互動、溝通
少數(shù)孩子怕鬼的原因是害怕死亡,或是無意間聽說人過世后,會變成鬼,鬼會取走人的性命等。像這種情況都會導致他害怕鬼,這時大人就得費一番工夫,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溝通,向他解釋死亡的問題,并協(xié)助他去尋找能令他安心的方式。
(七)慎選電視節(jié)目
為了孩子,父母應慎選電視節(jié)目,盡量避免讓孩子看那些怪力亂神的節(jié)目,或是一些兇殺、棄尸的新聞,加深對鬼怪的恐懼感。此外在睡覺前,切勿讓孩子一起和大人觀看恐怖影集,影響睡眠品質,導致晚上頻頻做惡夢。
所以大人千萬不要在孩子害怕時,說他是「膽小鬼」或是「不勇敢」,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很沒用更退縮,或是認為天不怕、地不怕,才是好事情、好孩子。
兒子說謊了怎么辦?(父母育兒心得)
孩子今年上中班,個子長高了,懂事多了,聰明多了,人見人愛,可是這個人見人愛的小朋友,居然說謊了,給我來了個措手不及。
事情是這樣的:大班小朋友要求寫字練習,小朋友都帶了自己的橡皮,兒子從幼兒園回來,鉛筆盒里居然有六塊橡皮,我問他哪來的橡皮,他說:“小朋友送的?!彼f謊了。我平靜了一下,并沒有責怪他,而是語重心長地說:“我知道你是怕我不高興,所以不想告訴我真相。你是拿別的小朋友的橡皮
,你喜歡這些漂亮的橡皮對嗎?你不可以占為己有,別的小朋友沒了橡皮會很傷心的?”
后來,我查閱了一些關于幼兒期,孩子說謊的諸多原因。其中有兒子的這類情況,他們害怕父母的責備和懲罰,會說一些小謊。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淘氣會使爸爸媽媽不高興的,所以撒了個謊。
你對誠實和正直的長篇大論,對孩子來說,只是耳邊風;你的懲罰也不能使他知道問題的所在。相反,他只知道他又淘氣了,而且將來他肯定不愿意讓你知道這些淘氣的事兒。另外,要向孩子解釋清楚他想要的東西并不意味著就屬于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場拿到喜歡的玩具就說是他自己的,那么你就要清楚地告訴他:“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擁有這個玩具,但是它并不真正屬于你,它屬于這個商場。”慢慢地,孩子將學會把事實和幻想?yún)^(qū)分開來。但是,如果你對孩子的小小謊言過于在意的話,將會或多或少地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還有,父母最好給孩子講一講《狼來了》的故事了,讓孩子懂得為什么對人誠實很重要。
很多父母象我一樣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不再是個小寶寶了,所以孩子們應該很明白自己說的話是事實還是謊言。其實不然!事實上,說謊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F(xiàn)象。請不要輕易將謊言與孩子的品質劃等號,因為謊言有時只不過是幻想,或者是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盤。
育兒知識:孩子愛哭怎么辦?
在中國有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愛哭的林黛玉和開朗的薛寶釵,最后的下場嚴格說起來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在一般人的觀念里,愛哭總讓人覺得很誨氣、很令人不愉快。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就莫明其妙的跟著情緒不穩(wěn),這是人之常情。
實際上,無論是成人或小孩,哭有它正面的意義。想想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如果不哭,接生人員都要想辦法讓我們哭,哭表示健康、生命力,但從那一刻以后,我們卻要想盡辦法阻止孩子哭泣,似乎有點違反常理。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當然,我們并不贊成孩子沒事亂哭,一點小事就用哭來表達,這是情緒表達不適當,不純粹是哭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教導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應該在適當?shù)臅r候哭,而且不該哭的時候不要哭。
孩子愛哭的原因
那么,我們也要了解:為什么孩子總是哭得不是時候?才能夠適當協(xié)助他們管理情緒。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來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fā)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于親子之間經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xiàn)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xié),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于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于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4、父母的態(tài)度過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xiàn)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找出問題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義,但哭得不是時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緒本質負向、慣用哭來達成目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大人對孩子太兇、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較容易表現(xiàn)出愛哭的傾向,你的孩子愛哭是屬于哪種原因呢?找出來才有辦法協(xié)助他。以下的親子生活現(xiàn)場實例,跟你分享解決方法。
小孩子在外受委屈后,除了哭,其他什么都不會,你說怎么能不讓人揪心?
改善親子教育方式
從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他用說的不用哭的,才給予正面響應;培養(yǎng)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兇、太嚴厲?或者太保護?當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協(xié)。最后,還要給孩子時間,協(xié)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另外,哭,并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哭后,孩子可以感覺輕松、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fā)現(xiàn)愛哭的人甚至比不愛哭的人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為了清靜,過于抑制孩子的哭。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恰當?shù)淖龇ㄊ?/p>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于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3、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guī)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采取中性態(tài)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山o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兇。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
愛哭的孩子怎么辦?
4、讓孩子用語言表達
教會孩子善于明白地表達自己的痛處,說清為什么要哭,這時媽媽給些安慰,可以減少哭的機會。
5、父母學會控制情緒
因這種孩子特別敏感,所以對大人的焦慮、緊張、憤怒、憂郁等情感,極易被影響,因此大人自己要放松,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不影響孩子。如果情緒已經表露,最好立即對孩子進行簡單的解釋,免得孩子不斷地猜想,加重敏感。但不可將自己的情緒向孩子沒有必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6、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孩子要少批評,多表揚,例如,你自己把背心脫下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到前面來,就更好了。孩子做事沒有達到大人所希望的那樣,但他只要盡力了,就別批評他。假如孩子驕傲地告訴父母,我自己洗手了,父母不要急于指責他把水灑得到處都是,而應先鼓勵他自己洗手是件好事,然后再幫助他把水擦掉。
7、多些溫柔多些幽默
對敏感的孩子來說,大人瞪眼、失望的表情,都會此起反應,所以大人要有控制,更不要大聲罵孩子,對他們溫和與幽默或許效果更好,但當敏感的小孩做了錯事時,也不要因怕他哭而不批評,要清楚地說明錯在哪里。既不要斥責,也不能無原則。
8、別為孩子亂貼標簽
不要對孩子貼上敏感、好哭的標簽,否則以后就難以摘此標簽。如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訴老師或保姆的話,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動不動就對人說這個小孩哭得像狼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