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善待孩子的過失,慎用“批評”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09-03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 中班孩子教育筆記

昨天帶兒子去書店,路上遇到了我教過的一個學生,今年讀高二,跟他聊到了某老師,他說:“我很尊重老師的,但就是討厭她!”

“為什么?她教學可是很出色的?。 ?/p>

“我承認我很喜歡她的課,我討厭的是她的道德!她曾當著全體同學的面狠狠地批評過我,歷數(shù)了我所有的缺點,把我貶得一無是處。”

“那肯定是你做錯了事情,否則老師是不會無緣無故批評你的,老師直擊你的缺點,是想激勵你改正,是出于對你的關心啊?!?/p>

“我是有錯,但是她說話太苛刻,太不尊重人,一點都不顧及我的感受,很傷我自尊,她的言辭和態(tài)度讓我無地自容?!?/p>

事情發(fā)生在這學生讀小學的時候,現(xiàn)在說起來,猶在眼前,而且情緒很激動,可見這件事已在他的腦海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教育孩子,必須有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要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理解、溫暖的方式、心平氣和地跟孩子相處?!边@個道理我們都懂得,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整天跟這些敢作敢為、個性十足的孩子打交道,偶爾的沖動也是難免的。當孩子有了過失,尤其是一些調(diào)皮搗亂的孩子,在對其進行教育時,我們往往會板起面孔給他們講一些道理,甚至用尊嚴的語言對其批評一頓,殊不知,孩子在接受我們的教育時,腦子里想的根本不是如何悔過,而是怎樣應付過關,盡快結(jié)束這場居高臨下的挑戰(zhàn)。試想,我們當時所隱含的教育目的,他又能聽得進多少呢?相反,這場對陣或許會引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言辭過激還會傷害到師生的感情。就像今天的這個學生,老師當時的本意已經(jīng)完全被扭曲。我們的一片苦心豈不是徒勞嗎?

“教育孩子,一定要飽含深情的愛孩子,不僅是孩子給你帶來快樂時,在孩子做錯了事情,接受我們的批評時,更該在言詞和感情上表現(xiàn)出這是出于對他的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無拘無束地跟老師交流,才會從思想深處接受老師,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為了不讓孩子對我們“刻骨銘心”,還是引以為戒吧!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如何對待孩子的過錯――引導和批評


疏忽,不經(jīng)心,見異思遷,思想迷亂,這都是兒童時期的自然過失。所以,只要他們不是存心如此,都是應該溫和地加以提醒,逐漸地去制服的。假如這種缺點每次都惹起惱怒與申斥,則責備和懲罰的機會必然時時到來,以致導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永遠變成一個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對象。單單這一點就可能使他們從他的教課上得不到利益,使導師的一切教導方法都失效了。

洛克《教育漫話》

善待孩子的過錯

孩子的過錯是難以避免的。孩子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乏自主和主動的社會探索。在這些探索過程中,過錯肯定是難以避免的。要求孩子不犯錯誤,就像要求我們自己不犯錯誤一樣,都是不現(xiàn)實、不可能的。

有的時候,孩子的過錯在于他不知道那個規(guī)矩,把成人不許可的事當成了合理的事。

有一次,媽媽去幼兒園接孩子,老師說“你兒子帶頭大叫,所有的小孩就像瘋了似的跟著你兒子叫,連課也沒法上啦!”

媽媽想來想去,找到了原因。因為他們一家去郊外玩的時候,只要覺得特興奮,就可以在車里大叫。所以,孩子以為在幼兒園高興時也可以這樣做。

后來,媽媽對孩子說,“在咱們家可以大叫,在爸爸的車里可以大叫,但不是所有的場合都可以大叫。你是不是不知道這個規(guī)矩?”

他說:“是!”從此,孩子就不在幼兒園里大叫了?!?/p>

父母的責任,就是讓孩子認識這些過錯,分析發(fā)生過錯的原因,指明改正和避免過錯的方向和方法,避免陷入過錯中不能自拔,或者犯更多的過錯。

孩子有的過錯是為了引進父母的關注。有的孩子似乎喜歡搗亂,不聽話,可能并不是他的本意。他實際上正在努力尋找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但他并不知道怎么才能在這個位置上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于是,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而不得不充當一個搗亂者。對這種情況,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些任務,讓他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自己的意義,感到自己是這個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必須把失敗與過錯分開。父母必須知道,孩子的失敗不是過錯,不能批評,更不能懲罰。

把過錯和孩子分開

專家強調(diào),父母要善于把過錯本身和做錯事的人區(qū)別對待,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常使用的一些稱呼,像調(diào)皮鬼、糊涂蟲、粗心大王,都是把過錯與一個人聯(lián)系起來。如果孩子一旦認可了這樣的名字,就會加強他們的錯誤認知,認為自己就是調(diào)皮、糊涂和粗心,并影響到他們以后的發(fā)展。

把過錯和孩子分開,就是始終認為,孩子是好孩子,錯在他的行為。只要消除過錯或避免過錯

,就和其它孩子沒有不同。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孩子就會感到父母對他們的信任,知道這些過錯并不是附在他們身上的固有物,去掉這些過錯的困難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這樣,就會增加他們克服困難、糾正過錯的勇氣。

一位母親每次批評孩子都要告訴他,是這個事讓媽媽不高興,但是媽媽永遠愛你這個人。這就是一種正確的做法。

過錯的分類

孩子的過錯可以分為無意過錯和有意過錯。

有意過錯,主要包括父母已經(jīng)多次指出,孩子犯錯之前也知道不對,只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犯錯有可能逃避批評或懲罰;或者孩子任性,父母已經(jīng)說明、甚至孩子已經(jīng)知道不對,但仍然堅持錯誤。

無意過錯,既包括孩子在某個問題上的第一次犯錯;也包括盡管不是第一次,但由于對父母教導的忽視而導致的犯錯。孩子對父母教導的記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好,因此,孩子沒有記住父母的教導而導致的錯誤盡管應該批評

不謹慎批評有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謹慎批評有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上周六走在回家的路上,遠遠看見迎面走來,每天早上與xx在一起等車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另一個學校上三年級,是xx同學的鄰居。她嘴巴很甜,每天早上見到我,都會主動向我問聲早上好。并和xx同學幾個相處也不錯。聽xx同學媽媽說,小女孩很獨立,一年級開始就獨自上學、回家,父母都很忙,沒時間管她,都是老人照顧她的起居。在與小女孩相處的一段時間里,覺得她與同年小女孩比少了點嬌氣,言談舉止很大方、并很有禮貌,所以我也非常喜歡她,每天早上等車時,我們有事沒事都能很愉快的聊上一會。

在路上看到她與他媽媽還有弟弟走在一起,我開始想,小女孩應該會向我打招呼。當我走近時,聽到她媽媽在批評她什么。小女孩也認出我來,但她馬上把目光收了回去,并轉(zhuǎn)頭望向別處,本我還想向她打聲招呼的,但她假裝不認識我一般,快速的從我身邊走過。她媽媽不認識我,仍不停的批評著她,而女孩突然的表現(xiàn)媽媽絲豪沒有察覺。

小女孩子平時經(jīng)常向我提起她的媽媽,說她媽媽很辛苦做兩份工作,雖然陪她時間少,但還是很關心、很疼愛她??刹磺山裉毂晃易惨?,媽媽在大街上批評她,她自己覺得很失“面子”。望著小女孩的背影,我知道此刻她的心情,覺得自己無地自容。但她不知道,這不是她自己的錯。媽媽應該明白孩子都有自尊心,再有錯,也不該在大街上批評,更不巧的是還讓小女孩遇上她認識的人。

今早在等車時,到點小女孩來了,她看到我,臉上顯出非常尷尬,沒等我開口打招呼,她卻逃一般去了她們校車停點處。我知道小女孩一時還不適應見到我,需要一點時間來沖淡她心里的難堪。我也希望有個機會,能委婉的消掉她心里的陰影。

有時我們做父母的,生氣起來,不分場合,不顧及孩子的面子,開口就批評,殊不知一不小心,給孩子心里留下深深的傷跡,有時還有可能,讓孩子從此以后失去自信心。

教育孩子批評要巧妙


妙用批評第一步:唱“白臉”

就快吃晚飯了,可是貝貝吵著要吃桌子上的餅干。

策略1:媽媽一把奪下孩子手里的餅干,教訓說:“不許吃餅干,告訴你一會兒就吃飯了。真不聽話!”

策略2:媽媽悄悄把餅干盒藏起來,轉(zhuǎn)移貝貝的注意力?!靶“淄美鲜浅粤闶常Y(jié)果牙齒都掉光了,貝貝可不要和她學。我們先來講故事,一會兒吃飯,好嗎?”

策略1和策略2孰優(yōu)孰劣,相信爸爸媽媽們一看就心中有數(shù),媽媽在批評時唱“白臉”,既起到了糾正孩子錯誤行為的作用,又避免了傷害貝貝的幼小心靈。3-7歲的寶寶大多精力旺盛,調(diào)皮好動,做出些出格的事情就在所難免,很容易招來爸爸媽媽的批評。誠然,有時候?qū)⒆舆M行批評可以避免孩子再犯相同的錯誤,但是一味地批評孩子卻容易造成孩子做事畏首畏尾,情緒壓抑,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在批評孩子時有人唱“白臉”??鞓酚腥さ恼Z言更易讓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見,“白臉”之妙就在于可以和顏悅色地讓孩子明白他剛才做錯了什么,應該怎么做,這樣就能起到批評應有的教育作用了。

Tips:“白臉”三要

1、要避免經(jīng)?;?。父母說孩子做得不對時,孩子總不大高興,有時候甚至會哇哇大哭,如果說孩子這不對那不對,就會強化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天悶悶不樂。有研究表明,愛笑的孩子更聰明,當孩子生活在寬松的氛圍里,才更容易享受童年的快樂。

2、要婉轉(zhuǎn)而間接。孩子對世界還不甚了解,很多的錯誤行為是出于好奇,所以即使是必須批評孩子時,也可以通過一些孩子喜歡的故事人物,婉轉(zhuǎn)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容易輕松接受,還會感到爸爸媽媽很有趣。比如,爸爸媽媽可以說,“小熊都在自己畫畫呢,你也自己畫好嗎?”,“小公雞在搶別人的蟲子吃,你說它有沒有禮貌啊?”

3、要有理加有據(jù)。爸爸媽媽在唱“白臉”時要和顏悅色,有理有據(jù)。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給孩子解釋為什么會受到批評,又應該怎么做,避免孩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樣,寶寶就會乖乖地接受家長的批評指正并且改正錯誤。

妙用批評第二步:扮“黑臉”

子瑞爸爸:“每到吃飯時間,我和子瑞的媽媽就特別頭疼,因為我們家子瑞很難安安靜靜地把飯吃完,使盡渾身解數(shù)才能哄他吃下半碗飯。喂飽他以后,我們都沒心思吃飯了。我要是打他罵他吧,又覺得孩子這么小,挺心疼的。該怎么辦呢?”

為了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些規(guī)矩是不能不立的,所以該“批評”時就“批評”。因此,可當?shù)谝徊健鞍啄槨绷λ患皶r,爸爸媽媽就得在批評孩子時扮扮“黑臉”嘍!

3-7歲的孩子是最聽不進復雜道理的,他們已經(jīng)開始聽從自我意識的召喚,此時就不該拘泥于道理而應著重行為習慣。“黑臉”之妙就在于可以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懲戒”,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最終能夠自我管理。對于因長時間的聽之任之而養(yǎng)成的不良行為習慣,例如不好好吃飯這類問題,單純的勸說不一定有效,爸爸媽媽可直接批評孩子的錯誤,語言行動相一致就會立竿見影,收到效果。

Tips:“黑臉”準則

1、只對事不對人。不管是語言批評還是行動懲戒,批評的是孩子做錯的事,應該避免牽扯到孩子的個性和人格問題?!斑B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笨死了”,這些帶有貶低意味的話語很容易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這就將造成批評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語言批評。在批評孩子時,語言批評是第一步,其作用相當于警告?!俺燥垥r要安安靜靜的,否則我就把飯收走了,今天你就沒有晚飯吃了。”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表情和語言相一致。大家可以想象,笑咪咪的警告會起多大作用呢?

3、行動懲戒。語言警告,往往會因家長的一貫教育或?qū)殞毜膫€性特點等原因,不一定對每個寶寶都有效,此時爸爸媽媽就要果斷采取行動,把晚飯收走。孩子餓了一頓之后就知道下次應該乖乖吃飯了,這說到底還是為了孩子好,所以爸爸媽媽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軟,“光打雷不下雨”的話,“懲戒”就不起作用了。

妙用批評第三步:少“變臉”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爸爸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兩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真要持之以恒可就不像說起來這么容易了。

Tips:“變臉”解析

這“變”指的是對孩子錯誤發(fā)生后的基本看法和原則態(tài)度的改變。

1.前后不變

拿媽媽為例,在孩子所犯的同樣錯誤的批評態(tài)度和原則應該一致,不應有強烈反差,甚至矛盾。比如,媽媽原本與琳琳約定好了每天的固定玩耍時間,可媽媽的脾氣很火爆,碰上心情不好,看到琳琳把玩具弄得亂七八糟的,她就會氣不打一處來,把琳琳好好“批評”一頓;要是碰上心情好的話,又跟女兒親得不得了,即便看到琳琳做錯了,也會輕松放過。那琳琳可能就會在媽媽義正嚴辭地批評她時,對媽媽曾經(jīng)完全相反的行為提出疑問,那時你到底是以“我是你媽媽,你要聽我的”搪塞,還是向女兒認錯呢?認一次兩次沒有關系,可老在孩子面前檢討的話,以后孩子就會以“我媽媽還做不好”為由降低做事要求。造成前后改變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原因出在家長自身控制情緒的能力上,為此各位長輩都應先檢討自己,省得以后再檢討就晚了。

2.人人不變

這不變,不單需要一兩位家長,還應涉及到祖輩,這是出于現(xiàn)今祖輩參與了很大一部分教育影響孩子的角度而考慮。如果各持己見,夸張起來,就會造成媽媽說東,爸爸說西,爺爺奶奶說北,外婆外公說南的混亂場面,那孩子一定是暈頭轉(zhuǎn)向,沒了方向。那他怎么辦呢?可能就索性依著自己的性子行事,而缺乏體驗和能力的他只會越做越錯,導致更多更大的錯誤發(fā)生,家長就開始新一輪的“批評”了。這樣可是個惡性循環(huán)啊!

要做到人人不變,那就得統(tǒng)一步調(diào),各自分工,長輩可以事先協(xié)調(diào)好,該批評的時候就貫徹批評,該教育的時候就正確教育,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明是非懂禮貌的好寶寶。

3.始終不變

這里講的是“以不變應萬變”,也就是說寶寶會出現(xiàn)的小差錯雖有不少,可也無外乎那幾樣,不過依循的原則是不變的,可方法就可因人而異了,比如“白臉”、“黑臉”,但切記不可在同一次批評中改換,這樣會給孩子“你治不了我”的感覺,以后孩子會更加肆意妄為。

成功而有效的批評對孩子還是有益的,所以就應仰仗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氛圍,有趣的方法,達到萬變也不離其宗。

善待孩子的“膽小”


善待孩子的“膽小”

編導語:孩子上小學了,從老師得來的反饋和平時我們所聽到的人們孩子的評價

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膽小"。

孩子上小學了,從老師得來的反饋和平時我們所聽到的人們孩子的評價

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膽小"。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很為此傷心。孩子似乎無法和陌生的小朋友溝通,每

每有陌生人在場,孩子總是顯得特別膽小,自己一個獨自去玩了。

于是,我給孩子做了項特殊的要求,每天給我在學校里認識一個新的朋友。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在班上只認識了幾個人。

有時,看到孩子見到陌生人的那份不自然,特別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嫌棄他的

膽小時,我本來也想訓訓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膽小,但我忍住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也是生性內(nèi)斂的人,我沒有教會孩子如何

和人溝通。小的時候,孩子見到陌生人,我并沒有示意孩子要和人熱情地打招呼

。平時,我也很少帶孩子去走親訪友。常此以往,孩子似乎不懂得和人交往,變

得漸漸膽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之后。我嘗試著引導孩子去小朋友溝通,帶孩子去公園玩

。以往見到陌生人我都很少搭訕。但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膽小,我主動過去和小朋

友搭訕,先和小朋友聊開了,然后,再慢慢讓自己的孩子試著和小朋友聊天。剛

開始,我只是讓孩子簡單地搭話,讓孩子有個適應的時期。

我?guī)秃⒆右]認識后,讓孩子漸漸獨立和陌生人溝通、聊天。經(jīng)過一段時間

的訓練,我發(fā)現(xiàn)孩子其實不象我和他人眼中的那樣膽小。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

有引導孩子去和人交往而已。

如今,我無需再去抱怨自己孩子的膽小了。但是,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

孩子在人際交往似乎確實比較被動、積極性不夠,而這點我也是如此。也許是遺

傳的因素,也許是自己觀念的改變。我不再苛責孩子改變,因為我明白了其實這

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膽大。

膽量無法復制,性格無法復制,認識了這一簡單的道理后,我漸漸接納了我

的那個曾經(jīng)膽小的孩子。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如何對待孩子的過失 幼兒的3-6歲這個年齡段好奇心太強,對周圍一切的事和物都充滿了興趣,孩子們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問問為什么,弄它個水落石出。但是,由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發(fā)育不完善,控制能力差,常常會做“錯事”!對此,我們做...
    2021-04-28 閱讀全文
  • 如何對待孩子的過錯――引導和批評 疏忽,不經(jīng)心,見異思遷,思想迷亂,這都是兒童時期的自然過失。所以,只要他們不是存心如此,都是應該溫和地加以提醒,逐漸地去制服的。假如這種缺點每次都惹起惱怒與申斥,則責備和懲罰的機會必然時時到來,以致導...
    2020-10-12 閱讀全文
  • 慎待孩子的謊言 原來,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運用了極度夸張的語言,他試圖用這種方法說服媽媽。 東凈瑜是我班的小才子,他能認讀很多字且詞匯量特別豐富,說起話來文質(zhì)彬彬。開學初,他看到別的小朋友去學畫畫,非常羨慕,可是...
    2020-12-28 閱讀全文
  • 不謹慎批評有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不謹慎批評有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上周六走在回家的路上,遠遠看見迎面走來,每天早上與xx在一起等車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另一個學校上三年級,是xx同學的鄰居。她嘴巴很甜,每天早上見到我,都會主動向我問聲早上好。...
    2020-10-28 閱讀全文
  • 不要過多批評孩子 家長的育兒有兩種,一種是較為開放的,另一種是對孩子嚴格管理,但是,過多的批評、呵斥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在育兒方面,家長的態(tài)度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美國等國家,對孩...
    2021-07-24 閱讀全文

幼兒的3-6歲這個年齡段好奇心太強,對周圍一切的事和物都充滿了興趣,孩子們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問問為什么,弄它個水落石出。但是,由于幼兒生理和心理發(fā)育不完善,控制能力差,常常會做“錯事”!對此,我們做...

2021-04-28 閱讀全文

疏忽,不經(jīng)心,見異思遷,思想迷亂,這都是兒童時期的自然過失。所以,只要他們不是存心如此,都是應該溫和地加以提醒,逐漸地去制服的。假如這種缺點每次都惹起惱怒與申斥,則責備和懲罰的機會必然時時到來,以致導...

2020-10-12 閱讀全文

原來,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運用了極度夸張的語言,他試圖用這種方法說服媽媽。 東凈瑜是我班的小才子,他能認讀很多字且詞匯量特別豐富,說起話來文質(zhì)彬彬。開學初,他看到別的小朋友去學畫畫,非常羨慕,可是...

2020-12-28 閱讀全文

不謹慎批評有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上周六走在回家的路上,遠遠看見迎面走來,每天早上與xx在一起等車的小女孩,小女孩在另一個學校上三年級,是xx同學的鄰居。她嘴巴很甜,每天早上見到我,都會主動向我問聲早上好。...

2020-10-28 閱讀全文

家長的育兒有兩種,一種是較為開放的,另一種是對孩子嚴格管理,但是,過多的批評、呵斥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膽小怕事。 在育兒方面,家長的態(tài)度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美國等國家,對孩...

2021-07-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