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寶貝:自理能力很強的小男孩

發(fā)布時間:2020-08-25 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 幼兒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 親愛的王昊寶貝:

你是一個聰明、活潑的小男孩,自理能力很強,想象力豐富,對數(shù)的概念掌握得很好,作業(yè)做的又快又好。雖然你平時很少和老師交談,可看到你和小朋友神采奕奕的交談,老師知道你肯定有許多有趣的'事情。能較快地接受新的知識。一天我問你:“大王昊長得真帥啊!”“嗯”(哈哈一點不謙虛)“那你覺得自己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有人說像爸爸?!薄澳前职制吝€是媽媽漂亮?”“媽媽漂亮啊!”(據(jù)考證,所有的孩子都認為媽媽嘴漂亮,轉頭看看爸爸傷心了沒?)“你最親誰?”你小眼睛一轉,“都親!”“只說一個?!蹦銦o可奈何的小聲說:“爸爸。”(這下該爸爸高興了吧)

其實,媽媽是管你比較嚴格,可她都是為你好啊,你知道的,對吧!

希望新的一年里,老師能經常聽到你的聲音,我也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希望上課時看到你高高舉起的小手。祝你健康快樂每一天!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寶寶自理能力培養(yǎng)小技巧


寶寶應該什么時候開始能自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就會學著而且也很樂意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了,從刷牙到為自己盛飯菜不一而足。雖然眼瞅著孩子越來越自立會讓你感覺苦樂參半,不過,學著照顧自己是他個人和社會能力發(fā)育的重要部分。

寶寶的自理能力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穿衣服和脫衣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已經能不太費勁地穿脫衣服了。不過,外衣上的拉鏈、扣子、按扣和搭勾可能還需要費些勁,雖然不少孩子很容易就能解開,但要系上時多半需要幫助。不過,尼龍粘扣很容易讓寶寶的小手操作。如果鞋子也是用尼龍粘扣,很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自己穿鞋了。

準備早飯:3歲的小孩子也許能為自己準備早飯了,尤其在很餓的時候。孩子練習得越多,就會做得越好。如果他想自己做早飯,你要幫他做好準備工作。如果是吃面包牛奶,把面包、牛奶盒、果醬、小勺子都放在他能夠到的地方或直接放在餐桌上。不過,你要做好他會弄灑東西的心理準備,別責備他,從長遠來看,這是值得的。

使用叉子和勺子:到4歲時,孩子應該就能像大人一樣拿住叉子和勺子了。但使用筷子則需要更多的技巧,有的孩子4歲時已經用筷子用得很好了,另一些孩子還要多練習才行。給寶寶一些指導,他也能掌握如何使用刀子。而且最讓人高興的是,他就要準備好學習就餐禮儀了。

幫忙做家務活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幫忙收拾自己的玩具(不過,他們通常不愿意這樣做),4歲的孩子開始能自己鋪床。當你和丈夫在廚房或家里忙碌的時候,他也能幫忙做些簡單的事情。比方說,很多孩子都喜歡幫忙攪雞蛋,或者給花澆水。不要想著你有權利指揮孩子做這做那,要鼓勵孩子幫忙,而不是要求他做。多肯定鼓勵孩子,長期下來會讓你受益很多。

刷牙:很多孩子在三四歲時刷牙都相當熟練了,不過,還是需要你的幫助和指導。用手握住牙刷在嘴里刷來刷去,并確實起到清潔作用,還是需要相當好的協(xié)調能力的。不過,還是讓他自己做吧,這會讓他感覺自己長大了,也有助于為寶寶以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另外,一定要讓他只用豌豆那么大一點的含氟牙膏,因為他不能把牙膏完全吐出來,容易把一些吞進嘴里,而吃太多的氟可不是件好事。

使用馬桶:大多數(shù)孩子在3歲左右都能自己上廁所了,不過,有些孩子要到4歲才能做到。在3歲之前,你的孩子很可能用得是兒童便盆,而不是抽水馬桶?,F(xiàn)在他需要適應在家里和別的地方都用馬桶了。小男孩開始用馬桶時,一般還是坐著小便,不過,3歲之后,他們會想要模仿爸爸、大哥哥或小伙伴們站著小便。另外,如果你的孩子還需要起夜,到了這個年齡段,就可以具備整夜不尿尿的能力了。

孩子學習自理時,你該做些什么

在孩子開始嘗試以前沒試過的事情時,要多留意他,告訴他為什么不是什么事情他都能做。比如,跟他說清楚為什么他自己開微波爐或切菜不安全。也許他會不高興聽這些,但是他會理解的。

鼓勵是關鍵。當孩子嘗試一種新技能時,你要告訴他你為他嘗試去做感到驕傲(不管結果如何),并且還要鼓勵他再次嘗試。不要總是急著去幫助他,重要的是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自己學會去做。也盡量不要在他還不能做到的時候給他壓力。你還要懂得變通:讓孩子自己準備早飯,就意味著你要清掃灑在地上的飯渣,所以還是別抱怨了。如果你的孩子還不能把床鋪得像賓館里的一樣,也別擔心,只要買簡單的床上用品,讓鋪床變得簡單到孩子能自己做就行了。

孩子今后還會具備哪些自理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孩子會越來越能照顧自己。他將能自己系鞋帶,自己洗澡,接下來他能自己洗衣服、做飯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更不用說他自己就會積極練習的踢球技巧之類的能力了。

有哪些孩子自理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每個孩子掌握技能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要比別的孩子學得快些,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總是拒絕嘗試以上提到各種技能,或是完全沒有學習的興趣,你就要帶他去看醫(yī)生了。

動手能力強孩子真的都很聰明


大部分有了娃的家長都會變身為朋友圈“曬娃狂魔”,而我們發(fā)現(xiàn)在朋友圈的各種曬娃大賽中,能力突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抓人眼球。

那么,什么樣的娃能力突出呢?

就是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很easy地完成各類手工創(chuàng)意搭建、可以很輕易地做出一個機器人、可以很溜地玩轉一個魔方……

簡而言之,那都是一些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

那么,何謂動手能力呢?

動手能力是一種潛在的能力,不像學習成績那樣一目了然,也不像自理能力那樣貼近生活、顯而易見。人們看不到它,摸不到它,從外表也很難看出它來,但它卻是伴隨人一生發(fā)展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這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過的。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就是在促進孩子的智力發(fā)展。

孩子通過手的活動,可以獲取更多的外部信息,這些信息能促使大腦積極活動,從而促進孩子的大腦發(fā)育,使孩子更加聰明。

動手,是提高智商的不二法門。

既然動手有這么強大的好處,那么聰明的家長們,不妨提前為孩子做一些準備,這樣既能發(fā)揮孩子的創(chuàng)意,又能發(fā)展孩子的潛在能力,一舉多得。

對孩子們而言,最熟悉、最好玩也最樂此不疲的動手項目,非構建莫屬。

由于可以創(chuàng)造出各種有趣逼真的事物,各種構建類玩具是孩子們的心頭好之一。

積木構建,代表作品就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臉犯呦盗?。孩子玩積木的過程是一個鍛煉動手能力的過程,孩子并不是毫無目的地亂玩一氣,他們是通過心力、手力、腦力、眼力的協(xié)調作用,在不斷的思考中進行設計,然后通過雙手將作品完成。這個過程就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

造型構建,如機器人等。年紀稍大的孩子們還可以加入編程,讓簡單的玩具變成可操控的自動化模型,沒準兒下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就在你家里呢!

這些動手構建的玩具,不但需要孩子發(fā)揮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需要孩子擁有極大的耐心才能完成最終的作品,對于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不無裨益。

當然,如果您希望在孩子動手的過程中,發(fā)覺他們獨特的個性、擁有更多的收獲,卡巴建議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專業(yè)指導下去構建。

提高寶寶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孩子只有變得獨立自主,才能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之中更有競爭力!但是,幼兒園并沒有特意設置一門課程去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性,于是,想要讓增強孩子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下功夫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話誰都會說,但是真正做起來可沒有那么容易!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總之,家長就是忍不住給孩子更多的照顧,但做得多了,就會讓孩子更加依賴他人。

比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家長總是代勞,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發(fā)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爸媽們不防偶爾出個差或旅個游,使孩子這幾天不得不自己做好這些事情,減少孩子在生活上對家長的依賴,相信一個短暫的分別,孩子會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學會“袖手旁觀”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向大人求助。但父母在準備去幫助孩子的時候,可以先緩一緩,看看孩子遇到的困難是不是真的解決不了,還是因為他只是懶、不想自己動手而向父母求助。

如果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父母要學會“袖手旁觀”,讓孩子自己去做,或者父母可以先幫助孩子但假裝自己也做不到,然后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這樣對于因缺乏信心而求助父母的孩子很有幫助,可以培養(yǎng)孩子遇到問題自己解決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遇到的問題確實解決不了,父母也可以想想如何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然后一步一步去實現(xiàn)它,總之,就是不要二話不說就大包大攬,這樣,孩子無法變得獨立。

讓孩子適當?shù)貐⑴c家務

有些父母總認為孩子太小,做不了什么事,讓他們做家務就是幫倒忙,從而拒絕讓孩子在家里做任何事。可實際上,借做家務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與孩子做事過程中惹出的一點小麻煩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比如讓孩子拖地,可不要小看這一件小事,拖地可以讓孩子變得更細心、更負責、更有規(guī)劃,聰明的父母都會懂得利用生活瑣事,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心。

循序漸進

即使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也要注意循序漸進,要考慮到孩子自身的成長特性,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使孩子因為無法做到而失去信心。

與老人達成一致

有些家庭有老人照顧孩子,隔代教育最擔心的就是老人盲目地溺愛孩子,這也是破壞孩子獨立性發(fā)展的一大阻力,因為老人無條件的寵愛,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父母應該和老人好好溝通一下兩代人的教育觀念,一個家庭里,只有大家的教養(yǎng)觀念與行為一致,才會產生最好的效果。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工具

如果希望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可以給孩子采購一些適合孩子用的小工具,比如小拖把、小笤帚、小桶子等等,把家務勞動變成親子游戲,當這些勞動工具成為了孩子的玩具,他就會更主動、更開心地投入進來。

自己背書包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一點,幼兒園門口多是家長背著書包,孩子歡快地蹦跳著走進或走出幼兒園的場景,小學門口也是這樣。其實讓孩子自己背著書包上學,應該是他邁向獨立成長的第一步,如果父母嘴里喊著要讓孩子獨立,但確又做著相反的事,那孩子何時才能成長呢?

新生兒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


寶寶還會模仿其它臉部動作和表情,如張口、哭、悲哀、生氣等。不模仿的新生兒也是正常的,只是他們不愿意和你玩這種游戲罷了。如何從新生兒期開始進行早期教育從出生到2歲是大腦生長發(fā)育最快的時期,良好的刺激對嬰兒促進大腦結構和功能的發(fā)育極為重要。研究證明從新生兒期開始早期教育可以促進嬰兒智力發(fā)育。當寶寶覺醒時,可以和他面對面地說話,當寶寶注視你的臉后再慢慢移動你的頭的位置,設法吸引寶寶的視線追隨你移動的方向。

在寶寶耳邊(距離約10厘米左右)輕輕地呼喚嬰兒,使他聽到你的聲音后轉過頭來看你,還可以利用一些能發(fā)出柔和聲音的小塑料玩具或顏色鮮艷的小球等吸引寶寶聽和看的興趣。在寶寶床頭上方掛一些能晃動的小玩具、小花布頭等,品種多樣,經常更換,可鍛練寶寶看的能力。平時無論喂奶或護理新生兒時,都要隨的·隨地和寶寶說話,使孩子既能看到你,又能聽到你的聲音。也可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給寶寶聽。經常愛撫寶寶,使寶寶情緒愉快,四肢舞動。有時俯臥,可鍛練寶寶抬頭和頸部肌力。但新生兒很容易疲勞,每次訓練時間僅數(shù)分鐘。疲勞表現(xiàn)為打哈欠,噴嚏,眼不再注視你,瞌睡或哭等,應暫停片刻再進行。細心理解寶寶哭的原因,給予適當處理,并可用說話聲和撫摩寶寶腹部,利用聲音和觸覺刺激給予安慰。

于在出生前后由于窒息、早產、顱內出血或持續(xù)低血糖等原因可能影響智力發(fā)育的高危兒,更應從新生兒期開始早期教育,因為大腦愈不成熟,可塑性愈強,代償能力愈好,早期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證明早期教育可有效預防這些高危兒智力低下發(fā)生,使他們趕上正常兒水平。

從小強化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我們經??吹竭@種報道:一些青少年因父母的幾句呵斥而離家出走;一些職員因工作環(huán)境中的些許不如意而憤然辭職;一些讓人羨慕的“精英”與“天才”,卻在輕微的挫折中陷入消沉中無法自拔,甚至爆發(fā)出攻擊他人和自我毀滅的行為。

據(jù)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學生自殺現(xiàn)象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中學生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占樣本總數(shù)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6.5%。其根源都與心理承受力有關。

我們的孩子,將來會生活在一個更多變化更多風險的社會,他們的未來,將要面對競爭激烈的職場,復雜的人際關系,也免不了遇上情場失意,事業(yè)困境,生意敗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他人生是否幸福,事業(yè)是否成功。

從小強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父母給予孩子受益一生的珍貴禮物。

勇敢來自安全感

人的勇敢多取決于他的安全感,安全感越充分,人就越樂于嘗試冒險和挑戰(zhàn)自我。對孩子而言,可以信賴的、能保護他的媽媽,或爸爸,或其他的重要養(yǎng)育者,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基石。所以,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重要,最基本,最關鍵的是,在孩子人生之初,父母就要與孩子之間建立起健康親密的依戀關系。

對父母不依戀的孩子,首先喪失的是對父母的信任,進而喪失的就是探索世界的勇氣。他們缺乏自信,面對挫折看不到自己的潛力,輕易放棄;他們總需要通過別人的關注和肯定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來獲取“別人”,而不是“自己”對自己的關注。

媽媽也應該停止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望。媽媽就是孩子的天。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能讓媽媽滿意,這是具有毀滅性的心理負擔。媽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為孩子每一天的進步而驕傲,而不是期待孩子比隔壁小明鋼琴彈得好。永遠不要橫向比較自己的孩子。但縱向比較是好的。告訴孩子“今天比昨天好,這次比上次強?!边@樣的推動才是孩子進步的階梯。

管理好情緒才不怕挫折和困境

認識自己的情緒并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能保持穩(wěn)定的心境,這無疑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基石。

讓孩子有一個暢通的情緒宣泄渠道。在孩子悲傷沮喪的時候,也讓孩子盡情宣泄,就讓他去哭個涕淚滂沱,而不是勸孩子“別哭別哭”,“男孩子不能哭”這樣的話。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難過?!被蛘呤裁炊紕e說也好,就抱著孩子。4、5歲以上已能夠獨處的孩子,給她空間和時間去消化自己的情緒,幫孩子輕輕帶上門就好。

在孩子爆發(fā)憤怒等強烈的負面情緒時,有技巧地讓孩子發(fā)泄出來。比如阿寶被別人欺負得哭了,媽媽不許她還手打人,她很生氣,開始砸周圍的東西。媽媽先緊緊抱住她,這樣可以限制她繼續(xù)破壞,同時用盡量輕地聲音在她耳邊說“寶寶,我知道你現(xiàn)在很生氣。如果是別人那樣對媽媽,媽媽也會很生氣?!比缓?,“你把書扔壞了,那可是你最喜歡的書啊。”“我們去打枕頭吧?!被蛘摺耙苍S你想畫出自己生氣的心情?!被蛘撸叭绻阆敫鷭寢屨f說,媽媽在聽?!?/p>

而自我反省是另一種緩解壓力的重要方式。發(fā)生在事件已經發(fā)生,心情基本平定的時候,這時候再回放事件,就能較理性,客觀地看待分析;反省的另一層意義是,再一次經歷當時的情緒波動,但脫離了“現(xiàn)場”,那么情緒壓力再一次釋放的同時也得到緩解。

育兒觀念: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自理能力


導讀: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為習慣一般都在學齡前,也就是說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已經養(yǎng)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適當把握了時間和機會,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擁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歲的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四歲的孩子可以自端碗吃飯,五歲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脫衣服一樣,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孩子就能做好。

1、給予孩子鼓勵和幫助

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個人對童年的記憶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會一生都記得父親幫助他把一個大箱子抬進自己的房間,他有了屬于自己的書柜。孩子學著收拾房間,并且整理衣服和書籍這是一個很好的表現(xiàn),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幫助他鼓勵他,而不是嘲笑他或是阻止他這么做。最聰明的父母永遠都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最愚蠢的父母總是用懷疑的目光看孩子。因此,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了很糟糕的處理能力時,請問問自己有沒有責任。

2、為孩子創(chuàng)造自理機會

聰明的父母總是為孩子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機會,因此,聰明的父母也就給了孩子更好的學習和成長的經驗。比如,父母告訴孩子他們要出差,可能有幾天不在家,這幾天需要孩子自己來處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告訴孩子冰箱里有食物,常用物品都放在哪里,給孩子一個獨自在家自理生活的機會。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朋友家或是干脆請一個臨時保姆來照顧孩子。更多的時候,父母只要給孩子提供機會就行了,而不需要你來怎么教會他做。

3、讓孩子樹立自我服務的意識

自己處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號,也不是讓孩子掌握幾種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天天堅持。因此,爸爸媽媽除了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快樂,愿意堅持以外,更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不是幫爸爸媽媽做。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間,不妨說:“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了”,而盡量少說:“真棒,能幫媽媽做家務了”。如果孩子撒嬌,不愿意自己做的時候,也要堅持到底,讓他明白他長大了,以前爸爸媽媽幫他做的事情現(xiàn)在他可以自己做了。

4、營造寬松的氛圍,學會耐心等待

成長需要時間。孩子們可能拿著筷子卻夾不起飯菜;可能想穿衣服卻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親近某個伙伴,卻被別人討厭;再或者想下棋,卻亂走一氣。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做得好,他們需要的時間。當他嘗試的時候,等著他,鼓勵他。如果遇到早上趕著上班,那么請早點叫孩子起床,給他充足的時間。當他苦惱的時候安慰他,幫助他。當他進步的時候,表揚他,激勵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會成長得很好。

5、要求積少成多,讓孩子逐步獨立

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難度也不一樣。爸爸媽媽可以幫他們安排一個進度表,一樣一樣地學,逐漸增多。比如可以先學自己用勺吃飯,做到不灑出來;再學自己端飯、添飯,讓孩子知道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添合適的量;接著是端湯、使用筷子……這樣,孩子就漸漸能獨立完成進餐的所有活動。

6、教給孩子必要的方法

個人事務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褲子就需要先看褲子的前后,坐下來,把腿伸進褲腿里;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就需要和別人協(xié)商,想辦法征得同意,而不能搶;玩玩具就得知道玩具的特性和相應的規(guī)則。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適當?shù)姆椒ㄒ龑潜匾摹?/p>

相關推薦

  • 增強男孩受挫后的恢復能力 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父母還需要注意挫折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那就是增強男孩受挫后的恢復能力。父母創(chuàng)造條件讓男孩經受挫折是挫折教育的一種方法,但是屢次的挫折也會讓他們失去自信,所以,父母還要引導孩...
    2021-10-05 閱讀全文
  • 夸獎孩子自理能力強的經典句子 很多時候孩子都需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肯定和夸獎。贊美能使孩子感受到親子間的理解和溫馨。父母應當對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確的評價,并經常予以贊美。那么你知道關于夸獎孩子的話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整理的夸獎孩子自理能力強的經典句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2-09-17 閱讀全文
  • 寶寶自理能力培養(yǎng)小技巧 寶寶應該什么時候開始能自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就會學著而且也很樂意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了,從刷牙到為自己盛飯菜不一而足。雖然眼瞅著孩子越來越自立會讓你感覺苦樂參半,不過,學著照顧自己是他個人和社會能力...
    2021-02-15 閱讀全文
  • 動手能力強孩子真的都很聰明 大部分有了娃的家長都會變身為朋友圈“曬娃狂魔”,而我們發(fā)現(xiàn)在朋友圈的各種曬娃大賽中,能力突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抓人眼球。 那么,什么樣的娃能力突出呢? 就是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很easy地完成各類手...
    2022-01-22 閱讀全文
  • 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今年我任教小班,開學快一個月了,孩子們從剛開始的哭哭啼啼慢慢的也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能高高興興的融入到活動中去,我感到很欣慰。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多,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會自己吃飯,更別提自己穿脫衣服了。...
    2021-09-16 閱讀全文

對男孩進行挫折教育是有必要的,父母還需要注意挫折教育中的重要一環(huán),那就是增強男孩受挫后的恢復能力。父母創(chuàng)造條件讓男孩經受挫折是挫折教育的一種方法,但是屢次的挫折也會讓他們失去自信,所以,父母還要引導孩...

2021-10-05 閱讀全文

很多時候孩子都需要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肯定和夸獎。贊美能使孩子感受到親子間的理解和溫馨。父母應當對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確的評價,并經常予以贊美。那么你知道關于夸獎孩子的話有哪些呢?下面是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精心整理的夸獎孩子自理能力強的經典句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2-09-17 閱讀全文

寶寶應該什么時候開始能自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就會學著而且也很樂意為自己做更多的事情了,從刷牙到為自己盛飯菜不一而足。雖然眼瞅著孩子越來越自立會讓你感覺苦樂參半,不過,學著照顧自己是他個人和社會能力...

2021-02-15 閱讀全文

大部分有了娃的家長都會變身為朋友圈“曬娃狂魔”,而我們發(fā)現(xiàn)在朋友圈的各種曬娃大賽中,能力突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抓人眼球。 那么,什么樣的娃能力突出呢? 就是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很easy地完成各類手...

2022-01-22 閱讀全文

今年我任教小班,開學快一個月了,孩子們從剛開始的哭哭啼啼慢慢的也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能高高興興的融入到活動中去,我感到很欣慰。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很多,大多數(shù)孩子都不會自己吃飯,更別提自己穿脫衣服了。...

2021-09-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