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學會講道理
發(fā)布時間:2020-08-19 幼兒故事道理 幼兒道理故事 幼師讀書心得育兒心得:學會講道理
寶貝最近又有點開始耍脾氣,因為某件事不能滿足,就會哭哭啼啼,吭吭唧唧的!周五晚上從幼兒園回來就要去玩兒彈玻璃珠的投幣游戲機,我沒有同意,回到家不脫鞋子一直在那唧唧歪歪的,我沒有理他!他看到我沒有理會他,更是生氣,跑到大臥室來回的關門制造聲響,我索性到廚房去做飯。他開門出來找我看到這樣更是憤怒,回到臥室摔門,聲音很大,我就把手機放音樂也很大聲,他就在那兒來回的弄門,最后關起門來沒有了聲音!看到他平靜下來,我來到廳里,喊寶貝出來!我沒有批評他,只是問他為什么生氣,為什么要制造出那么多聲響?他講了理由,我心平氣和的把我的想法告訴他!
小孩子一定要讓他知道耍脾氣不會解決任何問題,更不會讓父母同意他的想法,只有好好用語言和爸爸媽媽說,或者有足夠的理由說服父母才可以!在他發(fā)脾氣的時候要讓他平靜下來,作為父母也冷靜一下,都心平氣和的時候把問題攤開來說清楚!我告訴寶貝游戲機可以下次玩兒,今天媽媽沒有時間不能去玩兒,不能因為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如此發(fā)脾氣,況且不會寶貝的每一個要求都得到滿足,有要求可以提出來,和爸爸媽媽要相互商量溝通,也要理解爸爸媽媽!(WwW.722331.COm 教師資源網)
寶貝從很小的時候,好像他開始有一些我們認為不好的行為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道理,我老公當時總說我孩子也聽不明白,他也不會說,和他講那么多干什么,我說不行,小孩子一切事情皆由習慣渾然天成!我一直堅持這么做的,果然,大了以后,寶貝一直是聽得道理,不像有的孩子蠻橫耍潑大哭沒完沒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擴展閱讀
育兒心得:學會向孩子道歉
育兒心得:學會向孩子道歉
三年多的生活經歷,育兒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鑫鑫從小身體都蠻好的,都不怎么生病的,我認為小孩子從小就要什么東西都要吃一點,不要怕,一日三餐必須要吃,身體吃的胖胖的,才不會生病。有幾次她晚飯就是不要吃,那好就不給你吃,我把零食都收起來,到了晚上八九點她餓的不行了,問她要吃飯嗎?沒有選擇,一大碗飯吃下了,不要怕她哭,鬧,就像現(xiàn)在早上必須吃粥,在去學校。
任性:鑫鑫在家很任性,脾氣也不好,不知道在學校怎么樣,以前剛知道要東西的時候,之要不買,立馬跪地,再不買,就趴在地上打滾,我總覺得難為情,就妥協(xié)了,古語有云:慈母多敗兒,我不能就這么妥協(xié),先給她講道理,要是不聽,我直接走人,沒得商量。她看到我走了,哭著來追我,我就很生氣不理她,幾次下來她就改了,現(xiàn)在不管可不可以買的或做的,都用肯定的語氣告訴她不行,不可以。不能用商量的口吻,現(xiàn)在的小孩很聰明?,F(xiàn)在做錯事會給我道歉,媽媽我錯了,媽媽對不起。
育兒心得:學會理性溝通
育兒心得:學會理性溝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下列情景,總結前輩和自己的經驗談些個人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如果孩子跌倒在地或不小心撞到東西時,千萬不能打地板或物體給他看,反而是要求他跟地板或物體道歉,無論他跌的多痛、哭的多傷心,都要做到這一點,這也就是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為自己行為負責。
第二,當孩子弄亂環(huán)境或弄壞物品時,不能替他收拾或處理,他既然可以弄亂或弄壞,他自然就可以收尾。如果父母一昧的替他做時,等于是在貶低他的能力,并讓他不負責任。
第三,當你向孩子承諾任何事時,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完成或實現(xiàn)你的承諾時,也要清楚交代,讓他理解為什么無法完成,不能搪塞,甚至可以請他幫忙,孩子會非常樂意的。
第四,當孩子為某件東西,或某些事情起爭執(zhí)時,父母盡量不要干涉或是出面用主觀的方式解決,協(xié)助孩子們建立溝通的觀念,父母絕不能去破壞他們對東西的所有權,剝奪他們應有的權利,如果孩子因爭執(zhí)而吵架時,父母可以學法庭審理的方式,講求證據、證明,使孩子學會理性的溝通,而非無理的任性。
育兒心得:學會理解孩子
育兒心得:學會理解孩子
回想起小翊從小至今的點點滴滴,一直覺得她是個性格比較開朗、活潑、有點調皮、也有那么一點任性的孩子,當她調皮的時候自己也會生氣,再細想一下,會覺得可能自己沒有什么帶孩子的經驗,沒有耐心,不太會教育孩子,想想孩子從小就像是一張白紙,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對她來說都沒有一點概念,還是需要大人跟她好好溝通和引導,大人的行為舉止會影響孩子一生.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上幼兒園了,還記得剛上幼兒園的那幾天,她還是挺高興的,說認識了好多小朋友幼兒園里真好玩,可后來幾天新鮮感過掉就有點抗拒去學校了,再后來慢慢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以后,現(xiàn)在每天去幼兒園都是比較開心的,在老師跟阿姨的幫助下自理能力也提高了不少,能夠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回到家以后也會跟我說每天在學校里做了什么游戲,聽了什么故事,做了什么手工等一些事情.
小翊也是個好奇心比較重的小朋友,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一件事情她能夠粘著你不停的問“為什么”,有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很是無奈,但做為父母我會盡量滿足她的好奇心,心想可能這也是小孩成長的一部分吧!
幼兒園里有著孩子們的美好童年,是孩子們最快樂的地方,孩子們的未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以后在老師跟阿姨的教導幫助下小翊能夠更上一層樓,身為父母我們也會積極配合老師們的工作!
做為經驗不太豐富的家長,我們一切都得摸索,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我們也會慢慢成熟,學會怎樣理解孩子,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探索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教育心得-講道理用四招 秒殺孩子叛逆期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經歷幾個叛逆期,面對這種情況,有些家長溺愛包容,有些家長則批評指責。但是,極端的教育方法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講道理成為了一種比較科學的育兒法??墒?,該怎么給孩子講道理呢?
1.抓住時機和孩子講道理
小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抓住時機去和孩子講道理,不要等到事情過去很久,家長再與孩子舊事重提。這樣一方面會勾起孩子的傷心回憶,另一方面也無法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建議家長在孩子每次犯錯后,盡快讓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家長趁機和他講道理,這個時候孩子的接受程度會比較高。
2.不要念經式地講道理
有些家長喜歡和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非但不聽家長所說,而且還會表現(xiàn)得更加叛逆反感,這可能是因為家長和孩子講道理的方法不正確。家長不可以長篇大論地和孩子念經式講道理,那樣孩子無法很好領略當中的真理,而且會對家長的這種行為感到厭煩。建議家長和孩子講道理時,多與孩子進行互動,讓孩子自己說出不足之處,讓孩子思考該如何去糾正錯誤的行為。
3.在孩子冷靜的時候講道理
孩子做錯事情后被家長批評,往往情緒會表現(xiàn)得比較激動,這時候家長和孩子講道理是起不了教育效果的,而且情緒波動反而會變得更大。因此,家長最好選擇在孩子冷靜的時候講道理,并且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如何糾正錯誤的行為,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4.多聽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只是單方面地訓斥指責孩子,應該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即使孩子做錯了,家長也有必要了解清楚孩子犯錯的原因,有可能家長對孩子不夠了解,或者孩子有自己的苦衷,如果家長只是一味批評孩子,那么對孩子成長會構成傷害,所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可以幫助家長更輕松地教育好孩子。
育兒心得:學會傾聽
育兒心得:學會傾聽
哥哥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學習還是動手做東西,遇到困難就生氣,發(fā)火,扔東西。
第一次是美術課,用橡皮泥做蛋糕,媽媽去接的時候,看他不開心。
我:你怎么了
他:不好看,扔了,直接就扔地下了
我:媽媽覺得很好看,撿回來了
他就發(fā)火,后來還哭了,媽媽講了堆道理,貌似沒起啥作用
第二次和第一次類似,是幼兒園的陶泥課出來,也是說把做的東西扔了,之后媽媽講堆道理,就過去了。
昨天幼兒園出來特別不開心,妹妹說哥哥又生氣了,他自己把做了一點的筆筒材料直接扔地下了,媽媽撿起來,他就大哭,后來放后備箱了,沒有直接開車走,想抱抱他,哭的不讓,沒辦法,就開車往回走,路上大哭,妹妹說媽媽你回家讓他看動畫片就好了,媽媽說看動畫片解決不了哥哥的情況,我們現(xiàn)在要幫哥哥看看以后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不再受傷,聽了這些更激動了,哭的說你們解決不了。我們不再說話,等到樓下停車后,我說咱們三個到公園走走,一下車,哥哥說,媽媽我以后遇到這些問題不生氣了,沒做完,或者不會的東西,讓爸爸媽媽幫下忙就好了。我聽了很欣慰,沒有評判,說媽媽尊重你的決定,你找到解決這問題的方法了。
晚上爸爸回來不怎么開心,哥哥趕緊說爸爸我今天找到解決生氣的辦法了,我教教你吧。。。。
以后真正的做一個傾聽的媽媽,不在做講大道理的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