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與孩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
發(fā)布時間:2020-08-19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朋友的教案育兒心得:與孩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
寶寶出生以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啦啦現(xiàn)在已經上幼兒園中班,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情感、愛好,經常會問“為什么?”等問題,伴隨著她的成長,作為家長希望能給予她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她能快樂、健康地生活。
我一直覺得孩子應該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成長,享受她無憂無慮的童年。在我的育兒生活中就以下幾點分享一下:
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們認為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她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可以學到各種知識,通過游戲還可以讓她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例如“勞動”在啦啦字典中就是玩兒的一種,要給她機會呀,雖然結果總是在搗亂,但她會有樂趣,也會學會一些東西。啦啦弄亂的東西一般由她自己收拾,心情好會自覺收拾,心情不好得我陪著收拾。有一天,她把小桌上的故事書弄到地上啦,撿起來后沒放好又掉了,當放好后又把自己的鉛筆盒碰掉了,當她撿鉛筆盒前做了一件讓我十分驚奇的事,她把小桌上的故事書往里推了推,然后把鉛筆盒撿起來放好,瞧,從勞動中學會了思考。
表揚,不管在人前還是人后,只要啦啦做了什么讓我驚喜的事情我總是毫不吝嗇地表揚她,這通常能給她帶來莫大的快樂,并且越來越自信。表揚一定要發(fā)自內心,表情喜悅,絕不能給她一種被敷衍的感覺,孩子才能得到滿足。
批評,一個從小只接受過表揚的人是脆弱的,是不足以面對社會中的狂風暴雨的,所以,如果啦啦做錯了,我一定會批評她,我所進行的有效的批評是就事論事,表情嚴肅,語氣平和,一定要蹲下看著她的眼睛,這樣才會讓她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里,才不會重犯。我以后一定得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在人前批評啦啦,因為我發(fā)現(xiàn),她是個非常要面子的孩子,每當我在人前說她,她會越發(fā)地不聽話,甚至不理我,跟本達不到任何效果,還影響了我們的母子關系。
培訓班,現(xiàn)在在外面有種各樣的學習班,我們會根據(jù)他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特點來進行選擇,因為我明白任何強加的行為都會產生適得其反的負面作用,反而讓她失去學習的興趣。
在幼兒園我不看重她現(xiàn)在能學多少文化知識,我們平常關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讓她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的孩子。平時希望她能多參加集體活動,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她的社會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能及時告訴老師自己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的發(fā)言。我覺得現(xiàn)在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融入集體對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幫助的。
在家里,我們會有意識地給她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氛圍,平常也把她當作朋友一樣來溝通,不會拘束于某種特定的形式來教育她,而是在平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其實我們就是她的參照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她產生影響,這點我深有感觸,比如有一次,我刷過牙后又想吃餅干,被啦啦看到了,她就說了:“媽媽,刷完牙不是不能吃零食了嗎?你怎么可以吃?。俊比绻疫@次做不到,那么以后她刷完牙想吃零食時,我就失去絕對的威信去教育她了。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時我們要嚴格地要求自己。還會給她點獨立的空間,讓她學會自我管理。比如我們家里二個抽屜是她的,房間的一個角落是專門給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來整理。這個效果很好,這樣讓她體會到了媽媽平時整理家務的辛苦,還有物件需擺放整齊,從哪里取來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處理問題時,我們都會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給她買衣服的時候,會征求一下她喜歡哪個顏色,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我們很尊重她,那么以后她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多替別人著想。平常我們會盡可能抽出多的時間去與她溝通,耐心傾聽她的心聲,允許她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創(chuàng)造一種能讓她充分吐露心聲的氣氛,對于正確的觀點,我們會鼓勵,對于不妥當?shù)南敕?,我們會跟她講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們再適時地加以引導。
總之,我們應該放下家長的架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把她當作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和責任,給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讓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成長的見證,我覺得是和啦啦在共同成長,她是一天一天在長大,我們是一天一天在學著做家長,她的每一天成長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課題,但相信和成人之間的交往一樣,溝通是最重要的,鼓勵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聲的重要橋梁。每個孩子都有缺點,但每個孩子也有她獨特的個性,我們要懂得欣賞她們最可愛的一面!加油,啦啦寶貝?。ㄍ瑫r也祝愿每位母親及她們的寶貝都健康,平安,快樂。)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
育兒心得:了解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
其實也說不上什么心得,感覺锜锜還是比較懂事的,而我也只是順著她的心思來指導她而已。
我不是很注重她在這個年紀能夠學到多少知識,只是想她學會自立,自尊,自強。
在家里,我們會有意識地營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氛圍,不會拘束于某種特定的形式來教育她,讓她與我們的關系是平等的。給予她一點獨立的空間。在我們家里,她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里面都是她自己的物品,所有的物品都由她自己處理,而我能做的就是幫她拍照,對比擺設前后的樣子,讓她自己決定怎樣擺設。如果她房間的物品沒有擺設好,比較凌亂的時候,拍照下來給她看,一定不要幫她整理。然后再指引她來整理,讓她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完成!這有利于她的自理能力。從而加強她的自立!
锜锜很愛面子,這是好事。其實我覺得每個人都很愛面子,小孩子也不例外。所以我們?yōu)榱司S護她的那份自尊心,我們從來不在人多的地方或者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說她,即使她犯了比較大的錯誤也一樣。等到只有我們一家人時才跟她“聊天”記住是“聊天”。把她剛才所犯的錯誤列出來,一起探討,讓她明白自己的錯誤。我覺得這個效果真的很不錯,至少到目前為止,相同的錯誤她基本上沒有再犯。維護她的自尊就是建立她的自尊!
怎樣讓她自強呢?首先應該幫助她克服恐懼的心理,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有些事情與其他小朋友的處理方式不一樣,而會受到排擠,嘲笑以及孤立!而使她感到恐懼,慌亂。這時就需要我們來和她一起分析。讓她明白她的處理方式對或錯。錯了就改正過來。如果她處理對了,就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讓她成為一個有主見,有頭腦的孩子。
另外,孩子對自己父母的話比較容易接受!這就需要父母告訴孩子自己是怎樣應對困難,克服壓力的!給孩子一個實際的榜樣,增強孩子的勇氣及信心。當孩子知道自立,自尊,自強之后,她的心扉就會比較寬廣,她的性格就會比較開朗,有著開朗的性格日子就會過得比較快樂!孩子的快樂就是父母的快樂!
祝愿所有的小寶貝天天快樂!
育兒心得:增加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育兒心得:增加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時間過得真的飛快,睿琛在幼兒園學習已經四個年頭了,今年的9月即將是一名小學生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幼兒階段的想法就是:讓睿琛健康快樂的成長,培養(yǎng)自信心、養(yǎng)成獨立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對睿琛平時要求可以說是放養(yǎng)型的,雖說是放養(yǎng),但對培養(yǎng)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責任與承擔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一、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
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上,我們都是培養(yǎng)還是獨立完成?;丶业牡谝患r間就是洗手,脫下的鞋必須整齊的放在鞋架上,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服自己疊,自己穿衣服,自己洗澡,自己動手學習洗襪子,睿琛很樂意完成,也很享受。常常還幫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的我覺得睿琛懂事了。
二、鼓勵孩子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常常聽父輩的人“屁大的孩子有什么想法呀?”,這點恰恰是錯誤的,現(xiàn)在的孩子不僅僅有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也有自己的理解方法,讓我常常覺得應該尊重睿琛。記得有一次,我要趕著去上班,沒有送睿琛上學,結果回來后,睿琛拉著我的手說:“媽媽以后還是你送我上學吧,我不想遲到?!币痪洳幌脒t到,睿琛有了時間的概念,讓我甚是欣慰。
三、增加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溝通很重要,溝通不僅僅在于平時的聊天上,更多的溝通是在于你進入孩子的世界,陪著他們一起游戲,只有這樣,家長才能更好的了解,更多的包容,給予更多的愛。記得睿琛爸爸有段時間很忙,很少時間陪睿琛,有天,我和睿琛聊著很投入的時候,睿琛爸爸拍拍的肩膀,一臉茫然的問我,你們在說什么呀?當時我聳聳肩:“請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不然睿琛就長大了!”
時間就像是流沙,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既是父母也是朋友陪在孩子身邊,陪同他們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我與孩子的點滴
育兒心得:我與孩子的點滴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我的兒子兩歲多了。他是個開朗、自信、快樂、聰慧的孩子,因為他,讓我渡過了驚奇、意外和快樂,也給我?guī)砹嗣β?、充實和成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讓健康、平安、快樂伴隨他的一生。而在我看來要實現(xiàn)這個愿望有幾個前提:首先,要給他不完美的權利,因為我不是個完美的媽媽,他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爸爸,我們沒有權利要求他是個完美的孩子,而且我覺得過于完美的人很難快樂。其次,要給他自主的權利,他有權選擇他想要的,當然前提是不干擾他人。第三,他必須尊重他人、講禮貌,讓他知道這個世界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每個人都在為這個世界做自己的貢獻,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被人尊重,對人有禮貌的人才會被別人所接受。第四,要給他傾訴、發(fā)泄的權利,傾訴是人舒解壓力的重要通道,孩子可以對我們說任何他想說的話,也可以放聲大哭。第五,要承認孩子是有差異的,沒有一個孩子的每一方面都發(fā)育得很好,不能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的孩子的長處去比,只能看在這方面與他自己以前相比有沒有進步。
在我的育兒生活中有幾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從出生那天起就已經會玩了。當我把我的手指放到那個剛剛出生的小家伙的手中時,他緊緊的抓住了它,這就是他最初的游戲。孩子是在玩中學習思考、完善自己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探索他周圍的世界的。作為母親的我在他的游戲永遠只是個最佳女配角,對各種玩具的玩法我只負告知責任,但致于他按不按照我告知的方法玩我不干涉,我發(fā)現(xiàn)幾乎每種玩具在他手上都能發(fā)展出多種功能(驚喜連連)。就拿一套彩虹圈來說吧,他可以用正常的方法玩;可以將圈套在手上作手鐲,當武器(哪吒嘛);可以將底座當?shù)首?、錘子,甚至將圈和底座當陀螺,看誰轉得快。他會給他的玩具車起名字。大的幾輛叫“大個仔”,小一點的叫“小朋友”,最小的叫“BB仔”。前天剛買了一輛保時捷,他給改成叫“沒事情”。“勞動”在小魚兒字典中就是玩兒的一種,要給他機會呀,雖然結果總是在搗亂,但他會有樂趣,也會學會一些東西。小魚兒弄亂的東西一般由他自己收拾,心情好會自覺收拾,心情不好得我陪著收拾。有一天,他把床頭柜上的護臀霜弄掉了,撿起來后沒放好又掉了,當放好后又把自己的牙膏碰掉了,當他撿牙膏前做了一件讓我十分驚奇的事,他把離柜邊很近的護膚霜往里推了推,然后把牙膏撿起來放好,瞧,從勞動中學會了思考。
關鍵詞二:表揚
不管在人前還是人后,只要小魚兒做了什么讓我驚喜的事情我總是毫不吝嗇地表揚他,這通常能給他帶來莫大的快樂,并且越來越自信。表揚一定要發(fā)自內心,表情喜悅,絕不能給他一種被敷衍的感覺,孩子才能得到滿足。
關鍵詞三:批評
一個從小只接受過表揚的人是脆弱的,是不足以面對社會中的狂風暴雨的,所以,如果小魚兒做錯了,我一定會批評他,但“批評”是我做得最不好的。我這個人脾氣急,經??刂撇蛔∽约旱钠?,甚至動手打過他,看著他用受傷、不解的眼神望著我時,我意識到,一個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母親是失敗的。我所進行的有效的批評是就事論事,表情嚴肅,語氣平和,一定要蹲下看著他的眼睛,這樣才會讓他意識到自己究竟錯在哪里,才不會重犯。我以后一定得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在人前批評小魚兒,因為我發(fā)現(xiàn),他是個非常要面子的孩子,每當我在人前說他他會越發(fā)地不聽話,甚至不理我,根本達不到任何效果,還影響了我們的母子關系。而且他也學了我變得性子很急,一有不高興的事情就馬上發(fā)脾氣,還會打人。
關鍵詞四:幼兒園
經過幾個月的幼兒園生活,我發(fā)現(xiàn)兒子現(xiàn)在很喜歡自己的班級了。兒子在幼兒園收獲頗豐。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會自己吃飯;會自己穿衣、脫褲;會收拾自己的東西。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了,見人會主動打招呼,會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他沒有原來那么粘人了,沒有我在身邊他也一樣能玩得很好;動手能力增強了,變得比較有耐心了,他原來特別不愿意玩串珠,可有一天他一下子串了好長一串,讓我非常驚奇;語言能力也增強了:常常會說出一些幼兒園學來的話:“拉衫尾”,“表揚你”,“五門開開,抱住—”,“真好看”。收玩具時還會說.“快回家睡覺,閉上眼睛哦?!闭f得可好玩了。還學會了不少的兒歌、歌曲——《大公雞》、《大皮球》、《大貓小貓》等,那天他在小區(qū)看到有個叔叔在打籃球,他立刻唱起了《大皮球》呢。我當時真的抑制不住,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什么是收獲,這就是收獲。
關鍵詞五:閱讀
這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選擇了一些好的cd讓他在坐車的時候反復聽,他聽著聽著就開始跟著說了。有了一個學習的好環(huán)境。另一部分是親子閱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給小魚兒買書我從不吝嗇,而現(xiàn)在他最喜歡的親子活動就是“講故事”。別小看小小的“講故事”,它簡直太神奇了。每次講故事時,我或他爸爸總是把他摟在身前,這也是一種擁抱,告訴他“我愛你”增加他的安全感;講故事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當兒子愛上“講故事”后,語言得到迅猛發(fā)展,詞匯量大大地增加了;可以利用故事中的人物、故事適時地教育孩子,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而不會招致他煩感;可以讓他自己學會閱讀,現(xiàn)在他進而會在我做家務時自己在桌前看書,自己給自己講故事。
另外,我做得最多的就是擁抱孩子以傳達我對他深深的愛,我對他的獎勵也多是一個大大的擁抱或一個吻,我還每天至少對他說一次“媽媽愛你”,我不想做那樣的母親:當有一天想擁抱自己的孩子時卻發(fā)現(xiàn)他根本不需要了,那該多遺憾啊。有愛的孩子才會愛別人,認識這個孩子還特別富有愛心,每當我心情不好而落淚時,他不是靜靜地陪著我、摸摸我,就會陪著我哭,當別的小朋友哭時,他還會摸摸人家說“不哭不哭”。
這就是我的育兒經了,要寫的內容太多了,這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我的育兒樂趣和經驗,感謝小魚兒給我?guī)淼尿湴梁涂鞓?。同時也祝愿每位母親(或父親)及他們的寶貝都健康,平安,快樂。
育兒心得:和孩子親密溝通
育兒心得:和孩子親密溝通
孩子的成長過程真是像天上的云彩一樣善變,才做了三年多媽媽的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要是不努力去觀察,去適應她,還用原來的方法和她溝通,也許在過了一個假期或經歷了一件事之后,你的方法就早已失靈了。不管什么時候,我都在盡量了解我女兒暢暢的改變之后,想些能和她進行親密溝通的有效方法。因為我知道,對于我的女兒來說,強硬的說教,得到最多的回答就是“不”,以及寧肯哭也不承認錯誤的對抗。
這學期,我女兒上小班了。然而壞毛病比上小小班的時候還多:現(xiàn)在喜歡在墻壁上,在沙發(fā)上畫,寫。我生氣地大聲對她說,在白色的沙發(fā)上寫字,擦也擦不干凈,別的小朋友來我們家做客,看見了多難看!暢暢看也不看我,下次照樣偷偷往上畫。第二次,我摟著她輕聲和她講同樣的話,她很快就摟著我的脖子,連連點頭說下次再也不畫了。沒想到一點方式的改變會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
還有就是早上起床難的問題。早上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叫暢暢起床時,她總是說,再睡一會,不想上幼兒園,甚至哭鬧。我就跟她講了“媽媽上班要來不及了,再晚了別的小朋友都去了,你是最后一個了”等等理由。這時她睡意正濃,根本就聽不進去。后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辦法。女兒最近幾天學的兒歌,我早上就撫摸著她的背輕輕地背給她聽并且故意說不出下一句。開始她還不理,說幾句后就忍不住幫我接出下一句。一會工夫就精神十足,睡意全消了。
我事后常常暗想,唉,一個小人要想能讓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一味地就事論事,要采用適合其不同時期心理特征的方法,和孩子親密溝通。
育兒心得:對待孩子,請多點耐心
育兒心得:對待孩子,請多點耐心
許多父母常常憂心忡忡,擔心孩子膽怯,不敢大聲說話,害怕孩子在幼兒園會有委屈而不敢告訴老師,不會保護自己。雖然做父母的這種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孩子畢竟還是孩子,我們需要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對待他們。孩子聲音低并不一定代表膽怯自卑,聲音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孩子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及生活經驗都是有限的,一時回避退縮在所難免,只要這不使孩子感到不快樂,沒有失去自信,都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
在孩子面對困難而退縮時,需要我們更多一點耐心去引導和幫助他們,更耐心的去聽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對事情、問題的看法,切記說一些損傷孩子自尊心的話。有一個小朋友,他在班上很乖,表現(xiàn)也一直不錯,畫畫很好看,就是做事慢了一點。這天,美術課上,全班都畫完了,老師看他畫還沒畫完就說:“請你畫快點,大家都畫完了,我們要上第二節(jié)課了?!崩蠋煹恼Z氣說的有點重,孩子一下就哭了,不停的說:“我真笨呀,我怎么這么笨呀?!崩蠋熞宦牐娴膰槈牧?,忙去安慰孩子,待孩子稍微安靜后,問孩子為什么這么說,原來是媽媽在家經常說:你怎么這么笨呀。這位媽媽平時很忙,很少有時間和孩子一起看看書說說話,一有空時看到孩子做事不好就說笨,指責、嘲笑孩子,這就使孩子感到自卑,覺得自己沒有用。老師當時就不停的告訴孩子:媽媽說的不對,老師去批評媽媽,你是很棒的,畫畫的很好,每次兩位老師都把你的畫放在黑板上展示,對不對,這個你回去告訴媽媽,媽媽肯定會表揚的。媽媽是不了解情況。那老師還希望你做的更好一點,不僅要畫的好,還要畫的快一點。這時孩子的情緒好象好轉了一點,臉上有了一點點笑意。作為家長,請多觀察、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待孩子,請多點耐心。
育兒心得:換一種溝通方式
育兒心得:換一種溝通方式
轉眼之間,繞繞來到我家已有六年。六年來,在與他的相處中,有過汗水,有過心酸,有過迷茫,但更多的是快樂,歡笑和希望。在教育中有很多困惑,雖然在教育方面書籍也買了不少,但是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且有時候根本就忘記書中的方法,用比較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粗暴解決問題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那就是孩子也粗暴來解決他遇到的問題。我感覺必須改變方法,改變溝通方式,遇到問題時換一種方式來處理,時間久了,我感覺這種方法很出效果,下面與大家分享幾個小故事:
一、是做朋友還是做家長?
做朋友一起嬉戲玩鬧,一起分享歡樂憂傷;做家長高高在上,責備斥責怪罪,一副全是我對的姿態(tài)。也經常聽到一句話,就是父母雙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或者說孩子一定要怕一個人,這樣才能管的住他。剛開始,我也堅信這種做法,雖然沒有明確分工,但現(xiàn)實中就是爸爸做白臉,我做紅臉。不過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還導致他與爸爸的關系很不好,經常在我面前說爸爸的不是。雖然我也再三告訴他爸爸其實是很愛你的,但并不理想。感覺必須要調整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于是有意無意的為他們父子倆安排一些游戲,比如一起捉迷藏,扔沙包,頭碰頭下象棋,手拉手看電視,一個盆里洗手。一段時間后,他們兩個就像一對很好的朋友,繞繞也不再抱怨爸爸了,而且還很喜歡與爸爸一起玩。
二、與其他小朋友做約定
與一些家長聊天談到孩子身上的缺點,發(fā)現(xiàn)很多缺點都是共有的,比如有時候,我喊他做事情,一聲兩聲不理,三聲四聲不應,雖然與他約法在先,但并不湊效。有一天,我們在外面玩耍的時候,繞繞邀請一個小朋友到我家去玩,這個小朋友也是三喊不應的典型。我突然靈機一動,問那個小朋友,你能不能答應我一件事情,答應了我才讓你去玩。那是小朋友問什么事情,我說你們兩個玩的時候,我喊你們一定要答應的,不能不應。繞繞一聽,還反過來幫我勸起來那個小朋友一定要守住這條規(guī)定。從此之后,他突然變了,在這件事情他做的很好,我們兩個有呼有應。而且我還經常聽到他與小朋友約定這件事情。
三、照顧到孩子的尊嚴
繞繞有時候也會說謊,他說謊時,我就問他為什么要說謊,但是他很少承認,還再三肯定事情就是他說的那個樣子,這有時候讓我很頭疼,我想是不是也需要換一種方式來解決。有一次,他與小朋友一起在紫荊小學踢球,自己鉆網(wǎng)洞的時候,脖子不小心被網(wǎng)線勒了幾條痕。他跑到我面前說要回家,我說玩的挺好的,為什么要回家呀。他說別人把他弄傷了,很疼,不想玩了。以我的了解,如果是別人弄傷了他,他肯定會告訴小朋友的家長的。但是這次沒有,想反駁他的時候我忍住了,沒有戳穿他。晚上睡覺的時候,我說,今天我來講故事吧,不要聽低音炮了。他說好。我講:小松鼠和小白兔是好朋友,他們兩個經常一起玩耍,捉迷藏。有一天,他們兩個又開始捉迷藏了,小松鼠為了不讓小白兔找到他,就躲進了一大片荊棘里,不小心把腿弄傷了,小松鼠連忙回家告訴媽媽,說是小白兔把他弄傷了…故事還沒講完,繞繞就笑了,說,媽媽,小松鼠怎么與我一樣呀。我一聽,感覺有戲,這孩子要說實話了,就裝著不知道的樣子問他什么一樣呀,他說,其實我今天也是不別人弄傷的,是我自己不小心弄傷的。我問他為什么要怪別人呀,他說,我怕你心疼我,也怕你罵我,于是我們兩個就展開了一場討論會。
四、讓他熟悉一個名人
我經常講愛因斯坦的故事給他聽,他也很崇拜愛因斯坦。他飯量很大,但是偏食,不愛吃蔬菜,就愛吃肉。有一次吃飯,給他加了幾個青菜,他嫌多。我說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評價這幾個青菜,你就嫌少了。他問什么是相對論,我說,你愛吃肉,給你5塊都嫌少,不愛吃青菜,一片嫌多,這就是想相對論。他一聽,很興奮,想試驗一下,問我,那我如果吃六片青菜呢,我說這也是相對論,你看我也不愛吃青菜,但我可以吃半碗,你才吃六片,所以你吃的還是很少,吃肉與吃青菜那是你自己的相對論,我們兩個比吃青菜,是我們兩個的相對論。他一聽,就笑了,然后慢慢的,慢慢的,他開始吃了,現(xiàn)在已經很愛吃青菜了。
五、給自己五分鐘的時間
孩子做了錯事,很多家長都是對孩子大發(fā)雷霆,沒有給他改正的機會。我曾經也是這樣,當繞繞做錯事情,或者無理取鬧時,就沖他發(fā)火。時間長了,一點效果都沒有。于是我就調整了一下,當他再次無理取鬧時,我強忍住,告訴自己給他五分鐘的時間,如果過了五分鐘還沒忍住就發(fā)火。其實很多時候不到3分鐘,孩子已經平息了,當然自己也平息了。
總之,與孩子相處,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太急躁;要相信他,多給他們一些肯定是語言;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想事情;要開口教育,給他一個想象的空間。教育孩子,不是圍繞,也不是放養(yǎng),而是守望。
育兒心得:多給孩子一點音樂
育兒心得:多給孩子一點音樂
通過家長學校的學習,我頗有感觸。特別是一位音樂家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記得法國的大文家雨果說過,“開啟人類智慧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是數(shù)學,二是文學,三是音符。”音樂教育對孩子潛能的開發(fā),確實有不容忽視的特殊作用。因此,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重視對孩子的音樂的熏陶。
從現(xiàn)實生活中看我們周圍的普通人,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人際關系好、社會交往易成功、工作成績也較好的人,同時也是多才多藝的人,他們過去接觸過音樂,受到過一些訓練和熏陶,雖然在長大成人時,沒能選擇做音樂工作者,但他們有較好的性情、靈活的思維、較好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些與他們所受的音樂教育有關,也有他們成功人生的有利因素。
音樂教育對于孩子來說,對其記憶力及有意注意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作用。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也是一個記憶的過程,即使知識欣賞,也需要一種對音符變化的連續(xù)記憶,而這個過程不是被強迫記憶的過程,是一個自覺的、愉快的過程,是孩子易于接受的。對于音樂藝術技能的學習者來說,就更有利于技能的培養(yǎng),因為沒有記憶,也就沒有了音樂,音樂的每個音符的出現(xiàn)可能是轉瞬即逝的。但是對于欣賞者、演奏者來說,其旋律是要記憶在腦海中的,對于演奏者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知道孩子注意的發(fā)展是從無意注意轉向有意注意的,有意注意的發(fā)展關系到孩子以后的學習生活。孩子對于音樂的喜歡天性,這是一個有利的條件,而音樂的學習正是需要在喜愛、先欣賞的基礎上去進行有目的地學習,這就能很好地促進孩子有意注意的發(fā)展。
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怎樣做呢?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1、定時給孩子播放音樂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選擇一天中的某個固定時間,按時播放音樂,如起床、晚飯后、睡覺前等,可以幫助孩子養(yǎng)成聽音樂的良好習慣,播放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30分鐘,播放的樂曲或歌曲不要頻繁更換,這樣孩子在一個無意識的記憶過程中,固定的聽一段音樂,有助于喚起孩子固定的記憶,激發(fā)聽音樂的興趣。
2、精心選擇,適時參與
2歲多的孩子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有特殊性,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家長可以選擇一些舒暢、愉快的古典音樂讓孩子欣賞、例如奧斯的“時鐘店”、莫扎特的“玩具交響曲”等都是孩子喜歡的經典作品。在聽音樂時可以這樣指導:“閉上你的小眼睛,仔細聽聽,你聽到了什么?你能有聲音表示出來嗎?”以此來提高孩子聽音樂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一些歌詞淺顯,節(jié)奏單純的兒童歌曲,反復播放,孩子聽后,往往跟著哼唱起來,例如教材“小小兵”、“小小粉刷匠”等都是適合此年齡階段的音樂作品。這時家長應與孩子一起唱,讓孩子看了家長的口形和面部表情,要求吐字清楚,表達出歌曲的情感。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節(jié)奏感,可以和孩子隨著音樂的旋律一起做音樂節(jié)奏游戲,如拍拍手、跺跺腳、玩玩小木魚、小鈴鐺、小撥浪鼓等,讓孩子在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增強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受和認識。
3、參加多種音樂活動
利用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多收看電視、多收聽收音機中少兒音樂節(jié)目,提高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共同觀摩表演等活動,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音樂意識氛圍,提高孩子的音樂興趣與品味。
4、處處有音樂
家長和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語言編成歌謠,游戲中也帶有音樂。
其次,對孩子的節(jié)奏、音色、音準方面也要加強訓練。
相信通過這樣的加強訓練,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身修養(yǎng),提高審美能力等。
以朋友的方式溝通 應對孩子逆反
孩子出現(xiàn)“叛逆”時……
上初三的兒子染了黃頭發(fā)。
父母:“誰允許你染頭發(fā)的?好的你不學盡學壞的,像個小流氓!明天不染回來就不許進家門!”
兒子:“我就是喜歡,為什么要聽你們的?”
隨著孩子的長大,不少家長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焦慮,感覺孩子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尤其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親子之間的關系很容易變得緊張,甚至無話可說。
青春期的孩子,部分是孩子,部分是成人,身體和心理變化明顯。這一時期的親子沖突,根源主要在于父母。不少家長并未隨著孩子的長大,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心理專家認為,只要語言、行動得當,親子間保持良好的溝通,青春期親子沖突完全可以避免。
家長一看到孩子出現(xiàn)與以往不同的舉動,就認為這是青春期的逆反行為,擔心自己的讓步就意味著孩子的越軌,于是乎開始盲目壓制。但是父母越壓制,孩子越反抗,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常常會產生逆反心理。在孩子有逆反苗頭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也許是自己正在挑起這種情緒,或者孩子對自己的什么地方有意見,然后有針對性地找辦法解決。
對孩子的每個小細節(jié)都橫加指責,會使較小的爭吵升級為全面戰(zhàn)爭。如果拿出家長的權威,居高臨下地強迫孩子接受家長的意見,也不可取。因為,孩子最厭惡的就是父母對自己管得太多、干涉太多。
您可以這樣做:如果女兒只是嘗試用媽媽的化妝品,或者兒子換了一種新潮的發(fā)型,您完全可以把這種現(xiàn)象當做普通的愛美之心。
為了不讓孩子出現(xiàn)逆反情緒,您需要從小就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積極和孩子進行溝通。在和孩子溝通時,最好以朋友的方式,將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尊重。
如果孩子事事和您作對,拒絕接受您的任何意見,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讓孩子信任的長輩與他好好溝通,或者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進行家庭干預或家庭治療。歸根結底是一句話:只要想溝通,辦法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