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教育筆記:《沒有自信的婷婷》

發(fā)布時間:2020-08-17 愛的教育筆記 保育的教育筆記 幼師的教育筆記

教育筆記:《沒有自信的婷婷》

婷婷是個非常內向的小女孩,記得她剛來幼兒園時不愿意和老師同伴一起交流溝通,每次和她說話都低著頭。脾氣也很倔強,但是現(xiàn)在的婷婷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了。愿意和老師同伴交流了,上課回答問題時舉手非常積極,與小朋友發(fā)生矛盾時也知道和老師說了。

婷婷變化很大,但是他倔強的脾氣依然不變。在每次戶外活動時,我?guī)麄円黄鹜嬉恍w育游戲時,婷婷害怕不敢玩。比如:在玩游戲“單腳跳圈圈”,婷婷一直低著頭,讓她跳時,她一直用眼睛瞪著你,就是不愿意。我說:“婷婷,你可以的,要相信你自己能做到。”她總是不愿意,一直說自己不會。我接著一邊示范,一邊讓她跟著我后面一起跳,她還是不愿意。怎么說她都不愿意跳。不過,不僅僅是這一種游戲。走獨木橋、跳高等游戲婷婷都不敢玩,每次都是她自己在一旁看著別人玩。婷婷的脾氣太倔了,不愿意玩不玩。

對于婷婷這樣的情況,對自己不自信,膽子小的問題,快速是解決不了的,只有慢慢地給她找到自信,幫助她大膽做任何事。每次在玩游戲的時候,都告訴她別的小朋友真棒,他們都很勇敢,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的啊,但他們敢于去嘗試,愿意嘗試就能成功。每次玩游戲的時候都跟她說一說,給予她鼓勵,幫助她提高自信,慢慢地引導她去嘗試著做不敢做的事情。漸漸地婷婷克服了自己的心里害怕。

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階段和速度是不同的,只要愿意耐心地去鼓勵他、引導他,孩子會不斷進步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p>

每一次聽到這句話,都會讓幼師感到深深的無奈。殊不知再好的幼兒園教育,沒有家長的參與與配合也枉然。家庭教育做不好以下這7點,再好的教育也沒有用!

1、有閱讀的氛圍

有位爸爸曾經驕傲地告訴我:我家并不奢華,但唯一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家里擺放著一張大大的書桌,我和孩子可以隨時在上面閱讀、作畫,書香的熏陶勝過一切口頭說教。

我欣賞這位有遠見的家長,還有什么教育比潤物無聲更美好呢?如果孩子身邊總是充斥著玩具與零食,他就可能變得貪玩、貪吃;如果家里的麻將聲爭吵聲此起彼伏,孩子的世界就會充斥著暴躁與不安;如果房間里總是飄著書香,孩子的心靈就能得以滋養(yǎng)。

所以,有閱讀的氛圍,是養(yǎng)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

2、從尊重孩子的老師開始

幼兒園里,經常會見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某位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小磕碰,與老師園長鬧的不可開交。孩子磕碰了,父母著急,這是人之常情。但在沒有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因一時的沖動,而責罵老師,我想這樣的家長很難培養(yǎng)出一個溫文爾雅的孩子。

每個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都是父母美德的傳承;每個孩子身上的頑劣,都是父母缺點的映射。所以,家風永遠是一面鏡子。為了讓這面鏡子更明凈,家長要給自己制定規(guī)矩:不說謊話,給孩子的承諾一定兌現(xiàn);不在孩子面前議論是非、抱怨生活;不和孩子討論老師,維護孩子心中的敬畏和熱愛。

3、溫度做到剛剛好

育兒就如養(yǎng)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小脾性,有的喜陰,有的喜陽。父母在處理大事小事的過程中,溫度的拿捏很重要。過熱過急,會矯枉過正;過冷過硬,又會傷了自尊。唯有時刻保持一份溫和的心性,才能把孩子調教得同樣有智慧。

除了吃飽穿暖,關懷孩子內心的溫度,才是更加重要的。責罰孩子要有度,不可輕易觸碰他的尊嚴。常常剝奪孩子自尊的最壞后果,莫過于讓他鄙薄自尊并且習以為常。

4、讓孩子在贊美中成長

教育中的“放養(yǎng)”論由來已久,但據(jù)老師的所見所聞,許多家長的放養(yǎng)是無底線的,甚至包括“是非觀”的放任。

孩子搶別人的玩具,你不能視而不見;孩子幫助他人,事后你要表揚;孩子為你端茶倒水,幫你做家務,都要及時地表達謝意。從小讓孩子懂得是非、學會擔當、樂于付出,這比學知識更加重要。

當孩子事情做得漂亮,也要不吝贊美,孔雀會在贊美中開屏。但表揚需要藝術,不可過大過空,要有針對性,例如:你繪畫的創(chuàng)意很特別;你聽課的表情很專注……永遠要記得,孩子天生的聰慧是不必表揚的,后天的努力才值得鼓勵。

5、父母要舍得“用”自己的孩子

你曾經拒絕過孩子主動幫你做事情的請求嗎?比如說,他想幫你洗衣服,你擔心他弄得滿身、滿地的水 ;他想幫你掃地,你可能嫌他掃不干凈;他來幫你洗洗腳,你又不好意思......

不如,多“用用”你的孩子吧?讓他試著自己洗洗小襪子、幫你掃掃地、這是也是一次鍛煉的機會,也是一次幸福的經歷。

如果什么都不舍得讓孩子做,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實踐,我覺得這很可惜。只有讓孩子去做,在不斷的“好心辦壞事”的歷練中,她才能掌握做好事情的技巧。

6、重視老師的點評

教育不是察言觀色看表象,我們需要的是洞察力。作為一名幼兒家長,要看重老師對于孩子的每次點評,比如“飯后喜歡和小朋友打鬧”,打鬧,只是一種行為方式,打鬧的背后,也許是自控力不夠,也許是對班級規(guī)則的漠視,也許是對教師敬畏感的淡化。

這時,就需要家長和孩子有一次正式而坦誠的對話,在不設防的交談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內心世界。

7、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幼兒之間的游戲玩耍,最易生矛盾、鬧別扭。此時,家長最為合適的做法,是盡可能地做一個觀眾,看孩子如何對付煩惱??催^之后,你才知道他缺什么,你需要幫他做什么。

經??匆娫S多家長要么袒護要么勸離,這種直接幫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許可以解決暫時的矛盾,卻給孩子留下永久的依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家長放手不管,導致家庭和園所不能實現(xiàn)有效的連接與支持。那么,再好的幼兒園教育也沒有用!

孩子沒有自信我們該怎么辦


很多父母都很苦惱,自己的孩子沒有信心,做什么都是膽膽怯怯的,也很少主動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孩子不自信,自卑,即使腦子很聰明,反應靈敏,但是在學習中稍遇困難和挫折就會發(fā)生問題。很多家長以為孩子 的自信心是長大以后自己培養(yǎng)的,其實不是的,自信心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幼兒階段,孩子的自信息也離不開父母的培養(yǎng)。小編提醒家長可以先通過以下幾種方面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賞識點滴

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產生自信心理至關重要。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信任和尊重孩子,經常對他說“你真棒”,孩子就會看到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進步,認為自己真的很棒。

相反,如果父母經常否定和打擊的孩子,經常 批評孩子說“你怎么那么笨、你這不行那不會”,孩子也會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產生自卑感。

所以說,父母在評價孩子的時候要多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說話內容,有孩子的長處感到高興,不要為孩子的短處 感到氣餒,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和其他孩子的長處比,讓孩子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長處,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

增強自信

讓孩子做一些他能夠完成的任務,比如說自己鋪床、收拾房間、自己盛飯等等,他做到了就要表揚他,也可以幫他做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洗衣服、幫助媽媽做家務等,會做了更要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 上睡覺要讓他自己穿脫衣服,鍛煉獨立性。

父母要知道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的長處和短處,短處也不要加以責備,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和條件讓孩子去嘗試和發(fā)現(xiàn),發(fā)展孩子的各種能力,并 在孩子取得成績時,及時表揚,充分肯定進步,才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

培養(yǎng)自信

想要鼓勵孩子,最重要的是:不要諷刺他,使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不要過分地贊揚他,以免產生驕傲情緒。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必須時刻顧及到這一點:不要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同時,我們應該知道, 如何鼓勵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試著做一件事而沒有成功時,我們應避免用語言、用行動向他證明他的失敗。我們應該把事和人分開,做一件事失敗了并不意味這個孩子無能,只不過他還沒有掌握技巧而已。

一旦技巧掌握, 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們采取指責的態(tài)度,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這個時候就不象掌握技巧那樣簡單了。孩子可能永遠做不成這件事情。對父母而言,我們自己首先不能泄氣或失去信心。

獲得自信

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幼兒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因此,家長應根據(jù)孩子發(fā)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shù)哪繕?,使?經過努力能完成。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另外,對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關心。如對膽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里或班級上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大膽自信。

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像人類賴以生存的陽光、空氣那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發(fā)展。

鼓勵、贊揚對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難,積極嘗試,奮力進取,取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爭取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們還可心幫助孩子,發(fā)揚優(yōu)點,以已之長,克已之短的方法來培養(yǎng)、提高孩 子的自信心、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的單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教育伴隨孩子一生。孩子就是一張白紙,家庭的環(huán)境就像一個隱形的模子,在不斷地塑造著孩子的未來性格和品性,孩子未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和家庭教育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父母作為孩子最直接的教育者,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孩子作為受教的主體,雖然部分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其本身的出生都具有唯一性,生而平等、潛力驚人。其未來的社會地位的高低、平等與否,心智的優(yōu)劣,成就的好壞與父母的教育、家庭環(huán)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古語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父母責無旁貸!著名的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曾說:“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掌握在執(zhí)政者手里,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手中”。這從本源上說明了家長家庭教育的關鍵性!同時也說明父母教育的不僅僅是孩子,而是一個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因此,正確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梢赃@么說,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在北歐一些發(fā)達國家,大約70%的家長經過專業(yè)的家庭教育培訓,家庭教育指導已深入到每個家庭。而在我國,根據(jù)國家教育科學研究機構一項調查表明:70%以上的家長承認自己不懂家庭教育;絕大多數(shù)為人父母者,不知如何有效教育自己的孩子。

簡單歸納以下幾種不當?shù)募彝ソ逃愋筒⑦M行簡單分析:

一、望子成龍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態(tài)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是希望,農民不會種下一粒種子,如果他不曾希望收獲;商人也不會去工作乃至鉆營,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有獲利;科學家不會去發(fā)明,如果他不曾希望讓人類社會有更先進的文明。沒有希望,就沒有社會前進的動力!作為承載父輩自身生命和理想的延續(xù),一個家庭乃至家族未來的希望,孩子被賦予了太多!望子成龍也就自然而然了。但是,正因為這種自然而然的認識,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一種強大的壓力和強烈的不安?!褒垺睉撛趺唇缍?,怎樣才能達到所謂的“龍”的狀態(tài)?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望子成龍的心態(tài)可以有,但是成為哪一種“龍”,有多能耐的“龍”因人而異!孩子在未來社會成就及社會貢獻的高低不應以父母的標準來衡量。如果說“龍”是成功的標志,與之對應的“蟲”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如果所有的都是“龍”,“龍”又有何意義?

二、拔苗助長型。

我們都學過拔苗助長的故事,說的是在古代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像總是那么高。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刹贿^三天秧苗全都死了。拔苗助長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我想,循序漸進,順其自然,按照客觀規(guī)律來對孩子的正確家庭教育才能實現(xiàn)好的收獲。

三、狼爸虎媽型。

我們從媒體都看到或聽到令人咋舌的狼爸虎媽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孩子或幾個孩子在父母的集權高壓教育方法下實現(xiàn)了人生的蛻變,化繭成蝶,欲火重生。我們不可否認這種教育方法所帶來的社會普遍意義所追求的成功的結果,但是這種功利性的結果對于素質教育大環(huán)境下的孩子來說,對于更長久的未來說是否是成功還有一個大大的問號。與狼爸虎媽對立的是過分寵溺,過分寵溺的后果:要么造就的是紈绔子弟,要么就是唯唯諾諾的一個未來。

四、放任自流型。

很多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成為了留守兒童,許多孩子也在父母忙于經商圖利間成為了問題孩子。孩子從小到成年需要經歷一段認知歷程,它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和細心照料與良好溝通矯正,重生不重養(yǎng)對于孩子成長來講是一個巨大的災難。這種放任不管的家庭教育(家庭環(huán)境)是對自己、對家庭、對孩子的當下及未來極度的不負責任!

五、簡單粗暴型。

家長用武力高壓的手段制勝不聽話的孩子,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動則拳腳相加。這種教育方式會產生很多惡劣后果。它會使孩子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以暴制暴,以毒攻毒,同時會產生與父母的尖銳對立,甚至會有極端行為。其次,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常常會感到家庭冷酷無情,這嚴重的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選擇離家出走,流落到社會去找小兄弟取得“同情”,有的在別有用心的教唆犯的引誘、威脅下,墮落成罪犯。

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的成長至關重要,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啟蒙老師,也是伴隨終生的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講,未來的競爭與其說是孩子們的競爭,不如說是一代又一代的家長們的競爭。

那么作為孩子的天然老師,人生最基礎的老師應該如何教育好孩子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開放式的,應該會有以下關鍵詞:溝通、興趣培養(yǎng)、道德、理想、激勵、吃苦吃虧、孝、誠信、勤奮、自立自強等等。每一位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每一位天使都有一對天使般的父母,我相信,一千對天使般的父母擁有一千個天使般的教育方法。

有這樣一個故事:兒子三歲時,父親買了一只小烏龜送給他。烏龜一直養(yǎng)在陽臺上,兒子很愛這只烏龜,每天都惦記著烏龜?shù)娘柵鹤右惶焯扉L大,烏龜也一天天長大。兒子從幼兒園進入學校,烏龜卻一直呆在陽臺上的那個罐子里。有一天,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烏龜爬出了那個安身的罐子,掉到樓下摔死了。兒子哭紅了眼,十分傷心。父親走到陽臺上,看到了那只養(yǎng)著烏龜?shù)墓拮?,恍然大悟,烏龜早已不是當初的小烏龜,而罐子卻還是原來的罐子。

沒有一成不變的孩子,也沒有從一而終的教育方法。父母對子女不能永遠停留在一種過往的認識中,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始終停留在簡單的思維中,家庭教育應隨著孩子自身的長大和認知能力的提高而變化發(fā)展。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是父母希望的寄托。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好的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未來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父母通過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培養(yǎng),以身作則,身先垂范,“正能量”就能在孩子身上傳承并使之光大,或許這也是對“家風”最好的詮釋

孩子的教育不能沒有爸爸


現(xiàn)實的家庭生活中,相當大比例的媽媽承擔了過多的教育責任。調查發(fā)現(xiàn),從5歲孩子到初二的孩子,除了家務勞動外,媽媽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則是“看書報”或“看電視”,顯然爸爸們?yōu)榻逃⒆油度氲臅r間、精力相對要少。

爸爸和媽媽要分清各自的教育角色,不應單方獨攬“大權”,只有在雙方共同承擔教育責任,對子女的教育影響力和諧互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方位發(fā)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改變舊有教導方式

現(xiàn)實的家庭生活中,相當大比例的媽媽承擔了過多的教育責任。調查發(fā)現(xiàn),從5歲孩子到初二的孩子,除了家務勞動外,媽媽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管教孩子”,而爸爸排在第一位的則是“看書報”或“看電視”,顯然爸爸們?yōu)榻逃⒆油度氲臅r間、精力相對要少。

甚至有的家庭在角色分工上,媽媽會自動將爸爸當作管教時的威嚇對象,最常聽到的就是,“你再不乖,爸爸回來會處罰你啊!”長久下來,孩子對爸爸產生恐懼、害怕的心理,不太敢親近爸爸,把爸爸定位為處罰自己的人,父子間無法形成太過親密的關系。專家建議,不要一味承襲舊有的教導方式,父親的角色必須重新定位。

家庭內外事務要平衡

濟南大成育嬰師培訓機構的馬老師建議,新爸爸和新媽媽一樣,學習育兒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不要把爸爸們排除在外。很多媽媽們從一開始,給孩子換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給他洗澡時也很有條不紊,但這并不是你自己的事情。爸爸們也需要找到這些技巧,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馬老師認為,在雙薪家庭的趨勢下,誰來作為主要照顧者不再是關鍵因素,照顧的品質才是最重要的。投入照顧的父母要能在家庭內外事務上取舍、平衡,以達到育兒照顧最佳狀態(tài)。如果部分留守在家照顧的爸爸或媽媽,對自己的角色存在抱怨與不平,情緒波動影響照顧品質,孩子也容易對父母當時所扮演的角色產生混淆。

父親是孩子走向社會的一座橋

金寶貝早教中心的指導師KELLY建議,從大多數(shù)的家庭生活來看,一方面爸爸們要在家里、家外創(chuàng)造一個包括物質、精神兩方面的環(huán)境,給媽媽一個安心育兒的心情。家庭中男女分工協(xié)作,如果女性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過多地考慮外在的經濟原因,就會失去自己正常的心態(tài)。

另一方面,孩子越小媽媽的作用越大,孩子長大到五六歲的時候,爸爸的作用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媽媽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心理,爸爸代表的是外在的秩序世界,他懂得社會上的競爭規(guī)則與價值標準。對社會的分工、變化,男性的感受要深一點,孩子多通過爸爸的肩頭走向社會。因此,爸爸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座橋梁。孩子越來越大,對外界的認識要把握得越來越準確,只有父母通力合作,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KELLY提醒,父母分工合作的時候,要注意統(tǒng)一意見,不要有分歧,別給孩子任何不確定的答案,這會增加孩子的迷惘。

KELLY還建議,父母要注重孩子的社交,制造他們與其他孩子接觸互動的機會,對于沒有兄妹的獨生子女,高質量的早教中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早教中心,父母通過參與為孩子特別設計的適齡活動,不僅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興趣和特點,有利于他們課外的潛能開發(fā)。

沒有壓力,就是最好的教育


故事一。

周一晚上,陳老師給皮皮提褲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褲子鼓鼓的。

陳老師:皮皮,這是什么???

皮皮:沒什么,真的沒什么。

陳老師:讓老師看看吧,都裝了些什么???

皮皮:……(皮皮不敢給老師看,小手一直壓著褲兜)

陳老師:你擔心老師會說你,是嗎?

皮皮:嗯。

陳老師:老師特別想知道你裝的是什么?不管你裝的是什么,老師都不會批評你的。

皮皮聽到這里,點點頭,慢慢地把手從口袋里拿了出來,一看,是一大把彩泥,還有娃娃家的珠子,項鏈,紙疊的飛機等等。

陳老師:哇噻,皮皮,你的口袋里這么多的寶藏啊,老師都驚訝了,看來你的口袋真是百寶箱啊。

皮皮:嗯,我就是想玩這個彩泥,我想把它拿回家去玩。

陳老師:嗯,你可以拿回家,之前請先和老師說一聲,好嗎?老師找不到了,會著急的,別的小朋友想玩的時候找不到了也會著急的。

皮皮:嗯,陳老師,那我現(xiàn)在就跟你說,我想把彩泥拿回家玩去。

陳老師:你實在想把它拿回家去玩吧?

皮皮:嗯。

陳老師:好,咱倆做個約定,老師同意你今天晚上拿回家去玩,但是明天早晨一定記得要把它拿回來,要不然明天小朋友要玩的時候找不到了,老師就沒有辦法幫助小朋友了。你看這樣行嗎?

皮皮:好吧。

陳老師:皮皮,還有這么多別的東西呢,這樣,你一天選擇一樣,可以拿回家玩,其他的放在幼兒園,可以嗎?

皮皮:嗯。

最后,皮皮還是選擇拿彩泥,把項鏈等送到娃娃家去了。

第二天一早,皮皮很遵守約定,把彩泥拿回來了。

故事二。

有一天上午,竇老師發(fā)現(xiàn)小齊兜里裝了很多氣球,挨個給大家發(fā),邊發(fā)邊說:這是我從家里帶來的,發(fā)給你們,每人都有份。

竇老師心想:好大的手筆啊。

下午的時候,竇老師準備明天的課,需要一些氣球,她打開儲物箱后發(fā)現(xiàn),原來的一大袋子的氣球,已經所剩無幾了,竇老師這才明白了小齊的大手筆是怎么回事。

竇老師把小齊叫過來,平靜地說:我準備明天上課,和小朋友一起玩吹氣球的游戲,可是,你看,現(xiàn)在氣球都沒有了,我很著急,怎么辦?。?/p>

小齊倒是敢作敢為:老師,我拿了,我已經幫你發(fā)給他們了,每人都有,你就不用再發(fā)了。

竇老師哭笑不得: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玩氣球???

小齊:是。

竇老師:那咱們把明天的課,改到今天,每人一個,其余的氣球,請你幫我收上來,還給我,好嗎?

小齊:好的。

小齊去要氣球,有的孩子很好說話,一要就給。

有的孩子則根本就不給,說你送給我了,就是我的東西了,你就不能要回去。

小齊就來找竇老師求助,竇老師說:我也不知道怎么辦,你自己想辦法吧,還有10分鐘時間,你抓緊吧。

小齊只能自己想辦法,下面是他的辦法的集合:

其一:你先還給我吧,等我媽媽買了,我再給你,明天我就讓我媽媽去玩具店買去。

其二:你同意還給我,我就給你當金剛(鎧甲勇士里的),不給我,我就不承認你是金剛。

其三:我馬上就要過生日了,你還給我,我就請你去我們家吃蛋糕。

其四:你還給我,今天吃飯,我不站第一,我把第一讓給你。

……

孩子們啊,有的是辦法。

故事三。

幼兒園給學前班配了一大盒彩筆,這盒彩筆是全新款式的,跟以前的都不同,不僅環(huán)保,而且外觀精致,非常好看,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上手工課的時候,一會就被大家領光了。

每天,放學離園之前,小朋友們都要把書啊筆啊玩具啊等都歸位的,可是當天晚上,張老師發(fā)現(xiàn),盒子里面的彩筆,只剩下幾支了,其余的則不見蹤影。

過了一會,澤子媽媽拿來了兩支筆,說在澤子的書包里看見的,不是他們家的,估計是幼兒園的,就給送來了。

張老師感謝了澤子媽媽,但是,其他的呢?還差好多那。

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張老師說:老師有一件特別傷心的事情,大家看看這個盒子,本來這個盒子里面的筆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但是現(xiàn)在就只剩下它們這幾個了,孤苦伶仃的,它們肯定特別傷心,你們愿意把其他的筆送回來,讓她們團圓嗎?

孩子們紛紛說:愿意。

孩子們有掏書包的,有掏兜的,把筆都放回來了。

這回大多數(shù)的筆都回來了,但是,還是不完整,還差四支。

張老師說:哪里還有呢?筆筆們還是沒有團圓???

這時本本說,我這還有兩支。

哦,這回就只差兩支了。

張老師看看大家,大家都說:沒有了。

張老師說:哎呀,大家看看啊,盒子的家族成員還是不齊全啊,這樣多可憐啊。

澤子看看張老師,然后說:老師,我兜里還有兩支,我媽昨天沒還完。

這盒彩筆現(xiàn)在還在學前班里,一支不少,我想,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吧。

孩子們真是可愛啊。

花徑寄語:

大家可能會問,這幾個故事里面孩子明明是在撒謊啊,為什么老師沒有指出來呢?在無分別的愛看來,根本沒有“撒謊”這回事!

因為

當你認定孩子會撒謊時,撒謊就一定會存在。

當我們不這么認為的時候,它也就不存在了。

也許,對很多伙伴來說,這樣說可能有點不好理解,那么,我們來換個說法。

先來問大家一個關鍵的問題:

撒謊是怎么產生的?

很多伙伴認為,這個問題也太簡單了,撒謊嘛,那一定是道德品質的問題。

是啊,如果我們這樣看問題,我們的孩子就遭殃了,連帶我們自己,也會遭殃。

花徑的答案是:

撒謊是怎么產生的?

有壓力,就必然有謊言。

壓力,才會導致謊言,沒有壓力,又何必有謊言?!

有了壓力,原本自然本真純凈的心,就會在壓力下,漸漸扭曲、變形,當心靈扭曲變形的時候,所謂的道德問題、所謂的謊言,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所以,從根本層面而言,哪里有什么道德,而是人性的規(guī)律如此,如此而已。

壓力從哪里來?

有分別、有好壞、有對錯……

有分別的愛,是壓力的源泉。

有分別的愛,你認為孩子不夠好,她就一定不夠好給你看。

無分別的愛,你認為孩子好的不得了,她就一定好的不得了給你看。

這不僅僅是信念的力量,歸根到底,是人性的根本規(guī)律和根本法則決定的。

無分別的愛的形式,看起來是如此簡單,說到里面的內涵,就是人性的至深的規(guī)律和法則,她不是某個人的愛好,某個人的理想,而是源于不易的普遍的人性的根本的規(guī)律和法則啊。

所以,根本上,沒有什么道德墮落,沒有什么好人壞人,而是人性的根本的規(guī)律在起作用,如此而已。

所以,人性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沒有壓力,才是最好的教育。

所以,花徑和大家分享:沒有壓力,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

所以,花徑和大家分享:都是好,都是善,都是真,都是美。

所以,花徑和大家分享:無分別的愛。

再回到說謊問題,生活中充斥了謊言,為什么?

各位啊,不是沒有壓力的原因,恰恰是壓力太多太大的原因,恰恰就是所謂的有分別的愛,恰恰就是所謂的道德、所謂的好壞、所謂的對錯……造成的。

各位,好好問自己一個問題:

沒有壓力(的話),我們需要撒謊嗎?!

像上面所講的故事和情景,在不懂生命教育、在實施有分別的愛的成年人手中,是很容易演變成一場偵破與反偵破、斗爭與反斗爭、恐嚇與反恐嚇、說謊與反說謊的戰(zhàn)爭的,并且,我們還會給自己一個崇高的標榜:教育!其實,這只是人性被塵封的生命基于自身的鄙陋無知而上演的一個拙劣的把戲,如此而已。

只是,我們的可憐的孩子,說謊只是其不多的可供選擇的反抗方式之一,只是其不多的可以選擇的自我保護的方式之一。若是連說謊都不被允許,這個孩子,也真不知道是怎么樣才能夠“活”下來了。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啊,此時此刻,我們不僅要可憐我們的孩子,更要好好地可憐可憐我們自己啊。想想小時候,如果沒有謊言的幫助,我們真的能夠從這樣或那樣的壓力下“活”過來嗎?

真是好可憐,好可憐,好可憐啊。

所以,感謝老天,賜生命以謊言吧。

謊言,還是真實,有分別嗎?有好壞嗎?

謊言真實無別,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沒有壓力的生活,看起來像世外桃源,其實,只要和自己的心在一起,當下就是了。所以,親愛的伙伴,親愛的孩子,既然我們相遇,過去的就過去了,不管現(xiàn)在的你,現(xiàn)在的我,扭曲還是本真,變形還是自然,玷污還是純凈,其實,并無分別。

因為,我們的本心,從來都是一樣的自然本真和純凈無瑕,從來都是一樣的尊貴智慧和充滿力量,從來都是一樣的無時不刻地陪伴著我們包圍著我們支持著我們,時時刻刻,不離不棄,只需要我們轉過身,看著她,和她在一起。

這就是:無分別的愛。

親愛的伙伴,這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是盡量少給予壓力

盡量少給予傷害

盡量少給予分別的

無分別的愛啊。

親愛的伙伴,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就開始吧。

從孩子看家教——讀《教育是沒有用的》有感


當一個新的生命誕生時,迎接這個幼小生命的第一個世界就是家,在家的呵護下,孩子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行走,生命成長的第一步從家開始了……

家是教育的“第一土壤”。不同的家教造就不同的孩子。你們知道,家教好的孩子與家教不好的孩子區(qū)別在哪里嗎?這一點,每個班的班主任最清楚。那就是,不同在心靈。孩子喜歡譴責別人,也許是家長平時對他批評過多;孩子凡事喜歡抱怨,也許是家長總是挑剔他;孩子喜歡對抗,也許是因為家長對他有敵意和強制;孩子不夠善良,也許是因為家長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孩子膽小、羞怯,也許是他經常被嘲弄、辱罵;孩子不跟我們說心里話,也許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柄

,翻老賬;孩子不辨是非,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孩子很自卑,也許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也許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孩子不喜歡自己,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孩子不上進,不努力,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孩子很自私,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么給什么;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孩子懶惰和依賴,也許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孩子撒謊、騙人,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夠寬容,喜歡懲罰孩子;孩子有暴力行為,也許是因為我們常用暴力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意志不堅強,懼怕困難,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給他鍛煉的機會。那些家教好的孩子心是暖的,他們干什么事都有熱情,也能干好。而家教不好的許多孩子,我們能感覺到,他們的心是冷冰冰的。

讀了《教育是沒有用的》一書,讓我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短視,要對孩子要往后看30年。30年之后,你的孩子30多歲了,你希望他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有人引用長、寬、高的維度來描述。長,就是有一技之長,并能不斷學習,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寬,做人寬容,能與人相處和合作。高,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把握好原則,以足夠的耐心和寬容之心,用心教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從“你沒有遲到”談家庭教育


從“你沒有遲到”談家庭教育

讀了xx年的第10期的家園立交橋中的《從“你沒有遲到”談家庭教育》一文,將我?guī)肓松钌畹乃伎迹?/p>

文章說的是梁xx老師在值班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奶奶帶著孩子入園時的一句話:寶貝你遲到了,明天早點來喲。這位奶奶對孩子一再強調,孩子你沒有遲到,你沒有遲到。梁老師問奶奶為什么這么說?奶奶的回答是你說他遲到他會哭的。

現(xiàn)在的孩子疼愛的人多了,聽不進相反意見,過度的愛直接的影響就是在家長的眼里孩子沒有錯誤發(fā)生?,F(xiàn)在的家庭都是4—2—1的結構,所以六個人的愛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時,我們的孩子是否能夠承受,我們給予的愛是否合適,這就是我們要考慮的?,F(xiàn)在大多數(shù)是爺爺奶奶帶的,非常的喜歡有了孫子,所以孫子的一切都是好的,孫子做的一切他們都能接受。在幼兒園里最經常發(fā)生的事情就是孩子之間的攻擊性行為,孩子之間有些小矛盾是很正常的,當他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就會產生一些小的摩擦。很多爺爺奶奶的態(tài)度就很強硬,覺得別人欺負了自己的孫子,很是心疼。

可是當自己的孫子欺負了別人的孫子時,他的態(tài)度就完全不一樣了,也許就只是一笑而過。像這位奶奶這樣的溺愛,在她的眼里孩子不能接受自己遲到,說明孩子還是知道遲到是不對的,知道遲到很丟人,但奶奶因為怕孩子哭,非的告訴孩子他沒有遲到,長此以往孩子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都削弱了,在這樣的愛的保護下,孩子還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嗎?他只會認為自己做的什么事情都是對的,都是允許的。

相關推薦

  • 巧嘴的王雅婷 小小班那個頭上扎八個小辮的小姑娘就是王雅婷。早上,雅婷小鳥一般的飛進教室,看見我和蘭蘭,總會甜甜的問聲老師好。還忘不了和送他來幼兒園的奶奶說聲再見,最可愛的是雅婷每次都會送奶奶一個飛吻,那動作,逗得我...
    2021-09-07 閱讀全文
  • 路玉婷讀后感通用 您一定也在關注作品的讀后感?作品這部作品的價值總會歷久彌新。?記錄下對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路玉婷讀后感”相關內容敬請查看。...
    2024-03-18 閱讀全文
  • 哈佛女孩劉亦婷讀后感 我相信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會接觸到作文,寫作就是表達一個個新奇、好玩、有意思的想法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寫作語言匱乏,完成作文會比較困難。你通常會借鑒哪些作文?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哈佛女孩劉亦婷讀后感”,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今天,媽媽給我?guī)硪槐緯豆鹋⒁噫谩?,剛看到這...
    2024-03-30 閱讀全文
  • 2020教育筆記:小江昨天沒有哭 小江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可是在剛開學的時候,每天早上來她都會哭,對此我很無奈,因為無論我怎么哄都哄不好,問她為什么哭,她說想媽媽,然后無論怎么安慰,無論怎么講道理,無論怎么哄都無濟于事,她就一個字哭,...
    2020-06-18 閱讀全文
  • 教育筆記:《為什么“我”沒有好朋友》 教育筆記:《為什么“我”沒有好朋友》 早上升旗儀式還沒有開始,站在隊伍后面的幾個小朋友開始爭吵起來。 李xx小朋友哭著向我訴苦:“老師,他們都不愿意和我做好朋友,也不愿意和我站在一起?!闭f著自己更傷心...
    2021-05-26 閱讀全文

小小班那個頭上扎八個小辮的小姑娘就是王雅婷。早上,雅婷小鳥一般的飛進教室,看見我和蘭蘭,總會甜甜的問聲老師好。還忘不了和送他來幼兒園的奶奶說聲再見,最可愛的是雅婷每次都會送奶奶一個飛吻,那動作,逗得我...

2021-09-07 閱讀全文

您一定也在關注作品的讀后感?作品這部作品的價值總會歷久彌新。?記錄下對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路玉婷讀后感”相關內容敬請查看。...

2024-03-18 閱讀全文

我相信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會接觸到作文,寫作就是表達一個個新奇、好玩、有意思的想法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寫作語言匱乏,完成作文會比較困難。你通常會借鑒哪些作文?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哈佛女孩劉亦婷讀后感”,強烈建議你能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今天,媽媽給我?guī)硪槐緯豆鹋⒁噫谩罚瑒偪吹竭@...

2024-03-30 閱讀全文

小江是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可是在剛開學的時候,每天早上來她都會哭,對此我很無奈,因為無論我怎么哄都哄不好,問她為什么哭,她說想媽媽,然后無論怎么安慰,無論怎么講道理,無論怎么哄都無濟于事,她就一個字哭,...

2020-06-18 閱讀全文

教育筆記:《為什么“我”沒有好朋友》 早上升旗儀式還沒有開始,站在隊伍后面的幾個小朋友開始爭吵起來。 李xx小朋友哭著向我訴苦:“老師,他們都不愿意和我做好朋友,也不愿意和我站在一起?!闭f著自己更傷心...

2021-05-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