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寶貝,我們一起講故事好嗎?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給幼兒講故事 幼兒講故事 幼兒教師講故事育兒心得:寶貝,我們一起講故事好嗎?
女兒禾禾今年三歲半了,正在讀小班。女兒非常喜歡聽故事,每天睡覺前我都要讀好幾個故事給她聽,我不厭其煩的給她讀著,令人驚喜的是不知不覺女兒已經會講好幾個故事了。
最近幼兒園組織了幼兒故事大王比賽,老師讓女兒準備一個故事參加比賽。女兒現(xiàn)階段會完整流利講述的故事有三個,經過我和女兒的共同篩選后,我們選中了《哪吒鬧?!愤@個神話故事。比賽中女兒發(fā)揮的特別好,得到一等獎。
作為媽媽,我真的很開心。這是女兒人生的第一次正式的比賽,女兒獲得了自信心,說以后還要參加故事大王比賽。對于女兒可以完整的講述一個稍復雜一些的神話故事,我是很自豪的。這本書一直放在車上,周末我和老公帶女兒出去玩的時候,擔心女兒會在路上無聊,幾乎每次一上車就會讀這個故事。時間長了,不知不覺中,女兒竟然學會講這個故事了。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每次給女兒讀同一個故事,很多次之后,她真的可以學會自己讀了。
在女兒參加完比賽后,我又為女兒精挑細選了一個故事。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這個故事,差不多每天讀3到5遍。幾天下來女兒懇請我說:媽媽,換一個故事好不好?我把其中的原因告訴了女兒,乖巧的女兒同意我每天講同一個故事給她聽,慢慢的女兒真的可以讀下來這個故事了。我要求女兒讀的更熟練一些,睡覺前我先把故事讀一遍,讓女兒讀一遍。我讀第二遍,女兒讀第二遍,依次循環(huán)的讀下去。直到那天晚上在女兒讀完故事后哭著對我說:不講了,煩死了,我再也不講故事了!
我才意識到每天讓孩子重復機械的去講述同一個故事,孩子怎么會不厭倦不討厭吶?
通過這件事我思考了很久:女兒喜歡聽故事,我每天給她講同一個故事,讓女兒對這個故事記憶深刻,進而自己會講這個故事。看似科學,我卻忽略了孩子的特點,增加了孩子的負擔,扼殺了孩子的興趣。
作為媽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會讓我們在教育孩子中少走一些彎路,讓我們的孩子多一些快樂!
在以后的每個夜晚睡前,我還會給女兒讀故事。當然,我會讓女兒選幾個自己愛聽的故事,講給她聽。禾禾寶貝,和媽媽一起講故事好嗎?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育兒心得:寶貝,我們伴你一同成長
育兒心得:寶貝,我們伴你一同成長從寶貝第一次降落在我身邊時,滿滿的愛充斥心間,坦然說既有期待、有渴望,也有忐忑,伴隨著她的一天天的成長,很快一個圍繞著腿邊的小姑娘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期待她在新集體中體會友情、體會關愛,只希望一天下來她興奮的摟著你的脖子告訴她又認識了新老師、新朋友,她們相處愉快,而這一切在我聽來感覺美妙極了。
還記得寶貝第一次送幼兒園時,一直默默和自己說,一定送到后切記轉身離開,雖然表面看沒什么,但實際一整天都進入不了工作狀態(tài),心里想她想的不行,中午覺得家里空蕩蕩的好安靜。
轉眼間寶貝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作息生活,她開心的度過每一天,會回家后告訴我們,xx老師又表揚她了,夸她上課認真聽講;**老師又揉她的小臉蛋了,說她笑起來很可愛;楊老師又給她添飯了,要她多吃點,更是聽說班級小朋友都管熱情開朗的王老師叫“媽咪”。每一位老師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心血,都讓我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還記得冬天時有次xx老師選她做為班級小衛(wèi)士,明明早上她在床上很困很困,但還是很準時的趕到班級穿戴整齊的站在幼兒園門口,用她們燦爛懵懂的稚嫩臉龐來迎接每一位進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看著剛開始還生澀茫然的寶貝漸漸放松,漸漸適應,漸漸放開聲音的走上前給大家貼紙,到后來我看寶貝已經完全在享受這個過程了,而這些美好的回憶將一直伴隨她繼續(xù)走下去!
幼兒園的老師陪伴著每一個孩子們,在這里不僅教會了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而且給了他們小小的情感世界,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美麗的窗,在幼兒園里寶貝最大的變化就是學會了禮貌謙讓及分享,看著她在家里像模像樣的給我們遞拖鞋,晾衣物,我們就感到由衷的高興,這對寶貝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
很快,一年的早慧班生活即將結束,寶貝就要迎來新的一年,在她成長的快樂時期,我們會一直和陪伴她的老師們一起努力,帶領她躍上新的臺階、開啟更廣闊的視野、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寶貝,我們一起慢慢來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適合的方式。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是個比較特殊的案例,我只有休息的時候才才出現(xiàn)在他身邊,也因此,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時間,也希望每一次的陪伴,都能有很高效。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希望孩子身體和心理都能健康的長大,但這目標實現(xiàn)起來也很難,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嘗試,而且很多時候不能馬上看到想要的結果。今兒先和分享幾點已經可以看的到一些小成果的方法。
首先,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獨有的優(yōu)點和缺點,這時候不要揪著他的缺點不放,而是要不斷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放大他的優(yōu)點,尋找到孩子自身的每一次進步,詳細的去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終有一天,孩子的改變會讓你大吃一驚的。比如我的兒子笑笑,在他小的時候總是我給他講故事,讀故事,每次我邀請他給我講個故事的時候,他總是會說,媽媽我不記得了,即便認識的字多一些了,自己可以看鄭淵潔童話了,也是這樣,但我還是經常把的請他給我講故事的事兒掛在嘴邊。
直到今年,孩子才第一次主動給我講,還是因為希望我陪他一起用橡皮泥捏個飛船,才主動講了書中描述的賽爾號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的。真正的主動講故事是前段時間他聽了很久的西游記之后給我講的三打白骨精,雖然中間出現(xiàn)有漏一句后又補回來的情況,主動分享故事這點做的非常好,就值得表揚的,而且有些地方還能惟妙惟肖的模仿說話的語氣,就更是進步。孩子聽了很開心,直問,媽媽我給你講故事你很開心,那我以后還給你講。其實不論孩子講的怎樣,有主動的意識去做和被動接受比起來就是進步了。降低一下期望,去表揚孩子每一點的進步,會發(fā)現(xiàn)孩子更多的美好。
其次,說話要算數(shù),要孩子說話算數(shù),首先咱們自己就要做到,這點做起來很不容易,尤其是開心的時候很容易輕易許諾,所以我們家長和孩子都要量力而為。比如我和孩子爸爸會先看我們自己的時間,再答應孩子假期單獨帶他出去玩兒一趟,一旦答應了,哪怕時間只有一兩天,哪怕我們都需要單獨請假,哪怕為了請假要提前趕出很多的工作,也一定要做到。而且答應了是帶孩子出去玩兒,就要拋開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和孩子約定事情的時候以身作則。
當然在孩子給我們承諾的時候要告訴孩子他可能存在的困難,比如出門玩1個小時,那就要提前告訴孩子,媽媽會在時間快到的時候提醒你,時間到了,咱們即使還想和小朋友玩兒,不能繼續(xù)玩的時候即使不開心也要回家的,而且在事情發(fā)生的過程中要堅持約定好的承諾,不能孩子一撒嬌就妥協(xié)了,這樣孩子才能知道爸爸媽媽是言出必行說話算數(shù)的,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說話算數(shù)了,這樣也有利于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再次就是輔導孩子學習,為什么我不說輔導孩子功課呢?因為每周我陪孩子做的只有假期的作業(yè),樣本不夠。而功課不會做,我習慣告訴孩子功課不懂就要問老師,主動問老師。因此我輔導孩子學習更多的就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能力,比如好的學習能力之一就是閱讀能力,要有閱讀能力首先就要讓孩子喜歡上看書,但很多小朋友并不喜歡看書,那怎么辦呢?孩子天生都是喜歡聽故事的,可以從故事入手,不會講故事,會讀故事就好,孩子聽的多了,就會愿意看,慢慢的閱讀能力就能提升了,我想不論是語文以后的閱讀還是數(shù)學的題目理解都是需要閱讀能力的。
還有一個好的學習能力就是專注力,有的小朋友寫作業(yè)的時候會邊玩兒邊寫,就是專注力比較差了,但實際上這點怨不得孩子,是我們做家長的原因,因為但凡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那一定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一件事的或玩?zhèn)€游戲的時候經常被我們打斷的。比如要吃飯了,孩子還在玩樂高,很多家長就會不停的喊吃飯啦,快來吃飯,但之前卻并未和孩子約定時間,孩子總是被打斷,時間一長專注力就會比較差了。但如果現(xiàn)在孩子已經有這樣的情況了,就更不能急,要一點的調整,從每一件孩子做的事情調整,堅持下去才會改觀。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孩子就不可能脫離群體,所以和小朋友的接觸是不可避免的。但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交往比成人的交往更純粹,開心就是開心,不高興就是不高興。孩子們有自己的方式,只要沒有危險,我比較習慣讓孩子去自己解決,之后再幫他分析怎樣的方式是比較好的,怎樣是不好的,希望他下次可以進步,把那個不好的減少一點兒。
最后,在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告訴孩子你愛他,很多家長是不習慣對孩子說媽媽愛你,爸爸愛你的,其實這是個成本很低又能增進親子關系的小辦法,可以靈活使用。比如孩子犯錯了,批評了他做錯的地方之后,告訴他媽媽愛你,就是在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會因為批評了你就不愛你了,讓孩子知道咱們批評他是因為做錯的事情。有愛包圍的孩子才更能身心健康。
總的來說關于孩子的教育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沒有立竿見影,只有潛移默化,就是一句話--寶貝,我們一起慢慢來。
育兒心得:我和寶寶一起學習
育兒心得:我和寶寶一起學習
悅悅一直很羨慕她的堂姐能學彈琴,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給她報了學彈電子琴,她興奮的好幾個晚上不肯好好的睡覺。那時她才四歲多一點,其實我覺得她學這個還太小了點,所以總是擔心她只是三分鐘熱度,會半途而廢。如今已經第四冊也快學完了。
通過這一年多的學習,悅悅在學彈琴,而我在學習做一個合格的陪讀者。
悅悅在他們那個班里是最小的。不管是年齡還是身高,還有她的手都算比較小的一個了。我總覺得她個這也不會,那個也不懂的。看別的小朋友,老師說二三遍就懂了,她還是一知半解的樣子,我就急了。有時候會生氣,會兇她。她雖然很委屈,有時候也會哭,還好她從來不放棄。總是很努力的學,一遍又一遍的去彈,終于慢慢地也被她學會了。
當我發(fā)現(xiàn)我的態(tài)度和教育方法對她產生了不好的影響的時候,我感到很害怕。
通過和她們老師,及其他家長的交談,我了解到一些經驗。
一、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一首新的曲子,開始的時候我總是希望她能一下子學會??墒呛髞砦野l(fā)現(xiàn)她第一二天是彈不下來的,到第三天基本能彈下來了。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前二天的時候我不再強求她一定要彈的怎么怎么樣了。我讓她多練,雖然有很多錯誤,但她慢慢的糾正著。前二天的等待讓我感到有點焦慮,但第三天的時候她真的給了我驚喜。
二、要對她有信心,讓她學會自信。
音樂書上有一些音樂家的介紹和一些理論知道要記住。但她能認識的字沒幾個。第一次上關于音樂家的課,老師像故事一樣的講了一下?;氐郊椅乙矝]重視,就沒教她。一周后再上課時老師提問的時候我才想起忘記和她說了。我想悅悅肯定是不知道的。也許音樂家的名字她還能說說,但什么美稱啦、哪里人呀、代表作品呀,她肯定是不知道的。當問到她的時候,我想是提醒她一下呢,還是……沒等我想好,她倒回答上來了。老師表揚了她,回家的路上我也表揚了她,她高興極了?;氐郊宜龁柲棠讨啦恢镭惗喾遥磕棠陶f不知道呀。她就像老師一樣講起故事來了。
三、要尊重她。她不僅僅是我的孩子,還是我的朋友。有時候也能當我的老師。
進入第三冊了,學習的曲子更難了,而中途她們又換了個老師。新老師的教學和原來的老師完全不同。陪讀的我上了二節(jié)課,發(fā)現(xiàn)完全跟不上新老師的節(jié)奏。而悅悅完全蒙掉了。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她是完全沒學懂,回到家她練的也很吃力。我的壞脾氣又要冒出來了。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時,她興奮地說已經把曲子練過了,而且感覺還不錯。她還說:“媽媽在的時候我很緊張,所以老是出錯?!蔽倚睦镆痪o,鼻子有一點酸。我馬上表揚了她,還答應晚飯后陪她出去走走。我知道前幾天的壞脾氣讓她受委屈了。我應該尊重她的勞動,這也是讓她主動學習的好機會。后來回課的時候她確實彈的不錯,老師也表揚了她。我很高興那天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家庭教育這個課程實在是太重要啦,我會陪著寶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我家的寶貝
育兒心得:我家的寶貝
作為我來說,每天與孩子接觸,我覺得對每個孩子都要有耐心,不要動不動就對他們發(fā)脾氣。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能鍛煉他們,不要限制孩子的行為,我家有兩個寶貝,對這兩個寶貝我習慣稱呼她們美女。她們倆都是雙眼皮,這點不隨我,我可是單眼皮哦!我們三個走在大街上,路人都會向我們投來羨慕的目光,人們都會說:“有這兩個寶貝女兒你們就光等著享福吧!”聽的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兩個寶貝也很懂事,每天從幼兒園回到家,剛下車子就會問我:“媽媽,家里還有什么活我能幫你干的嗎?”為了鍛煉她們,我有時會讓她們幫我去倒垃圾,有時會讓她們幫我洗她們頭一天換下來的比較小的衣服,有時還會讓她們幫我掃地、拖地,她倆做的都很開心,雖然有時會鬧點小別扭,但都是過不了一分鐘就會和好,然后一起高高興興地玩耍、游戲。
這天下午,放學回家,我正在洗衣服,小美女蹲在我跟前,我就告訴她:“小寶貝,你蹲得離我太近了,小心別弄濕了衣服?!毙氊惛嬖V我說:“媽媽,我看看你怎么洗衣服,以后我?guī)湍阆??!甭牭梦倚睦锱?。孩子的性格都是后天培養(yǎng)的,只要有耐心,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像我家的寶貝一樣乖巧懂事!
育兒心得:孩子,我們一起長大
育兒心得:孩子,我們一起長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yōu)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在整個家庭教育中,父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灣和出發(fā)地,家長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和助手,既要負責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既要重視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又要重視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教會孩子學習知識,又要教會孩子學會做人。作為家長的我們,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老師,我們的一舉一動,哪怕是一句話,都會對孩子產生很深遠的影響。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xiàn)在教育自己的兒子,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他們的發(fā)展方向,影響到終生?,F(xiàn)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一、鼓勵永遠是最好的教育。
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家長都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家的孩子做比較,這樣做的初衷是想讓孩子清楚自己的不足,然后改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但是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會適得其反。
這是我在教育自己兒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的一個情況,相信大家都會有感受。我兒子有個玩的很好的玩伴果果,這個姑娘大膽,活潑,每次來我們家玩的時候,我家兒子的畫冊她會拿去畫畫,她畫的非常的好,而我的兒子在畫畫方面,一點天賦沒有,簡單的涂色都畫的不好。有一次我看見果果自己畫的小花,非常好。我當時有點著急,和兒子說你:看人家果果的畫,畫的那么好,媽媽教你很多次,你咋還是不會呢。然后我兒子的舉動讓我感到我剛剛的話應該傷到他的自尊了,他瞬間不說話,然后把畫本拿走,不給果果用了。我當時就意識到我自己做錯了,其實孩子雖然小,但是其實有自己的自尊心的。我立馬向兒子道歉,說:“軒軒,媽媽剛剛做錯了件事情,其實軒軒這個畫本涂色的部分還是有進步的,我們慢慢來,和果果一起交流下,我們也自己畫東西。”然后我教他怎么畫一個太陽,然后我兒子才情緒好轉過來。
經過這件事情,我覺得任何時候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在家長的鼓勵下,他會覺得自己可以做好,這樣無形中自信心就會增強,然后自己會努力做的更好。
二、鍛煉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愛孩子,但不能溺愛,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身上出現(xiàn)問題,其實“病根”在父母身上。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卻未必都知道怎么愛孩子。父母以為愛孩子就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為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這剝奪了孩子獨立生活的權利,不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養(yǎng)成。當有一天他們步入社會,父母不可能繼續(xù)包辦,所以從小就該鍛煉他獨立自主的能力,在可以自己吃飯的年紀自己獨立吃飯,在可以自己穿衣服的年齡自己獨立完成,總之根據(jù)自己的年齡段,去做一些日常生活中本該自己完成的事情。
在我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我都希望他能有自己獨立的做能做的事情的能力。剛剛會走路的時候,我記得那個時候他非常容易摔跤,他奶奶總是去扶他起來,漸漸的養(yǎng)成了壞習慣。后來周末我?guī)У臅r候,他摔跤了,然后用那種非常萌的眼神看著我,再說媽媽抱我啊。我當時走到他邊上,對他說軒軒你是很勇敢的男生,自己站起來。起初他是不愿意的,畢竟被抱起來習慣了。后來看見我沒有抱他起來的念頭,自己一下爬起來了。后來我和他奶奶講以后孩子摔跤了,要他自己站起來,哪里摔跤哪里站起來,這樣才能長大。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里人基本還是支持我的,所以后來我家兒子一歲半的時候自己會吃飯,兩歲的時候會用筷子會自己小便,大便會自己去自己的馬桶上,雖然不會擦屁股,但是我覺得很欣慰了。
家長們有的時候狠下心來,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很有利的。當他20幾歲開始步入社會的時候,會自己燒飯至少不會挨餓或者吃垃圾食品。當我們老的時候,也不會為他生活上的一些瑣事而擔心,那個時候我們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教會孩子先做好人,才能做好事。
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xiàn)代社會。這個點因為涉及的太廣,我沒有一一舉例,但是總而言之,孩子還小,我們是他們的老師,我們要在生活中樹立好榜樣,教會他如何做人。
四、教育孩子以禮待人,以和為貴。
孩子們剛剛步入學校生活,難免與別人發(fā)生沖突,小孩子難免因為玩具或者其他的物件產生矛盾,在孩子們的世界里沒有罵人一說,他們肯定第一反應就是搶東西,再者就打起來。這樣總歸會有孩子受到一點點傷害,這個時候我們家長可不能縱容,也不應該去找學?;蛘呃蠋燈[事。我們要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想下,我們自己在家?guī)Ш⒆佣紩姓`傷,別說一個班30個孩子。
我兒子去年的時候和班上一個孩子,打架,那個孩子把我兒子手臂咬破了,回來的時候老師找了我們兩方家長談話,對方家長第一反應是和我道歉,我當時和他說我們了解下情況,這樣以后才能避免啊。我問了兒子,你們?yōu)槭裁创蚣馨?,我兒子就說他咬我的。我把兒子帶到身邊,仔細問清楚才知道,兩個人為了畫筆大打出手的,我就和我兒子說媽媽先表揚你,因為你誠實的說出為什么會打架。但是也要批評你,當別人要拿蠟筆的時候,你可以換另外一種顏色的,為什么要搶呢,對不。我叫我家兒子也和對方道歉了,兩個孩子又成為很好的朋友。
這件事情讓我想起了我同事家的孩子,第一年上幼兒園,被其他小孩打了,他奶奶和他說“他打你,你不知道還手啊,實在不行下次奶奶去打他”我當時就想這樣的思想多么的可怕,冤冤相報何時了。今天你告訴他小朋友搶你一顆糖,你搶回來,在無形中會給孩子形成一種思維方式,以后步入社會,人家打了他一拳,他能砍人一刀,還想我有奶奶在,我不怕。這樣會把仇恨的種子埋在心里,滋生報復心里,這個時候家長再后悔,為時已晚。
五、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揭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3~4歲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yǎng)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xiàn)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具有更重要意義。
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我一直很關注這方面的培養(yǎng),關于這一點,我們非常感XX幼兒園的老師及領導的教育理念,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們以后的成長有很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家長要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比方說,佩戴小手帕,這個是非常衛(wèi)生的一個習慣,家長不能嫌麻煩而抱怨,每個孩子一個手帕對他們的健康至關重要的。
在家里,我們基本按照幼兒園的習慣來培養(yǎng)他,按時睡覺,按時吃飯,這個必須要做到的,我們家長要做好榜樣的,以前我不睡覺玩手機,我的兒子也會學我,后來我改掉了這個習慣,孩子也不再玩電子產品,我覺得家長要以身作則。
六、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再多的物質與金錢,都無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別再用工作忙當借口,別再用金錢物質搪塞!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沒有機會重來;孩子要的其實不多,最需要的是父母愛的陪伴。
以前我總是把一堆玩具放床上,然后把兒子一個人放在那邊玩,的確他非常的乖,但是等我閑下來的時候他卻也比較熱衷于玩具,而不是和我互動。我偶爾看到一篇文章,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才恍然大悟。后來的時間里,我學會了陪伴,和他爸爸一有時間不再玩手機,而是和他一起玩。他爸爸會帶他踢足球,玩賽車,看到他那開心的笑容,我才知道原來陪伴是他最需要的。我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也帶上他,他很樂意幫助我,雖然他弄的不干凈,但是很積極主動,我非常的開心。現(xiàn)在孩子和我們的互動非常多,也開朗了很多,我們非常的開心,實踐告訴我們,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七、要主動和老師聯(lián)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
家長和老師之間要經常保持聯(lián)系,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tài)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tài)度,聽課是否認真、發(fā)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yǎng)成。所以后面這方面我們需要加強。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們需要和他們一起成長。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很不夠的,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慢慢的摸索,我們會不斷的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健康和諧發(fā)展的好孩子。
育兒心得:做用心父母,和寶貝一起成長
育兒心得:做用心父母,和寶貝一起成長
從兒子誕生的那一刻起,自己就無法割舍下他,有時外出辦事,都情愿自己累點,辛苦點,也要盡量把他帶在身邊,為的就是他的每一次成長自己都能看到。兒子現(xiàn)在已經三歲半了,發(fā)現(xiàn)他有時候真的語出驚人,不得不小覷他的情商和智商,如何能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習慣,鑄就一顆健康的心態(tài),對于是家長的我,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不能拒絕的課題。由于自己不是專業(yè)的早教員,一切都沒有經驗,只能在生活中向同事,老師詢問,空閑的時候多看一些育兒的書籍,在不斷的討論與反思中邊總結邊提高,因為我想做個用心的媽媽。
兒子現(xiàn)在讀小班,相對來說,他是一個性格安靜的男生,沒有其他小男生那么陽剛,偶爾情緒化,還會哭一下鼻子。有一次,我?guī)鋈?,走得時間太長了,他開始走不動了,就把雙手舉得高高的,攔在我前面,想要我抱他,但我也走得很累了,只能帶鼓勵性地跟他說:寶寶自己走才最棒。結果無效,我只能再用利益誘惑,“寶寶自己走,媽媽一會給你買個冰激凌”無效,他繼續(xù)他的耍賴,索性我直接蹲下身來,晃動上身,模仿他的動作,對他接連發(fā)嗲,“媽媽走不動,媽媽走不動,寶寶抱媽媽”,他瞇著眼笑瞇瞇地看看我,突然就說“我自己走,媽媽累,抱不動”,那個眼神我現(xiàn)在還記得,有點好奇,有點不可思議,更多的像一個成熟的男性包容一個需要照顧的女生。
這個方法激發(fā)了他男子漢的本能,后來發(fā)生過幾次類似的事,每次跟他發(fā)嗲都能奏效,在那一刻他肯定覺得自己很厲害,能照顧媽媽了。真棒。
我非常感謝一個教育學家尹建莉老師出版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的確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章節(jié)介紹這位老師與她的女兒互動扮演開小賣部的游戲,看了后我如法炮制,跟兒子玩起了開“愛心小超市”的游戲,游戲的內容就是他來扮演老板,我來扮演各種角色的顧客,不斷輪流到他的小超市里面去買東西,他會禮貌的說:“歡迎光臨”,也會推薦我購買他的食品,雖然他的確會亂開價格,一包紙巾要賣15塊,一部手機就賣1塊,但我沒有糾正他價格開錯了,怕這樣會影響他繼續(xù)做游戲的興趣,我想以后他肯定會循序漸進地去慢慢了解到每種東西真正的價值。
在游戲的過程中他更清晰的認識了貨幣,一開始他只會認一元的硬幣,一個物品如果要8塊,就需要8個硬幣,玩了幾次我就加了5元的紙幣,并告訴他一張紙幣等于5個硬幣,后來再玩的時候他的小商品售價7元,我就給他一張5元紙幣加2個硬幣,他數(shù)的時候就直接跳過5從6開始數(shù)到7。我們現(xiàn)在還在玩這個游戲,但不經常玩,這樣才能保持他的好興趣,我相信通過在玩的過程中兒子逐漸掌握簡單的數(shù)字邏輯關系。
兒子還有很多的壞習慣,有點膽小,動手能力差,最頭痛的就是不肯吃飯,但是我會跟他一起成長,我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太過強求他,順其自然,適當?shù)臅r候做適當?shù)氖隆?/p>
親愛的寶貝,在你的成長路上,爸爸和媽媽會跟你結伴,如果說送什么禮物是最好的,媽媽想的就是能夠陪伴你,跟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