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從了解開始
發(fā)布時間:2020-08-12 關愛留守幼兒活動方案 幼兒園關愛他人說課稿 幼兒園關愛活動方案現(xiàn)代的社會是日新月異的,現(xiàn)在的家長是觀念開放的,所以現(xiàn)在的孩子無論是物質得到上或教育形式方面都是與以往不可言比的。就單說現(xiàn)在的童裝,有些在制作工藝和款式、價位上絲毫不遜于名牌成人時裝。在每天早晨的晨檢中,我們老師都會迎來眾多身穿色彩艷麗款式時尚新穎的孩子,有些老師也會眼前一亮,毫不掩飾贊美之情:“今天真漂亮,穿得衣服真好看?!笨墒亲⒁舛嗔?,還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穿童裝的學問。譬如,在班上一個女孩子長相可愛,圓圓的臉蛋,齊齊的劉海,再加上水靈靈的大眼睛,如一個芭比娃娃。摩登的媽媽也總是精心打扮她,盛夏時節(jié),天可夠熱的,穿衣方面卻應衡量衡量,這位媽媽就總是挑選小吊帶或是短款露背裝,又往往配上緊身小牛仔短褲,如此打扮是夠俏麗時尚的,但真的適應孩子嗎?在平日的集體生活中,這樣的緊身衣服不便于穿脫,孩子上廁所就往往不能獨立完成,一般都需要老師的協(xié)助,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還經(jīng)常拉扯衣服,做起活動來身體也舒展不開,無形中這就成了天性好動的孩子們的束縛;不僅如此,在夏天我們經(jīng)常去操場活動,在炙烈的陽光底下多呆一會大人們都直叫吃不消,何況是孩子嬌嫩的皮膚,所以有時只活動一會兒,孩子們裸露的肩、背就因紫外線的照射變紅發(fā)癢,尤其是有些紗質的或牛仔的面料透氣性和吸汗功能又不好,孩子們愛跑愛玩,熱量不能及時發(fā)散出去,往往會引起痱子等皮膚癥狀,甚至出現(xiàn)中暑反映。所以,我們老師也總是建議家長們選童裝時切不可全憑自己的喜好,應為孩子全面考慮,關愛從了解開始,讓我們一起來裝扮和培養(yǎng)使孩子們成為健康、整潔又可愛的漂亮寶貝。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小編推薦
從“兔媽媽……”開始
今天的日常文學活,我安排了開始評選“文學寶貝”。說:“今天,我們又要來比賽講故事了,評出12月份的文學寶貝,準備好的請舉手。”只見朱朱高高地舉起了小手,當請她來講的時候,他說:“我來講個故事,是我媽媽教我的,名字叫《雪孩子》
“好呀,那你來講給小朋友們聽,好嗎?”
“有一天,兔媽媽和小兔……”
朱朱一本正經(jīng)地講故事,兩只眼睛不停地轉動著,結巴著把故事講完了,轉過來看著我,仿佛在說,老師我講得好不好,可以成為文學寶貝嗎?
“朱朱,媽媽教你講故事的時候,表情是怎么樣?聲音是怎么樣的?請你學著,把故事講得好聽點,好嗎?”
“好!今天回家去我再學一學,明天講得好聽點!”
朱朱是我們班喜歡聽故事喜歡表達的孩子之一,而且喜歡在情景游戲中進行表達,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她更能自如地表達自己想法,并且表達出自己對角色的體會,所以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提醒她用自然的表情來講故事,大大激發(fā)了她講述和表演文學作品的興趣,相信她明天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的!
家訪,從“心”開始
家訪,是現(xiàn)代教育的新產(chǎn)物,它對幼兒園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架設好家園共育之橋,能促進幼兒身心更好地發(fā)展。2013年1月29日至1月30日,肥城市石橫鎮(zhèn)紅廟幼兒園的教師們,利用春節(jié)假期時間,紛紛走進每個孩子的家庭,和每個家長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本次家訪以附近集中的方式進行,特別是針對適齡入園的新生,家庭困難的幼兒,特殊家庭的幼兒作為優(yōu)先家訪對象。讓教師能夠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生活習性等方面。在家訪過程中老師們詳細地了解了幼兒的家庭結構、在家表現(xiàn)、行為習慣,并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和希望,同時,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xiàn),肯定幼兒的優(yōu)點,誠懇地指出了幼兒的缺點,耐心地傳授著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們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通過本次家訪交流,老師和家長都更加全面掌握了孩子的情況,密切了家園配合,增進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了解和感情,讓愛在家園之間傳遞,促進家園共育的進一步形成。相信在家園教育的合力下,孩子身心能更健康地成長。
從一個微笑開始
文文,來我們班時間不算長。她是一個很文靜的女孩子,又可能是因為剛到了陌生環(huán)境中的緣故,所以她平時很少說話,和同伴也幾乎沒有什么交往,上課時更不愛舉手發(fā)言了。
可是,文文很喜歡畫畫。每次上美術課時,她都非常投入,每當一幅畫完成時,她都會特別的高興,自己看了又看。有時候,我也會走過去,默默她的頭,問問她:“你畫的是什么,能講給我聽聽嗎?”漸漸的文文會主動地與我打招呼、說話了。
文文也是一個很愛勞動、很細心的孩子。有一次玩具區(qū)的玩具很亂,就問:“誰愿意把的玩具整理一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的舉手,文文也舉起了小手,我連忙抓住這個機會,請她來整理。整理好后,我在大家面前表揚了她,小朋友們也為她鼓起了掌,文文顯得很高興。從那以后,午餐時、喝水時,她主動地幫忙;幫老師整理圖書、區(qū)角……這個時候,我都會給她一個甜甜的微笑,笑意也會馬上在文文的臉上蕩漾開來。
一段日子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文文漸漸的能主動舉手、在集體面前發(fā)言了,特別是在一節(jié)音樂課上,文文舉手好幾次,而且每次的回答都很大聲、都答對了。我們都為文文的進步而高興,文文也逐漸活潑開朗了,與同伴、老師間的交往也更多了。
看著文文的變化,我感到很欣慰。我想:我們在集體活動中應該更加注意讓幼兒獲得成功,有愉悅感。我們的盈盈笑意、深情擁抱或撫摸,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就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微笑開始!
一切從排好隊開始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一切從排好隊開始”,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案例說明:
開學一段時間以來,發(fā)現(xiàn)孩子們之間的話越來越多了,有事沒事地討論、交談,提醒了還講不停,這樣一來,很多活動即使備課得很好但實施效果卻不如意。
情況描述:
一天,我便讓他們進行了排隊走樓梯,提出了明確地規(guī)則要求:只要有一個人說話,就重頭開始排。
一次又一次,我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讓他們做到排隊中的每一個要點。
雖然,整個過程還是有個別幼兒意識不是很強,但在隨后的活動中看到了他們明顯地進步。
分析與反思:
對他們的這種反復練習某一件事情的活動,讓我聯(lián)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本很是有名的書籍《沒有任何借口》,那種士兵化的訓練其實在我們的幼兒教育中也是可以借用的。
因為我們往往會為孩子們找種種借口,如讓孩子們在排隊中始終做到前后距離一致;如讓孩子在向前走時眼睛只看著前面等。
如果換成以前我會覺得對孩子來說有點難了,要求了幾下就會有些放棄了,然而,這卻給孩子們養(yǎng)成了有困難可以放棄的念頭。
不知道本文“一切從排好隊開始”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實習幼師觀察筆記 教育從愛開始
作為剛入園的幼兒老師,我們需要經(jīng)常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分享,而教育筆記可以幫老師總結教育經(jīng)驗,有關于幼兒園教育筆記記你知道哪些呢?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實習幼師觀察筆記 教育從愛開始”,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實習幼師觀察筆記 教育從愛開始【篇一】
常金濤小朋友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愛插嘴。有時,我剛說個開頭,他接過去就嘰里呱啦地講個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著叫,在課堂上,又是根本聽不清我的話。
這天,我剛說:“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組去,二組別去?!钡侨嘈∨笥巡⒉宦犓脑挘积R涌向了杯子廚,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們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此刻請金濤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好玩,嘻嘻哈哈炒成了一團,金濤大聲喊:“一組去喝水?!苯z毫沒有用處,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樣能比他們那么多人的聲音大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總是講話,別人還能聽得見嗎?他紅著臉搖了搖頭。透過這件事后,他的“毛病”好了許多。
針對各個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實習幼師觀察筆記 教育從愛開始【篇二】
這天活動課后,孩子們陸續(xù)的上廁所小便,忽聽一陣吆喝聲:“老師,夢鑫的牙快要掉了”,“老師她的牙只剩下一小塊”。我快速跑進廁所,見一群孩子圍著夢鑫,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看到夢鑫的眼淚快要流出來,很害怕的樣貌,我安慰她說:“夢鑫別害怕,不要緊,過幾天就會長出個新牙的”。應對這狀況,我腦海中有一種想法:此刻大班的孩子已到了換牙的年齡,盡管中班時接觸過膚淺的牙知識,但有些孩子對換牙現(xiàn)象還是有些恐懼,很有必要大家再一齊學習。
我就和孩子開始互動起來:“平時老師經(jīng)常見有些孩子的牙變黑,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老師是平時不刷牙造成的?!薄袄蠋熓浅蕴翘嗔恕!薄袄蠋熯€有,奶喝的太多,也會造成牙齒不好,變黑的?!焙⒆觽兤咦彀松嗟赜懻撝!澳堑粞赖臅r候怎樣辦?”我繼續(xù)問?!暗粞朗且獡Q牙了,我們不要害怕”,“掉的牙叫乳牙,長出的牙叫新牙,也叫恒牙,恒牙才結實。”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對換牙也有些了解。我夸獎說:“小朋友明白的還真多?!边@時,我再看夢鑫時,她臉上露出了笑容。
抓住孩子的年齡階段,適時教育孩子,讓他們了解更多的知識顯得尤為重要。這節(jié)互動課,增強了孩子們對換牙知識的了解,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緊張害怕了。
實習幼師觀察筆記 教育從愛開始【篇三】
小班的孩子剛入園,什么事情都隨自己的心愿,一不隨心,伸手去抓。以往他們在家中已經(jīng)習慣各種圖書、玩具都是自己的,沒有人與他們爭搶。而今到了幼兒園則不同,所有的玩具、圖書都要一起玩,一起看。因此產(chǎn)生了爭執(zhí),容易發(fā)生抓臉行為。為了避免或減少同樣的事情發(fā)生。我采取了一些教育方法,首先讓孩子懂得玩具是大家的,可以輪著玩或換著玩,讓孩子懂得謙讓的含義。其次,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小小手”讓孩子們說說手的用處,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我從正面去引導他們:“我們的小手真能干,它是一個小小魔術師,可以變各種小動物,我們的小手還會做許多事比如幫老師擺椅子,收玩具?!崩蠋熾m然這么說,但是遠遠還是由于曉彤和他搶玩具,把曉彤的臉給抓傷了,留下一道血痕。事后,我對遠遠說:“你看,曉彤的臉好看嗎?”“不好看”“讓別人給你把臉抓破,你愿意嗎?”“不愿意。”“以后還抓別人的臉嗎?”“不抓了?!薄⊥ㄟ^這次對遠遠,乃至全班的教育,這幾天抓臉現(xiàn)象明顯減少。同時希望我們的家長朋友經(jīng)常檢查孩子的指甲及時修剪。
早期閱讀從“分享”開始
-->
在許多家庭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兒童擁有許多玩具,可供他們閱讀的書籍則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為人父母者認為孩子還太小,不認識漢字,不可能進行閱讀活動,也就沒有必要浪費錢財購買圖書。但是,兒童的閱讀活動必須在入小學以后,像家長那樣正襟危坐于書桌前,手捧書本一本正經(jīng)地進行嗎?對于兒童而言,一定要先認識漢字,才能進行閱讀嗎?閱讀活動是一種只要認識了漢字,不需要學習、實踐就可以自然而然掌握的技能嗎?兒童對閱讀的興趣、態(tài)度、向往和成就,是在某一天內(nèi)突然獲得的嗎?
我們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后認為,人們對于兒童的閱讀活動普遍存在誤解,也正是由于相應的教育措施不得當,往往錯過了許多教育良機,這在很大程度上延遲甚至阻礙了兒童閱讀能力的獲得和發(fā)展。那么,對兒童而言,究竟什么是閱讀?兒童的閱讀活動究竟從什么時候開始好?家長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兒童閱讀活動的出現(xiàn),并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呢?
一、什么是早期閱讀
一提到早期閱讀,很多家長就會想到提前識字。但是,對于幼兒來說,閱讀絕非單純地識字讀書。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嬰幼兒憑借色彩、圖像、父母的語言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畫為主的嬰幼兒讀物的所有活動都是閱讀活動。也就是說,對于年幼的兒童來說,只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算作閱讀——
剛剛滿月的孩子,抓著一本書,咿咿呀呀地玩著,甚至在撕書……是一種閱讀。
媽媽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翻著一本圖書,對孩子說:“寶寶,你看,這是一只小狗。”孩子卻只顧著自己用小手拍圖畫書,拍得越重越開心……是一種閱讀。
看見大人坐在沙發(fā)上看報紙,孩子也拿起報紙,學著大人的樣子,裝模作樣地看,但報紙卻拿反了……是一種閱讀。
三歲的孩子與父母一起上街,看到自己認識的字,興奮地說:“媽媽,這是‘一’,這是‘兒’,我也認識……”,也是一種閱讀。
孩子假裝看得懂電話薄,拿著翻來覆去、煞有介事地閱讀,甚至口中念念有詞。發(fā)現(xiàn)其中有好多個“李”字出現(xiàn)。問媽媽:“這里怎么都是我的名字?”……還是一種閱讀。
事實上,人們通常所說的閱讀,指的是成年人看書一種行為習慣,而這種閱讀習慣需要經(jīng)過長期不斷地練習才能養(yǎng)成。在養(yǎng)成這個閱讀習慣之前,我們并不能說與正式閱讀有關的一些準備活動都不能算閱讀。因此,對于兒童來說,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
二、什么時候開始早期閱讀為宜
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chǎn)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fā)展關鍵期內(nèi),我們應及早地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一般來說,5、6個月的嬰兒,對待圖書就像對待其他東西一樣,會把書放在嘴里咬、用手又抓又拍,有時還把紙張撕碎。
9個月以后,嬰兒對書的興趣會使他想去動手翻書,便由于此時的小肌肉和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還沒有發(fā)展好,動作很粗魯,往往一把抓過好幾頁。他會看書,便可能把書拿顛倒,嘴里還會喃喃自語。在大人看來,與其說他是在讀書,不如說他是在玩書。
14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能夠看圖指物。比如,家長一邊用手指點大象,一邊告訴孩子?!斑@是大象?!弊尯⒆幼⒁獾酱笙蟮奶卣??!按笙蟮谋亲娱L又長?!比缓罅⒓匆蠛⒆又刚J大象:“告訴媽媽,哪一個是大象?”兒童能夠正確指認。
1歲半以后,孩子的語言開始進入飛速發(fā)展的飛躍階段。此時兒童已經(jīng)能夠說出圖上的東西。
有關研究表明,早期閱讀的起始時間以9個月到1歲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適當,孩子早期閱讀能力就可能較早出現(xiàn)。
三、如何進行早期閱讀
(一)選擇分享閱讀
如何開展兒童的早期閱讀,直接關系到兒童是否可以順利過渡到獨立閱讀。分享閱讀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早期閱讀方式。分享閱讀,有時也稱為“大書閱讀”,主要指在輕松、愉快的親密氣氛中,父母和孩子不以學習為目的共同閱讀一本書的類似游戲的活動。起初,以父母為兒童逐字朗讀為主,多次重復之后,隨著兒童對故事情節(jié)和語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兒童對閱讀活動的參與水平,使其在整個閱讀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最終過渡到兒童自己獨立閱讀。
分享閱讀是一種不以學習為主要目的的閱讀游戲活動,強調的是享受閱讀,兒童在不知不覺中欣然接受教育。與傳統(tǒng)的閱讀活動不同,分享閱讀很重視兒童自主的提問和主動參與。以往雖然家長會給孩子講各種各樣的故事,卻很少關注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看法。分享閱讀強調家長的引導和輔助作用,充分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強調分享閱讀中的“開放性”對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作用。當兒童懷著聽故事的輕松、好奇心情參與閱讀時,對于不理解的情節(jié)或概念,會馬上提出疑問,而家長結合兒童日常生活經(jīng)驗所給予的及時解答,是對兒童提問行為的一種積極反饋。在正式閱讀之前、之后以及閱讀過程中,家長和兒童可以隨時就故事所涉及的概念和內(nèi)容進行非正式的討論。對兒童而言,這也是一次和父母進行成功交流的有益社會實踐。這不僅可以促進兒童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增長知識,學會傾聽和理解別人的語言和觀點,嘗試組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疑問和立場,而且還可以在家長和兒童之間創(chuàng)設一種愉快、友好的溝通氛圍,增加兩個人之間的親密感。
新學期開始了
新學期開始了,新的任務又來臨了,面對著一個個幼兒們,我心里既興奮有苦惱,興奮的事這些幼兒們又帶給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意外跟驚喜,每個幼兒在這一學期都長大了不少,畢竟上中班了嘛。
在這開學期間,家長在送幼兒進入校園時,每個幼兒的臉上都露出了笑臉,我看見有他們是多么的想上學了,心里很欣慰,但讓我苦惱的事情又來了,害怕幼兒們受到傷害,害怕家長找麻煩,我心里很擔憂,多想把他們一個一個的看好保護好,現(xiàn)在我們逐漸進入學期時期,每個幼兒也都很投入進去,看到每個幼兒在不斷的進步,心里也是很自豪,面臨著新的學期新的面貌,我也在不斷的改善自己,讓自己變得不再那么不自信,只要變得足夠自信,才能不斷進取,只有自己不斷學習才能成長自我,幼兒們也隨之健康成長,現(xiàn)在中班的小朋友,自理能力也很好,吃飯,洗手,小便,穿衣服,都做得很棒,比起在小班的他們確實長進不少,甚至有的小朋友還主動幫我打掃衛(wèi)生,我很高興,新學期的幼兒讓我感慨不少。
自從我們班開始簽到,孩子們都不請假了!
不久前,小班開始實施自主簽到。一開始,我們在一張A3紙上設計了35個大方格,每個格子的左上角貼了一張孩子的照片。我告訴孩子們,每天早上來園,就選一張自己喜歡的貼畫貼在有自己照片的格子里,表示今天“我上幼兒園了”。孩子們很喜歡。為了激發(fā)他們對自主簽到持久的興趣,周五離園前,我們會請孩子們點數(shù)自己的貼畫,說一說自己這一周上了幾天幼兒園,最后把貼畫帶回家。沒想到,這樣一來,請假的孩子竟然減少了。
但是,我們也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一個格子貼貼畫簽到的方式也存在弊端。有的孩子簽到時一次貼兩張貼畫;有的孩子有時又會忘記簽到。每天誰多貼了,誰沒有貼,誰來了,誰沒來,做不到一目了然。為此,我們調整了簽到表。孩子們的照片從上到下按順序排成一列。星期一至星期五以不同圓點數(shù)的形式排成一行。行與列交匯的空格就是每天孩子們要簽到的位置。我們引導孩子們在自己的照片后面及對應的圓點下面貼上一張貼畫,表示“今天我來了”。小班孩子雖然大體知道1—5的序數(shù),但對于行和列的認知還有難度。我們逐步引導孩子們先找到“列”中自己照片的位置,然后找到“行”中星期幾的位置,在行與列垂直的交匯點,貼上喜歡的貼畫。這看似很難,但一天天照著做了,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也自然而然地簽對了。
“老師,早上好!”周三早晨,我剛到班,小浦就來了。問候完畢,小浦就拿著貼畫去簽到?!敖裉焓切瞧谌?,要簽在哪里呢?”小浦剛想把貼畫貼在兩個點(周二)那一列,聽到我的提醒,就用小手在自己照片那一行和三個點那一列比畫了一下,在正確的格子里貼上“汽車”,然后玩去了。
“老師,你來看,錯了,錯了!”我聞聲來到簽到處,看見小浦正撕掉小海貼在兩個圓點(周二)下面的貼紙,貼在了后面的格子里。貼好后,他放心地去吃早餐了。小浦用餐過程中,又有幾個孩子簽了到,他又去觀察他們的簽到情況,并報告:“老師,蕓蕓也貼錯了?!闭f著就動手撕蕓蕓的貼畫。是啊,不只是蕓蕓,還有其他幾個孩子也貼錯了。“小浦觀察得真仔細。小朋友們貼錯了貼畫,你幫忙重貼,但他們并不知道錯在哪里。不如你去告訴他們哪里錯了,讓他們自己重新簽到,好嗎?”我對小浦說。“好的,我去叫他們過來。”小浦叫來幾個簽錯位置的孩子,橫豎比畫著告訴他們錯在哪里,應當怎樣貼,看到他們貼對了,小浦才放心地玩去了。
周二,幼兒園組織了“親子春游”活動,因為孩子們都是直接從幼兒園操場上車出發(fā)的,所以班級的簽到板上周二一列應該空著,今天簽到時應該直接簽周三。盡管一再提醒,許多孩子還是習慣一格接著一格地貼貼畫,那些簽對的孩子忙去糾正。
周四早上,小浦和幾個孩子又忙開了,因為還有人把貼畫貼在周二那一列。浩浩等幾個孩子則在周二與周四的位置都貼了貼畫,這讓小浦等幾個孩子很不解,一定要讓他們把周二的撕掉。
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他們很難理解,但簽到表讓時間具象化了。看到簽到表上的小圓點,孩子們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幾。第一個來園的孩子在圓點下面貼上喜歡的貼畫,也會有成就感:我是第一名。早來的孩子也會點數(shù)一下今天的貼畫,算算自己是第幾名。后來的孩子看到今天那一列幾乎都貼滿了,就知道今天來晚了,明天要早點來。五個格子里都貼上了貼畫,說明在幼兒園的五天過去了?!袄蠋?,是不是明天就放假了?”有孩子問?!罢l告訴你的呀?”我反問。“我的簽到板上已經(jīng)貼滿貼畫了呀!”孩子滿臉自信地回答。
“老師,明明怎么還沒有來?”“明明感冒了,他兩天沒來了。”“那我要去看看他!”以前,班上有人缺勤,孩子們并不太在意?,F(xiàn)在,孩子們不但樂于自己簽到,還對別人的簽到感興趣。簽完到,還趴在簽到板那里看,誰的照片后面沒有貼畫,就知道誰沒有來。遇到有孩子生病在家休息的情況,老師就打個電話詢問病情,孩子們也會互致問候。
幼兒園里的游戲和生活有著獨特的價值。自主簽到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在行動中收獲了很多經(jīng)驗,教師也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f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