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長教子經驗——關于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08-08 家長教育筆記 家長教育讀書筆記 關于小班教育筆記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每個父母的心態(tài)不同,環(huán)境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所以對孩子的要求和教育也不同,作為我個人而言,我們這一代,既為人父母也為人子女,所以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做好子女才能做好父母。

百善孝為先,我想作為子女最基本的就是要孝順,不然孩子以后就是你的翻版,所以以身作責很重要,比如,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把好吃的東西或父母喜歡吃的東西留給父母吃,把好吃的夾到父母的碗里;給父母買衣服;父母累的時候,偶爾給父母按摩,揉揉肩捶捶背等等,這些看似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有時候也要講究技巧,比如給父母按摩的時候讓孩子一起來參與,并告訴她們一些簡單的道理:奶奶很辛苦,幫我們做了這么多的事情,一定孝順奶奶哦,以后長大了要幫奶奶做什么呢?呵呵,然后她們就會把平時你為父母做的事情說出來,以后她們也要這么做!這就是細節(jié)吧

關于學習,現在孩子還小,更多的是興趣,她喜歡什么讓她自己去發(fā)揮,其實有時候喜歡“搗亂”也是一種聰明的體現,比如她喜歡把玩具和其他的一些物品拆散,也是需要花腦筋的,只要不造成什么大的影響,基本讓她隨便發(fā)揮,這是她對物品的研究和一種愛好!

關于行為,小孩對什么都好奇,但是她不會分辨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常常喜歡把別人的或者學校的東西帶回家據為己有,類似這樣的行為的話一定很慎重并且很嚴肅的告訴她這種行為的后果,需要她立即改正,比如,她如果把學校的東西帶回來了,我會告訴她這是學校的東西,是大家的不是你個人的,需要把東西還回去,不然就是小偷了,老師和同學知道了都不喜歡你,以后長大了還會被警察抓走的哦!大人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的行為,這個事情可不能馬虎,說到了就一定做到,你需要配合她一起把東西還回去,并且只要讓老師知道就行了,不能讓她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會讓她心里有壓力或者有陰影的!

用心發(fā)現,肯定自己的孩子,當她完成一件你交個她的任務或者發(fā)現她做得比較好的事情時,一定要表揚她,然后問問她這個事情你是怎么完成的呢?這個主要是讓她能夠體驗和回味成功的感覺,父母是關注她和關心她的。當然了,孩子的優(yōu)點其實很多很多,做父母的一定要常常用心去觀察孩子的行為,你會發(fā)現她真的很神奇,常常會出乎我們大人意料,用心發(fā)現她的優(yōu)點,肯定她的優(yōu)點,日積月累,你會發(fā)現孩子是朝著你肯定的方向去發(fā)展的!(bmrbh.COM 筆墨評語網)

關于批評,是人都會犯錯誤,更何況是個孩子,她常常搗亂,常常給我們增添很多麻煩:打爛杯子、搞臟衣服、貪玩、不小心弄疼你等等,這個時候孩子本來就很內疚很害怕了,如果我們大人再狠狠的罵她或者揍她,這樣無疑會給她幼小的心靈增加壓力和恐懼,長此以往可能會形成一種比較消極的性格和心理!試想,我們是否也常?;蛘咴浄高^類似的錯誤呢,包容和理解加引導,我想是最合適的了,告訴她以后小心點注意點就夠了,畢竟她也不是故意的!

我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都把孩子當成寶貝,但是我的原則是:愛,但不溺愛;包容,但不縱容;欣賞,但不重賞;健康的身體和心靈才是最重要的!讓她有一個屬于她的童年,讓她有屬于她的快樂,讓她發(fā)揮她的優(yōu)點。。。。。。小三班潘李秀園家長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


輕聲教育,自有好處

1. 緩和你的怒氣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fā)現你會變得稍微冷靜、理智一些,最起碼不會讓你更加憤怒。

2. 給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學者說,你說話的聲調高低,跟你傳達給別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當你說話柔和時,孩子就能感覺到你的信任!

事實就是這么神奇,比如:當孩子手拿香蕉皮準備扔時,你一句怒吼“別扔地上!”這時候,其實你在內心是默認孩子會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認真、輕聲地說一句“寶寶,放垃圾桶里吧!”這時候你是默認孩子會放到垃圾桶里的。關鍵是,你語氣中傳達出的這種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覺得到。

3. 減少孩子對你的害怕、抵觸

當孩子犯錯時,你憤怒地大吼大叫,結果無非兩種:

孩子被你嚇住了,滿腦子的恐懼感,根本沒心思去思考為什么錯了,只盼著你趕快結束訓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擊你,也不考慮錯在哪了,只想著如何跟你對著干。

但是,當你語調平靜、嚴肅、稍低一些跟孩子談話時,你會在孩子眼里變得“不怒自威”,孩子對你也就沒有那么多的恐懼和抵觸,這時候你再跟孩子講道理、辯對錯,效果就會好很多。

如何做到“輕聲教育”

1. 壓低音調、降低語速

壓低聲調,有助于壓制你的怒火;而放慢語速,則有助于你邊說話邊思考。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批評顯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們往往又很后悔,畢竟孩子還小,犯錯誤是正常的。其實,我們根本沒那么生氣,只是需要幾秒鐘調整一下自己而已。

2. 指出錯誤,同時表明期望

孩子犯錯的時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傳達給孩子,并提醒他犯錯的后果,而不是單純地吼孩子。

3. 減少易怒、沖動情緒

當你發(fā)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交流

當你發(fā)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

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說說就能有的,這需要健康的愛好、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做鋪墊。一個常讀書、勤運動的媽媽,內心更陽光開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良好溝通。

跟孩子小聲說話,降下的不止是聲調,還有那顆浮躁的心。

家長教子經驗:教育女兒經驗談


其實任何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在家里、在學校、在社會上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賞識。希望她快樂的生活,所以每個家庭都有許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經驗。我也介紹一下我在教育女兒方面的一點點經驗。

一、保持家庭和諧、讓孩子享受快樂。

作為家長,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的那刻,我們就暗下決心,不管孩子的將來如何,最起碼我們一定要努力讓孩子成為快樂的人??鞓肥莾和诔砷L過程中學習好、生活好的前提。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她的照片上給了她一句祝福:快樂成長、快樂生活。所以我們盡量給她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快樂的家庭環(huán)境。從來不大罵、體罰孩子,即使在她做錯事的時候,也很少向她發(fā)脾氣,我們會和她談心,告訴她事情的好壞。以教育的方法教育孩子。如:第一次給孩子買玩具,玩一次就摔壞了,我們就給她再買一個,同時告訴她,如果不愛惜自己的東西,下次只能隔很長的時間在給她買。這樣孩子就知道了要愛惜東西。隨便摔壞是要接受懲罰的。

二、注意孩子性格的培養(yǎng)。

我的女兒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于在外人面前表現自己,因此我必須設法培養(yǎng)和鍛煉她。所以只要我們外出、我們都會帶上她,讓她接觸各種大小場合。有時孩子不愿去,我都會和她商量。說服她。

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我們深深的懂得,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能使孩子受益終身。要培養(yǎng)孩子愛學習的習慣,就要積極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比如;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增強她的閱讀興趣,開闊視野,啟迪心態(tài)。

四、培養(yǎng)孩子競爭意識,加強自信。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貪玩的天性。我的措施是加入她,和她一起玩。無論是玩什么游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yǎng)的目的。簡而言之,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她沒有明顯的幫助,千萬不要輕易的反對,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如何“順風扯旗”。

五、完善自我,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1、對孩子許下的承諾一定要兌現。

2、要求孩子少看或不看電視的時候,自己首先不看。

3、工作、家務之余,多讀書。

4、當家長在孩子面前做錯事的時候,主動向孩子道歉。

其實每個家庭對孩子都有獨特、新穎的教育方法。說實在的話,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學者說:“世界最難事之,就是教育還孩子”它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對女兒的教育,我們有時有苦惱的時候,因為孩子的一天天長大,開始對周圍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因此我們特別注意培養(yǎng)她的自信、自立。同時也告訴她要有集體意識和互助意識。

以上只是我作為一名年輕家長的不成熟的教育方法。望大家指導,給予我更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經驗。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分享


分享者一:改變自己的習慣,做一個勤勞,愛讀書的父母。

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恒大一部分是受父母的影響,是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小編的父親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對小編的影響很大。我們家甚至單獨清出來一個房間給我爸放書。雖然其中不乏有小說,關于奇異怪談的書,但讓我養(yǎng)成了對書很感興趣,愿意花時間讀書的人,而且小編最喜歡的還是讀紙質書。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如何讓孩子將讀書作為自己的一個習慣呢?首先自己得有一個固定的讀書時間。言傳身教,永遠比紙上談兵更有效。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晚飯后,丈夫看報,媽媽看小說,小孩讀圖書,然后交流讀書心得。也可以讓孩子給自己講講圖書上的故事。由于形成了習慣,孩子就會找著媽媽說“媽媽,我們一起看書?!?/p>

在孩子眼里,習慣了就成自然了,一天不看書就會覺得差了點什么。

分享者二:讓孩子體會到后果

我有個朋友,一次帶著孩子到黑龍江住,到了住的地方,氣溫降低了,她把孩子的衣服準備好了,可是孩子沒來的及穿上,就去吃飯。結果只穿著短袖的他凍得只打冷顫。這時候我朋友才拿出來衣服給孩子穿上。我知道她是想讓孩子知道后果是什么樣的。下一回他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包辦代替型父母,什么事都會提前幫孩子安排得好好的,孩子根本沒有選擇權。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會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處理,只知道一味尋求父母的幫助。所以孩子的獨立性應當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

分享者三:讓孩子懂得分享

我朋友的寶寶才剛剛三歲,她從一歲半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學會分享。吃蘋果時,她們一人吃幾片;糖果先給她父母挑;喝酸奶,她們一人一瓶。一開始,和寶寶分吃的一直有點于心不忍,時間長了,我朋友習慣了,孩子也習慣了。有吃的有喝的總會先問問他媽媽。

很多父母好東西總想著留給孩子吃。自己舍不得吃,小編爸爸也覺得水往下流,父母的東西就應該留給下一代,還曾經搞得我有一段時間很不懂禮貌,直到被我閨蜜說破。小編的爸爸是個典型代表,對孩子過度溺愛,容易培養(yǎng)出自私的孩子,處處只知道為自己著想,還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即使在很小的時候也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懂得感恩,這樣才能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并且養(yǎng)成喜歡幫助別人的習慣。

家長對孩子教育經驗


兒育女從來都不是簡略的事,常言道:養(yǎng)兒100歲長憂99。除了愛心,時間,職責,耐性,還有金錢。

初為人爸爸媽媽的我們,經歷匱乏(人生經歷豐富不等于懂得育兒),唯有邊學邊做,多參閱書本及他人心得,傍邊肯定會有一些啟示。我是一個六歲多男孩子的媽媽,以下是共享我的一些育兒心﹕我不會跟小朋友斗氣,也不會打罵,盡量不要令他哭,由于這樣他的脾氣會變差作出指示時,只要用堅決、清晰、平靜的口氣慢慢地說﹕『你要靜!』,總好過怒喝一聲﹕『唔好嘈!』這會令小朋友好驚,因他們的心靈很軟弱。玩具是小朋友的學具。時間是自己偷出來的,沒有人不忙我國人最衰,說不要贊孩子太多,這種說法是過錯的,我徹底對立。我經常贊孩子﹕『做得好!』、『寫字寫得好!』。

「要孩子變得聰明和富構思,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爸爸媽媽給他許多愛,令他變得自信、有好奇心;一是生于破碎家庭,為求生存而要不斷動腦筋。」我不會以后者作為教子之道?!噶钚∨笥迅吲d,擁有幸福的幼年是很重要的。

要有一個安穩(wěn)的家庭,不要單親,和太太要盡量和諧?!刮鞣饺俗⒅嘏囵B(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從小讓孩子作主。二人在子女5歲開端給予零用錢,要他們把零用錢分紅3份,別離用來儲蓄、花費和捐贈,至于比例怎么,則自行決定。讀書為掙錢太短視,他們也接受不了香港人太側重成果、讀書為掙錢的心態(tài)?!溉巳说牟鸥刹煌⒆泳拖褚豢弥参铮行┣锾扉_花,有些四季也開花,需求的陽光、泥土都不同,爸爸媽媽不能決定孩子是什么花,而是要找出他是什么花,然后去培養(yǎng),若他是菊花,你不能要他做玫瑰。

要了解孩子,找出他的學習形式,有些人用耳來學習、有些人用眼睛,像我的大兒子便要『郁身郁勢』、『眈天望地』才干完成功課。曩昔幾年政府推廣全人教育,投進許多資源在教育上,按理應比過往的成果更好,年青人應更剛強,更全面,更有才能面臨各種應戰(zhàn)。

但現實卻相反,這一年來不時從報章雜志上見到許多政府高檔政務官、紀律部隊人員、醫(yī)生等有成果的明日之星自殺的報導令人很痛心。還有許多個案相同也令人困擾:年青人自閉、郁悶的個案多了許多,許多畢業(yè)生不能適應社會,一遇到波折就徹底潰散。

我們的社會、教育終究呈現了甚么問題?我一向認為,教育是為學生將來的生計做準備。但以上個案卻未有好好地做好這件事,一些在學校十分優(yōu)異的同學,一出來社會或在日子實踐中居然敗得烏煙瘴氣﹗我的反思是:1.要加強教育學生的競賽性,要在課程上參加許多備戰(zhàn)的元素,如:1、強化中文,普通話及各言語才能練習。2.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職責心,培養(yǎng)他們堅毅的性格,要令他們對周圍的人、對爸爸媽媽盡責,要子女不敢去死,即便怎么辛苦都要活下去﹗應怎么做?要自小做起,自己的事自己要面臨,而家長要配合。

做爸爸媽媽的應自小教育子女需求共享、承當,例如教子女要把自己最愛吃的雞肶讓我們一同共享3.有家長常對子女講:阿女你讀書很辛苦,教師給咁多功課你做想要命咩﹗其實日子在香港,每天有工作,很繁忙才是功德,君不見在"沙士"時期,百業(yè)蕭條,許多人無事做,那才可怕呢﹗現在能夠有事做,能夠學習應該很感恩才是呢!4.身教。小朋友自小很聰明,時間會留心家長的言行,日子細節(jié),大人應一馬當先,父親是子女的典范,母親是子女的偶像,要注重親子,多些與孩子共處。

關于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經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促使家庭教育成功的經驗又有哪些呢?相關的內容信息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我們來看看。

1、不斷補充育兒知識

初為人父人母,面對新生的寶貝,很多爸爸媽媽一臉茫然,甚至有些手足無措。隨著寶貝一天天長大,各種各樣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可以通過向過來人請教,閱讀各種育兒書刊或參加各種父母培訓班、研討會來提高自己的育兒能力和技巧,這是成功養(yǎng)育聰慧寶貝的必需途徑之一。值得提醒的是,補充育兒知識不僅僅是媽媽的責任,也是爸爸的責任。因此,爸爸也要利用各種機會提高自己的育兒技能。

2、學會傾聽

寶貝為什么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的事情呢?他們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很多父母常常因不了解寶貝的想法,不能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而苦惱。掌握寶貝的脾氣秉性,增進與他們溝通的技巧,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莫過于傾聽。比如,當寶貝向你表達強烈的感受,如生氣和沮喪時,認真地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會幫助他們盡快擺脫所面臨的困境。

3、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

許多父母認為,寶貝小的時候對周圍的事物沒有什么感受,即使講給他們聽,他們也聽不懂或不明白。因此,向寶貝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件類似對牛彈琴的事情。研究表明,在寶貝面前表露父母的真實感受,可以給予寶貝更多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可鼓勵他談論更多自己的想法,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建議父母每天花一定的時間與寶貝交流,談談彼此在這一天的感受。無論快樂、悲傷還是沮喪,所有情感的表露都會對寶貝的心理發(fā)育產生積極的影響。

4、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寶貝

兒童教育專家曾經做了一項調查,調查對象是一些學齡前的寶貝。當調查者問道:“你最喜歡爸爸媽媽做什么”時,很多寶貝做出了如下的回答:“媽媽給我講故事?!薄鞍职指彝嫫で颉!薄皨寢尯桶职謳液托」芬黄鹕⒉??!薄皨寢尯臀乙黄甬嫯嫛!薄胺攀罴贂r帶我出去玩。”這充分說明了寶貝非常愿意跟父母在一起,跟父母在一起是寶貝一種正常而迫切的心理需求。研究表明,父母花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寶貝,可以幫助寶貝建立起自信心,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

5、永遠關心寶貝

無論寶貝年齡大小,乖巧與否,始終給予關心會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父母的愛,將來更加成熟地走向社會。在跟寶貝相處時,父母一定要避免跟寶貝說:“我不喜歡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交給警察叔叔。”雖然父母是開玩笑或是嚇唬寶貝,但寶貝不可能理解父母的真實心理,他們會把父母說的這一切都當真,并因此遭遇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

6、熱情而溫柔地擁抱寶貝

每天上班離家時,送寶貝到幼兒園時,回家見到寶貝時,和寶貝玩得十分開心時,當寶貝因為遇到困難而沮喪時……都要記得給寶貝一個熱情而溫柔的擁抱。

這會傳遞給寶貝一個信息:爸爸媽媽多么愛我!對寶貝來說,沒有比爸爸媽媽的愛更能增加安全感與自信心的了。

7、做好寶貝的第一任老師

寶貝天生具有模仿的能力,他們需要通過觀察父母怎么處理事情,來決定自己以什么樣的方式處理事情。因此,與其在寶貝犯錯誤時采取打罵等懲罰措施來改變他,不如在平時注重自己的言傳身教,給寶貝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來引導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打罵寶貝只能教他通過暴力來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并且會傳遞給寶貝這樣一種信息,打比他自己弱小的人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8、給寶貝足夠的自主權

從早上吃什么到出門穿什么,父母應允許寶貝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給寶貝一些選擇的自由,能鼓勵他們培養(yǎng)自主觀念,教他們如何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和得到希望的結果。另外,通過給寶貝選擇的自由,父母也能避免一些麻煩,如強迫寶貝做一些他們不愿意做的事,引起他們發(fā)脾氣。當然,父母也應該向寶貝說明,設立一些必要的合理限制僅僅是為了關心他們的安全,讓他們過得更加愉快。

9、給予寶貝盡可能多的鼓勵

明智的父母更傾向于忽略寶貝的缺點,尋找寶貝盡可能多的優(yōu)點來鼓勵他。因為,如果父母注意捕捉寶貝做得好的事情,然后加以表揚和鼓勵,這比寶貝做錯事時給他們提建議更能促使他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發(fā)展。

10、勇于向寶貝承認自己的錯誤

父母有時候在處理寶貝的事情上也會犯錯誤,比如,當寶貝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惹得父母一肚子氣的時候,父母對寶貝的懲罰就可能過度,甚至根本就不合適。事后,父母可能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又不想自食其言,把自己說過的話收回。其實,真正的好父母會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并且告訴寶貝這么做的理由:“我當時太生氣了,沒有冷靜地想清楚該怎么做?,F在我知道我這么做是不對的。好吧,我會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個事情?!备改高@樣的做法不僅不會降低父母在寶貝心目中的威信,相反會給寶貝樹立一個良好的知錯就改的好榜樣。

11、給寶貝經歷失敗的機會

寶貝的成長歸根到底是他自己的事,只有寶貝自己才是成長的主體。給寶貝從實踐中學習的機會,他才能真正長大。

從實踐中學習包括從成功的經驗中學習,更多地是從失敗的教訓中學習。因此,成功的父母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輩子不“摔跤”,更不會為了讓寶貝盡可能少經歷失敗而越俎代庖,凡事包辦代替。成功的父母會給予寶貝足夠的幫助、支持、鼓勵,也給予他必要的保護,但絕不會給予寶貝一個風調雨順的溫室。經歷失敗,才能培養(yǎng)寶貝頑強的毅力,經歷失敗,才能激起寶貝戰(zhàn)勝困難的雄心,經歷失敗,寶貝才能在失敗中找到成功的捷徑。因此,只有讓寶貝在失敗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磨練,他才能最終成為不怕失敗,勇敢拼搏的小勇士。

12、多與朋友交流育兒體會

許多實際的育兒問題,即便是育兒專家,他們也往往措手無策。但是一些父母的經驗之談往往能劍出偏鋒,十分有效地解決問題。正式或非正式的聚會場合,是父母相互交流并分享育兒經驗的好所在。有了寶貝以后,堅持定期參加一些已經為人父母的朋友間的聚會,是解決育兒問題,提高寶貝社交能力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每個人在養(yǎng)育寶貝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的育兒經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彼此交流往往能帶給父母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相關推薦

  •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 輕聲教育,自有好處 1.緩和你的怒氣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fā)...
    2020-12-19 閱讀全文
  • 家長教子經驗:教育女兒經驗談 其實任何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在家里、在學校、在社會上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賞識。希望她快樂的生活,所以每個家庭都有許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經驗。我也介紹一下我在教育女兒方面的一點點經驗。 一...
    2020-10-21 閱讀全文
  • 關于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分享 分享者一:改變自己的習慣,做一個勤勞,愛讀書的父母。 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恒大一部分是受父母的影響,是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小編的父親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對小編的影響很大。我們家甚至單獨清出來一個房...
    2020-12-16 閱讀全文
  • 家長對孩子教育經驗 兒育女從來都不是簡略的事,常言道:養(yǎng)兒100歲長憂99。除了愛心,時間,職責,耐性,還有金錢。 初為人爸爸媽媽的我們,經歷匱乏(人生經歷豐富不等于懂得育兒),唯有邊學邊做,多參閱書本及他人心得,傍邊肯...
    2020-12-14 閱讀全文
  • 關于家庭教育孩子成功經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促使家庭教育成功的經驗又有哪些呢?相關的內容信息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我們來看看。 1、不斷補充育兒知識 初為人父人母,面對新生的寶貝,很多爸爸媽媽一臉茫然,甚至有些手足...
    2020-09-30 閱讀全文

輕聲教育,自有好處 1.緩和你的怒氣 憤怒之下的你,心情惱得像一堆火,而你說話的聲調就像風,風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嘗試著忍一忍怒氣,壓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說話的聲調,你會發(fā)...

2020-12-19 閱讀全文

其實任何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在家里、在學校、在社會上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賞識。希望她快樂的生活,所以每個家庭都有許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經驗。我也介紹一下我在教育女兒方面的一點點經驗。 一...

2020-10-21 閱讀全文

分享者一:改變自己的習慣,做一個勤勞,愛讀書的父母。 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恒大一部分是受父母的影響,是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小編的父親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對小編的影響很大。我們家甚至單獨清出來一個房...

2020-12-16 閱讀全文

兒育女從來都不是簡略的事,常言道:養(yǎng)兒100歲長憂99。除了愛心,時間,職責,耐性,還有金錢。 初為人爸爸媽媽的我們,經歷匱乏(人生經歷豐富不等于懂得育兒),唯有邊學邊做,多參閱書本及他人心得,傍邊肯...

2020-12-14 閱讀全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促使家庭教育成功的經驗又有哪些呢?相關的內容信息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我們來看看。 1、不斷補充育兒知識 初為人父人母,面對新生的寶貝,很多爸爸媽媽一臉茫然,甚至有些手足...

2020-09-3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