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什么是早期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0-07-28 什么是教育筆記 幼兒園什么是游戲 什么是游戲幼兒園

早期教育是指幼兒從出生之日起所實行的適合年齡特點的教育。也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刺激引起孩子的反射活動,這就是幼兒的早期學習。

早期教育對于兒童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事實證明,早期教育是兒童發(fā)展的需要。嬰兒出生時大腦皮層的發(fā)育已達到可能形成條件反射的程度,就是說能接受來自各種感官的刺激。如辨別味道,感受音樂,用眼睛跟蹤物體。但這種能力只有在外界不同刺激下才能發(fā)展起來,更早的給予刺激

,可以加速先天潛在能力的早期表現(xiàn)。根據(jù)“用進廢退”的原理,不給予刺激和訓練,有的細胞活動能力就會降低,已形成的反射還會消失。兒童兩歲神經(jīng)纖維已發(fā)育很好,可以進行多種方式的聯(lián)系,三歲已形成網(wǎng)絡聯(lián)系,神經(jīng)纖維已髓鞘化。兩歲腦重已達成人三分之一,三歲達成人的四分之三,七歲達成人的百分之九十。這些都說明,早期教育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有三大重要意義:

(1)早期教育可以促進腦的發(fā)育,開發(fā)智力。

(2)早期教育能對小兒心理發(fā)展產(chǎn)生良好影響。尤其在出生后頭幾年,正常的社會環(huán)境和教育能使小兒的早期生活得到豐富多采的訓練,從而使孩子的情緒、情感、社群活動、語言反應、腦力思維等心理活動受到良好的影響。

(3)振興中華,實現(xiàn)四化需要眾多身心健康、有社會主義覺悟、有現(xiàn)代科學文化技術知識的專門人才,早期教育就是早出人才、多出人才的一個重要步驟,有深遠的社會意義。早期教育不僅可以造就超常兒童,更為實用的是可以使普通兒童更聰明。教育家們認為,凡是受過早期教育的兒童,智商可以增加幾十分。有人曾對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那些兒童的家庭情況作過分析,結果是,得最高分的那些孩子的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從孩子很小時就開始有意識地進行教育,即使孩子進了幼兒園,也不放任自流。可是得分最低的那些兒童家長,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即接受教育和發(fā)展智力的最佳時期。有些能力如果在嬰兒期沒有學到,以后再想學是比較困難的。美國有位心理學家曾做一項實驗,他從孤兒院挑選一批新生兒置于暗室,只給他們機械式的援助以保證存活,不給予任何社會刺激。實驗中發(fā)現(xiàn),起初,這些被試者在生理上和正常嬰兒差不多,隨后機能逐漸退化直至癡愚地步。由于社會輿論的譴責,此實驗停止了。但被試孩子只有少數(shù)恢復了正常,大多數(shù)雖經(jīng)多方努力,仍沒恢復人類的天性,造成終生癡傻。yjS21.Com

人腦生理學研究表明,腦的發(fā)育是驚人的。新生兒腦重只相當于成人腦重的1/3,但到了6、7歲時他的重量已接近成人。3歲時,人腦神經(jīng)細胞的發(fā)育已完成了70%~80%,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布魯姆認為,“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若以17歲達到100%;那么,4歲時就達到了50%,其余是以后達到的”。由此可見,對兒童進行早期教育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是什么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因此父母們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fā),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shù)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持多久。

有句名言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可惜的是真正領悟此話的真諦卻不容易,許多人到了中年以后,因身體不好而才悟其深刻含義?!敖】档谝弧钡牡览黼m易懂,做起來卻不容易。革命需要身體,賺錢需要身體,娛樂需要身體,過日子也需要身體。本錢是要投入的,不論做任何事都需要把身體這個本錢投進去。若要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發(fā)育和人才成長的規(guī)律來看,兒童的早期教育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shù)?。試想,若一味地只強調(diào)智力開發(fā)和閱讀識字,就可能導致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自然“生態(tài)平衡”錯位。沒有強壯的體能,如何承擔日后的學業(yè)和事業(yè)。

從生理發(fā)育上看,孩子1~7歲時期是身體和大腦發(fā)育最快時期,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氧氣和活動量。因此讓孩子多自由活動,偶爾搞得“渾身是汗”、“一身烏黑”也無妨。冬天適當凍一凍,夏天適當熬一熬,也許對孩子的鍵康會積累一筆財富。

早期教育要重視良好性格、優(yōu)秀的非智力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在家庭生活的瑣事中,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如孩子跌倒了,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冒雨送孩子上幼兒園等。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分外絢麗的花朵。因此,早期教育首要的不僅僅是智力開發(fā),同時應重視體質(zhì)的鍛煉,身體的鍵康,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

早期教育:零歲教育要做些什么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零歲教育要做些什么,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現(xiàn)在,零歲教育開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爸爸媽媽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成長,生怕錯過了孩子的關鍵期。但是如今各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爸爸媽媽都不知道選擇哪一種,也不知道怎樣才能實施正確有效的零歲教育。

事實上,年輕的爸爸媽媽可以放輕松。雖然,零歲教育對人的成長幫助很大,可是我們并非教育家,過度的緊張會讓我們變得手忙腳亂。怎么樣才可以讓教育變得簡單,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零歲教育

零歲教育,主要是從出生到1歲進行的教育,但我更傾向于“無限接近零歲的教育”這一說法。因為胎兒還在媽媽肚子里面的時候就能夠接受不同的信息,孩子出生后就已經(jīng)有著不同的個性。

教育不是始于出生那一刻,懷孕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所以,零歲教育應該涵蓋出生之前(懷孕期間)和之后(1歲以前)的這一段時間。

零歲教育,教什么

不可否認,很多爸爸媽媽想要進行早期教育無非是想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的確,注重知識和技能的早期教育可以讓孩子的智力得到開發(fā),許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也是這樣成長的,像是莫扎特,貝多芬。可是,我們也應該知道,這些接受特別教育的孩子,雖然有著非常驚人成績,可是也會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

這些才華橫溢的偉人,他們的人生既有常人所難以想象的豐富多彩和美滿幸福,也有著非常多的精神磨難。以莫扎特為例,他身染重病,在父親死后,生活窘迫,最后在妄想和憂郁中英華早逝。貝多芬嗜酒成性,52歲得了黃疸,53歲吐血,4年后就離開了人世。

所以,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能夠造就天才,可是如果缺少心性和人品的培養(yǎng),也無法獲得幸福。因此,零歲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智商,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心性和人品,其實通俗地講就是“心靈教育”

孩子的“特殊能力”

說到心靈教育,很多人覺得它很空泛。因為每個孩子都具有“類型認識”這種“特殊能力”。

爸爸媽媽可能會發(fā)現(xiàn):寶寶才出生幾天就已經(jīng)能夠辨別出媽媽的聲音,記住媽媽的樣子。幼小的孩子還不認識字,有時候在看到"coca cola"的招牌時能說出那是可口可樂。是不是覺得非常神奇?

主要是由于嬰兒和幼小的孩子都有著原封不動接受影像的“特殊能力”,孩子有著這方面的"特殊能力"是因為孩子和大人的認識方式是不一樣的。嬰兒認識媽媽除了看媽媽的樣子,還能夠通過母親身上的氣味、聲音、摟抱方式和姿勢等綜合性的感受來得知。

成人看到“coca cola”的招牌時,是因為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然后一個個字母拼成一個單詞,而幼小的孩子是將招牌上的字體作為一個整體去看,知道這個樣子的東西就代表著“可口可樂"。所以孩子是把事物看做一個整體的。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類型教育理論”,“類型”一詞來自英文“pattern”,嬰兒通過“類型”在認識文字的同時還能夠認識無形的東西和抽象的事項。比如,媽媽讓孩子說謝謝的時候,孩子是把“謝謝”所包含的禮貌行為、氛圍以及語言和表情等所有的內(nèi)容作為一個類型去認識的。

如果爸爸媽媽能夠把這種類型認識的積累稱作教育的話,教育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讓寶寶從小學會愛

正因為孩子具有“類型認識”這種“特殊能力”,因此想要讓寶寶知道一件事物,只需要展示在寶寶面前就可以了。比方說愛,寶寶從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家人之間充滿愛意、互相關心、互相體諒;出生以后,爸爸媽媽對寶寶也非常好。

這樣,嬰兒就可以通過“類型認識”很容易地感受到家人的愛,雖然現(xiàn)在還不能十分理解,可是在以后學到這個字的時候,他就明白什么叫做愛,并通過自己切身的感受去深深理解它。這時候,他對愛的理解不僅僅是字面的抽象理解上,就變成了能力。

要是孩子的嬰兒階段沒有感受到愛,就算孩子長大了也很難真正理解“愛”。

讓寶寶成為像你那樣的人

爸爸媽媽都會想孩子以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對孩子會有期待。但是,要讓這個期望變?yōu)楝F(xiàn)實,不能僅僅是靠說。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人的能力、個性和愛好不是與生俱來的,如果孩子在一個充滿愛心的家庭,父母之間相互體諒、尊重老人,就算不特意去教孩子,孩子也會充滿愛心。等嬰兒長大以后,父母的行為方式就會再現(xiàn)在孩子身上,孩子也會變成一個溫柔善解人意的人。

所以,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自己要先做出榜樣。

締造獨一無二的零歲教育

你是不是還是有些迷茫?我想答案已經(jīng)很明顯。每個爸爸媽媽都有著不一樣的性格,每個家庭都能給予孩子不同的類型,所以,只要用心出發(fā),就能教育好孩子。

什么是家庭教育?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監(jiān)護人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即監(jiān)護人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親戚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準確而言,家庭教育概念如下: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為視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長和品格為導向,著手于孩子問題行為的辨識與校正,為孩子的生長經(jīng)歷賦予正向感知與信念,同時針對性提升孩子的各項能力與素質(zhì)(即綜合能力),最終達到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教育過程。

家庭教育的范圍始于胎教,終于終生!

2:家庭教育,監(jiān)護人可以體罰孩子嗎?

從法律上說是不行的。

但我們是一個流行傳統(tǒng)文化,崇尚禮儀廉孝的民族。

從傳統(tǒng)意義與現(xiàn)實需要來說,如果孩子行為觸即底限與原則,可以體罰。比如經(jīng)常坐地打滾,蠻不講理,偷東西等違法行為等等。每位家長要明確底限。

注:體罰不是冷暴力,不是辱罵,不是棍棒出孝子。望子成龍的心情,在孩子的理解中就是壓力。所以監(jiān)護人應該就事論事,不要參雜其它無關的言詞。

調(diào)查中,經(jīng)常聽到某些家長把工作生活的不易,發(fā)泄到孩子身上。負能量滿滿的。比如,我怎么養(yǎng)了你這個沒用孩子?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你還不爭氣!

真實案例:一位22歲的孩子,現(xiàn)在性格孤僻,只有2個朋友而且都是老實人,他解釋:因為其它人都很虛偽!他非常恨當初的老師和父母。據(jù)回憶,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成績非常好。到了二年級換了一個“嫌貧愛富”的老師,總是對他冷嘲熱諷,最后導致厭學,成績一落千丈。家長由于不懂家庭教育,看到孩子成績差就罵。孩子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你怎么不去死”?

3:家庭教育,監(jiān)護人應該注意什么?

(1)錯誤的贊美,導致孩子自以為是。分清楚什么是鼓勵,什么是贊美,什么是炫耀。

一切平常心就好,可以贊美孩子的品行和行為,但不要贊美孩子的天賦。

不要在別人面前“過多”的贊美自己孩子,也不要在自己孩子面前“過多”的提別人家的孩子。前者是炫耀,后者是壓力。

(2)窮養(yǎng)誤區(qū)。現(xiàn)在很多家庭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他們相信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然后刻意讓孩子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艱苦的家庭中。其實這句話只是個例,不能適用所有孩子。孰不知,這種誤區(qū)會讓孩子從小缺少自信,缺少依靠,缺少被保護的感覺??梢宰尯⒆芋w驗“窮”的感覺,但不要長期生活的“窮”的環(huán)境中。

(3)富養(yǎng)誤區(qū)。這類家長相信的是另一句話“在窮不能窮孩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自己本身是農(nóng)民,工人,卻要送孩子去一些私立學校。導致孩子被同學看不起。不是一個生活水平的人,聊不到一塊去。

有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去體驗一些“富”的世界。讓孩子有個目標,開闊一下視界。但不能長期生活在不對等的環(huán)境中,否則物極必反。

一句話,正常心態(tài),平常對待。不要太刻意去營造一種虛假的環(huán)境。同時富人不要大手大腳,窮人不要砸鍋賣鐵。生活水平保持在目及范圍內(nèi)的平均水平即可。

(4)幫孩子做事的誤區(qū)。筆者相信一句話“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家長可以給幫助,給支持,但不要替代!

有些家長為了孩子早點回家,就到學校幫孩子打掃衛(wèi)生。殊不知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依賴,變懶。

正確的做法是,孩子自己去打掃,如果孩子做得不對可以善意的指正。如果孩子要求你幫他一起掃,你回他一句話: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

PS:視角很重要。學會從孩子的視角理解孩子的世界。不要以為自己曾經(jīng)也是孩子,就相當然的認為自己很了解現(xiàn)在的孩子。

4:樹立家規(guī),制度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規(guī)被越來越多的人遺忘。孰不知,家無規(guī),而社會卻有制度。

你讓一個從小散養(yǎng)成性的孩子,突然走進充滿制度的學校,怎么可能快速適應?

假如適應期為一個月,你知道這一個月會發(fā)生什么事嗎?各種突如其來的約束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多大負擔嗎?如果學習落下一個月,后面靠自己追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家規(guī)”能更好管理類似家庭這種小單位的群體成員。

假如孩子范了錯,違反“家規(guī)”。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理有據(jù)。該怎么罰就怎么罰。是“家規(guī)”在懲罰,不是家長憑直覺和情感在懲罰。

“家規(guī)”一定要具備公平,公正的原則。

PS:"家規(guī)“只是制度,在孩子該表揚的時候,該鼓勵的時候,該自由的時候,想到得到愛的時候,不要吝嗇表達你的支持和愛。

小孩子的認知很簡單,你對他好,他就認為你是愛他的。

總結:不要過度寵愛,不要過度保護,不營造虛假環(huán)境,不要過度散養(yǎng)。凡事不要過度。孩子的事”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既然社會是有制度的,那么家庭也要有“家規(guī)”。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作為父母,就是一定要告誡女兒:

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后,父親給她寄錢。

“1200元夠不夠?”

女兒回答:“夠了。”

父親又說:“想買什么就買,別虧自己?!?/p>

女兒聽了,半天不作聲。

父親覺得奇怪:“怎么了?”

女兒說:“室友和我一樣,每月家里也是給1200元,但她生活質(zhì)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麥當勞……”

父親說:“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誤學習?!?/p>

“她沒有打工,是在談戀愛。

有一次她約會回來對我說,其實她不喜歡那個男生,只是喜歡他替自己買單而已。她還說我傻,可惜了這張臉,如果她有像我這樣漂亮的臉,根本不用向家里要錢?!?/p>

父親放下電話,立即給女兒打了1500元,回家又給女兒發(fā)了一封郵件:

“從這月起,我每月給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買零食。還有,如果你戀愛了就要告訴我。我每月再給你500元,作為戀愛經(jīng)費。請你一定要記住,每次約會,都不要忘了帶上自己的錢包。”

這位父親為什么要這么做?

因為他在給女兒灌輸一個生活底線——要有經(jīng)濟獨立能力?!敖?jīng)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jīng)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p>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給男孩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

有一個14歲的男孩,放學后看到書亭里有一本喜歡了很久的書,可是自己沒有那么多錢,于是就大著膽子把書藏進了懷里,誰知被剛轉身的老板發(fā)現(xiàn)了,老板把他扭送進了派出所,幾名警察輪流審問他,還打電話通知了孩子的父親。

很快,孩子的父親就趕到了。男孩低著頭,默默等待父親的責罵。

“我想,這一定是個誤會?!备赣H淡淡地開口了,“因為我非常了解我的兒子,他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一定十分喜歡這本書,只是因為沒有帶足錢,才這樣的。你們看這樣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錢買下這本書,這事就算結束了?!?然后,父親就掏出了錢包。男孩驚呆了,他看著父親,父親也看著他,眼里沒有責備,有的只是愛憐。

出了派出所,父親停下了腳步,他捧起孩子那張滿含羞愧與感動的臉說:

兒子,人這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犯錯誤。聽著,忘記它!不要讓它在你心里留下陰影,好好學習和生活,只要以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你依然是一個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說完,他鄭重地將這本書放到孩子手中。男孩控制不住地放聲大哭,父親慈愛地將他摟進了懷里。

男孩子的成長難免會犯錯,犯錯后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教育,受到社會過多負面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誤入歧途,陷入陰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陽光教育,教會孩子學會承擔,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一個陽光教育:冒險教育。

教育家理查德說得好:

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于墨守成規(guī),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chuàng)新。

第二個陽光教育:規(guī)則教育。

作家林曦講過一個教育故事:

孩子與同學打架,回家后大哭。

我問他:“你很委屈,很生氣嗎?”

孩子說:“嗯,我要報仇?!?/p>

我問他:“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電視里一樣,用劍刺他?!?/p>

“好,這樣很解氣,爸爸幫你準備一下?!?/p>

過了一會,我抱著衣服和被子下樓。

孩子一臉驚訝:“你怎么拿這么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會被帶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個月,所以要給你帶換洗衣服;如果用劍的話,就要呆很長時間,肯定得準備被子??!”

孩子紅著臉說:“真的會這樣嗎?”

我回答:“嗯,法律規(guī)定是這樣?!?/p>

“那我們算了吧?!?/p>

“可是,你不是很生氣嗎?”

“其實我也有錯,我不生氣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p>

在“冒險教育”的基礎上,必須得增加一個“規(guī)則教育”,

用規(guī)則來平衡冒險。

我特別喜歡這位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一想,這個最壞的結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試一試。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第三個陽光教育:挫折教育。

第四個陽光教育:獨立教育。

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shù)谝弧?/p>

如果不放手,不狠心,一直將孩子保護在羽翼之下,那么有朝一日當他們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時,將無所適從。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選擇讓孩子從小獨立,那是一種最明智的愛,苦盡甘來。

對于孩子的教育,要根據(jù)孩子的個性來。男孩和女孩在生活中會面臨不同的危險和挑戰(zhàn),父母能夠做的,不是為他們預知每一次風雨,而是教會他們在面對事情的時候,能以合適的方式去解決。

社會上常說窮養(yǎng)兒富養(yǎng)女,其實不然,窮養(yǎng)出來的男孩成長后也許很容易被物質(zhì)誘惑,而富養(yǎng)出來的女兒或許也會太天真。

最好的辦法,是根據(jù)孩子的特性引導孩子,對于女孩,告訴她們做事的極限,對于兒子,讓他們減少被影響同化的可能性,這才是我們對于孩子最需要教會的。

早期教育:給嬰兒播放什么音樂?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給嬰兒播放什么音樂?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很多媽媽在懷孕期間就開始刻意地去聽音樂,給胎兒實施胎教,這樣的氛圍會讓胎兒出生后性情比較溫和,而且智力開發(fā)的也會比較早。那么孩子出生后是否還需要聽音樂呢?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因為音樂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而且會促進其智力開發(fā),那么該播放什么樣的音樂呢?

一、為孩子播放胎教音樂,刺激孩子的記憶力

胎兒是有記憶的,當出生后聽到曾經(jīng)聽過的音樂會感覺很熟悉,并且會隨著音樂打節(jié)拍。父母可以在孩子洗澡、穿衣、睡覺前播放一些熟悉的曲子,讓孩子恢復記憶,然后逐漸增加新的曲目,反復播放或哼唱,這樣讓孩子在不斷熟悉中獲得記憶,刺激大腦發(fā)育。

二、逐漸從簡單曲目到復雜音樂

當孩子對熟悉的曲目慢慢了解了,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聽各種曲風的音樂,為孩子播放風格迥異的音樂是父母能給他的一份珍貴禮物,在各種音樂中,孩子必然會對某一類的曲風比較好感,這是可以根據(jù)他們的反應選擇他們較為喜歡的音樂。例如,莫扎特可能比莫特利·克魯?shù)囊魳犯転楹⒆咏邮?,這是由于音樂的譜寫往往與腦結構形式相聯(lián)系,經(jīng)典音樂就與腦電波十分吻合。不過,其他諸如巴赫和秘魯民間音樂,也被認為具有相同的效果。

三、開始讓孩子接觸一些樂器的純音樂

嬰幼兒還不會彈鋼琴、拉小提琴和吹單簧管,但還是應該在適當時候盡可能早時間,最有可能是6歲左右時將樂器交給他們。事實證明:早期聆聽音樂與接受音樂訓練將為他們以后學習音樂打下堅實基礎。一個置身魅力無窮的音樂中的孩子,就獲得日后學習樂器的基礎。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埃德溫·E·戈登發(fā)現(xiàn),嬰兒接受的音樂熏陶,如果時間和順序安排得當?shù)脑?,將會培養(yǎng)起孩子的音樂才能。適當時候為孩子播放音樂,在以后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

在給嬰兒播放音樂時,父母適當引導孩子輕哼、舞動、跳躍、打拍子,將表現(xiàn)音樂的活動引入孩子的生活中,并且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參與進來,通過玩耍嬉戲,孩子們會自然接受音樂,把音樂編進自己的玩耍以及與大人的游戲中。盡管他們的年齡還不適合進行正規(guī)的器樂訓練,但已經(jīng)到了音樂游戲的年齡,所以請廣泛地給孩子們聽音樂,唱歌,跳舞,吹口哨和哼小曲吧!

相關推薦

  • 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是什么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因此父母們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fā),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shù)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
    2021-04-12 閱讀全文
  • 早期教育:零歲教育要做些什么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零歲教育要做些什么,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現(xiàn)在,零歲教育開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爸爸媽媽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成長,生怕錯過了孩子的關鍵期。...
    2020-12-23 閱讀全文
  • 什么是家庭教育?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監(jiān)護人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即監(jiān)護人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
    2020-08-04 閱讀全文
  • “撫愛式”教育是什么? “撫愛式”教育是兒童性教育的第一個階段。這個時期兒童主要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理應承擔對孩子的性啟蒙職能。這個階段的性教育主要通過接觸、裸體、防止自慰行為幾個方面進行母子間的交流,...
    2021-12-23 閱讀全文
  • 最好的教育,是什么? 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作為父母,就是一定要告誡女兒: 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后,父親給...
    2020-12-26 閱讀全文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因此父母們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fā),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shù)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

2021-04-12 閱讀全文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零歲教育要做些什么,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現(xiàn)在,零歲教育開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爸爸媽媽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關注孩子的成長,生怕錯過了孩子的關鍵期。...

2020-12-23 閱讀全文

1: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監(jiān)護人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即監(jiān)護人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xiàn)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

2020-08-04 閱讀全文

“撫愛式”教育是兒童性教育的第一個階段。這個時期兒童主要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理應承擔對孩子的性啟蒙職能。這個階段的性教育主要通過接觸、裸體、防止自慰行為幾個方面進行母子間的交流,...

2021-12-23 閱讀全文

給女兒最好的保護是底線教育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作為父母,就是一定要告誡女兒: 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女兒考上大學后,父親給...

2020-12-2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