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育兒知識:請為孩子好好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0-07-24 教育孩子筆記 教育基礎知識筆記 教育知識與能力筆記

《十萬個為什么》,是曾經(jīng)陪伴不少孩子長大的科學“第一課”,近日,這套叢書的第六版問世。老牌優(yōu)秀讀物的再版,除了因為其經(jīng)典,也有不少新看點。

新版《十萬個為什么》,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全新的,在問答形式上也有所創(chuàng)新,不回避學界的爭議性話題,答案具有開放性。引人注目的是,編撰工作,有110余位兩院院士、7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各個學科的科學家與科普作家參與進來,這陣容頗有“大科學”的味道。yJs21.cOm

這樣一套圖書,小讀者拿到手上究竟會有何反響,引起了熱議。在我看來,無論是成年人“憶童年”的情感干擾,還是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信息獲取渠道改變的擔憂,圖書的生命力,關鍵還是看書本身的質(zhì)量。

如今,如何豐富孩子們的閱讀,到底要給少年兒童提供怎樣的讀物,似乎是教育、出版界和家長們的一個難題。雖然市面上的國產(chǎn)少兒圖書數(shù)量眾多,但真正能像《十萬個為什么》這樣經(jīng)得起考驗的,卻是鳳毛麟角。

翻看一些兒童讀物,從古詩詞集子里的連篇錯字,到大量充斥的粗制濫造的畫冊和所謂少兒科普,文不對題,內(nèi)容荒誕,令人哭笑不得的同時,又頗為無奈。優(yōu)秀少兒讀物稀缺,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一現(xiàn)狀的成因,除了國內(nèi)出版業(yè)整體的疲軟,長期以來,創(chuàng)作群體和社會對少兒圖書價值的低估,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偷懶攢書能有生存的空間,多少暴露出認識層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為孩子寫書,如同唱搖籃曲和講睡前故事,是簡單初級的工作,甚至稱不上像樣的創(chuàng)作。于作者來說,寫兒童讀物,體現(xiàn)不出或者并不需要多高水平,難以取得大的成就。在這樣的社會評價氛圍中,大概不會出現(xiàn)一位J.K.羅琳式的童話大師,因其締造的魔法世界而蜚聲海內(nèi)外。

事實上,新版《十萬個為什么》的編撰過程告訴我們,面向少年兒童的創(chuàng)作,是啟迪心靈的工程,恰恰需要堅實的基本功和高度巧妙的智慧,而優(yōu)秀少兒讀物的思想價值,絲毫不會打折扣。

以最大的誠意和踏實勤懇的努力,為孩子奉上精致的精神食糧,應該成為一種責任;讓孩子銘記一生的閱讀欣喜與感動,更是作者身為大人的自豪與榮譽。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知識:孩子脾氣不好怎么辦


孩子到了第一個逆反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xiàn)您說的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擔心,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他,便會順利渡過,這點是必須要明確的!同時,從您表述的情形看,孩子應該是被你們忽視了,可能您最近比較忙,和孩子溝通少,他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便會做出上述舉動,如果你和孩子陷入了沖突,這種沖突很容易就轉(zhuǎn)變成報復。你越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他就越是反抗你,你們倆就越感到受挫。一些孩子傾向于樂觀的看待人生,而另一些孩子則傾向于悲觀地看待人生。孩子可能會無意識的發(fā)現(xiàn),通過“鬧脾氣”或“找麻煩”能找到歸屬感并突出自己在家里的重要性。叛逆的孩子要的是父母如何合作,而不是施加權力。

那我們要怎么辦呢?以下是幾點小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反省你自己的行為。孩子對著干的對過分控制孩子的父母或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的直接反抗。

二、如果孩子好爭辯,他身邊也許有某個人在當他的陪練。如這個人是您,試著成為爭辯中最后說話的人(這比你想象中的要難,但請?zhí)魬?zhàn)一下)

三、試著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猜測一下孩子挑釁背后的原因。比如問孩子:“你生氣是不是因為我管你管得太多了?”“是不是因為媽媽忙著工作讓你覺得很受傷?”通常你可以猜到是什么讓孩子開始反叛。如果你猜測的正確,孩子會覺得獲得了認同和理解;如果你猜得不對,那么再試下。

四、任何時候只要有可能,給孩子一些選擇。比如問孩子:“你覺得你能自己過馬路,還是想讓我牽著你的手帶你過去?”“你想布置餐桌,還是把碟子拿到餐桌上等我來布置?”

五、有的孩子老是對著干直到他挨打才會安靜下來,這樣他就被訓練成要挨打才能安靜的孩子。不要打他,把這個叛逆的孩子抱到腿上。無論他怎么掙扎,別放開他,直到他安靜下來。對稍大的孩子說:“我不會打你,也不會以任何方式體罰你。我對以前采取的那些方式向你說抱歉,希望就此能改變我們之間的關系。你所做的讓媽媽不高興,但是我愛你,我想得到你的幫助停止我們之間的紛爭,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六、試著問孩子他要做什么,而不是告訴他去做什么。比如問:“你在過馬路之前要做些什么?”這常常會鼓勵孩子去思考,用他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而不是挑釁你給他的命令。

七、讓孩子知道你需要他的幫助,告訴他:“我將感謝你能給我的任何幫助?!边@樣能夠激發(fā)合作,而不是挑釁。

八、父母坦誠的態(tài)度也會奏效。記住用“我覺得......因為......我希望.....”這個句型。

九、注意別當“只會說‘不’的怪物”。每次當孩子問你問題或提出要求的時候,你是不是不加思索的就說“不”呢?你是不是一見到正學走路的孩子碰了不讓碰的東西就大聲說“不”呢?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要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法告訴他們可以做什么,而不是親身示范教他們?nèi)绾握f“不”。等他們長大一些,與孩子交流時要找到方法說“是”。

十、選擇你要堅持的事情,讓那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隨它去吧。問一問你自己,這個問題在這時候看起來對你很重要,可你會記住或者在意這事情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一年嗎?要促使孩子真正發(fā)生改變,你得花上很多精力去提前計劃,跟進發(fā)展直到最后完成,所以請不要浪費精力在不那么重要的問題上。

......

總之,孩子會明白當每個人都得到尊重的時候,合作遠比對抗更有效。他們會知道父母對他們所說的話是認真的,但也允許他們有所選擇并尊重他們恰當?shù)倪x擇。

育兒知識:給孩子頻繁的換環(huán)境好不好呢?


育兒知識:給孩子頻繁的換環(huán)境好不好呢?

從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因為條件有限,有些父母不得不讓孩子改變生活環(huán)境,但也有一些家長是有意讓孩子“鍛煉鍛煉”。

青青的寶寶今年4歲,可幾乎已經(jīng)是“資深旅行家”了。青青說,寶寶還在肚子里的時候,就帶著寶寶坐火車回老家待產(chǎn);寶寶降生后,又在兩個多月的時候坐火車去了趟奶奶家;3個多月的時候坐飛機回到廣州爸爸媽媽的家;然后從寶寶1歲到現(xiàn)在,幾乎都是這走走,那逛逛,奶奶家也住住,外婆家也住住。

青青覺得這樣沒什么不好:“小孩子多換換環(huán)境是好事,能見到更多人和事,從小體會不同的生活,我是刻意這樣鍛煉他的。”青青說:“現(xiàn)在的社會流動性多大?。〉葘殞氶L大了,說不定還要出國呢,到時候什么都不適應,就想著家里熟悉的環(huán)境哪行呢?我們希望從小就讓他提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p>

破壞孩子生活習慣容易造成心理混亂

小潔的家和婆婆家都在廣州,而娘家在湖北武漢。小潔的寶寶雖然已經(jīng)3歲了,但跟外公外婆還是比較陌生,所以小潔就讓寶寶回外婆家住了一陣子。

但是,寶寶回來后,小潔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本來好不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不吃零食的習慣,現(xiàn)在孩子回來后卻總是嚷著一定要吃零食才行。另外,小潔平時很少讓孩子看電視,可寶寶回來后開始喜歡賴在沙發(fā)上看電視了。小潔覺得比較煩:“好不容易給小孩養(yǎng)成的好習慣,這下全泡湯了。老人家也可能是好心,真沒辦法?!?/p>

對大人來說,換環(huán)境都是一件比較累的事情,需要時間去適應,對孩子來說就更是了,在采訪中,多數(shù)家長并不贊同頻繁給孩子換環(huán)境,“小小的孩子,老被折騰來折騰去的,孩子都不知道哪兒是自己的家了?!?/p>

孩子兩歲前最需要安全感

給寶寶頻繁換環(huán)境究竟好不好?新爸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教育專家給新爸媽們提出了建議。

心理學專家認為,父母是孩子法律意義上的監(jiān)護人,而另一方面,無論從遺傳學還是“后天影響論”的角度來說,父母都是養(yǎng)育孩子的最佳人選?!昂⒆臃浅P枰改傅臅r間其實并不多,而這種需要也正是對于親子感情的呼喚,陪伴寶寶一同成長,其中的歡樂與艱辛,會給父母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因此年輕的父母不要把孩子推給老人帶?!?/p>

兩歲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如果他在與父母生活的過程中不斷地確認“我是可愛的”,任何需要幫助和關注的時候都能得到積極的回應,就會建立“爸爸媽媽很愛我,我可以愛自己,也可以愛別人”的觀念。頻繁換環(huán)境和看護者,則可能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導致日后孩子沒有自信心,很難相信周圍的人。

另外,嬰幼兒對于環(huán)境的改變看似無所謂,其實是很敏感的。

偶爾給寶寶換換環(huán)境,可以給孩子大腦帶來新鮮感的刺激,有助于孩子智力成長。如果太頻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會造成隱患,如水土不服、乍冷乍暖等等,在心理上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不安定感。

為孩子找到“安全島”

對于迫不得已要將孩子寄養(yǎng)在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的新爸媽來說,想辦法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島”是一個權宜之計。

什么是“安全島”呢?據(jù)專家介紹,家長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一個長久陪伴型的玩具,對于女孩子來說,“安全島”可以是一個娃娃或毛絨玩具,對于男孩子來說,“安全島”可以是一個小彈弓,或者是任何喜歡的東西。這種玩具可以在孩子突然面臨新環(huán)境的時候給他以安全感。

保持固定生活習慣

雖然孩子有可能一段時期內(nèi)在一個地方生活,但如果家長能夠盡量讓孩子保持既有的生活習慣,可以減輕孩子對新環(huán)境的不適癥狀。如孩子平時用慣的小鬧鐘、小枕頭、小被子可隨身攜帶,這樣雖然“大環(huán)境”變了,小環(huán)境還是能給他一種一貫性的感覺。

教養(yǎng)方式達成一致

對于孩子來說,最忌諱的就是經(jīng)常更換教養(yǎng)者,如果一個人一種方法模式,就很容易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矛盾感。因此如果孩子迫不得已要到處住住,家長一定要就某些問題與家人達成一致,并堅決貫徹執(zhí)行。

總之,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成長。

育兒知識:讓孩子獨睡有哪些好處?


嘗試讓寶寶學會獨自睡覺,益處很多。

獨自睡,孩子就有足夠的空間翻身活動,并能夠盡可能地呼吸新鮮空氣,有助于生長發(fā)育;讓孩子適時與父母分床而獨睡一屋,有助于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并可促進心理成熟。獨睡能幫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養(yǎng)成自立生活的能力,促成孩子日后養(yǎng)成自愛、自律的性格,避免以后對父母的過度依賴。

此外,獨睡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孩子性識別障礙的風險。

如果居住環(huán)境不允許寶寶分房睡,甚至分床睡,那么家長也要做到和孩子分被睡。鼓勵寶寶自己鋪、疊小被子,自己入睡、起床,利用一切機會培養(yǎng)寶寶的獨立性。

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可暫時與孩子同睡,滿足其生理心理需要,也方便照顧孩子。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單獨睡

對媽媽的依戀是最原始的本能,孩子會舍不得離開媽媽。如果讓他獨睡,他就會感覺媽媽不喜歡自己了,會產(chǎn)生情感失落,造成情緒波動。

不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孩子的恐懼感就會增強。比如害怕黑暗,害怕孤獨,害怕動物,甚至害怕想象中的人和事物,這也是孩子特別拒絕獨睡的原因。

和孩子分床睡越早越好

孩子出生前就布置好嬰兒房,從嬰兒期就培養(yǎng)他單獨睡的習慣,省得日后經(jīng)歷被“改造”的艱難。

2~3歲時,孩子正值個性萌發(fā)的低幼期,自我意識一天天壯大,很多事都不喜歡別人干預。他們開始學習照顧自己,慢慢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此時,正是培養(yǎng)孩子從行為到心理獨立的好時機。

4~5歲時,孩子處于獨立意識“發(fā)達”期,性格特征初步顯現(xiàn),自立和自理的本領都大大增強。如若大人不給他自由的空間,讓他一味地依賴,壞習慣就會更加牢固。所以此時應該是孩子獨睡習慣的鞏固期,或培養(yǎng)獨睡習慣的搶工期。

愛心提示

*內(nèi)心能否獨立是嬰幼兒能否正確認識自我的一項重要指標。

*研究表明,孩子的獨立是從形式再到內(nèi)容的。所謂形式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孩子行為方式,而內(nèi)容則是孩子的內(nèi)心。

如何讓孩子順利習慣獨睡

獨立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爸爸媽媽應該積極引導孩子獨立入睡,從細微處培養(yǎng)其獨立性。一下子讓孩子自己睡小床,甚至獨自睡在一個小房間里,的確會讓他難以接受。父母應該采取合理的步驟,循序漸進,讓孩子逐漸適應。

一、習慣分床而睡。父母把孩子的小床放在大床旁邊,待睡著后再把他單獨放到小床上,

讓他逐漸習慣在自己的床上睡覺。

二、訓練獨自入睡。父母要給寶寶充分的愛撫,讓他感到安全和溫暖;給孩子講故事或欣賞舒緩的音樂,讓孩子平靜下來,然后他就會慢慢入睡。

三、適應獨睡一屋。給孩子布置一個溫馨別致、充滿童趣的“童話小屋”。墻上貼一些爸

爸媽媽的照片或者孩子喜歡的卡通圖片,孩子就會減少孤獨感和恐懼感,安然入睡。

要適時給孩子以鼓勵和贊揚,這樣既能保護孩子的安全依戀不失落,還能增強他獨睡的勇氣和信心。

養(yǎng)成好習慣有訣竅

可專門帶孩子到獨自睡覺的小朋友家去串門,當著孩子的面詢問小主人跟誰睡,得知小主人獨睡后要大加贊賞。在此基礎上,還可參觀小主人的房間和床,夸房間布置漂亮,小床柔軟舒服。

孩子會因此覺得能自己睡覺是件光榮的事,也開始希望有自己的房間和床。這時,媽媽再提議要他獨睡的時候,他就會欣然接受。

10月育兒知識:好孩子不是罰出來的


10月育兒知識:好孩子不是罰出來的

孩子的不當行為,往往是他們需要幫助的呼救信號,表示他們在睡眠、營養(yǎng)、放松、擁抱、親情、掌握和安全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懲罰只能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糟糕。如果你希望孩子有責任心,善于體諒他人,避免懲罰是最重要的原則。成年人的平和心態(tài)對孩子的影響遠遠超過對他們大呼小叫。即使孩子讓你忍無可忍,你也要保持克制。

在美國非常有影響的“平和式教養(yǎng)法”創(chuàng)始人勞拉·馬卡姆博士,在北京舉辦了“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大型公益講座,她的觀點十幾年來幫助了無數(shù)家庭,贏得滿場觀眾強烈的共鳴。

不要打屁股、不要打耳光

“當你在氣頭上的時候,要避免行動?!眲诶f,你生氣的時候,是把孩子當成假想敵人在對待,于是采取的戰(zhàn)術要么是戰(zhàn)斗,要么是逃走,要么就是面對面僵持在那兒,這是所有哺乳動物面臨恐懼時的三種反應。你是孩子的榜樣,你說什么孩子不一定聽,但你的說話方式他一定會效仿。

勞拉建議,父母每當感到憤怒難忍就要爆發(fā)打人的時候,應該馬上采取“制怒三步曲”:停下,放下,深呼吸,讓自己恢復平靜。自己平靜下來才能夠跟孩子建立親情連接,有了這個連接之后,孩子才有可能配合你。情緒被接納的孩子,才能管控好情緒,進而管控好行為。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成天面對充滿怨恨、消極、沒有耐心的父母,他們的表現(xiàn)怎么可能變好?勞拉風趣地建議說,你可以嘗試給配偶一個甜蜜的吻(即使現(xiàn)在的婚姻狀態(tài)并不美滿),給孩子一個熱情的擁抱(即使他并不完美),找一位知己傾訴養(yǎng)孩子的艱難(即使不指望對方幫你解決問題);你也可以在房間內(nèi)張貼勵志語錄,將鍋碗暫時留在廚房里,先痛痛快快地洗個熱水澡;你還可以走出去看看日落,睡覺之前,找出三件事情表揚自己……總之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養(yǎng)育”成平和的父母。

不要吼叫、不要威脅

打孩子的父母也許是少數(shù),但幾乎沒有父母能做到不吼孩子。勞拉分析說,當人處于憤怒狀態(tài)時,體內(nèi)就充滿了攻擊性荷爾蒙,內(nèi)心的“小我”便被激活,危險信號燈亮起,大聲吼叫的沖動就出來了——為什么你就不能乖一點兒?你讓我感到難堪,人們都在看我們!我到底做錯了什么,你又這樣大發(fā)脾氣?我現(xiàn)在沒有時間處理這事!你為什么這樣對我……

吼叫、威脅、懲罰會破壞人一整天的心情,會使矛盾升級,使一陣旋風演變?yōu)楸╋L驟雨。勞拉形象地比喻說,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一個“情緒的包袱”,比如某人失去了親人,他特別想哭又不能哭出來,就把這種情緒壓回那個情緒的包袱里頭,就會帶來僵硬、逃離或者戰(zhàn)斗的反應。

對抗就是憤怒情緒的爆發(fā),特別是當孩子老干壞事,或者老是在那兒哼哼嘰嘰的,或者和大人非常對抗,老是跟你較勁的時候,你可能想打人,想使用暴力。但以氣治氣是不好的,要知道孩子這些癥狀,都是他心里有一種未滿足情緒的表現(xiàn)。勞拉建議,要盡量避免脫口說“不”,而是說“是”,要讓孩子明白你理解他的情緒,不要急著解釋、討論、懊悔、指責、建議、分析他情緒波動的原因,不要試圖“安慰”他(好了,好了,別哭了,夠了?。?,不要強迫他使用語言進行表達(你怎么啦?哭什么呀?)在他安靜下來之前,你無需多言。你的鎮(zhèn)定、擁抱和等待才是最重要的。

勞拉還認為父母其實沒有必要立刻糾正孩子或者解決問題,“你需要做的只是保持關注。孩子并不真的想要那個他哭喊著想要的東西。他需要的是你的關愛,要你感受他的糾結、失望、憤怒和痛苦。你只需對他表現(xiàn)出關愛,一切都會煙消云散?!?/p>

具體操作上,勞拉說,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提高了嗓門,請馬上停下來,深呼吸,然后說,“噢,對不起,我不應該那樣說……我們再來一遍……我的意思是說……”當你這樣用無條件的愛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為孩子做出自我調(diào)整的榜樣,就會馬上看到積極的效果,看到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

育兒知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游戲習慣


育兒知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游戲習慣

家長首先要注意盡量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戲,而不要對他限制過多。同時,也要適當注意教育和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游戲習慣。

一,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玩,不要依賴和打擾別人。有的孩子游戲時一定要爸爸媽媽陪在身邊,這樣既影響大人干別的工作,也容易使小孩子一味依賴大人,自己不動腦筋。在一般情況下,家長可以先和他玩一會兒,然后告訴孩子爸爸媽媽要做別的事,讓他自己玩,但要注意,孩子在自己玩的時候,有時也會遇到困難需要你幫助,遇到問題需要你解答,取得成績希望您表揚,這時,您一定要熱情地滿足他的要求,而不要厭煩或訓斥,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第二,要讓孩子學會選擇游戲的時間、地點、內(nèi)容。比如,吃飯前后不要參加激烈的運動,住在樓上不要在室內(nèi)拍球、跳繩,家里或鄰居家里有人在休息,就不要高聲說話,以及玩響聲很大的游戲。

第三,要引導孩子在游中培養(yǎng)興趣,鍛煉意志。孩子容易“見異思遷”,家長最好不要給他好幾種玩具,而應教孩子掌握一種玩具的多種玩法。當孩子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要鼓勵他去克服,比如孩子搭積木老要倒下來,這時就要鼓勵他動腦筋爭取搭好,當他有了成績時,應及時給予鼓勵。

第四,要教育孩子懂得愛護玩具,在游戲中注意衛(wèi)生和安全。要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物歸原處。對于孩子隨意丟掉玩具的行為,要予以批評和制止。但是當孩子出于好奇心而拆看玩具時,家長要正確引導而不隨意訓斥。還要教育孩子不要玩電門、玩火,在樓梯、陽臺上玩時要小心,防止將花盆之類的東西碰落下去砸傷別人等等。

相關推薦

  • 育兒知識:孩子脾氣不好怎么辦 孩子到了第一個逆反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xiàn)您說的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擔心,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他,便會順利渡過,這點是必須要明確的!同時,從您表述的情形看,孩子應該是被你們忽視了,可能您最近比...
    2020-05-22 閱讀全文
  • 育兒知識:給孩子頻繁的換環(huán)境好不好呢? 育兒知識:給孩子頻繁的換環(huán)境好不好呢? 從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因為條件有限,有些父母不得不讓孩子改變生活環(huán)境,但也有一些家長是有意讓孩子“鍛煉鍛煉”。 青青的寶寶今年4歲,可幾乎已經(jīng)是“資深旅行家”...
    2020-08-10 閱讀全文
  • 育兒知識:讓孩子獨睡有哪些好處? 嘗試讓寶寶學會獨自睡覺,益處很多。 獨自睡,孩子就有足夠的空間翻身活動,并能夠盡可能地呼吸新鮮空氣,有助于生長發(fā)育;讓孩子適時與父母分床而獨睡一屋,有助于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并可促進心理成熟。獨...
    2020-09-17 閱讀全文
  • 育兒知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游戲習慣 育兒知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游戲習慣 家長首先要注意盡量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戲,而不要對他限制過多。同時,也要適當注意教育和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游戲習慣。 一,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玩,不要依賴和打擾別人。有的孩子...
    2020-10-15 閱讀全文
  • 10月育兒知識:好孩子不是罰出來的 10月育兒知識:好孩子不是罰出來的 孩子的不當行為,往往是他們需要幫助的呼救信號,表示他們在睡眠、營養(yǎng)、放松、擁抱、親情、掌握和安全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懲罰只能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糟糕。如果你希望...
    2020-07-25 閱讀全文

孩子到了第一個逆反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出現(xiàn)您說的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擔心,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他,便會順利渡過,這點是必須要明確的!同時,從您表述的情形看,孩子應該是被你們忽視了,可能您最近比...

2020-05-22 閱讀全文

育兒知識:給孩子頻繁的換環(huán)境好不好呢? 從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因為條件有限,有些父母不得不讓孩子改變生活環(huán)境,但也有一些家長是有意讓孩子“鍛煉鍛煉”。 青青的寶寶今年4歲,可幾乎已經(jīng)是“資深旅行家”...

2020-08-10 閱讀全文

嘗試讓寶寶學會獨自睡覺,益處很多。 獨自睡,孩子就有足夠的空間翻身活動,并能夠盡可能地呼吸新鮮空氣,有助于生長發(fā)育;讓孩子適時與父母分床而獨睡一屋,有助于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并可促進心理成熟。獨...

2020-09-17 閱讀全文

育兒知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游戲習慣 家長首先要注意盡量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戲,而不要對他限制過多。同時,也要適當注意教育和引導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游戲習慣。 一,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玩,不要依賴和打擾別人。有的孩子...

2020-10-15 閱讀全文

10月育兒知識:好孩子不是罰出來的 孩子的不當行為,往往是他們需要幫助的呼救信號,表示他們在睡眠、營養(yǎng)、放松、擁抱、親情、掌握和安全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懲罰只能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糟糕。如果你希望...

2020-07-25 閱讀全文